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秦始皇的功过是非

发布时间:2010-09-19 05:01:4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如何评价秦始皇的功过是非?

崇西中学 黄德飞

一、研究背景

本课题出自新版高一历史教材第二分册第六课“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和第七课“秦末农民起义”的内容。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从此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战乱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秦统一以后,他自称“始皇帝”,建立中央集权体制;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等,还采取了一些列措施:修建驰道与直道;建筑长城;开边移民等。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他又滥用民力、实施严刑苛法、焚书坑儒等,违背了民意,超出了当时社会和人民的承受能力。因此,秦始皇是一个功过是非都非常突出的典型人物,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的人说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有的人说他是一个十足的暴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探究热情,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我设计了“如何评价秦始皇的功过是非?”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研究过程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了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今天我们又学了由于秦的暴政导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通过学习大家已经对秦始皇这个人物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请同学们对秦始皇作一番评价。

1:我认为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他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从而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剧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是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的。

2:我认为秦始皇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一套

中央集权制度,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又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

3:我不同意他们的观点,我认为秦始皇是一个暴君。秦统一后,百姓渴望社会安宁。但是,秦始皇却滥用民力,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筑长城、修驰道和直道、戍五岭等,征用数百万劳动力,耗费了大量的民力。

4:我也认为秦始皇是一个暴君。秦始皇实施一系列暴政,沉重的赋役负担、严酷的刑罚已超出了当时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5:我不同意以上两人的观点。虽然秦始皇在统一中国以后,征发数百万劳动力,大兴土木,在工程进行时造成不少人命死伤,但另一方面,秦始皇修驰

道、直道、筑长城、开边移民,却使各地的交通进一步发展,有助于日后交通、经贸、以及各民族之融合,为国家的巩固和统一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

师:以上几位同学对秦始皇的功过是非作了一番评价,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们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要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加以具体的历史的全面考察,要一分为二地、辩证地分析历史人物功过是非。即把秦始皇置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他的功过是非,去研究他的贡献和罪恶。应当说,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历史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残酷的暴君。他的功绩是主要方面,但不能因此掩盖罪恶;他的罪恶是深重的,但也不应因此抹煞其巨大的历史功绩。

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超出了当时社会和人民的承受能力。同时,秦始皇为推行其政策,达到其政治目的,采用了极为残酷的手段,如“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违背了民意失去了民心。

今天,我们对如何评价秦始皇的功过是非的问题讨论到此为止,以后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时要注意,他的所作所为是否有利于国家的巩固和统一;是否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民族的融合。要客观的全面地去分析历史人物。

三、教师说课

这一节课,通过教师提出问题,经过师生间的讨论,同学们对秦始皇有了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初步掌握了有关评价历史人物的尺度: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要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加以具体的历史的全面考察。培养了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问题的能力。欠缺的是学生讨论得不够充分和热烈。

评价秦始皇的功与过

堡镇中学 杨云云

一、研究背景

本课专题出自200710月第一版上海市高级中学《历史》课本(实验本)第二分册第二单元第6课《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第7课《秦末农民起义》的内容。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自称秦始皇。建国之后的秦始皇为有效控制大一统的新局面,建立了一整套中央集权的国家机器;同时,为了巩固这套新的体制,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纵观秦始皇的一生,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大有作为的皇帝,因而一直有“秦皇汉武”的说法;但是同时,由于统治期间所采取的暴政,又使得秦始皇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中学历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使学生在充分了解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对历史人物进行客观评价;并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本专题研究的出发点就在于此。一方面,对高一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具备了客观评价的能力;另一方面,我校是一所普通中学,学生基础较差,但是对长城、文字、兵马俑等等与秦始皇有关的知识并不陌生,因此更容易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调动他们收集资料和进行思考,便于教师的引导。

二、研究过程

师:通过对第67两课内容的学习,我们详细介绍了秦始皇其人其事。究竟应如何评价秦始皇呢?大家通过搜集相关资料,是否对此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呢?下面,请各学习小组代表发表本小组讨论结果。

A组:我用李白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来表达我对秦始皇的看法。我眼中的秦始皇无愧于“千古一帝”的称号。他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就,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这是何等的气魄!秦始皇的功绩还体现在他所建立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这套体制成了后世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蓝本。正因为有了中央集权的体制,我国一些大型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才能得以进行,才能屡次联合国家的力量抵御外辱、维护社会稳定,并进而维护了中华民族的统一、融合。

B组:我们小组非常同意A组的看法,并想做个补充。秦始皇的伟大功绩还在于他为巩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这些措施,有利于全国范围内的经济、文化交流,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统一文字,不仅利于文化交流,而且加强了帝国境内各族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统一的中华民族的观念得以加强。可以说,文字是凝聚中华文明的纽带与桥梁。

C组:我们不同意他们的观点。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暴君,他的统治给人民带来了很深的苦难。在统治期间,他不断征发民力筑长城、修驰道、戍五岭、造阿房宫、建骊山陵墓等,征用的劳动力以百万计;在男子不足的时候甚至征用妇女运输物资,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秦始皇横征暴敛,农民被迫把收获物的三分之二上交赋税,我们认为,贾谊在《过秦论》对秦始皇的责骂非常有道理:“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 ,“以暴虐为天下始”。正是由于秦始皇的暴政,使得秦短命而亡。

D组:秦始皇为了统一人民的思想,还销毁了除法家以外的所有诸子百家的著作,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对此有记载:“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等烧之。” 秦始皇为了进一步排除不同的政治思想和见解,在咸阳将460余名儒士和方士坑杀。这两个事件合称“焚书坑儒”,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思想文化活跃的局面,摧残了文化,钳制了思想自由。

E组:我们小组跟其他小组的角度可能略有不同。我们认为,不论秦始皇采取什么措施,他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作为“家天下”的帝王,他也不希望国家灭亡。站在他的阶级立场,他有理由焚书坑儒;不能只看到他修建长城浪费了无数人力,修建长城,他的出发点是为了抵御匈奴的侵扰,正因为修建了长城才有利于抵挡外族入侵,保护群众的生活安宁;他征发兵力戍五岭,也是为了统一大业。在征战的过程中,为了保证交通补给,秦始皇开凿了灵渠,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接了起来,使援兵和补给源源不断的运往前线,推动了战事的发展,最终把岭南的广大地区正式地划入了中原王朝的版图,为秦始皇统一中国起了重要的作用。

师:看来我们每个小组都非常认真地对待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做得相当不错。通过这节讨论课,我希望大家记住以下几点:应当历史地看问题,即把秦始皇置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他的功过是非,去研究他的贡献和罪恶,避免绝对化,得出较为合乎历史实际的结论。 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应当说,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历史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残酷的暴君。他的功绩是主要方面,但不能因此掩盖罪恶;他的罪恶是深重的,但也不应因此抹煞其巨大的历史功绩。在以后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时,大家一定要记住你们在今天这节课中所学到的方法。

三、教师反思

研究性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对问题的认识能力,树立科学思想,培养创新精神。教会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学习不应该停留在掌握基本的历史史实上,更应该学会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我们应该教育学生区别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塑造的人物与真实历史人物。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要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评价,不要用今天的尺子去衡量昨天的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强调收集资料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性,加强学生对所掌握的历史材料的正确理解,从而形成客观、公正的看法。

历史教学案例

——评价历史人物秦始皇

民本中学 陈玉清

案例背景:

刚刚学习过《秦末农民战争》这一课,对这节课我印象深刻,因为这是我的一节公开课,本来我胸有成竹的走进课堂,对这节课的内容作了很充分的设计,也相信一定会受到我理想中的效果,但没想到发生了意外,

在讲授新课以前我出示了几张图片给同学们,有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还有骊山陵墓以及阿房宫的复原图,然后让同学畅所欲言,谈看过图片后的感受,其目的是要让同学们由此得出结论——秦始皇时代,百姓沉重的负担(赋税和徭役),但是没有想到有一个同学果然“听”了我的话,他说在图片中他看到的是让我们中国人骄傲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世界上的八大奇迹,由此,他的结论是古代劳动人民真是伟大,但我们更应该感谢秦始皇的英名,没有他,我们就看不到这些图片。虽然他的回答出乎了同学们的意料,但是,大家的表情似乎都很买账,我的笑容有点尴尬,但很快我意识到了一个问题,我必须抛弃原先的计划,而要被他牵着鼻子走了。于是,我重新确定了我的主题,即如何正确评价一位历史人物,并由此展开对秦始皇的评价,然后,让大家各抒己见,将一个活生生的、全面的秦始皇展现在大家面前,当然也包括让他们“亲眼目睹”秦始皇的暴政,由此,既完成了我们的教学任务——对秦短命而亡原因的分析,同时大家又学会了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方法。

教学过程

首先就请大家谈谈你心目中的秦始皇是什么样子的吧!“你们可以引经据典,畅所欲言,我们的课堂绝对不搞思想统一、打击不同政见者”听了我的话,大家笑了,课堂的气氛开始轻松许多。以下引用了几位有代表性的发言。

第一个发言的是我的课代表,她说“老师我们曾经学过一篇课文《阿房宫赋》,里面描述了阿房宫的壮丽和宫廷生活的奢侈荒淫,据说,这个阿房宫的宫殿多得秦始皇每天住一处,一辈子都住不完,还有,项羽入咸阳放了一把火,大伙三月而不灭,所以,秦始皇为了自己贪图享受,不管老百姓的死活,一定不是好皇帝。”

同学2、“还有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遏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自然不说,所用手段实在是残忍之极,历史上的汉武帝也要统一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人家怎么就那么高明,由此看来,秦始皇就不仅仅是残暴,而且还很无能。“

同学3、“ 对,秦始皇的确是暴君,听说他发明了很多死刑,秦朝的死刑种类是最多的,有抽筋、扒皮、活埋、还有活活把人给煮死了的,听起来就毛骨悚然,比夏桀商纣恐怕都暴虐多了。”

同学4、“我觉得你们太小题大作了,历史有几个帝王不贪图享受,不贪图享受谁还当皇帝,又有几个不动用酷刑,没有点个性,怎能成就一番伟业。秦始皇在位之时,吞并六国,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并发兵南征北讨,按战国地图看,领土几乎比战国七雄控制范围扩大了一倍。而且秦始皇建立了中央集权制,设置郡县,对征服后的土地注重统治和制度建设,不似其它同时代的征服者如马其顿的亚力山大,不重制度建设;因此使统一的土地统治稳固,这才为中国现在的版图奠定了基础,并且他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我国2000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础,这样一位皇帝,在世界上都是响当当的,可在中国却让人骂成了暴君,而且,一骂就是几前年,今天我就要为这位千古一帝喊冤平反。”这位同学看上去很激动,仿佛也感染了大家

同学5 我觉得我们的确不应该再叫秦始皇“暴君”了,在毛泽东的诗词里都把秦皇汉武放在一起,足以说明他的历史地位绝对不是简单的“暴”字能概括的。在我心里,秦始皇是最伟大的皇帝,没有他,能有我们今天的世界奇迹么,他留给今天的我们太多太多珍贵的东西了,所以,毛泽东说“秦始皇是位厚今薄古的专家”。

同学6、老师,我觉得他们把秦始皇说的太完美了,而实际上,他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大家都知道,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短命的王朝,在秦始皇时期农民起义就初见端倪了,农民为什么好好的要冒死起义,还不是因为活不下去,因为秦始皇太劳民伤财了,修长城、筑驰道、南征越族、北击匈奴、造阿房宫、修骊山陵墓,这些工程需要多少人啊,有多少人最后死在上面,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就是对秦始皇时期徭役繁重的控诉,在一个以农业为本的社会里,让那么多的人长期的脱离农业生产,这个帝国就失去的存在的基础,最后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后面发言省略

……………………

教师总结:

老师:“今天每一位同学的发言都太精彩了,而且历史知识那么丰富,你们像个律师,说出的问题都有证据支持,“论从史出”的基本素养大家都具备了,我很感谢大家带给我惊喜。“

“其实任何一个历史人物都是立体的,你们呈现的是他的不同侧面,所以,你们说的都对;但是他的任何一个侧面也都是和他分不开的,所以,你们说的又不完全对。大家同意我的观点么?”

同学齐声“同意”

那好,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才算正确,才算公正?我觉得有两个最基本的原则:

第一、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原则,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历史人物,防止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其次根据主要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原理,要知道历史人物的功过相比,哪一方面是更主要的。

第二、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即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将人物本身置于其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不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而苛求于古人。打个比方,你不能苛求孙中山提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毛泽东实行提出改革开放,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的伟大。

那么课下请大家按照这个标准来重新写一篇评论文章 《我心中的秦始皇》。

课后反思:

这一课上完以后,我特别兴奋,不是因为课后各位听课老师反映很好,而是课堂上的突发事件不但没有成为障碍,反而有了意想不到的惊喜,我觉得很有成就感,而更重要的是,这节课为我以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更深切的体会了课改的新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正确的历史观,教会他们运用史学方法去分析解决历史问题,这才是我们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

关于秦始皇的功过是非

大公中学 龚藕菊

一、研究背景

本课专题出自200710月第一版上海市高级中学课本《高中历史》第二分册(试验本)第六课“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形成”和第七课“秦末农民起义”。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政局动荡,到了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更加剧烈,弱肉强食,最终形成了“战国七雄”。其中的秦国在经过商鞅变法以后由弱变强,后来居上,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秦王嬴政在10年的时间里陆续吞并了其他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定都咸阳。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皇帝。对于秦始皇的评价,史学界有截然不同的评价。我在备课时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于是查阅了有关资料,认真研究了一番,认为这也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个地方,可以作为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最佳切入口。

二、研究过程

教师:经过二节课的学习,有关秦朝的历史我们已经学完了,同学们对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很感兴趣。那么,怎样来评价秦始皇呢,同学们回去收集了一些资料,现在大家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

学生1:秦始皇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对历史的贡献是巨大的。秦王嬴政结束了战国时期列国纷争的局面,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统一中国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也是顺应民意的。

学生2:我也赞同这一观点,秦始皇的贡献的确很大。政治上,他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创设了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尽管这种制度有它的局限性,但它却成为我国列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

学生3:我反对你们的观点,我认为秦始皇是一个十足的暴君。他的暴政主要体现在繁重的徭役负担和沉重的赋税负担。当时农民要把三分之二的收入上交国家,同时还被大批征用。修长城征用50万,戍五岭50万,造阿房宫70万,建骊山墓70万等等,短短十几年间就征用劳力三百万人,而当时秦朝总人口也只有2000万人。所以往往丁男不足,就征发女子承担转输的苦役。

学生4:我同意这一观点。秦始皇时的法律也是名目繁多,酷刑有死刑、徒刑、连坐等12种,光死刑就有车裂、枭首、蒸煮等20种。期间还出现了“焚书坑儒”这样的悲剧。

学生5 :我认为当时秦始皇修长城是为了防止匈奴的进攻,戍五岭是保卫边疆,他的问题就在于过分了一点。至于造阿房宫之说,我国科学家最近称五年考古没有发现传说中的阿房宫,它的真实性还有待研究,别的更是无从谈起。就此说秦始皇是一个暴君有些断章取义。

学生6 :我还想补充两点,就是秦始皇还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秦统一以后,秦始皇下令制定出小篆作为全国通行的标准化的文字,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与统一文字之同时,秦始皇颁行统一的货币制度。规定圆形方孔钱成为全国通行的货币。货币的统一,一方面方便了中央政府对各地财政的管理,另一方面则促进了各地的商品交流。与此同时,秦王朝又把原来商鞅变法时所制定的度量衡制度推行全国,并颁发诏书,强令统一度量衡。所以说秦始皇是有功劳的

教师:上述同学的评论相当精彩,都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是我们应该注意,评价历史人物我们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要把历史人物放到历史背景中去考察;要全面客观地分析历史人物的阶级性和时代性,防止以偏概全;要观察历史人物的 活动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我认为对秦始皇的评价应该一分为二,总体评价是肯定为主。秦始皇对历史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统一中国;二是开创了中央集权等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这些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秦始皇的“过”主要体现在滥用民力,超过了当时社会和人民的承受能力,由于不堪忍受无休止的徭役、兵役和苛捐杂税的压迫,人民必然会产生反抗的情绪,而秦始皇一律采取重罚,这是他的另一过,也是人们称他为暴政的原因,但是根源则在滥用民力。钱穆先生在他的《国史大纲》中说:“秦代政治的失败,最主要的在其以使民力之逾量。”所以总的说来,秦始皇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他的政治理想,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讲,秦始皇是成功的,是功大于过的。同时,秦始皇为推行其政策,达到其政治目的,采用了极其残酷的手段,确实是一个暴君。

三、 教师说课

研究性学习是历史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课前提出问题,师生进行比较充分的准备,利用课堂教学的机会展开专题讨论,既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冲动和创新的欲望,又培养了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能力。当然,这种能力还须进一步培养。

百家争鸣教学案例

城桥中学 金菊香

一、背景

本课内容讲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巨大变革引发思想解放潮流,许多文士、思想家,对社会的大变革发表各自的看法,提出各自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课文讲述了当时主要的学派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介绍了代表性的思想家及他们的主要主张。关于诸子百家的主要派别和主要代表,很多同学对百家争鸣的各个流派的主张产生了兴趣,于是很想更多地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教师借助这股热情也不失时机的提出这样一个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如果你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分子,面对百家争鸣的局面,你会选择加入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假设你是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的统治者,你将采纳谁的思想?说说你选择的理由。可以作为学生课外探究的活动内容,布置给各合作小组,使学生通过选题、收集资料对百家争鸣的历史现象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同时,使学生对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然后在课堂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二、过程:

学生1:我赞同儒家思想,儒家主张以德教化人民,我觉得是正确的。如果像法家一样强调法治,就会导致暴政,不得民心,秦朝不就是因为严刑苛法而灭亡的吗?历史上推行暴政的独夫民贼,没有一个有好下场。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天下太平。

学生2:我赞同法家思想,治国之道,不可柔,也不可松。既然决心要治好国,那么国家就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要不然,怎么治好国,怎么深得百姓之心呢?儒家治国讲求待人温和,这种治国之道我不赞成,如果对待每个人都那么温和,那么坏人呢,社会上的恶势力呢?能因为你的温和对待而变性,改邪归正吗?

 学生3:儒家和法家虽各有所长,但处于两个极端:儒家处于礼教极端,而法家则处于暴力极端。而道家,不会太礼教,也不会太过于暴力,是一种理想的治国方法——“无为而无不为 它既不像儒家那样压抑本性,任意扭曲,也不像法家那样刻意强求,武力维护,只有取法自然,和谐发展,决不是消极避遁,因其终极目标仍是

学生4:过去、现在无处不是法。法治,是治理国家的根本。虽说法治是导致秦国灭亡的原因,但是,又是什么令秦国统一六国的呢?是法治。如像儒家那样压抑本性,任意扭曲,老百姓们一样是没有自由。因为毕竟每人的性格都不相同,如果遇上一些像狼一样野性难驯的人,他们愿意服从儒家的吗?再说说道家。虽说道家的无为不是无所事事,还是在。但是怎么治呢?这样顺其自然,分明是消极避遁。不用法,怎么去治理那些害群之马呢?顺其自然,你难道让那些不法之徒逍遥法外吗?

 学生5:有的人说,法家的治国方法是站在暴力上,只会让国民遭受皮肉之苦。不见得吧!你不制定严格的法律管理百姓,做错了事无所谓,杀了人可以逍遥法外,偷了东西没人理睬,那样才真正让百姓叫苦不迭呢。要是用儒家那种仁慈的办法,有可能改变得了所有的人吗?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有可能所有人都能被感化吗?

老师总结:儒家、法家和道家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上为封建统治者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治国思想,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家路线实行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敝,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趋势。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从此以后,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的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治国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国古代的国情,成为历代统治阶级奉行不变的治国圭臬。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没有当时的“百家争鸣”,中国后来的思想文化就不会五彩缤纷。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反思: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想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生命教育的有机渗透

《秦末农民战争》中的一个案例

崇明县三烈中学 黄永超

一、研究背景

我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普通中学,受地理环境和近几年中招制度变革的影响,学生普遍存在着基础较差。因此,在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本,有机地渗透生命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对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养成一种发展的、动态的、务实的历史眼光,并以此关注现实,审视自己。

二、研究过程

我在讲述高中历史“秦末农民战争”这一课时,收集了大量的史料,供学生阅读,并在此基础上,向学生详细介绍了秦的暴政,从而归纳出秦末农民战争的原因。利用历史地图,讲述了秦末农民战争和西汉建立的经过,最后设计出这样一个开放性的思考题:你们从本课内容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经过准备,一个平时比较调皮的学生抢先回答: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极其伟大,但制定的法律制度过于严厉,刑罚过于残酷,用现代的话来说是对人性的践踏和摧残。

这位学生的发言,引得全堂哄堂大笑,学生思维被激活了,想象的空间被打开了。

又有学生说:刘邦利用张良的谋略、萧何的后勤保障、韩信的善战,最终打败了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这是刘邦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的结果。只有尊重人才、重视人才,人的个性才会得到张扬,人性才会得到健全和发展。

第三个学生说:秦始皇在位十余年,不断动用民力筑长城、修驰道、戍五岭、修阿房宫、建骊山墓等,征用劳动力数百万人,而当时的总人口只有2000万人。可以说,秦始皇是个滥用民力的典型的反面教材,用儒家学派的说法是“仁义不施”,用现在的话说是对劳动力的极大浪费。爱惜民力,是一个统治者实施有效统治的底线,怪不得秦朝很快灭亡了。

还有同学说:“前几天的《文汇报》上说,秦始皇没有建造过阿房宫……

我想,前面三个学生的回答,和我们学校正在开展的生命教育活动有某些暗合之处(也许是无形之中的渗透吧),就把它记录下来,供大家指正。

三、教师反思

本案例通过师生共同努力,拓展了教材的内容,潜移默化地渗透了生命教育的内容,培养了学生批判、质疑和思辨能力。在教学中,师生都会发现许多问题,但并不是所有问题都值得讨论,因为学生只会对那些能够发表自己观点、展现自己独到见解,有发挥余地的问题感兴趣。教师可以从中选择一些作为研究性课题展开教学,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生命教育案例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生命教育”之花让历史课堂芳香四溢

上海市崇明中学 朱幸福

(案例背景)

许久以来,人们关注更多的是历史学科在民族精神教育中所扮演的不可替代的至高的“主角”地位,而往往忽视了历史学科在生命教育中的显性地位和功能。《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生命教育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教育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中小学生生命教育要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个学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初中的生命科学、科学、思想品德、社会、体育与健身、历史等学科,高中的生命科学、思想政治、社会、体育与健身、历史等学科,是生命教育的显性课程……”。“纲要”的颁布肯定了历史学科在生命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崇明中学作为上海市生命教育的实验示范基地,更注重研究生命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作为生命教育的显性课程,历史教师更应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这场大研讨中来。

(案例过程)

20071210日,朱老师在高一某班执教《秦末农民起义》。

师: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自称“始皇帝”,然而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其一手创建的王朝却“二世而亡”,只存在了短短的15年,昙花一现,综合所学知识,试分析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

生: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参与部分小组讨论)

师:下面请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1:我们小组认为,秦朝之所以迅速灭亡是由于统治者缺乏治国理政的经验,不会审时度势。

师:能具体解释一下吗?

1: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采用法家的治国主张,使秦国迅速强大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商鞅虽死,其法尤存”,所以说法家理论适应并促成了秦灭六国,然而秦朝建立后,形势发生了变化,可秦始皇却不会变通,焚书坑儒,一味信赖法家的集权、专制和严刑峻法的主张,结果引发民怨,加剧阶级矛盾激化,最终在秦末农民起义的大潮中淹没。

师:史论结合,分析得很透彻,还有别的更多的思考吗?

2:我们小组认为,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秦朝统治者横征暴敛,滥用民力,施行暴政。

师:能用史实说明吗?

2:修长城、筑驰道、守五岭、造阿房宫、建骊山墓等

师:能有具体数据说明“滥用民力”吗?

2:具体数据没有,工程这么浩大,其征用的民力可想而知!

师:我查了些资料能帮助你说明这个问题。出示材料:

赋税:田赋+户赋+杂税;丁役:“十五始,六十免。”;一生中“正率一年,屯书一年。”;一年中“更卒一个月”;“丁男被甲,丁女转输。”

——参阅《汉书·食货志》

阿房宫征发70万人、骊山墓征发70万人、长城征发50万人、守五岭征发50万人、蒙恬北击匈奴征发30万人、杂役征发30万人

——参阅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四卷

师:通过阅读以上材料你获得哪些信息?

生:统治者横征暴敛、奢侈无度、不顾百姓死活;民不聊生、老百姓不能安居乐业。

师:秦朝的暴政还有别的体现吗?

3:刑法严酷

师:能举些例子吗?

3:秦始皇建立秦朝后,派人修订了《秦律》,名目繁多,诛罚苛刻,一人犯法,亲戚邻里都要连坐。

4:秦朝的死刑很多,我记得有车裂,商鞅就是被车裂而死的。还有腰斩,把人拦腰砍断。

5:还有刺字。

6:还有枭首,把头砍掉,然后把头挂起来给人看。

生:哇,好残忍阿……

师:还有比这更残忍的吗?出示材料:

秦朝刑罚有:死刑 徒刑 肉刑 笞刑 连坐等12种。死刑有: 弃市 枭首 车裂 腰斩 剖腹 剥皮 蒸煮等近20种。

——参阅《中国法制史》

始皇二十九年(218),行至搏浪沙,为盗所掠,乃会天下大索十日。始皇三十一年(216),遇盗,关中大索二十日。始皇三十五年(212),儒生或为妖言以乱黔首,坑杀四百六十余人。始皇三十六年(211),有人在东郡陨石上刻“始皇帝死而地分”,尽取石旁居者诛之。

——参阅<<史记·秦始皇本记>>

师:解释弃市、剥皮、蒸煮。

生:啊!……啊!……

师:看了以上材料,大家有何想法?

7:秦始皇是个暴君,太残忍,真不愧“千古暴君的称号!

8:太残忍了,草菅人命,秦朝的老百姓太可怜。

师:由于统治者的一己私欲,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啊!最终天怒人怨,大家听过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吗?

生:哦!听过!

师:最终孟姜女投海自尽,随丈夫而去!长城也为之动容,不满统治者的暴政!在这种暴政的统治下,老百姓连最基本的生命权都很难保证,何谈安居乐业?!最终官逼民反!首先揭竿而起的是谁?

生:陈胜、吴广!

师:出示材料: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 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陈涉世家>>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谈谈你对这句话的体会?

9:陈胜、吴广的这句话深刻地揭示出来人民不满暴政的强烈愿望。

10:这句话表达了陈胜、吴广不满现实,敢于同命运抗争!

11:我认为陈胜、吴广太过理想化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似乎不太可能,他们最终还是被秦二世给绞杀了。

12: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正因为当时等级森严,似乎不可能改变命运,然而更体现了陈胜、吴广史无前例的抗争精神,何况历史一再证明:幸福从来都是靠自己争取的!虽然他们最终失败,然而毛主席也教导我们: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最终秦朝还是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生:大笑

师:星星之火,你指的是?

12:继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后,各地反秦起义闻风而起,六国贵族后裔也纷纷拥兵称王。

师:在众多的起义大军中,哪两支最为突出?

生:刘邦和项羽!

师: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时曾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后起之秀刘邦和项羽又有何惊人之语呢?

13:教材32页有记载:刘邦“大丈夫当如此”;项羽“彼可取而代之”

师:很好,雄心壮志可见一斑阿!最终谁取而代之?

生:刘邦!

师:刘邦还有一句名言表达了其远大的志向,知道吗?

生:“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师:出示以下名字:秦始皇、胡亥、赵高、陈胜、吴广、刘邦、项羽。如果历史可以重演,你最愿意自己是他们当中的谁呢?

14:我想做秦始皇!

生:啊?哈哈……

师:贪图他的权势?

14: 不是,如果我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我就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爱民如子,做个流芳百世的好皇帝,成为以后各朝帝王的典范!

师:我还以为你贪图他的权势的,没想到你还是个难得的“好皇帝”啊!

生:随后同学兴致高涨,纷纷起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师:很好,大家都讲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强烈愿望,有人要做秦始皇;有人要做刘邦;有人要做项羽;有人要做陈胜、吴广;连赵高都要有人做:让他“改头换面,重新做人!”可是,我发现咱们班有几人同学,始终没有举手表态,我想知道他们的想法?

师:走进一个未发言的同学。你能讲讲你的想法吗?

15:老师,你给的那些历史人物要么是帝王,要么是将相,都是载入史册的,名见经卷的。然而,不管在哪个时代,更多的不是这些少数的杰出的人物,而是那些平凡的名不见经卷的,不可能每个人都去当帝王将相,我觉得当个平凡的人也挺好,所以我没做出选择!

师:哦!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设计这个问题吗?

生:若有所思……

师:我很同意他的观点,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固然杰出人物可能贡献更大。然而,不可能人人都封王拜相,现实社会需要分工。将来在座的各位有的可能从事高级行政领导,有的可能从事基层的服务工作,但是不管做什么,我们应当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当皇帝者当如何为?当将相者当如何为?当百姓者当如何为?这才是历史的真谛所在啊。以史为鉴,可知兴衰啊!远大的理想固然可贵,可立足现实也同样弥足珍贵啊!

……

(案例反思)

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认为,历史学科是形成人的道德品性的最优良的学科,他坚信人类的生命情感都可以从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中找到典范,并由此作出结论:“历史是永恒的建设性的道德遗产,历史教学将发挥最自然的伦理价值”。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课程改革将历史教育功能的核心价值定位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历史知识的传递与情感、态度的培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中实现情感目标的渗透,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生命情感。

反观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无论是从历史学科角度还是从渗透生命教育的角度而言,本节课都是十分不成功的:形式过于僵硬,为了“生命教育”而“生命教育”,摆脱不了说教的窠臼,因而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第一、教师要牢固树立生命教育理念,并内化为自觉的日常教学行为。第二、教师要善于挖掘历史课程资源,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第三、教师要善于拓展生命教育的学科渗透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历史教学活动,在体验与感悟中让学生获得生命教育,克服单一而枯燥的说教渗透。

两纲教育的学科渗透是当前重大的研究课题,期望更多的专家和学者、同仁能总结出更多的可供参考的理论和实践操作体系,从而很好地指导我们的教学行为,更好地凸现历史学科的价值。

昭君出塞之我见

崇明县大新中学 顾勤凯

一、 研究背景

2007版上海高一历史新教材第二分册第6课《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形成》和第9课《汉武帝时代》中有秦、汉与匈奴关系的叙述,但不完全。课上我作了一些补充。刚介绍完“昭君出塞和亲同学们就七嘴八舌议论开了。王昭君,一个宫廷女子,主动请缨与匈奴和亲,远嫁塞外后两民族竟然化干戈为玉帛,往来频繁而密切,边疆获得了60年的和平。原中国国家副主席董必武作诗一首:“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昭君出塞和亲与汉初和亲的结果怎么会有天壤之别呢?昭君真的那么神奇、那么伟大吗?同学们议论纷纷。我觉得这是一个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良好时机。学生素质还不错,有不少学生对历史非常感兴趣,经常翻阅历史资料,写的历史小论文也很有质量。而且高一年级也开设了“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因此,我想把“历史”与“研究性学习”这两门学科进行整合与渗透,设计了《昭君出塞之我见》这个课题,想通过这次课题研究来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研究过程:

师:上节课同学们对昭君出塞和亲的成功议论纷纷,下课之后又搜集了许多资料,这节课就请同学们畅所欲言阐述各自观点。

1:我们几个同学一致认为昭君出塞和亲是成功的,昭君很伟大,很了不起。一、据《资治通鉴·汉纪二十》载:"竟宁元年正月,匈奴呼韩邪来朝,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以良家女入选掖庭的王昭君得知此事后,"乃请掖庭令求行"(《后汉书·南匈奴传》)。"自愿请行"这一超出一般人想象的举动,惊呆了后宫佳丽。王昭君以一个弱女子的远见卓识、胸襟抱负,以一个女子柔弱的双肩担负起和平使者使命,其勇气与胆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不起。二、昭君出塞两年后,呼韩邪单于就去世了,按照胡俗,单于死后,为了政权的正常延续,其妻应嫁代立皇位的前阏氏之子。昭君当时不愿意,因有违汉民族传统伦理道德,所以上书求归,汉成帝接奏后复旨"敕令从胡俗"(《后汉书·南匈奴传》)。于是昭君领旨,复为后单于阏氏。从这一事情可以看出,昭君的和亲对她而言不是个人行为,而是肩负着国家的利益和汉匈两个民族永结和好的崇高使命,她以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为重,才有二嫁匈奴的和亲。这一举动了不起。原中国国家副主席董必武曾作诗一首:“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和亲",在汉朝是一件常事。在昭君以前有,在昭君以后也有。尽管有的也曾起到过一定的作用,但基本上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不能长治久安。唯独王昭君和亲后"鸣镝无声五十年"(翦伯赞语)。

2:我也同意这位同学的看法。昭君容貌美丽、举止大方、通情达理,深得呼韩邪单于敬重,被封为“宁胡阏氏”,表示通过这次和亲将与汉朝建立永远安宁的关系。汉元帝也很高兴,特地将年号改为“竟宁元年”,表示从今以后汉匈两族永远和平相处。和亲效果果然不错,自昭君出塞和亲后,双方化干戈为玉帛,铸刀剑为犁锄,北方边陲出现了“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和平景象。王昭君,和平的使者;王昭君,和平的象征。

3:我不完全同意两位同学的观点。诚然,昭君出塞和亲后是出现了两族友好和平的局面,对昭君出塞的作用应肯定。但这一局面的取得并非昭君一人造就的。经过汉初“文景之治”后,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了,汉武帝发动了对匈奴的三次反击战,最终基本解除匈奴对西汉的威胁,匈奴再也没有多大力量南下骚扰了。所以我认为不应以昭君出塞的作用来贬低或抹杀西汉军队战场上的功绩和前人的功绩。

4:我也认为不应过分夸大昭君出塞的作用。经过汉武帝三次打击后匈奴力量已大为削弱,但匈奴对西汉的威胁没有彻底解除。在汉宣帝时期,匈奴内乱,五个单于争权,无疑这又进一步削弱了匈奴的力量。呼韩邪单于在汉朝政府支持下夺得了政权。此后,呼韩邪主动归附汉朝并提出做汉朝女婿的意愿。就是在这种匈奴衰落主动和亲的历史情况下才出现昭君主动请缨出塞和亲的。因此,匈奴的衰落为这次和亲成功提供了一个重要条件。时势造英雄,时势造美女,即使没有王昭君,也会有张昭君、李昭君去和亲的,和亲的结果也会是一样的。

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非常激烈,对昭君和昭君出塞作了详尽地分析和评论。接下来我谈一下我的看法。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我们应该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辩证地评判它。昭君出塞和亲的成功跟昭君的个人魅力是分不开的。这是和亲成功的主观因素。昭君人美,心灵美,办的事更美。她自请出塞和亲,面对恶劣的气候和艰苦的生活,与匈奴人民一起构建美好的家园,表现出了勤劳、勇敢、正直、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勇于克服一切困难的坚强意志;她带着对祖国和汉匈两族人民的爱而走出汉宫,以自己的善良、真诚与爱心,融化了异域的隔膜,获得了人民的尊重表现出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少数民族的博大爱心和宽广胸怀。出塞和亲,使汉匈化干戈为玉帛,长城内外出现了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的祥和景象。但历史不是个人创造的。我们在肯定昭君英雄人物功绩的同时,还应看到和亲的成功离不开两个客观因素。一是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三次反击战。正由于三次反击战打击了匈奴的嚣张气焰,基本解除了匈奴对汉朝的威胁,使和亲成功才有了可能。二是匈奴内讧而衰落。汉宣帝时期,匈奴内部发生分裂,互相残杀,力量大大削弱。匈奴的呼韩邪单于主动归附汉朝,亲自到长安朝见宣帝。汉元帝时期,呼韩邪主动提出和亲,汉元帝为了两族友好顾全大局同意和亲,于是就有了这一段佳话。所以,匈奴的衰落,汉朝统治者的明智为和亲的成功提供了条件。因此对昭君出塞和亲应全面而客观地分析。因为时间关系,这一次讨论就到这里,同学们下课后可以再做认真思考,把你的所思、所想写成历史小论文,互相交流。

三、 研究反思

历史问题的发现来自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联系、比较和思考。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层次思考有利于培养、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题的设计为学生搭建了一个研究性学习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学生看问题的角度广了、深了,探究的能力也有了提高。但学生的相互合作交流还欠缺些。

汉武帝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帝王?

上海市崇明中学 陆菊花

20071220日,在崇明中学教学月公开展示课上(我上课的内容是高中历史第二分册第9课《汉武帝时代》),当我讲到长期以来对于汉武帝的评价可谓是众说纷纭时,顿时课堂上热闹了起来,大家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

1:我们小组认为,汉武帝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位期间,颁布推恩令,巧妙地解决了困扰汉王朝多年的同姓诸侯问题,巩固了中央集权统治;发动大规模对匈奴作战,有效缓解了匈奴对汉王朝边境地区的威胁,为稳定和发展创造了条件;适应加强统治的需要,改变了无为而治的管理方式,提高了统治和管理国家的效率;扩大了国家的疆土和统治范围,历史上第一次将西域纳入中央政权的统治范围。
2:我也同意他们的观点,汉武帝的确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有史为证,请大家听好,我读给大家听一段史学家班固的评价: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孝武初立, 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然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 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3:我们认为汉武帝是一个暴君,他穷兵黩武,在位54年,与匈奴战争44年,导致汉武帝晚年,国力消耗殆尽,人民起义不断爆发。再有他的统治非常残暴,汉武帝一朝一共用了13位丞相,6位死于非命。封建社会当官的人,一生中能做的最高的官,就是相国。但是汉武帝中后期,要谁当相国,谁都吓得要死。公孙贺是汉武帝时期的抗匈名将,他的妻子是卫子夫的姐姐,既是高官、又是名将、还是皇亲,汉武帝任命他做相国,他竟然趴在地上嚎啕大哭。他的哭声也让汉武帝潸然泪下,当然,汉武帝最后还是一咬牙走了。干了十几年,公孙贺全家灭族。

4:我们小组不同意你们的观点,我们认为汉武帝不是一般的人,他是一国之君,他采取这样的手段是有原因的,他是站在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角度来考虑的,因为,他刚登基时,西汉的面临的形势是:“汉兴六十余载,海内义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汉书.公孙弘传赞》)尽管经过文、景之治,物质财富富裕了,但匈奴问题、王国割据问题、相权过大问题以及思想不统一的问题都没有解决,因此,汉武帝作为一国之君,他必须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否则,难以巩固西汉政权。

5我听了大家的发言,我认为大家只是看到了汉武帝其中的一个方面,以前老师曾说过,评价历史人物要把他置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之下,客观而实事求是的进行评价,因此,我认为汉武帝是一个功大于过的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他创造了六个第一,他是第一个用儒家学说统一中国思想文化的皇帝;他是第一个创立太学,培养人才的皇帝;他是第一个大力拓展中国疆土的皇帝;他是第一个开通西域的皇帝;他是第一个用皇帝年号来纪元的皇帝;他是第一个用罪己诏形式来自我批评的皇帝。所以,汉武帝这个皇帝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王史上,他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但他同时又好大喜功,浪费国家的民力、军力和财力,发动了一些意义不大却损失巨大的战争。 好迷信,渴求长生不老,既耗费了大量财力又对社会风气产生了不良影响。统治期间,税负劳役繁重,破坏了国家的经济基础的稳固和百姓安居乐业。

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的讨论暂时告一个段落,大家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我感到很高兴,但是我们必须注意这样的一个问题,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一定要他或它放到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之中,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看他或它是否有利于促进国家统一、推动历史的发展等。我先给大家看一段材料: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 ┅┅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司马光《资治通鉴》司马光比较客观地对汉武帝进行了评价。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观点,我认为汉武帝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帝王,他统治期间,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思想上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为的措施,使西汉达到了最强盛,成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初步奠定了中国的疆土,是一个值得中国人自豪的时代。但他毕竟是一个封建时代的帝王,代表的是封建地主的利益,这是时代所决定的,我们不能太苛求他。这是我的观点,仅供大家参考,你可以保留你的观点,课后感兴趣的话,可以写一篇小论文,这是学习历史的好方法。

司马迁对汉武帝的评价公正吗?

上海崇明城桥中学 高兴华

一、研究背景

本课题出自于200710月第一版上海市高中历史第二册第九课“汉武帝时代”。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在他统治时期,汉朝疆域辽阔,汉朝声名远播,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是汉朝历史上的新阶段。但汉武帝在历史上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皇帝,褒扬者有之,批评者也不少。其中,以司马迁对汉武帝的批评最为激烈。

在学习《汉武帝时代》后,我设想以“司马迁对汉武帝的评价公正吗”为研究课题,以引导学生加强对人物评价原则的掌握,初步学会利用计算机检索资料并辨别资料的能力,以及切实掌握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史学态度。

基于本校学生的基础较差的特点,我给学生提供了白话文《史记》中有关汉武帝的资料进行课下预习,给学生布置了用计算机检索汉武帝与司马迁相关资料的课后作业,以求讨论能顺利进行。

二、研究过程

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汉武帝时代》,并对汉武帝进行了评价。请一位同学起来说说评价历史人物应遵循哪些基本的原则?

1:第一,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把历史人物放到历史背景中去考察。第二,遵循全面客观原则,分析人物阶级性、时代性,要防止以偏概全。第三,遵循以生产力进步、社会进步

和国家统一为人物评价标准的原则。

师:很好!根据以上原则我们认为汉武帝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但同时代的司马迁怎样看待汉武帝呢?

2:司马迁认为汉武帝是一个迷信的人。在《封禅书》里写武帝求仙访道的荒唐可笑的事实,他把汉武帝迷信神仙,千方百计祈求不死之药的荒谬无聊行为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

生:司马迁认为汉武帝是一个奢侈的人。在《平准书》里记载武帝为享乐和对外发动战争而加重税敛。

3:并且他很残暴。在《酷吏列传》中细致地记述了围绕在武帝周围的一群酷吏;我们课本的小字部分也写到汉武帝杀丞相的故事。

师:根据以上资料,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对汉武帝的评价不高,认为他是一个迷信、奢侈、残暴的人。大家认为这些评价公正吗?

4:公正。司马迁撰写史记,态度严谨认真,实录精神是其最大的特色。他注重调查研究,并对史实反复作了核对。汉朝的历史学家班固说,司马迁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也就是说,他的文章公正,史实可靠,不空讲好话,不隐瞒坏事。这便高度评价了司马迁的科学态度和《史记》的记事真实。汉武帝怎么样,他就怎么样写,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

5:我反对,班固的话不足为据。既然班固说司马迁的《史记》是实录,那班固为什么不像司马迁那样批评汉武帝反而高度评价汉武帝,说汉武帝: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然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 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呢?

5:我也反对。司马迁与汉武帝有个人恩怨。司马迁为李陵降匈奴事辩护而触犯武帝,遭受腐刑。他是怀着极大的悲愤和憎恨的心情,完成《史记》写作的。在悲愤和憎恨的心情下写作历史,还能客观吗?肯定会有失公允。

6:我也反对。汉武帝其它的事情司马迁为什么不写呢?汉武帝的功绩怎么就看不到呢?司马迁写汉武帝写得不全面,就算客观真实有什么用啊?不全面也就是不实事求是了。

7:老师,我认为不能简单地说公正不公正。因为证据不足。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说自己写过《孝武本纪》。可是,该本纪在流传时有缺失,只剩了个开头,是残篇。后人是用《史记封禅书》将《孝武本纪》补全的,真的《孝武本纪》我们已看不到了。所以说我们不能说是公正还是不公正。

师:大家的意见如何呀

8:我同意这种观点。据说《史记》中原著《武帝本纪》因触犯忌讳太多而被抽掉,今本《景帝本纪》、《孝武本纪》是后人补撰的。我们不知道在《孝武本纪》里司马迁写了些什么。因此就象我们在学习《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时所说的:虽然从时间和地域上看二里头遗址与夏文化重合,但由于没有确凿的证据,从谨慎的角度出发,我们不能断然说二里头遗址就是夏文化遗址。同样,“司马迁对汉武帝的评价公正吗”这个问题由于资料不全,很难回答。

生:……

师:今天大家讨论得很激烈。通过讨论我们基本认可司马迁对汉武帝评价的真实性,这没有什么大问题;但从评价人物的三个原则出发,仅仅从现存的资料上看,司马迁对汉武帝的评价是有失公正的;由于资料缺乏的原因,我们对“司马迁对汉武帝的评价公正吗”这个问题,从科学谨慎的态度出发,还不能冒然下结论。评价人物是困难的,对“人物评价”的评价就更困难了。今天就讨论到这里吧。

三、教师说课

在新编高中历史第二册中,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一个被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汉武帝时代》一课中,课本给出了评价人物的三项基本原则,如何引导学生在评价人物时落实这些原则就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本课题设计“对评价进行评价”,琵琶反弹,以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质疑精神;以问题引领学生,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用活动活跃气氛,来巩固对评价人物科学原则的掌握;以讨论、争辩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掌握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切实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史学态度。

本课题虽小,但作用巨大。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学习历史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并对今后正确进行人物评价奠定了良好基础。

 

     由秦朝的长城和宫殿及古希腊古罗马建筑谈开去

崇明县堡镇中学 郭琛芳

一、 研究背景

本课题出自20078月第一版上海市高级中学《历史》课本(试验本第一分册)第三单元第七课:《希腊古典文化》中的建筑艺术一目和200710月第一版上海市高级中学《历史》课本(试验本第二分册)第七课:秦末农民起义一课中介绍的秦的宫殿的内容。

本人在备课时,查阅了大量有关的资料,认真研究了一下,认为这正是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最佳切入点。虽然,我校的学生是普通中学水平,我认教的高一年级的学生总体素质不是很好,但有不少的学生对历史感兴趣,他们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去图书馆,去网上查阅史料,在课堂上各抒己见,甚至写出了有一定见解的历史小论文,初步尝试了研究历史课题的过程。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以激发学生常识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史观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 研究过程:

师:我们已学习了《历史》课本(试验本第一分册)第三单元第七课:《希腊古典文化》中的建筑艺术一目和《历史》课本(试验本第二分册)第七课:秦末农民起义一课中介绍的秦的宫殿的内容。就如何评价这两个时期中外建筑指导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同学们议论纷纷,我让大家回家去从不同的途径收集有关的资料来阐明自己的观点。现在,可以开始了。(这时,同学们都争先恐后的要阐述自己的观点)

1:中国古建筑大都是政府和底下的官吏,比如将坐监(类似建设部长)等统领建造的。很少是单个建筑师完成的。中国古代只有工匠没有建筑师,到了明清才有了一些如香山派等工匠流派,有木作、石作、石雕、泥塑、叠山、理水、植物配制等,工艺精湛。

2:是的,我也基本同意他的观点。我们的木构建筑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那“覆压三百里”的阿房宫可资证明。还有万里长城,是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的一项空前雄伟浩大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人类建筑史上举世罕见的伟大奇迹。千百年来,万里长城一直今华夏儿女自豪,今国际友人赞叹。长城的雄姿、长城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横空出世莽昆仑。两千多年前,一条土石身躯的巨龙在中华大地上跨崇山,越峻岭,穿草原,过沙漠,骤然崛起,因她纵横交错绵延起伏10万余里,故称之万里长城。                                        生3:由于万里长城气势雄伟、工程艰巨、历史悠久,不仅在我国建筑工程中少有,即使在世界建筑工程史上也很罕见。因此早在见百年前万里长城就被列入了世界中古七大奇迹之一,1961年被我国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1987年又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生4:如今,长城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世界各国人士到中国都把长城作为参观的重要项目,也为中外友人通过认识长城的历史、文化、艺术、建筑等珍贵价值,更进一步地了解中国。
生5:随着风风雨雨的侵蚀,社会的发展与变化长城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面貌。新中国建立以后对万里长城采取了保护措施。1961年长城被中国政府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有重点地对八达岭、山海关、嘉峪关进行了维修。
61987年,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3据第一个登上月球的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报道:在太空和月球上,只能辨认地球上两项特大工程,一项是中国的长城,另一项是荷兰的围海大堤。 当年,美国阿波罗II号宇宙飞船宇航员阿姆斯特朗首次登月成功。据他说,在太空看到大而发光的地球,靠肉眼只能辨认地球上的两项工程,一项是荷兰的围海大堤,另一项就是中国的万里长城。

7如今,长城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世界各国人士到中国都把长城作为参观的重要项目,也为中外友人通过认识长城的历史、文化、艺术、建筑等珍贵价值,更进一步地了解中国。 1987年,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

8:我们这一派的同学和他们的观点有些不同。我们的木构建筑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那“覆压三百里”的阿房宫可资证明。可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从形式到风格都只是单一的发展,没有发生过质的变化,可谓“两千年一贯制”。而欧洲人的石构建筑,仅自古希腊罗马时期开始,其风格上的更新换代至少在一打以上:古希腊风格、古罗马风格、拜占庭风格、罗马风格、哥特风格、浪漫主义风格、……造成东西方这种差别的原因之一恐怕是:我们习惯于承袭思维,总爱向前人看齐;以前人的水平为坐标,以前人的成就为荣耀。而欧洲人就不是这样,他们不管前人有多大成就,也不高山仰止,而设法超越他们,努力向前探索。

9:是啊,在古时候,师傅教给徒弟的除了与建筑直接相关的纯技术知识外,一般没有相关的科学常识和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这样学出来的徒弟只能算是个懂技术的匠人,而不可能是个有文化的知识分子或建筑艺术家。
10:是的,这是很有后遗症的。师傅教给徒弟的除了与建筑直接相关的纯技术知识外,一般没有相关的科学常识和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这样学出来的徒弟只能算是个懂技术的匠人,而不可能是个有文化的知识分子或建筑艺术家。
11:是的,我国历代的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师徒相授或家族传授的途径。这种方式的狭隘性与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没有横向联系,缺乏信息交流;容易坐井观天,难有竞争雄心;看不到差距,少有抱负;即便是恩师,最后还要留一手绝招,以防后生抢了自己的饭碗。在这种封闭的条件下,很难出得了人才。即使是天才,恐怕也难成气候。

12:是啊,这样学出来的徒弟只能算是个懂技术的匠人,而不可能是个有文化的知识分子或建筑艺术家。我国历史上的人才制度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培养官僚的制度,即所谓学而优则仕,只有走仕途,才能有出息,有前途。学技术到头来还是个体力劳动者,是匠人,是工匠,而不是建筑工程师或建筑艺术家。须知,匠人的习性是重复,艺术家的天性则是创造!

师:从建筑理论的总结、建设与影响来看,如前所述,古罗马时期的西方是领先于我们东方的。古罗马皇帝奥古斯都曾自豪地说:我接手的是砖头的罗马,我留下的是大理石的罗马 从宗教建筑与世俗建筑的比较看,在西方,最辉煌、艺术成就最高的建筑是教堂和庙宇,而在中国,最辉煌的建筑却是皇宫和皇陵。耐人寻味的是,世界上凡是供人享受的皇家建筑远远超过供神使用的宗教建筑的国家,后来都衰落了。

师:我承认我们的确是差不多从明代中期起的这五六百年来,我们落后了!而恰恰从这一时期起,世界上另一个文明古国所在地的欧洲却从中世纪的委顿中重新崛起,走到我们前头去了。这是什么原因?我想这多少跟我们的文化传统有关,跟我们的文化心态有关。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之一恐怕是:我们习惯于承袭思维,总爱向前人看齐;以前人的水平为坐标,以前人的成就为荣耀。而欧洲人就不是这样,他们不管前人有多大成就,也不高山仰止,而设法超越他们,努力向前探索。正如鲁迅当年所概括的:我们中国人总习惯于摸前有,而西方人则善于探未知。两种不同的文化心态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一个不断重复前人,不思突破;一个则不断推陈出新,向前跨越。
鲁迅就是一个既善于继承传统,又敢于反对传统的大呼猛进的伟大斗士。
师:上述同学引经据典,学以致用,相当好啊!总之,继承传统的实质是学习前人的创造精神。凡是具有现代意识的艺术家都以重复为耻:即既不重复前人的,也不重复他人的,甚至也不重复自己的。艺术贵在原创,而原创都是一次性的。
无论是继承传统,还是反传统,其结果都应该是发展并丰富传统,进而推进今天的建筑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这是我们当时的局限表现。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谈到这里了。希望以此引起大家课后更多的思考和探究。没有发言的同学,课后把自己的看法写出文章来,这是学习历史和议论的很好的方法。 对于生8的观点:造成东西方这种差别的原因之一恐怕是:我们习惯于承袭思维,总爱向前人看齐;以前人的水平为坐标,以前人的成就为荣耀。而欧洲人就不是这样,他们不管前人有多大成就,也不高山仰止,而设法超越他们,努力向前探索。 我认为提的相当的妙!大家不妨回去思考一下这一个问题:“造成东西方这种差别的原因还有哪些呢?“我们下次继续探讨下去。

三、教师说课

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特征是探究和创新。教师课前提出问题,师生进行预先的充分准备,利用课堂教学的机会展开专题乡的讨论。既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冲动和欲望,有能培养学生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能力。遗憾的是学生的参与率还不是很大,相互间的合作交流还不多。

罗马从共和到帝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上海市崇明中学:倪荣

一、背景:

历史新教材似乎是初中教材的翻本,怎么教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历史教师。初中教学受制于学生的年龄层次和思维能力,只是着眼于知识点的知道层面,对学生历史思维力的培养明显是缺乏的。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在不断提高,那么在高中教学中应该是着眼于培养学生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的转变。本案例力图通过对“罗马从共和到帝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的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过程:

200710月的一天,N老师在进行“古代罗马政治制度”一课的教学。

“罗马从共和到帝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N老师问到

学生几乎异口同声的回答:“是倒退!”

“为什么你们认为是倒退?”

学生思考了一下,一个学生站了起来

“老师,这个问题很简单,我们中国就是这样的,封建社会是帝制,后来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制度,中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是历史的进步,所以罗马从共和到帝制是历史的倒退!”

很多同学露出了赞同的神色。

“哦?那你们为什么认为中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是历史的进步?”

沉默了一会,一个学生回答道:“因为中国的帝制阻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使中国被西方殖民者侵略!而孙中山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促使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推动了中国的进步!”

“很好,”N老师赞同道“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评价一种政治制度呢? 刚才那位同学的回答其实已经说明了一个思维方法,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应该看它是否推动社会进步!”

“对!我们衡量政治制度的标准就是看是否能够保持社会稳定,是否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是否能够促进文化繁荣。那么我们回过头再来看罗马从共和到帝制是否符合这一标准?”

这时,一个学生又站了起来:“老师,我认为是进步,随着统治版图持续不断的扩大,区域内民族成份和人数的增多,奴隶制度的进一步发展,罗马共和国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也日益复杂地相互交织在一起,并逐渐演变到危机四伏的程度。原来建立在城邦基础上的共和制度已经越来越难以应对这种局面,于是罗马统治集团开始推行高度集权化的军事强人政治,其结果是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而且,帝制的建立使罗马进入了长达200年的和平发展时期,政治统一和稳定,经济繁荣和发展,文化昌盛和发达。……

……………………

三、反思:

历史教学的本质问题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史鉴”意识。而基本途径就是养成“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史由证来,证史一致”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本案例通过“罗马从共和到帝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的探讨,纠正了学生历史思维上的偏差,使学生认识到了分析历史事件的基本方法,而且从学生的回答也看到了学生初步具备了对自己的观点找史实做论证的意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历史课可以这样上吗?

上海市崇明县三烈中学 杨璞

一、研究背景

本课专题出自于20078月第一版上海市高级中学《历史》课本(适用本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 内容。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是在阿拉伯半岛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伴随着它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伊斯兰教贯穿着伊斯兰精神,促进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继承和融合了东西方科学文化,并成为古代文明的传播者,对东西方科学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伊斯兰教的产生和阿拉伯帝国的崛起,对后世几千年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几乎可以说是彻底的改变了中东的面貌。我在上课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对历史还是很感兴趣的但多是依赖于教师的讲授,不愿自己去主动读历史书籍或相关知识,老师讲多少就学多少,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针对这一问题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我尝试着去让学生和老师换角色。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备课,通过查找资料这一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备课这一过程,培养学生收集、整理鉴别、应用史料的能力,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通过以上环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设计了这样一节课。

二、研究过程

课前布置学生六人一小组共分成6组,每两组准备同一子目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自己查找资料、筛选资料、备课等。教师适当的给与指导。

教学过程:

师:按照上节课布置的形式上这节课,第一个子目的小组的主讲来给大家讲课,注意要声音洪亮。

生:(第一组)

板书10课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

一、 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的产生

讲述:穆罕默德的简介和伊斯兰教产生的原因

板书:穆罕默德(约570---632年)

伊斯兰教产生的原因:社会动荡

生:(第二组)

补充前一组同学讲的知识遗漏的和不全面的内容。强调了一下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复习基督教、佛教产生的时间、产生的原因和基本教义与伊斯兰教进行比较。并能绘制表格:

:建议:两个子目之间要过渡好,讲上一个子目的同学要适当的为下一个子目的讲授者做一些铺垫,以便于下个同学对能容的过渡,这一点把握一下。下面欢迎讲第二子目的第一组同学。

生:(第一组)

板书:二、阿拉伯帝国

1 建立时间:661年倭马亚王朝

2 建立者:穆阿维亚

3 定都:大马士革

4 影响:8世纪中叶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5750年伊拉克大地主阿布·阿拔斯建立阿拔斯王朝

68世纪中叶—9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鼎盛

讲述:讲述倭马亚王朝的建立及发展,阿拔斯王朝的建立及发展。讲述阿拔斯王朝衰亡的原因。

生:(第二组)

讲述:穆罕默德及其之后的四任哈里发(阿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阿里)用穆阿维亚发动同阿里争夺权力的战争,阿里妥协退让使穆阿维亚获得统治权过渡到穆阿维亚继任哈里发。阿拔斯王朝的建立、发展及衰落。

师:有请第三组同学

生:板书:

三、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自己成就的代表:自然科学:天文学(天球仪、地球仪、星盘仪)

文学作品:《一千零一夜》

传播它国的文化成果:中国的四大发明和印度的数字、十进制等科技成果

讲述: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形成的原因及阿拉伯人传播东西方文化,对东西方科学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生:(第二组)

讲述:分以下几大板块讲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一、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伴随着伊斯兰教的形成而形成的

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在伊斯兰教旗帜下的各民族文化的融合而成的

三、伊斯兰教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世界文明交往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1、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保存和传递古代文化遗产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2、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架起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3、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对世界各国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师:总结并进行评价

三:教学反思:

二期课改的精神是“以学生为主体”,在传统的教学过中通过教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操作起来比较板,通过偶尔调整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习历史的兴趣。利用让学生自己准备资料、备课、讲课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欲望和创新的欲望,又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鉴别并应用资料的能力。遗憾的是学生只是把罗列了出来,不能够对史料进行鉴别整理后再应用,也不会利用书上现有的“知识链接”栏目和图片等现有资料,只是注重自己准备的资料,而且有些主讲同学只是把材料念给大家听,不会设计问题,不提问问题,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合作还很欠缺。

《古代希腊城邦制度》中“雅典民主政治”的课堂教学案例

崇明县大新中学 黄丽华 200712

一、 背静分析

1、 本案例出自于华师大版高一历史第一分册第7课《古代希腊城邦制度》中的“雅典民主政治”一目。在古希腊城邦中影响对大的城邦是斯巴达和雅典。斯巴达以军事著称,但教材只是一带而过。而雅典以民主政治著称,是西方民主政治之源。在教材里用了一个目来重点介绍,说明这一内容的重要性。而且这一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联系本校高一学生的学情,我认为有必要结合本教材作一个专门分析。

2、 学生的知识准备:预习“雅典民主政治”一目,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比如“伯里克利”、“苏格拉底”。

二、 过程设计

1、 播放音乐,创设音乐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习兴趣。

导入:播放歌曲《雅典娜》。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探寻古老神秘的雅典。

2、播放视频《雅典》,创设视觉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了解雅典的地理位置,为理解雅典的民主政治做铺垫。

播放视频、图片,并请学生结合教材小字,让学生概括雅典的地理特点。

雅典的地理特点:环海、多山、多岛,缺少良田,不适于农业,适于商业和航海业,以商业活动为主的地区需要的是自由,因此需要民主政治制度。

3、提供图片、材料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

请学生阅读教材,概括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三个过程: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略讲。重点讲述伯里克利改革。虚构一个历史人物——帕帕迪。他是雅典郊区的一个农民,今年(公元前399年)三十岁,他是家庭中的男主人。提出几个问题。(1)今天是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帕帕迪要去雅典参加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每十天就召开一次,严重影响他的农业生产,但他还是很愿意去参加,这是为什么?(公民享有平等的参政权,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可以领取工资和津贴。(2)到了雅典公民大会的会场,大会还没有正式开始,会场像往常一样热闹,会场围着篱笆,设有十道门。在门口有监察人员执勤,他们维持秩序,说:“注意:以下人员一律不准入内。”(不准进入的人员是奴隶、外邦人、妇女、未成年男子)(3)公民大会正式开始。今天的议题有三项:第一项是对即将离任的执政官进行任期财务审核。第二项是投票选出民主防碍者。每个有投票资格的雅典公民在自己选区的入口处领取一块陶片,陶片一人一张,帕帕迪也有一张,他不认识字,只好请旁边的一位体面的贵族写下名字后,把陶片交给工作人员。这次投票对多的是一个叫库特的贵族。当他的名字一宣布,整个会场气氛活跃,大家争相谴责他的恶行。这种公民行使权利的制度是什么?(陶片放逐法)(4)接下来的议题是对是否扩大海军规模进行辩论和表决。主持人一宣布开始,贵族们就分成两派,互相攻击对方的观点。这时帕帕迪的一个亲戚桑拉姆跳上演讲台准备发表演讲。帕帕迪马上揭发桑拉姆的恶行:“他殴打父母没有资格!”这样桑拉姆就被赶下了台。这些内容说明雅典公民在公民大会上拥有哪些权利?(倾听演讲、发表观点,讨论国家大事,监督官员的权利。)公民大会后,帕帕迪有资格参与陪审法庭审判员的抽签,这一次帕帕迪抽中成为6000名审判员中的一名,并参加言论一次审判,审判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

3、 让学生模拟苏格拉底的角色,创设表演情境。教师适当穿插一个关于苏的小故事(临终还鸡),要讲的生动、形象,渲染气氛,用教师的语言创设情境。

学生甲扮演苏格拉底,其他学生扮演法官。苏格拉底案件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

4、 阅读教材,归纳伯里克利改革的内容、特点。

5、 结合教材第28页探索与争鸣,提出问题“你赞同伯里克利还是柏拉图的观点,或者有其他见解”。请学生展开讨论,创设一个辩论的情境。最后教师可以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三、 课后反思

教学中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不同的历史场景中,去体验历史曾经的风云变幻、兴衰变迁。在这堂课中,我创设了音乐情境、问题情境及表演情境。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尽一切可能激发学生学史的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而这正是二期课改的精神。

浅析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惨遭败北之原因

民本中学 胡永涛

一、研究背景:

本课题选自高中历史(第二分册)第十一课“割据与分立。”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历史,学生普遍较感兴趣,尤其是当下的三国热。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选取这一时期典型人物与事件展开探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史能力。本专题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通过设疑、释疑,力图培养学生质疑,求异思维的习惯,形成“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方法。

课前知识储备:要求学生根据这一课题查阅史书、辞典、上网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二,研究过程:

师:课前我给大家提供了两则关于“曹操兵败赤壁”史料,显然史料的观点与教材有不一致的地方,史料告诉我们曹操兵败是因为大军中疫疾蔓延所致,后主动烧船撤退,而非一般意义上的孙刘联合,火攻曹营,导致其失败。究竟哪种观点正确?抑或有更可信的解释?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1:我们小组同学认为要揭开历史真相,必须从史料入手。我们查阅了《三国志。周瑜传》“权遣瑜与备并力逆操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曹军败退,引次江北。”这一史料没有一字提到孙刘联军“火烧赤壁”一事。所以我们认为曹操兵败主要原因不是遭“火攻”,而是军中疾病蔓延,从而影响战斗力结果大败。

师:

历史研究的一个基本原则和方法是“史从证来,论从史出”所以我们研究历史问题要充分重视史料价值和作用。刚才这位同学的发言体现了史论结合的观点,而且言之有据。

2:我们小组也找到了一些史料,如裴松之在《三国志。贾吁传》注释中论断:“……至于赤壁之败,盖有运数,实由疫疾大典,以损凌厉之锋,凯风自南,用成焚如之势。”这一史料也强调了曹操兵败原因在于军中疾病大作。《三国志。周瑜传》曹与孙书云:“赤壁之役,值有疾疫,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师:讲得很好,史料研究关键在于史料是否真实可靠,史料之间要相互印证。刚才两组同学引用了〈三国志〉的内容,阐明了他们的观点。那么你们对罗贯中〈三国演义〉有关孙刘“火烧赤壁”的精彩描写又是怎样看的呢?

3: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长篇历史小说,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文学作品,而不是历史本身。

师:很好。历史和历史小说是有本质区别的,用小说中的情节来研究历史问题是不是凭证的。但小说是反映时代的作品,其也有一定的印证历史的作用。

4:我们认为曹操惨败,势在必然。曹军劳师以袭远,疲惫不堪,后方不稳定,犯了兵家之大忌,且北军不习水战,水土不服,疾疫流行,同时遭黄盖诈降偷袭,孙刘联合,运用火攻,以少胜多。

师:分析得很好。其实曹军兵败赤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主观上骄狂轻敌,战略上失误,客观上孙刘联合抗击。所以我们分析问题要从不同角度,不同视角来思考,力求准确、客观、全面。

三、教师说课。

选用此题目的就是让学生能主动搜集史料,获取历史信息,提高运用史料来分析历史事件或现象的能力,形成“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开展这种探究性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开拓视野,提高发散性历史思维能力。

谈谈科举制度的利与弊

——一堂热烈的辩论课

大公中学 郁卫岳

一、研究背景:

本节课出自于200710月出版的《高中历史》第二分册第十三课“隋唐政治新格局”中的第二目“科举制”。我国的科举制度由隋朝开创,经唐朝逐渐健全,之后不断发展与完善,一直沿用到清末,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通过分科考试的形式选拔官员,是我国官员选拔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科举制度之所以兴必然有它的益处,之所以废也必然有它的弊端。本人在备课之前,阅读了大量有关科举制度的材料,并进行了分析,究竟利弊如何,觉得有必要让学生进行探讨。

我校是一所普通高中,初中时,由于不是统考科目,学生对历史学习普遍不重视,对历史缺乏兴趣,基础较差。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比较浅易的专题、设计了这样一个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形式,让他们通过辩论进行探讨。

二、研究过程:

1、课前准备:

A:教师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

B:学生利用中午去电子阅览室查阅科举制度有关资料,正方查阅科举制度的利,反方查阅科举制度的弊。

C:教师要求正反两方各推荐4个学生做辩手 ,各组把材料交给这三位学生,让他们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2、课堂辩论:

主持人:各位同学,今天的辩论赛即将开始,很高兴成为今天这场辩论赛的主持。今天的辩题是“谈谈科举制度的利与弊”。

请辩手入场,正方的立场是:谈谈科举制度的益处;反方的立场是:谈谈科举制度的弊端。那么科举制度究竟有利还是有弊呢?台下的同学想必早已经如饥似渴,再看台上的辩手,也早已磨刀霍霍了,希望双方在今天的比赛中都有出色的表现。

正方一:我们正方认为:科举制度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有益的政治制度。它使中国封建社会有了一部有效而稳定的文官机器的同时,也打造了良性的封建文化生态环境。在中国历史上,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曾采用过多种方式选拔其所需要的人才。夏、商、周采用的是“分封制”和“世卿世禄制”,其结果是“龙生龙,凤生凤”。汉朝以“察举”制和“征辟”制取代世袭制,由州、郡地方长官向朝廷举荐人才,经朝廷考察后授其官职,或由皇帝特诏选任官吏,这比前代进步不少,但由于掌握选官大权的官僚们注重门第,官官相护,徇私舞弊,用人问题仍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底层的优秀人才难以被选拔上来。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这在当时多少改变了州、郡地方长官随意左右、受贿营私的状况,选拔出一些比较有才能的人进入仕途,但这个制度到后来完全被世家大族所把持,家世、门第成为评定官员的唯一标准,实际上已成为豪族势力控制选官的工具,其结果必然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而科举制度的出现则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点。科举制度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在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同时,也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特别是在科举制度日趋完善的宋朝,历代皇帝几乎都以奖掖孤寒、抑制势家自诩,采取了特别举措限制“贵家”子弟,这客观上给了平民子弟更容易崭露头角的机会。宋朝不但出现了“平民”状元的现象,而且很多普通百姓子弟通过科举改变了自身及其家庭的命运。不少日本学者也因此把中国的宋朝称为“平民社会”。书上所举唐代著名诗人孟郊就是贫民进入仕途的一个典型事例。

反方一:可是我们反方认为:科举制同其他事物一样,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包含了它的负面作用。它的弊端,早在唐代已经显露出来。这突出表现在败坏士大夫的风气。全国举子甚多,而录取的名额又十分有限,考中实在不易,于是举子们不得不找靠山,行贿赂,通关节,走后门,费尽心机,不择手段,比较正直一点的人往往屡试不中。明代不少士大夫认为,在科举的驱策下,士人驰驱于功名富贵之途,以致世风日下,人心日坏。嘉靖时,桂萼指出:“诸生业举子,志在仕进。经书初解章句,便拟题目,作文字,竞为浮华放诞之言,以便有司之口。遂至破裂经传,不特买椟还珠而已。是其甘与市井小人自居,恬不以为耻也。”明亡后流亡日本的思想家朱舜水更是沉痛地指出:“既不知读书,则奔竞门开,廉耻道丧,官以钱得,政以贿成,岂复识忠君爱国,出治临民!”又说:“以八股为文章,非文章也。志在得禄,不过藉此干进。彼尚知仁义礼智为何物?”

正方二:当时虽然有一些人败坏了社会风气,但我们认为,这并不是科举制度惹的祸。科举产生出一大批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和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众多有杰出贡献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学者、教育家、外交家等,如唐代的王维、韩愈、柳宗元、刘禹锡、颜真卿、柳公权、白居易,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司马光、朱熹、包拯、寇准,明代的张居正、汤显祖、海瑞、徐光启,清代的纪晓岚、刘墉、郑板桥、林则徐、蔡元培等文化名人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都是中华民族的英才。

反方二:可是我们反方认为:科举制度禁锢了人门的思想,扼杀了许多鲜活的思潮,也扼杀了人的创新意识。因为科举考试的内容儒家经典和程朱理学这些内容严重桎梏了读书人的思想观念。考试题目也是固定了的,考试形式也有规定,其中尤其以八股文试制度害人最深一般读书人养成一种侥幸进取的心理,认为只要一登龙门,便可身价百倍因而寻章摘句,死记硬背,并不在实际本领上下功夫。那些秀才门就“两耳不问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了,成为书呆子,其他方面的知识却一窍不通。蒲松龄在自己的体会和经历中,也认识到科举制度的弊端,并对此进行了批判,他将批判的矛头集中在科举制度的不公正这一现象上。在聊斋的很多篇章中,如《叶生》、《于去恶》、《考弊司》、《贾奉雉》、《司文郎》、《王子安》、《三生》等,作者揭示了科举制度给读书人带来的悲剧,揭露和批判科举考试制度的腐败和种种弊端。从读书者个人来说,在统治者的“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的引诱之下,走“读书做官”之路。这样,考上的,就成了丁举人,有钱有势;考不上的,就成了孔乙己,贫困潦倒。因为他学的那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没什么实际用处,于是就成了百无一用的废人!孔乙己的悲剧就在于他已经成了废人,成了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却还没有认识到自己是废人,是牺牲品,反而还自命清高,经常迂腐不堪地向别人炫耀他那些知识垃圾!他也是科举制度下典型的牺牲品。

正方三:不管怎么说,科举制度植根于我国的具体土壤,即有赖于我国多民族国家中主体民族在人口、发展水平与文化认同上的巨大优势和封建生产力方式不断向周边地区拓展的历史现状。它的存在既依赖于专制王朝,又促进国家的统一与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共同发展的历史。以科举为“正途”而又以儒家学说为科举考试内容的做法,把政权的世俗性与意识形态的灌输自然地融合为一体,是我国传统政治的一大创造。它客观上使中华文化统一到儒家文化的前提下来,这有利于传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发展。如果以科举制度奠定基础的隋唐为界划分我国历史的前后期,也可以看出,后期中央集权国家的凝聚力与稳定程度要大于前期,这与官僚铨选制度由“察举征辟”到科举考试的演变也密切相关。

反方三:既然如此,那清朝末年为什么废除了科举制度呢?因为,废除科举首先有利于教育的近代化,废除科举推动了洋务运动后兴办近代学堂的高潮和新教育制度的建立与初步完善。其次有利于思想的近代化,废除科举有利于新兴知识分子群体接受自由民权思想,日益获得独立的人格和开放的思想。辛亥革命的兴起有赖于这一点。从这一点来看,科举制度还是有弊端的。

主持人:好大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我们请双方总结陈词。

正方总结陈词:总之:科举制度的利在于: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一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繁荣。

反方总结陈词:总之,科举制度的弊在于: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主持人:现在请历史老师为本次赛题做总结

教师总结:科举是中国在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发明,对我国古代考试制度的变革和发展,要用继承和发展的观点去认识,要用辨证的思维去认识,既要认识到它的益处,也不要去否定它的弊端。科举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西方的学者认为,中国的封建社会之所以能长期统一稳定,就是科举制度发挥的作用,因为它使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间有了互动,社会就比较稳定。当然科举到后来出现的诸如八股,腐败之类的,约束禁锢了人的思想,也导致任人唯亲的现象,但这是统治者没有利用好这一制度,并不是制度本身的问题!其实科举与现代高考也有很多相似之处。现在,我们也是采用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尽管有弊端,但它是现阶段最公平的方式了。我国古代选官用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对今天的考试制度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探索科举与学校教育教学关系的历史发展规律入手,看现代高考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关系,可以为当前的高考改革提供历史借鉴,使高考改革有利于中学的育才,有利于大学的选才育才。

三、课后反思:

课堂辩论是一种新颖而有效的学习方式本次辩论赛班级所有学生都参与了搜集、整理资料,对科举制度的利与弊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再通过辩论,让学生了解了中国的科举制度,让学生明白了要辨证地看待科举制度的利与弊。比赛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使各个辩手展示了自己的个性和风采。由于团队的协作使学生感受到一个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依靠集体的力量取得胜利的滋味儿是不同的,因此也增强了其集体观念。本次比赛还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丰富了他们的课余文化生活,使他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当然,本次活动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学生缺乏必要的辩论技巧,教师在辩论之前要做好指导。辩论结束以后没有评选最佳辩手,不利于调动学生下次参与的积极性。本次辩论赛是利用课堂时间进行的,只有短短的45分钟,学生有意犹未尽的感觉,老师点评的时间很紧,以后可以尝试延长一段时间。

世界古代史教学中的中外知识结合与历史情景假设方法的运用

——8课《古代罗马政治制度》片断 案例分析

上海市扬子中学 张琳

一、学生的知识能力背景:学生由于从初中便养成的对历史学科的不重视,导致其历史知识较欠缺,对历史问题分析方法的掌握更是浅薄的。而世界古代史部分的内容别说是学生,对于老师来说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也都太过遥远,这更加大了学习的难度。针对以上情况,如何设置情景对陌生的知识作简明而生动的诠释,在世界古代史教学中就显得十分重要。

以下是我上课过程中的片断节选,在其中我尝试用了中外知识结合和历史情景假设法,在罗马征服意大利战争的背景下,来讲解罗马平民与贵族斗争的背景和影响,希望以此为导引与更多同仁一起探讨世界古代史的教学方法。

二、过程设计

前面已介绍了罗马城的建立及王政时代向共和时代的转换,接下来探讨罗马为什么能够取得意大利半岛征服战争的胜利?

1、介绍罗马未征服意大利半岛之前意大利半岛的形势,引出假设

师:我们把目光重新转向意大利半岛。当时的意大利半岛生活着众多部族,而罗马人只是其中一个。各部族间虎视眈眈,一旦有机会就会把对方吞并掉(见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一编》有关“罗马对意大利的征服”的内容)。面对这种“群雄逐鹿”的局面,为了不使自己的部族被吞并,最彻底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生:统一、征服所有部族……

2、讨论“罗马如何征服意大利半岛?”

师:征服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可不那么简单。罗马人并不是众多部族中最强大的一个,甚至一度是弱小的,那么罗马人是如何征服意大利半岛的呢?(短暂停顿)中国著名的军事家孙子曾分析过决定战争胜利的因素,可以概括为“天时、地利、人和”,请问你们认为这三个因素中哪一个比较重要?为什么?

生:人和。因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因为人的力量大,团结起来可以克服天时和地利的不足。

……

师:这个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场战争其胜利的因素都有其独特性。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这三个因素中天时和地利是很难把握的(例:诸葛亮上方谷火烧司马懿,天降大雨);而人的潜力是无限大的,“团结一心,齐力断金”,人和可以克服天时地利带来的不足,相反人心涣散乃兵之大忌。那么当时的罗马是否已经具备了“人和”的条件了呢?

材料一:平民虽然能够按财产资格参加百人大会,但政权完全掌握在贵族手里。政府的公职、神职以及共和国实际上的决策机构元老院都由贵族充任。执政官经常在几个特别著名的氏族里产生。贵族在政治、宗教、司法、土地分配、债务、诉讼都握有绝对的权利,至于平民则完全处于政治上无权的地位。

——《世界史》古代卷,总主编齐世荣,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79

材料二:平民尽管保有人身自由,却由于不被看作罗马公社的一员,就此丧失了一些重要的公民权利,例如,不能分得共有土地,不准担任公职,也不得与贵族通婚。但是,却要求他们仍需为罗马人公社缴纳赋税和服兵役。

……罗马税收来源的相当一部分出自平民,对外作战所需的兵员也多仰仗于平民提供。

——《世界史》古代卷,总主编齐世荣,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32

材料三:平民被剥夺了分享公地的权利,替罗马服役出征,流血留汗,罗马疆土日渐扩展,但夺得的大片土地却落入贵族之手,频繁的对外战争,又极大地加重了平民的兵役、捐税负担。

——《世界通史》王斯德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34

历史情景假设:如果生在当时的罗马,你愿意做贵族、平民还是奴隶?如果是贵族你最担心的是什么?(学生讨论略)

3、讲述平民与贵族斗争的过程和取得的结果(略,见课本内容)

讨论:平民与贵族的斗争迫使贵族改革,给平民以权力,这些改革会对当时的罗马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教师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总结:这些改革缓和了社会矛盾,平民成为对外战争的即得利益者,达到内部团结、一致对外的目的。

三、课后反思

经过四节课的实践,基本达到了预设目标。课堂中的情景假设一方面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一方面使学生对当时罗马内部面临的情况有比较切身的理解,拉进了学生与古罗马的距离。可见这两种方法是有一定可行性的。但教学方法是灵活的,不能一味照搬也不能一陈不变。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作不同的调整;无论是何种方法,教师个人的经验与知识积累都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想要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勤于反思与不断充实自己的学识是至关重要。这是一向长期的工作,愿与各位同仁共勉。

古代希腊城邦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中华中学 刘晶

学情分析

本科的教学对象为崇明县农村、乡镇地区住户人员的子女,整体学力在全县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学生基础扎实,但自主探究意识较弱;勤奋好学,但习惯于接受性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组织中应着重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完善。

设计思路:

摆在我面前的海版高一历史本学期用的又是新教材。虽然我们在开课之前也进行了培训,但如何以新的教学理念来讲授新的教材内容同时又不被教材限制而有所突破呢?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首先完成了第一个主题单元“古代东方”包括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埃及、古代印度的学习。之后讲述了古代美洲和非洲的文明,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古代希腊罗马这一单元的学习,本单元的开篇即是古代希腊城邦制度。处理本课教学内容时,设想尽可能与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特点及其成因相比较(因为中国古代史学生在初中已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和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鉴于学生初中历史的学习概况,特别是欧洲古代文明的历史,学生在理解上肯定会存在很大的困难,所以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一些情境性较强的材料,让学生去实际体验当时的历史情境。

教学过程: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希腊城邦的形成,了解了古代希腊城邦的形成和发展演变的过程,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雅典的民主政治,通过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政治制度的对比,探究亚欧两个奴隶制文明不同政治特色产生的深刻原因和深远影响。

师:请大家阅读教材P26内容,列举雅典民主政治演变的过程。

生:雅典民主政治经历了梭仑改革奠基、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伯里克利改革鼎盛三个阶段。

师:那么每次改革对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

生:(此处两个学生的发言,比较好的处理了这个问题,教师没有细讲)。

师:请大家回顾我们初中学过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列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

生: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经历了夏朝的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商朝的内外服联盟制、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三个阶段。

师:重点归纳展示雅典民主政治第三阶段(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的内容(见下表),指导学生模仿雅典公民大会的形式举行班级会议,以举手表决方式选举班委会成员十名(相当于雅典的十将军委员会)和团支委成员数名(相当于雅典的陪审委员会),并就“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发表自己的感想。

生:活动过程略。

师:请一位同学以周王的身份演示分封制和宗法制。

生:演示过程略。

师:展示“雅典民主行政图示”和“西周行政图示”。

师:同学们,古代中国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呈现出很大的不同,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呢?

生:中国是专制政治,雅典是民主政治。

师:对!中国的君主政体,具有终身制、世袭制、君王主权、个人独裁的特点;雅典的民主政体,具有选举制、任期制、人民主权、集体领导的特点。

生:老师,为什么古代中国和古代雅典的政治制度会呈现出这样不同的特点呢?

师:问得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对比“古希腊主要城邦分布图”和“西周分封示意图”,不同的自然地理对它们各自的政治制度会产生怎样不同的影响呢?

生:见课本P26小字部分(多人发言,内容要点)雅典城邦位于希腊中部的阿提卡半岛,境内多山,矿产丰富,海岸线曲折,多良港,却缺乏良田,适于发展航海业和工商业,而不利于农业发展,在这种地理环境下,众多“小国寡民”的城邦纷纷建立,并发展为民主政治。中国地处黄河流域,土地辽阔,人口众多,只有君主制才能有效地统治。

师:是这样的,希腊是地中海的宠儿,环海多山的自然地理使希腊人致力于航海贸易,公平交易的工商业文明造就了希腊人的民主政治,而“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又为民主政治的推行创造了条件。中国是黄河、长江的恩赐!大河流域、农耕文明使中国人安土重迁,相对封闭的农耕经济和不断扩大的疆域需要威权政治加以统治。

师:我们应如何评价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城邦民主制度呢?

A: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勇于探究的民族性格。

B: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C:其民主政治的理论和实践为欧美近代社会提供了思想基础。

D: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妇女、奴隶、外邦人被排斥在外)

师:现在我给同学们讲一个历史故事:《一个雅典公民的政治生活》

帕帕迪是个雅典郊区的农民,今年30岁,他是家中的男主人。今天是个太阳高照的日子,他要去雅典参加公民大会。帕帕迪的妻子海伦也想跟着丈夫去公民大会瞧热闹,帕帕迪说不行,但实在拗不过妻子,人一同前往。到了公民大会的会场,大会还没正式开始,会场像往常一样热闹。在门口执勤的监察员看见他们,大声地冲着帕帕迪喊道:喂!你的妻子不能来这个地方!

海伦生气地离开了会场,帕帕迪一个人进去后,听到执政官宣布今天的议题:投票选出民主妨碍者。每个有投票资格的雅典公民,在自己选区的入口处领取一块陶片,写下妨碍者的名字后,交给工作人员。帕帕迪不识字,他只好请旁边的一位体面的贵族写,写了谁也不知道。这次投票最多的是一个贵族库特森。他的名字被宣布时,整个会场一片欢呼雀跃,人们争相谴责他不利国家的行为:他以为自己在对波斯人的战争中立下了功劳,就居功自傲,对国家大事从不关心,总是关心自己的个人利益。

公民大会结束后,帕帕迪有资格参与法官的抽签。倒霉的帕帕迪在参加无数次抽签后,这一次终于如愿地抽中了黄豆而不是黑豆。他成为陪审法庭6000名法官中的一名,这次他审判的对象是苏格拉底。哲学家苏格拉底现年70岁,被控犯有不敬国神另立新神”“和败坏青年的罪行而送交审判。在法庭上,苏格拉底为自己辩护,并再一次重申了自己的哲学观点。帕帕迪根本听不懂是什么意思,但他听见苏格拉底竟然说:像他这样目不识丁的人没有资格参加审判!被激怒了的帕帕迪决定举手投他有罪!可能大多数人也有这样的想法,结果表决以360票通过了对苏格拉底的死刑判决。

请思考:帕帕迪的妻子为什么不能进入会场?这种表决的方式在雅典民主政治中称作什么?你怎样看待它?帕帕迪为什么可以审判苏格拉底?从苏格拉底之死,谈谈你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看法。

自我反思:

这套教材,内容太丰富了,太充实了,按照课时安排,几乎每节课都完不成任务,6 古代希腊城邦制度,本来包括两大板块内容,希腊城邦的形成、雅典的民主制度,但我分2节课才讲完。而且,本节课学生表显出来的:我们自己国家古代政治制度方面的内容,例如分封制和宗法制等,学生把握得并不好。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0b2fb0bf78a6529647d534c.html

《如何评价秦始皇的功过是非.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