中国农业发展概况

发布时间:2018-09-25 21:28:5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国农业发展概况

同学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富饶的土地孕育了宽厚仁德的民族性格,也留下灿烂的农业文明。一部中国农业的发展史,就是中华民族与自然和谐的发展史。我们要学习的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概况这一专题主要就是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该专题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主要讲述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情况,下部主要介绍近现代农业的发展情况。在讲述这个专题的时候我们以岳麓版必修二的内容为基础,个别地方,我们将凭借教材中内容让大家仔细的体会。如果你已经准备好了,那么我们就一起走进历史的田野,看一看在涌动的麦浪下还有多少让人心醉的农业常识。

上篇——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概况

首先,大家看到的是本节我们要学习的古代农业发展概况的知识题纲。

一、农业耕作方式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一直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中国古代的先民们也不例外。

早在原始社会,中国国古代的先民们就已经过向往这笔“逐水草而居”稳定的生活模式,原始农业的出现无疑为这种生活模式的产生奠定的必要的基础。但是最初的时候知识采取了一种落后的“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关于“刀耕火种”,大概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将他和后来出现的石器耕锄区分开。在原始社会,人们对农业的认识极其微薄,他们在田野里用工具将小树砍倒,将和野草一起烧掉,然后用燃烧后的草木灰作肥料,在上面直接耕种,直接耕种就是说没有翻土之类的耕作过程。这种耕种情况,一般是一年换一块土地。长年累月,就形成了一个以人们居住点为中心的,大体呈圆形的耕种区域。由于中国一次的土地就被弃而不种,所以人们每年向背向居住点的方向去更远的地方进行生产劳动,当这段距离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太大的消极影响后,人们就会离开自己的居住点,到更远的地方定居。这种“刀耕火种”的农业耕作方式,对于不断追求幸福的人们来说显然是不合适的。

最迟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中国古代的先民们发明了耒、耜这样的农业工具。这种专门用来进行类似松土之类的农业活动的工具充分说明了当时的农业生产已经初步出现了认真细致的生产操作。要说明的是,耒耜一方面是指耒和耜,另一方面它也代表着那一时期所有的农业生产工具,也就是说当时对土地的认真细致的操作远远不止翻地松土这么两个内容。

进入奴隶制社会之后,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方式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铁犁牛耕阶段。这个阶段是如此漫长,然而在这漫长的年月里,留给炎黄子孙的回忆和财富有十多么值得我们骄傲!一般来说,人们就是把铁犁牛耕种的铁犁定位为铁质的犁,我认为,就如同石器耕锄阶段的石器并非只是弹出的指石质的工具一样,因为当时的耒耜还有木质的和骨质的等等,所以铁犁牛耕中的“铁”应该泛指经过熔炼而出现的金属。这样的话,奴隶制社会时期青铜农具就应该证明当时已经有了朦胧的铁犁牛耕身形。当然,由于青铜器的昂贵,他很少用来制作生产工具,主要用于制作奢侈品和少量的武器,所以奴隶制社会时期还不是铁犁牛耕的主题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大转型时期,铁器的发明,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人们改造以及利用自然的能力。这种既坚硬又便宜的金属让农业充满的发展的活力,2000多年的日子里,他造就了举世瞩目的辉煌,即使在工业文明的今天,仍然让我们自豪不已。

二、农业经济的特点

在给同学们讲述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时,我们将会把诸如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利兴修的基本情况给大家做详细的介绍。同学们在听讲的时候一方面掌握这些具体的内容,另一方面要注意,讲述这些最终是为了让大家更加清楚地认识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特点。

特点1: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在讲解这一特点时,我们主要通过让大家了解生产的社会分工来完成。

专题开始的时候,我们可能已经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生产的发展实际上是源自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大家肯定不会只满足于每天只吃小米和蔬菜,大概没一顿都希望有块肉吧?在原始社会,吃肉需要男子成群结队的除外围猎。即使是最好的组织者也未必能让每一次围猎都有所收获,后来人们想到了驯化和圈养动物,这样也就有了后来的家畜。这和我们所谈的种植业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自己都吃不饱肚皮的话,会不会再去饲养家畜?比如圈养上一大堆的猪,我想答案肯定是不会。所以家畜业的出现也就充分说明了人们有大量的富余的农业果实,这又说明什么呢?是不是说明农业已经初具规模?

随着农业的不但发展,剩余的粮食越来越多,人们就有条件进行更大规模的家畜饲养,也有条件让一部分人从农业成产中解放出来进行专门的家畜饲养工作。渐渐的,家畜饲养业慢慢的独立了出来。于是我们在中国古代的农业中就看到了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的特点。

概括地说,该特点源自人们对幸福安乐生活的追求,基于种植业的不断发展,他们共同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必需品。

特点2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在讲解这个特点的时候,我们将重点讲述农业工具的革新状况和农业生产动力的发展变化。

有了农业,也就有了农业工具。农业工具的革新由来已久,应该说生产工具早在农业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我们的教材中提到“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我的意思是说,在采集经济阶段人们就应该已经有了生产工具,当然那是十分十分简单的工具,比如一根干枯的树枝,人们用它来打落位置较高的野果,或者挖掘土壤之下的植物的块茎。原始农业出现,一些工具也就转变成了农业工具。所以我说,有了农业,也就有了农业工具。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需要,人们对生产工具的需求不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砍砸的操作,耒耜出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包括原始农业阶段和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耒耜一直是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但是,即便都是耒耜,它们也在发生变化,也有革新。最初的时候人们用的耒耜主要是石质、木制和骨质的,这种材质的生产工具对应的生存产能力是十分低下的。同学们可以想象,这些材质的工具中,大概石质的是最坚硬的了,但是掘土翻地的时候会很容易发生工具断裂的吧?如果带着工具到田里,没挖几下土工具就坏掉了,且不说直接耽误了农业生产的时间,就算是再打磨出一件石质的耒耜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要想不耽误生产,要么提前准备一大堆石质的工具,去往农田的时候抱着十几把农具,要么就得去寻找根坚硬的工具。显然,任何有智商的人都回选择后者。

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冶炼和铸造最发达的时期。青铜是一种合金,它的硬度相对于骨、木、石要高得多,但是由于产量小,十分珍贵,所以很少用于铸造农具,农具依然以骨、木、石为主。

春期后期,中国人掌握了冶铁技术。铁不但坚硬,而且产量大,可谓经济实惠,于是铁成了铸造农业生产工具比较理想的材料。铁器投入到农业生产之后便长期成为铸造农具的主体。

从上述内容中大家可以感觉到农具的革新有什么特点了吗?主要是在工具材质上进行革新。那么铁这种材质被固定下来之后呢?

刚才我们在学习耕作方式的时候,已经学习到,铁器投入到农业生产的时期,耕作方式进入到了铁犁牛耕的阶段。下面我们就从“犁”这个字上为大家进一步解释生产工具的革新。

“犁”说到底就是一种翻土工具,也许它的鼻祖就应该是耒耜了吧!战国后期,铁犁投入到农耕生产中。这个时候的犁铲伤还没有犁壁,同学们可以自己用圆珠笔当犁铲在松软的土地上划一下,你会发现圆珠笔国后,松软的土地上只是出现了一条比较清晰的“沟”,它非常细,细到与其说是“沟”不如说是线。对于播种来说是非常不方便的,因为种子要准确的放到这条“线”内比较不容易,所以还要人们拿着其他的翻土工具来扩大这条“沟”。这样就出现了重复劳动,双倍的生产力被束缚在同一耕作程序上。西汉中期,人们发明了犁壁。这就相当于在你的圆珠笔上加了一个垂直笔杆的挡板。当你的圆珠笔在松软的土地上划过,泛起的土被犁壁挡住,直到挡住的土超过了犁壁能够作用的数量的时候,这些图就会翻向两侧,从而形成了垄台。这样热们就可以通过一次操作完成翻土、灭茬、开沟、起垄的任务,也就相应的解放了生产力。教材中介绍了一部重要的犁——江东犁(曲辕犁),该犁通过改曲辕、设犁评、犁槃、犁梢,使中国的传统步犁耕具备了调节翻耕深浅、节省劳力和提高耕作速度的作用。

说到这里,也许同学能就已经感受到了农业生产工具的又一个革新规律,即侧重于构造和功能。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一点。从物理学的角度去看,我们在圆珠笔上加一个挡板,划土的阻力也就加大了。这是指一支圆珠笔而已,倘若是犁上加犁壁,恐怕阻力就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了。靠人力是没有办法拉动的,更何况像江东犁这样又在犁上增加了好多部件呢!怎么解决这个拉不动的问题呢?也许同学们已经想到了“牛力”。不错,不过并不是说牛力耕田在有了犁壁之后才出现,实际上牛耕早在春秋后期就已经出现了,当时已经有了铁犁。犁壁的出现使人力无法完成农业劳动,所以人们开始普遍的使用牛力进行耕田,于是我们学到牛耕在汉代开始得到普及。从人力耕田向牛力耕田的转变是农业生产动力的的重大变革,在于梨相结合的动力方面,畜力已经是中国古代农业发展中的能够想象并且投入应用的最佳动力。但在其他生产工具方面,却不是停留在畜力这个层面,类似于筒车、高转筒车之类的工具则是配备了自然力,这使得部分生产环节可以零消耗,不分昼夜的进行,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由此可见,农业的发展与农具的进步是密不可分的,农具就象征着生产力,当生产力进步了人与人,乃至人与生产资料的关系也就发生了变化,这也正符合哲学所说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对于我们学习的主体来说,最这生产工具的革新,农业的仔细精致有了更大的进步,它包括诸如我们所说的江东犁的新功能等等。同学们看,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可不是粗糙的,中国古代的先民们一起勤劳和智慧,在不断的发掘和创新,为了美好的生活,人们必须动手努力。

特点3:重视兴修水利

子讲解这一特点的时候,我们主要通过了解一些古代的水利设施来完成。

中国兴修农田水利的内容可以一直追溯到上古大禹治水的传说中去,其实大禹的父亲生前就是负责治水的,大于子承父业,与疏导的方式完成了治水的任务,传说还因为这一巨大的贡献当上的最高领袖。由此可见,治水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很受世人重视。实际上治水也与农业发展密不可分,现代科学认为,植物的生长需要一些重要的条件,谁就是其中之一。对于农作物来说,水不可缺少,同样太多了也是一种灾难,于是,在靠天吃饭的古代社会里,依靠兴修水利确保农业生产就成了历代政府的一个重要问题。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生产力突飞猛进的时期,生产力的极大进步是人们有人力,也有财力进行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著名的芍陂、都江堰、郑国渠就是但是的代表,其中都江堰水利工程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而且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和青城山道教遗址共同构成了都江堰——青城山遗址,并被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我们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岳麓版教材的第四页已经图文并茂的介绍了他的结构,所以这里我们就不再介绍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春秋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不只是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当时的兼并战争和争霸战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汉代经历了建国初期的休养生息之后,国家较以往更加富强,漕渠、白渠的修建以及对黄河的治理充分的说明了这一问题,也表达了当时北方农业的发展情况以及政府对北方农业的重视。

不仅使中原地区,就算是少数民族地区对兴修也是非常重视,西域地区的坎儿井就是少数民族地区重视农业、重视兴修水利的见证。

中国古代重视兴修水利不仅体现在大规模水利工程的修建上,一些汲水灌溉工具上,例如筒车和秸槔。还应该说明的是这些工具和水利工程的作用也是多样的,除了灌溉、防洪之外,一些水利工程还兼有交通运输和加强国家地区间经济联系和维系统一的作用,例如隋朝大运河。

特点4:进行系统的经验总结

解释这个特点,我们主要是通过对一些农书和农业理论的说明来完成。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总结的民族,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人们总结了大量的经验。通过民间的或者是官方的形式进行修书,将这些农业生产经验记录并且传承下来成了中国古代农业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重要内容,才使得农业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次又一次表现出进步。

早在《吕氏春秋》中就有关于农业的理论总结问世,当时称农业的发展受天、地、人三个因素的影响,这一理论被称作是农业的“三才”理论。到了汉代这一理论被进一步发展成为力、地、时的“三才”。不管怎样更改,毕竟表达了人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注重天时、地利,同时也注重农作物发育规律的思想理念。这是理论上的认识也就客观的促进了人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仔细精致。不过,农学经验总结方面最有影响力的还应当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农书”,它包括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元代元世祖组织编写的《农桑辑要》,元代王祯的《农书》和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农书,书中介绍了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经验。“经营”一次很有深意,他表现出人们在从事农业生产的时候并不是盲目的、没有计划的,而是有序的、有目的的进行。这一点也充分体现了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精神。《农桑辑要》是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书中对北方地区精耕细作和栽桑养蚕技术有所重视,对于经济作物的栽培技术也相当重视,是一本实用性较强的农桑并重的农书。王祯的《农书》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是其中的《农器图谱》,占全书的绝大部分,306张插图向人们展示了当时的重要器具,表现了生产工具的进一步革新。《农政全书》中则不仅总结了历代农业经验,而且也吸收了部分西方的先进成果,徐光启因这本书被誉为是“中国近代科学先驱”。除了上述内容之外,中国古代的农业经营理念还有很多,“尽地力”的激越耕作思想,《汜胜之书》中首次提出的区田法,以及趋利避害等。趋利避害可能比较难理解,它指的是有害时追求小收,有历史追求大收。

总而言之,这种系统总结生产经验的特点还是很突出的体现了精耕细作的思想。

特点5:“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解释该特点主要集中在这种经营方式的形成和优缺点方面。

“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说到底就是一种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也是受生产力发展决定的。自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技术出现并且得到相应的推广,生产能力的提高,使得大量的生产劳动力得到解放,人们再也不需要通过大规模的简单协作来完成农业生产任务了,单一的家庭开始有能力单独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后,更是进一步肯定了土地私有制,使得“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确立了下来。此后随着生产工具的进一步改进和使用和政府重农政策扶持,小农业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大幅度提高,他们努力的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产量,只是古代农业生产更加精致化。

“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实际上就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方式。这种经营方式建立在生产力有了一定程度提高的基础之上,依靠婚姻关系维系,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生产过程中,男子主要进行农业生产,女子进行手工业生产,这样基本上就能够做到家庭生产的成果基本满足自己的需要,于是其自给自足、保守、封闭的性质也就体现出来了。同时,由于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是家庭,所以这种经营模式的很难抵御来自自然的和人为的破坏,表现出了较大的分散性和脆弱性。

三、土地制度

土地制度主要描述的是关于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问题,以及附着在这种人和生产资料基础之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例如赋税。土地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和创新。

1、氏族土地公有制

在社会还处于原始阶段的时候,生产的组织性很薄弱,而且生产能力十分低下,农业产品数量少,为满足所有氏族成员的需要,产品基本上是平均分配的。这种原始生产力状况和分配制度就决定了当时的土地制度是一种原始的土地公有制,土地集体所有,集体使用,产品平均分配。

2、井田制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大量剩余产品出现,对这些剩余产品的私人占有也就随之出现,社会中渐渐有了贫富和阶级,社会开始脱离原始状态向阶级社会转变。夏商周时期,是我国的奴隶制社会时期,土地制度上主要实行井田制,而且西周时期是井田制实施的鼎盛时期。

井田制实质上就是一种努力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我们结合井田制鼎盛时期的西周时的状况深入了解井田制。周朝规定,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周王把土地分赐给公亲贵族,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周王交纳一定贡赋。那时耕地沟洫纵横,如同井字,称为井田。奴隶主强迫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种。从西周的制度中分析,土地不得私自买卖就是说虽然封授,但是这些封授的土地依然是周王的,诸侯们只是世代享用罢了,只是拥有使用权。周王可以通过降低诸侯爵位的方式剥夺他们的土地。这就是说土地所有权依然掌握在周王手中。受封者接受了上级的封授,就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此外,在贵族和劳动者之间,井田制将天地分为九块,一块居中,定位公田,九块围与其外,定位私田。劳动过程中,公田中的劳动都结束了才能回私田中进行劳动。在产品的分配方面,共田生产出来的产品都要上交给贵族,作为劳动者劳动的补偿,私田中的产品有劳动者自己支配。需要注意的是井田制中的公田和私田是根据分配制度去判断命名的,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根据土地的所有权,这也就是说即使井田中的部分天地叫做“私田”,但并不是私人所有。

春秋时期,铁器牛耕出现。生产力的飞跃使人们有时间也有能力进一步开垦荒地,加上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公主地位丧失,诸侯崛起,导致了农业生产领域中大量的公田被抛荒不种,国家的私田转化成私有田地,奴隶社会性质的贵族土地公有制逐渐瓦解。春秋时期鲁国实行了一种赋税改革,名为“初税亩”,该赋税制度在征税的过程中不问公田、私田,一律征税。这种做法虽然没有明确的说明承认土地私有,但是却默默地承认了这种土地所有权的问题,说明了土地国有向私有的转化。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在争霸战争中获得胜利,纷纷进行变法革新,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土地的问题。战国变法过程中成果最显著的是商鞅变法,该变法废除了井田制度。

3、封建土地私有制

在讲述井田制发展的过程时,我们已经提到春秋时期的赋税改革实际上默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又纷纷实行变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其中秦国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个,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而秦统一后,也就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

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形式主要有四,它们是封建国有土地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自耕农私有土地。

封建国有土地与私有制下的土地不一样,通常学生很难区分他君主私有土地的差别。如果从分配的角度去看,封建国有土地的产出是充入国库的,解决的是国家事务,而君主私有土地的产出则是装进荒地自己的腰包,用来解决的是皇家事务。虽然在封建社会国家是皇帝的,但是通常人们还是把国家和皇家的事物分得很清楚,比如我们的课本在介绍秦朝中央管制的时候提到九卿的职务是主力国家和皇家事务。

关于地主私土地和自耕农私有土地就不叫好理解了,只要能够正确理解地主和自耕农这两个名字就可以了。自耕农就是封建社会的农民,属于被剥削阶级,而地主则适合它相对的阶级,属于剥削阶级。这样看来君主应该是最大的地主了,但是为了区分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地主与农民、封建国家与地主之间的矛盾,人们还是将君主私有土地和地主私有土地分开。由于封建国家的农民在生产生活中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结合在一起的,而且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所以有时候人们又把自耕农经济叫做小农经济,并且用来代指封建农业经济。

封建土地私有制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年之久,地主阶级凭借在这种土地所有制中的优势地位大肆掠夺和农民的财富,造成了严重的土地兼并和阶级矛盾。

4、封建社会的其他土地制度

屯田制和均田制也是封建社会的重要土地制度。

屯田制实质上是一种国家土地所有制度。一般认为屯田制的开创者是曹操。曹操在总结汉朝西域屯田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晚上了该种制度。屯田分为军屯和民屯两种,军屯是在军事驻扎地附近一军人劳动者经营农业的一种方式,有军事战争,军人裹甲上阵,无军事战争战士则开垦荒地进行农业生产,开垦的土地归国家所有,生产的粮食由国家分配。民屯则是招募流亡农民,几十人一屯,开垦荒地,并设官管理。中,土地依然是国家的,农享有土使用权,按比例向官府交纳收获物。

屯田使流民与土地结合,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均田制和屯田制一样,还是属于封建土地国有制度。

公元485年,北魏统治者采纳汉族谋臣建议,在不触动官僚地主土地利益的前提下,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

均田制规定: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给农民一定数量的田地。奴婢和耕牛也相应受田。土地不得买卖。官吏在任时可按级别在官府所在地就近受田。受田农民必须交纳一定数量的租调,丁男还要负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重农”政策

我们在学习中国古代经济政策时,多学到“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实际上包括农业方面的重农和商业方面的抑商两部分,但由于在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将商业、商人看成是农业发展的重大障碍,并且将两者人为的对立了起来,所以在政策上讲重农和抑商合为“重农抑商”政策。

“重农”就是重视发展农业生产,重视保护小农经济。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是地主阶级,这个阶级的阶级基础是农业,而在封建社会里进行农业生产主要靠的是人力,只有将大量的农民禁锢在土地上,才能保证农业生产和稳定的国家财政收入,也可以说地主阶级剥削的关键就是牢牢抓住农民这一农业生产的劳动力。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相提出了“重农抑商”政策,此后的历代帝王都是不断的继承和发展这一政策。西汉时,汉高祖还曾经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来降低商人的社会地位。此外,对商业征收高额的税款和实行国家专卖制度也沉重的打击了商人和商业的发展,客观上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中国古代的重农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时期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的,它稳定了小农经济,是小农经济能够在一定的环境下健康持续的发展。农业的发展长大了中央集权国家的实力,这为维护多民族统一国家期到了重要作用,也为中华文明能够长久延续下来提供了物质保障。但是到了封建社会发展的末期,“重农”政策的作用就再也不是积极地了。明末清初,世界经济文明的发展潮流已经开始面向工业化,但是明清两朝政府仍然坚持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的增多虽然体现了农业的长足发展,但是农业经济再发达,在工业经济面前还是十分落后的。“重农”最终是中国在近代落后于西方,由此引发的民族危机让这个古老的国度在一个世纪的漫长历程中饱受了沧桑。

五、关于土地兼并问题

土地兼并是中国古代非常普遍的现象。它的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土地的自由买卖。在封建社会,由于土地占有关系不固定,必然导致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而且在资本主义社会根本就没有办法从根本上予以解决

在封建社会中,主要成员由封建国家、地主和自耕农组成。自耕农属于社会的劳动阶层,需要向封建国家缴纳赋税和徭役,地主虽然不是下层劳动者,但是也有向封建国家较难田赋的义务,不过却拥有不劳动的特权。刚才我们提到,由于封建国家普遍存在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的现象,所以在自耕农和地主之间就会存在土地兼并,土地兼并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它可以加剧了社会的贫富悬殊,甚至是一些自耕农被迫与生产资料——土地向分离,分离出来的自耕农会被迫向地主租种土地为生。封建国家非常清楚土地兼并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危害:一则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迅速减少,二则,在地主沉重的租佃关系下,农民不可能获得自由安定的生活,阶级矛盾尖锐和激化是必然的事情,直至引发农民起义。不论哪一点都将给封建国家的统治带来极大的灾难。

为了巩固封建统治,调节社会危机,封建国家也进行了相应的政策安排,颁布均田、限田的政策。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是土地私有,封建统治的根基又是地主阶级,所以均田和限田的政策都是在不侵犯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基础上进行的。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均田制,我们看到均田制的实施有一个大的前提,那就是封建国家要掌握大量的无助土地或者荒地,然后利用这些国有土地对农民进行相应的均授。然而百密一疏,不根除土地私有制,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买卖,土地兼并也就不可必不免。于是在土地兼并的蚕食下,国有土地的数量越来越少,满满的不能再继续支持封建国家的均田政策,均田制也就宣告失败了。

以上也就说明,土地江并引发的社会危机必然或早或晚的引发农民起义,农民起义成功后一个新的封建国家将会建立起来。由于受到战争的洗礼,开明的开国皇帝们往往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使得大量的无地农民在一次回答土地上安居乐业,形成新的自耕农,他们继续为封建国家承担赋税和徭役,也继续等待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封建社会就在这样一个循环中不断往返,形成了中国古代的易姓王朝。

练习题:

材料一:近来土地多归有力之家,非乡绅,则富民……若夫穷民,本无立锥之地。

                               摘自《杨文弱先生全集》

材料二:先代有限田之议,均田之制,口分世业之法,宜仿其制而乘除之,亦因时救弊之政也。

                               摘自《胶滨语录》

材料三:徒党不下数千,始则占耕民田,后遂攻打郡县。

                               摘自《王文成公全书》

材料四:明末李自成起义明确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

请回答:

1)材料以反映了明朝后期那一社会问题?

2)材料二、三是对这一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法,分别是什么解决方法?二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材料四表达了农民阶级怎样的经济要求?

答案:(1)土地兼并。

2)一种是借鉴均田制加以改良,一种是夺取地主土地。

区别:就手段而言:一种是改良;一种是暴力。就目的而言:一种是维护封建统治;一种是打破旧秩序。

3)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平均土地的要求。

中国农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创下了辉煌的农业文明,但是私有制的发展却使土地兼并的问题不断严重,封建政权在不断更迭中不断调节,有一天封建国家的自我调节将不能建立起一个符合社会需要的关系网络,那时候易姓王朝的轮回将会中止,新型的社会将会到来,而新社会中的农业又将以一种什么样的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呢?请大家关注中国农业发展概况下篇——中国近现代农业发展概况。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9373fb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92.html

《中国农业发展概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