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爱情诗

发布时间:2012-08-27 20:18:4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李商隐的爱情诗

唐代诗人李商隐无疑是中国古代的天才诗人之一。他的爱情诗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艺术奇葩。在这些优秀的诗篇中,李商隐以极大的热情,全新的观念深入到了男女感情世界的最深处,着力抒写主人公的相思之苦、相见之难,写得细腻而真挚,极大地丰富了古典爱情诗的题材和审美情趣,在中国诗歌史上放射出了独具魅力的光彩。本文力求通过对李商隐爱情诗的具体分析,达到作者窥视中国古代爱情诗的真实内涵之最终目的。

一、 李商隐的生平

李商隐(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渓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自祖父起,迁居郑州荥阳(今属河南)。9岁父死,奉丧侍母归郑州。

文宗大和三年 (829),李商隐受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召聘入幕。大和六年,令狐楚调任河东节度使、北都留守,李商隐随至太原。以后曾有短时期在兖海观察使崔戎幕府逗留。开成二年登进士第。开成二年冬,令狐楚病死,诗人失去凭依,于次年到泾州(今甘肃泾川县)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后又娶了他的女儿。当时唐王朝内部以牛僧孺和李德裕为首的两大官僚集团的斗争,正进入白热化阶段。令狐楚父子属牛党,王茂元则接近李党。李商隐转依王茂元门下,在他本人虽并无党派门户之见,而令狐及牛党中人却认为他背恩无行(《旧唐书·李商隐传》),极力加以排摈。从此他陷入朋党相争的峡谷,成了政争的牺牲品。这年春天,他参与博学宏词科考试,先为考官所取,复审时却被中书省内有势力的人除了名。次年始释褐为秘书省校书郎,后调任弘农县尉,又因活狱事忤触上司,几乎罢官。开成五年冬,辞尉职,求他调,到会昌。

 两年以后,书判拔萃,李商隐重入秘书省为正字。不久又因母丧居家。会昌五年冬服满后返职。宣宗即位后,一反武宗朝的政治措施,会昌年间得势的李德裕党纷遭贬逐,令狐做了宰相,李商隐受到进一步压抑。他在京没有出路,只好到远方幕府去安身。从大中元年至九年,先后三次赴桂州(今广西桂林)、徐州、梓州(今四川三台)随人作幕僚,悒悒不得志。大中五年去梓州幕府前,妻王氏病故,更使他精神上蒙受沉重打击。居东川时,常抑郁不欢,顶礼佛教,甚至想出家为僧。大中九年冬,梓州幕府罢,李商隐返归长安。次年任盐铁推官,一度游江南。大中十二年,罢职回郑州闲居。大约就在这一年年底,李商隐病逝。

二、 李商隐爱情诗的基本内容

李商隐的爱情诗,有些抒情对象是很明显的,甚至有些是诗人自己直接点明的;有些并未点明,作者可能有某种难言之隐,故意用“无题”或以篇首二字为题,以求隐晦。李商隐的爱情诗格调凄美,感情真挚,主要表现男女主人公爱情实现的艰难,异地相思的无限痛苦。根据抒情对象的不同,本文将李商隐的爱情诗分为三类加以分析论述:

1. 青年时期的爱情诗

李商隐青年时期的爱情诗,主要是指开成三年(838年)之前与洛阳女儿柳枝和女道士宋华阳交往时留下的作品。这些诗歌,主要表现诗人对纯洁感情的珍重。

柳枝是洛阳一个商人的女儿,她的父亲因出门经商遇到了风浪而死于湖上。柳枝容颜美丽,“涂妆绾,未尝竟,以复起去”。性情又如此活泼。喜弄丝竹,乐音特别动人。往往“吹叶嚼蕊,调丝擫管,作海天风涛之曲,幽忆怨断之音”。 李商隐与柳枝两情相悦,情投意合,可是却因为一个朋友故意开玩笑,把他的行装先行带走,所以他也被迫离开。后来,柳枝也被贵人夺去,这一场恋爱也就因此中断了。后来,李商隐做《柳枝五首》,记录下了这一场悲剧的爱恋:

花房与蜜脾,蜂雄蛱蝶雌。同时不同类,那复更相思。

本是丁香树,春条结始生。玉作弹棋局,中心亦不平。

嘉瓜引蔓长,碧玉冰寒浆。东陵虽五色,不忍值牙香。

柳枝井上蟠,莲叶浦中干。锦鳞与绣羽,水陆有伤残。

画屏绣步障,物物自成双。如何湖上望,只是见鸳鸯。

诗表现出他对柳枝的深深思念,细心体贴,为她的命运而担忧,并为自己不能与她结合而感到无穷的遗憾。这五首诗表现了李商隐对爱情的真挚感情,他的严肃认真,有情有义。第一首写自己与柳枝门当户不对,难以论婚。回想当初,又何必苦苦相似呢?第二首“玉作弹棋局,中心亦不平”,表现了是诗人因柳枝被夺而有无限的恨意。第三首上两句赞美柳枝的慧心丽质,下两句说她虽然这般美丽,自己却“不忍”对她施薄,体现了似乎人对柳枝的尊重与体贴。第四首“锦鳞与绣羽,水陆有伤残”二句用水中和陆上珍贵的鱼鸟来比喻美慧的柳枝被人摧残,深深地为她的命运感到忧虑。第五首感叹世间有许多美好的事物都能成双成对,而自己却不能与心爱的柳枝结合,留下了无穷的遗憾。

《柳枝五首》是李商隐早期最优秀的爱情诗,表现了他对真挚感情的追求和高尚的情操。这是基于事实依旧上的诗人的爱情自白,诗情外在的凄恻、绝望与内在眷恋的涌动炽热构筑了爱情的浩荡与波涛,美好愿望难以实现,失意的爱情如落红,永存着悲剧的芬芳。

李商隐在柳枝被贵人夺走后,还有过一次恋爱,即与女道士宋华阳的交往。诗人二十三岁在河南玉阳山学道,与侍奉公主的宋华阳产生了恋情,李商隐描述了她的音容笑貌:“隐忍阳城笑”(《境槛》),说明宋华阳不仅美丽动人,而且善于笑,又极会收敛笑容,令诗人神魂颠倒。但是由于道教的清规戒律的束缚,李商隐与宋华阳的爱情也没有好结果。从他的《月夜》中可以依稀看出:

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

应共三英同夜赏,玉楼仍是水精帘。

偷桃用东方朔事,喻求仙;窃药用嫦娥事,喻夫妇。月夜中三人共赏,本是快事。可是因为被“水晶帘”所隔,他们的恋爱不能成功。这里的“水晶帘”锁闭清辉是一种巧妙的象征,实际上暗示了诗人所痛心的当时的社会给恋爱设下的种种无情障碍。

《玉溪生诗醇》中对李商隐这一时期的诗做了如下的评述:“在李商隐抒情之作中,还有一部分是抒写爱情的诗篇。这部分诗歌可分为与妻子王氏的爱情和与其他女子的爱情两类。至于说的与女冠来往的作品,那恐怕不算是一种爱情了[1]。在我看来, 这个观点是不对的。李商隐这一时期与这些女子的情感历程才是至真至纯的,这时期许多作品都真切地记下了这段佳话。为我们展现了在那个令人窒息的礼教重压下的时代,他们为了追求真爱而无畏抗争的生动画面,同时也引导我们进入了诗人那炽烈、真诚、伤感而忧郁的情感世界。

2.与妻子王氏的爱情诗

开成三年(即838年),李商隐与王茂元的女儿缔结婚姻。家富有权势钱财,但李商隐作为一个有独立自持精神的文士,婚后实际上仍就过的是一种清寒生活。会昌三年(843),他婚后五年,岳父王茂元病逝,他在《重祭外舅司徒公文》中自述他们夫妇俩“前耕后饷,并食易衣,不忮不求”,夫妻俩清贫相守,更显得关系纯洁。

和王氏的婚姻使让李商隐得到了知己,但也使他的前途陷入牛李党争。他被卷如了政治旋涡,成为政治的牺牲品。为着功名与生计,李商隐婚后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离别爱妻,历佐方镇。虽然夫妻二人分居两地较多,团聚的日子较少。他们虽然分处两地,但是他们的感情却极好。李商隐婚后不久应博学鸿词科,落选后写了《无题》之(照梁初有情)

照梁初有情,出水旧知名。裙衩芙蓉小,钗茸翡翠轻。

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莫近弹棋局,中心最不平。

“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说明了王氏为诗人受排挤打击而恨,这实际上也是诗人自己的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夫妻二人有着种种平生知己的深切共鸣之感,所以李诗所写的有关王氏的爱情诗,无一不是一往情深。以《摇落》为例:

摇落伤年日,羁留念远心。水亭吟断续,月幌梦飞沉。

古木含风久,疏萤怯露深。人闲始遥夜,地迥更清砧。

结爱曾伤晚,端忧复至今。未谙沧海路,何处玉山岑。

滩激黄牛暮,云屯白帝阴。遥知沾洒意,不减欲分襟。

全诗借摇落萧瑟的秋季,抒写自己对京城妻子的深挚怀念。感情真挚,缠绵悱恻,情调感伤,平实感人。冯浩对《摇落》有一段评语:“此寄内诗也,‘结爱伤晚’者,父为属意而成婚迟也;‘端忧至今’者,数年闲居愁苦,赴桂又不久,行者、居者皆含愁也。”未谙二句,谓未得入仕中朝而家室聚也。的是此时途次所寄,味其意态,似有羁留之况。”[3]

宣宗登位后,李党下台,诗人多受排挤,漂泊天涯。因此诗人不得不与妻子分离,正因为他们夫妻情深义重,别离时才会依依不舍。如《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眼前是巴山夜雨,凄凉景象,愁人的秋雨,归期未知,但是诗人并未情绪低落,反而一想到即将与妻子团圆,就情绪饱满,心情豁然开朗,于是写下这似惆怅而一突破惆怅的诗篇。这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苦苦相思,情深义重。

恩格斯说“痛苦中最高尚的、最强烈的和最个人的——乃是爱情的痛苦。”李商隐是个善写自己爱情痛苦的诗人。他在妻子死后写作了大量诗歌来表达自己对亡妻的思念,正因为诗人心灵充满了对妻子的追忆,所以他的这类诗总是能围绕这一中心,描摹相思相忆的曲意幽怀,表明难分难舍的痴情冥想。如《房中曲》:

蔷薇泣幽素,翠带花钱小。娇郎痴若云,抱日西帘晓。

枕是龙宫石,割得秋波色。玉簟失柔肤,但见蒙罗碧。

忆得前年春,未语含悲辛。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

今日涧底松,明日山头檗。愁到天池翻,相看不相识。

冯浩认为这是李商隐诗集中第一首悼亡诗。可能作于大中五年夫人去世不久,当时诗人感情太激动,看到夫人的遗物,触景生情。诗人又观看着夫人生前用的一件件东西。一缕缕愁思越积越多,最后,弥漫于诗人全身心,直到弥漫于天地万物之中,真是哀怨感人。朱彝尊这样评论此诗:“言情至此,奇辟千古所无。”[4]

除此之外,《正月崇让宅》里,诗人先说崇让宅里的热闹、繁华,是亲人相聚之地,但此时却是不堪愁对的一片荒凉景象。在这里诗人不仅表达了内心无法排泄的忧思外,又加上了凄恻的哀怨,这就显得更加诚挚感人。

诗人面临爱情摧残的悲惨心境,地老天荒、此心不渝的缠绵和深笃情调都显现出来了,无怪人们把此诗推为李商隐悼亡诗之冠。

另外,《暮秋独游曲江》: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荷叶的荣枯,十分恰当的比喻了诗人与王氏的爱情生活的始末。诗人的遗恨如曲江之水汩汩不尽。诗人的内心无限痛苦,他通过荷叶的荣枯表现出来,境界凄瑟万分,使读者不由泪流而下,随诗人的哀痛而悲伤。李商隐是是多愁善感的诗人,他的许多优秀诗篇,都渗透了缠绵悱恻的哀感和不能自己的悲慨。评论家说:“情深于言,义山所读” [5]揭示了他的多愁善感的个性。而李商隐的爱情诗,尤其是写悼亡内容的,这种缠绵悱恻更加鲜明突出。这些诗内涵深微,情感真挚,完全是他独特的个人感慨,是他倾吐心曲的绝唱。

3. 抒情对象不明的爱情诗

李商隐是情诗高手,在写这类以“无题”命名的爱情诗时,他不是机械繁琐地接触到特定、具体的人物、事件,而是在某些作品中寄托着自己的身世之感、家国之慨。正因为这些诗的抒情对象难以确定,而且抒发感情也不尽相同,所以它们呈现给读者的是不同的画面,不同的意境。有的是描绘一对爱侣相见的机会难得,一旦会面时越发难舍难分: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有的是刻画一个女郎,因为心中羞涩,见面匆匆,错过了聚谈到机会: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有的是怅惜对方已远隔,心中却更加音讯难寻: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有的是感到爱情遭际的不顺,发出了激愤的呼声: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这些诗都表现了诗人在爱情追求中的苦闷和希望,流露了在爱情受挫时的空虚和惆怅。纪昀注《偶题二首》说:“[首章]艳而能逸,第二句有意无意,绝佳。[次章]对面来写,极有情致。”[6]其实,我们可以将此评述推而广之,用以概括李商隐抒情对象不明显的整体风格。李商隐写此类诗,多用“赋高唐”,就是能诗化爱情生涯,但凡爱情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皆可诗化,而其核心,最难写的又是云雨之情”[7]李商隐的无抒情对象的爱情诗大多为“艳而能逸”,“ 极有情致”的情相思、心相印之笔。用“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来加以形容颇为贴切。

三、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色

 

  李商隐的爱情诗,用典妥帖,灵活多变,对仗工整,典雅自然。在字词锤炼,句式变化,虚字斡旋,重言复沓,韵脚选择及声韵叠字的采用的方面,都极为考究,造成了诗的音调回环反复,抑扬起伏,铿锵和谐。李商隐爱情诗的诗语言瑰丽,温润优雅,蕴藉精醇,可谓是字字玉润而美妙动人。

1、着力抒写主人公的心理感受

“义山一生,善作情语”[8]。李商隐在继承《诗经》爱情诗朴实风格的同时,又大胆添加了缠绵悱恻的情感魅力。他的爱情诗基调凄婉,主题内涵多是抒写男女青年爱情生活中的离别与间阻、期待与失望、执着与缠绵、苦闷与悲愤,牵情寄恨,情真理至。如《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昨夜星辰昨夜风,花楼西畔桂堂东”、“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堂外有轻雷”、“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等等,诗人在诗中反复吟唱的是男女之间的情爱。诗中有暮春时节与所爱之人的离别的难过和别后悠长执着的思念,纵使仙凡阻隔仍盼望青鸟传递爱的信息;有春日夜晚画楼夜宴,相爱的人虽不能相依却能心心相印;有对爱人梦寐以求的强烈思念和蓬山重重,相见无期的慨叹......多是写失意的爱情,感情强烈,刻骨铭心,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

李商隐爱情诗不是以叙事为主,情节也较少,他不重视对人物、场景的细致描绘,而着力表现主人公的主观感受和心里活动,表现抒情主人公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有时,为了加强抒情的形象性、生动性,李商隐又往往会在诗中加入某些情节片段,抒情的时候融入一定的叙事成分,因而他的诗具有很大的跳跃性。

尽量略去了诗歌的叙事成分,侧重表现心里活动,但并不是心里感受的完全暴露,而是精选其中最精彩、最有个性、最有暗示性的片段,裁剪入诗,融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着墨愈少,留给读者的想像空间就愈多,意味就愈浓厚。心灵感受的表现形式以心灵独白为主,这是与他所表现的悲剧爱情是相连的。相爱不能相守,聚少离多,由于现实因素,无法用语言沟通,即使书信也不能传达,但他们相恋相知很深,因而他们能穿越时空的限制,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双方互诉苦恋的精神感受,采用内心独白的来表现心理感受是诗情的自然流露。李商隐的七律无题诗,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和相思无望苦闷,又多采取了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因此主人公的心里独白就构成了诗的主题。如“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通过描绘女主人公生活中一个难忘的片段,曲折地表现了她在追思往事时那种惋惜、惆怅而又深情地加以回味的心里。也有一些诗是男主人公的心灵独白,例如《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夜雨寄北》。还有一些诗既写男主人公所思、所念,又抒发女主人公所思、所念,即所谓一笔两到,两人的心灵独白都包容进去了。如“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代赠》)。最典型的当属这一首《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首联追忆别离时的难堪,为男女双方共同的心里感受。颔联和颈联同时表达了男女双方别离后的相互思念与牵挂,联系起来理解,给人的感受仿佛两人穿越时空,心与心在交会对话。尾联又合写男女双方合无缘而产生共同的期盼。这首诗自始至终都在写男女双方的心里感受。

2复杂多样的表现手法

千百年来,李商隐的爱情诗广受读者喜爱,这不仅因为他的诗歌能够震撼人心给人以精神力量,同时也是因为他的诗歌具有极具个性的艺术表现技巧。

1)善于从前代小说、诗歌和神话中吸取素材,巧用典故

李商隐喜用典,相传他作诗“多简阅书册,左右鳞次,好獭祭鱼”[9]。一首诗里的典故曾多达五六处。过多的用典,使李商隐的部分诗歌显得晦涩难懂,但总体而言,他的诗歌因创造性地使用典故而形成了一种含蓄、婉约的独特风格。李商隐用典时讲究自然、巧妙,他的语言优美工整,再加上擅长四六体,精于属对,使事工稳,常不动声色地把典故嵌入其中,没有一点斧凿的痕迹,和诗中的情景融合在一起,用事“能令人事如己出,天然浑成”[10],成为诗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上文提到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这首诗因文字极富文采被广为传诵,但它的寄意若有若无,却又引起后人争议。其实,刘学锴、余恕诚对此诗歌“不谓其必有寄托,而言其情之可以相同”[11]的解释是较为精到合理的 将其看作是一首爱情诗,其中的爱是刻骨铭心的。它的缠绵、真挚、深情,感天动地,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可以说这是一首苦恋的歌,大有天荒地老、死而后已的挚着。这种致死不渝的爱情,常人每能体验却苦于无法表达,所以“春蚕到老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成为千古名句。整首诗的语言明白晓畅,近似白描,是李商隐诗中为数不多的能让人一看就懂的诗,给这首诗增添诗意和典雅的是最后一联用了两个典故“蓬山”和“青鸟”。在《后汉书·窦章传》中称东观为“道家蓬莱山”。蓬山是蓬莱山的省称。东观是藏秘书的地方。唐朝人用蓬山来指翰林院。主寄托说的论者就是以“蓬山”为“寄托”的依据,其实,“蓬莱山”也可指仙山,这里是代表对方的住处,指可望而难以企及的地方。“青鸟”最早的出处是在《山海经·大荒西经》,后来在《汉武故事》中变成西王母的信使:“七月七日,忽有青鸟飞集殿前。东方朔悦:“西王母欲来。”后来人们就把使者成称为“青鸟”,把对方的住处称为“蓬山”,既有仰慕的意思,也有可望而不可及的惆怅,让青鸟去探望,既表示一种殷切之情,也增添了一种浪漫情怀。

李商隐喜欢从前代小说和童话中吸取素材,组成诗歌新奇浪漫的情调和绮丽的色彩,如《板桥晓别》:

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水仙”句暗用琴高事,还将“留恋处,兰舟催发”的现实幻化成“水仙欲上鲤鱼去的境界。“一夜芙蓉红泪多”中的“红泪”暗用薛灵芸事,将送行能够暗喻为水中芙蓉,以表现她的美貌,又由红色的芙蓉进而形象出她的泪应该也是红泪。这种想象类似李贺《金铜仙辞汉歌》中的“忆君清泪如铅水”的奇想。这种用传奇的笔法写普遍的离别,创造出色彩缤纷的童话式幻景,在送别诗中极为少见。前人曾说“义山多奇趣”[12],将平凡的题材写得新奇浪漫,正是“奇趣”的一种表现,大量用典,使诗旨更加鲜明,大大增加了其诗含蓄典雅的特色。

  2).创造性地使用象征比兴手法

贺裳在《载酒圆诗话》中说:“魏晋从降多工赋体,义山犹存比兴。”李商隐善于学习先师屈原、宋玉等人的文学创作经验,从他们那里直接继承了象征比兴手法。朱鹤龄说:“其(李商隐)《梓州吟》云‘楚云含情俱有托’早已自下解矣。故吾曰:义山之诗,乃风人之所言,屈宋之遗响,盖得子美之深而变出之者尔。”[13]诗人在诗歌中侧重表达人生体验与感受,在艺术上追求心像与物象的统一,因而他将自己的想象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借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去表现特定含义。他往往寄情与草木花鸟,赋予它们人的感情性格,使之与人类的感情变化交织在一起,使具体的事物融入了诗人自己的情感。如“春蚕到老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诗人以人们常见的“春蚕”、“蜡炬”设喻,把那份如丝之长,如茧之缚缠绵着的生死不渝的相思阐释出来了。这里,烛泪难止,蚕丝难尽,既有比喻之义,也有象征之义。又如“青娥素女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青女,相传是主管霜雪的女神,素娥即嫦娥。诗写秋夜霜华月色,并不仅仅停留在静止的外在描绘刻画是,而是将自己的独特感受注入客观物象,将霜月交辉想象为青女,素娥的竟艳斗美,看看谁的色彩更美丽,谁更能适应寒冷的环境。此句极富象征色彩,到底象征什么,也众说不一。此外,使人又往往寓象征于比兴之中,用诗人那活跃而敏感的心灵,向茫茫的大千世界探索,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天玉暖玉生烟”(《无题》《锦色》)。诗人运用象征和比兴手法,表达出那种亘古的悲哀,似乎无法言诠的情意。

3)渲染烘托环境,用暗示的方法处理意象

在李商隐的爱情诗中,我们很少见到一个个勾勒得十分具体的自然物象和社会、人物形象。他避免直接抒情,多通过对环境的渲染描绘,将自己的复杂感受和情绪通过最准确的“对应物”传达出来,从而塑造出情感形象。如《无题四首》之一:“来是空言取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作者用“空言”、“绝踪”横斜的月影,悠悠的钟声这模糊的意象,渲染出欲明未明的朦胧意境,为主人公制造一种怀人念人念远哀伤凄清的氛围。又如《宿骆氏亭怀崔雍崔衮》,作者不直接写怀人,而用“秋阴不散霜飞晚,流得枯荷听雨声”来暗示自己长夜不眠。而《牡丹》的构思则更为巧妙,借物比人,又以人拟物,借魏夫人、越人、贵家舞技、石家、燃烛、荀令香炉等故事描写牡丹花叶的风姿、艳丽色彩和馥郁香味,全诗以借咏牡丹抒发诗人对心上人的爱慕相思之情。再如,《日高》写诗人对一位水晶帘中眠梦的女子的相思之情。诗人不取写实之法具体铺叙情节场景,而是用暗示手法表现主人公热烈的渴望。用“粉蛾”象征满怀春心的主人公的追求;用“屏风”象征阻隔。“粉蛾帖死屏风上”象征着一种执着而无望的追求。在这里诗人并没有勾勒出具体的形象,他只是借“粉蛾”的凄惨结局来传递主人公的恋爱追求是无望的。

4 曲折变化的章法和反复萦回的抒情技巧

沈德潜说,李商隐的诗章法曲折变化。全诗往往吟咏的是一种情绪,而在不同角度上叠加重复,犹如人在徘徊缠绵不休。如《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写离别、写相思。先用春蚕吐丝、蜡炬滴泪喻两情之深;再借晓镜、夜吟写相思之苦;最后又以通信表相爱。全诗回环起伏,紧紧围绕着别愁离恨来制造浓郁的伤感气氛。又如《无题》(促漏):

促漏遥钟动静闻,报章重叠字难分。舞鸾镜匣收残黛,睡鸭香炉换夕薰。归去定知还向月,梦来何处更为云。 南塘渐暖蒲堪结,两两鸳鸯护水纹。 

诗从静夜钟漏写起,在朦胧中将读者牵入一个悠渺隐秘而宁静的世界,这里闪烁着冷艳而凄凉的色泽和气息,给人以虚幻和神秘的感觉。尔后点出幽会早已成为过去,归去之人却仍在月下徘徊难眠。来日悠悠,更不知这样的云雨幻梦在何处重现。最后写南塘中蒲草结,鸳鸯游,水波荡漾,更令人触目伤心。一层又一层,首尾回应,烘托出寂寞和孤单之情。李商隐利用视角变化而形成回环往复的结构,使诗歌章法的变化多姿多彩。

再如《无题》(来是空言取绝踪):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在这首诗里,作者精心制造了一种幽冷的氛围:一个男子独立在楼上,明月斜射,此时五更之钟已敲响,麝香微度,更疑所爱之人真的来过这里,留下了依稀的余香。在这种强烈思念的驱使下,急切地写了一封书信,但由于写写信急匆匆,而墨竟未磨浓,这时恨不得插翅飞到所爱跟前,但一想到相隔万重山,也只有望洋兴叹了。在这里,实景与幻境,千里与咫尺,希望与失望,聚合与分离,这些曲折萦回的描写,使人的感情也随之忽喜忽怒,忽而惊喜所爱已在身边,忽而感叹所爱相距路途之远。[14]

3)、熔词铸语,含蓄表现炽热的感情

李商隐的爱情诗,善于用表明幽阻的动词,描绘蓬山远去的阻隔之精和啼笑难分的迷离之情。如“细辕道入,金管邻调”(《碧瓦》);“金蟾锁烧香人,玉虎丝汲井回”(《无题》)。即使无生命的景物,也都写得障碍重重,如“柳暗将苍,荷欹正抱桥”(《碧瓦》)。他更将副词和动词巧妙结合,加强疏状的作用,表达到爱情的深刻怅惘和百折不回的追求,如“春心莫共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莫共”是自戒,但仍有不甘于不共争发的痴心;“刘郎恨蓬山远,隔蓬山一万重”(《无题》),前“已”和后“更”,引导诗境的深化,充分表达了“远”的伤感,使我们读到“更隔”时,不由得加强音势和音高,而深感于诗情婉转中,有郁勃之气。“天荒地便心折,若比伤春意多”(《春江》),更是表达了无限的痛苦和巨大的遗憾,让人一读难忘。

四、 李商隐对古典爱情诗发展的历史贡献

文学的生命力在于具有独创性,文学是需要个性的。李商隐是个极富个性的天才诗人,他的爱情诗不仅超越了前人,而且也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李商隐的爱情诗在吸收前代文人诗歌精华的同时,又去除了它的轻浮,绮丽却不失深沉,华艳而有意蕴,不仅是唐代爱情诗的奇葩,而且对我国古代爱情诗的健康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李商隐的爱情诗是在晚唐诗歌发展潮流中,总结吸收前代文人艺术经验并加以提高的结果。他的爱情诗讲究词藻声律,对仗用典同齐梁的诗歌有着较深的渊源,但齐梁诗主要兴趣在描写闺阁楼榭与女子的容貌体态服饰,重声色而乏性情,李商隐的爱情诗则侧重于感情领域的表现,摆脱了以满足感官欲望为特征的庸俗情调,以奇深情绵邈把爱情的诗境推向高峰。如《无题二首》其一(昨夜星辰昨夜风)抒写对昨夜一夕相思,旋成间隔的意中人的深切怀想。在“身”不由自主的情况下,那种灵犀一点的心心相印,该是多么珍贵。“身无”、“心有”相互照应,在心虽相通而身不能接的苦闷中,突出了间隔中的默契,苦闷中的欣喜,寂寞中的慰藉。这与齐梁诗把女子作为性爱玩赏的对象去写是不同的。除了齐梁诗风,李商隐还继承了中唐艳情诗的传统,但他不同于这一时期的元缜,直接描写自己的感情生活甚至感官享乐;也不同于李贺只把第三者作为抒情主体,而是以真实的爱情体验为基础,着力于感情心理细腻刻画和意境的精心创造。如《无题四首》其一(来三空言取绝踪),全篇写男主人公“梦为远别”醒来后思念对方的心境。万重殷切期待中只迎来“空言”和“绝踪”的失望激昂,那种以隔蓬山,更复远离的间隔之感。

李商隐的爱情诗在思想内容上对前人有所继承和发展的同时,对后代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世有不少诗作者学习他的诗风。在北宋时期,学习李商隐诗歌的有两个作风:早先是西昆体的生搬硬套,扩大了李诗的糟粕;后来是王安石、黄庭坚,在创新的提下吸取了李诗的营养。到了南宋,由于民族矛盾尖锐,书法悲凉沉痛的哀国之思的诗歌一时成为主流,这距离李商隐的风格较远,故李诗的余波一时消歇。直到进入了清代,他的影响又扩大的了,特别是在清初和清末两个时期,更加呈现出余波绮丽的局面。

李商隐的爱情诗,词化特征非常明显,其中有一些重要素质,如内容的深微化,意境的纤柔,语言的圆润化等,在审美情趣上,都属于婉丽纤柔、温润妩媚的优美型、阴柔型。这对婉约词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诗与词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除此之外,他的爱情诗也是元、明、清许多爱情戏曲作家学习的榜样。

总之,李商隐的爱情诗给后代影响非常大。“他的典型感情的概括能力,复杂的心理能力描绘,以及通过背景气氛的渲染和用象征手法抒发情怀的艺术本领,都可以作为今天的借鉴。[15]钱钟书认为李商隐的诗写得“人之非去年人,即在言外,含蓄耐味”[16]可谓至言

李商隐是中国古代的天才诗人之一。他以极大的热情,全新的观念深入男女感情世界的最深处,着力抒写男女爱情生活中的离愁别绪,倾诉男女双方的痛苦情怀,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古典爱情诗的题材和审美情趣,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种进步的男女爱情观。李商隐所处时代,诗苑名家辈出,风格流派各异,描写男女爱情的爱情诗并不少见,但真正象他那样用全部生命激情来写爱情诗歌的却乏见其人。李商隐的爱情诗色彩斑斓,情思婉转,意境迷离,诗意隽永,成为爱情诗史上的一个的奇葩,在中国诗歌史上放射出了独具魅力的光彩。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537a358804d2b160b4ec023.html

《李商隐爱情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