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范文10篇

发布时间:2020-06-19 09:57:5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小编整理了申论的文供各位参考,你参与我们中公教育的微博活动,大家在备考省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申论的学习,即使你可能不好申论,但是建议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带上申论,即使不考,也可以作为时事来复习。

2015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网络问政

2008年被称为我国的“网络问政元年”,虽然我国开展网络问政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网络问政的发展却呈几何级数式增长,从“华南虎”,到周久耕,再到“躲猫猫”,网民参政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同时,各级政府领导都在互联网上以一个普通网民的身份与民众进行交流,并问政于民。网络问政这种新型的形式,为广大群众参与政治提供了一个新型而有效的平台,成为沟通政府与民众的重要渠道。

然而,在网络社会的大潮席卷而来、网民的参政议政热情逐渐高涨的形势下,从政府官员到网民本身,对网络问政都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方面,由于网络具有的匿名性特征,不仅为广大民众提供了便捷的表达意见、发表看法的途径,而且也滋生出许多谩骂攻击和人身伤害,对社会和无辜者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另一方面,从政府角度来看,一是某些政府官员对网络问政存在惧怕和逃避心理,担心网络民意和监督会影响其声誉、成为不稳定因素,因此对网络民意置之不理,不闻不问。二是政府部门对网民意见处理不及时,信息公开的容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无法满足网民对政府解决问题的期望。这一系列问题都说明:没有制度化的网络问政,不可能成为沟通政府与民众、广纳民智、倾听民声的长效机制。

要使网络问政走上制度化的轨道,就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及早规政府与民众的行为,建立一种经常性的、双方互动的机制。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一是倡导网民文明上网、文明留言,提升网民素质。由政府宣传部门主导,开展各种文明上网宣传活动,屏蔽和删除任意谩骂、进行人身攻击的留言,但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过度监控,阻碍民意真实表达;

二是在广大政府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中开展网络问政的培训,使他们认识到网络问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是政府部门建立网络办公室,专门负责收集和整理网民的留言,并将留言的处理情况及时反馈给网友;

四是建立办理网友留言的执行和监督机构,及时解决网民提出的问题,监督政府部门的执行情况;

五是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定期与网友进行交流,回答网友提问,倾听网民意见,定期开展网上办公会,为广大网民建言献策提供广泛渠道。

网络问政实现了党和政府与普通群众的直接沟通,是对传统执政方式的有益补充。让“网络问政”科学的运作模式保持常态化,不仅要创新思维、更新观念,更要千方百计为网络制度化建设提供有效保障。只有政府官员认真对待来自社会各方的草根民意,并最终通过有效的执政程序,将其化成一种良性的执政思维与行动,才能真正把网络问政的优势转化为现实的执政“生产力”,才能充分展现网络问政的在魅力。

2011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文—“家底”

结合给定资料,以“家底”为题,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中心明确,联系实际恰当,容充实;(2)语言通顺,条理清楚,结构完整;(3)不少于800字。

【试题分析】

从国家层面分析可知,“家底”就是我国的国情。而结合给定资料来看,试题要我们谈的应是“人口家底”,即我国在人口方面的基本国情以及应对之策。

【思路提示】

指出“人口”是我国的“家底”之一;我国的“人口家底”的真实状况;应对人口国情的整体战略;重申论点,照应主题。

【参考例文】

家 底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国,这是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必须始终把握的基本国情,也是我们的“家底”之一。而人口普查是对一个国家的国情、国力最全面的盘点,我国于2010年开展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这次普查的相关数据已于2011年上半年陆续公布,普查的结果为我们描绘了我国人口近10年的主要变化和发展趋势──人口增长放缓、老龄化加速、流动人口激增。

这些变化和发展趋势能够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我国的人口“家底”。首先,人口增长速度逐渐放缓。我国已经步入了人口转变的第三个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模式,这使得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其次,“未富先老”,劳动力成本可能提高。在人口增长率减缓的同时,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也经历了剧烈的变化,老龄化速度加快,这直接带来了“未富先老”的忧虑,也带来了对劳动力供给的担忧。再次,流动人口规模扩大,推动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大规模流动人口向沿海地区聚集的情况,改变了我国人口分布的格局,为我国的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和社会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

事实上,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面临的重大问题与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问题密切相关,必须全面做好人口工作。为此,我们必须在认清人口“家底”的基础上,深入总结和准确把握人口发展规律,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好人口问题,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保障人口安全,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一,坚持和完善现行生育政策,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第二,加强人力资源开发,通过教育、培训来提高劳动力素质,切实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第三,广泛宣传男女平等、少生优生等文明婚育观念,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第四,制定引导人口合理流动、有序迁移的政策,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引导人口有序迁移和合理分布。第五,完善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培育壮大老龄事业和产业,加强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切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第六,加大对孤儿监护人家庭、老年人家庭、残疾人家庭、留守人口家庭、流动人口家庭、受灾家庭以及其他特殊困难家庭的扶助力度,切实促进家庭和谐幸福。

掌握人口“家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坚持把经济增长指标同人口“家底”有机结合起来,深化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提高人口服务和管理水平,加强政策统筹,不断开创人口工作新局面,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人口环境。

2015公务员申论文:让“夕阳”更加幸福

青年,好比百灵鸟,有他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务件的逐步改善,我国的人均寿命显着提高。这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但也导致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当前,我国传统家庭结构已经发生变化,“421”家庭模式成为主流,使得家庭养老的负担加重.仅仅依靠家庭养老已是力不从心。因此,必须大力推进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让“夕阳”更加幸福。

发挥好家庭的积极作用。家庭养老作为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在解决养老问题上处于基础地位。随着社会的变迁,越来越多的子女离开父母到外地谋生,独居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这一养老模式遇到极大困境。老年人通常希望同子女一起生活,子女在身边往往是老人们最大的精神慰藉。因此,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提高年轻人尊老敬老的意识,发挥好家庭在经济供养和情感慰藉方面的作用。

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改善。但面对人口老龄化,依然有相当多的人面临着“老无所养”的问题。目前,我国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农村四个群体间的养老体系差异较大,农村养老保障程度低、覆盖面窄,广大农民基本依靠自我保障。这种状况不仅损害了社会公平,而且会激化社会矛盾。为此,政府要努力完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农保制度,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以实现养老保障制度的全覆盖。

加强各项养老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养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我国由于护理缺乏,公立养老院的门槛很高,而民办机构条件差、费用高,不能满足一般的养老需要。这种状况不改变,我国的养老问题就无法解决。因此,政府必须重视专业护理人员的培养,为民办机构提供政策与财力支撑,提高其服务水平,以分流对公立养老院有需求的老人。同时,还要把社区养老作为传统家庭养老的延伸和重要补充,努力为居家老人提供优质养老服务,形成一种新型的“居家社区养老模式”。

夕阳虽垂暮,景色亦醉人。高尔基曾说:“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可见,老年人群体即精神财富的密集载体。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在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和养老问题突出的今天,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国家的大力支持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不久的将来,几千年来中国人“老有所养”的愿望必将成为现实。

2015公务员考试申论文:让中华文明大放异彩

我们号称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号称是唯一一个文脉和人脉都没有断绝过的文明,在文化方面我们曾经是自信甚至自大的。鸦片战争以来,我们先是被动的被文化殖民、文化侵略,后来自己主动打倒孔家店,甚至自愿、主动接受文化殖民。

中华文化真的应该被打倒、被抛弃吗?遥想五四时期,对中华文化批判得最厉害的鲁迅、胡适等诸先生恰恰是对中华文化研究得很透,爱得最深的。我们必须继承先辈们的遗志,重拾文化自信,为中华文化的复兴而努力。

——摈弃殖民心态,树立文化自觉,重拾文化自信,是让中华文化大放异彩的前提条件。

如果说曾经的文化殖民是被动的,是为了救亡图存,现在的文化殖民则是主动的,是惯性思维,是崇洋媚外。一百多年过去了,我们主权独立了,经济独立了,不再是殖民地,没有亡国亡种的危险,但是却有亡文化的危险——我们的文化殖民的心态不减反增。以我这种非外语专业、外语学得很差的人为例,在读书期间,花在学习英语的时间比任何学科都多。

文化的自觉和自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的理解和热爱。以汉字为例,汉字大放异彩我们必须理解汉字,亲熟汉字,学习汉字。汉字是世界上最独特的文字,含义最丰富的文字,最具有美感的文字……。汉字不仅是字,而且是诗,是歌,是哲学,是生活,是生动的世界本身;汉字不仅可以写出来,还可以画出来,唱出来;中国的书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面对如此丰富、如此厚重、如此迷人的文字,作为这种文字的实用者,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她,爱护她,尊重她,保护她,传播她?

——扎根基层,深入群众,加大交流,走向世界是中华文化大放异彩的重要手段。

大放文化的无穷魅力在于文化是活的,生动的,是融入人民的生活中的。中华文明要大放异彩必须把文化的根深深扎进人民的生活中,植入人民的心理。中华文化绝不仅仅是列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不仅仅是长城冷冰冰的石头,不仅仅是故宫等无声的建筑,而更多的体现在群众日常的衣食住行中,在“按照穆斯林规矩宰杀”的牲畜的过程中,在农村播放的“坝坝电影”的银幕上。

文化也不能只是少数“文人骚客”的玩物,而是“百姓日用而知”的常识。文化的光彩不仅仅体现在莫言等作家的小说里,不仅仅体现在一两个冷冰冰的奖杯上。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很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写作根植于人民的生活,因为他的小说是对人民喜怒哀乐、中华民族的苦难最真实的记录。莫言的小说放出的光彩不仅仅是文学的光彩,更是人民的光彩。

文化不仅要走“下”去——下到人民群众中间去;还必须走“进”去——走进人民心理去;更需要走“出”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文化走出去必须反对文化帝国主义心态,我们绝不能如美国等国家一样,抱着文化侵略的傲慢态度走出去,而是应该以一种平和、和平、理性、谦虚的态度,本着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态度走出去。正如同志说“中国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这种了解不能仅靠一些记者只言片语的报道,只有通过文化交流才能达到更深层次的了解。

——制定政策,完善制度,统一标准是中华文化大放异彩的长期保障。

文化的光彩不能仅靠自觉,靠宣传,更为根本的是应该有制度保障。从小国马来西亚到大国俄罗斯,从文化相对弱势的俄罗斯到文化强国法国,无一不从政策制度上对自身的文字、文化加以保护。法语与英语同宗同源,同属印欧语系,尚且知道保护自己文化的纯洁性,我们对网络语言、英语的入侵不能坐视不管。

英语成为强势语言最根本的一个原因在于其有标准化,统一化的考试——从国际标准的雅思、托福到国的CET、PETS。新、英孚、环球雅思……这些培训机构之所以能门庭若市,就是因为有考试这个标准。有了这个标准gkz6.net就可以通过市场的方式吸纳社会资金、人才来帮助英语传播文字和文化。有了这些标准,这些企业融资的融资,上市的上市,成为文化产业化运作的典。尽管这些培训机构本身没有传播多少文化,但是它们却传播了文字,为文化传播打开了通道和可能。我们为英语制定了统一的考试标准,偏偏没有为自己的汉语制度一个标准化的考试标准,这不能不说是这个国家的悲哀。

中华文化是最文明、最平和、最具有包容性的文化之一,让我们一起学习中华文化,践行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文化。让我们自信大方大声地告诉世界:我们来了!

2015公务员考试申论:10个经典结尾例

实例1

西南旱灾的事实与以色列、省的经验告诉我们,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民生计、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必须摆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总书记指出: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邦的大事。富民强国,必先兴水;而治水与发展农田水利,必须依靠科学。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紧紧扭住提高水保障能力这个重点,全面掀起新一轮兴水利促发展的热潮,改善城乡水资源配置,坚持人水和谐,必将有效提高阻挡旱魃肆虐的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结构:呼应开头+意义升华阐释+努力方向与趋势展望

实例2

公平正义是一个社会的粘合剂,正如温总理所说,比太阳还要有光辉。用有力的政府行为缩小收入差距的鸿沟,收入的公平必将把社会各个群体粘合得更紧密,实现整个社会的正义,让我们每个人沐浴在比太阳更强烈的光辉之下!

结构:意义升华阐释+努力方向+未来趋势展望

实例3

中华文化经典是先人智慧的结晶,承载着文明的果实。阅读经典,可以从中获得认识自我和社会的能力,汲取文明的甘露,获得创造的灵感。同时,那些深刻的精神财富也在阅读中得以传承。文明之远流长,我们需要从那些承载文明的经典中寻找真理的星光,为我们所承;在那些凝结前人智慧的书册中撷取创新的灵感,为我们所传。阅读经典,知而后行,以我们明智的行动让文明的长河更加富有生命力。

结构:意义升华阐释+努力方向+未来趋势展望

实例4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在席卷全球的产业升级浪潮中,我省迎潮而立、顺流而动,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就能把握发展先机,再创发展优势,在现代服务业的推动下发展得更好更快!

结构:引用名言+展望未来

实例5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在当今社会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形势下,推进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各级政府要勇做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排头兵,发展一流职业教育,造就一流劳动者和实用人才,提升我国人力资源竞争力,在时代潮流中抢占领先位置!

结构:展望未来+努力方向

实例6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教育者应有公平之心,让每一所学校平等发展,对每一个学生平等看待。温总理曾说,教育的目标就是让每一个孩子有学上、上好学,这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政府要切实履行这个职责,与教育者一道,推进改革创新,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让公平的照进教育领域的每一个角落,切实实现每一个孩子上好学的目标!

结构:引用名言+各职能部门责任

实例7

在人类历史的演进中,城市化意味着一种新的发展,人的创造力量的解放和财富源泉的涌流;一种新的生活,人的生活方式的变革和生活品质的提升;一种新的文明,人的道德精神的进步和人文价值的升华。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念,城市化的灵魂应是以人为本。践行以人为本的重心在于坚守社会的公平正义,在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在于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机会。因此,今后的城市化进程中,除了要努力开掘“管理者的财源”、打造“投资者的乐园”,更当努力建设“劳动者的家园”。

结构:总结深化+引用理论+努力方向

实例8

随着物欲诱惑的增多,我们的心灵就如一座座城市。城市的空间已经被日益高耸的混凝土森林所包围,所裹挟,所遮蔽。在信念的抵抗中,坚守崇高的道德法则,击退物欲的浊流,保持廉洁的本色;在精神的超拔中,突破灯红酒绿的重围,出淤泥而不染,追求健康的生活情调,还原生命的本真,这是一个领导干部应有的觉悟与操守。

结构:比拟深化+努力方向

实例9

有人说:“如果现在还不珍惜,最后一滴水将与血液等价”。水的节约,攸关人类的存亡。但我们相信,随着水资源价格改革的推进,以价格为杠杆,撬动全社会“清水无价”的意识和珍惜水、爱护水的行动,水与血液同价的情形必永远不会出现。

结构:引用并说明严重后果+意义升华+努力方向

实例10

生态文明是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森林大省”战略是我省生态建设的重要基石。我们要抓住历史机遇,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在发展中提质量、求效益,筑牢我省长远发展的生态基础;我们应着力改变行为方式,去积极影响生态,人人关注森林、发展森林,手种一片绿、心留一点香,在生态文明的高歌猛进中共建、共享绿色家园,保证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结构:意义升华+努力方向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文:公职人员的追求

公职人员的追求

——明公职人之是 辨幸福感之非

从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到毛主席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周恩来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到俗语常言的“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番薯”,公职人员的工作性质、职业操守、人生定位令人赞叹。

时至今日,关于公职人员幸福感的问题却随之而生,公务员拜金狂潮蠢蠢欲动、灰色收入时有耳闻、高官情妇已不鲜见,公职人的丑闻令人扼腕;公务员抑郁情绪频频出现、晋升瓶颈由来已久、职业成就几无认同,公职人的苦水也如潮涌。无论是群众眼中的“最幸福”,还是自身以为的“被幸福”,“铁饭碗的幸福”依旧扑朔迷离。正有诗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更不同。”。一言以蔽之,明公职人之是,方能辨幸福感之非。

以聘任制扫清民众误解的“疑云”,拨开公务员“被幸福”的迷雾。

古语云:“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灵”,公务员终身制疲态百出,无论是“一杯茶、一支烟、一份报纸看半天”的消极工作状态,还是“一元吃饱吃好”的超国民待遇,抑或是“士农工商”的传统高地位,都让公务员行业的社会认知陷入“雾霾”。故此,以公务员聘任制驱散认知“阴霾”的呼声日渐强烈。而落实公务员聘任制则须做好“三要”。即要以“抓铁有痕”的劲头拓展聘任实行围、要以“蹄疾步稳”的格调深化聘任层级结构、要以“燕子垒窝”的恒心拓宽聘任公务员上升渠道。与此同时,更要防止“三不”,即终身制度不敢改、聘任员工不重用、聘任岗位不愿来。

以中和心淡看自身落差的“雾霾”,摆正公务员“不幸福”的浅见。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部分公职人身处其中难免遭遇“一叶障目”。以为机关生活想象力缺乏、强调“做人”胜过“做事”、晋升机会寥寥无几等刻板印象不断化。究其根源,弊在公务员自身的认识误区。摆正公务员观念上“不幸福”的陋见,要以人民公仆为典、深化服务心;以贪官污吏为鉴、摈弃虚荣心;与甘于平凡者成列、熏实干心;和敢于奉献者为伍、锻造上进心。如此方能坚持“致中和之道”、在浓艳场中试淡泊之守、从纷纭境上勘淡定之操。

明公职人之是,辨幸福感之非。须引入聘任制方能去民众误解的“疑云”,拨开公务员“被幸福”的迷雾;更须培养中和心淡看自身落差的“雾霾”,摆正公务员“不幸福”的浅见。如此,方能还公众认知的一片青天,方能给公职人补上好一堂“服务课”,方能让铁饭碗真正舒心、民众彻底放心、政府行动大快人心。

2015公务员考试申论文:让城市多一片绿色风景

绿地作为城市的“肺”,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具有自净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化城市景观、改善人居环境、吸收降解城市污染物、减轻或消除城市热岛效应、净化大气环境、降低噪音等方面,具有其他城市基础设施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森林文化是城市文化和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审美意识、道德情操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也使城市森林成为城市文化品位与文明素养的标志。

世界各国在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中都十分重视城市绿地,把绿化作为建设观代化城市的重要部分。近年来,我国城市绿化发展较快,但是总体上看,城市人均公共绿地仍较少。而且城市绿化尚有误区:一是普遍重草轻树,一些城市热衷于大种草坪,尤其在新建的广场中草多树少。二是绿地设计贫乏,样式单调;重视外来树种,轻视本地树种,绿地失去特色。三是急于求成,有的城市不惜工本,大搞“大树进城”,到农村和山区购买大树,移植进城,结果成活率很低,既没有增加城市绿色,又破坏了山区和农村的生态。

城市绿化必须摒弃那些“推山造山、填塘挖塘、砍树栽树”等大挖大填和斧凿痕迹,真正实现天人合一的文化涵。

其一,找到经济、生态和居民生活三者共赢的平衡点。许多城市注重景观效果,偏重快速郁闭成型的造林绿化方法,树种单调、径级较大、规格近似,群落结构比较单一,稳定性和抗逆性较差,管护难度较大;草地和一些引进树种,投入成本高,管理维护费用大,还不能很好地凸显绿化的功能。城市绿化要注重生态适应性,确保树种的成活率和寿命;要注重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科学选择运用树种,发挥树木观花、遮阳、环保、引导行人和车辆等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提高生活环境的舒适度;要重视发展乡土树种,充分体现一个城市的地方特色和文化涵。

其二,提高绿化用地空间利用效率。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变“高”了,绿地却变“矮”了。一方面是造盆景式的所谓“精品”,另一方面许多树木被人为截干,甚至一些成片造林的树木也被习惯性地截冠修剪。结果不仅导致高额的建设成本和维护费用,而且经常发生病虫害。有些地方绿化建设改善环境的功能没有提高,反而成为负担。事实上,我国适合城市绿化而又树体高大、冠形良好的乔木十分丰富。

其三,建设城乡一体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我国绝大部分城市至今维持着城乡绿地“二元分治”的管理体制,随着国家对城市用地规模扩实施越来越严格的控制政策,应尽快将城乡一体的生态绿地系统建设摆上日程。系统规划应该做到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完善统一,使现代经济的高度发展与生态环境协同优化,建设具有持续发展活力的城乡一体化生态型城市。

2015公务员考试申论指导:筑“里子”撑“面子”

高分技巧一:筑“里子”——要点齐全

要点不全面是造成提出对策题型失分的主要原因。有些考生仅能提炼材料中醒目的对策,而对于材料中需要二次加工、通过间接方式提炼出的对策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分数从笔下“溜走”。下面向各位考生介绍一些对策在材料中的“藏身”之处,要点虽“狡猾”,然而好方法在手,高分何愁?

(一)由原因推对策

古语有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作答提出对策类型的题目,可在材料中查找是否有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的语句,由原因来推出解决措施。

【题目】假定你是一名派到农村的支教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简要分析希望小学遭废弃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希望小学遭废弃问题的具体建议,供上级有关部门参考。(20分)

要求:

(1)对原因的分析准确、全面;不超过100字;

(2)所提建议具体、有针对性、切实可行;不超过300字;

(3)条理清楚,表达简明。

【材料】柳延希望小学是某当村主任的时候筹资修建的,可惜只用了七八年就撤了,留下了空荡荡的校园。上世纪90年代,和中国大多数农村一样,某所在的枣园镇延店则村,也经历了轰轰烈烈的建校潮。然而时隔几年,新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又让很多农村小学陷入“沉睡”状态。这其中,也殃及部分希望小学。

如今,村里还有50多个孩子在邻村的裴庄希望小学上学。由于路有点远,又不能住校,大人们只好每天骑车接送孩子。“现在除了房子,什么都没了。”在校门外的一堆砖头瓦砾里,某找到了唯一能见证这所学校历史的一块石碑,那上面盖满了泥土,看不清碑文。他让子端一盆水过来浇在石碑上,然后用手慢慢地抹去碑身上的泥土,这才露出了清晰的字样:延店则村希望小学占地1260平方米,共建教室10间……

【要点】调整“撤点并校”政策,在交通不便等地保留必要的教学点。

【解析】通过阅读材料可知希望小学遭废弃的一个原因为“‘撤点并校’大规模推广使希望小学被撤销”。那么如何解决希望小学遭废弃的一项措施,可结合材料中提到的当地实际情况,推出“调整‘撤点并校’政策,在交通不便等地保留必要的教学点。”

(二)由问题推对策

在提出对策题目要点的选择过程中,有许多对策措施是直接来源于问题的。有许多考生认为“问题就是问题”,采用直线思维,往往错失捕捉要点的良机。因此,需要结合材料容,抓住由问题推导对策的机会。

【题目】“给定资料4”反映了T市市民出行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假定你是市交管局聘请的观察员,请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呈送市政府有关部门参考。(20分)

要求:

(1)对存在的问题概括准确、扼要;

(2)所提建议具体简明、有针对性、切实可行;

(3)不超过400字。

【材料】市民甲:8月下旬的一天早上,我送朋友去家口长途汽车站,发现这里是一个Y字形路段,行驶的车辆由两条机动车道汇聚到一条机动车道上。引人注目的是,两条分支机动车道中的一条上缓缓行驶着大量公交车,一辆接一辆,车队一直排到Y形车道汇流口。公铺桥西这一站点设置在两条机动车道之间,我和朋友便是在这一站下的车。这里下车的乘客很多,从公交站牌看,至少有15条不同路线的公交车要在这一站停靠。这就使得上下车的乘客特别多,疏散时间增加,公交车停靠的时间也就相应增加,而之后需要进站的公交车排队进站的时间也被延长。我看到排队等候进站的公交车一直都保持在5辆以上,使得路面拥挤不堪。我从公铺桥西站下来后沿着公交站绕了一圈,发现并没有能够穿过马路的人行横道。乘客如果想要安全地走到5米开外对面的公交站,需要返身走几百米去绕行家口天桥。这对于在上班时间急着换乘车辆的人来说太费时间,所以我看到绝大部分下车的乘客都径直走到站点与绿化带之间的空隙处,在大量的机动车流之间惊险地穿过马路。这虽然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但与登上天桥再下来相比显得方便快捷许多。

【要点】科学设置站点。站点分布要合理,避免车流集中,往返站点要一致,否则应作好标识。

【解析】通过阅读上述材料可知市民出行中遇到“站点设置不合理,交通拥堵,浪费时间”的问题,那么如何解决这一市民出行中遇到的问题,由问题推导出对策“科学设置站点”即可。

高分技巧二:撑“面子”——字迹工整重细节

干净工整的卷面让阅卷者神清气爽,更令考生受益颇丰。对于提出对策题目而言,除了对策要点齐全、作答具有逻辑性、条理性之外,考生若用清晰工整的字迹将答案呈现于答卷之上,无形中会为自己获得一定的印象分。建议考生从现在起,每天用一点时间练字,或者在做训练题的过程中认真书写每一个题目,答题、练字两不误。我们的目标不是书法家,而是打造一干净、工整的答卷。

细节不是“细枝末节”,而是用心,是一种认真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提出对策题型的答题难度适中,然而有许多考生往往越简单越容易疏忽大意。因此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必须牢记对策要点的来源,认真梳理材料容,抓住“要点齐全”这个得分的“里子”,还要有一整洁的答卷撑“面子”。筑好“里子”、撑足“面子”,相信你必能在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

2015公务员考试申论文: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

追求什么样的政绩,是衡量一名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事业、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如果我们党弱了、散了、垮了,其他政绩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些重要论述,对新形势下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提出了新要求。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切实履行管党治党责任,努力做好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为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强化责任意识。责任意识体现工作态度,影响工作成效。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必须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工作是本职、抓不好党建工作是失职、不抓党建工作是渎职的责任意识。一方面,认真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将管党治党作为各级党组织的分之责、当然之责、首要之责,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另一方面,实行严格的管党治党目标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在干部考核中体现“党建导向”,让抓好党建的干部脱颖而出;对各级党组织负责人的考核首先看其抓党建的实效,对其他党员领导干部的考核也要加大这方面的权重。

管好干部队伍。同志指出,“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建设好、管理好干部队伍。坚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五条标准”,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选拔任用、培养造就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改变对干部只用不管、重用轻管的现象,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既善于用好实绩突出、作风优良的干部,又敢于调整能力不强、作风不实的干部;既注意考核干部工作成效,又注意了解干部思想心理,从而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体现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尤其是要完善干部经常性管理机制,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防止干部犯大错误、堕入腐败深渊,给党的事业和形象造成损害。

重视领导带头。实践表明,抓住领导带头这个关键,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解决问题就能势如破竹,改进工作就能立竿见影。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必须发挥领导干部的模带头作用。领导干部无论职务高低,都必须始终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切实遵守党规党纪,经常打扫思想上的灰尘 ,勇于校正实践中的偏差 ,矢志不渝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 ,以实际行动为抓好党建作贡献。 尤其是党委一把手和负责党建工作的领导干部更要履职尽责 ,旗帜鲜明抓党建, 倾心竭力管党务,努力在党建上多出政绩。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省市坚持书记抓、抓书记,要求党委书记亲自谋划活动开展,认真履行“六联系六带头”承诺(联系一个县、一个乡镇、一个组织涣散的村、一个重大项目、一个重点企业、一个改革专题,带头提高认识、谋划部署、办点示、开展学习、听取意见、立行立改),实现了抓活动与抓党建、改作风与促发展的有机统一。

2015公务员考试申论文:还原科学的精彩才能迎来真正的科学昌明

如果你对一个毫无审美情趣的科学匠人说“我的忧愁像漆黑的夜晚,浓的化不开”,他一定觉得你不通逻辑、不可理喻,然而这样的比喻在文学上确是司空见惯的,倘若不这样类比,文学的趣味恰恰会降低很多。从科学的逻辑上来说,“异类不比”,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常识性公理,而从文艺的角度来看,异类之比却能比出绝妙的审美意境。从上述分析来看,确实正应了那句话--人文是精彩的,科学是呆板的。科学的呆板来自于其求真的天然属性,在科学的世界里容不得半点含糊,严格的逻辑性界定清楚了科学的边界--世界原本客观,人类当然要以客观的态度和方式去面对它。

然而,真正面对物质世界的,始终还是人自身,科学充其量只应扮演中介性的工具角色。人类所需要的终究还是“精彩”,而非“呆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科学原本也该是精彩的,呆板的科学只是其一重属性,甚至是次要属性。当医生把人体单纯看作一个物体而以所谓“科学”的态度去对待、当核物理学家只服从于核弹的杀伤等级、当生物学家跃跃欲试于克隆出完整的人时,科学的呆板甚至显得有点可怕,因此,科学的“精彩”已经不纯是科学所具备的修饰,而成了科学发展的必需,否则,当科学沿着自身演进的逻辑阔步前进而将“呆板”进行到底时,可能也就是科学终结之日。而何时能彻底还原科学原本的“精彩”之日,也就是科学真正昌明之时。

科学的精彩需要为其注入人文的色彩,科学的发展需要人文的护佑。人类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自由,科学只是人在面对自然世界以寻求自由的工具,因而本质上科学就该是人文性的。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要坚持人性的标准和底线,正如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所言:“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其实就是揭示了科学具有人性底线的一个方面。科学研究不仅要追求真,要尊重自然的规律,更要追求美和善,也要尊重社会的规矩和审美取向。

科学的精彩还需要通俗地传达。科学不应该是象牙塔里的思维游戏,其工具属性决定了它要走向大众。科学家在向大众传达科学的成果时,要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形式,剥去术语和名词为科学带上的冷艳面具,让科学变得可亲近、有温度、走入寻常百姓家。只有这样,科学才能真正赢得普罗大众的广泛共鸣,获取最为宽广的群众基础。

时至今日,人类的异化已十分深刻,不得不说,在这其中科学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手机低头族”无处不在、转基因争议日甚一日、中医存废众说纷纭,甚至“文科生”成为一个轻贬义词的今天,讨论科学的“精彩”问题显得正合时宜,而这或许正是当今社会诸多重要问题能够得以破解的希望所在吧。

2015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练笔:开展劳作教育

申论热点练笔:开展劳作教育

【给定资料】

南理工将劳动设为必修课,学生考核不过要重修。理工大学教育实验学院今年面向2014级本科生推出名为“益心益意”劳作教育,学生们的上课时间和地点都不受限制。校园绿化巡查算分、民工子弟学校支教算分、去博物院当引导员也可以算分,只需要每学期修满20个课时,都可以得到这门课的1个学分。南理工也由此成为了高校中率先“试水”劳作教育的学校。(11月3日《扬子晚报》)

在某些大学为了赶时髦或干脆为了招徕眼球,相继推出爬树课、哈利·波特与遗传学、三国杀攻略教程、《生死课》(教学生写遗书、立遗嘱)等奇葩课程之时,理工大学推出的劳作教育似乎显得有点“土”。但劳作课无疑更接地气,更能显示学校脚踏实地的务实教学作风,因此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

据负责劳作教育实施的辅导员说,推行劳作教育制度,其目的在于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负责、合作、守时、自律、主动、诚实、服务他人与忠于职守等品质,体验尊严和人格平等的真谛,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高效的学习风格。这当然是“高屋建瓴”的说法,劳作课在一定程度上也确实能起到这样的效果。实际上,即使没有这些“高大上”的理由,学校开设劳作课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最起码,提高了学生的劳动意识、锻炼了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自食其力带来了帮助。

劳作课虽好,也只是一门课,只有20个课时。而劳动对于所有的人来说,都是人生的永远必修课,须臾不可离。只要身体健康者,都要靠劳动来养活自己,同时也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他人提供服务。因此,劳作课更多地是起到了一种象征意义和引导作用,真正的劳动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觉参与劳动的观念、引导他们主动投身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才是劳作课的最终目标。

同时,类似的劳作课的开设时间可以再提前一点,不一定非得等到孩子上大学,也不一定非得完全通过学校教育的方式来进行。一些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劳作教育,并且采取的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有的国家还以立法的形式规定,儿童满六岁就必须参加一定数量的家务劳动。相对而言,中国的家长似乎更热衷于给孩子报培优班、奥数班,功利性的目的较强。殊不知,参与劳动、学会劳作是培养健全人格和基本生存能力所不可或缺的,是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的根本。劳作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应当成为社会的共识。可以说,“劳作教育”是永远的人生必修课。

【作答要求】

给定资料最后一句提到了,“劳作教育”是永远的人生必修课。请你根据给定资料,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谈一谈你的观点。

【参考文】

“劳作教育”作为必修课要落到实处

据报道,理工大学教育实验学院今年面向2014级本科生推出名为“益心益意”的劳作教育课,且在课程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该课作为大学生必修课程,分为校园服务的基本劳作课和社会实践的拓展性劳作课两大部分,每学期修满20课时,就可得到这门课的1个学分,表现优秀的学生,在各项评优中会享受一定的“福利”,但考核未通过必须重修。

众所周知,类似“劳作教育课”这样的课程在我国中小学里长期存在,诸如“劳动课”、“劳动技能课”等,有条件的学校还组织学生参加实践基地劳作,旨在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吃苦耐劳的品质。但是到了大学之后,这门课程基本就舍弃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学毕业前的社会实践或实习课程,一般规定拿到1-2学分的实践学分才能毕业,主要参与和专业知识或未来就业相关的工作,目的是为就业作好准备。那么,现在大学设置“劳作教育课”,是否有此必要呢?

劳动作为一项基本技能和品质素养,无论何时何地,都需要予以重视,作为大学必修课程也没有问题。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劳作教育课”不能停留在表面上,在课程设置时,需要思考的是培养学生怎样的基本素养,渗透怎样的价值观,对学生究竟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才是根本。

之所以强调“劳作教育课”要落到实处,是因为从一些中小学甚至大学各种不同形式的劳动课,有些主要是在做表面文章。一些中小学的劳动技术课,理论课大多沦为纸上谈兵,实践课的劳动安排也少有督促,甚至干脆以劳动来惩罚一些违纪的学生,劳动教育应有的价值名存实亡。到了大学,社会实践课则很少有相应的课程实施方案,不少大学生在毕业前夕随便找一家单位写个鉴定盖个章,实践学分就轻易到手了。至于是不是真的培养了劳动技能,养成了好的劳动品质,反倒是其次的了。而高校管理者更是很少去追究真伪。

对劳动教育的忽视,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许多问题。一是直接反映在大学生个人、教室、宿舍的清洁卫生上,不少学生无法维持整洁的生活环境,不仅影响个人的身体健康,也还影响学习环境。二是间接对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造成了长远影响。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未来的工作上,也难以有更好的发展。从这两个方面来看,劳动教育不可谓不重要。

长期以来,在人才培养规格上,我们提倡“五育并举”,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也直接体现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上,甚至在特殊时期把劳动教育放到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在培养人的规格上,目前谈得更多的是德、智、体、美等“四育”,劳动教育很少提及,在高校人才培养上,取而代之是培养实践性、创新型人才。而劳动教育恰恰是实践性、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之一。

总之,劳动教育很重要,但关键是如何开展“劳作教育课”。对此,应该有三个方面的基本认识:首先,我们不能把大学劳作教育课简单等同于中小学劳动课的延伸,而是必须落到实处,发挥其应有的育人价值。其次,劳作教育课也不能以仅以出勤作为考核标准,应该注重劳动过程以及劳动的成效。最后,劳动教育不能只是简单通过一门课程完成,而是应该作为一种思想或理念,融入到各门课程的培养目标中去。

2015年公务员考试申论文:铁饭碗的幸福

铁饭碗的幸福

——明公职人之是 辨幸福感之非

从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到毛主席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周恩来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到俗语常言的“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番薯”,公职人员的工作性质、职业操守、人生定位令人赞叹。

时至今日,关于公职人员幸福感的问题却随之而生,公务员拜金狂潮蠢蠢欲动、灰色收入时有耳闻、高官情妇已不鲜见,公职人的丑闻令人扼腕;公务员抑郁情绪频频出现、晋升瓶颈由来已久、职业成就几无认同,公职人的苦水也如潮涌。无论是群众眼中的“最幸福”,还是自身以为的“被幸福”,“铁饭碗的幸福”依旧扑朔迷离。正有诗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更不同。”。一言以蔽之,明公职人之是,方能辨幸福感之非。

以聘任制扫清民众误解的“疑云”,拨开公务员“被幸福”的迷雾。

古语云:“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灵”,公务员终身制疲态百出,无论是“一杯茶、一支烟、一份报纸看半天”的消极工作状态,还是“一元吃饱吃好”的超国民待遇,抑或是“士农工商”的传统高地位,都让公务员行业的社会认知陷入“雾霾”。故此,以公务员聘任制驱散认知“阴霾”的呼声日渐强烈。而落实公务员聘任制则须做好“三要”。即要以“抓铁有痕”的劲头拓展聘任实行围、要以“蹄疾步稳”的格调深化聘任层级结构、要以“燕子垒窝”的恒心拓宽聘任公务员上升渠道。与此同时,更要防止“三不”,即终身制度不敢改、聘任员工不重用、聘任岗位不愿来。

以中和心淡看自身落差的“雾霾”,摆正公务员“不幸福”的浅见。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部分公职人身处其中难免遭遇“一叶障目”。以为机关生活想象力缺乏、强调“做人”胜过“做事”、晋升机会寥寥无几等刻板印象不断化。究其根源,弊在公务员自身的认识误区。摆正公务员观念上“不幸福”的陋见,要以人民公仆为典、深化服务心;以贪官污吏为鉴、摈弃虚荣心;与甘于平凡者成列、熏实干心;和敢于奉献者为伍、锻造上进心。如此方能坚持“致中和之道”、在浓艳场中试淡泊之守、从纷纭境上勘淡定之操。

明公职人之是,辨幸福感之非。须引入聘任制方能去民众误解的“疑云”,拨开公务员“被幸福”的迷雾;更须培养中和心淡看自身落差的“雾霾”,摆正公务员“不幸福”的浅见。如此,方能还公众认知的一片青天,方能给公职人补上好一堂“服务课”,方能让铁饭碗真正舒心、民众彻底放心、政府行动大快人心。

最后,祝各位考试一举成“公”。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7b95baea3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76.html

《申论范文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