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真实性

发布时间:2020-04-08 10:44:2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可以说,新闻造假就是在新闻报道中“明知非真而故意骗人”;而新闻失实则含义更为宽泛,只要报道的内容“跟事实不符”,不管是失误造成,还是蓄意捏造而成,都属于“新闻失实”。前者主要的特点在于“主观故意”;后者的特点在于兼括了无意和有意两种情况。新闻造假,其实只是新闻失实的一个下属品种。两者的相同点在于,采写的报道有违事实真相。
明白了新闻造假与报道失实的区别后,我们就可以下判断说,新闻造假者在报道之初,就心存瞒骗企图,这一定关乎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而“报道失实”可能只是因为世相复杂,个人的判断力不足或采写不扎实,导致新闻报道与实际真相不相符合,未必和新闻职业操守有关。

新闻失实最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

1、无中生有,凭空捏造

当前新闻失实最突出的表现是凭空捏造。人民网评出的《2005年十大假新闻》中的“新闻”几乎都是无中生有、凭空捏造的。如《苏州广播电视报》2005年12月9日报道:记者从央视内部获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以往对外宣称自己感情生活空白的央视“名嘴”王小丫终于在临近不惑之年之际将自己悄悄嫁掉了!夫君就是国内青年才俊、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而事实真相是:报道中的当事人王小丫表示,这完全是条假新闻,她与作者并不相识,作者也未采访过她。后来不久,12月21日,苏州广播电视报在网站刊登启事:“本报今年第49期(12月9日出版)‘娱乐追踪’版上刊登的《王小丫陈章良携手入围城?》一文所披露的内容,因采访、刊发时听信误传,未及与文中所涉及的两位当事人作求证,造成文中报道的情况与事实有出入,对文中涉及两位当事人造成影响表示深切不安,为此特向两位当事人和本报读者致歉。”所以,像这类把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作为新闻报道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是对当事人名誉的侵害,也有违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2、添枝加叶,层层拔高

2004年3月10日有多家媒体报道:“有消息称皈依佛门已经6年的李连杰准备在下月26日他41岁生日当天淡出电影圈,潜心修行佛法。”其实事实真相并非如此,李连杰只是有时间即去青海等地修行,并非真正遁入空门。另外,这类失实,大量还表现在追忆杰出人物和先进典型的报道里,其实,言过其实,好话说多了反而招致大家不满。

1999年3月12日,北大方正集团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发表公司的一个郑重声明:市场上正销售《制造100个百万富翁——北大方正启示录》一书的任何言论,“不代表北大方正的观点”。这本书以及摘引这本书的许多新闻都是为北大方正唱赞歌,但歌颂得太不真实,而且不惜贬低其他企业来抬高北大方正。这样的赞歌到头来可能使北大方正四面楚歌。

3、要件残缺,隐瞒事实

上述两种失实,作者是采用平空添加的办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与此相反,有些作者采取“减”法,在一个完整的时间中抽去部分事实,给读者造成假象。曾经有一篇新闻的题目叫《一锤子砸毁一百万》,报道的是某机电商场在3月15日之前,为维护消费者权益,将价值百万的机电产品砸毁,原因是机电产品过时、损耗大、效率低。这篇报道发表后,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大多数的老百姓都对该商店刮目相看,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当然这间商店的营业额也随之增加。但后来据知情人说,商家砸毁的产品中有些是收购来的废旧产品,但是作者通过这样巧妙地“取”“舍”之后,隐瞒了事实真相,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了事物的面貌,做了自我宣传,扩大影响,做免费广告。

4、偷梁换柱,移花接木

在新闻中,把过去发生的事情,写成现在出现的,把众人共同努力的成果说成是一个人的成绩;把别人做的事情说成是这个人做的,张冠李戴。很多稿件介绍一个历史事件,众说纷纭,说法不一;同是一篇稿,对主人公的身世,作者前后不能自圆其说;尤其是军民关系、战士外出做好事、探家见义勇为等,这类稿件有些作者更是大胆“发挥”,百般夸大。

5、因果不符

新闻指出的事件所发生的原因不符合实际情况,或把事件发生的多种原因说成只有一个原因,或者风马牛不相及。

 新闻虚假不同于一般的新闻失实。“失实”可能是故意的,也可能是过失的,而新闻造假无一例外都是故意的。主观上的责任,无情地将新闻造假者钉上了耻辱柱——他们将虚假的东西伪装成真实,兜售给公众,戕害了新闻的生命,当然为任何诚实的新闻工作者以及整个业界不耻。

什么是虚假新闻呢?新闻完全是假的,或者说部分是假的,都叫做虚假新闻。归纳起来虚假新闻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凭空捏造。也就是纯属空穴来风,无中生有。2003年有媒体报出了一个所谓微波炉是恐怖杀手的假新闻,一篇报道使得整个微波行业陷入困境,连续两个月内全国的微波炉销售同比下滑40%。

(2)合理想象,添枝加叶。这种形式比第一种应该说更具有隐蔽性。也就是说,原来有一个新闻事实的模子在那儿,但是记者主观的加入了很多东西,把它进行了修饰。实际上要说小说倒是可以,但说是新闻那就是一种欺骗,就是违背了诚信的原则。

(3)政绩需要,公开造假。这种假新闻主要是为某些领导仕途捞政绩、贴金使用。想升官,就弄点假新闻,骗上级的领导,说这儿粮食丰收了,工业产值也增加了,外贸也增加了等等。这样的假新闻,可以说隐蔽性很强,主要是报喜不报忧,蒙骗上级领导。

(4)作风不实。也就是由于片面的了解,最后轻下结论,导致整体的新闻报道失实。这个实际上是由新闻工作者,也就是我们说的把关人在采访过程中、编辑过程中和最后的处理过程中,由于片面地归纳,所以造成了这个问题。

(5)金钱作祟,惟利是图。实际上,这就是有偿新闻。当然它也包括人情新闻,和谁关系好,某企业和某记者关系好,某记者就给某企业做很多报道,实际上也是虚假的,也可能是本着人情干的,或者这里面有很多金钱的交易,这是有偿新闻。

(6)基本功欠缺,推理错误。虚假新闻的成立还有由推理造成的,并不是主观上想这样去做的假新闻,而是由于记者的功力不够,或者也可能是由于主观上的倾向。

(7)知识缺乏,不懂装懂。这类假新闻现在是最常见的。由于编辑责任心不够,或者是知识掌握得不多,才会造成这样的问题。

(8)网络不实。现在的新闻媒介,竞争非常厉害,很多报纸为了互相抢新闻,直接就从网络上找一些所谓的最新消息。但是网络媒介公众性非常强,网上的很多消息并不真实。同时有些网络编辑对新闻筛选把关的程度不如传统媒介那么严格,所以经常会出现一些网络假新闻。

如何减少或避免失实信息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d569b18a8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95.html

《新闻真实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