礁石艾青写作文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礁石艾青写作文
礁石》是一首诗情浓郁而又耐人寻味的咏物小诗。
诗中诗人从全新的角度观察事物,并将自己的思考熔铸于“礁石”这一具体意象中,讴歌了“礁石”的光辉形象。“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无止地扑过来”,一个“无休止”,一个“扑”,状写了海浪的气势汹汹,不可一世,“无休无止地扑过来”,足见海浪之多,时间之长,它是决心要把礁石冲击得粉身碎骨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深受海浪的无情扑打,礁石该怎么办呢?为了生存,它顽强地同海浪进行斗争:“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这是何等镇定、勇敢!面对强敌,面对困难,礁石主动迎击,把敌人踩在“脚下”。这里,寥寥数语便把礁石坚强、勇敢的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
透过礁石形象我们不难发现,礁石其实也是诗人坚忍不拔的自我精神的真实写照。礁石在与浪的搏斗中,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经过巨大的磨难,礁石虽然伤痕累累,但它仍巍然屹立,含着微笑,看着海洋,对胜利仍充满信心,足见礁石是何等的自信与伟大。
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把它当成一块普通的石头,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艾青的自我形象,我们还可以把它看成是那些敢于反抗压迫、抵制逆流的英雄形象。他们不畏强权,勇于抗争,用微笑面对困难和险阻,他们应是时代和社会的中流砥柱。
除此,我们甚至可以把“礁石”视作一切被压迫民族、一切被压迫人民抗击旧世界、旧势力的力量象征。通过世界民族斗争的历史,我们依稀可见被压迫民族的窘境:入侵者妄图动用一切暴力手段来消灭、摧毁被压迫民族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扼杀他们的反抗意识和进步要求。
然而诗人深信,只要这些被压迫民族的人民,采取积极的态度,勇敢地迎接各种挑战,胜利的曙光终将出现。总之,全诗含蓄蕴藉,寓意深刻,诗人用象征手法赋予礁石以“弦外之音”、“象外之旨”,大大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礁石》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1954年《礁石》这首诗是艾青19547月写的一首短诗.心境:在一般人的笔下,礁石总是被描写成阻塞航道、碰毁船只的丑恶事物,但艾青则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去观察和描写它.礁石屹立在海上,受到的恰恰是海浪无休止的袭击.为了求得生存,它顽强地同海浪进行搏斗,而且总是把“扑过来”的每一个海浪都“打成碎沫”;尽管伤痕累累,“象刀砍过一样”,但仍巍然屹立,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诚如诗人所说:“作为一个民族,作为一个要求生存权利的个人,遇到连续的迫害该怎么办呢?”“这也只是从受到‘无休止地扑过来’的‘礁石’的角度所应采取的态度——它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呢?然而有人说礁石是‘与大大小小的航船为敌的’……他完全忘掉礁石是不可移动的,应该则‘大大小小的航

船’不要去碰那顽固不化的礁石.这就是从两种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的不同的结果.”(《艾青诗选•序》)可见礁石是一切被压迫民族、一切被压迫人民抗击旧世界旧势力的力量的象征.艾青擅长于运用象征手法来抒写他的真情实感.在《礁石》一诗中,诗人把他对生活的独到思考熔铸于“礁石”这一象征性的形象之中,不仅使礁石人格化,而且赋予礁石以“弦外之音”和“象外之旨”,从而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全诗语言精炼,形象生动,含蓄蕴藉,寓意深刻,是诗人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通过自己的心去写”的结果.
古时候海边很平坦,突然有一天,一块石头从天而降。据说这块石头生在女娲的家里,很富裕。却不愿意参加补天的活动。性格顽皮。总想去海边玩泥沙。天帝知道了,就把他打到海边,经受磨炼。石头到了海边,大浪排山倒海,向他示威。海风怒吼,惊天动地。到了中午,太阳把石头烤得冒火。它醒悟了,于是牢牢地抓住大地,在海滩边,巍然屹立,变成了礁石。大浪翻滚,一浪接一浪,它安然屹立,大浪只能跪在他的脚下。服了。它不但身强力大,而且神武不屈,成了顶天立地的角色。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礁石》是艾青的一首短诗,只有两节八句,但是,这首八句组成的简短的抒情诗,却用了比拟、象征等好几种写作手法,创造了歌一样的旋律、画一样的景色、无穷的想象空间和深厚的意蕴.从诗歌的声音语言层面分析,这首诗歌采用的是“自由诗体”,就声音特点看,并不讲究对句、平仄、押韵等等旧体诗歌的规矩,但是,其声音方面也并非完全没有节奏,比如第一节第一句的两个“浪”字,可以算“同韵”,与接下来的第二节第二句句末的“样”,是同一个韵,与第四句句末的“洋”虽然平仄不同,但是仍然是同一个韵,这样,就在一定时间内形成一种音韵的循环,增加了语音和谐,构成了歌一样的旋.从诗歌的句式看,长短比较自由,但是最长的一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只有九个字,最短的一句“一个浪,一个浪”是六个字,其余几句觉得字数介于中间,显得相对整齐,体现了闻一多先生所说的“诗歌的建筑美”.这种分行、相对整齐的句式,使我们从外观上一眼就能看出它与散文、小说句式的区别,这既是诗歌的惯例,也是区分诗歌和其它文体的最表面的形式.从这首诗歌的意境看,简短的八句诗,给我们描绘了两个主要的

画面:第一个,是无数浪花被礁石打成碎沫;第二个,是礁石屹立,面对浩瀚的海洋.两个画面,其实是同一个画面,所不同的是,第一个画面,着重描绘了被打碎的浪花,第二个画面,着重描绘了挺立的礁石,视觉的中心点有了变化,使读者关注到不同的层面.这就是说,“主导意图”有所不同,第一个画面的主导意图,在于揭示“浪花”的反复攻击,第二个画面的主导意图,在于突出礁石的傲然屹立.而且,诗歌语言构筑的画面,和真实的绘画有所不同.在诗歌中,画面是动态的,就像在电影和电视中,视角是移动的,景物也是变动不居的,而绘画中,作者却只能采取一个固定的视角,其画面虽然也力图用特殊的笔墨语言写出“动态”,但是,相比而言,总是静态为主.诗歌这种画面的营造,比绘画更灵活.但是,诗歌中的画面与绘画的另一个不同,就是诗歌的画面是“间接的”,是借助语言文字,间接描写图像的,而绘画,则是直接描写图像的.这首诗歌在写作手法上,采取了比拟的手法,如第一、二句:“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用“扑过来”描写浪花,无疑,是把浪花比喻成“人”的写法,本来没有生命的浪花,好像也有主观意志,能主动对礁石发起攻击.而接下来的是:写礁石“打碎”浪花,同样把礁石拟人化了,客观事物的相磨相荡,仿佛是人与人的斗争.这里,就有了比喻、拟人,同时,在更深的层次上,有“移情”的作用.客观事物本来没有什么意志、目的,但是在作者看来,它们却似乎有了意志、目的,实际是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投射”到了外物身上,给没有生命的东西赋予了生命.就像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句子一样,花何尝溅泪?鸟何尝惊心?不过作者“感时”、“恨别”,心意悲伤,带着情感的有色眼镜去看待外物,觉得外物好像也在悲伤一样.这首诗歌的第二节,进一步写礁石的“脸”、“身”和“笑”,更是清楚明白的拟人,而“移情”的审美心理活动,仍然渗透在其间.这样的写法,使客观世界变得“人情化”,赋天地以生命,使生命的活力鼓荡在宇宙间,确实是打动人心的好诗.这首简短的诗歌,通过比喻、拟人的手法,注入作者的感情.但是,并没有把事情说尽,而是只简单地勾勒了两个画面,抓住事物的特点,而对其内涵,则采取“省略”的方式,没有做出什么说明,这就增加了读者猜测和想象的空间.在艺术中,“形象大于思想”,思想往往阐述得清楚明白,也就没有多少想象的余地,而没有想象的余地,没有给读者留出“填空”和“对话”的空间,也就不能引发读者的“兴味”,更不要说什么“领悟”和“畅神”了.相反,这首诗歌,语言凝练,采取“暗示”的手法,只作形象的勾勒,不作意义的阐发,把其中的意韵留给读者去体会,增加了诗歌的美.这首诗的意蕴,具有无限阐发的空间.这可以一般地看作两种力量的斗争,又可以看作具体而有所指的敌我较量.还可以把礁石看作坚韧、不折不挠的精神的代表,等等.综上所述,这首诗歌是比较优秀的诗歌.唯一令人感觉遗憾的,是所“暗示”的句子仍然简单,缺少气象混沦的感染力.
艾青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1954年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
《礁石》这首诗是艾青19547月写的一首短诗。在一般人的笔下,礁石总是被描写成阻塞航道、碰毁船只的丑恶事物,但艾青则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去观察和描写它。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e9c2108e2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ef.html

《礁石艾青写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