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的词论

发布时间:2019-08-19 12:16:4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郑板桥的词论
作者:陈桂清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2009年第02

        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清代扬州府兴化县人,自称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做过范县、潍县县令。宦迹虽不显,然其诗词书画皆精,诗书画并称三绝。书法绘画尤负盛名,为扬州八怪之一,其六分半书体和兰竹绘画至今仍为人赞赏。全面的成就为他赢得了才子的声名,也使他在中国艺术史与中国文学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

        与艺术上的盛名不同的是,其词虽创作态度非常认真:燮作词四十年,屡改屡蹶者,不可胜数(《板桥词钞自序》),且在当时有词胜于诗的评价,但名声并不显赫,成就也被人忽视。板桥作词的时代,浙派主盟词坛,板桥词的意趣却有别于浙派,而近于阳羡词派。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与徐珂《近词丛话》均将其列入私淑阳羡词派之列,严迪昌《清词史》则将其归为阳羡词风的派外流响。但板桥词的艺术风貌却独具特色,对此词学家陈廷焯在《云韶集》卷十九中评价其词为:板桥词摆去羁缚,独树一帜,其源亦出苏辛刘蒋,而更加以一百二十分恣肆,真词坛霹雳手也。指出板桥词的独特风格与地位。但这种恣肆的词风与传统的雅正词学观格格不入,词评家往往在肯定其词有魄力的同时,也多有指摘。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中说:板桥词,颇多握拳透爪之处,然却有魄力,惜乎其未纯也板桥词,讥之者多谓不合雅正之音,此论亦是。基于雅正的词学观,指出板桥词未纯之处。此外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评板桥词曰:语虽俊迈,终非词苑正宗。虽肯定其词语言上的俊迈,但却否定其词苑正宗的地位。从这些评论可以看出,在传统的词学视野中,不同流俗的板桥词很难得到词学家的高度评价。久而久之,再加之书画盛名的掩盖,其词名就更加不显,以至于严迪昌在《清词史》中为此大呼不平。

        板桥词在词学史中地位尚且如此,其偶尔为之的词论就更难引人注意了。他的词论虽数量不多,且散见于序跋书信之中,但内容却很丰富,既有对传统词论的继承发扬,也有独创一格的新颖词论。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169bda4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84.html

《郑板桥的词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