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与《隆中对》的对比阅读

发布时间:2018-06-30 00:51:3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出师表》《隆中对》对比阅读复习卷 班级:____ 姓名:________

【一】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礻韦、允之任也。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②将军宜枉驾顾之( ) 攘除奸凶, ( )

④由是先主遂( ) 由是感激 ( ) 大义于天下( )

孤不德量力( ) 遂许先帝以驱驰( )

2、翻译下列的句子。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3))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问答题

1)甲文第一段及乙文两段叙述了同一件事,但内容侧重点不同,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大意。并找出甲文中与乙文所叙的事情相关的句子。

甲文:                                                                        

乙文:

甲文与 乙文相关句: 

2甲文两段诸葛亮回顾了与先帝之间的哪三件大事?回顾这些大事的目的是什么?

3)“凡三往,乃见”五个字,表现了刘备对诸葛亮怎样的态度?结合乙文说说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

4)请用文中的6个字来概括甲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指出作者忠陛下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三点即可)

思想感情:

表现在: ; ; .

4、对诸葛亮向刘禅上《出师表》的目的,有如下几种看法,其中最正确的一种是( )
1)A、向刘禅表示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心。
B、此文写在他北伐之前,所以目的是让刘禅治理好国家,让他放心去北伐,使北伐的计划得以实现。
C、让刘禅做到亲贤远佞,修明政治。
D、此开头就写蜀国形势危急,让刘禅修明政治,治理好国家,其目的只在挽救蜀国的危难。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B. 诸葛亮写这篇表以议论为主,在议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以做到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达到劝谏的目的。

C. 表中7次提到陛下,其作用是为向后主刘禅表示忠于汉室之情。

D. 这篇表的主旨是使刘禅认识到诸葛亮是一片忠心,要听从他的意愿。

【二】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 天子而令诸侯( ) 2)庶竭驽钝( ) 3南海( )

(4)国富而不知存恤( ) ( ) 5既帝室之( ) 6深入不毛( )

(7)天所以资将军  ( ) 8 此诚不可与争锋( )

2、翻译下列的句子

1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2)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3)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4)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3、对文章的理解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隆中对策前,作者先采用侧面叙写的方式衬托出诸葛亮的与众不同和非凡才智。

B、诸葛亮以高祖刘邦在益州成就帝业为例提示刘备可以将益州作为建立蜀汉大业的基地。

C、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既论及地理、经济、军事等因素,又提到了恤民和用贤的重要。

D、文章通过隆中对策这一核心事件,突出展示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远见卓识。

(2)、对选段理解或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选段隆中对策,层次清晰。先论不可争不可图,次论可争可图,最后写的步骤和规划,层层阐述自己的见解。
B.谈到建立霸业根基,诸葛亮先集中论述了占据荆州、益州的必要性,再紧承论述占据两州的可能性,条分缕析,论证严密。
C.作为人物传记,选文是对主人公的正面描写,与隆中对前、隆中对后的侧面烘托相得益彰,人物形象丰满突出。
D.选段语言言简而意丰,文省而深刻,具有鲜明的史书特点。

4、问答题

1)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示的共同目标是什么?(用原文或自己的话概括均可)

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正体现了前句中的“ ”,乙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3[]段中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原文回答)

政治蓝图是

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

答案

【一】

1、 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屈尊、排除(铲除)、拜访、感动激动、通“伸”伸张、估计、奔走效劳。

2、 (1)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自那以来有二十一年了。(2)这个人值得登门拜访,不应该委屈(他)前来。将军应该屈尊亲自去拜访他。(3)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当时的人们没有谁承认他这种比法。(4)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3、 1)句子: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甲文:诸葛亮自述经历乙文:刘备思贤若渴,三顾茅庐2三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3表现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态度。诸葛亮是一个有远大抱负,有才能的人。(4报先帝、忠陛下;忠: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侫的建议‘推荐人才;平定南方,稳定后方;积极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准备。

4、 B D   

【二】

1、挟持、控制;比喻才能平庸;全部取得;兴旺富裕;爱抚、爱惜;后代;不长草;大概;争强、争胜。

2(1)百姓谁敢不用箪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浆来迎接将军呢?(2)现在曹操已经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实在是不能与他争强。(3)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4)但是曹操能够战胜袁绍,以弱胜强的原因,不仅是时机有利,而且也是人谋划得当啊。

3 A B4、(1)“兴复汉室,还于旧都”“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2)“天下计”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霸业可成,汉室可兴。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da777c289eb172ded63b796.html

《《出师表》与《隆中对》的对比阅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