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山西高二水平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8-2019年山西高二水平会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题号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一、选择题



总分

1.《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
①分封制 ②宗法制 ③礼乐制度 ④中央集权制度 A.①②③ 答:A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并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逐一分析选项:西周时期采用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分封制和宗法制和礼乐制度, B符合题意;④中央集权制度兴起于战国,秦朝时确立,故可排除④。综上,正确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2.200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给内蒙古自治区的贺电中说:“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举。”这里的“伟大创举”是指 A.率先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C.政府组成人员全部来自少数民族 答:D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度。从题干的内容可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这说明早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就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付诸实践。分析选项,A项不合史实;B项表述错误,民族自治区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C项表述不准确;D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D
考点: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读下图。对该竹简制作年代的推论相对合理的是
B.率先赢得了民族独立 D.率先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汉代制作,因为竹简出土于汉墓
B.春秋时期制作,因为竹简内容是《论语》 C.肯定不是汉代制作,因为书写材料是竹简 D.肯定不是春秋时期制作,因为字体是隶书 答:D 分析:试题分析:竹简出现于战国,隶书出现于汉代,《论语》是春秋时期的孔子所作,所ABC错误,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隶书;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论语》
4.马恩河战役使双方陷入旷日持久的阵地战,德国总参谋长小毛奇向德皇报告说:“陛下,我们已经输掉了战争。”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英法比军队战斗力相对强大
B.“施里芬计划”破产,德军将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 C.俄军在东线发动进攻
D.当时战略主动权已经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答:B 分析: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将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境地,德军难以承受长期战争的消耗,所以说已经输掉了战争。
5.《东方杂志》某年2月发表文章说:“一年以来,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起风起云涌了。报章杂志的上面,东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西也是讨论布尔什维克主义。”在当时,能够佐证这种说法的是( A.《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专号》 C.《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年》 答:A 分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BD分别为近代维新派严复、梁启超所著,宣传维新变法,而非马克思主义;C不对,新文化运功初期宣传的是西方民主、科学思想;A符合题意,1919年李大钊为《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登了《马克思学说》《俄国革命之哲学的基础》宣传马克思主义。《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这篇文章是李大钊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标志。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共产党宣言》诞生 D.《变法通议》被广泛传阅

6.伏尔泰的名言:“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话反映了他主张: A.思想自由 答:A 分析:试题分析:伏尔泰强调人们要有言论的自由(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符合材料“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
7.电视具有多种功能,其最重要的功能在下列哪一栏目中可以得到体现( A2010年南非足球世界杯赛事直播 C.中央台《非常6+1 答:A 分析:试题分析:电视具有多种功能,其最重要的功能是咨询功能,因此最能体现的是2010年南非足球世界杯赛事直播,答案选A 考点:近现代世界影视艺术
点评:程度型选择题也叫最佳选择题,其结构是几个备选项与题干之间都有不同程度的内在联系、并列关系、包含关系,其备选项的内容一般不是完全错误的,而是含有合理的因素,解题时要区分“程度”之间的差异。
8.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C.外国资本输入提供了资金 答:C 分析:试题分析:C表述不对,19世纪末外国加大对华的资本输出,但是是为了扩大在华利益,而非为中国的民族企业提供资金,因此选C 考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点评:否定型(逆向)选择题此类题的主要做题方法有:排除法,通过排除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直选法,根据自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理解,直接确定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 9.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原因是( A.统治阶级的要求 C.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答:C B.法家思想的启示 D.规定皇权的至高无上
B.“实业救国”思潮推动
D.清政府调整工商政策,允许民间设厂 B.湖南台的《超级女生》 D.电视剧《武林外传》
B.反对宗教专制
C.开明君主专制
D.批判封建主义

分析:试题分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原因:(1)经济根源——封建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维护国家统一和促进经济发展。 2)政治根源——新兴的地主阶级需要建立统一的国家政权和中央集权来维护其利益。(3)思想根源——法家思想特别是韩非子的集权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理论基础.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一定时期的政治取决于一定时期的经济,并对经济、文化思想等产生重要影响。复习本单元时可以适当链接必修2中的“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必修3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等专题内容,还可适当联系对比必修1中的“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0.日本贸易振兴会曾做过关于地区经济合作组织的一项调查统计 时间 数字
上述数据体现的趋势是
A.经济全球化 B.区域经济一体化 C.政治集团化 D.世界多极化 答:B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表格信息说明20世纪80代后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快速增长,这反映了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加快,答案选BA C D三项材料中并无直接体现。 考点: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点评: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趋势,对于二者的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①二者的具体表现;②两者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③两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此项内容的考查难度角度不易理解,应该特别予以关注;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此趋势中的地位和应对策略。 评卷人

1969年前 19701979 19801989 1990年以后 6 6 20 69


二、填空题
11.西周__________________的实行,有利于西周政治的稳定,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秦朝中央官制和_______________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便于皇帝对中央和地方、中央对地方进行的统治。 答:分封制 郡县制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西周时期实行的是分封制度,分封制度的推行有利于西周政治的稳定,所以答案就是“分封制”。秦朝在地方上推行的是郡县制度,是郡县制的推行才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所以答案就是“郡县制”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12.明清时期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海禁和____________策。
答:重农抑商 闭关锁国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明清时期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政策和外交政策,当时的经济政策是重农抑商,而当时的外交政策则是闭关锁国,该政策是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潮流。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明清时期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
13.土地兼并开始于_______时期。 答:春秋战国
分析: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力牛耕的使用,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出现,土地成为可以买卖的私有财产,土地兼并出现。 14.伏尔泰的基本主张
(1自由是人人享有的一种天赋权利,这种天赋人权只受________支配。 (2平等意味着反对____________和封建特权。
(3政府只不过是从法律上来保护人们的自由、平等权利的国家政治制度和权力结构。 (4法国应建立依靠资产阶级力量的____________制。 答: (1法律 (2等级制度 (4开明君主
分析:启蒙思想家主张,人生而自由,但必须是法律限定范围内的自由。启蒙运动反对等级制度、反对封建特权,要求人人平等。伏尔泰主张君主立宪制。 15.代表人物及作品 (1代表人物:高尔基。
(2高尔基于1906年发表的《________》,被公认是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刻画了俄国工人阶级不畏强暴、坚持革命斗争的大无畏精神。 答:(2母亲
分析:本题考查高尔基及其作品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高尔基是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主要作品与小说有《母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据此即可正确完成填空。 评卷人



三、简答题
16.自古以来的政治发展史中,出现过典型的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这表明,世界上并不存在唯一的、普遍使用的和绝对的民主模式。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为唐朝政府与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 任何一级政府都是不可信任的,但是级别越高、距人民越远、权力越集中和强大的政府,越需要受到特别限制,因为愈是远离被统治者的政府愈有可能滥用职权,耍阴谋诡计,陷入腐化堕落的地步。 ——(美)詹姆斯·罗伯特
1)根据材料一,唐朝“三省六部”中三省的职能分别是什么?三省六部制度具有什么特点?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结合图2说明新生的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这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3)中国唐朝和美国的这两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性?本质上相同吗?请说明理由。 答:
1)职能:中书省草拟、颁布诏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特点: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8分)
2)观点:对政府权力必须进行制约。措施:制定1787年宪法,对国家职权实行三权分立。影响:建立了相对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8分)
3)共性: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本质上不相同。理由: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最终受制于皇权,体现了君主专制统治的特点;美国的三权分立受制于宪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6分)
分析:试题分析:(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考查的是唐朝三省六部制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第一小问,紧扣材料一图示“三省”,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展开,即中书省——草拟、颁布政令;门下省——审议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关于第二小问,观察图示信息,分析、认知,重点把握到以下方面:通过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三省间体现出分工与合作等,言之有理即可。
2)本问考查的是美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知识点,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的能力。审题的时候,要注意明确题干要求,避免作答不完整。关于第一小问,紧扣材料二信息“任何一级政府都是不可信任的”、“但是级别越高、距人民越远、权力越集中和强大的政府,越需要受到特别限制”等,分析、认知,不难把握到答案,即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关于第二小问,紧扣图2,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美国1787年宪法中的‘三权分立’”展开组织答案即可。关于第三小问,注意明确题干“积极影响”要求,围绕“标志着美国建立起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政体,推动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维度展开组织答案即可。

3)本问考查的是唐朝三省六部制与美国“三权分立”的认识与理解,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第一小问的“共性”,结合所学知识,把握到“权力的制衡”即可。关于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质上明显不同。关于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对唐朝三省六部制与美国“三权分立”展开认识与理解: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服务于君主专制统治;美国的“三权分立”服务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所组织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朝三省六部制;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美国1787年宪法
【名师点睛】美国“三权分立”与唐代三省六部制的异同。(1)不同:美国“三权分立”是近代资产阶级国家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属不同部门,达到防止专制权力相互制衡的一种方式,是近代民主政治的体现。唐代三省六部制是封建国家加强专制皇权下的决策权、审议权、执行权分离,目的是分割相权,以加强专制皇权(君权)。(2)相同:都是通过权力的分散,达到中央政府部门互相制约与平衡,防止部门集权。 评卷人
四、综合题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个伟大的君主,一个强大的帝国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例如秦始皇和韩非,汉武帝和董仲舒。这就是文化的作用在治国中的体现。
材料二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扎》
材料三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明)李贽《藏书》
材料四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1)针对材料一的观点,若你是君主,在春秋战国的乱世中,你会重用哪位思想家来治国,为什么?(4分)
2)据材料二、三分析朱熹和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4分)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3)概括材料四作者提出了什么新的观点?(2分)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2分) 答:
1)法家韩非子(2分)主张建立统一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实行法治,顺应当时历史发展趋势。(2分)

2)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2分)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标准,认为时代不同了,是非观念也应该发生变化。(2分)说明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和挑战。(2分)
3)观点:批判君主专制,限制君主权力。(2分)经济根源:明清商品经济发展(或资本主义萌芽2分)
分析:试题分析:(1)在春秋战国的乱世中,你会重用哪位思想家来治国,为什么?应该考虑当时需要哪种思想,时代需要什么,就要用什么,因为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因为当时是乱世,需要强有力的政权和法治。所以应该用法家思想,韩非子的思想中有主张建立统一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实行法治,顺应当时历史发展趋势。
2)分析朱熹和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就是分别把两个人的思想表达出来就可以了,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标准,认为时代不同了,是非观念也应该发生变化。两者的观点是不同的,尤其是李贽的观点是时代不同了,说明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和挑战。
3)根据材料四中“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还有材料的出处是黄宗羲《原君》,说明黄宗羲的观点是批判君主专制,限制君主权力。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要结合明清时期的经济状况来回答,是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或者回答资本主义萌芽也可以。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法家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 评卷人



五、判断题
判断正误,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本部分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8.明太祖曾说过“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这表明明太祖意欲废除丞相。
19.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文件是《天朝田亩制度》。
20.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同属于国家统一问题,都是由于列强的侵略造成的。“一国两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案,它有利于保持台港澳地区的稳定与繁荣。
21.有人说:少年周恩来就十分崇拜孙中山在民国元年提出的“耕者有其田”的革命主张。 22.世纪之交,邓小平为景山学校的题词,确立了教育的重要目标。 答: 18.A 19.A 20.B 21.B 22.B
分析:18. 试题分析: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他还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考点:明朝政治制度
点评:明太祖时期秦以来的丞相制被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19. 试题分析: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考点:《天朝田亩制度》
点评:《天朝田亩制度》继承和发展了历代农民阶级的斗争思想,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形成了系统的革命纲领,成为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20. 试题分析:台湾、香港、澳门问题同属于国家统一问题,香港、澳门问题是由于列强的侵略造成的,而台湾问题是国共内战遗留问题。 考点:祖国统一
点评:港澳问题是中国政府恢复行使主权问题,实质属于国家主权问题,因为历史上港澳被外国侵占。台湾问题是解放战争遗留问题,大陆与台湾的领土主权没有分离,本质上属于国家内政问题,不属于主权问题。台湾问题应在“一个中国”的框架内由中国人民自己来解决。
21. 试题分析:19241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会后,孙中山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孙中山晩年把它作为实现"平均地权"的口号。 考点:孙中山
点评:“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实现‘耕者有其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根本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基本任务。在解放战争期间和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最终使这一任务得以完成。”
22. 试题分析:1983年,当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处在起步阶段时,邓小平同志以历史的眼光,从战略的高度,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世纪之交 20世纪末21世纪初。 考点:新中国教育
点评:二十多年来,这“三个面向”的题词所蕴含的深刻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针,“三个面向”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我们教育改革的旗帜和灵魂。

23.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从两极对峙变成了美、欧、中、日、俄势均力敌的多极格局。 答:B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从两极对峙变成了美、欧、中、日、俄势均力敌的多极格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多极化趋势不等于多极化格局,因此本题错误,填B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表现 24.判断
智者学派强调“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权威。 答:×
分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强调“美德即知识”,即“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故题目中“智者学派强调‘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表述错误。 25.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名句。上述语句依次运用的文学形式是唐诗、宋词、楚辞。 答:A 分析:试题分析:“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出自李白的唐诗《蜀道难》;“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宋代婉约派词人晏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楚辞。因此选A 考点:中国古代文学
点评: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重点掌握书法、绘画、文学、戏曲的成就,注意理解文学艺术成就与政治、经济的内在联系,理解艺术形式发展变化的社会背景,认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26.在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都蕴涵着西方人文主义的萌芽。14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不断成长,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文学三杰、莎士比亚都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 答:错误
分析: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卓越的戏剧家,不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代表,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评卷人



六、连线题
27.材料一中国古代有功臣配享制度,即一个皇帝逝去后,要在已故臣僚中选取功勋卓著的大臣陪祀其庙庭,功臣配享皇帝,是朝廷对该大臣的最高评价。北宋神宗时,王安石‚变风
俗,立法度,主导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哲宗绍圣初年,诏‚王安石配享神宗皇帝庙庭。南宋建炎初,有人提出‚自绍圣以来,学术政事败坏残酷,致祸社稷,起源实出于安石。于是,‚罢安石配飨神宗庙庭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宋史》记熙丰(宋神宗年号熙宁、元丰)事实者,成于南渡以后史官之手,而元人因而袭之,皆反对党之言,不可征信.今于其污蔑荆公(王安石)处,皆……详辩之……荆公不仅为中国大政治家,亦为中国大文学家。 ——摘自梁启超《王荆公》(1908年)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两宋对王安石的评价及其主要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梁启超重新评价王安石的目的及采用的方法。 答:(1)北宋褒扬王安石,认为王安石变法对朝廷有功;南宋贬斥王安石,认为北宋灭亡根源于王安石变法。
2)目的:弘扬历史上的改革精神;推进改革,挽救民族危亡。方法:重视历史记录者的态度;考订历史材料的真伪。 分析:试题分析:
1)第一问,本题可以依据材料内容及王安石变法的史实来共同分析归纳整理出答案。材料中的“王安石“变风俗,立法度”,主导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哲宗绍圣初年,诏“王安石配享神宗皇帝庙庭”表明北宋对王安石的褒扬。而材料中的“南宋建炎初,有人提出“自绍圣以来,学术政事败坏残酷,致祸社稷,其源实出于安石于是,“罢安石配飨神宗庙庭”则对王安石的评价是负面的。
2)第二问,本题考查维新时期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问题,回答此问题时需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分析归纳。梁启超是维新变法的主要人物,所以他对王安石的变法应该是高度评价的,材料内容也印证了这个观点,他对王安石的评价是正面的,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其变法寻找根据。他采用的方法是考订历史材料的真伪的方法。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王安石﹒王安石变法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1fefe17a6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67.html

《2018-2019年山西高二水平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