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世界最著名建筑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18-09-24 04:05:0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世界最著名建筑案例分析

一:创新建筑师代表: Santiago Calatrava (卡拉特拉瓦)



Santiago Calatrava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Santiago Calatrava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由于Calatrava 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



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术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规预料。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特长。早自20世纪初以来,桥梁的设计一直被托付给了路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退避三舍好像已成习惯。由于有了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筑师们才忽然发现了新的课题,在90年代前后爆发了对桥梁进行建筑设计的热潮,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开始塑造城市中的这类元素,进而影响到城市的面貌。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是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此地原有一个旧馆,是在1957年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展厅,名号不大,其实却造成了绝对喧宾夺主的局面。

1巴伦西亚科学城









 

巴伦西亚科学城

  位于Valencia Spain 西班牙瓦伦西亚的Planetarium of the Valencia Science Center 巴伦西亚科学中心天文馆

  享有声誉的西班牙建筑大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一直以来都是我关注的对象。学生时代我甚至仿冒他建筑的骨骼结构交了一个构成作品,经还博得了老师的一番赞扬...

   对与卡拉特拉瓦的很多张扬或是张牙舞爪的表现主义的作品还是比较熟悉的!直到偶然间看到这个:巴伦西亚的艺术与科学城

  巴伦西亚的艺术与科学城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分别是:一个天文馆、一个科学馆(菲利佩王子艺术科学宫)、一个歌剧院(索菲娅王后大剧院)。在歌剧院、科学馆、海洋馆组成的大型规划区域之间是跳动的天光与水色。

  三件套的建筑组合简直是典型的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风格。设计灵感同样来自于大自然的建筑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先生惯于用动物骨骼、鸟类的羽毛、甲壳类动物的外壳说事!

 

巴伦西亚科学城远景

  显然巴伦西亚的科学城被很多介绍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代表作品的文章忽略了!可能是这些文章太老了、又相互抄袭的结果吧;为数不多的几片评论也多只是只言片语....

  凝视这个建筑,感觉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这个建造于1996-2001年的水上巨蛋同我们引以为豪的国家大剧院异曲同工或是心有灵犀”!

  巴伦西亚( valencia)这座著名的建筑--大气层被视作是这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前边也有水、可是大气层同样是半封闭半采光的格局,只是蛋的形状更接近一个橄榄,而且它不是孤立的,几个结构手法不同的建筑组成了了一个群组,在整个占地面积为87英亩的艺术与科学城中所有的建筑都相得益彰,达到了功能与结构的对比与统一,非常协调,仿佛置身科幻世界。更重要的是这些建筑符合给它们的命题:那就是科学中心所应当具备的科技质感!

 

 

灯火辉煌的巴伦西亚科学城

  瓦伦西亚市政府委托本地建筑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先生设计了这个综合区包括三个壮观的纪念碑式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索菲娅王后大剧院看上去像是一艘远航的太空船!

  设计者用闪闪发亮的砖块覆盖了整个大剧院的表面,使其外表如同悉尼歌剧院一样能在白天和夜晚发光。索菲娅王后剧院的内部有4个表演区,主厅座位1700个,能表演交响乐、芭蕾和戏剧,也可作为露天演出场所。索菲娅王后剧院能同时容纳4000名观众。菲利佩王子艺术科学宫,这座造型古怪的先锋派建筑,一度成为瓦伦西亚现代化的象征!

 

巴伦西亚科学城局部图

  写到这里,有必要将大师--卡拉特拉瓦所谓的理性的表现主义整理出来以便更加深刻的理解其建筑的精华理念:

  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来理解卡拉特拉瓦的作品:首先,它们都通过优化的设计方案来解决实际问题;其次,解决问题的手法以及的设计理念常常在作品中表现得一目了然,从而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引起共鸣;最后,这些作品令人赏心悦目的同时,开创了一条解决建筑问题的全新的思路,并促使我们思考有关建筑本质的问题。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就是一位这样的大师,他把建筑和工程两者重新综合到了一起。卡拉特拉瓦集建筑师、工程师和雕塑家各种才能于一身,他的成就比前面提到的几位大师有过之而无不及。卡拉特拉瓦的作品不仅带给我们美的享受,也为我们开创了一种解决建筑问题的新思路。卡拉特拉瓦的作品堪称我们这个时代里艺术和科学的结晶。

 

 

室内设计

  并非所有人都能像卡拉特拉瓦一样成功,很少有人能够具有他那种天赋和对艺术的感悟力。但是,每个从事工程的设计者都有条件通过自己的努力使项目更具创造力,每位建筑设计者也可以在了解结构和机械的特性之后更富于想象力。如果我们照此努力,那么我们的专业会远比现在更具有吸引力。

 

  卡拉特拉瓦的重要贡献更在于他所提出的当代设计思维与实践的模式。他的作品让我们的思维变得更开阔、更深刻,让我们更多地理解我们的世界。他的作品在解决工程问题的同时也塑造了形态特征,这就是:自由曲线的流动、组织构成的形式及结构自身的逻辑。运动贯穿了这样的结构形态,它不仅体现在整个结构构成上,也潜移默化于每个细节中。

  工程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分离由来已久,这种技术与艺术的分离使得两个方面都蒙受损失:从建筑角度来讲,失去了完美设计所应具有的勃勃雄心;而从工程角度来讲,设计成为一种程式化的操作,失去了与社会、环境和美学标准上的对话。然而,即使这种分离经常受到非议,实践中能够冲破这种分工局限的却极少。

 

巴伦西亚科学城整体效果图

  的确很多设计师一种偏见,认为工程的具体实现是小问题,交给工程师去完成就行了;更有人将它视为建筑设计的绊脚石,恨不得去之而后快。而卡拉特拉瓦却完全不是如此,他充分利用结构的力量与美感,让平平常常的钢筋混凝土筑出奇特的幻想图景。他的作品有一大标志,那就是连绵不绝的金属架,无论是桥梁框架还是车站、体育馆内部的支撑物,金属架都营造出一种太空般前卫的感觉。近现代身兼建筑师和工程师的人屈指可数,包括:安冬尼奥·高迪(Antonio Gaudi)、皮埃尔·奈尔维(Pier Luigi Nervi)、弗莱里克斯·坎德拉(Felix Candela)福勒(R.Buckminster Fuller)

  由于 Calatrava 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还有就是人体的动态结构分析。

 

 

与众不同的巴伦西亚科学城

  一个建筑师的作品被当成艺术品,拿到博物馆来展出,这并不是一件很寻常的事。能获此殊荣的,全球没有几个。你完全不必因为自己从没听过卡拉特拉瓦的名字而惭愧,其实,你并非对他的建筑一无所知。2004年雅典奥运会气势恢弘的主体育场就是他设计的,这下你明白了吧?

 

巴伦西亚科学城

 

   从80年代以来,无论是后现代主义,还是解构主义,都摇动旗号,以丑以怪以非理性掀起了审美价值观上的革命。如若有谁还在大言不惭地喊叫着建筑的美,则其落伍老土为无疑了。新奇而丑怪,看久了以后就不再新奇,而更加丑怪,有的时候难免会折磨得看的人心情沮丧起来。忽见卡拉特拉瓦这清新大胆的建筑,看到美的回归,情不自禁为之大快。以技术能力探究人类制造美的潜力,以自然法则创造超迈的人工造物而又与自然交相辉映,这股豪气,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气度一脉相承。

  首先建成的是天文馆。球形的天文馆被覆盖在一个透明的拱形罩下,罩长110m,宽55.5m.这个混凝土结构的造型及其运作过程十分诱人。

  他的许多作品设计灵感都来源于大自然、动物的脊椎、羽毛、还有贝壳,他甚至把人的肢体语言和谐地运用到建筑中。他认为这意味着新的生命、新的飞翔和新的希望。

  卡拉特拉瓦觉得,如果用非常复杂的概念来解释建筑那是非常荒唐的。对此他的解释是——建筑同任何活体生物相比都简单得多,但是除此之外,还要确定内部关系,从力的平衡到实用的因素以及建筑物本身的美观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他认为有些建筑设计师试图或者说曾经试图称此类建筑为和谐建筑有些夸大其辞。卡拉特拉瓦声称,在这个或者那个特定的时期,不管它模仿了或者没有模仿大自然,也不管因为它们形似树状或者因为涉及了人体解剖学的概念,建筑只是一个简单的内部次序的体现。

 

 

华丽的巴伦西亚科学城

  卡拉特拉瓦创作作品的时候总是力图使作品富有思想性,尽管这些形象非常抽象,但它们还是富有生命力的。它们并不是一种精确的姿态或者是一种模仿的东西,而是具有一种非建筑性的意义。圣地亚哥的理念是建筑设计师要理解,一座建筑不能仅仅当作一种纯职业来完成,而是要把它理解为一种艺术。

  卡拉特拉瓦的作品在解决了工程问题的同时也塑造了形态特征,真正体现了实用性和艺术性。我们在欣赏雅典奥运会精彩赛事的同时,卡拉特拉瓦所设计的奥林匹克体育馆又将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

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术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规预料。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特长。

2.里斯本车站







在东方车站的邀请竞赛中,工业卡拉特拉瓦超出原设计任务书的范围,在里斯本北面海边的工业废地上创造出一片城市的沃土,一片真正地绿洲。原任务书只要求为1998年的世界博览会设计一个交通中转站,而卡氏把这个车站的设计扩展为一个城市规划的命题。他仔细整理了废弃港口周围的边边角角,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交通枢纽,连接着市际高速火车、普通客车、公共汽车地下停车场以及城市轻轨线。

通过在现有铁路线上建车站,卡氏将一道以往分割居住区与工业区的河堤变成了两者的联络线。他把车站站台建在距地面11m的桥梁结构上,让原本与铁路垂直的一条大道从铁路下面通过并与整个车站建筑群有机地连接起来。这条大道穿过铁路后又延伸了152m,从视觉上加强了各种交通工具之间转换地方便性。

卡氏地复杂设计能够引起人们很多的联想。站台象绿洲,又象森林,也像地中海式的露天市场。钢和玻璃的棕榈树按照17m的柱网紧密排列,覆盖着8条铁道,给旅客带来了新的体验。

  

Calatrava则把该车站设计当成一个城市规划来命题,试图在里斯本北方的一个工业废弃地上,创造出一片城市沃土。Calatrava仔细整理了废弃港口周遭的环境,最后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交通枢纽,不仅和穿梭各城市间的高速火车衔接在一起,更将普通客车、公共汽车、地下停车场以及城市轻轨线等整合在一块。

  在造形设计上,根据Calatrava的想法是希望在水泥陆桥上造出一小片树林,他的出发点并非是模仿自然,而是藉由大自然所引发的灵感创造出另外一种建筑的可能性。Calatrava认为:建筑是人为的介入,不能与大自然相提并论,人为的东西本来就不属于自然,建筑艺术甚至永远无法模拟大自然,也不会结果的。塞尚画里的苹果也不是真的苹果,而是塞尚画中以寓言方式表现的苹果,就像画家或雕塑家能够置入艺术家的情感,我相信建筑是在日常生活中最能引发情感的媒介之一。

  这个车站由于整合了各种交通工具,尤其是地铁与火车的结合,使得其机能组合相当复杂。为了让这些不同机能的构造体间有良好的整合,Calatrava将其视为像生物有机体般,试图寻找其应有的逻辑和秩序。他说:我显然倾向把机体结构想成一种内在的逻辑,使建筑物本身以及各部份都能融为一体。基于这种内在的逻辑,可将各个不同的水泥结构连接成一个接着一个的拱形支撑起车站的月台,它们就筑在月台上,也同时延伸到顶部以便支撑玻璃,在这个建构的逻辑当中,每个部份都融入另一个部分。我所认为的机体结构就是这样,若将其解释得过于复杂,当然是几近可笑的。因为建筑物并不如生物有机体那样复杂,但是两者之间也有着某种关连,从力学到功能性的元素,以至于整栋建筑物的美观考量。正因如此,有一些建筑师称其为机体建筑,我并不认为如此,因为无论何时是否在模仿大自然,或者是树木的形状,抑或令人感觉到是人形,其实这样的建筑,还是有其内在的秩序。











密尔沃基美术馆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是世界上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他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巴伦西亚科学城、坦纳利佛音乐厅、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以及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卡拉瓦特拉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

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建成。旧馆是在1957年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展厅,名号不大,其实却造成了绝对喧宾夺主的局面。

  密尔沃基美术馆位于密执安湖畔,它具有洁白色的外观和别致的造型,如大鸟双翼的巨大屋顶代表着卡拉特拉瓦的美学,同时成为了密尔沃基的标志性建筑。在美术馆旁边还有另外一个好的老的建筑,是沙里宁1957年设计的战争纪念馆。为了尽情发掘地段环境与生俱来的优美潜力,卡拉特拉瓦把建筑放成了在水一方。

密尔沃基美术馆正对着当地的重要路段林肯纪念大道,卡拉特拉瓦沿着大道的方向新建起了一条拉索引桥,跨度长达73米,把人们的视线直接引导到了新建的建筑上来,笔直地正对着新美术馆的主要入口。桥下没有水,湖水更在美术馆的身后使这一道引桥成了一段空间序曲。用拉索支撑的桥在桥头构成了传统的垂直塔门,给入口划出了一个醒目的画框,白色混凝土材质的塔门淋漓尽致地凸显了雄浑茁壮的气质,一下子就把整个建筑的性格鲜明地和盘托出了。引桥的拉索结构中的中脊以47度倾角升起,与桥面构成了空间关系上的平衡,与引桥的方向背道而驰,绷住了全部十条拉索,把桥面的荷载牢牢地固定在高挑的桅杆上,犹如远飞高翔的舒畅和自由。

通过机械传动装置建筑顶部的是两个能够像翅膀一样张开的钢结构羽翼,在阳光下慢慢张开仿佛一座会动的建筑。这个结构体系由两根平行的、倾斜47度的桅杆靠拉力支撑,一根桅杆位于屋面的中轴线上,另一根位于通向艺术馆入口的桥上,创造出了诗意般的结构体系和运动感的整体效果。

和一般建筑不一样的,这个美术馆在户外部分居然也设计了一组遮阳的百页,而没有把百页全都放进玻璃窗的内侧去。卡拉特拉瓦把这一部分的遮阳百页放在室外,直接串在了桅杆上,如同一纤细的羽毛片随时跟着阳光调整自己的角度。

室内空间几乎通身纯白,卡拉特拉瓦以他对混凝土的熟练运用以最简单、最朴实的结构功能,造就了极其雅致而壮丽的美。

米尔沃基美术馆运用了顶级的技术,用老式的材料构建出了现代的美,结构构造出的建筑,同样跳出了绚丽的舞。

  卡拉特拉瓦这清新大胆的建筑,美的回归然人为之称快用自然法则创造超迈的人工造物而又与自然交相辉映这样的建筑无论放在什么地方,都一定是个绝色。



追求内外协调统一:贝聿



贝聿铭,美籍华人,世界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他为我国设计了北京香山饭店、中国银行总部大厦,香港的中国银行大厦等。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合作,为中国培养、培训建筑设计师,为推进中国建筑现代化作出重要贡献。

他设计的许多大型建筑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位于华盛顿市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大厦等作品为世界建筑史留下经典杰作。1999年在北京建成的中国银行总部大厦是贝聿铭建筑设汁生涯中的最后一项大型建筑设计项目,耗时七年,大楼的砖一木,石皆凝聚着他的心血。该大厦楼内有园,似北京四合院,园内水池中自云南石林采来的黑石分布有致,两侧竹丛相映成趣,在空间组织上将中国传统设计手法运用得十分精到。

贝聿铭认为:“建筑是种社会艺术的形式。”在他的任何设计中都不会放松协调、纯化、升华这种关系的努力。在设计时他对空间和形式常常都做多种探求,赋予它们既能适应其内容又不相互雷同的建筑风貌。贝聿铭具有统观全局的设计思想,他说:“建筑设计中有三点必须予以重视:首先是建筑与其环境的结合;其次是空间与形式的处理;第三是为使用者着想,解决好功能问题。……正是这一点,前辈大师们是不够重视的。” 贝聿铭的设计创造出了承前启后的建筑风格,他注意纯化建筑物的体型、尽可能去掉那些中间的、过渡的、几何特性不确定的组成部分。使他设计的空间形象具有鲜明的属性。另外,他的设计还具有强烈生动的雕塑性和明快活跃的时代感。以及被绘画、雕塑作品加强的艺术性。贝聿铭建筑设计中的室内设计部分几乎均由他本人设计以保证内外的谐调统一。

1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美国国家美术馆(即西馆)的扩建部分,1978年落成。它包括展出艺术品的展览馆、视觉艺术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机构用房。贝聿铭设计。

东馆周围是重要的纪念性建筑,业主又提出许多特殊要求。贝聿铭综合考虑了这些因素,妥善地解决了复杂而困难的设计问题,因而蜚声世界建筑界,并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金质奖章。

  东馆位于一块3.64公顷的梯形地段上,东望国会大厦,南临林荫广场,北面斜靠宾夕法尼亚大道,西隔 100余米正对西馆东翼。附近多是古典风格的重要公共建筑。贝聿铭用一条对角线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西北部面积较大,是等腰三角形,底边朝西馆,以这部分作展览馆。三个角上突起断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体。东南部是直角三角形,为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机构用房。对角线上筑实墙,两部分只在第四层相通。这种划分使两大部分在体形上有明显的区别,但整个建筑又不失为一个整体。

展览馆和研究中心的入口都安排在西面一个长方形凹框中。展览馆入口宽阔醒目,它的中轴线在西馆的东西轴线的延长线上,加强了两者的联系。研究中心的入口偏处一隅,不引人注目。划分这两个入口的是一个棱边朝外的三棱柱体,浅浅的棱线,清晰的阴影,使两个入口既分又合,整个立面既对称又不完全对称。展览馆入口北侧有大型铜雕,无论就其位置、立意和形象来说,都与建筑紧密结合,相得益彰。

东西馆之间的小广场铺花岗石地面,与南北两边的交通干道区分开来。广场中央布置喷泉、水幕,还有五个大小不一的三棱锥体,是建筑小品,也是广场地下餐厅借以采光的天窗。广场上的水幕、喷泉跌落而下,形成瀑布景色,日光倾泻,水声汨汨。观众沿地下通道自西馆来,可在此小憩,再乘自动步道到东馆大厅的底层。

展览馆美术馆馆长J.C.布朗认为欧美一些美术馆过于庄严,类若神殿,使人望而生畏;还有一些美术馆过于崇尚空间的灵活性,大而无当,往往使人疲乏、厌倦。因此,他要求东馆应该有一种亲切宜人的气氛和宾至如归的感觉。安放艺术品的应该是房子而不是殿堂,要使观众来此如同在家里安闲自在地观赏家藏珍品。他还认为建筑应该有个中心,提供一种方向感。为此,贝聿铭把三角形大厅作为中心,展览室围绕它布置。观众通过楼梯、自动扶梯、平台和天桥出入各个展览室。透过大厅开敞部分还可以看到周围建筑,从而辨别方向。厅内布置树木、长椅,通道上也布置一些艺术品。大厅高25米,顶上是25个三棱锥组成的钢网架天窗。自然光经过天窗上一个个小遮阳镜折射、漫射之后,落在华丽的大理石墙面和天桥、平台上,非常柔和。天窗架下悬挂着美国雕塑家A.考尔德的动态雕塑。

东馆的设计在许多地方若明若暗地隐喻西馆,而手法风格各异,旨趣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东馆内外所用的大理石的色彩、产地以至墙面分格和分缝宽度都与西馆相同。但东馆的天桥、平台等钢筋混凝土水平构件用枞木作模板,表面精细,不贴大理石。混凝土的颜色同墙面上贴的大理石颜色接近,而纹理质感不同。

 

东馆的展览室可以根据展品和管理者的意图调整平面形状和尺寸,有些房间还可以调整天花高度,这样就避免了大而无当,而取得真正的灵活性,使观众觉得艺术品的安放各得其所。按照布朗的要求,视觉艺术中心带有中世纪修道院和图书馆的色彩。七层阅览室都面向较为封闭的、光线稍暗的大厅,力图创造一种使人陷入沉思的神秘、宁静的气氛。

2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



1988年建成的卢浮宫扩建工程是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的重要作品。贝氏将扩建的部分放置在卢浮宫地下,避开了场地狭窄的困难和新旧建筑矛盾的冲突。

玻璃金字塔是新罗浮宫美术馆的大门,人们可藉电扶梯从广场到达拿破仑厅,拿破仑厅可视为一个迷你美术馆,因为其设计暨管理方式完全与美术馆的展览空间分离,是一个可以独立营运的空间,人们不必购票就可以享受这阳光饱满的大空间,拿破仑厅有两层,人们通常都是先抵达大厅,其中不锈钢的螺旋形楼梯,令人不禁想到贝氏所有美术馆中具雕塑性格的楼梯,不过这次他没有再用混凝土,而是选用更科技性的建材。看似十分单纯的不锈钢楼梯,其实大不简单,没有支柱,全以楼梯本身的螺旋形特性来支撑,而且楼梯高度达29英尺,高度的考验相当惊人。同时为了美观,不锈钢板的厚度即不能过厚,不过虽然有这些困难限制,贝氏依然很成功地创造了一座优雅的楼梯,达到贝氏一贯的空间焦点效果,在螺旋梯的中央有一个圆座,许多人不明究里,甚至误认为是一个没有人的询问服务台,事实上那是服务残障人士的动力电梯,当使用时,电梯厢才会浮现,上下变动的电梯厢就像一件现代化的雕塑,时隐时现,上上下下,更增添了大厅的空间的趣味。

呈正方形,面积达268920平方英尺的拿破仑厅,四个直角正对着各方位的通道口,地面上的三个小金字塔为通往三个不同美术馆的光明的指引。在大厅的周边,有一个可容百人的餐厅,二个简易自助餐厅,宽敞的书店与商店是另外一个特色,从国家艺廊东厢所获得的经验,使得贝氏格外地注重粮食空间”——肉体的与心灵的,总是以较大的面积来容纳此机能需求,波士顿美术馆西厢扩建是另一明证,而罗浮宫美术馆是第三次的同样构想展现,有420席次的多功能礼堂,加上为孩童暨团体所设计的简介室,会议室等,使拿破仑厅成为一个真正服务大众的场所,由大厅向西的通道可到达地下停车场,二层地下停车场可容一百辆大巴士与六百辆汽车,因为来罗浮宫美术馆的人有25%是乘巴士的外国观光客,所以大巴士停车空间占了很大比例。停车场的地下化,也解决了罗浮宫西侧与杜勒丽花园之间的交通结点问题,让都市空间减少了汽车的威协,更加强了由拿破仑广场向西的空间连续性,由停车场到拿破仑厅,虽说然是没有自然光的地下,但贝氏在途中安排了一个倒置的玻璃金字塔,让进入美术馆的行进过程又创造了一次高潮空间,同时又有了自然光,在空间与造型方面更呼应了广场处的金字塔大门意象,这正是贝氏设计高招之处,所有地下的商店,由EGPC与商家签约,获得70年的经营权,商家则提供兴建地下停车场的经费作为权利金,这种联合开发的情形在法国是颇新的尝试,而这种建筑模式,使得公私两皆蒙利,可为公共建筑拓展更宽宏的美景,十分值得推广。

由拿破仑大厅拾阶到夹层,向东往苏利殿,途中的圆天花是种标示,标示了廊道左右两侧的展览室,此两室展出了罗浮宫的历史,接着就见到考古的成果——查理五世时代所兴建的遗构,在走过历史之后,在苏利殿可欣赏到东方、埃及与希腊的文物,苏利殿二楼北侧与黎榭里殿二楼全以装饰艺术为主。

玻璃金字塔高71英尺,是苏利殿高度的三分之二,这是贝氏研究周围的建筑物的心得,也再度证实了贝氏设计与环境的紧密关系,金字塔的底边长116英尺,底边与建筑物平行,亦即与方位平行,与埃及金字塔的布局相同,这又强化了与环境的关系,玻璃金字塔周围是另一方正的大水池,水池转了45度,在西侧的三角被取消,留出空地作为入口广场,以三个角对向建筑,构成三个三角形的小水池,这三个紧邻金字塔的三角形水池池面如明镜般,当云淡天晴的时节,玻璃金字塔映池中与环境相结合,又增加了建筑的中一向度而丰富了景观,在转向的方正水池的角隅,紧邻着另外四个大小不一的三角形水池,构成另一个正方形,与金字塔、建筑物平行,每个三角水池有巨柱喷泉,像是硕大的水晶柱烘托着晶莹的玻璃金字塔,在拿破仑广场,贝氏将建筑与景观完整地合成为一体。在拿破仑大厅仰视675片钻石状的玻璃,因为室内外光线之亮度的差异,玻璃几乎视而不见,确实做到了贝氏追求的目标,更可贵的是能从地下室体会户外,欣赏罗浮宫优雅的建筑,让内外相边接,着实创造了划时代性的室内空间设计。

19931118日,黎榭里殿整建完成重新开放,这是贝氏在大罗浮宫计划案中的第二期工程,整建有四项目标:要保存所有历光性的重要建筑元素,诸如室内的三座宏伟楼梯,外墙与楼顶等,拆徐所有不必要的内部隔间墙与低矮的天花板,创造一个良好的美术馆环境;增加相关的必要设备,如保全系统、空调系统、电扶梯与电梯等,决定奖法国绘画安排在三楼是贝氏坚持的主张,因为在三楼有自然光,可以直接从层顶照到室内,可以在自然光的环境下欣赏画作,当然室内也有辅助的人工光源,十字交叉的天花板设计,巧妙地掩藏了灯具,绘画区的墙面或是绿色或为紫色,大有别于二十世纪美术馆所通用的中性灰色或白色,此一色彩的大变革是贝氏在黎榭里殿的一大尝试,他认为绿色与紫色更能衬托法国画的特性。

3中国银行总部大厦

楼高加上当地台风季节强劲的风力,使得建筑物的结构系统需要非比寻常的解决方式,结构工程师罗伯森,这位ENR杂志1989年的风云人物,向贝氏建议采用合成的超强结构体,即以钢组构成盒状,内灌注混凝土,以之做为抗风力暨承重的主干。

仔细观察中银大厦,会发现许多贝氏作品惯用的设计,以平面为例,中银大厦是一个正方平面,对角划成4组三角形,每组三角形的高度不同,节节高升,使得各个立面在严谨的几何规范内变化多端,至于平面的概念,可以溯至1973年的马德里大厦,马德里大厦亦是以方正的正面做多边的分割,分析其组合,乃系两个平等四边形的变化。

中银大厦整栋大楼以三楼营业厅,17楼高级职员专用餐厅兼宴客厅与顶端70层的七重厅等处最受瞩目。

两层楼高的营业空间恢宏,以石材为室内主要建材更增加其气派,位在该层中央直达第17楼的内庭,其在询问服务台上方的天花处形成一个金字塔,令人联想到巴黎罗浮宫整建案的设计,同样是金字塔造型,两者有着不同的空间意义,罗浮宫一案是由玻璃形成一个罩覆的实体空间,中银大厦是在一个实体空间中塑出虚负的空间。贝氏极为知名的华盛顿艺廊东厢,在东西两廊间的广场,有数个小金字塔错落地分布在喷泉,这些小金字塔是以其雕塑性来丰富景观代间,同时为两廊之间的地下通道采光,若追根究底贝氏采用的最早之金字塔造型,是拟建于剑桥的肯尼迪纪念图书馆,该案因为基地未获解决而夭折,这四个案子的金字塔尺度大为殊异,唯一共同点是皆具有采光的功能。

17楼是第一个有斜面屋顶的楼屋,斜面达7层楼高,在北侧的休闲厅,透过玻璃天窗可以仰视到大厦的上部楼层,自中庭可以俯看到营业大厅,空间的流畅性在此再现得淋漓尽致。

第七十楼的七重厅是举办盛大宴会的场所,大厅中有张可24人的大桌,两侧有数组沙发,南侧是备餐间,储藏室及男、女厕所,整层就是一个大房间,加上高斜的玻璃屋顶,尺度巨伟,通常建物的顶屋是机械房,贝氏却将香港中银大厦机械房安排在第六十九层,在其上层创造一个充满阳光的玻璃厅,引进阳光,引进风光,将人们对空间的感觉引进至高的层次,令人衷心地佩服建筑师的气魄,这是贝氏一贯的设计手法——结合阳光与空间。

玻璃帷幕墙需要定期清洗,中银大厦的造型独特,清洁维护需要特殊的设计配合,因为建筑物没有平台,清洁工作台得储藏在第十八、三十一、四十四与六十九楼的机械房内,操作时,工作台得由特别设计的窗门出入,斜面的部分,与喷泉地大厦的方法相同,在斜面周边设计轨道以架设工作台,受大斜撑构体的影响,垂直的窗棂不是连续的,工作台的挂勾特别加长以增加安全性,一幢建筑施工完成并不意味结束,日久天长的维护工作随着业主迁入而开始,建筑师有责任藉着良好的设计为业主考虑,中银大厦是一个典范。

中银大厦有个三层楼高的石质墩座其上是玻璃帷幕墙楼层,这点是贝氏作品的特例,通常贝氏设计的高楼,由底至顶通体只有一个建材,墩座是因应基地的斜坡而设计,同时希望藉着厚重的石材,增强稳定的感觉

分的窗框呈形,在窗底加一横石,而非四边连续呈口字形,相同的窗框出现在好莱坞的艺人经纪中心;石柱顶端的四方菱形白色石饰,则可在巴黎的罗浮宫整建与北京香山饭店见到;第十七楼与七十楼的遮阳设施,同样地曾用在华盛顿国家艺廊东厢与达拉斯梅耶生音乐厅;大厦南大门两侧的灯座,使人想到了台中东海大学校区内的类似设计,这些似曾相识的建筑语汇与元素乃是经过历练的设计结晶,凡能经得起考验的,就是历久弥新的设计,这就是贝氏作品隽永的原因。

大厦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庭园,园中有流水、瀑布、奇石与树木、流水顺着地势潺潺而下。水在此具有双重意义,实质方面,水声可以消灭周围高架道路的交通噪音,另一方面水流生生不息,隐喻财源广进,象征为银行带来佳运,西南解处耸立朱铭和谐相处铜塑,对着的两个个巨大青铜像在灰色的花岗岩衬托下,甚是抢眼,铜塑的位置正是到香港观光胜地山顶缆车站的必经之处,就整个敷地计划而言,颇有点睛之妙,贝氏从事敷地计划,未若香港一般的惯常方式将建筑盖满整个基地,而用心地在东西两侧规划了庭园,为人挤楼拥的香港创造了精致的室外空间,诚乃可贵之举。

4、德国历史博物馆

  贝聿铭作品-德国历史博物馆

柏林上空的天似乎离德国历史博物馆新扩建的大楼特别近。螺旋式楼梯玻璃中心柱蜿蜒在三个楼层之间,看上去就像是一个透明的蜗牛壳。在每一个楼层,走廊就像露台一样伸进雄伟的玻璃大厅,每一个玻璃大厅的圆顶以巨大的弧形凸出,在平时一般被遮挡住的大楼的整个边上形成了拱形。一个巨大的玻璃柜,建筑学的展品,那是由玻璃、钢筋与砂石组成的吸引观众的磁铁--这就是德国第一个贝聿铭作品。贝聿铭,这位“光线魔术师”,在巴黎为卢浮宫建造了玻璃金字塔,在华盛顿为国家美术馆设计了引起轰动的东馆。现在,柏林也可以为一个正宗的贝聿铭作品而感到自豪,因为这位出生于中国、1935年以来定居美国、今年已经86岁的当代建筑大师只接受他所喜欢的设计委托。他说:“人一到老年就必须奉行利己主义。”但是,这种利己主义的结果却令许多人高兴不已:柏林人以及来访的游客有了一处第一流的新名胜--德国历史博物馆,简称DHM。在施工五年这后,德国历史博物馆终于能够在人们引颈以待的扩建大楼中,27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上举办各种展览了。

谈到20035月底落成开放的博物馆新楼的特色时,贝聿铭说:“我设计的楼梯塔是有些好奇,但是它应该是这样的。”他接着说:“它应该引诱人们在这个大楼里走动,充满好奇与享受。”事实正是如此,每走一步就展开了明亮大厅的新景色,向外看,展现的又是柏林市中心的建筑。楼梯塔内的阶梯平坦,完全可以安心地从地面观赏到外面的天空,或者欣赏近在几米之外的雄伟的巴洛克建筑“军械库”。这个古建筑目前正在加紧修缮,因为这座菩提树下大街最古老的建筑到2004年底将和贝聿铭设计的扩建大楼一起成为完整的德国历史博物馆。军械库75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将长期展示德国两千年的历史;贝聿铭建筑则用于举办专题展览,两座建筑将由一个地下通道相连。

意味深长的是:这个1987年才刚刚成立的德国历史博物馆与它的内容紧密交错。是的,它的内容甚至超过了它本身:要是没有德国的统一,德国历史博物馆就不是在这里,而是建在西柏林的国会大厦附近。当时,德国历史博物馆的设计招标刚结束,柏林墙就倒了,一年后的1990年,新成立的博物馆在东柏林的巴洛克建筑军械库中安了家。此外,新的德国历史博物馆接收了原来在那里的民主德国的德国历史博物馆藏品。于是,东西两家历史博物馆就成了全德国第一个合到一起的文化设施。而原先计划建造德国历史博物馆的地点,正谱写着新的历史:现在这里耸立着总理府。

不过,军械库也是展示历史与文化的地方。几百年以来这里曾是军火库、英雄纪念馆、纳粹宣传论坛。19521990年间,这里才成为博物馆。这座1695年开始建造的建筑物上铭刻着巴洛克建筑师安德里亚斯·施吕特尔以及两位1815年后被委派进行改建工作的普鲁士古典主义大师申克尔与沙多的富有特色的手迹。要为扩建大楼寻找一种形式,这对贝聿铭来说是一个挑战:他面临的挑战是这几位伟大艺术家的作品与一块很小且位置很不利的地皮。这块地皮在处于军械库阴影下的同时,又正好是在通往著名的博物馆岛的通道上。

申克尔的优美与中国的忧郁

建筑评论家们在此达成了少有的共识: 对贝聿铭这个德国人瓦尔特·格罗皮厄斯的学生和申克尔的崇拜者来说,这件艺术品是成功的。《法兰克福汇报》称赞这座比人们期望的还要秀丽的建筑物时,这样写道:贝聿铭“将施吕特尔的巨形艺术、申克尔的优美与中国的忧郁集于了一体”。《南德意志报》热情洋溢地评论说:“这位光线魔术师给这座城市注入了一个可以折射其照准线与光轴的棱镜,给幸运城市增添了七色光环。”但同时,副刊作家们也有一共同的感觉:不喜欢最重要的展览大厅,觉得它们都太暗、太低,有点像地下车库。 每当德国历史博物馆总经理汉斯·奥托梅厄听到这些意见时,他就会皱起眉头来说:“许多评论家不了解展览厅的任务。”他解释说,展览厅要避免阳光直射,要保持室内恒温,必须保证展品的绝对安全。对此,新展览厅是很理想的。从新馆举办的第一批展览,即占据两层楼的“欧洲的思想-永久和平的构思”以及在一个层面举办的“约翰·E·肯尼迪”可以看出,观众们似乎并不受评论家们评论的影响。

  奥托梅厄感到高兴的是,通过贝聿铭建筑,德国历史博物馆终于又成了柏林博物馆界的中心,虽然在军械库完工之前,长期展览的近7000件展品还要在仓库里沉睡一年半以上。军械库的平面图就挂在博物馆总经理的办公室里。当这位文化历史学家开始描述时,展览馆很快就具体化了:参观博物馆的观众将通过“各时代展厅”漫步在德国历史之中。其中,即兴而来的观众与历史学家都会有。参观从楼上公元前100年左右罗马文明同凯尔特人、日耳曼人与斯拉夫人相结合形成德语区的那个时代开始。新出土的瓦鲁斯战役文物将是观众看到的第一组展品,在这场战役中,日耳曼人战胜了罗马人。德国历史博物馆不是简单地复述历史,而是借助“见证物”证明历史,让观众体验历史。博物馆专家奥托梅厄深信,这些文献、照片、图画、录音及人工制品能够像文字一样讲述历史,而且更加生动。这些展品内容相当丰富,从中世纪的手抄本到土尔其包围维也纳时用过的帐篷,一直到前民主德国的Trabi车。最重要的是这些展品必须是原件。只有这样,它们才会有“说话”的能力。

  

  

  

  

  

德国历史博物馆总共收藏了85万件不会说话的证人,但是要在新的长期展上展示其中的百分之一都没有机会。楼上的展览内容到1918年结束。奥托梅厄介绍说,底层要留给“历史上最恐怖的世纪”,即二十世纪。“主题展厅”,如“性别之间的关系”或“战争与和平”,帮助人们对历史上重复出现的问题进行比较。博物馆工作人员对应用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就像应用毒药一样”,用得节制,使其剂量正好能起到治疗作用。这里将设立一个虚拟图书馆,可以“翻阅”中世纪的手抄本,以及总共20个储存了电子词典或联网系统的电脑作为媒介站。

  德国历史博物馆展示的德国历史截止到何时何地?很清楚,就是截止到此时此地:关注最新的时事,它们展示了现实是如何变成历史的。

疯子建筑大师:安东尼奥·高迪



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 Gaudi1852-1926),西班牙建筑师,塑性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属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高迪曾就学于巴塞罗那省立建筑学校,毕业后初期作品近似华丽的维多利亚式,后采用历史风格,属哥特复兴的主流。高迪最早接受的主要委托项目是完成巴塞罗那的神圣家族教堂(1883-目前仍在建设中),这是一座极有个性和感染力的建筑物(高迪去世时仅完成一个耳堂和四个塔楼之一),米拉公寓,巴特罗公寓(又称巴特罗之家),吉埃尔礼拜堂和古埃尔公园。

在高迪的眼中,一切灵感来源于自然和幻想:海浪的弧度、海螺的纹路、蜂巢的格致、神话人物的形状,都是他酷爱采用的表达思路,他痛恨硬邦邦的直线,乐于用柔和的曲线和五彩的颜色表达一切,甚至每一个烟囱的造型、每一块砖的摆法,他都有兴趣玩味半天。因此他承包的工程都成了鸿篇巨制,古埃尔公园整整耗费了14年,而圣家族直到他死后仍未竟,如果投资稳定(每年需耗资300万美元)的话,至少也得再建65年方可竣工。



1米拉之家

这栋建筑是建于1906年至1912年间,当时是富豪米拉先生(Pere Milà)因非常欣赏高第巴特由先生设计的巴特由之家CASA BATLLÓ ,为了和富孀 Roser Segimon 结婚,而请高第设计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4年将包括米拉之家在内的几个高第设计的建筑列入世界遗产中。

米拉之家的拱顶,呈现抛物线或悬链线的形状米拉之家是高第设计的最后一个私人住宅,占地1,323平方米,有33个阳台,150扇窗户,3个采光中庭(2个大中庭,1个小天井),6 层住宅,ㄧ层顶楼(阁楼),ㄧ个地下停车场,共有3个门面,两个正门入口,一个在格拉西亚大道(Passeig de Gracia)上,一个在普罗班萨街 Provença)上。

当时是富豪米拉先生(Pere Milà)因非常欣赏高第为巴特由先生设计的巴特由之家CASA BATLLó ,为了和富孀 Roser Segimon 结婚,而请高第设计的。米拉之家是高第设计的最后一个私人住宅,占地1,323平方米,有33个阳台,150扇窗户,3个采光中庭(2个大中庭,1个小天井),6 层住宅 ㄧ层顶楼(阁楼),ㄧ个地下停车场,共有3个门面,两个正门入口,一个在格拉西亚大道(Passeig de Gracia)上,一个在普罗班萨街 Proven a)上。

米拉之家波浪形的外观,是由白色的石材砌出的外墙,扭曲回绕的铁条和铁板构成的阳台栏杆,和宽大的窗户组成的,可让人发挥想像力,有人觉得像非洲原住民在陡峭的悬崖所建造类似洞穴的住所,有人觉得像海浪,有人觉得像退潮后的沙滩,有人觉得像蜂窝的组织,有人觉得像熔岩构成的波浪,有人觉得像蛇窟,有人觉得像沙丘,有人觉得像寄生虫巢穴等等。

米拉之家的内部,每一户都能双面采光,光线由采光中庭和外面街道进来,房间的形状也几乎全是圆型设计,天花板、窗户、走廊、很少又正方的矩形。米拉之家有一些宗教色彩,在它的外墙高处可以看到一个 M 字,代表圣母玛利雅 Maria,可以看到一朵玫瑰浮雕,代表圣母玛利雅(Virgen del Rosario / Our Lady of the Rosary),也代表米拉夫人的名子 Roser,可以看到一行浮雕的字“Ave - Gratia - M - Plena - Dominus - Tecum”,代表上帝拯就你,玛利雅,你充满恩典,上帝与你同在

米拉之家设计的特点是它本身建筑物的重量完全由柱子来承受,不论是内墙外墙都没有承受建筑本身的重量,建筑物本身没有主墙,所以内部的住宅可以随意隔间改建,建筑物不会塌下来,而且,可以设计出更宽大的窗户,保证每个公寓的采光。当时米拉夫妇出钱建这房子,一楼是出租的店铺,二楼叫主楼Piso Principal),是米拉夫妇住的,三、四、五、六楼是出租的住宅,因为高第设计的

  

力学结构很特别,建筑物的重量完全由柱子来承受,所以出租的每一层楼的隔间布局都不一样,三楼隔出三户住家,四楼隔出四户住家,五楼隔出四户住家,六楼隔出三户住家,每户住家占地也不一样,最大600平方米,最小290平方米。顶楼是用来调节温度,晒衣服用的。屋顶阳台则类似高第的另一个作品桂尔公园PARC GüELL)中似蛇般的长椅,有30个奇特的烟囱,2个通风口,与6个楼梯口,塔状的楼梯口形状最大,螺旋梯里面暗藏水塔。大多数参观过这栋建筑的人可能会认为米拉之家是壮丽且气势凌人的,也有人对波浪状的外墙觉得太古怪,但,无论如何,米拉之家现在是巴塞罗那市的地标之一。

波茨坦的爱因斯坦塔(Einstein Tower,于1921年完成),由埃瑞许孟德尔松所设计纽约索罗门 R. 古根汉美术馆,由弗兰克劳埃德莱特所设计法国廊香地区的廊香教堂,由勒柯布西耶所设计由奥地利建筑师汉德瓦萨所设计的百水公寓Hundertwasserhaus,于1986年完成)与其他建筑位于洛杉矶迪士尼音乐厅,由弗兰克盖里所设计自1986年后,米拉之家就被 Caixa de Catalunya 银行买下来,耗巨资整修,清洗因空气污染而变黑的门面,现在的一楼是银行的基金会举办免费展览的场地,提供欣赏内部设计的机会,米拉之家最高的三层楼: “六楼、顶楼和屋顶阳台开放付费参观。

米拉之家的屋顶,可以看见许多造型奇特的烟囱与塔文学与电影中的米拉之家意大利知名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执导的电影《过客》(Professione: reporter)中,米拉之家的屋顶曾经出现在其中一幕。

  米拉之家的屋顶,可以看见许多造型奇特的烟囱与塔米拉之家在小说家艾欧因寇弗(Eoin Colfer)的小说《阿特米斯奇幻历险5》(Artemis Fowl and the Lost Colony)中被提及。

2古埃尔公园









奎尔公园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市区市北,占地20公顷,原来是高第的守护神-巴塞罗那富商艾乌塞比奎尔伯爵计划建立的一个社区旧址,建于1900年。奎尔伯爵当初买下这块土地,想建立一个有60幢花园式别墅的高尚地区,然而14年只卖出2块地皮。整个社区建造计划也只实现了一小部分。公园里有座高第曾经住过的房子,这反而不是高第设计。奎尔公园(parkGuell)建于1900-1914年,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1922年,市政府将其收购,开辟为社区公园对外开放。

高迪是奎尔公园的设计师,从1906年到1926年,高第在这里工作和生活了整整20年。虽然这个项目最终只完成了门房,中央公园,高架走廊和几个附属用房等公共设施部分,但高第自然主义理念在这里逐步成熟并得到了充分展现。

80年代后的今天,奎尔公园那些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美妙精细之处,仍让人惊叹不已,回味无穷。在公园的 入口处,有两座奇异的立体喷泉,一个是代表加泰罗尼亚的守护神--变色龙另一个是加泰罗尼亚的徽章--巨型蜥蜴。表面均采用马赛克瓷片拼成,色泽艳丽而造型生动。除作为公园的主题象征和镇园之宝外,它们还兼有重要的排水功能。每当大雨滂沱时,蜥蜴和变色龙的嘴中就会喷涌出从百柱厅下泻的

  

水流,显得尤其生动可爱。从拾阶而上,就是著名的百柱厅。这个有86根陶立克式(罗马风格)立柱支撑的建筑原本是一个市场。而中空型的立柱,除了支撑屋顶外,兼具泄洪功能。在立柱的顶部还有精彩的装饰,使到百柱厅更加生动和美观。屋顶上,是著名的圆形大广场。这里有堪称是世界第一长度的座椅。长椅用石砌成,形似波浪蜿蜒曲折。表面用马赛克碎片随意拼贴,图形各异且隐含寓意。长椅根据人体力学设计,靠背弯度恰到好处,让人坐在坚硬的石椅上却感到十分惬意。长椅设计时兼顾到不同的对象,外弧为单人座,内弧略为宽大的情侣座,这种独特的设计别有一番情趣。在奎尔公园中,有很多路段都会出现如同自然洞穴似的斜柱高架廊。有的分为上下两层,均可走人。其廊柱多为斜立,看似随时将会倾覆却已坚固屹立了近一个世纪,像是有意向人们展示着斜柱和直柱的力学实验对比。

 奎尔公园是一个开放式的空间,不管是石阶、石柱和弯曲的石椅上都充满了各式的马赛克,全由磁砖拼贴而成,色彩灿斓,让人有身处梦境之感。充满梦幻般的公园,与其他建筑不同,它是个开放式的空间。公园内区分成好几部分,最精华区为主要入口处的石阶,石阶上有一著名的马赛克彩龙喷泉,沿著石阶而上的市场广场、弯曲的座椅、石柱和两栋造型特殊如童话世界的房子,都是奎尔公园的最「In」的景点。公园并有一个高第的博物馆,是高第曾居住过的地方。



3、巴特罗之家











解构主义大师:扎哈。 哈蒂德

哈迪德是建筑界的一个传奇。有人说她是疯子,有人说她是异端人物,当然还有人说她是特立独行的建筑大师。无论如何,哈迪德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解构主义大师”。哈迪德曾带领她的团队获得了世界多个最顶尖的建筑设计竞赛殊荣:意大利米兰一幢外形扭曲的写字楼,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大学和会议大楼建筑,中国广州的歌剧院,德国斯特拉斯堡电车站,丹麦哥本哈根艺术博物馆,美国辛辛那提艺术博物馆,伦敦2012年奥运会水上运动中心,土耳其港市伊斯坦布尔和新加坡的城市建设主持权……

2004年,哈迪德获得了“建筑界的奥斯卡奖”普立兹克建筑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这个世界最高荣誉建筑奖项的女性。普立兹克奖评委之一、美国建筑资深评论家艾达·路易丝·赫克斯特布尔称:“哈迪德改变了人们对空间的看法和感受。”空间在哈迪德手中就像橡胶泥一样,任由她改变形状:地板落差极大,墙壁倾斜,天花高吊,内外不分……从哈迪德的多项设计作品的构思和表达方面来看,她与众不同的伊斯兰文化背景显然弱于其所接受的英国式传统保守精神。但不可否认的是,她的性格之中还有着强硬、激越的一面,她的许多设计手法和观念似乎是在被阿拉伯血统中的刚劲精神热烈地鼓舞着勇往直前。与此同时,她也在一些“随形”和流动的建筑设计方案之中流露出贴近自然的浪漫品位。 她的设计大胆运用空间和几何结构,被称作“解构主义大师”,尽管她得过大大小小的奖项,有时候一年获4项,但是她的很多作品都只能安静地躺在图纸上,无法付诸实施,她甚至一度被称为“纸上谈兵”的建筑设计师。这种状况一直到90年代末才有了改观。

1拜前卫博物馆

哈迪德的设计理念反应了建筑学中的解构主义理念。这是模拟出的表演艺术中心鸟瞰图

迪拜将要建设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将是一个比纽约已有的古根海姆博物馆更加精细和更富有试验主义特征的建筑

这是哈迪德设计的表演艺术中心内的表演厅景观图,它让人想起被锯断的动物骨头形状

表演艺术中心能看到迪拜附近美丽的海天一色的波斯湾大海

法国建筑师让·努维尔设计的坐落在海边的博物馆,这个博物馆由许多样式各异的建筑集群而成

世界著名设计师哈迪德设计的表演艺术中心像一个科幻世界里的变形虫,这个建筑的外面装饰了网状的玻璃窗结构



艺术和智慧的天赋于一身:世界建筑大师安藤忠雄





生活工作在日本大阪的安藤忠雄,在53岁时获得了第18届普雷兹克建筑桂冠提名:赫雅基金主席杰·A·普雷兹克在宣布这一事实时,引用评奖团的描述说:“安藤的建筑是空间和形工艺的组合……即适用又富有灵感,……纵观其建筑生涯根本不能预测其未来。”



安藤忠雄是位难得的建筑师,他集艺术和智慧的天赋于一身,他所建的房屋无论大小,都是那么实用,有灵性,他有超强的洞察力,超脱了当今最盛行的运动学派或风格。他的建筑是形式与将要生活那里的人们的综合统一。

在大多数建筑师位正开始着手于最正统的作品时,安藤已经完成了一件杰出作品的主体部分,尤其是在他本土日本,这也正是他与众不同的一点。有了光滑如丝的混凝土,安藤创造的空间都是那么富有表现力,而他使用的墙体都是那么富有表现力,而他使用的墙体正是他所称的建筑最基本的元件。长期以来,尽管他使用的材料和构件都是柱、墙、拱等,但这些元件一经过他不同的组合,又总是充满了活力与动态感。他的设计概念和材料结合了国际现代主义和日本传统审美意识,由于他注重并理解建筑工艺技术的重要性,使赢得了建筑师和施工员的美称。他成功地完成了强加给自己的使命,即恢复房屋与自然的统一,通过最基本的几何形式,他用不断变幻的光图成功地营造了个人的微观世界。除了获得一些抽象的设计概念,他的建筑更多是充分反映一种“安逸之居”的意念。

安藤的建筑是空间和形式在艺术上的惊奇组合,透过他的建筑没有人可预测这个时刻将会到来,他不愿意受传统的来缚。创新是他的手段,个人世界观是他灵感的源泉。将普雷兹克建筑奖授书安藤忠雄,不仅因为他完成了某项作品,更是为了他将来的项目能够进一步丰富建筑艺术。

安藤所有的项目几乎都是用水泥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其实他当过一段时间的木工学徒,掌握了日本传统木结构手艺。事实上,他最出名的著作之一就是完全的木结构——92年在西班牙参览的日本亭榭。

安藤最杰出的住宅工程之一就是Rokko Housing,该上区分两阶段完成,第一期工程有20套,每套都成梯形,但规模大小、布置各不相同,第二期50套,1993年完成,但是所有单元都有统一的外观和独特的内部结构。这些住宅群都是使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从大阪湾俯瞰全景,整个小区就象镶嵌在60度的斜坡上一样,恰似一个游泳池和楼顶广场。安藤也因此获得了1983年的日本文化设计大奖。

1基金会/霍姆布洛伊美术馆



在分散式的霍姆布洛伊岛博物馆中,可以体验各种非凡的展品。

Erftaue中间区域和核工业园的旧址上,矗立着一个博物馆

1987,其不仅体现出了Cézanne的名言“艺术与自然平行”,

而且其本身也是一件艺术品。

展览大楼和艺术家工作室散落在广阔的大地上。交织的道路旁耸立着许多大型雕塑

差异很大的不同文化融合在这座岛屿上,集中体现在那些当代视觉艺术作品上。

居住在岛上的艺术家传承着这些文化,并与他们紧密联系在一起,

同时让作曲家、音乐家和艺术家聚集在一起。.

岛上还经常有许多由哲学家、诗人、艺术家和视觉艺术家举办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活动。将北约原火箭发射基地改造成为科学家和艺术家的文化和未来技术的实验室,确实是一个独特的博物馆概念

2、曼哈顿阁楼

3润会青山公寓改建





4乐思艺术之家



5、震后重建计划



现代建筑的旗手: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0.6-1965.8.27)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城市规划家和作家。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他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 )、路德维格·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原名MariaLudwig Michael)、赖特(Frank Lloyd Wright)并称为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

1927年柯布西耶在瑞士拉萨拉兹发起"现代建筑国际会议",成为国际风格现代建筑的中心组织。勒·柯布西耶的建筑思想可分为两个阶段:50年代以前是合理主义、功能主义和国家样式的主要领袖,以1929年的萨我伊别墅和1945年的马赛公寓位代表,许多建筑结构承重墙被钢筋水泥取代,而且建筑往往腾空于地面之上;50年代以后勒·柯布西耶转向表现主义、后现代,朗香小教堂以其富有表现力的雕塑感和它独特的形式使建筑界为之震惊,完全背离了早期古典的语汇,这是现代人所建造的最令人难忘的建筑之一。在家具设计中,勒·柯布西耶则以豪华而舒适的钢管构架躺椅著称于世,几乎成为20年代优雅生活的象征。



他丰富多变的作品和充满激情的建筑哲学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城市面貌和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从早年的白色系列的别墅建筑、马赛公寓到朗香教堂,从巴黎改建规划到昌加尔新城,从《走向新建筑》到《模度》,他不断变化的建筑与城市思想,始终将他的追随者远远的抛在身后。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一个取之不尽的建筑思想的源泉。



勒·柯布西耶还对城市规划提出许多设想,他一反当时反对大城市的思潮,主张全新的城市规划,认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完全可以既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形成安静卫生的城市环境,首先提出高层建筑和立体交叉的设想,是极有远见卓识的。他在2030年代始终站在建筑发展潮流的前列,对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现代化起了推动作用。

1、马赛公寓









2、朗香教堂







3、萨伏伊别墅









艺术建筑大师:约翰伍重( Jorn Utzon



伍重出生于1918年出生于丹麦,曾经是一名优秀的水手。直到18岁,他还考虑去当一名海军的军官。1942年毕业于一个高等艺术专科学校。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逃往瑞典,在那里的建筑工作室当小职员。后来去了芬兰,与阿尔瓦"阿尔托一起工作。在紧接着的十年时间里,他游历了很多地方,中国,日本,墨西哥,美国,印度,澳大利亚等。他去的最后这个地方成为影响他一生的主要因素。

悉尼歌剧院的传奇开始于1957年,38岁的伍重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建筑师,只在丹麦有过一次实践。他加入了一场匿名的竞赛:一块小土地上的歌剧院。他的方案在来自30多个国家的230位参赛者中被大赛评委选中,当时的媒体称之为“用白瓷片覆盖的三组贝壳形的混凝土拱顶”。这座建筑规模庞大,包括了音乐会大厅、歌剧大厅、剧场、排演厅和众多的展览场地设施。建筑面积8000平米。这座建筑直到1973年才建成,历经14年之久,耗资1.2亿美元。它的结构设计有着前所未有的难度,其间经过无数设计师的设计,最后用混凝土先做成球形,再进行修改削减而成,杰作才得以诞生。



普利策奖的评语: 约翰伍重是一位建筑师。他扎根于历史,触角遍及马亚、中国、日本、伊斯兰的文化,以及其他很多的背景,包括他自己的斯坎德纳亚人的遗传。他把那些古代的传统与自己和谐的修养相结合,形成了一种艺术化的建筑感觉,以及和场所状况相联系的有机建筑的自然本能。他总是领先于他的时代,当之无愧的成为将过去的这个世纪和永恒不朽的建筑物塑造在一起的少数几个现代主义者之一。

1、悉尼歌剧院









人情化建筑理论的倡导者: 阿尔瓦·阿尔托



阿尔托于189823日生在芬兰的库奥尔塔内小镇(Kuortane)1921年毕业于赫尔辛基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学专业。1923年起,先后在芬兰的于韦斯屈莱市和土尔库市开设建筑事务所。 大约在1924年,他为学校设计了几家咖啡馆和学生中心,并为学生设计成套的寝室家具,主要运用“新古典主义”的设计风格。同年,他与设计师阿诺.玛赛奥(Aino Marsio)结婚,共同进行长达5年的木材弯曲实验,而这项研究导致了阿尔瓦.阿尔托20世纪30年代革命性设计的产生。

阿尔托于1928年参加国际现代建筑协会。1929年,按照新兴的功能主义建筑思想同他人合作设计了为纪念土尔库建城700周年而举办的展览会的建筑。他抛弃传统风格的一切装饰,使现代主义建筑首次出现在芬兰,推动了芬兰现代建筑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头10年,阿尔托主要从事祖国的恢复和建设工作,为拉普兰省省会制订区域规划(19501957)。1931~1932年,阿尔托设计了芬兰帕伊米奥结核病疗养院,他的最初设计的现代化家具也在那里亮相,这是阿尔托的家具设计走向世界的更大突破。1935年阿尔托夫妇与朋友一起创建了Artek公司,专为阿尔托设计的家具、灯饰及纺织品做海外推广。 阿尔托于1940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客座教授,1947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名誉美术博士学位,1955年当选芬兰科学院院士。1957年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1963年获美国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1976511日逝于赫尔辛基。

阿尔托主要的创作思想是探索民族化和人情化的现代建筑道路。他认为工业化和标准化必须为人的生活服务,适应人的精神要求。阿尔托的创作范围广泛,从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到市政中心设计,从民用建筑到工业建筑,从室内装修到家具和灯具以及日用工艺品的设计,无所不包。他说:"标准化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房屋都一模一样,而主要是作为一种生产灵活体系的手段,以适应各种家庭对不同房屋的需求,适应不同地形、不同朝向、不同景色等等。"他所设计的建筑平面灵活,使用方便,结构构件巧妙地化为精致的装饰,建筑造型娴雅,空间处理自由活泼且有动势,使人感到空间不仅是简单地流通,而且在不断延伸、增长和变化。阿尔托热爱自然,他设计的建筑总是尽量利用自然地形,融合优美景色,风格纯朴。

芬兰地处北欧,盛产木材,铜产量居欧洲首位。阿尔托设计的建筑的外部饰面和室内装饰反映木材特征;铜则用于点缀,表现精致的细部。建筑物的造型沉着稳重,结构常采用较厚的砖墙,门窗设置得宜。他的作品不浮夸,不豪华,也不追随欧美时尚,创造出独特的民族风格,有鲜明的个性。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阿尔托的杰作比比皆是,有赫尔辛基理工大学的校园,芬兰大厦(Finlandia)音乐厅及会议中心,赫尔辛基文化宫,斯道拉·恩索(Stora Enso)公司总部大楼等等。

1936年,阿尔瓦·阿尔托为他负责室内装修设计的赫尔辛基甘蓝叶餐厅(Ravintola Savoy)设计了一款花瓶作为装饰品之一,即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经典玻璃制品,不仅在1937年巴黎国际博览会上展现了芬兰现代设计的水平,还成为世界众多博物馆的珍藏品,并在1988年获得国际桌上用品奖。其设计趣味来自随意而有机的波浪曲线轮廓,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对称玻璃器皿的设计标准。人们猜测波浪曲线轮廓象征着芬兰星罗棋布的湖泊。这是天才的设计大师阿尔托除了建筑之外,为玻璃器皿制造业留下的经典杰作。从年龄上看阿尔托花瓶已经是"古董",但从设计上看,他至今仍然很超前,很现代。

1、赫尔辛基文化宫























大胆创新勇于突破: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





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于1937914日出生于意大利热那亚(Genoa)一个建筑商世家,1964年,皮亚诺从米兰科技大学获得建筑学学位,开始了他永久性的建筑师职业生涯。他先是受雇于费城的路易斯·康工作室、伦敦的马考斯基工作室,其后在热那亚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在那里,他开始了一系列试验性的设计:炼油厂、展览馆的陈列厅、多功能医院等等。尽管皮亚诺深受多位建筑大师作品的影响,但自出道之日起,他就特立独行,决不墨守成规、拾人牙慧,并且始终偏爱开放式设计与自然光的效果。



1971年,一个工程商建议皮亚诺与罗杰斯合作参加巴黎的蓬皮杜中心国际竞赛,他们最终赢得了这个竞赛。活泼靓丽、五彩缤纷的通道,加上晶莹透明、蜿蜒曲折的电梯,使得蓬皮杜中心成了巴黎公认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自蓬皮杜项目之后,皮亚诺以他层层叠叠的建筑图纸营造了世界性的声誉,日本、德国、意大利和法国都有他大胆的商业性和公共建设项目,他设计的博物馆更是让人望尘莫及。





因为休斯顿menil博物馆和瑞士巴塞尔附近的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人们对皮亚诺的赞誉之声不绝于耳。他用关西机场美妙绝伦的候机楼装点日本大阪湾的一座人工岛。他还在新喀里多尼亚的努美阿建造了一所高耸入云的木棚状文化中心。在那里,通过煞费苦心地了解当地的习俗、信仰与审美情趣,他赢得了对西方殖民控制戒心重重的土著长老们的支持。



皮亚诺注重建筑艺术、技术以及建筑周围环境的结合。他的建筑思想严谨而抒情,在对传统的继承和改造方面,大胆创新勇于突破。皮亚诺用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实现了先辈大师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同样深远的理想人、建筑和环境完美的和谐,并以热诚的态度关注着建筑的可居住性与可持续发展性。皮亚诺的作品范围惊人,从博物馆、教堂到酒店、写字楼、住宅、影剧院、音乐厅及空港和大桥。在他的作品中,广泛地体现着各种技术、材料和各种思维方式的碰撞,这些活跃的散点式的思维方式是一个真正具有洞察力的大师和他所率领的团队奉献给全人类的礼物。



皮亚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建筑作品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与其他建筑师一望即知的建筑模式不同,皮亚诺作品的识别标志是它们没有识别标志。皮亚诺本人对于那些排斥教条和主义的年轻建筑师们来讲是一个榜样和激励,他的作品没有浮夸的表情,透露出稀有而温暖的人文精神,执着地关心着天空、大地和人的内心,在现在这种一味张扬个性、标榜自我的大潮流下显得冷静而清醒。

1、蓬皮杜艺术中心









乔治·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Centre National d'art et de Culture Georges Pompidou,坐落在巴黎拉丁区北侧、塞纳河右岸的博堡大街,当地人常也简称为博堡。文化中心的外部钢架林立、管道纵横,并且根据不同功能分别漆上红、黄、蓝、绿、白等颜色。因这座现代化的建筑外观极像一座工厂,故又有炼油厂文化工厂之称。

这座设计新颖、造型特异的现代化建筑是已故总统蓬皮杜于1969年决定兴建的,1972年正式动工,1977年建成,同年2月开馆。整座建筑占地7500平方米,建筑面积共10万平方米,地上6层。整座建筑共分为工业创造中心、大众知识图书馆、现代艺术馆以及音乐音响谐调与研究中心四大部分。蓬皮杜中心Centre Georges Pompidou)全名为蓬皮杜国家艺术和文化中心(Le Centre national d'art et de culture Georges-Pompidou),是坐落于法国首都巴黎Beaubourg区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兴建于1971年至1977年,于19771月开馆。1977年建于法国巴黎市内的一座国家级的文化建筑。设计者是49个国家的681个方案中的获胜者意大利R.皮亚诺和美国R.罗杰斯。

计常规,突出强调现代科学技术同文化艺术的密切关系,是现代建筑中重技派的最典型的代表作。

蓬皮杜中心建筑物最大的特色,就是外露的钢骨结构以及复杂的管线。建筑兴建后,引起极端的争议,由于一反巴黎的传统风格建筑,许多巴黎市民无法接受,但也有艺文人士大力支持。有人戏称它是市中心的炼油厂。这种建筑风格被称为高技派High-tech)风格。 这些外露复杂的管线,其颜色是有规则的。空调管路是蓝色、水管是绿色、电力管路是黄色而自动扶梯是红色。

1、保罗克利中心



保罗克利不仅是一位画家,更是一位音乐家与诗人,二十世纪的现代艺术史上绝不可或缺的人物,虽然出生于瑞士,却在德国扬名,之后在瑞士伯恩(Bern)度过他大部分的人生。克利的创作超过万件,拥有约四千件作品与其文件资料的保罗克利基金会终于在20056月为艺术家的作品找到了永久的家由意大利建筑师皮雅诺(Reno Piano)所设计的保罗克利中心(Zentrum Paul Klee)在众人的期待下正式闭慕。

保罗克利中心的造型为一个有如三座斜坡所连结而成的钢架建筑,建筑师皮雅诺的原始构想来自于将建筑物当作是大地的雕塑来设计。他的设计理念与艺术中心模型曾在2004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出现,当时便有许多人对这个充满几何学线条的造型设计给予高度的评价,建筑界也好奇皮雅诺如何让一个艺术中心走出美术馆的既有概念,同时让建筑与艺术家的创作及地景融合为一体。

宛如波浪起伏的动线形屋顶承载出整个建筑的外观,每条形塑蜿蜒屋顶的钢架皆长达4.2公里,每一个线条又具有不同的波浪起伏幅度。这个自由意象的几何线条不但契合了克利的艺术创作精神,同时犹如在大地上展开了一座充满动感的拱道,延伸而至穹苍。

除了特殊设计的钢架之外,另一个特色是每片长150公尺,以及高度不一、最高为19公尺的玻璃。由流动线形的钢架与框廓完整的玻璃所区隔开来的上下两个楼层,以及原来的流线造型让整个建筑体呈现乱中有序的风貌。

光、光源、与透明感是皮雅诺另一个特别费心思索的设计重点。保罗克利的作品大多为纸本,因此保存与展示时对光线的照射必须特别注意,以免破坏艺术品或者因此而增加了脆弱的毁损性,因此让室内光源控制在240度烛光的照明度是建筑师设计美术馆时绝对必须考量的。

一连串的因缘际会下,1991年起伯恩的艺文界兴起为克利作品设立永久典藏中心的提议,1997年筹备中心设立,收藏家开始捐出作品,克利的媳妇也在这个提议下愿意将作品全部捐出,并且由市政府当局主持整个兴建计划。计划的进行非常顺利,除了作品的收集完整外,艺术中心的兴建也获得了一大笔土地的捐赠,整个城市将这个计划以西班牙毕尔包的古根汉兴建案当作范例来规划,土地捐赠者Maurice Mueller直接推荐由皮雅诺担任这个重责大任,未经竞图评比的过程,建筑师直接产生。

瑞士首都伯恩期待藉由保罗克利中心的设计案,将世人的眼光带到这个欧洲的世外桃源。

3 博物馆(Meniu Collection Museum)





4、罗马综合音乐厅





5关西国际机场





关西国际机场的建设由意大利建筑师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和日本建筑师冈部宪明(Noriaki Okabe)负责主要设计,另外还有其多位著名的建筑师、工程师参与设计。由于大阪周边用地吃紧,政府决定通过填海造地修建机场,通过5年的填海工程,用了1.8亿立方米的土方,在原先水深达17-18的大海里填出了5.11平方千米的机场用地。机场建有一条3500米长的跑道,主候机楼长达1.5公里,采用玻璃金属高技派风格,蔚为壮观。机场高速铁路可以把乘客直接从机场送到大阪市内。机场的建设费用高达1.45万亿日元,当时约合120亿美元,不过仍远低于香港国际机场200亿美元的造价。机场刚建成时,引来建筑界和工程界无数赞誉,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甚至称其为新世纪的丰碑

但由于大阪湾海底的地质条件不佳,是很厚的淤泥,机场从建设之日起就一直在不停的沉降之中,目前该人工岛已经下陷了十多米。从机场营业之初,机场有限公司就不得不花费2700亿日元用于维修和在地下室内建造一堵水泥墙以防海水渗入,但是这些困难并没有阻止日方继续建设的信心。为了应付日益增加的航空交通,管理公司开始扩张机场,透过填海把机场岛面积扩大到1300公顷,以兴建第二条跑道及第二客运楼。目前机场第二条4000米长的跑道(6L/24R跑道)已经于200782开始运作,为日本第一条有4000米长的跑道,原有的3500米跑道(6R/24L跑道)成为副跑道。

  如果用一段话简单地描述关西机场的兴建工程,那么话语之间必定充满惊叹之词。尽管大阪港内不乏其它人工岛屿,但关西却离岸更远(五公里)位在更深的海域中。造岛所填倒的填土量惊人,高达一·七亿立方公尺,航站大楼的楼地板总面积达三十万平方公尺,却仅费时三年便全部竣工。为了能够依照预定进度顺利施工,于是将整个工程分成两个独立并行的专案,由大林组和竹中工务领导的两组厂商分别承包,各负责一半的兴建工程,再由大楼的中线处加以熔接。

尽管关西机场建筑的成就耀眼,却不至于让旅客感到炫目失措。人性化的空间安排、精确的设计,以及对细节的讲究,造就了机场建筑前所未有的优雅与明确性。

6KPN电信大楼







7瑞士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Beyeler Foundation Museum





位于巴塞尔附近的伦佐?皮亚诺设计的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使该城市自从19971018日博物馆开放以来开始变得富裕。人们说:未来是建筑在传统上面的。这个新博物馆使这一抽象的概念变得简明易懂。它满足了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相统一的愿望。毫无疑问,这是一次关于现有建筑和新建筑相互适应和和谐的想象上的飞跃。

  顶部的轻巧和解放

屋顶连同它的承重功能是显而易见的,一个水平放置的屋顶桁架延展在一个捆扎过的、几乎是脆弱的支架上,就像是漂浮在土地上或墙壁上。这一屋顶以它的明显性、透明性和轻巧性表达了它的高挑和解放。与此相反墙壁则带有牢固性、沉重性、束缚性和庄严性。但二者都遵循严密性、规律性的原则,博物馆建筑的内部造型和外部结构都充满了这种精神并使访问者能够理解。

  内部和外部之问的空间关系

  建筑物多种多样的表现形状是以形象元素为基础的,它清楚地显示出了它的制约性。可以清楚地看出墙壁、屋顶和室内外结构的功能,并与其余的东西形成鲜明的对比。屋顶的高度、墙的比例和采光是这一空间设计方案多义性的体现。寥寥几种材料的使用和一眼就可以望穿的空间元素产生了不计其数的空间变化。从内部结构到外部形状这一过程对访问者的行为起着积极的作用,人们被从精神集中(艺术画面)导向了休养(自然画面),其内部公开划分的房间及建筑物与公园之间的联接是引人注目的标志。一个在内部按数学划分的秩序和景观的自然秩序是作为两极相对立的,这些原则在建筑物中无处不在。整体性的法则决定了它的各部分,甚至最小的细部。所有的东西都是由成比例、大众性原则来定义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aecce85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c1.html

《课件 世界最著名建筑案例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