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古诗(_饮湖上初晴后雨》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1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包括两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唐玄宗开元13年,25岁的李白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乘舟顺江而东,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此时的李白年轻浪漫,一派天真,充分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望天门山》一句一个画面。在诗人笔下,山,灵秀;水,矫健;帆,潇洒,无须刻意修饰,全天然巧成。《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写于公元1073年,诗人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给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选编本课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古人对祖国山河的描写,在诵读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教学目标
1、认识“亦、妆”2个字。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2、背诵两首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3、通过朗读感悟,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点:情感朗读,感悟诗境。
教学难点:感悟诗境,引导学生体会感情。
课前准备:1.学生:初步预习课文。2.教具与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望天门山》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问大家一个问题,喜欢旅游吗?到过哪些地方?去过天门山吗?
2、介绍天门山:天门天门,顾名思义就是天上的门,可见天门山——很高,很雄伟,很险峻。让学生读注释,并看插图。同时读注释,理解“楚江”
3、唐朝大诗人李白曾游览过天门山,并写了《望天门山》
介绍作者: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一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诗篇,他的诗歌色彩瑰丽,大胆想象,被称为"诗仙"。板书:诗仙
二、读通诗句,了解诗意
1、学生自由诵读全诗,指名读,齐读。2、边读边思考诗的大意,划出不懂的字词。3、交流讨论,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诗的大意:天门山中间断裂如门,使大江得以通过。碧水东流到此,回旋着向北流去。两岸边的青山,相对着不断耸出来,一叶孤帆从天边驶来。
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一)指导朗读中重点理解以下字词:一、二两句:
1、断——想像:在很久以前身高万仞的山神手持一柄大斧,用力向天门山一劈,顿时山石崩飞,一座大山被劈出一条裂缝。而汹涌的楚江水由西向东奔腾而至,一下子将裂缝冲大,形成了现在所看到的景象。
巨灵(河神)咆哮擘两山(指河西的华山与河东的首阳山),洪波喷流射东海。——李白《西岳云台歌》
开——想像:汹涌的江水原先被天门山阻挡,现在天门一开,就像万马奔腾一样,一起喷涌而出。小结:这一句看是写山,实际上是借山势写出了浩荡东流的楚江勇往直前,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指名读,齐读。
2、回——读到这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水狠狠地、猛烈地撞击岩石,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
小结:滔滔碧水在李白看来,尽管能够将大山冲开,但是它却不得不在天门山脚下放慢了脚步,被迫回旋,在山脚下发出了震天的响声,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这一句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指名读,齐读)
3、一、二句连起来读。三、四两句:
1、该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来读?自己读,指名读
出——字赋予了山生命,使它有了动感。两岸的青山好像正迎面向诗人走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你知道吗?(诗人的船顺江而下)——天门山就像大门敞开一样迎接自己,诗人真想大喊:雄伟险要的天门山呵,我今天终于看见了你。日边来——想像:诗人感觉自己不是乘着帆船而来,而是驾着云朵从天边而来,在这无比壮观的自然

景象面前,诗人全然不觉得自己渺小,而是跟它们相提并论了,这就是才华横溢、气度超凡的李白。
2、把李白内心的激动读出来,声音高昂一些。1)读全诗。
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2、感受诗歌画面的色彩瑰丽
江水澄碧,山色青青,白帆悠悠,红日喷薄,都给人以生机蓬勃的感觉。3、总结
《望天门山》表现了李白诗歌色彩瑰丽,大胆想象的特点。板书:色彩瑰丽大胆想象4、齐读全诗
四、诵吟古诗,拓展积累
1、这么美的诗,能积累下来吗?可以做做动作背。生自由背诵,指名背,齐背。2、拓展与《望天门山》风格相似的李白其他诗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李白《夜宿山寺》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五、书写生字,默写课文
1、练习生字“断、楚、孤、帆”2、默写《望天门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有谁到过西湖?请看一段西湖的视频。(出示画面),看了画面有哪些感受?生:
2、师:诗人苏轼观看了西湖在不同的气侯下呈现的不同风姿。于是情不自禁写下了一首诗,题目为《饮湖上初晴后雨》课题出示。(师:这首诗写于公园1073年,诗人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两首,这是第二首。)指名读题目。
3、谁来说说,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先说说词语:饮:喝酒湖:西湖,初晴后雨:开始是晴天,后来下了雨。谁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
4、你对诗人苏轼有多少了解?简介作者:(课件二、读通诗文
1、出示课文课件。①学生自由朗读,②指名读(评价)。③出示录音读,请大家一边听一边画出诗的节奏,④同桌互读。
三、领悟诗意
1、师:我们会读课文了,那么这首诗写的什么意思呢。请大家再读这首诗,边读边看看插图,有不懂的地方对照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2、然后4人小组交流对诗句的理解。(提示:我读懂了哪一句:
3、师:全班交流:先来读读前两句,看看写了什么?指名交流(前两句:晴天、雨天的美景。这一句写作者看到的。
晴天的西湖1指名读第一句,
对照下面的注释先说说词义:潋滟:①、(播放课件)结合课件理解:潋滟。你能用其它词语表现水光潋滟吗?(波光闪闪、银光闪闪、亮亮晶晶、波光粼粼、银光闪烁,你觉得就好像——像星星一闪一闪的)方好:
②、指名说说句意。(在阳光的照耀下,西湖水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特别的美。
③、师:晴天的西湖还有很多美景,同学们让我们划着小船来到湖面,你还会看见哪些美景呢?(小鱼在水里嬉戏、湖水很清澈、蓝天绿水、青山秀水……)
④、师:这么多美景诗人用哪个字加以概括了?板书:好
2、师:一个好字就道出了西湖的美景,可谓:一字千金啊,再齐读第一句诗。雨天的西湖
师:忽而天空漂过了一片雨,现在就让我们走进雨中的西湖。生读第二句,(播放课件)

、结合注释先说说词义:空濛:亦:奇:(学写“亦”字)、指名说说句意。(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这雨让西湖产生了怎样的美景呢?(生:因为有雨,让西湖的柳树更加柔美,她在细雨中跳着优美的舞,蒙蒙细雨好像一层面纱遮住了他那害羞的脸。因为有雨,花更艳丽……草更绿……让游人更开心,因为雨点洒落在他们身上很舒服……)
1师:所以诗人说雨中的西湖是——奇妙的,她又是水灵灵,生动、鲜活的——读㈢、赞美西湖师:诗人就这样在雨中畅游着幻想着。不知不觉雨过天晴,作者眼前随之一亮,又看到了什么景象?
1《播放课件)生自由读后两句,提示:边读边结合注释想想词和句子的意思。
①、交流:欲:想要.西子:西湖的晴态雨姿都是那样美不胜收,作者自然而然想起了春秋时代的一位美女——西子。师:西施的家乡离西湖不远;都有个“西”字。因此,西湖从此就叫西子湖。师:西子,西湖。一个是人。一个是景。苏轼怎么会把人和景放在一起比较呢?②出示画面:西施(美:生:西施淡妆浓妆都美,西湖晴天雨天都美;淡妆:淡雅朴素的装饰。浓抹:浓艳华丽的打扮。相宜:合适。
③、(出示课件:板书略)④、指名说说句意:(看到这样美丽的风景,不禁想起古代美女西施,无论是薄施脂粉,还是浓妆艳抹都是那样妩媚动人,令人流连忘返。
2、师:苏轼此时醉了吗?(生:他醉了,被西湖的美景陶醉了。3、应该怎样读后两句?(赞美语气:个人读,齐读)
4、自由读全诗,同桌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然后指名说全首诗的意思。5、师:中山公园内西湖天下景亭的一副楹联是这样赞美西湖:出示课件: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师:让我们高声赞叹这美丽的西湖,读——四、品读诗句想像画面1、同桌相互读全诗。(指名读,评价)
2、你能根据诗人当时吟诗的神情、动作来模仿读这首诗吗?生:上台3、播放歌曲《平湖秋月》,提示:生闭上眼睛想像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象,(把话变成画)。师:你自己此时仿佛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如:怎样的山,怎样的水?师:如果你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你会说些什么?(生:
4、播放古诗歌曲,生跟学唱。六、合作学习迁移运用
师生共同总结学古诗的方法:出示课件:读文看注释想词句的意思品读把话变成画体会感情。(师:希望大家利用刚总结的学诗方法去学习其它古诗,
七、练习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1、生自主练习背诵,然后同桌相互背,2、指名背。
八、作业:课外积累:1、谁来背一首或两首课前搜集的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生:2、课外小练笔《假如我能去西湖》

板书:望天门山
李白诗仙色彩瑰丽大胆想象

学习古诗的方法
读文看注释想词句意思品读把话变成画体会感情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23c434c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3d.html

《21、古诗(_饮湖上初晴后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