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庸的小说,看他的阴鹜和虚伪 - -论史上最成功的明黑 - 明朝吧 -

发布时间:2018-07-02 11:23:4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前言:如果不明白金庸的满人身份,不了解满清大幅篡改明史的丑行,或许在读完本文后,会觉得我是“欲加其罪,何患无辞。”因此建议在看此文前,先看我写的另一个贴:“摸摸自己胸口,还明朝一个公道”,以了解必要的一些背景。

  

  一、承继

  

  大家都知道,金庸是在梁羽生的基础上把武侠小说再次推进了一大步地,所以金庸起初写武侠小说时,承继了很多梁羽生的风格,其中便包括了梁反清复明的基调。那时的金庸,重心还只是放在写一部成功的武侠小说上,并没有余裕考虑其它,更不敢妄自标新立异,宣扬自己的内心。于是他顺着当时人们的惯性思维,亦步亦趋地照搬了梁羽生的模式,在自己的第一部作品《书剑恩仇录》中,以弘扬“红花会”做为主调,一定程度上嘲讽了乾隆和清廷。但不同于后来《射雕英雄传》中借郭靖之口表达的那种与入侵者誓死抗争的坚定,在书剑恩仇录中,红花会与清廷的争斗有着鲜明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金庸不仅将抗清的首脑陈家洛塑造成一个人人厌恶的角色,更让陈反清复明的努力,好像是一个幼稚的笑话。到了最后,即使乾隆背信弃义害死了香香,陈家洛擒下他后,仅为救一个无关痛痒的小孩,便轻轻放掉,曾经为了民族大业出让香香时的冷硬心肠和大局意识,此时突然荡然不存。随后,红花会更是与清廷达成默契和谅解,互不侵犯,默许了清廷的统治,这些身怀绝技的高手,隐居塞外,明哲保身,再没有踔厉敢死的锐气和反抗异族的坚执,而红花会“反清复明”的宗旨,也已被悄悄抛弃。

  

  总得看来,《书剑》中的反清,是有限度的反清,全书的后半部,充斥了无奈和失败的情绪,完全没有梁羽生作品中坚定的态度和不惜一切的勇气,更比不上《射雕》中,郭靖抗蒙时那种“死而后已”的决心。硬套一下现代政治书,就是“充斥着软弱性和妥协性,有改良主义的倾向。”

  

  其实,与其说金庸实在反对清廷的统治,不如说是他对乾隆个人有着不屑和不满,在后记中,金庸就曾写道“不讽刺他一番,闷气难伸。”而在金庸的作品中,“满清入关后的烧杀洗劫、歧视压制汉人的行为、倒退汉族文明”这些有深度的内涵,这些本来可以好好挖掘一番的素材,却完全绝迹。这到底是一种疏忽和偶然,还是一种逃避和包庇呢?想必我不说,也有很多人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吧。

  

  二、流露

  

  当《书剑》一炮走红后,金庸有了底气,开始渐渐流露一些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在其第二部作品《碧血剑》中,金庸把重心放在了吹捧袁崇焕上,竭力塑造其忠勇无辜的形象,并竭力宣扬满清瞎编的“伪明史”。其目的昭然若揭,就是要证明崇祯昏庸无道,明朝天怒人怨,进而推出他一直想宣之于口的结论:“满洲人建立满清执政,肯定比明朝好得多。”

  

  书中还极力渲染李自成冤杀忠臣李岩,义军入京后烧杀掠抢的场景,目的也非常清晰,否定李闯农民军,进而为满清在“一片石”灭之,再统治中原奠基合理性。

  

  在《碧血剑》后面附的历史作品《袁崇焕评传》中,金庸的这种态度流露地淋漓尽致,对清代明表现出极大的激动和欢欣雀跃。下面看看金先生的原话:

  

  “整体说来,清朝比明朝好得多。从清太祖算起的清朝十二个君主,他们的总平均分数和明朝十六个皇帝相比,我以为在数学上简直不能比,因为前者的是相当高的正数,后者是相当高的负数。对于满洲人入主中国一事,近代的评价与前人也颇有改变。所以袁崇焕的功业,不免随着时代的进展而渐渐失却光彩。”

  

  “我想写几篇历史文章,说少数民族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北魏、蒙元、满清只是少数派执政,谈不上中华亡于异族,只是“轮流做庄”满洲人建立满清执政,肯定比明朝好得多。这些观念我在小说中发挥得很多。希望将来写成学术性文字。”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专制、最腐败、统治者最残暴的朝代,到明末更成为中国数千年中最黑暗的时期之一。明朝当然应该亡,对于中国人民,清朝比明朝好得多。”

  

  仅从这三段中,金先生的立场和民族倾向性,便已显露无遗。那时的金庸还年轻,还不懂得掩饰。于是他遭到了强烈的反对声浪,这让他警醒起来,不得不有所收敛,暂时掩饰内心的表达欲望。

  

  三、遮掩

  

  在一片反对的声音中,金庸不得不仍然以“反抗异族”为小说的主调,以迎合当时的民意。但这次,他不再效仿梁羽生的“反清”,而是把矛头对准了和他毫无瓜葛的蒙元,写出了两部好作品:《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在这两部书中,对蒙元异族的态度非常强硬,保家卫国,反对异族入侵的态度十分坚决,通篇充斥着舍死报国,民族利益高于其它利益的格调。素重情义的郭靖,为了阻止蒙军南下,已决意斩杀义兄拖雷,并做好了以身殉城的准备。在神雕侠侣中,邪魔外道的百草仙之类,只要参与了抗蒙,立时便得到正面形象,显然民族矛盾被置于最高地位。

  

  四、反差

  

  在随后的《飞狐外传》和《雪山飞狐》中,金庸再次以清朝为背景。如果说《书剑》中把反满兴汉寄托在个人身上,没有发动百姓起来抗争的彻底性,有改良的色彩和影子。那到了《飞狐外传》中,连这种有限度的推翻清朝统治的意识都失去了,反方也从皇帝降格到了福康安,主旨从反抗异族下降为反对奸臣,立意从推翻满清统治降低为逼迫权臣有所收敛,改良妥协的气息极为浓郁,而清朝的统治更是被视为理所当然了。在书剑恩仇录中,少林被朝廷毁掉,而到了飞狐外传的武林大会上,少林已近似朝廷鹰犬。

  

  《飞狐外传》和《射雕英雄传》的写作时间相隔仅一两年,但金庸对两个异族的不同态度已经表现地十分鲜明。

  

  五、铺垫

  

  有人拿《天龙八部》给金庸辩护,想说明其历史观从射雕的"抗蒙"到鹿鼎记的"挺清"并不突兀,是合理地渐渐演进。其实他们只看到表象,这才恰好证明了金庸的阴险。

  

  从思想性上看,天龙八部的核心在萧峰身上,金庸把重心放在两处,一是塑造一个异族的伟大形象。凡大奸大恶必有过人之能,金庸人品虽劣,文笔却佳,将萧峰的英雄气概塑造异常成功,其目的也成功实现。读者都感到:异族中也有好人,也有值得钦佩亲近的英雄。

  

  随即金庸将着墨重心放在“讥嘲汉人狭隘的民族观”上,目的在于告诫读者:并非异族的人都是坏人、并非异族就要反对、宋兵也屠杀辽国百姓,两个民族间没有对错之分、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联系前后,大家应该看得很清楚了,这显然不是历史观的变化,而是处心积虑的铺垫。他当然不敢直接给满清摇旗呐喊,所以先借辽国做个隐晦的铺垫。最终金老儿成功了,当读者同情萧峰,憎恨聚贤庄中那些狭隘的民族主义者时,他的铺垫成功落幕。剩下的,就是在《鹿鼎记》中,赤裸裸地为他的满清前辈歌功颂德,并肆意讥嘲反清复明的狭隘了。

  

  六、匕现

  

  很佩服金庸的隐忍和耐心,用了十几年才把自己的真实意图表露出来。在鹿鼎记中,他终于鼓足勇气,开始为他的满族前辈高颂赞歌。康熙被渲染的英明神武,而圈地、文字狱、屠城这些康熙也没少做的坏事,则都推到了鳌拜身上,而康熙最后还替被害苦的汉族百姓报了仇、出了气,那你们汉人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还不赶快高呼“鸟生鱼汤”么?

  

  韦小宝更是金庸宣传其思想的重要工具,做为一个不学无术的混混,他却成了全书中最远见卓识的汉人,连汉人中的英雄陈近南,空具干云的义气、盖世的武功、广阔的胸襟,却偏偏在“反清”的问题上,与韦小宝相较,显得目光短浅,最终更因愚忠惨死。更妙的是,韦小宝居然还是个扬州人,连他都能漠视“扬州十日”的血海深仇,别人还有什么理由再翻旧账呢?真地很佩服金先生的生花妙笔、深沉心机,褒贬于无形之中,文过饰非于无相之间,斯实为上乘。

  

  而“反清复明”的思想更成了金先生在书中打击的重点,他不遗余力地在小说中,借不同人的嘴来进行说教,拿民族融合和民生做借口,肯定满族统治的合理性。却对满清统治时,排斥压制汉族,搞民族歧视,并倒退了文明,腰斩了汉族千年的文化传承这些弊端刻意回避,视若不见。

  

  看看天地会、延平郡王府、沐王府这些反清势力中的人物,个个目光如豆、呆若木鸡,而且昏聩无能、只知内斗。就连韦小宝这样一个文不成武不堪的小混混,站在他们身边都显得十分高明,都能让他们心悦诚服,都能救他们十七八回,似乎如果没有韦香主,反清复明的义士早就全死光了。仔细一品,金庸对反清复明这种暗暗的贬低和嘲讽,弥漫在全书之中。

  

  不知道为什么金先生写完鹿鼎记就封笔了,或许,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的心底话已经尽情表达了,吹捧满清的氛围也烘托到了高潮,该见好就收了。

  

  篇末:

  

  坦而言之,金庸开明的民族观我并不反对,相反还很支持,而如果由先进文明融合掉落后文明,那民族融合其实是件好事。我看不惯的,只是金庸这种处心积虑的险诈,和这种对待蒙古和满清迥然不同的不公态度。更让人不齿的是,金庸一边打着“民族融合”的旗号,嘲讽着“狭隘汉族主义”,一边用事实的选择性和语言的倾向性,吹捧满清统治,鼓吹他狭隘的“满族民族主义”。他一面吹捧满清皇帝的英明神武,一面不遗余力诋毁明朝,对满清入关后的破坏和杀戮有意回避,更只字不谈满清统治下的文明倒退。明明生具自私险诈的阴鹜心肠,却还硬要强装出浑涵博大的“各民族一家”的广阔胸襟,真是虚伪到了极致,恶心到了极致。

  

  想必有人会给金庸辩护,指出金作中也曾对清朝的某些方面做出指责,并以此做为反例,否定本文的客观性。虽然确实存在少许这样的事实,但看问题要看主体,如果一个人宰了一千只熊猫后,救了一条狗,我们就不能说他是一个优秀的野生动物保护者。更何况,金庸这不多的几次指责清朝,也未尝没有其它用意,或许是恨其不争;或许是想藉此掩饰自己吹捧清朝的立场,伪造出客观持正的姿态;或许是有其它的原因,比如在《鹿鼎记》开始对文字狱的不满,看似有反清含义,其实主要目的不过是为了遮掩其祖上告密求荣的丑态、并为另一个死于文字狱的祖先叫屈而已。

  

  金先生年青时好色凉薄,抛妻弃子。到了晚年,对虚名的渴望更是大炽,再顾不得遮掩伪装,四处毛遂自荐,其虚伪和虚荣表现得分外明显。到浙大得个名誉头衔、到少林寺当当武林盟主、华山顶峰搞个“封禅”,还多次在镁光灯前,用貌似谦逊淡泊的语气,暗暗地抬高自己,邀买虚名……

  

  好一个道貌岸然、哗众取宠的“武林盟主”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08a9021aaea998fcc220e5c.html

《从金庸的小说,看他的阴鹜和虚伪 - -论史上最成功的明黑 - 明朝吧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