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校园浏览简介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北京大学校园浏览简介
大家好,欢迎来到百年学府北京大学。很高兴能够作为大家的校园讲解带领大家参观游览,希望大家能积极配合我的工作,一起在北大度过一小段快乐的时光。由于校园并不是作为景点开放,在参观之前请允许我为大家强调几条纪律:
1、校园不是公园,这是一个学习的环境,希望大家不要喧哗,一起来感受校园里该有的氛围。
2、校园景色非常优美,请大家爱护环境,不要践踏草坪,攀枝折花,乱丢废弃物。3、校园里的人非常多,大家走的时候排成两列纵队,紧跟队伍,沿着道路右侧走,千万不要走丢走散了。
首先我给大家回顾一下北大历史。北大创办于1898年,原名京师大学堂,光绪皇帝亲笔题词“京师大学堂”匾额。它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的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是康梁百日维新的措施之一。慈禧发动政变,把所有的变法都废除了,只保留了京师大学堂。北大从此延续至今。
1912年易名为北京大学校。严复任北大首任校长,积极开设外语学科研究西方文化的新课程。1918年红楼竣工,校本部设在故宫后的沙滩。
1917年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并且担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他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他聘陈独秀为文科学长,李大钊为图书馆长,胡适、钱玄同为文科教授,李四光为理科教授,马寅初为教务长,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鲁迅也应聘在北大教授《中国小说史》。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做图书管理员,经过李大钊的介绍,认真学习马列主义著作,逐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也是在当时认识他的第一夫人杨开慧,北大教授杨昌济的女儿。那时北大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云集。
1919年,北大师生点燃了“五四”运动的火炬,李大钊、胡适等人领导了文化革命的新启蒙运动,北大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北平很不安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南开大学纷纷南迁长沙,后又转到云南昆明组建临时“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持续八年,西南联大持续了八年,当时条件非常艰苦,是出人才最多的时期之一。西南联大汇各校菁华,以刚毅坚卓维系中华教育命脉,在此精神的激励下,培养了如诺贝尔获奖者杨振宁、李振道,两弹元勋邓稼先,文学家闻一多、朱自清等名人。
抗战胜利以后,194610月北大迁回北平沙滩复校,胡适扩建北大,设有六个学院,33个系。
新中国建立以后,1951年,政务院任命马寅初为中国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
1952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大学和燕京大学合并,从沙滩迁到西郊海淀的燕园。院系调整,北大响应国家基础学科的号召,调出农学、工学、医学、地学、法学等学科。纷纷组建海淀区学院路上的八大院校,如北航、北医、地大、北科、农大、矿大等。把工科并入清华大学,北大只保留文科与理科,成为一所侧重基础学科的文理科综合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基础科学的研究人才。
好了,历史概况就介绍这么多,下面请大家把目光放在我们周边的建筑上:我身后这座建筑呢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建于1974年。前身是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建于1902年,它是我
1



国历史最悠久的国立大学图书馆。1998年百年校庆时香港富商李嘉诚捐资一千万扩建图书馆,现在北大图书馆是亚洲所有学府中最大的图书馆。建筑面积超过51000多平方米,藏书650多万册,其中文物150多万册,订有中外报刊7千余种。馆内有7000多个阅览座位。(尽管如此,北大的学生每天还得及早赶来才能占到座位哦!)眼前的新馆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秦汉建筑风格,房顶仿造天安门房顶大小设计。从上空俯视图书馆像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北边是北配殿,可容纳300多人的报告厅,是学术讲座的地方。南配殿是音乐欣赏室,师生休闲的场所。
多年来,北大图书馆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密切关怀,邓小平同志亲自为图书馆匾额题写馆名。江泽民同志为北大图书馆题写了“百年书城”题词。
好了,现在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拍集体照(由老师们自己组织)或个人照,请大家抓紧时间,注意来往车辆。(五分钟之后整队,两列纵队,数人数,人齐出发,去往下一景点。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座塔,它是一座水塔,名叫博雅塔,建于1924年。模仿通州的燃灯塔而设计,塔高37米,一共有13层。顶端有水箱,塔下有水井,里边有螺旋状楼梯可以上去。为什么叫它博雅塔呢?当时燕京大学校园内的大部分建筑都是以捐款人的姓氏命名,同样我们的博雅塔也不例外。1924年的时候燕京大学严重缺水,为了解决生活用水,师生们一起向社会集资修建水塔。很快就集资到了足够的资金,用水问题得到解决。而大部分的资金主要是由当时燕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晨光的叔父(当时居住在美国)捐助的,所以此塔被命名为博雅塔。
博雅塔是目前北大最高的建筑,今后再见的新建筑都不会超过它的高度,这是校园规划,也是因为博雅塔是北大人民的精神象征。博雅塔雄健挺拔,体现着被大人自强不息的阳刚之气,我们身后的未名湖柔波荡漾,象征的北大厚德载物的阴柔之美,二者刚柔并济,缺一不可,暗合着北大人的精神品格。
在这里拍不到博雅塔的全景,一会我会给大家介绍最好的拍摄角度,所以咱们接下来就去看看前面的未名湖,下台阶时请注意脚下的山石。

(组织大家向讲解员靠拢)现在我们来到了未名湖景区,未名湖因未名而闻名天下,汇聚了北大人的智慧与灵气。未名湖位于燕园中心,这里曾是乾隆宠臣和珅的一处私家别墅,名叫淑春园。和珅在此大肆营造,它是一个人工湖,仿造皇家园林颐和园的昆明湖设计,皇家园林湖心一般有三个岛屿,素称蓬莱三岛,和珅恐与皇帝有冲突,在湖心修建了两座岛屿,一大一小。对面大一些的岛屿叫做枫岛(枫叶的枫)又名湖心岛,未名湖如掌,枫岛就如掌上明珠。燕大时期,校长让冰心为湖起名字,她左思右想,没想出一个合适的名字来形容未名湖的漂亮美丽与灵气,最终未起出名字,所以以未名为名叫未名湖,碑上未名湖三个字是由大地理学家侯仁之题词。
我们看到枫岛旁边有一个类似船只的石台。那原来是一座石舫,和珅模仿皇家昆明湖上的青宴舫而建。1860年英法联军的焚烧,这里也未能幸免,原来奢华漂亮的石舫只留下了一个基座。现在颐和园的青宴舫是后来慈禧太后以操练北洋水师为名重新修建的,惨淡经20年的北洋水师在没有军饷的条件下于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而我们北大的石舫没有重建房,或许是领导们想让北大学子记住这一国耻吧?!关于建石舫还有一个小故事,当时康乾盛世国太民安,乾隆担心自己的江山毁于后代之手,问道和珅如何能保证自己的江山王朝千秋万代?和珅说君之舟,民之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把君比作舟,民比作水,说在未名湖这个有灵气的地方建个石头做的舫永远沉不到水底,不就象征着君的王朝永远不会灭亡吗?
2



穿过重修慈济寺沿着台阶往上走呢是一座墓碑那里安息着一位美国人的灵魂。上面写着“INMEMERYOFEDGARDSNOW,ANAMERICANFRIENDOFCHINESEPEOPLE他就是以《西行漫记》(又名《红星照耀着中国》)一书让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事迹为世人所知的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
斯诺先生于三十年代初从美国密苏里新闻学毕业后不久就以美国记者的身份来到中国,19334月到19356月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讲师,那时他才29岁,给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字叫“施乐”1936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他也曾作为战地记者跟随毛泽东在延安。去世以后一半的骨灰埋在这里,根据他的遗嘱,另一半骨灰埋在美国。这座墓碑是由叶剑英元帅题写碑文。施乐先生曾经说过北大校园是世界最美丽的校园。
好,现在我们沿着未名湖岸往前走,左边堤岸上的建筑是“临湖轩,燕大建校时由美国柯里夫妇捐资建筑,冰心命名,胡适提匾的。以前是燕大校长司徒雷登的居所。它是一座优雅的典型中国式三合庭院,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背面。临湖轩现在是北大专门接见贵宾所用,今天的我们不能算是贵宾所以没办法进去参观,但是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明天的我们就会以贵宾的身份重回这里了!呵呵。
沿着石五供右边的台阶往上看是一个钟亭19299月专为悬中间的大铜钟而建。大铜钟已经有100多岁了,跟随北大风风雨雨,比北大还要年长两岁。此钟原为北洋水师报时的大铜钟,1900年险被列强劫走,后来置于燕京大学校内作校钟使用。一声上课,三声下课。曾经有一位老先生数十年如一日为学生敲响此钟。钟体下部雕刻的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和从海面喷薄而出的旭日,上部是十二对蛟龙戏珠。钟体刻有八卦图案。现在这个大铜钟已经不用来做校钟使用,学校都改用电铃。可是据说这个钟的钟声能够传播得非常远,每当除夕夜的时候北大的校长会亲自过来敲响此钟,为那些路远不能回家过春节的学生们家里送去问候与祝福。学生们自己也会过来敲钟向家里报福音。所以如果同学们有兴趣的话可以上去敲敲钟,告诉家里人你们在北京玩得很开心哦。走台阶请注意脚下的山石。
翻尾石鱼原为圆明园长春园一个喷水池里的遗物。喷水池一共有八条鱼,可是由于列强的侵略,八条鱼全部遗失。这一跳翻尾石鱼是遗落民间最后被北大学子高价买回送给母校置于未名湖上的。我们再回过头去看一看湖畔的博雅塔,它们有什么联系呢?每当夕阳西下,总有一个时刻,太阳的余晖穿过博雅塔倒影在湖面上,博雅塔的倒影与这条用汉白玉雕刻成的石鱼正好成一条直线,塔尖正指着鱼嘴,形成一幅非常美妙的图画。我们称它为“石鱼吞塔影”。许多摄影爱好者都会特地前来捕捉这一幕。前方未名湖的石碑就是我说的拍照最好的角度,石碑上未名湖三个大字是由著名地理学家侯仁之所提。从那里可以拍到未名湖和博雅塔的全景,请要拍照的同学抓紧时间,注意安全。
西门建于1926年,由燕京大学校友捐资建筑,所以也叫校友门。这是北大的正门,由毛泽东同志题写“北京大学”四个大字的匾额。这座汉白玉石的拱桥叫做状元桥,因为每届新进北大的学生和毕业离开北大的学生都会经过此桥,所以叫它状元桥有一句话说“走过状元桥,就能上北大”,今天我们都从此桥上过,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们一定不缺乏上北大学习的运气。年幼的考本,年长的可以考硕。因为西门叫做校友门,通常我们也叫状元桥为“校友桥”
3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d5dfa890029bd64783e2cbf.html

《北京大学校园浏览简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