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木兰诗教案设计(一等奖)

发布时间:2018-08-26 21:46:2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0 木兰诗教案设计(一等奖)

1.反复诵读,并背诵全诗;

2.体会本文排比、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4.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

.体会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问:同学们都知道巾帼不让须眉这句古语吧,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学生思考并举手回答。(如: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等)

是啊,我国古代确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可同学们却不一定知道这个故事来自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学习这首诗。

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机构,后人把这个机构所采集的诗歌都称为乐府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qian)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民歌。它与南朝民歌《孔雀东南飞》合称文学史上的乐府双璧

1、教师带表情范读。让学生边听边勾划出不认识的字,并注意教师朗诵时节奏的变化。

2、解决生字词。教师重点强调:

机抒:zhù(织布梭子)   可汗:kè hán   鞍鞯:ān jiān(马鞍下的垫子) 辔头: pèi(缰绳

燕山:yān   金柝:tuò(打更用的梆子)  胡骑:(战马)   戎机:róng(军事)

著我旧时裳:zhuó(穿)红妆:zhuāng(装饰,打扮))  傍地:bàng(临近,此处引申为贴着)

3、请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情感。

4、学生齐读课文。

1、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初步理解,复述木兰故事。

2、《木兰诗》按什么顺序安排故事情节的?

3、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

代父从军(深明大义)——踏上征途(不畏艰难)——征战沙场(英勇善战)——辞封拒赏(不慕功名)

——返家团聚(热爱和平)

1、人物赏析:

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学生四人一小组分组讨论、探究。

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

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

4)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

5)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

 总之,木兰形象特点: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

2、品读探究:

1)第2自然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渲染战前紧张气氛,表明战事紧迫。表现木兰准备工作的繁忙和出征的急切心情。乐府诗常用的一种铺陈写法。

2)第4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3)第5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排比,渲染了木兰一家人团聚、欢乐的气氛,表现了木兰回到家中的愉快心情。

4)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对木兰的赞美。再一次表现木兰的机智谨慎。

5)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3、详略分析:

1)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

从军缘由――详写    出征前准备――详写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详写,详写女儿情态

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略写英雄气慨   凯旋辞官――详写 

家人迎接――详写    木兰改装――详写

2)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

(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木兰的英雄性格,使人物形象真实感人。(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总之,诗歌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一般的就略写。

1、试想你就是木兰姑娘,请你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动。

2、假如就是木兰姑娘(请发挥合理的想像),说说自己的战斗生活。

1、把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或基本相等)的两个短语、句子或句子成分,相称的排列在一起,表达相似、相反或相关的意思,这种修辞方法叫对偶。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学生查阅资料,列举我国历史上还有哪些著名的女英雄并作比较

  ——例:梁红玉击鼓退金兵,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红娘子,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等。 刘胡兰、秋瑾。

10 木兰诗 

10 木兰诗 

问:同学们都知道巾帼不让须眉这句古语吧,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学生思考并举手回答。(如: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等)

是啊,我国古代确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可同学们却不一定知道这个故事来自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学习这首诗。

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机构,后人把这个机构所采集的诗歌都称为乐府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qian)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民歌。它与南朝民歌《孔雀东南飞》合称文学史上的乐府双璧

1、教师带表情范读。让学生边听边勾划出不认识的字,并注意教师朗诵时节奏的变化。

2、解决生字词。教师重点强调:

机抒:zhù(织布梭子)   可汗:kè hán   鞍鞯:ān jiān(马鞍下的垫子) 辔头: pèi(缰绳

燕山:yān   金柝:tuò(打更用的梆子)  胡骑:(战马)   戎机:róng(军事)

著我旧时裳:zhuó(穿)红妆:zhuāng(装饰,打扮))  傍地:bàng(临近,此处引申为贴着)

3、请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情感。

4、学生齐读课文。

1、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初步理解,复述木兰故事。

2、《木兰诗》按什么顺序安排故事情节的?

3、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

代父从军(深明大义)——踏上征途(不畏艰难)——征战沙场(英勇善战)——辞封拒赏(不慕功名)

——返家团聚(热爱和平)

1、人物赏析:

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学生四人一小组分组讨论、探究。

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

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

4)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

5)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

 总之,木兰形象特点: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

2、品读探究:

1)第2自然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渲染战前紧张气氛,表明战事紧迫。表现木兰准备工作的繁忙和出征的急切心情。乐府诗常用的一种铺陈写法。

2)第4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3)第5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排比,渲染了木兰一家人团聚、欢乐的气氛,表现了木兰回到家中的愉快心情。

4)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对木兰的赞美。再一次表现木兰的机智谨慎。

5)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3、详略分析:

1)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

从军缘由――详写    出征前准备――详写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详写,详写女儿情态

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略写英雄气慨   凯旋辞官――详写 

家人迎接――详写    木兰改装――详写

2)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

(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木兰的英雄性格,使人物形象真实感人。(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总之,诗歌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一般的就略写。

1、试想你就是木兰姑娘,请你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动。

2、假如就是木兰姑娘(请发挥合理的想像),说说自己的战斗生活。

1、把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或基本相等)的两个短语、句子或句子成分,相称的排列在一起,表达相似、相反或相关的意思,这种修辞方法叫对偶。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学生查阅资料,列举我国历史上还有哪些著名的女英雄并作比较

  ——例:梁红玉击鼓退金兵,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红娘子,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等。 刘胡兰、秋瑾。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7002c4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d2.html

《10木兰诗教案设计(一等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