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发布时间:2020-03-28 14:12:5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四季是怎能样形成的》说课稿

单位:永和中心校

姓名:贾德全

《四季是怎样形成的》说课稿

永和中心学校 贾德全

一、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四季是怎样形成的》是湘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本单元是依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内容的第5个方面“地球与宇宙”而编排的。本单元的任务是指导学生研究地球的运动以及因地球的运动而引发的自然现象和原理。有三课是现象,有两课是原理。这样编排可以使学生从观察现象入手,在观察中发现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猜想与假设,然后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从而知道昼夜交替和四季形成的原因。同时了解人类探究地球运动的有关历史。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

1)、能用查阅资料与模拟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2)、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认真、仔细地观察,逐步养成注重事实的良好习惯。

3、科学知识

1)、了解“日心说”的创立者哥白尼的贡献。

2)、知道地球在不停地绕太阳运动,这种运动就是公转。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3)、了解四季是在地球的公转过程中形成的。

4)、了解南、北半球的季节变化是相反的。

(三)、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四季的成因有两个,一个是地球的公转;另一个是地球公转的姿态。由于第一个成因,教材用指南东信箱科技史及课文的形式已经告知给学生。因此,引导学生探究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方向不变是四季的第二成因,就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学生

四季对五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知道春暖、夏热、秋凉、冬冷,有温差变化。但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化?可能会有许多似是而非的解释。一是因为四季的形成是公转形成的客观事实,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很远;二是因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还较弱。好在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能根据现象提出问题,能针对问题展开猜想与假设。有制定书面计划的能力。具备一定实验操作的基础。因此,教师恰当的引导和适度的帮助,学生能够完成本课的探究活动。

三、说教法与手段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因此本课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发现探究法。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是大自然秘密的探索者。因此,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获取事实——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寻找事物间的关系或变化规律——最后得出结论。为了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为了实验操作更准确有效进行。首先,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库和网络中的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扩充知识,也为学生提供直观的事实资料。其次运用整体关注个别指导的方法,关注学生实验探究活动。第三,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实验操作,有分工,有合作,有交流,有汇报。使得探究活动精确,有效达成。

四、说教学程序

(一)、抓住主题,导入新课

教学开始,引导学生重温本单元的主题曲,背诵小诗《地球》,引出哥白尼和日心说。然后引导学生阅读31页指南东信箱了解哥白尼对天文学的重大贡献。接着播放一个短片,内容是“太空,太阳系,地球的运动”。播放之后引导学生:第一、汇报遨游美丽太空的感受。第二、谈一谈有哪些收获?第三:说一说想进一步了解和探究的是什么?当学生想知道四季是怎样形成时,引出本课课题。(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背诵开篇小诗,意在抓住主题。播放短片,意图有三:一是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二是将课文内容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日心说”,什么是地球的公转,以及公转的周期,姿态。知道四季是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三是引出本课课题,也为探究活动提出问题——地轴的倾斜方向不变是四季形成的原因吗?】

(二)、大胆猜想、科学探究

关于四季的第二成因是本课要引导学生探究的问题。

1、首先引导学生大胆猜想与假设。然后汇报、归纳。可能有三种情况(用课件打出)。一是:地轴不倾斜;二是地轴倾斜且方向不变;三是地轴倾斜但方向是变化的。针对三种情况,引导学生参考教科书3334页的内容,设计实验计划。计划设计完后,每小组选一名代表到前边进行交流,然后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向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大胆猜想与假设,制定书面计划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2、学生按计划进行实验。填写实验报告。小组成员明确分工,一个人控制手电筒模拟太阳光做水平转动。四面4个学生充当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点。四角4个学生持地球仪分三种情况绕“太阳”公转。每经过一个点时所有同学说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一名学生记录。教师巡视,关注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方法是否规范、正确。

[设计意图:分工明确可以使实验探究活动更有序、精确。]

3、汇报实验结果。实验结束后,每小组选一名同学到前边来交流各自的实验报告。然后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分三种情况进行汇报,方式是:(1)学生汇报;(2)播放课件;(35名学生到前边演示。演示方法是:一名学生手持手电筒站在中间模拟太阳,另外四名学生分别站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点上。让地球仪绕“太阳”公转。观察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情况。

[设计意图:让学生演示,一是让学生亲自感受地球公转的姿态以及地面上接受太阳照射的情况。同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

4、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实验结论。对地球公转时的三种姿态进行观察分析得出:只有地轴倾斜、方向不变时,太阳直射点才会在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有规律地移动,温带地区才有了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师板书四季的成因)

(三)、拓展延伸,情感教育

1、播放地球公转课件,让学生进一步观察,体会地球公转的动态全过程,理解四季形成的原因。片刻后,教师提出:你又发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当学生想知道四季是怎样划分时,指名读34页指南东信箱,读后学生汇报,课件用表格的方式打出四季划分的三个标准,重点领会按气候划分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进一步地领会四季形成的原因,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同时让学生在观察中了解:1、南、北半球的季节变化是相反的。2、四季变化只在温带地区发生,赤道附近和极圈地区不会有明显的四季变化。3、极昼、极夜产生的原因】

2、情感教育。启发谈话,引出当令气候变暖有哪些危害这一环境问题。引导学生为保护地球,以小组为单位制定环保行动计划。

设计意图:课标中强调: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气温变化是四季变化明显特征,关注气气候变暖这一环境问题尤为重要。】

(四)、板书设计

地球公转

地轴倾斜方向不变

板书设计突出重点、清晰、直观、明了。

(五)、评价与总结

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小组间评价、师生评价。师总结。

五、教学效果与反思

1、教学效果

本册教材的训练重点是培养学生制定书面计划的能力。因此,本课教学将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贯穿于探究过程的始终。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目标,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为使教学有效达成,我做到了七个结合:

1)分组探究与集体总结相结合。分组使学生全员参与;总结又面向全体。

2)分工与合作相结合。小组内成员分工明确可以使探究活动更准确、周密;合作使实验操作更默契、协调。

3)交流与汇报相结合。交流可以互相补充;汇报可以统一。

4)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动脑可以使实验思路清晰;动手可以使探究规范有序,从而得到正确的结果。

5)课件演示与学生演示相结合。课件演示可以使地球公转动态化;学生演示使地球公转轨迹直观化。

6)观察与描述想结合。观察要有目的、有计划;描述可以使探究具体化。

7)整体关注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整体关注使教学面向全体;个别指导可以做到因材施教。

2、教学反思

本课在试讲时主要问题有:

1)超时长达10分钟。经过反思,时间多在汇报上。原先每个小组都要有两名学生汇报计划和报告,合计就是8人。经过调整决定,每小组派一名学生到一起交流,然后选一个有代表性的汇报。这样汇报计划和报告的人数就减少到2人。时间又缩短了5分钟,将这5分钟时间安排成学生到前边演示,使实验汇报具体化。

2)学具小手电筒的光柱不是一个而是三个或四个,在反映地球仪上太阳直射点时不准确。用纸壳遮住其余的,只留一个发光点,这个问题解决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f52d3dd7f1922791688e84b.html

《四季是怎样形成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