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春》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8-10-06 07:27:2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朱自清《春》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春》是写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朱自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引导人们去欣赏大地回春的动人景象,并感受春天所带来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在这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也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以及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1.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2.通过品味语言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
  教学重点:品味清新优美、口语化的语言。
  教学难点:把握作家的思想感情脉络,领悟作品的深层意蕴。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同学们,又到了柳絮飘飞的暮春时节。不知不觉,我们又度过了一个的春天。对于我们家乡的春天,你能否用一句话说说你的感受?(学生说对家乡春天的感受。)同学们的描述,使我的眼前展现出一幅幅美丽动人的图景。今天让我们走进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天,去欣赏春天之美。(板书课题,作者)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要求:标出生字词;感受春天之美。
  2.扫除文字障碍。(多媒体出示字词图片。学生读,齐读,写生僻字)
  水涨zhǎng起来 sàn在草丛 鸟巢cháo
  撑chēng yìnghè yùnniàng
  披着蓑suō 戴着笠lì báo 黄晕yùn
  抖擞sǒu liáo 赶趟tàng wǎn
  1.“春”美在什么地方?
  我们都认为春天是最美的季节。那么朱自清先生认为“春”美在哪些地方呢?请结合文中的语句来说一下。(多媒体显示:朱自清喜欢“春”,因为“春”美在 )
  2.学生可能回答:
  (1)“春”美在嫩绿的,软绵绵的草。
  春草是历代文人争相歌咏的对象,你还知道哪些写春草的诗句?如: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写出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写早春刚发芽的草。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写早春的草。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丰乐亭游春》欧阳修
  写暮春时节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草。
  小结:同样是写春草,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着笔。这也启示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多角度构思。
  (2)“春”美在万紫千红的花。
  花的特点: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
  (3)“春”美在温暖的杨柳风。
  风的特点:和煦、芳香、悦耳
  “春风”与林斤澜的《春风》对比阅读,学生能说出二者的不同特点即可。
  多媒体显示:“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撤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同样是写春风,朱自清笔下的春风和林斤澜笔下的春风有什么不同呢?
  朱自清笔下的春风是柔柔的、清新的、悦耳的;“象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林斤澜笔下的春风则充满力度,充满豪迈之情。“如无数的针扎”。
  (4)“春”美在细密的春雨。
  “春雨”与《春夜喜雨》对比阅读: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诗中的春雨和朱自清的“春雨”特点一样吗?
  都是伴随和风而来,突出春雨的细的特点。杜甫诗中的春雨是无声的,朱自清的“春雨”还是密、亮、绵长的。
  (5)“春”美在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人们。
  3.小结:中国散文学会会长林非在《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中说:“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地观察,细腻地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朱自清以诗的笔调,描绘了我国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色。使我们陶醉在美丽的春光中。(板书:——美在景物)
  1.品味语言:《春》美在什么地方?(边品味语言边指导朗读)
  朱自清先生用他的生花妙笔给我们展示了春天的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些描写?请抓住关键的字、词、句,说说喜欢的原因。(多媒体显示:我喜欢《春》,因为《春》美在 )
  (1)把“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换为“小草一下子从土里生出来”,或把“钻“换成“长”、“拱”,体会其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偷偷”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钻”字有破土而出之感,突现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 ——“闹”不仅写出声音,还写出热闹的气氛,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让人想起“红杏枝头春意闹”的诗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3)写野花,以生动的比喻写出杂花遍地,摇曳多姿,在春天的阳光下闪烁迷离的那种惹人喜爱的情态。野花是杂样的,又“散在草丛中”,是星星点点的,在阳光的照耀下,在微微的春风中不断闪烁。正因为野花有这些特点,才和星星的闪烁、眼睛的眨动极其相似。作者说野花“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确是极传神的。
  (4)“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这三个比喻,有一个共同点,都写出了春雨的“细”,但又各有侧重点。“像牛毛”,言其又细又密;“像花针”,写其细小而闪亮;“像细丝”,则突出其柔细且绵长不绝。
  “密密地斜织着”——一个“斜”字,写出春风的存在,也照应了春风是“轻悄悄的”;轻风和细雨交织着,织成一幅透明的雨幕。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薄烟”一词,恰到好处地写出了春雨细密、轻盈的特点。
  “绿得发亮”“青得逼你的眼”——把树木、小草经春雨淋浴后的鲜艳色彩描绘得十分逼真。“逼”——树木、小草在春雨的滋润、洗涤下都变得鲜亮、夺目。
  小结: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朱德熙在《漫谈朱自清的散文》中说:“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绝不放松,可是他的注重语言,绝不是堆砌词藻。”《春》的语言就简朴生动,秀雅清新。朱自清不愧是语言大师,他用文笔把短暂的春天从自然界拉回到书面上,使其四季常驻,随时可睹。(板书:——美在语言)
  “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朱自清先生为什么会有这种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这和他的身份是分不开的。朱自清除了是散文家、诗人、学者外,还是民主战士。(多媒体显示背景:1927年大革命失败,他“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苦闷中埋头研究古典文学。“九一八事变”后,他的思想开始转变。《春》写于作者赴英留学归来之后的1933年,作者经过了一场“精神危机”,几年的留学使他改变了心境、开阔了视野,看到了新的生活前景。面对春意盎然的原野,他又重新找回了一种自信和自尊, “早春野景”就展示了他要在春天的引领下“上前去”的人生信念。)所以说《春》确实描写、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情感写照。 (板书:——美在情感)
  《春》是一幅精美的画,它色彩缤纷,春意盎然。《春》是一首动听的歌,它曲调优美,动人心弦,。其实朱自清留给我们的美文不仅仅是《春》,他的《荷塘月色》,他的《背影》,他的《绿》都是不朽的篇章。课后请同学们阅读这些名篇,再次亲近朱自清,感受朱自清心灵中飘扬的那片风景。
  朱自清的先生的《春》是一幅美丽的画,而朱慧敏老师执教的《春》是一首灵动的诗,让学生和听课者随着她一起且行且歌,在春天里前行。整堂课如一条溪流潺潺流淌进听者的心田。探寻朱老师的课堂之美,我想最靓的美点还在于沿着目标推进的课堂层次整体设计。基于此,朱老师才能驾轻就熟,自如的引领学生进行景物描写的阅读品味,在品味中进行阅读和写作的指导;而语言的品味与情感的体验是在目标一基础之上的延伸和深化,在前一环节已经有朗读的接力,后面则有感情背诵的训练。这个层次之上的语言品味和情感理解是深层的,没有前面的铺垫,这个层次的设计就是无效的教学。追寻这种层次之美,不得不叹服的就是朱老师高超的小结艺术。在第一层次也就是目标一完成过程中,朱老师进行过两次总结。第一次总结在于每幅图景的鉴赏后,而这个小结是在春景诗文对比阅读赏析之后,让学生明白了朱自清笔下的景物特点。第二次总结配合板书完成了目标一。恰当的引用让这个总结提纲挈领,顺利地完成了第一次美的旅程。继续前行,在语言品味后引用了朱德熙《漫谈朱自清的散文》中的话,配合板书对前面炼字炼句修辞品味进行了总结提升。在完成了景美、文美的旅程之后,情美这个难点的突破结合背景和朱自清其人展开,总结性板书在这里让听者感受到了一种深邃之美。到这里,仿佛一切都已经水到渠成,一切课堂积淀的东西都需要细细品味,我想应该再次回读文本吧,朱老师安排的是自由诵读,学生首先诵读的是后三段,也许是因为刚刚体验了朱自清的笔下的《春》所蕴含的情感吧。布置作业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总结,美的课堂语言引领学生走进阅读的大视野,走进朱自清的世界。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0d4897e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78.html

《朱自清《春》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