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大都市区

发布时间:2014-10-10 10:59:0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一次纽约区域规划(1921—1929) ——纽约大城市区域

规划背景: 解决城市的无序发展和蔓延、开放空间缺乏等问题

规划主题: 再中心化

规划思路: 将城市功能布局应用于大都市区的规划,提出加强CBD的建设、建立区域性公路网、铁路网和开放空间系统

规划策略:

通过制定区域层而的区划来指导地方层面的区划;

除了公园和森林保护区,更要建立特殊的楔形农业用地,提供更多的开放空间;通过建设新的整体性交通设施,缓解交通拥挤;

疏散与中心区位关系不大的功能,将不能疏散的功能集聚起来,保持区域的整体性;

为避免产生不良的外部效应(如交通堵塞),一般不鼓励建设高层建筑;

设置更多的公共开放空间,特别是在河流与港口边缘;

为未来的机场建设预留大块土地;设计应根据具体区位进一步细化,避免把丘陵地区设计为网格城市和进行过早的开发;

系统地减少工业发达与不发达城镇间不公平的财产税;

通过建立开发公司来促进工业布局的调整与卫星城的建设。

规划影响: 从对中心区功能进行疏散和为机场建设预留土地的规划策略,到纽约大城市空间结构的设想,可以看出,尽管当时纽约的工业仍处于上升期,通过为商务活动留出空间和提高纽约与世界的联系来增强纽约在全球经济中地位,已成为纽约城市发展中重视的因素之一。这时生产性服务业还没有成为经济的主导,所以由全球化经济所导致的社会极化问题和移民问题并没有被第一次纽约区域规划列入考虑的范围内。

由于区域规划涉及的范围跨越了州行政界线,导致了此规划的大部分建议最终流产。

第二次纽约区域规划(1968) ——纽约大城市区域

规划背景: 在这一时期生产性服务业已经开始成为纽约经济的主要增长点,而且经济的转型在空间和社会构成上都产生了较大的反映,包括中心区的集聚与社会阶层的分化、郊区化导致的环境问题和交通问题,形成了铺开的城市

规划主题: 抑制城市的蔓延

规划目标: 纽约正处于经济和社会飞快的转变阶段,因此解决这些转变引起的土地开发问题就成为这次规划的基本目标所在

规划策略: 建设多中心城市、修改住宅分区政策,提供多样化的住宅类型和密度、复兴旧城,恢复旧城的吸引力、保证区域的主要部分仍保留自然状态、加强交通运输。

规划影响: 作为没有实质性权利的民间组织,RPA指定的第二次规划仍然没有得到全面执行,但是其中的一些提议还是产生了效果。例如把区域内部分运输系统联系起来的建议为纽约大城市区域带来了10亿美元的再投资计划,这为1980年代区域蓬勃的增长奠定了基础:规划中提到的100万英亩受到威胁的开放空间也得到了保护。

第三次区域规划(1996) ——纽约大城市区域

规划背景: 在进入90年代后,纽约大城市区域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受到了挑战、社会的不公正,社会分化严重、环境质量下降

规划主题: 经济、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

规划目标: 从提高纽约在全球经济中竞争力的角度,RPA提出,第三次纽约区域规划的目标是提高区域的生活质量。3E”是指经济(Economy),环境(Environment)和公平(Equity),它们是生活质量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此次规划的对象。

规划策略: 绿化策略、中心化策略、交通策略、劳动力策略以及管理策略,五大战役,即“植被、中心化、机动性、劳动力、管理”等来整合经济、公平与环境,提高地区的生活质量。

其中,“植被”保证地区森林、分水岭、河口、农田等绿色基础设施;“中心化”致力于区域中现有的市中心就业及居住的增长;“机动性”提供一个全新的交通网络连结重新强化的中心;“劳动力”为那些居住于中心的团体与个人提供必需的技能与联系;为此,需要通过新途径来组织政治机构与民间机构,并赋予它们活力,而这就是“管理。

第四次:2002年“纽约市战略规划” ——纽约市

规划背景:纽约市规划局(Department of City planning,简称DCP2002)在分析纽约的发展时认为,纽约市在区域中的地位一直处于下滑状态;新泽西的发展对纽约市的冲击。

规划目标:将纽约建设成为一个充满机遇的“世界城市”、一个社区城市和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规划策略:纽约市规划确定了主要发展地区,包括哈德逊码头、长岛中心区、曼哈顿下城和布鲁克林下城。它们发展的主要目标在于为金融交易与各种商务办公提供能承受的空间选择,以及成为相对于新泽西而言具有竞争力的选择。

重建与提升曼哈顿,2001年的9.11事件使纽约曼哈顿下城特别是世贸中心一带的城市建设受到了极大损坏,重建曼哈顿下城成为纽约市新一轮规划的重点。

加强各地区级商务中心功能。

重新规划低效率的制造业用地。

促进社区住房建设、保护社区特色、复兴滨水地带、提升公共开放空间、对特殊地区进行整体城市设计、提高建筑设计质量等等。

第五次:纽约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 — 2030)

规划背景: 伴随经济整体水平提升仍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1、人口增长的压力,预计到2030年纽约市城市人口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100万人,达到900万人(不计来自各国的游客数量)2、市政基础设施老旧,难以满足人口的增长和城市高效运转的需要;3、气候变化这一刻不容缓的问题,使得纽约市下定决心推行目光长远的新一轮总体规划。

规划目标: 将纽约建设成为一个更绿、更持续发展、更低碳、更强大的城市

规划策略: 纽约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 —2030)包括九章内容,分别是住房、开放空间、棕地整治、水质、供水网络、交通、能源、空气质量和应对气候变化。提出了四个基本策略:抑制蔓延、提高能源清洁度、建筑节能、可持续发展交通。

具体措施: 规划认为要达到“抑制蔓延”的目的,需要制定以下六方面的政策,它们分别是可持续发展住房、公园植树、大运量公交、棕地整治、增加娱乐水域以及确保可靠的水源能源。

建造可持续发展、可支付性住房。

为所有纽约人提供公园,提高公共领域的品质。

增加大运量公交。

棕地整治。

增加娱乐休闲的水域。

确保可靠的水源和能源。



纽约大都市区城市间的分工合作和协调发展

面对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的新形势,为了克服各城市主要从自身角度独立制定规划而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和过度竞争的弊端,纽约等大都市越来越注重城市与城市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规划协调,通过推行大都市圈规划来建立城市之间的规划协调机制,进而实现城市间协调与整合发展。在世界各大都市圈中,纽约都市圈堪称城市间分工协作的典范。

首先是纽约的全面发展和突出重点。

(1)纽约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商业和金融中心之一,集中了许多美国大集团的总部和金融机构。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投资银行、政府和市办的证券交易商、信托公司、联邦储备银行、各公用事业和保险公司的总部以及美国洛克菲勒、摩根等大财团开设的银行、保险、铁路、航运、采矿、制造业公司的总管理处均设在这里。

(2)纽约市是文化、艺术、音乐和传媒中心。众多的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科学研究机构和艺术中心,美国三大广播电视网和一些有影响的报刊、通讯社的总部都设在这里。

(3)纽约是“世界之都”,联合国总部就设在这里。

(4)纽约是美国的工业中心之一,服装、印刷、化妆品等行业均居全国首位,机器制造、军火生产、石油加工和食品加工也占有重要地位。

(5)纽约有着可能是当前世界上最发达的水陆空交通体系。对内,在大纽约地区内,有全美国最发达的大众运输系统。对外,纽约市与全美各地通过发达、复杂的铁公路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得人们得以更快速、方便地往返全国各座都市;纽约市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联系也紧密而方便,它同时拥有三座机场,三座机场合计每年平均的客运量加起来超过了1亿人次;它还是毗邻全球最繁忙的北大西洋航线的美国第一大港,海运交通也非常便捷。

其次是华盛顿以政治产业为核心的发展。

华盛顿市作为美国的政治中心和世界大国的首都,在国际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力,许多全球性金融机构,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银行和美洲发展银行的总部均位于华盛顿;美国的所有重大的决策都来源于华盛顿,由于近水楼台的作用,周围地区一定程度的受惠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华盛顿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同联邦政府或国防部、能源部、国家健康署、食品药物管理局等政府机关相关。由于联邦政府的运作几乎不受经济萧条的影响,同美国其他地区相比,华盛顿的经济受经济萧条的影响相对很小。

再是波士顿的“大学产业”。波士顿被誉为“美国雅典”。波士顿大都会区拥有100多所大学,超过25万名大学生在此接受教育。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波士顿学院、东北大学和波士顿大学等高等学府吸引了许多学生来到波士顿都会区求学深造。历尽历史的沧桑,今天的波士顿已经成为一个智力、技术与政治思想的中心。

最后是巴尔的摩和费城现代化工业。费城的重工业和巴尔的摩的冶炼工业依托密集的铁路线和公路线具有相当强大的竞争力。这里,高大的烟囱直耸云霄,有火力发电厂、化工厂和冶炼厂,造船、军火、机械工业非常发达。

这就形成了纽约不仅为自己,而且为都市圈中的其他城市提供资金支持,提供从传媒到交通运输等重要的对外联系途径。华盛顿提供政治产品、政治庇护以及和政治政府相关的经济利益。波士顿主要为大家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技术、思想。其他中心城市更多侧重制造业。如此的产业分工格局,一方面使各市能比较专注于自己的强项与都市圈外的竞争者比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各市互相支持,形成合力。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1d241a46137ee06eef9183a.html

《纽约大都市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