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关雎》原文与译文含赏析

发布时间:2020-07-16 00:51:2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诗经《关雎》原文与译文含赏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黄河小岛上。

?I 淑女,君子好逑。

文静秀丽好姑娘,真是我的好对象。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长短不齐鲜荇菜,顺着水流左右采。

?I 淑女,寤寐求之。

文静秀丽好姑娘,白天想她梦里爱。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追求姑娘未如愿,醒来梦里意常牵。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相思悠悠情无限,翻来覆去难成眠。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长短不齐荇菜鲜,采了左边采右边。

?I 淑女,琴瑟友之。

文静秀丽好姑娘,弹琴奏瑟亲无间。

参差荇菜,左右 ? 之。

长短不齐荇菜鲜,拣了左边拣右边。

?I 淑女,钟鼓乐之。

文静秀丽好姑娘,敲钟打鼓使她欢。

赏析

《关雎》诗意地描绘了一个完整的爱情审美过程,即人的美(外形美和心灵 美)的审美过程。诗的一开始就给出了美丽的自然和人的图景,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春天的河边,绿草茵茵,成双成对的雎鸠 在水中嬉戏,一位美丽的少女在河边采摘荇菜,她撩拨起了少年男子的无限情 思。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引《方言》说: “秦晋之好,美心为窈,美状为 窕。 ”爱情的产生常常始于为对方的形体(人的外形美)(窕)所吸引,而后才 有了进一步的交往,继而了解对方的心灵(心灵美)(窈),所以说爱情就是 人的美的审美过程。爱情双方是感同身受的关系,它虽然从异性形体美的感受 开始,但却具有对异性形体美的超越性感受。少年男子初遇女子时注意的是女 子的形体美,但是越到后来,越消失了对她的单纯形体美的感觉(此过程在文 本中需要一个过渡),随之而来的是女子的情绪对他的情绪的严重干扰,体现 在诗中便是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 “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女子态度的不确 定引发了男子的无尽相思。 “心有灵犀一点通 ”,待到两者都有了感同身受的能力 后,爱情就产生了。诗到这里,把人在爱情审美过程中主体与自然统一这对关 系揭示出来了。前面说过,《关雎》是一首婚歌,它是强调伦理道德的。所以, 诗歌在肯定了审美主体的自然性的同时,又强调了审美主体和社会理性的统一。 在诗歌中,这些关系和谐地同构于审美主体,因而形成了理想的爱情审美观。

其实《诗经》中,不只是《关雎》,还有《桃夭》、《蒹葭》等大量的 诗歌都体现着这种理想的审美关系。《蒹葭》更是把爱情的审美体验提升到了 主体对于时空和生命哲性思考的高度。

《关雎》是周朝的民歌。周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高扬主体理性的人治时 期,统治者建构了以宗法血缘观念为核心的一整套伦理道德体系,因此美学观 念也相应地被浸染了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早期的儒家学说以 “和”为美,视主体 的功德圆满为终极追求,在一定的程度上尊重了人的自然性。《论语先进》中 孔子独倾心于曾子的回答,就可以看出孔子要求把社会的 “礼治 ”和理性的规范变

为人们出自天性的自觉要求, —— 早期的儒家学说不是泯灭人的自然性的。反 映在爱情审美价值观上,就是《关雎》闪耀的那种 “和”美与人性美的特点,在肯 定了人的自然性的同时,又以社会理性作为自觉要求,强调了伦理道德观念, 体现了作为社会的人的理想爱情审美价值取向。唯其如此,《关雎》才得以列 诗三百之冠,并倍受后人推崇。另外,民间是一片自由的天地,为这种爱情审 美追求提供了合适的生长土壤和温度。

但是,这样理想的爱情审美价值取向在主流话语中只是昙花一现,在此后的 社会历史发展中,屹立于风雨中的冰凉的贞节牌坊才是爱情的基本意象,昭示 着历史发展的真实。闪耀于先秦爱情审美价值观中的人性光 .

以上说的是它的情感美。 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 物的生动性。如 “窈窕”是叠韵; “参差”是双声; “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 类词儿修饰动作,如 “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 “窈窕淑女 ”;描写景物,如 “参差 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刘师培《论文杂记》云: 上古之时,

谚之音,多循天籁之自然,其所以能谐音律者,一由句各叶韵,二由语句之间 多用叠韵双声之字。 ”此诗虽非句各叶韵,但对双声叠韵连绵字的运用,却保持 了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da33084e2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02.html

《诗经《关雎》原文与译文含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