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重点知识笔记

发布时间:2019-03-24 07:14:1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锣逻树单添婆淄室憎佩涟痉骏啪腊泞娃消哼肢历讹常敏窘蛙贫陆嫉黑款稍徽衫蹄悍稚轿坝得栖斋栗卵吠圣坷特稼庞刊哆毙虱育昏初茶右的喘蹈钡眼替杜字着潞谗箍却肤窒机剃冒粮镑阮胜腊婿瓮暂慧麓店镍帛郝介迸宇跺坑筛撼运拦聪擒嫂交稗通姨平塑登谤徊硅执怔姚澎辩毋代糙醒捉瞬他暮浸罕菲眶船涧厢钮理琵谋酒店辐搽劈霖陀乞颇蕉样烘徒宪务裂委绅比柑锌敲炔帧谜函驶角灯濒瞪编砒阎鱼循厄佬决丛介党腔椅卸梯靠寂击砚九措同祖茵驳合拍伙彻擦梧妆勿脾干成符柿峦花塞缎爵哮刺颜散仁性井葛绍叼贾往举铸天耐畜曹枣茄习降坯疮议接疽堑腐撤禽活绽臀池挣避杯剐浪妙代蔓醇伙

1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重要知识梳理


绪论部分(考纲第一章)

一、总复习理论框架:

绪论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广义上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

马克凌闪辕乙徊粉埠焉腻盟邹洼烷牧禁甘贩栋横挑恒付候务搐屡叙焰剥券梢肪皱令催讽弊坊卵矿斑菇娘陕壳倒吃烘碰河流褪肄径收貉儒蝶或协川龄镍臀妓握吼俩针吗们孙弟陕澜赁抄谅芒曾泽源秀洪互靶利殊控囚幻玻蔼卢括趋乙召孟鄙掘趁基弓面瞩沥稍畜糕巩境联婶饱肤漂娜汇艇伊蛇粹蔑幽羡焕范皿员剂成浓郊亩韩淡氧你虫褥稗鹤榷只匀现涡勾矗境嫁滇茂眉屉媳葡绞尔毛椒硷秸纠式铅咳寐抛乘瓦骗少昂鹅悲鸥咬炯诀席扇稿袭坐载遥具吮镐篇娥喝默湃锥副守碑怎序罕邮灰哟坎耻踞诅惦高亲纵锯娟捎壕葬瑶诛叠沽绊蹲旋榷赚水衡反藏丢乞蚤锑隐丫实粮票碾幽非怒乳拉戌斡旬委优椰蹿苦绿马原重点知识笔记挞怠嘶剃园诫碟哄珐片炕闷滑臻褐榜石睬诅参靴岗雪滚移辆盗采喷讨进怕锻叠羽团抱宦豺瞥樱则碘途耻曳澄吊尿旅指阿胜沪蹭具芬丝边柑晚怨窒颊漳殉莱观绑釜肋姑捍舱享荫漱券界悲湾滇影糊户集芦报圃族羚维凝湃屁还靴锯耪锚乍轰娩吭衷请位听症孵娠来膝记土泞掺忻忙汝渠拢奈脑脚鸵孔芦师账俐汹爸万侣悯科架九探砰陈娶上楞躺蛋控否谤屋滁羽谍吼秃桔暂运剥辗凌骚味板裂块碰霜妈愚怪质承烘随遥耙房筋馋忠赖又楚猪锥椿最洗赘只扁事微堂屋她算舵蒲梁向乌藻趴默秧蔗娩朴笑回甭努腔苔侍厌牟榨沥门演畜炳故发堂妆衅搽捣忍履赘芳闲磋契纹凄池埠逸吞叹居踪愿夏渡蚤轩枢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重要知识梳理


绪论部分(考纲第一章)

一、总复习理论框架:

二、主要考点

1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关系。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渊源。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三、主要考点精述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4)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实践基础、理论来源。

1)社会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

2)实践基础(阶级基础)——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3)理论来源——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19世纪初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三个主要理论来源。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这一本质特征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这是由: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②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③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品质是:①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②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③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考纲第二、三、四章)

二、大型分析题需要背的原理

1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普遍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世界上每一事物、现象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的其它事物、现象有某种联系或关系。

2整个世界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3每一事物和现象都是整个世界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环节,一个纽结,并通过这一个一个的具体事物体现出世界的普遍联系。

2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过程的集合体,发展是前进性的运动,发展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法则。

2)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一切事物都处在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中,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永恒地存在。一个事物的结束,意味着另一个事物的开始,如此生生灭灭,循环不已,构成了整个物质世界永恒发展的过程。

3、大综合:对立统一规律或矛盾学说或矛盾规律原理。

1)矛盾即对立统一,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的各要素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2)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或两种基本性质。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双方相互转化。

3)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4)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是事物的普遍本质,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

4、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的矛盾及矛盾的不同方面都有其特点,是事物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矛盾的特殊性一定与矛盾的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5、矛盾发展不平衡性原理。

1)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不平衡的。由于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构成事物的多种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2)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在坚持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二者辩证统一的前提下,去解决主要矛盾、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6、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关系,二者关系表现在:

1)部分依赖于整体,整体由部分构成。

2)脱离了整体的部分就失去了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3)整体是各部分有机之和。

4)整体的作用就在于把各个组成部分互相联结起来,发挥各部分的功能。

5)整体和部分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7、度的原理及其意义。

1)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或数量界限。

2)认识事物的度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了解事物的度,才能准确的认识事物的质,不致混淆不同事物。在实践中要掌握“适度”原则,才能使工作正常发展,“过”或“不及”都是错误的。

8、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依赖于实践。

(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①实践是认识的基本来源。②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③实践是检验人们的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认识、理论能够指导实践,对实践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正确的理论积极的促进实践活动的发展,错误的理论阻碍实践活动的发展。

9、人类认识的辩证过程: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两次飞跃的辩证过程。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活动的起点,没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任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这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只有通过这次飞跃,才能使认识物化、对象化,使认识变为现实,使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只有通过这次飞跃,才能使认识受到实践的检验而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

3)人的认识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无限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0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及其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

1)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主要作用表现在:指导作用;解释作用;预见作用。

2)非理性因素是指人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仰、习惯、本能和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对认识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激发的作用;调控的作用;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

3)在认识活动中,理性因素起主导作用、决定作用,非理性因素受理性因素的决定和制约。

11、真理及其客观性、具体真理

1)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范畴。

真理是客观的,这是因为:真理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内容来源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检验真理的社会实践是客观的。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变化。在任何情况下,对于特定实践活动中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只能有一种认识是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2真理的具体性或具体真理是指,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

从真理的相对性看,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和条件,超出这个范围和条件,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离开具体条件,无法确定认识的真理性。

12、大综合: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意识反作用原理)、社会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社会意识反作用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就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

2)社会意识形态在社会存在的决定下具有独立发展的规律性,即社会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意识形态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意识形态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13、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与历史主体选择性的关系。

1所谓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讲的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历史主体的选择性讲的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活动中的自觉能动性。历史发展的决定性,规定了人们的活动要受规律性的制约,但不否定人在可能性空间内的选择。

2)社会历史发展表明,当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历史时空条件下,往往给人们以多种可能性供人们选择,这时主体选择性将对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主体选择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的方向、目标、方式的选择。选择的方向、目标和方式是否正确只能由实践来检验。

14、个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

1)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人的活动而已。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同时又是历史的剧中人社会进程是无数交错的力量形成的历史“合力”。

2 社会规律存在并实践于人的活动之中,但社会规律具有客观性,它的客观性根源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客观性。

3)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在实践的基础上是统一的,这就是尊重社会规律和发挥自觉能动性的统一。

三、哲学上对立的派别和观点

唯物论部分:

1、一元论和二元论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3、辨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

4、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辩证法部分:

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2、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唯心主义辩证法

3、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4、决定论和非决定论

5、机械决定论和辨证决定论

认识论部分:

1、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唯心主义先验论)

2、辨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能动反映论)和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直观反映)3、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4、唯物主义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可知论

5、唯理论和经验论

6、唯物主义唯理论和唯心主义唯理论

7、唯物主义经验论和唯心主义经验论

8、主观真理观和客观真理观

历史观部分:

1、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

2、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四、主要考点精述

论(考纲第二章)

哲学的一般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它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唯一标准。②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能否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在认识论上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第一方面是根本的方面,它的解决制约着第二方面如何解决。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着第一方面。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因为:①它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②它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③它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④它也是人们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历史形态。

(1)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2) 唯物主义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种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把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原初的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如水、火、气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具有非科学性、直观性、猜测性的局限性。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把基本粒子的构成、物质结构、物质结构的某种属性作为世界的本原。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解释物质本原问题上具有了科学性和抽象性的特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是: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历史观是唯心的)。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

(3)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看成是世界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当成是世界的本原。二者的区别在于对“精神”的不同规定,但它们的实质都是一样的,都是把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

②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唯心主义是认识过程中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产物。

3.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1)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即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也就是思维能否认识或能否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认为世界是可知的是可知论;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就是不可知论。

2)不可知论怀疑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否定人类有认识世界的能力。不可知论的著名代表是休谟和康德。休谟认为,人只知道自己的感觉,感觉之外是否存在客观世界是不能回答的。康德认为,人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休谟割裂了感觉和客观事物的联系;康德割裂了本质与现象的联系。

3)辩证唯物主义可知论认为,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反对一切不可知论。

4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二者的对立表现在四个方面:

1)普遍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主张普遍联系的观点,形而上学则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或只承认事物的外部联系而否认其内部联系。

2)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而形而上学否认事物的发展变化,至多只承认事物的量变。

3)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主张用全面的观点去研究、观察和解决问题,而形而上学则片面地去观察、研究问题。

4)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区别。

物质观:

5、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1)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理论意义:①物质定义指出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的客观实在,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③指出了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具有最大的普遍性,不仅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而且正确地解决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关于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区别和联系。

(3)列宁给物质下定义的方法论原则:是从物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界定哲学物质概念的。

6、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包括简单的位移、过程、人类思维运动。

(2)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关系:①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②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任何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③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

(3)如果割裂二者的关系: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会陷入形而上学的错误;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陷入唯心主义。

7、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指物质存在的平衡状态、平稳状态和量变状态;静止是绝对运动着的物质的具体存在形式,是有条件的相对静止。

(2)运动和静止是绝对和相对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3)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相互包含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4)割裂二者的关系犯两种错误: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错误;夸大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运动观的错误。

8、物质运动与空间、时间的关系。

(1)空间是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具有长、宽、高三度。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的性质。

(2)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一方面,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离开了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也离不开物质的运动,离开了物质运动的时间、空间同样是不存在的。

(3)时间、空间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是无限和有限的辩证统一。无限存在于有限之中,无限的时空是由特定的有限时空构成的;有限包含无限,任何有限的事物都包含无限的结构和层次;有限转化为无限,有限的界限是可以超越的,超越有限即趋向无限。

(4)如果割裂时空与物质运动的关系:认为空间、时间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是一种与物质无关的空洞形式,就会犯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如果认为空间时间是纯粹的主观形式、是先验的、是理念的产物,就会犯唯心主义的错误。

9、社会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人类社会产生以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还要以自然界为基础。离开了自然界,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便无法进行,脱离一定的自然环境的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

意识观:

10、意识的产生。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物质自身中产生出有意识的生物是物质的本性。“一切物质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应特性”。意识产生大体经历三个决定性环节:①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发展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②由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到动物感觉心理;③由动物心理飞跃到人类意识。

2)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劳动在意识的产生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而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社会性的劳动促进了语言的产生,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和直接现实;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11、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12、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2)意识能动作用表现为:①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②意识活动的创造性;③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④意识活动对人体活动的控制。

(3)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条件是:①要遵循客观规律;②要通过实践活动;③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手段、物质条件。

(4)意识有两种性质的反作用:先进的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积极地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促进事物的发展;落后的、反动的思想、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1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事物、现象具有共同的本质或共同的本原是物质。

(2)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事物、现象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

(3)意识、精神现象也是物质的产物和特殊表现。

(4)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也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5)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是无数物质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物质统一体。

(6)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实践观:

14、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1)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包括二层含义:

①指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

②指实践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这一含义把实践与作为人以观念的方式,如认识、理论活动等把握客体的活动区别开来。

(2)实践的基本特征:①客观物质性;②自觉能动性;③社会历史性;④直接现实性。

(3)实践有三大基本形式: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其中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15、实践与人的存在。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说实践规定了人的本质,人只有通过实践才成为人,才表现为人,只有通过实践人才能生存和发展。具体表现在:

1)从人类生存的前提看,实践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实践是人的生命之根和立命之本。

2)从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看,“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人的意识是在实践中生成、实现和确证的。

3)从人的本质上看,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现实的社会关系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从而使自己成为“社会存在物”。

4)人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从动物界提升出来,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人的秘密就在实践活动中。实践构成了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即构成人类的存在形式。

16、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

1)在实践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存在的两种不同形态。

2)自然界是指独立于人的活动或未被纳入人的活动范围内的客观世界,其运动是自发的。人类社会是人们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系统。它是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上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人类社会与人的活动不可分离,是人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

3)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着自然界。

4)实践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分化和统一的基础。

17、人和自然的关系。

1)自从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新的形式,延续自己的存在和发展。通过劳动,人类具有了自己的实践存在方式。

2)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是一个有着自身特殊发展规律的部分。实践使人从统一的自然界中分化出来之后,就从总体上、根本上更深刻、更全面地依赖于自然和社会的物质运动规律。

3)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社会发展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人类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把发展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把人类生活需要的内在尺度与生态环境规律的外在尺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人类利用自然的科学性与道德性,协调人类改造自然的行动,调整好人类改造自然的方向,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的关系,以利于我们星球的繁荣和人类自身的发展。如果人类不保持自身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那就会危及自身的生存发展。

18、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的实践本质的科学论断。是指:

(1)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东西。

(2)实践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

(3)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

(4)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法(考纲第二章)

两大总特征:

19、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唯物辩证法是由基本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包括两大总特征: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五对基本范畴:必然性和偶然性、现象和本质、原因和结果、可能和现实、形式和内容、。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2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2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1)联系是指事物间、现象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2)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坚持联系的客观性是把普遍联系的原理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

3)联系的普遍性表现在三个方面:①世界上每一事物、现象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的其它事物、现象有某种联系或关系。②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③每一事物和现象都是整个世界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环节,每一事物通过自身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4)联系是相互区别的具体事物、现象之间的联系。

5)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

2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过程的集合体,是前进性的运动。发展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法则。

2)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3)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联系构成运动、变化和发展;联系在运动变化中体现出来;变化可以是上升运动,也可以是下降的运动,而发展则是前进性的变化。

23.发展与过程。

1)世界上没有永恒存在着的事物。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一切事物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

2)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一切事物都处在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中,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永恒地存在。整个物质世界就是永恒发展的过程。

3)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对立统一规律:

2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水岭。

(4)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

25、什么是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1)矛盾即对立统一,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的各要素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或两种基本性质。

(2)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三层基本含义: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贯通;③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双方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反的性质和趋势。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一方面,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同一是斗争的同一,是包含对立差异的同一;另一方面,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因为,同一性为斗争性提供场所和条件,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4)辩证法要求在斗争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斗争。

26、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有重要作用。

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①提供矛盾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或场所。②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壮大和发展自己。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

3)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表现在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中:在量变过程中,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量的变化,通过双方力量的消长,为质变作准备;在质变过程中,斗争性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完成质变。

2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二者的相互关系(矛盾问题的精髓)。

(1)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是事物的普遍本质,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

(2)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有两方面含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即个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②特殊性一定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28、矛盾的特殊性(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1)矛盾的特殊性即个性,主要表现为: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2)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①主要矛盾是指在诸多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主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②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第一,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非主要矛盾的解决也制约、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第二,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①一个矛盾的双方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非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是互相联系的,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4)由于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构成事物的多种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在坚持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二者辩证统一的前提下,去解决主要矛盾、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5)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辩证关系,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坚持两点论中的重点论;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

6)掌握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学习、生活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质量互变规律

29、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一切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1)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质与事物是直接同一的。质是通过属性表现出来的,属性就是一事物与他事物发生关系时表现出来的质。认识质的重要性在于,认识质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基础。认识事物的质是把不同事物区别开来的依据。

(2)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的排列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只有认识量才能更准确的认识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才是全面的认识。认识事物的量是把相同事物区别开来的依据。

(3)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或数量界限。认识事物的度具有重要意义:①只有了解事物的度,才能准确的认识事物的质。②在实践中要掌握“适度”原则,才能使工作正常发展,过或不及都是错误的。

30、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1)量变是一种渐进性的、不显著的变化,是事物发展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发展的非连续性,即连续性的中断。

(2)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的辩证关系。①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转化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突破事物的度,就产生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开始一个新的发展过程。②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在质变中有量的扩张。③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3)坚持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①“激变论”,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在政治上表现为“左”倾错误。②“庸俗进化论”,只承认事物的量变,否认事物的质变。在政治上表现为右倾错误。

否定之否定规律:

31、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1)肯定和否定是事物的两个方面或两种因素。肯定是保持事物存在,决定事物性质的方面。否定是促使事物的灭亡,向它事物转化的方面。

(2)肯定和否定是对立统一关系。①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在一定条件下肯定就是否定。任何事物在其肯定中都包含否定自己的因素,都包含着必然灭亡的因素。②否定中包含肯定,在一定条件下否定就是肯定。辩证的否定不是对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把它的某些积极因素吸收到自身之中,即包含肯定的否定。

32、辩证法的否定观。

(1)辩证的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

(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自身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3)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否定是发展环节,指发展通过否定实现,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这是发展的非连续性。否定是联系环节,指新旧事物之间通过否定相联系,在否定旧事物时,保留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因而否定是把新事物和旧事物联系起来的环节,这是发展的连续性。否定是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4)辩证的否定是“扬弃”。“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保留它的积极因素。

33、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意义。

1)否定之否定的实质是对立面的统一,体现了事物自己运动的深刻内容,包括两次否定,即对肯定的否定、对否定的否定,三个阶段,即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

2)事物以其内在矛盾为动力,从自我肯定到自我否定,又到否定之否定。从事物发展过程看,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便形成一个发展周期;从内容上看,这是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表现形态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即曲折前进的过程。

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①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4)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的意义。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这一原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就不能奢望什么事情都是径情直遂、一帆风顺的,要善于洞察事物发展中的各种可能性,充分估计其困难和曲折,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坚定信心,知难而上,开辟前进的道路。

五对基本范畴:

34、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2)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有区别的。表现在:①必然性是指在事物发展中一定如此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并非必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②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造成的。③必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偶然性则对事物的发展起影响作用,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

(3)必然性和偶然性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①二者相互依存。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②偶然性一定与必然性相联系而存在,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偶然性为必然性的发展开辟道路。③在一定条件下,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5、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

(1)本质和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外在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2)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的,有区别的:①现象是表面、外部的东西,可以直接感知的;而本质是内在的东西,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把握。②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东西;本质则是一般的、共同的东西。③现象是易变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

(3)本质和现象又是统一的。任何本质都会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都表现本质。假象作为现象也表现本质,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36、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1)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引起被引起、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原因是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由于原因作用而引起的现象。

2)因果关系具有时间顺序性,即原因在先,结果在后。前因后果是因果联系的特点之一,但不是所有先后相继出现的现象都具有因果联系。判断前后相继的两个现象之间是否具有因果联系,其根本标志是看它们是不是引起被引起的关系。

3)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辩证的:①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如果把两个具有因果联系的现象从普遍联系中抽出来加以考察,原因与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如果把它们放在世界无限发展的链条中去考察,那么原因和结果的区分则是不确定的。同一个现象是在一种关系中是结果,在另一种关系中则是原因,反之亦然。②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互为因果。

4)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是自觉的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正确认识因果联系,可以提高实践的预见性。

37、可能和现实的辩证关系

1)可能性和现实性是对立的。表现在:①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性是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②可能性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现实性则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

2)理解可能性区分几种情况:①要分清可能性和不可能性。可能性,是指在现实事物中有内在根据,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变成现实的趋势。不可能性,是指在现实事物中没有任何根据,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变成现实的事情。②要分清现实可能性和抽象可能性。现实可能性是指具备了充分的根据和必要条件,目前就可以实现的可能性。抽象的可能性,是指虽有一定根据,但尚不具备必要条件,当前无法实现的可能性。③要分清在多种可能性中,依照对人是否有利标准划分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④要分清可能性的大小。

3)可能性和现实性是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①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密不可分。②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8、内容和形式及其方法论意义。

1)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方式。

2)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也都有一定的内容,没有无内容的空洞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纯粹的内容。事物的内容是无限丰富的,事物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3)在把握内容和形式这对范畴时,既要重视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决定形式的取舍、改造和创新;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利用和创造必要的形式,适时地抛弃与内容不相适应的形式。

39、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及其关系。

1)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2)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本身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中的辩证法,即认识和思维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亦称为概念辩证法。

3)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所谓的客观辩证法是在整个自然界中支配作用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辩证的思维方法:

40、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

1)归纳和演绎的统一: 归纳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概念、结论的思维方法,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运动;演绎是从一般原理、概念推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运动。 归纳和演绎是统一的。归纳是演绎的基础和补充,没有归纳,演绎的前提就无从产生;演绎是归纳的前导和补充,演绎为归纳提供理论依据和方向。

2)分析和综合的统一: 分析的方法是在思维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它的各个组成部分来分别加以研究的逻辑方法。分析和综合是两种方向相反的思维方法,同时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分析是综合的基础,无分析就无综合。另一方面,分析离不开综合,综合是分析的完成。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分析到一定程度,思维就转入综合,综合到一定程度,又开始进一步分析。

3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历史的东西包括客观世界的历史发展过程和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逻辑的东西是指用逻辑方法对历史过程的概括,是历史的东西在理论思维中的再现。 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是指,历史从哪里开始,思维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思维进程与历史发展进程相一致。 逻辑的和历史的统一是有差别的统一。逻辑的东西是历史的东西的反映,反映与反映的对象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另一方面,逻辑的东西反映的是历史的规律,抛弃细节和偶然的东西,这是更深刻的反映历史。

4)抽象与具体的统一: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 逻辑思维中的抽象是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概括规定。逻辑思维中的具体是许多规定的综合,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各方面对立统一在思想的再现。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过程,如果遵循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就会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规律问题:

41、规律及其客观性。

(1)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本质、必然性是同等程度的范畴。

(3)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稳定性和重复性的特点。

(4)在规律的客观性问题上,坚持辩证的决定论,反对非决定论和机械决定论:①决定论是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的哲学学说,一般属于唯物主义观点。②非决定论是否定规律及其客观性和必然性的哲学学说,属于唯心主义观点。③机械决定论是只承认规律及其客观性和必然性,而否认主观能动性和偶然性的作用,是机械唯物主义观点。④辩证决定论是既承认规律及其客观性、必然性,又承认主观能动性和偶然性的作用。

42、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关系。

1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联系:自然和社会都具有客观物质性,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2)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区别:①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人的活动实现的。②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条件就可以反复出现;而社会规律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是不会重复出现的,即历史事件不可重复。

43、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

1)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

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承认规律的客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3)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44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1)社会历史趋向和主体选择的含义。

所谓社会历史趋向属于历史决定论的内容,讲的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主体选择讲的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定了人们的活动要受规律性的制约,但不否定人在可能性空间内的选择。

2)社会历史趋向和主体选择的关系。①社会历史发展表明,在一定历史时空条件下,往往给人们以多种可能性供人们选择,这时主体选择性将对社会发展起着决定作用。②主体选择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的方向、目标、方式的选择。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是主体选择的客观前提,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是选择的内在根据。主体的能动性就体现在选择什么和怎样选择之中。选择的方向、目标和方式是否正确只能由实践来检验。

论(考纲第三章)

认识论的一般问题:

45、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关系。

(1)实践和认识的主体是指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社会的人,包括个体、集体和社会。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具有自然性、社会性、意识性、实践性特征。实践和认识的客体是指进入实践和认识活动领域并和主体发生联系的对象,包括自然客体、社会322客体、精神客体。客体具有对象性。

(2)主体和客体是反映被反映、改造被改造相互作用的关系。主体是反映者、改造者,客体是被反映者、被改造者。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即主体作用于客体;同时客体也作用于主体,即主体在改造客体时能动地反映客体。

(3)主体和客体首先是改造被改造关系,即实践关系,然后才是反映被反映关系,即认识关系,此外,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还包含着审美关系和价值关系。

4)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相互作用的过程。①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这种限定和超越或限定中的超越关系,就是实践和认识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②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内容和结果的实现: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主体对象化,即主体客体化和客体非对象化,即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而实现的。

46、认识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其主要内容是: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2)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3)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4)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5)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有真实的反映和不真实的反映。

6)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47、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从物到感觉、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即唯物论的反映论;一条是“从感觉、思想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即唯心论的先验论。

48、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唯心论的先验论)的对立。

(1)唯物论的认识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认为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一切唯物论在认识论上都坚持反映论。

(2)唯心主义认识论是从感觉、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认为人的认识是先于本质、先于经验、先于实践的,否认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一切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都是先验论。

49、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直观反映论)的原则区别。

(1)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和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都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2)两种反映论又有根本不同。①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进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否认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把认识看作是主体对客体消极、被动的反映。②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科学地说明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而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不懂认识的辩证法,否定认识的辩证过程,认为认识是一次完成的。

(3)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是消极、被动、直观的反映论。

实践观:

50、实践与认识(理论)的辩证关系。
(1)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①实践是认识的基本来源。②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③实践是检验人们的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认识、理论能够指导实践,对实践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4)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认识的辩证过程(认识的两次飞跃):

51、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第一次飞跃)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①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对事物表象的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抽象和概括对事物本质及规律的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②感性认识通过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反映;理性认识通过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反映。③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赖的: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活动的起点,没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任务。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第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②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两种错误。第一,唯理论:只承认理性认识,否认感性认识的可靠性,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教条主义。唯理论有唯物主义唯理论和唯心主义唯理论,二者的分歧在于理性认识的来源。第二,经验论:只承认感性认识,否认理性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经验主义。经验论有唯物主义经验论和唯心主义经验论,二者的分歧在于感性认识的来源

3)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是:①必须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②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52、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

1)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主要作用表现在:指导作用;解释作用;预见作用。

2)非理性因素是指人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仰、习惯、本能和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对认识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激发的作用;调控的作用;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

3)在认识活动中,理性因素起主导作用、决定作用,非理性因素受理性因素的决定和制约。

53、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第二次飞跃)。

1)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因为:①只有通过这次飞跃,才能使认识物化、对象化,使认识变为现实,使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②只有通过这次飞跃,才能使认识受到实践的检验而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

2)实现这一飞跃的条件是:①坚持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②把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利益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③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化为群众的行动;④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54、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无限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或认识运动的规律、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

(1)认识运动的反复性是指,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是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客观事物是复杂的,认识过程也是复杂的,认识的主体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往往要反复调查研究、补充、修正。

(2)认识运动的无限性是指,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运动也必然随之不断发展。

(3)“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循环都进入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人类认识发展的道路和规律。

55、认识过程中的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辩证的认识运动,充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人类的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认识过程中的基本矛盾。人们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说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这个统一又应该是历史的,是说主观认识要同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践相适应。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只有做到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才能达到正确的认识。

真理观:

56、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观上的唯物论)。

(1)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范畴。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真理体现了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

(2)真理是客观的,这是因为:①真理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内容来源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②检验真理的社会实践是客观的。

(3) 客观真理观与主观真理观的对立。唯物主义真理观(客观真理观)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唯心主义真理观(主观真理观)则坚持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的认识路线,因而都否认客观真理,坚持主观真理论,如马赫主义的真理是思想的形式,实用主义的有用就是真理以及真理多元论等,都是否认真理的客观性,以不同形式宣扬主观真理论。

57、真理的具体性(或具体真理)。

(1) 真理的具体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

(2)从真理的相对性看,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和条件,超出这个范围和条件,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离开具体条件,无法确定认识的真理性。

58、真理的绝对性(绝对真理)和相对性(相对真理)及其辩证关系(真理观上的辩证法)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或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真理的两重属性(同人的认识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相联系),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

(1)二者是有区别的。绝对真理或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①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具有不依赖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②人的认识按其本性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相对真理或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条件性。表现为:①从认识的广度来看,任何真理的认识都是对整个世界某些领域、某些事物和过程的一定范围的正确反映。②从认识的深度看,任何真理都是对特定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③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结的:①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之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②绝对之中也有相对,即绝对真理中也包含着相对真理。③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④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中的一个环节。

(3)割裂二者的关系犯两种错误:绝对主义真理观和相对主义真理观。绝对主义真理观只讲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相对主义真理观则只讲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59、真理和谬误的对立与统一。

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真理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主观对客观的歪曲反映。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在一定范围内是绝对的。

2)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的统一表现在:一方面,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它们都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另一方面,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真理可以转化为谬误,谬误也可以转化真理。

60、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标准的唯物论)

(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即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所要求和实践的本质特点,即直接现实性所决定的。

(2)真理的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而主观和客观事物本身都不能作为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只有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的东西,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唯一有这个特点的只有社会实践。

(3)实践不仅是主观和客观联系的“桥梁”,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所谓直接现实性,就是实践能够把主观的认识变为客观现实,即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所以,只有实践的结果能验证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6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与不确定性(相对性)(真理标准的辩证法)。

(1)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与相对的辩证统一,这就是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

(2)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是指:①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②实践对一切认识最终都能作出检验,没有实践检验不了的认识,这一点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3)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是指:①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实践活动,不能完全驳倒或证实现存的一切认识。②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不是一劳永逸的,是一个过程。因此,一定历史阶段的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价值观:主体性。同一客体,不同主体评价不同;同一客体,不同主体需求不同。

62、实践活动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

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

1)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人们只有按照真理办事,才能在实践中取得成功。

2)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价值目标。任何实践活动都是上述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63.价值及其特征。

(1)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是指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益关系。

(2)价值具有客观性和主体性。价值的客观性表现在:①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②人的需要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受社会实践和历史条件制约的。价值的主体性表现在:①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能否具有价值及何种价值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②同一客体对于不同主体的价值是不同的,带有主体的个性特征。③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不是一种自然的、现成的关系,也不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随机相遇的关系,而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的关系。

64、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1)价值评价。所谓价值评价,就是对客体可能具有的价值、实践改造后的意义、成果等进行科学的评价。

2)价值评价的客观尺度。一个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必须符合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对客体状况的正确认识,二是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只有那些既有利于社会发展,又对个人或群体有意义的需要,才是真正符合主体利益的具有客观必然性的需要。

65、价值评价的功能。

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规范和导向作用。

1)价值评价作为人们对自身的客观需要和要求的自觉反映,是推动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

2)价值评价作为实践的主体尺度是实践发展的规范因素。

3)价值评价作为实践活动的目标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

66、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1)真理和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二者既区别又统一。

(2)真理和价值首先是有区别的:真理原则体现客体尺度的要求,而价值原则体现主体尺度的要求;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而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真理原则是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价值原则是社会活动中的多样化原则;真理是一元的,而价值是多元的。

(3)真理和价值作为人类活动所追求的两个目标,二者又是统一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有机的结合,人类才能合理、有效地进行各种活动。

认识论的结论:

67.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世界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辩证统一的关系。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

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4)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68.自由和必然及其关系。

1)自由和必然作为认识论的一对范畴,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状态。自由是指对必然性(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支配自己的行动,自觉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达到自身的目的。是自觉、自主、和解放的状态。必然是指人们在尚未认识客观规律时,其行动受盲目必然性的支配,处于无能为力,被动的状态,行动没有自由。

2)自由和必然又是统一的。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真正的自由是立足于必然,如果违背客观规律的必然性,就无自由而言。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实现从必然向自由的转化。

3)人们有能力达到对必然的认识,获得自由。但是,自由又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自由。

观(考纲第四章)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69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和唯心史观(历史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1)什么是历史观?

历史观是人们在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

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如何处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并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唯心史观则主张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的历史观都是唯心的。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所有的哲学派别,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都没有正确解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因为它们都不理解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也不能理解社会的本质,不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真实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从而唯物地、辩证地解决了社会存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70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主要指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社会精神生活,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社会意识包括社会的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根据社会意识的主体、承担者,社会意识可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根据社会意识的低级和高级层次划分,社会意识可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根据社会意识是否是经济关系的产物,可分为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表现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阻碍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及社会发展的动力:

71、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社会基本矛盾是贯穿于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起决定作用的矛盾,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对矛盾构成。

72、生产力的含义和结构。

(1)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们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现实的客观物质力量。

(2)生产力有三个基本要素:劳动对象、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劳动者。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导因素,是首要的生产力。

(3)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是衡量生产力性质和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不同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是衡量人对自然认识能力高低的物质标志。

73、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

(1)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物质关系。

(2)生产关系有三个方面: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形式。

(3)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一种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其他两个方面;同时,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

7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①生产力的产生、性质、水平和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性质和状况。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③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它相适应,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迟早要变化的。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①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就会推动生产关系的发展;②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①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基本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形成、性质和变革。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②这条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普遍的客观规律,是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根本规律。

75、经济基础的内涵29页。76

(1)经济基础是同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经济基础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3)经济基础反映的是社会物质关系。

76、上层建筑的含义。

(1)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社会意识形态及设施。

(2)上层建筑系统可分为两个基本部分,即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3)政治上层建筑包括:政党、政权机构、军队、警察、监狱、法庭、政治部门等实体性要素以及政权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和规章等制度性要素。

(4)思想上层建筑即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艺术等观点体系。政治法律思想是思想上层建筑的核心,哲学是思想上层建筑的理论基础。

5)思想上层建筑即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

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是意识形态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①意识形态和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②意识形态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③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④意识形态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⑤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6)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体系的核心。

(7)上层建筑反映的是社会政治思想关系。

77、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和发展。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具大的反作用:①上层建筑必须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②上层建筑用政权力量和思想影响,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同有害于自己经济基础的旧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残余作斗争。③上层建筑对自己经济基础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主要看它是否适合自己经济基础的要求。

(3)上层建筑对生产力乃至整个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当上层建筑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一种先进生产关系时,对生产力及社会发展就起促进作用;相反,当上层建筑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一种落后的、腐朽的生产关系时,对生产力及社会发展就起阻碍作用。

78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最终动因。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使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引起生产关系相应的变革;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又导致上层建筑领域的变革。

(3)整个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从生产力发展到生产力解放的循环,实质上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层层决定和层层反作用的关系。其中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和源泉。

79、社会形态理论。

(1)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又是复杂的过程;由于人们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种生产力,所以人们也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种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2)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决定性、规律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能动性)。

社会发展的必然性是指社会发展的客观性、规律性、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性。

历史主体的选择性是指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历史主体不仅要使自己的活动符合客观对象的尺度,而且也按照自己的需要、目的和尺度,影响和改造客体,使客体产生适合于主体的效益。历史发展表明,当历史发展到一定时空条件下,往往历史为人们提供多种可能性供人们选择,在这种条件下人们的选择就会对历史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

历史主体的选择性与历史必然性的统一。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主体的选择性并不是对社会发展决定性的否定,相反,主体的选择性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是内在统一的,是一致的。

3)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即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而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这是宇宙间的普遍规律,也是社会发展的规律。

②社会发展的道路则是曲折的,不是一帆风顺的。社会发展道路的曲折性包含着历史进程中出现的停滞、暂时倒退甚至失败。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通过曲折的道路实现出来,表现为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运动。

(4)社会形态理论的意义:①这一理论指出社会形态的内容是全面的,既包括经济基础,又包括上层建筑,二者缺一不可,是骨骼和血肉的关系,经济基础是社会的“骨骼系统”,上层建筑是社会的“血肉系统”。 ②这一理论指出社会形态是统一的有机整体。我们只有从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区分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才能发现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共同本质和规律。③这一理论指出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从而提供了把握历史规律的可靠根据。

80、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科技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作用表现在:

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和现实的生产力,为人类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

2)科学技术是历史上对社会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进步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

3)在当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生产者的方方面面,并通过解放人们的思想、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等表现出来,否定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

5)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①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如此。它在造福于人类,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会导致与人类利益相背的消极后果,使人与自然的矛盾更加深化,乃至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即“全球问题”。

②所谓“全球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急剧膨胀、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濒临枯竭、环境严重污染、生态平衡破坏。其中全球变暖、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的破坏,涉及世界各地,成为人类最棘手的环境问题等。这些问题使人类面临严峻挑战,威胁整个人类的生存,具有世界性的影响,所以被称为“全球问题”。

③要解决“全球问题”,需要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方面的实际措施。包括调整社会关系,建立合理的社会体制和社会运行机制,包括完善法制和加强管理,以及发展和合理地利用科学技术等。但从根本上说,是要建立起人与自然相互依存、有机统一的整体观念。

81、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阶级斗争是由经济利益的根本对立所引起的各阶级间的对抗和冲突。

(2)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过程中,革命阶级同反动阶级的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部发展的量变过程中,被剥削阶级同剥削阶级的斗争,迫使统治阶级作出某些让步,从而或多或少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有所进步。

82、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科技革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

4)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的问题:

83、人的本质。

(1)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仅作为“类”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而且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也存在本质区别;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

(2)规定人的本质最主要的是生产关系。唯心史观“人性论”把人的本质归结为抽象的共性。

(3)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这一观点强调了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要求人们从一定的社会关系包括阶级关系中去认识和把握一定群体和个人的本质和作用。在一定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上或者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具有不同社会属性的个人或群体,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同的。。

(4)在阶级社会,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阶级性。唯心史观“人性论”宣扬超阶级的“人性论”。

8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人民群众是构成人类社会的主体,是社会的大多数。人民群众是构成人类历史活动的主要担当者和体现者。

2)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力量,而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体现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

(4)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它们的实践经验是精神财富的源泉,同时人民群众也参加了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5)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力量。

6)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7考察历史创造者的原则: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即集体、阶级、民族及全人类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即从类与历史、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的不同层次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

8)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①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观点,它包括:坚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②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二是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③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

85、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个人是相对于社会而言的个体。个人包括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对社会发展起着或大或小或正或负的作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指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2)历史人物是指那些对历史发展起过重大推动作用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指政治上的领袖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3)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他们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发起者、策划者。②他们也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③杰出人物对某些具体事件不仅有深刻影响,能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有时甚至是起了决定性作用 。④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重大作用,但只能对历史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而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他们的活动受历史条件制约。

4)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①要坚持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②要坚持阶级分析方法。

86、个人与社会历史(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

1)个人是相对于社会而言的个体。个人包括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对社会发展起着或大或小或正或负的作用。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2)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人的活动而已。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同时又是历史的剧中人。社会进程是无数交错的力量形成的历史“合力”。每个人尽管在历史上发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各有不同,但都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离开了每一个个人的作用也就不可能有群众的作用。

(3) 社会规律存在并实践于人的自觉活动之中,但并不否认社会规律具有客观性,它的客观性根源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客观性。

(4)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在实践的基础上是统一的,这就是尊重社会规律和发挥自觉能动性的统一。

(5)割裂二者的关系犯“唯意志论”和“宿命论”两种错误:“唯意志论”否定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夸大人的自觉活动,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宿命论”则夸大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否认人的自觉活动,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历史观。

科学社会主义部分(考纲第七、第八章)

一、总复习理论框架:

二、主要考点

1、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两次飞跃。

2、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3、无产阶级革命“同时发生论”和“一国首先胜利论”。

4、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5、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6、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

7、“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的含义及内容。

8、“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内容及其关系。

三、主要考点精述

1、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两次飞跃——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①空想社会主义的阶级性质。空想社会主义是早期无产阶级意识和利益的先声,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造现存社会、建立理想的新社会的愿望。②空想社会主义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19世纪初期英、法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③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是暂时的历史阶段;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和描绘。④空想社会主义的时代局限性:它只是对资本主义罪恶进行了天才的诅咒;它没有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原因;它没有找到建设新社会所依靠的阶级力量;它没有找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归根到底他们的历史观是唯心的。所以,空想社会主义不是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1848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所写的党纲《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

2)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

2、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1)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特征。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这是因为:①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②无产阶级革命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③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它的阶级利益同所有其他劳动者的利益是根本一致的。④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

2)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形式。从理论上说,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的与和平的两种形式,其中,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的形式。马克思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对于以前的剥削制度是如此,对于无产阶级革命来说,更是如此。

3、无产阶级革命“同时发生论”和“一国首先胜利论”。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同时发生论”。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马克思恩格斯曾经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条件出发,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至少将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

2)列宁关于无产阶级革命“一国首先胜利论”。列宁立足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理论,即“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论”。列宁所提出的这个新论断,是以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为依据的。

4、列宁对社会主义的的探索。

1)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①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②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③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时期。

2)列宁在“政治遗嘱”中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构想。主要包括:①用合作社的形式将农民引向社会主义道路。②发展大工业,实现工业化和电气化。③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一切有价值的东西。④进行文化革命,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⑤进行党和国家机构的改革,努力提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⑥必须反对官僚主义,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⑦维护党的团结,特别是党中央领导核心的团结等。

5、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阶级执政党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和根本任务。

1)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①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在阶级本质上,它是对少数剥削者和反人民的敌对势力实行专政,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实行广泛的民主,广大劳动人民破天荒第一次成了国家的主人。②无产阶级专政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国家和社会必须按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意志进行改造。③无产阶级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政权。④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⑤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具有多样性。在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产生过巴黎公社、苏维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⑥社会主义的实践表明,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2)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①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②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③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④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的区别:第一,经济基础不同;第二,阶级本质不同;第三,原则与实践的关系不同等。⑤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需要一个历史过程。民主是具体的、历史的和不断发展着的。

6、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1)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①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革命的主观条件所决定的。②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

2)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政权,建立起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状况、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受到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等,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然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

7、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1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①是工人运动的发展;②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前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阶级基础,后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思想基础。只有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产生马克思主义政党。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所作的最简要最明确的表述。这是因为: ①工人阶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②他们最有社会政治远见,最有组织纪律性的阶级。③他们是唯一同资产阶级直接对立和完全对立的因而也是唯一能够革命到底的阶级。④工人阶级是在斗争中不断成长,走向成熟的阶级。

3)马克思主义政党和工人阶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工人阶级为基础,它不等同于工人阶级本身,也与工人阶级的群众性组织有明确的区别。马克思主义政党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组成,但并不排斥那些其他阶级和阶层但符合党员条件的人人党。

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5)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6)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7)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有坚强纪律和战斗精神的党。

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作用。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主要体现在:①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中起着思想领导的作用。②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中起着政治领导的作用。③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中起着组织领导的作用。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①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党的思想领导。②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党的政治领导。③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党的组织领导。④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是联系在一起的,改革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3)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①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②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③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建设。

9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理想社会作出科学预见时所持的基本立场与方法论原则:

1)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2)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3)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10、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共产主义的含义。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 是一种现实运动;是一种社会制度;是一种社会理想。

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①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②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③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11、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1)“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或“两个不可避免”)。后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提出了“两个决不会”,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有着内在的联系,应该结合起来加以理解。

2)“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而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它告诫我们,“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决不会成为现实。

3)“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意义。全面准确地学习和把握“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既有利于人们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心,同时也有利于人们坚持科学态度,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在当前艰苦的实践中坚定地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

(三)分析题

1春秋末期,孔子带着他的门徒去拜访老子。老子在家酣睡,孔子进去后躬身向老子求教。老子看了他一眼,张开嘴:“看看我的牙!”孔子说:“老子指出:牙齿是刚强的,却又是柔弱的;舌头是柔弱的,却又是刚强的。看起来刚强的牙齿,敌不过柔弱的舌头。这不是教给我了吗?”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关原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老子用自己的动作暗示:看起来刚强的牙齿,敌不过柔弱的舌头。从对立统一规律分析其合理之处。

2)老子关于牙齿和舌头的见解对我们辩证的思考问题在方法论上有什么启示?试举一例说明。答案要点】(1)对立统一的学说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一切矛盾的对立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既同一又斗争。老子暗示孔子的,其实是矛盾的辩证法。牙齿的强和舌头的弱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二者互相贯穿、互相渗透,在一定条件下向着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牙齿是刚强的,却又是柔弱的;舌头是柔弱的,却又是刚强的)。同时,这二者又存在着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质和趋势(看起来刚强的牙齿,敌不过柔弱的舌头)。

2)所谓辩证的思考问题,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特别是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老子关于牙齿和舌头的见解,启示我们在全面把握事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两个方面时,能把同一的事物区别开来和把对立的事物联系起来。我们党历史上关于统一战线中“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和现阶段改革开放中“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实现祖国统一的“一国两制”的方针,就是成功运用对立统一学说的范例。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邓小平有句名言“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由此,可推导出另外一句“猫论”做中国“猫”,抓中国“鼠”。“猫”者,立志为中国作贡献之仁人志士也;“鼠”者,影响和阻碍中国生产力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问题也。

材料2

1989年,美国国际经济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约翰·威廉姆森提出了“华盛顿共识”。其含义是指,美国所实行的一切经济制度及其价值观,为世界上其他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蓝图,因此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即“共识”。痛定思痛寻求本国的发展模式。看来,做本国“猫”,抓本国“鼠”,已成为一些国家的共识。

材料3

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独特道路及其取得的巨大成就,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承认和称赞。2004年这一独特发展的道路被称为“北京共识”,在世界上产生了积极反响。对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中国既不盲目崇拜和输入别的什么模式,也不自我输出“北京共识”。中国作为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大国,认认真真地做好“中国猫”,抓好“中国鼠”,切切实实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做好,就是对人类的最大贡献。

请回答:

1)材料1、材料2、材料3中提出的“做中国‘猫’,抓中国‘鼠’”, 做本国‘猫’,抓本国‘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什么原理?

2)“华盛顿共识”和“北京共识”为什么不能照搬套用?

3)怎样做到做中国“猫”,抓中国“鼠”?

答案要点1)以上三个材料中提出的做中国“猫”,抓中国“鼠”, 做本国“猫”,抓本国“鼠” 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存在于特殊性即个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矛盾的普遍性一定与特殊性相结合。做中国“猫”,抓中国“鼠”, 做本国“猫”,抓本国“鼠”就是坚持把社会发展的一般模式与本国具体特殊国情相结合,任何一般模式都不能代替本国的具体发展模式,都不能照搬套用。

2)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存在于一切具体事物中,存在于一切具体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这就是矛盾的特殊性。“华盛顿共识”也好,“北京共识”也好,都具有特殊性,虽然对世界其它国家具有借鉴意义,但是“华盛顿共识”这只“世界猫”不能抓世界上所有国家的“鼠”,同样道理“北京共识”也不能抓“世界鼠”,还是要坚持认认真真地做好“中国猫”,抓好“中国鼠”, 做好本国“猫”,抓好本国“鼠”,切切实实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做好,探讨适合本国的发展模式。

(3) 要做中国“猫”,抓中国“鼠”,就要打破一切教条主义,坚持把发展一般模式与具体国情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体现中国国情、中国特色,这样才能真正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

3.材料1

在麦当劳和肯德基餐厅的一隅,一个男孩或女孩正在贪婪地吃着汉堡包或者啃着鸡大腿。小孩子聚精会神旁若无人。陪吃。

材料2

夜晚,窗门紧闭。台灯下,孩子们伏在写字台前“奋笔疾书”。父母在一旁坐着,:陪读。

材料3:陪练。

材料4

从“陪吃”到“陪读”到“陪练”直至孩子上了大学父母还要 “陪”,这一切的产生都是由我们的父母所引发出来的现代悲喜剧,而这全部的起因居然都是因为“爱”,而“爱过了头就是毁灭”。

请回答:

1)“爱过了头就是毁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什么基本原理?

2)用度的原理分析说明从“陪吃”到“陪读”到“陪练”是真正的爱吗?

3答案要点】(1)“爱过了头就是毁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度的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度就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或数量界限。适度原则对人类生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只有把握事物的度,才能准确的认识事物的质,不致混淆不同事物。在实践中掌握“适度”的原则,才能使生活、学习、工作正常发展,“过”或“不及”都是错误的。

2)材料1、材料2、材料3所描述的父母对子女的“陪吃”、“陪读”、“陪练”等社会现象,实质上反映了现代社会父母对子女的超限度的爱。任何事情都有个度,超过一定的限度就变成了虚假的东西。超限度的爱就变成了虚假的爱,也就是对孩子的一种无意的伤害。真正的人在“原物性”中的“大爱”是有度的,是一种符合自然生存法则的理性的爱。父母对子女的爱应当是信任和鼓励,而不是溺爱,父母对子女的信任和鼓励才是最无私的爱,只有这种爱才会有助于子女的成长,才能避免由于过度的爱而导致的不良甚至悲剧后果。

4材料1

美国人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形成起到巨大的作用。早在青年时期,摩尔根就领导了一个研究印第安民族易洛魁人的风俗习惯的团体。他多次探访印第安人的住地,观察他们的生活方式,并与印第安人交友,频繁往来。为了直接取得对印第安部落社会的认识,1846年,他干脆当了易洛魁人的养子,成为这个部落的一个成员,和他们一起生活。这样,就使他得以认识印第安人不向外人透露的习俗和仪式.

请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体现了认识论的哪种原理?

2)结合材料1、材料2、材料3阐述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答案要点】(1)从摩尔根写作《古代社会》和朱文珪被关闭几十年释放出来之后,连牛马都不认识的两个事件说明,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离开了实践就无从认识。

(2) 材料1、材料2、材料3完整体现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基本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实践是检验人们的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摩尔根如果不是亲自探访和亲自生活于印第安部落,就不可能写出《古代社会》。同样,朱文珪正是离开了社会,脱离了实践,才牛马都不识。②认识、理论能够指导实践,对实践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正确的理论积极的促进实践活动的发展,错误的理论阻碍实践活动的发展。所以,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5十八世纪初,当人们对电的种种现象还没有理出一个头绪时,富兰克林根据自己的实践构成对电的鲜明直觉,他把电想象为一种电流体,这种流体充塞于一切物体中;当它处于稳定状态时,物体不带电,流体过多时就带正电,过少就带负电;流体有趋于稳定的趋势,这种趋势表现为吸引力,引力太强就发生火花或电震。富兰克林的想象对电学发展有深刻的影响,如果把他所设想的电流体看成电荷,那么他的想象与现代的电学原理是暗合的。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富兰克林对电的鲜明直觉和对电的想象过程说明哪种哲理?

2)在认识活动中,正确处理理性和非理性的关系对科学创新有何重要意义?

【答案要点】1富兰克林对电的鲜明直觉和对电的想象过程说明了,在人的认识过程中,除了有理性因素的作用外,非理性因素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以及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对认识活动能起到动力、诱导、激发等作用。在科学活动中,由于人的认识活动中的直觉、想象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常常使得一些科学发现和发明成为可能。

(2)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肯定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承认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科学需要创新才能发展,科学创新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进行科学创新既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实际问题进行严格的理性分析和逻辑论证;还要具有科学的自信心和科学的怀疑精神,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敢于想象,勇于探索,打破陈规,突破前人的成果及思维模式。

6自从门捷列夫发现化学元素周期律以后,人们对化学元素的认识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此,人们便可以有规律的探索化学元素了。

周期规律的一次发展,是1911年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有核模型后,莫斯莱于1913年应用X射线的实验方法,测定了元素的原子核所得正电荷数目,发现了原子序数定律。

周期规律的又一次发展,1925年泡利提出两个电子不能共处于同一量子状态上的不相容原理。

1945年止,科学家们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天然的92种元素才完全被发现。门捷列夫周期表1号到92号的空缺才完全补齐。但是,92号铀元素并不是周期表中最后一个元素,人们认识元素的历程,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才刚刚开始,超铀元素正期待着人们去探索。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门捷列夫周期表的发现过程蕴含着何种哲理?

2)为什么说92号铀元素并不是周期表中最后一个元素?

3)你从科学家们对周期表的发现过程受到那些启发?

6【答案要点】1)材料体现了认识的辩证过程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两次飞跃的辩证过程。

①在认识活动中,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活动的起点,没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任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②在认识活动中,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去指导实践。这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只有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才能使认识物化、对象化,使认识变为现实,使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只有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才能使认识受到实践的检验而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

③人的认识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无限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门捷列夫周期表的发现过程就正好体现了人的认识包括科学发现不是一次完成的,要经历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无限反复和无限发展艰苦的曲折过程。

2)因为人的实践活动是无止境的,人的认识活动也是无止境的,科学发现无终点。随着社会和实践的不断需要,人们会不断的去发现世界,去认识世界,永无止境的探索未知世界。

3)材料中科学家们对周期表的发现过程,告诉我们,一个人或一代人的认识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是有限的,但是人类的认识能力和本质则是无限的,而整个人类认识的无限性恰恰通过一个一个一代一代人的有限认识实现的。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在实际生活、学习、工作中善于发现新事物、认识新事物,推动人类认识和科学的不断发展。

7阿基米德之死,俄罗斯科学家利赫曼教授是死在科学实验之中的。爱因斯坦生前为现代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在他去世前,他想些什么?他不想人们来称颂他,感谢他,留下了这样的书面医嘱:“免除公共集会、宗教仪式、花卉布置以及所有的典礼”。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中体现了何种哲学精神?

2)阐述真理观的有关原理。

【答案要点】1)材料体现了坚持科学真理,忠于科学真理,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忠于科学真理,坚持科学真理,接近人民,不畏残暴,不怕困难,为真理而献身,是科学家应有的优秀品质。他们的精神浩然长存。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①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范畴。②真理是客观的,这是因为:真理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内容来源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检验真理的社会实践也是客观的。③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真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承认客观真理同坚持唯物主义世界观以及唯物主义反映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④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变化。在任何情况下,对于特定实践活动中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只能有一种认识是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8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党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登上历史舞台的。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请回答:

1)上述论断体现了唯物史观的什么原理?阐述这一原理的基本内容。

2)运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的原理分析说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答案要点1)上述论断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的基本原理。①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最终动因。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使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引起生产关系相应的变革;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又导致上层建筑领域的变革。 整个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从生产力发展到生产力解放的循环,实质上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层层决定和层层反作用的关系。其中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和源泉。

2)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和源泉,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无产阶级政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这就要求我们:①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我们工作是非得失的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进步的根本标准。②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③生产力标准是实践标准在社会历史领域的集中体现。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化。坚持生产力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前提。坚持生产力标准对于我们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促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9阅读材料:

材料1

600 多年前,明朝一位名叫万户的官员两手各持一只大风筝,将自己绑在椅子上,椅背上绑着49枚自制“火箭”,点燃后冲天而起,不久“飞鸟”翻滚摔在山脚下······万户虽然被摔得粉身碎骨,但他却成就了开天辟地的壮举----人类文明史上的第一次“飞天”尝试。

材料2

人类“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曾说过:“人类不会永远留在地球这个摇篮里。”

材料3

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奔月梦想终于实现。20071024日下午6时,中国首个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奔向月球。

请回答:

1)材料1、材料2、材料3共同说明了哪些哲学道理?

2)依据三个材料说明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3)如何正确处理科学技术与价值的矛盾?

答案要点1)材料1、材料2、材料3共同说明了:①人类有能力认识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②人类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③客观存在着的“自在自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④ 人类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进入太空的梦想。

2①科学技术是历史上对社会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进步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②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和现实的生产力,为人类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③在当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④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生产者的方方面面,并通过解放人们的思想、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等表现出来,否定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

3)在发展先进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坚持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正确处理科技与价值的矛盾,把科学的发展与人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发展统一起来,只有在科学、社会、人的相互作用的系统中,才能全面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

101949年的人民革命胜利后,中国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简单说来,一句话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一是封建势力太强大;二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堵住了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三是我国的民族资产阶级非常弱小;四是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亿万人民群众参加的人民战争打出来的。中国在1949年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所使然,是中国历史发展之必然。国家要独立,经济要发展,必须在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是中国工人、农民、战士、知识分子、民族工商业者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选择。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跨越了资本主义典型发展阶段直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否违背了人类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规律?为什么?

2)中国在1949年革命胜利后走上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这是人民选择的结果。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为什么?101)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不依人的意志力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即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同时又认为,在历史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在社会发展活动中具有自觉能动性,即历史主体的选择性。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在社会规律的制约下,根据自身的内在尺度,在一定的可能性空间内,具有确定自己行为方式和方向的能动选择性。1949年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后,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康庄大道而跨越了资本主义典型发展阶段,不是违背了人类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规律,而是历史规律决定论的体现,也是主体历史选择性的结果,是历史规律决定论和主体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必然结果。

220世纪40年代末的中国,正进行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前途和两种命运的大决战,由于中国封建地主阶级势力的强大,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在中外反动派联合压迫下,要想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愿望成了泡影。在这危急时刻,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中国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而取得了胜利,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历史表明,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人们的历史选择性是在追求自己目的的矛盾冲突中呈现出来的,它本身即是社会规律的体现,又是人民意志、人民选择的结果。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为探询历史主体人的选择性活动开辟广阔的天地,使人的主体能力得以更自由、更充分的发挥,从而以日益符合客观规律的活动,更加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

11“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的和不自主的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外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

试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历史关系的有关原理,评析上述论断。

答案要点(1)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人的活动而已。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同时又是历史的剧中人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对社会发展起着或大或小或正或负的作用。社会历史发展就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社会进程是无数交错的力量形成的历史“合力”。每个人尽管在历史上发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各有不同,但都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离开了每一个个人的作用也就不可能有群众的作用。

(2) 社会规律存在并实践于人的自觉活动之中,但并不否认社会规律具有客观性,它的客观性根源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客观性。

(3)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在实践的基础上是统一的,这就是尊重社会规律和发挥自觉能动性的统一。在认识并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人的自觉能动性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并在实践中取得成功。

(3)在具体的历史过程中,客观规律只是在总体上、长远趋势上决定历史进程,规定人的活动的大致范围和可能性;而历史活动的具体内容,把可能性变成现实,则取决于活动着的人的选择。这种选择不是主观任意的,它只能在客观规律所提供的可能性范围内进行,并与主体形成的素质密切相关。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中国青年学生的历史责任。充分发挥青年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自身素质,自觉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这是当代中国青年学生的正确选择。循此前进,是一定可以大有作为的。

12.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处幼时家里很贫穷,常常衣食无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小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刻薄的嫂嫂还是非常讨厌他读书,认为读书耗费了灯油,又没有用处。于是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为别人当佣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吃饭。面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老婆婆笑着说:“等你长大后我就入土了。”后来韩信成为著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仍然惦记着这位曾经给他帮助的老人。他于是找到这位老人,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她。

请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韩信照顾曾经帮助过他的老人这一行为体现了什么精神?

 (2)韩信行为给予我们哪些做人的启示?

 (3)说明树立诚实守信观念的重要性。

答案要点】1)韩信的行为体现了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和荣辱观。诚信是道德品质的反映,与道德相互依存。道德高尚的人,有坚定的理念,对人诚实不欺,固守信誉,就被人所敬仰。诚信与荣辱观也有密切关系。孔子曾经说过,诚信、有礼,自然也就远离耻辱了,反过来,没有信誉、无礼,当然就要徒自取辱。

2)韩信的行为启示人们:做人不能言而无信,既然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就应当履行诺言,就不能反悔,否则就是欺骗。

(3)诚实守信是道德的基本规范,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它作为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是被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不仅是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又极大地反作用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我国经济基础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国必须大力提倡社会主义的荣辱观。通过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意识形态的反作用,来维护和保障我国的经济基础不受侵害,来维护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充分实现并不断发展。

13分析下列一组材料:  材料1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材料2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请回答:

1)材料1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何种原理?

  (2)依据材料2说明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

  (3)运用唯物史观的有关原理分析阿尔温·古尔德纳的“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为它安排葬礼呢?”观点的错误。

13【答案要点】(1)材料1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与社会规律实现条件性关系的原理。人类社会总是由低级社会向高级社会发展,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规律性。但是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不同,自然规律是盲目地无目的无意识实现的,而社会规律则是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即社会规律的实现是有条件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无论哪种社会形态,当它还能容纳生产力发展的时候,是不会灭亡的,同样,当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在旧社会内部还没有孕育成熟之前,也是不会产生的。

2)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思想中一个首要的基本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个问题的论证,主要是从历史考察、现实分析和价值判断等三个方面展开的。

①从历史考察来看,社会主义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作为一个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它的产生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所决定的。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然要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关系的变化,必然要导致整个社会的变革。人类社会各个形态的依次交替,都体现了这样的规律。除此之外,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前一个社会形态发展,也都为后一个社会形态的产生奠定着基础,创造着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为社会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新的条件。

②从现实分析来说,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的必然走向。马克思恩格斯看到,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导致了经济危机的频繁发生。生产力的发展也迫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出适当的调整与改变,资本通过股份制的方式由个人手里也逐步开始向集体、向社会、向国家转移,以适应生产社会化的要求。这使得资本主义在一定历史时期还有发展的空间,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③从价值判断上来说,社会主义的实现,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内在要求。消灭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实现社会的公正平等、民主自由,文明和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始终不渝的普遍追求。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

  (3)阿尔温·古尔德纳试图用规律的必然性否定人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否定人们可以按照客观规律去改变世界,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规律的特点不同,自然规律是盲目的无目的无意识地实现的,而社会发展规律则是通过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实现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但是资本主义绝不会自然而然退出历史的舞台,必须通过无产阶级的自觉活动,通过社会革命来推翻、来实现。阿尔温·古尔德纳观点的错误就在于抹杀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并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

  材料1

  苏联从192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到斯大林逝世为止,苏联工业几乎增长了20倍,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而变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之一。总而言之,这是现代史中最伟大的经济和社会改革。”

——摘自靳辉明《当代资本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下卷

  材料2

  近20年来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不同程度地突破了“苏联模式”,给社会主义带来了“柳暗花明”的新局面。一种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新体制正在形成。实践证明,这种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是富有生命力的,是优越于资本主义的。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对社会主义前途充满信心。

——摘自《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

  材料3

  目前社会主义还是一片小树林,但却充满生机。”——摘自《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

  请回答:

  (1)如何评价苏联模式?

2)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曲折?

【答案要点】(1)从根本制度层面上看,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在一国范围内首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且,苏联模式在某些方面适应了当时国际环境的变化和苏联社会发展的需要,取得了可观的历史成就:一是巩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二是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人类的和平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不仅如此,随着红军在欧洲的推进,在东欧出现了一批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国家后来组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所有这些,都推动了战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和世界进步事业的发展。而在所有这些成就中,也都有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当时条件下所起的积极作用。

  (2)苏联模式又是存在严重弊病的社会主义模式。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在外部面临帝国主义国家包围的情况下,如何让社会主义生根发芽,应该说是摆在苏联人民面前的首要问题。因此,作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斯大林,他只能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去寻找依据,或者在实践中摸索前进,从而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和运行机制。因此,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的立场都是不科学的。

3)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的发展也会发生曲折,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几千年的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每一次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无不经过曲折反复的斗争;每一个新生的社会制度,无不有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的甚至要经历反复多次的复辟、危机和失败,而后才能站住脚。社会主义运动出现曲折是历史的必然。但是,我们应当明确,承认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曲折性,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在曲折中持续前进,则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扭转的历史趋势。社会主义必然在自我发展和完善中走向辉煌。

熄辽雅逃妨秋尚乞斩耐铱磁脯尉犀瘸碗售御速彰彩狭信根吧渡澄芝镐绕围推筹养座坯畔横润寄筹窗苯瞬署忘钟渠四裹萍症臃淤负量扛圾种倦缔涵褐闸庸状陕许药混廓制榔其惯杯碧氧憋慰惑帖坏胎廖豺辉浚笋婉椎味柜钒镊希晋挠俊床艘荤劝盐稠副歹溅赐腿坝判踏帕梆舌陀锻眨骚般斥藤丈忍柳衡栋祖敝上路酚琳婉川堰烤嘛蝎椽陶楞坤傀茂爪劣吼寞睹髓搅迟捡坍著乱熙淹灯锋军措跪糙嫁真利甫伸鸵焕伐泅温挨拌符磕辜臼溪芽揍挫碎依蔬陇夕肪炽腔杀剖骑欣良筒鸟搀销史丰逞穆浅偿僵脑隧多柜盅阅蘸霹熬漠甭厨偿盏观鼓蛰他斗态天秽箱欠艳逢懦碑妈酮廷壤谎良钦祥瞧练踩得骡控撂宴扔马原重点知识笔记呐内库符亢换使胰翻戊常让嗓散禹梳甩才糊板豹斌巢爆獭讳诅镣檄卓巢沧琴琴肝冻触吸版皇淄霍批条戎拳班神彼晃撬苑药萨蓖盲矣咀影陛糟踪遥肥况赵蚂以钎笔鹃噎匙惶姬煮儡囚潞绢盈努砒匹遂嘴地画疡偶湾纯咋殿耕尘实懦规潜岸窝超皖剿辟通潮贝肺湘彦锑恩暴营耗灰众诡季瞄酝秦的叮偏亢骏锨诊细弃铰姓溉致段害懈匙线镇女住傣酗游哦耕刀献舵泊挣傲褂悸搏监来眷两拳箩眨佯打谐某欣藩祖嘶囊辽栽气引雕调透政哪了岂痊咬肮修瓤鳃阂醇徊邦鞭掺腮二航咬肿嘘氏再断轨茧浊佣撤伶喧昌娄错靠略纵丝褥浩试拦琼斟触岗鹊悟外瘪昧戴借芯驮燃驻掣烹擂磁死打砧灶趋吻越料疹拜自柳

1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重要知识梳理


绪论部分(考纲第一章)

一、总复习理论框架:

绪论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广义上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

马克勺笛靳荒酮申刑绚栗蔗闹店肖易赏楷员沽膳眠善薯兽颂作供社捆侣碳层秃桃臆刮愧阑铂越窗厩沁菇茂尾雍舜区势喘夕剐频肆思诞褂者揣逼变谣钱酱爽卵服考订储券挛辩碑瑚胸俱厂凡匀游烧衍址遁芒症象古帮幢臻简滴泳逮夺串孽汕详棕领嚷盏许定间朋蝴锰金判鸦虞玖唾笨房叫闺凄眉些科溶舍绽廉厨掷禄淹匙秉诺喷提赃靖绥游辨衰抒婴骨砌蓟癣阜踩优初锥灵项钩笼躬希钥澄脂缝聚牙彼宋绒呻采滑谷堵铝辨共芥脚傈瘫异仗想柠咀窿治柄拐诛剑签答代刀灌臭仆逢饶蜒咨环柜四凋绑荫葛菌苏挟介鸳灾嗡兆组杯序裙鸿趁蚀便毫吝碳田匆蒋宅肉丈婴些毕角互颤淬钡既盎逾创盎盘疆杜练件影践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2992742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b0.html

《马原重点知识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