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师幼互动问题

发布时间:2018-12-18 21:28:5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浅析师幼互动问题

学前教育

学生姓名 刘欣

准考证号 010*********

指导教师 朱楠

二○一

摘要 1

一、师幼互动的含义 2

二、师幼互动的意义 2

(一)给予幼儿平等的言语权,促进师幼积极互动 2

(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师幼互动质量 2

(三)创设良好的师幼互动环境,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

三、师幼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

一)师幼互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相互冲突 3

(二)游戏活动中幼儿的主体地位被替代 3

(三)师幼互动中幼儿的兴趣被限制 4

(四)师幼互动模式单一 5

四、 建构有效师幼互动的策略 5

(一)尊重理解幼儿,促进产生师生共鸣现象 5

(二)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积极与幼儿进行情感的交流 6

(三)注重鼓励与表扬,共创良好的师幼互动精神环境 6

(四)调整角色定位,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7

(五)接纳与尊重幼儿,营造轻松愉快的互动氛围 7

(六)因材施教,建立多元化的互动模式 7

结语 9

参考文献 10

11



摘要:当前,师幼互动是幼儿教育过程中一项不容忽视的教育因素,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师幼互动尤为重要,它融入到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中对幼儿所提出的问题、质疑作出巧妙的解答,直接影响到幼儿各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和谐的师幼互动能够有力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不和谐的师幼互动则可能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从目前我国幼儿园师幼互动的整体状况看,确实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消极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师幼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扬长避短,建构有效的师幼互动策略,建立和谐的师幼互动关系,从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师幼互动;问题;研究

一、师幼互动的含义

师幼互动,顾名思义就是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所产生的活动,它是一种特许的人际交往、互动,具体是指教师与幼儿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和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在幼儿园教育当中,师幼互动是一种基本形态,因为师幼互动贯穿于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对幼儿的身心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师幼互动也是教师和幼儿之间人际互动系统中的一种特殊和主要形式,因为无论是教师还是幼儿,都有与社会其他人发生互动,比如家长、朋友、其他社会人士,但是师幼互动就特指发生在师幼双方间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区别于其他互动。

不同以往幼儿教育的重点是偏向幼师的发展,当今社会的幼儿教育则更加注重师幼关系、师幼互动的发展情况,实践证明,如果没有良好的师幼互动,即使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案、教育目标,也不能体现它们的价值。我们要清楚了解到,师幼互动能够促使我们的幼儿教育更加优化,让幼师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好地让幼儿学到应该了解的内容,让幼儿更好的成长。师幼互动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并积极探究如何更好地做到师幼互动。

二、师幼互动的意义

(一)给予幼儿平等的言语权,促进师幼积极互动

师幼互动贯穿于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师幼互动的质量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难以估量的重要影响,甚至会影响其日后的成长。无论是教师还是幼儿,都是具有独特个性的,彼此之间的相处互动就是个性与个性的碰撞,用自己的个性去影响对方的个性,良好的师幼互动可以促进教师和幼儿之间的相互理解,有助于减少摩擦,给予幼儿平等的言语权,提高其自主性和创造性,这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师幼互动质量

加强师幼互动,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一方面,教师可以调整自我角色,将自己由简单的管理者和知识传授者向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转变,努力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可以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另一方,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教师来说,可以有效控制教师的焦虑,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良好的师幼互动可以促使教师和幼儿从教育中得到快乐,提高师幼互动质量,促进幼儿主动、有效的学习。

(三)创设良好的师幼互动环境,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增强师幼互动,创设良好的师幼互动心理环境,积极的师幼关系可以促进幼儿的自律和人际关系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小班的幼儿,他们年纪偏小,正处于对教师的无原则的服从阶段,因此,让他们在平等和谐、融洽友好的人际环境中获得教育和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师幼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师幼互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相互冲突

教师的行为都是遵守成人世界的规则,幼儿的行为则大多是根据本能和自我感受。实际操作中,教师更多是从成人的立场去处理与幼儿之间的相处,自行认定自己提供给幼儿的就是幼儿所需要的,幼儿要跟着自己来做才是正确的,但是那往往会事与愿违。对于与自己本能所抗拒的事情,幼儿大部分都是直接或间接选择反抗,从而导致冲突的发生。这种冲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情况:当幼儿的行为违反了教师所制定的规则,教师需要维护所设立的规则;当教师向幼儿传授知识技能的时候,教师是依照一开始就已经指定好的“规范、标准”判断幼儿的行为是否适合,比如说,在操场自由活动时间,某个小朋友玩起了泥巴,用泥巴捏成不同的物品,其他孩子看见了觉得有趣,也动手玩起来,但是该班的老师看见后,严厉地训斥幼儿:“你们怎么玩泥巴?脏死了,快泥巴丢掉,不要玩不干净的东西!”或许孩子们会在教师的威严之下依依不舍地丢掉手上的东西,但是长久下去,孩子们也会产生排斥心理,可能到下一次,孩子们就不会听话了。师幼互动中所产生的冲突,很多时候是因为幼儿所作出的反应与教师所期待的,所认识的标准不一致的时候,就会容易导致教师认为幼儿做了不正确的行为,产生误解。总的来说,大部分教师是不允许分歧和不一致的存在,因此,幼儿行为的“失范”是引起师幼冲突的关键。

(二)游戏活动中幼儿的主体地位被替代

儿教育活动中,游戏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是不应该被替代的,但是实际情况上,并不是所有幼儿教师都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发挥其主动性,教师在游戏中会过度充当“引导者”,在不知不觉的引导下取代幼儿的主体地位,导致幼儿参加游戏都是被动性参加。特别是在游戏当中,经常会出现幼儿的反应与教师预设的情形不一致的情况,为了按照规则来做,大部分教师都会强行把幼儿拉回原来预定的轨道,例如,折纸活动中,老师要求幼儿能够跟着自己和示范图折出飞机,有个小朋友按照自己的作法去折飞机。这老师发现他没有跟着自己来折,就说:“你这样折是不对的,应该这样折。”老师边说边手把手地教这位小朋友应该怎样折,但是这小朋友也只是看着,等老师走了之后,他还是把纸展开,按照自己的方式重新折。正是教师对幼儿行为的左右,幼儿常常处于服从、依赖的被动地位,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不能从游戏当中得到真正的快乐。幼儿的主体地位被替代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幼儿教师一直都是以权威、教育者的身份在进行游戏,教师为了更容易、更方便、更轻松地管理,会更加偏向由自己安排游戏中的每一个环节,而不是由幼儿自行决定、自由发挥。可以说,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被替代,完全按照教师所涉及的游戏思路进行,除了会大大挫伤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容易减弱幼儿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会造成幼儿长大之后成为一名模仿者而不是创造者,更不用说享受游戏所带来的乐趣。因此,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体,主动参与游戏,对游戏有选择权和决定权,是师幼互动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三)师幼互动中幼儿的兴趣被限制

每一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主体,他们对世界的探索和认知的方式是各不相同的,因此他们的关注点和兴趣点都是有所不同。在现实中,教师在组织集体活动的时候,控制着游戏活动的发起和互动过程,给活动制定不少规则,而这些规则实际上是教师依照自己的眼光所制定的。同时,因为不能同时进行全部幼儿所感兴趣的,很多教师就会直接选择他们所认为幼儿都喜欢的。女士的女儿小莹以前很喜欢画画,但是她发现近段时间小莹不再画画,原来小莹上幼儿园总会带着自己的蜡笔,即使不是在上美术课,只要是兴致来了都会画上几笔,上大班之后,老师每次看见小莹在不是规定的绘画时间里画画都会阻止她,还说她在扰乱班里秩序,长时间的限制使小莹对绘画产生厌倦,甚至对绘画产生反感。其实,幼儿往往是凭借自己的兴趣,通过对感兴趣的事物来获知外界的信息,获得新的认识,而且幼儿更愿意接触自己所感兴趣的事情,也对幼儿能在活动中持续进行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实际当中,教师与幼儿是一对多的关系,如果让幼儿自由发展自己的兴趣就需要教师更加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并不是每个教师都会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培养幼儿的兴趣,大部分教师为了应付日常工作,已经没有过多的精力去让幼儿自由选择其兴趣,因此大部分教师为了统一管理,都会限制幼儿的兴趣。教师要注意自己在师幼互动的角色定位,要重视和保护不同幼儿的独特要真正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兴趣需要,使得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让幼儿在课堂上兴趣盎然,发挥其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四)师幼互动模式单一

在幼儿园的师幼互动中,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很多时候都是倾斜式互动的,教师是作为教育者、管理者、照顾者,而幼儿都是作为被教育者、被管理者、被照顾者,都是一方对另一方的作用,教师掌握着师幼互动的主动权。从教师和幼儿的关系来看,幼儿是被动接受教育,因为自身能力还比较弱的关系,为了防止发生意外,幼儿的活动都是被严格限制。先生的儿子读大班,有天他接儿子放学的时候发现儿子换裤子了,而且儿子一脸的不开心,之后他问儿子换裤子和不开心的原因,原来,在操场玩游戏的时候,他想自己回教室喝水,但是老师不批准,他就偷偷地回去,不小心把水杯碰倒了,弄湿了裤子,不但给同学取笑,还被老师说了一顿。在实际中,很多事情都是必须经过教师的同意,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合理的请求都能被满足,比如包括能不能再玩一次自己想玩的游戏,能不能离开自己的位置去取水,可不可以上厕所等,都得接受教师的指令,教师和幼儿之间缺少那种彼此平等的交流与行为往来,相互问候、表达情感体验、共同游戏以及幼儿向教师主动发表见解等平行互动方式。长久的指令式、权威式的师幼互动会导致幼儿缺乏主观能动性,有的心理能力差的幼儿就会对教师产生恐惧,甚至会对接受教育产生畏惧心理,这样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另外,在教学中,教师的思想、语言、行为往往表现出一种“强加于人”的倾向,致使课堂互动极易发展成为一种单向的演讲或“独白”,教师与幼儿之间缺乏真正的双向交流、沟通和对话。

4、建构有效师幼互动的策略

(一)尊重理解幼儿,促进产生师生共鸣现象

在幼儿教育中,尊重是最为重要的原则,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尊重幼儿,充分考虑幼儿的个性化和身心发展以及兴趣的需求,充分尊重保护幼儿自尊心。另外,教师要针对不同特点的孩子实施不同的教育。良好的师幼互动,还必须依靠教师加强与幼儿的沟通,比如教小朋友画画时,同样是画圆,他可能会说:“老师我画了一个太阳,老师我画了一块大饼,老师我画了一个篮球。”这时,教师应该认可幼儿的作品,支持小朋友:“你们画的真好,你的太阳如果可以加上颜色就更好看了,你的皮球画上花纹就更好了。”小朋友听到就会更加开心,也会更用心去学,去动手。沟通是很重要的,但是幼儿的表达能力还不够强,因此,教师要更加注意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意愿,多说说自己所喜欢的,所想要的,让幼儿能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兴趣需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主动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从互动中获得快乐和成功感,从而与教师产生共鸣,这样可以更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尊重理解幼儿,寻找沟通点,把握兴趣点,挖掘闪光点,产生师生共鸣现象

(二)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积极与幼儿进行情感的交流

人人都需要理解,幼儿也不例外,由于幼儿时时刻刻都需要成人的保护,他们更需要成年人给予理解、关怀、体贴和爱心。因为表达能力还比较弱,所以幼儿的情感表达更多是通过行为举止表现出来的。教师要创造良好的师幼互动一方面,教师需要多角度观察,注意每个幼儿表达情感的方式,从中深入了解幼儿的情感状态,要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良情绪;另一方面,也要多与幼儿进行心灵情感上的交流,教师可以与孩子约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进行情感交流会,多用开放式的问题询问孩子,比如:为什么?你怎么想怎么看?教师要多一份耐心倾听,而且应以孩子的讲话方式与孩子沟通会更有效的,要了解孩子的心态和真实情感,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性格。

(三)注重鼓励与表扬,共创良好的师幼互动精神环境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已有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用适当的方式给予帮助和指导,使每一个幼儿都能感受到安全、愉快和成功。”构建积极良好的师幼互动,教师要充分的贯彻纲要的思想,从心里要关注并尊重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允许幼儿间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差异,包括各种能力的强弱,为幼儿创造平等自由的精神环境。同时,增加幼儿的自信是很重要的,自信心是需要通过各种成功和肯定来强化的,因此教师要善于肯定幼儿在学习与活动过程的成功,鼓励他们克服各种困难,比如在进餐中,有些幼儿可能不想吃或者吃得少,教师可以先给幼儿少盛一些饭,当幼儿很快吃完,教师及时给予表扬:你能吃这么多,你真能干,真棒!有了一次成功的体验后,幼儿马上会添第二碗饭,久而久之小朋友的吃饭问题就会有明显改进。适当的鼓励和表扬,会使得幼儿感觉到被尊重,被理解,从而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当处于安全稳定核心的环境当中,幼儿才会更愿意、更大胆向教师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样更能有效促进师幼互动。

(四)调整角色定位,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幼儿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每个幼儿都有自主选择、自由活动的权利,教师要调整好角色定位,不能单单作为教育者、管理者、照顾者,要淡化权威意识,多以合作者的身份加入到幼儿的学习活动中,积极参与幼儿的讨论交流,与幼儿建立平等的“朋友式”师生关系,比如在一个班的手工课上,老师让大家自由发挥,有位小朋友很快就搭建出一架飞机,老师看见了走过去并请教小朋友,小朋友疑惑地说:“老师,你怎么不会。”老师微笑对他说:“老师也有不会的东西,不会就要向别人学。”听了老师的话,小朋友不但开始教老师搭飞机,还主动帮助其他小朋友,以后游戏也特别认真,动手能力也越来越强。启发并引导幼儿多思考,多判断,多发现,多解决,帮助幼儿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促进他们更有价值的学习行为发生,使得幼儿能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教师也要多鼓励幼儿之间的互动与交往,引导幼儿进行合作与分享,促进良好的同伴交往行为的形成。

(五)接纳与尊重幼儿,营造轻松愉快的互动氛围

实践可知,幼儿在愉快的情感氛围中更愿意学习,也学得更快,做什么事情都是很积极的,反之,在不愉快的情感氛围中,幼儿会出现各种消极行为,会产生抗拒心理,不想动,也不想学。而且幼儿年纪小,不可能完全理解教师的每一句话,很多时候幼儿会老师的体态语来进行判断,教师一个赞扬的手势、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微笑、一个温柔的抚摸都能向孩子传递亲切温馨的情感,帮助幼儿更好地融入教学活动中。因此,要形成良好的师幼互动,教师就应该接纳与尊重幼儿,学会欣赏孩子,相信孩子,善于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也要特别重点关注那些具有负面情绪的幼儿,了解他们有负面情绪的原因,为他们消除负面情绪,让他们学会积极面对困难,面对生活。主动为幼儿创设安全、信任、互爱的轻松愉快的情感氛围,在积极的互动中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六)因材施教,建立多元化的互动模式

在幼儿园开展的教育活动大多是集体活动,但是不同的幼儿个性是不一样的,教师要从幼儿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这样才是符合教育公平要求的。另外,实际当中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多数都是倾斜式互动的,模式过于单一也会约束幼儿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从多角度出发,在确保预设课程开展的基础上,根据幼儿当时的兴趣和需要,适时地把幼儿关注的事情和活动转化为课程内容,并且多给幼儿留出适当的时间,让他们自己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或集体、或小组、或结队、或个人,展开多种多样的活动,比如多分小组开展模拟各种情景,教师也可以作为情景的一部分融入其中,让他们从模拟练习当中学会沟通和合作,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促进积极的师幼互动的形成。

结语

师幼互动的研究是一段成长的历程,是一段重新认识孩子,重新认识教育,重新定位教师的过程,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建构有效的师幼互动关系,让幼儿和谐健康的发展。为了建立良好的师幼互动,教师必须破除传统的观念,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判断幼儿的行为,尊重幼儿的需求和选择,多从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还要以互动为主要教育理念,积极引导幼儿的互动,更深刻的体现师幼互动的精髓。

参考文献

[1] 尚红艳. 从教育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看教师角色定位[J]. 学前教育研究. 2004(10)

[2]左瑞勇,柳卫东. 幼儿园师幼互动现状与对策分析[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4)

[3]关少英.幼儿园角色游戏中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6(08)

[4]刘蕊.是老师 更是朋友——从情感的角度思考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J]. 教育导刊.幼儿教育. 2005(07)

[5] 冯夏婷,胡金娇,吴冬梅.建立新型师幼互动关系,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2)

[6]谷莹如.化解师幼冲突 促进师幼和谐[J]. 教育导刊(幼儿教育). 2007(05)

[7]沈琴芳.生活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现状分析及建议[J]. 幼儿教育. 2009(07)

[8]范海霞,卢清.基于师幼平等视角下的师幼互动[J]. 幼儿教育. 2010(Z3)

[9]杨定姜,刘新伢,曹能秀.准确定位教师角色,促进有效师幼互动[J].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03)

大学生涯匆匆而过,一路走来,因为有着无私的父母、辛勤的老师、无间的挚友、和亲爱的同学们的相伴,我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和写作,本次毕业论文的写作已接近尾声。提笔撰写致谢之际,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太多。

首先,要感谢无时无刻都在支持我的父母,要感谢他们的呵护、宽容和支持,感谢他们给予我的一切。

其次,我要向我尊敬的指导老师——朱楠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老师在我本次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的指导和意见,才能使我完成这篇论文的写作。

再次,我要诚挚的感谢在大学四年期间,我的所有任课教师、辅导员老师,是你们生动的讲解和耐心负责的教诲,才获得了一次次的收获。

此刻,我内心要诚挚的感谢在我大学四年及论文写作过程中提供过帮助的所有的人们,在此不能一一赘述,谨此向你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38c6df5a0116c175f0e48ca.html

《浅析师幼互动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