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

发布时间:2016-04-28 00:44:1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苏洵“论”体文浅谈

虽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苏洵给人的感觉仿佛是因了儿子的缘故,以“三苏”这一组合的形式而被囊括进去的,流传下来的作品数量也远不及其二子,且多是散文,于诗词方面的造诣更是无法与长子苏轼相提并论。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只怪苏轼名声太大,他光芒万丈的身姿之下难免会投下一片阴影,恰好遮住了父亲那虽不张扬却独具一格的身影。也怪我们平时将目光过多的投给了苏轼兄弟,其实细细品味老苏之文,一定会有惊喜,令人读后不禁感叹“姜还是老的辣”呀。

一、 老苏其人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州人。《苏轼族谱》记载,他们家族是初唐文章四友之一苏味道的后裔,“苏氏出自高阳(古帝歂顼)而蔓延于天下。唐神龙(705——707) , 长史() 味道刺眉州, 卒于官, 一子留于眉州。眉之有苏氏, 自是始。”

虽为名门大族,苏洵少时并不是一个奉儒守官的传统儒家弟子,据记载,苏洵少时落拓不羁,任侠使气,不喜读死书,而是喜欢到处游历,在其《忆山送人》一诗中有这样的诗句:“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山川看不厌,浩然遂忘还。”可见其性格中叛逆不安的一方面,这与其日后形成的纵横之气的文风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正所谓知人论世。张方平在《文安先生墓表》一文中也有这样的表述:“已冠,犹不知书。”可见成年后的苏洵也一直没有意识到读书的重要,当然这里的书指的是科举应试之书。这样一直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要读书,但并不刻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年既已晚,而又不遂刻意厉行。”一直到二十七岁才开始发奋苦读,这也就是《三字经》里说的“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也成了一段佳话,欧阳修在《苏明允墓志铭》中也记载到:“年二十七始大发愤,谢其素所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但之后,苏洵的官宦生涯并不顺遂,屡试不中,后经宰相韩琦举荐,进入仕途,但也只担任一些文职,并不能施展其才华。

但苏洵并没有就此沉沦,依旧笔耕不辍,写了多篇自成体系的论文不断的向朝廷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方案,如今读来,依旧可以感到其说理透彻明确,且十分有道理,很实际,利于贯彻执行,绝非纸上谈兵,更不是取悦上主的文字游戏。本文对其论文进行简要的研究分析,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帮助苏洵得到更多关注的目光。

二、苏洵论体文得失

(一)自有体系,成一家之言

读苏洵的论文,最大的感触便是其论文并不是零散诸篇,而是自成一个或几个体系,体系之内各论文互相依存,分工明确,但也共同为一个主题服务,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是读苏洵散文最令人耳目一新的地方,就好像有一个地图指引,读到哪篇总能知道这篇论文在苏洵整个思想体系中所站的位置,提纲挈领,事半功倍。另外,这些论文以团体的形式更有力的传递了苏洵的政治军事思想,这表示他的思想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比单片零散的文章有力的多。

苏洵在离蜀之前写过一组六篇关于儒家六经的文章,即《六经论》,包括:《易论》、《礼论》、《诗论》、《乐论》、《书论》、《春秋论》。苏洵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圣人创设六经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要治人,使人民听信于我,使圣人之道永不被废弃:

圣人之道,得《礼》而信,得《易》而尊。信之而不可废,尊之而不敢废,故圣人之道所以不废者,《礼》为之明而《易》为之幽也。

而圣人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发明了《礼》作为统治手段,通过“拜起立坐”规范了人们的举止,也使得君、臣、父尊贵了起来,利用人们的羞耻之心让人们不敢违抗礼节,苏洵将圣人这些小心思总结为“微权”,意指人们在不知不觉间已经中了圣人的圈套:

于是圣人者又有术焉以厌服其心,而使之肯拜其君、父、兄。然则圣人者,果何术也?“耻”之而已。

刻木而为人,朝夕而拜之,他日析之以为薪,而犹且忌之。

《礼论》是《六经论》的中心篇章,生动形象的揭示了人们对圣人“盲目崇拜”的心理,明确的表达了苏洵的思想看法,而其他五篇,均是由这一篇生发开去,是对作者这一中心观点的支持和拓展。《礼论》一篇作者明确了圣人靠礼传递其治人之道,但这是不够的,《易论》一篇在于说明圣人制《易》从而使自己的道统显得幽微神秘,即“《礼》为之明而《易》为之幽也”。当然,圣人还是不放心,于是他们又发明了《乐》,苏洵认为《乐》的作用是“告语之不及,必有以阴驱而潜率之”,即《乐》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教化统治人民的目的。苏洵在《诗论》中表明《诗》的作用同样也是为了“济《礼》之穷”,从“《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的角度阐明《诗》是对《礼》的变通。有学者这样阐释《礼》、《易》、《乐》、《诗》的关系,我认为非常到位:

苏洵从发生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四者具有中从的关系,《礼》是根本,而《易》、《乐》、《诗》则是从不同的方面来补救和弥补《礼》之不足,最终都是圣人维护“道”的“微权”和“机变”。

虽然在当时看来,苏洵《六经论》的观点未免前卫大胆,内容主旨上遭到了很多文人大儒的指摘,但是就其整个论证格局体系,人们还是无法不称赞。茅坤说它:“文情袅娜百折,无限烟波。”高步瀛《唐宋文举要》说:“老苏《六经论》,亦自成一家言,其议一贯。”可以看出,人们对他的行文方式以及自成一家言的做法还是很赞赏的。

另外,苏洵的政论文也都是自成体系,作有《几策》两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分别从审势审敌、用兵之术、治国之道等方面进行论述,每个主题下的若干篇论文也都自成体系,分工明确,在此不详述。

(二)逻辑严谨,步步为营

《春秋论》一文可谓是逻辑严谨的典型文章。作品段与段之间联系紧密,首段提出观点,之后段与段之间以设问或是反问的形式进行勾连,每一段都是由前一段所引出来的。首段以赏罚问题点明主题,第二段是过渡段,点明“位之权得以赏罚,而道之权不过于是非”之后,提出“夫子赏罚何以异此”这样一个问题作结,第三段承接上一段的问题进行展开,结尾处又设问来引出下一段。整片文章可以说就是在问题的连环套中完成的,有些像水浒人物出场那样,是钩锁连环的结构,一个引出下一个,且衔接过渡的十分自然,毫无斧凿之感。唐荆川对此文赞到:“只是一事问答,缠联到底。茅坤虽认为此文未免强词夺理,但对其行文结构还是赞叹不已的:

此文自谢枋得氏录之以为名笔,而世之学者,遂相传以为千年绝论。予窃谓老苏于《六经》处,并以强词轧正理,故往往支离旁斥。特其行文袅娜百折,似属烟波耳。

《心术》一文作为《权书》的第一篇,讲述了将领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此文不像前文那样段与段之间衔接紧密,但也有自己的行文特点。这篇文章段落划分十分清晰,每一段分别讲述了作为一个将领应具备的一项心理素质,分别是尚正义、蓄力量、机智严厉、熟悉场地、知己知彼和无所顾忌几项内容。文章借鉴了兵书的体裁,每一项自成一段,表面各不相连,其实都在为文章中心服务,显得既简练又清晰,十分明朗。元代的李淦在《文章精义》中曾说道:

《老子》、《孙武子》,一句一语,如串八宝珍瑰,间错而不断,文字极难学,惟苏老泉数篇近之。《心术》、《春秋论》之类是也。

由此可见大家对苏洵这两篇文章的行文方式都是很肯定的,作为议论文,这种逻辑感极强,令人不容置喙的文章令人不得不叹服。

(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苏洵论文自成体系,观点明确,逻辑性强,这是他的优点,但纵横气过于浓重这也是人所公认的。其文虽美,但美的太过刻意,斧凿气息过重,读后令人分明能说出好在哪里,有迹可循。但凡文章也好,艺术品也好,人们总喜欢美得自然的作品,称赞起来也总是说“浑然天成”,“鬼斧神工”等词汇,美的最高境界就在于令人全身心的感到美感,但却使人说不出具体美在哪里,究竟怎么美起来的。就像魔术一样,总是把人带入到那奇幻的世界,却任是谁也说不清魔术师的秘密,而这也正是魔术精髓的所在,倘若人一看便道破天机,这魔术还有什么意思呢?苏洵之文就好像一场盛大而精湛的魔术表演,气势汹涌令人目不暇给,但是那一招一式究竟是怎么变出来的总是叫人清清楚楚看在眼里,神秘感没有了,美感便也弱了许多。历代名家对他的评点也不外乎“重权术”、“纵横气”、“喜言兵”之类,曾巩在《苏明允哀辞》中说:“明允为人聪明辨智,遇人气和而色温,而好为策谋,务一出己见,不肯蹑故迹。颇喜言兵,慨然有志于功名者也。”王安石说:“苏明允有战国纵横之学。”“洵机论衡策,文甚美,然大抵兵谋、权利、机变之言也。”由这些评价可见一斑。

李白斗酒诗百篇,举杯便可吟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样气壮山河鬼斧神工的诗句,李白的诗绝不是习来的,更没有任何雕琢之气,全胜在那一泻千里的气魄与趁兴而起的一挥而就,伟大的艺术品全是这样诞生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故后人只有学杜诗的没有习李诗的,因为才气、灵感是与生俱来的,是一秒之后便消亡的,而苏洵之文就恰恰少了些灵气与才气,只能说他很用功很努力,但艺术从来不是努力的事。

其子苏轼才名盛于天下,诗、词、文皆工,人们只说其文曼妙,不可凑泊,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盛赞不绝,却没有一个道得出好在哪里的,读苏轼的作品只感叹于他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在《文说》中,他这样评价自己: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

可见苏轼提倡行文要自然流畅,达到自然传神的境界。他自己在创作中也践行这种创作观念,故苏轼作品的妙处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没有人能学习模仿的来。黄庭坚虽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但他的文风与苏轼截然不同,他强调“以故为新”,“无一字无来处”的“点铁成金”之说,他的学说有理可循,有据可依,学习起来有章法,并不完全依靠“慧根”,所以江西诗派壮大了起来。苏洵之文就好比这江西诗派之诗,皆是从某一章法中“按方抓药”做出来的,就算文再精妙,终是缺少才气,缺乏灵感的智慧之光,若李白苏轼的作品是天然的珍珠,那苏洵和黄庭坚的作品就是“人工养殖”的了。人工气息和斧凿气息浓重,这一点不得不说是苏洵文章的硬伤。

通过以上对苏洵其人其文的简单分析,可以对苏洵形成这样的理解:年少叛逆不喜读死书,但对文章学问颇有自己的见地,喜言兵事、权术,多纵横之气,其行文也似这般自成体系,观点鲜明,逻辑谨严,这是他从兵书中学来的手法,运用得当,成为其文一大长处与特色,但同时这造成了其文章斧凿气息过重的缺点。总之,在唐宋八大家中,他还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不失为一位优秀的散文家。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b54988a852458fb760b5641.html

《苏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