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程理论知识

发布时间:2019-11-2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课程理论知识
第一章:思想政治课程理论基本知识
第一节:思想政治学科理论概述
一、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
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理论的首要的基本问题,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依据。是一门以社会主义德育为目标的综合性的人文社会科学常识课。具体体现在:
第一,思想政治课既有德育的性质,又有智育的性质; 第二,思想政治课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第三,思想政治课是心理品质、思维能力、文化知识和政治觉悟各方面能力与素质综合提高的有机统一。
二、思想政治课程的特点
是集理论教育、社会认识和公民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
是学校德育工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课程在学校德育活动中起着奠基和导航作用。
三、思想政治课程的功能:
1.导向功能:对学生人生目标、自我价值和发展动力的导向; 2.规范性功能:对学生思想观念、道德行为和政治方向的导向;
3.个性化功能: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定向功能、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合理建构功能和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个体享用功能。
第二节:课程基本理念和目标
一、高中政治课程的基本理念
1.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 2.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 3.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4.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与开放性; 5.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二、高中政治课程的课程目标 1.总目标
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共的指导思想。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具备在现代社会中独立自主的能力。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分类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中共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理解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理解当代中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和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获得正确选择人生发展道路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面对实际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提高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能力。提高在社会生活中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能力。培养为未来生活而自主学习、选择探索的能力。增强依法办事依法律己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发展采用多种方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搜集筛选社会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热爱中国共产党,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的信念。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祖国命运,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诚实守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治观念,培养公民意识。热爱集体,奉献社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倡导团结友善的精神。乐于学习,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具有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热爱生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追求更高的思想品德目标。热爱和平,尊重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关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培养世界眼光。
第三节:课程设计思想
主要采用模块化的组织形态,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
逻辑结构: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市场经济),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民主政治)思想政治3(文化生活,先进文化)和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求真务实)以及选修课程,分别是: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第二章:课程标准解读
第二节:课程形态
一、课程形态定义
是指课程的存在和表现形式,也就是课程在当前中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呈现方式等的统称。常见的课程形态分为五种,分别是:
1.以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性质为标准,分为德智体美劳课程;
2.以教育内容的性质和组织方式为标准,分为分科课程(语数英等)、广域课程(如健康语言社会等)、综合课程、核心课程和活动课程等。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3.以学习经验的性质或者学生心理发展指向为标准,可以分为认知性课程、情意课程; 4.以课程决策的层次为标准嘛可以分为理想的课程,正式课程,领悟的课程,实行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等;
5.依据课程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二、思想政治课课程形态
1.综合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呈现方式的综合性,目标体系的综合性; 2.课程呈现形式的多样化。教材形式的多样化,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第三节: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结构
一、思想政治课课程结构内涵
课程结构要适应地区间经济文化的差异;要适应不同学校的特点;要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二、思想政治课程文本结构 1.课程标准
2.教材:教材是通过信息、符号、媒介构成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 三、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结构 1.理解课程模块的建构方式 2.必修课的基本框架及设计思路 3.选修课的基本矿街及设计思路
第四节: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
2.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 3.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 4.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二、评价建议
将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首位。 强调学生既是评价对象,也是评价主体。 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评价; 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 采取多种学习评价方式; 采用开放的教学评价方式。 三、教科书编写建议
1.鲜明地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 2.把握内容标准的要求与编写教科书的关系;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3.发掘教科书引领教学活动的功能; 4.满足不同层次和类别学生使用的需要; 5.倡导联系生活实际、活泼生动的呈现方式。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1.丰富扩展课程资源; 2.主动开发课程资源。
第五节:思想政治课程目标定位与教材解读
一、《经济生活》的目标定位与教材解读 1.目标定位
《经济生活》以中共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思想为统领,以市场经济的运行为背景,围绕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经济现象和行为,着眼于各种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表现,提供富有应用性的知识,并从中引申出相关的道德意义、思想政治观点和经济学原理。在知识目标上,帮助学生知道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在能力目标上,帮助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获得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和技能,理解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珍惜诚信的价值,增强法律意识,培养进取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
2.教材解读
第一单元是生活与消费。新教材从消费现象开始,主要是因为新教材强调以生活逻辑为主线,强调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显然,消费是最贴近人们生活的经济现象。对涉世不深的中学生来说,即使没有接触过生产和分配等经济生活,但一定接触过消费和交换。因此,教材从消费入手,更贴近学生胜虎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一个人要消费,往往需要与别人交换,而交换就离不开货币,就必须知道商品的价格,否则就无法进入消费。根据这个逻辑,本单元三课分别是神奇的货币、多变的价格和多彩的消费。
第二单元是生产劳动和经营。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因此,本单元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生产。正是按照消费离不开生产这一逻辑,本单元一开始明确提出发展生产、满足消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发展社会生产的经济制度背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共发展。生产活动,离不开劳动者的劳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因此,本单元接着介绍企业和劳动者,企业的生产经营离不开资金的投入,我国的金融市场为企业提供了多种筹资方式,正是这些筹资方式,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多种投资的选择。
第三单元是收入和分配。通过生产把社会财富创造出来,那么这些社会财富该如何合理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分配呢?接着就应当研究财富的分配问题。本单元的核心内容就是介绍财富分配。主要包括个人收入分配和国家收入分配两个层面。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因此,税收成为研究财富分配问题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第四单元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今世界经济已进入市场经济,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照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要求,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现了市场经济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整个世界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大背景,面临经济全球化趋势,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二、《政治生活》的目标定位于教材解读 1.目标定位
教材体现德育回归生活的理念,根据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组织教材内容,政治学科知识为支撑回答政治生活的有关问题,并有机地渗透对学生济宁政治观点的教育。教材的主线是公民的政治生活——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我国的政治制度)——当代国际社会。以中共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思想为统领,公民的政治生活出发,以学生能够感受到的并能够参与进去的政治生活为起点,着眼于现实生活中公民与政府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强调我国的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保障,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进而了解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作用影响和主张,识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和中国的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教材解读
全书共九课内容,第一单元由两课和一个综合探究活动组成。从知识的角度看,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决定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生活的角度看,学生首先要认识到我们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里,才能正确地行使民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所以第一单元首先明确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学生在学习和了解这部分知识的基础上,再了解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自己享有哪些政治权利,需要履行哪些政治义务,了解近些年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一些新变化、新做法,并通过学习、实践、参与体验的过程,认识到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提高自身政治素养的重要性。
第二单元由两课组成。主要内容是介绍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分析政府与人民的关系。共涉及五个方面:一是我国政府的管理与服务职能;二是我国政府对人民负责的责任;三师我国政府要依法行使权力;四是我国政府行使权力需要人民监督;五是探究我国政府权威的来源。第二单元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单元以学生参与社会公共管理为主题,了解政府履行职能的要求,关注政府改革,是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三单元由三课组成。我国的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保障,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从政治制度层面上回答了上面两单元有关知识的根源和基础。本单元在内容上既是前面两个单元内容的延伸和深化,更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重点,旨在帮助学生认识我国各项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以及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特点。
第四单元由两颗组成。引导学生把视野越出国家主权国家的范围,转向纷繁复杂、丰富多彩的国际社会,学习有关国际社会和我国外交政策的知识。其立足点是讲解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活动。要正确认识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活动,必须了解其背景和依据,这就需要了解国际社会的基本情况和基本知识。本单元以学生参与国际政治生活为主题,以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和平意识为目标,以有关国际社会的知识为支撑,由密切相关的两课和一个综合研究活动组成。本单元的知识与前三个单元知识有密切联系,如果说前面主要讲公民参与国内政治生活,主要了解我国国内的生活政府的内政管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那么本单元责主要是讲我国的外交活动和引领公民参与国际政治生活。这两部分知识构成了全书的完整体系。
三、《文化生活》的目标定位与教材解读 1.目标定位
以中共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思想为统领,围绕人在文化生活中全面发展的主题,从体味文化入手,依次分析文化的内涵、功能、作用发展和价值等问题,以及分析文化生活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以文化在继承交融与创新中传承为主题,讲述传统文化的作用于价值,新文化的产生、先进文化的发展的原因及意义;以弘扬中华文化的价值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特点,特别强调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主题,从当代学生文化生活的选择出发,讲述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其基本思路大体遵循:“是什么:文化的概念;为什么:文化的发展;怎么办:文化建设”的逻辑顺序排列。
2.教材解读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讲述文化的概念功能和作用。包括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作为人类的精神活动,对社会发展有引导和制约的作用;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代社会,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等内容。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讲述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创新的意义。包括: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中,文化经过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经过相互借鉴和融合,实现创新和发展;在发展民族文化,继承传统文化时,既要防止固步自封、闭关自守的倾向,又要防止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倾向等内容。
第三单元文化与民族精神讲述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包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踏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当前,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社会主义的实践,大力弘扬和培育这种民族精神,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等。
第四单元发展先进文化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目标和要求。包括:大理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以培育四有公民为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以思想道德建设为中心环节;要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就要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等内容。
四、《生活与哲学》的目标定位与教材解读、 1.目标定位
是为了满足学生探索、追求真理的基本要求。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为统领,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讲述,融入以生活实践为基础的体系结构中,这是课程框架的基本结构。教材分为四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它们的设计意图依次是:生活实践的观点——如何认识世界;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矛盾分析的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强调以生活逻辑为主线,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出发,遵循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便于学生接受理解和运用。
2.教材解读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从知识体系来说,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哲学,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以怎样的方式看待世界,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本单元围绕的一条主线就是哲学和生活的关系问题。无论是介绍什么是哲学,还是介绍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还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的阐释,都是置于生活、实践和时代的大背景下进行。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本单元的核心问题就是生活和哲学的关系问题。围绕上述问题,本单元设置了三课,一个综合探究。结拜呢结构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的功能;
第二单元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如何看待物质与意识、践与认识、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阐明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入手,引领学生正确认识外部世界。本单元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我们周围的世界是和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正确看待和把握周围的世界,实际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二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围绕上述问题,本单元设置了三课和一个综合探究。第一课和第二课主要讲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第三课主要讲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综合探究主要讲党的思想路线。基本结构是:物质——意识——实践——求真务实与时俱进。
第三单元,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者哲学如何看待物质世界的运动与发展,阐明辩证唯物主义的联系发展和对立统一的观点,学习唯物辩证法。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从思想方法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的角度回答: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发展观点矛盾观点是我们对这一问题的基本回答。因此,本单元设计了四课和一个综合探究。第七课讲联系,第八课讲发展,第九课讲矛盾的观点,第十课讲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是创新。综合探究讲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基本结构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发展的观点——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规律——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创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综合探究)
第四单元,主要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看待社会历史和人生价值,阐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阶级和阶级斗争、人生价值等方面的基本观点。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正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此,本单元共两课,一个综合探究。第十一课讲历史观,第十二课讲价值观和人生观。综合探究讲坚定理想、铸就辉煌。基本结构是: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坚定理想、铸就辉煌。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82bc1a1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44.html

《高中政治课程理论知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