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施工企业会计教案最全版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财务会计)施工企业会计教案


1章总论
1.1会计概述
1.1.1会计的定义
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借助于专门的程序及方法,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和监督的壹种管理活动。 1.1.2会计的职能
会计职能的定义: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客观上所具有的功能。 1、核算职能 2、监督职能 1.2.3会计的对象
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单位发生的交易或事项。 1.2.4 会计的目标
1. 提供会计信息 2. 做好会计决策 3. 实行预算管理 4. 严格会计控制 5. 开展会计检查 6. 进行会计分析

1.2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1.2.1资产
1、概念:资产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且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资产的特征。
第壹,资产必须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且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经济资源。 第二,资产作为壹项资源,它必须具有能力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能力。 第三,作为壹项资产,应当能以货币计量其价值。
3资产的内容:资产按照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1)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货币资金:指货币资金存在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它货币资金等。 ②短期投资:指各种能够随时变现、持有时间不超过壹年的有价证券以及不超过壹年的其它投资。
③应收及预付款项:指应收而尚未收回的账款和预付的购货款,属于短期债权。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它应收款等。
④存货:指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存的各种资产,包括商品、产成品 半成品、在产品以及各种材料、燃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
2)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长期投资:指不准备在壹年以内变现的投资,包括股票投资、债权投资和其它投资。 ②固定资产:指使用年限在壹年之上,单位价值在规定限额之上,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和工具器具等。
③无形资产: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和商誉。 1.2.2负债
1、负债的概念: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履行该义务回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2、负债的特征:
第壹,负债的本质是壹种现时经济义务。 第二,负债对债务人的资产具有要求权。
第三,负债必须有能力用货币确切计量或合理预计的金额。
第四,负债的偿仍的方式有:以资产偿仍;以提供劳务偿仍;或者俩者兼而有之。 3、负债的内容
负债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1)流动负债:指将在壹年(含壹年或者超过壹年的壹个营业周期内偿仍的债务。 流动负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短期借款:为维持正常生产运营周转且偿仍期在壹年以内的各种借款。 ②应付票据:因商业信用产生,须于约定日支付壹定金额给持票人的书面证明。 ③应付款项:指因赊购货物或接受劳务等原因而发生尚未支付的、预收的或应付的款项。包括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和应付股利等。
④应付工资:指企业应付而未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 ⑤应交税金:指企业按税法规定应交而未交的各项税金。
2)长期负债:是指在壹年之上或者超过壹年的壹个营业周期之上偿仍的债务。 长期负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长期借款:指企业为购置长期资产且偿仍期在在壹年之上的各种借款
②应付债券:指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发行的,约定于某壹特定日期仍本付息的书面证明。
③长期应付款:是指除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以外的其他各种长期应付款。如应付融资租赁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等。 1.2.3所有者权益
1、所有者权益的概念:指企业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2、所有者权益的内容:
①实收资本:指投资者按企业章程、合同或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 ②资本公积:包括资本(或股本溢价、接受捐赠资产等。 ③盈余公积:按国家有关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公共积累。 ④未分配利润:企业留于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比较:虽统称为权益,但俩者性质、数量关系和偿仍的法律责任不同。 1.2.4收入
1、收入的概念: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收入的特征
①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运营活动而不是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 ②收入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增加、负债的减少,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③收入本身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④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3、收入的内容
①主营业务收入:指企业主要运营业务的收入。如销售产成品的收入。
②其他业务收入:指企业主营业务以外的运营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如材料销售、技术转让、固定资产出租、包装物出租、无形资产出租、运输收入等。
注意:给学生讲解营业外收入和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在性质上的不同。 1.2.5费用

1、费用的概念: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即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
2、费用的特征
①费用发生于企业的日常运营活动而不发生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 ②费用的发生壹方面要导致资产的减少,另壹方面会导致资产形态的转换。 ③费用要以收入来补偿,本身及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④费用和成本虽都是企业经济资源的耗费,都属于费用,但人们通常将计入某壹成本计算对象的费用,又称为成本。
3、费用的内容:费用按其用途和得到补偿的时间不同分为产品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 ①产品生产费用:和产品生产或提供劳务有关且计入成本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其他直接费用和制造费用等。
②期间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运营活动而发生的从当期收入中得到补偿的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 1.2.6利润
1、利润的概念:指企业在壹定会计期间的运营成果,它是企业在壹定会计期间内实现的收入减去费用后的余额。
2、利润的特征
①利润是收入和费用俩个会计要素配比的结果。 ②利润是广义的收入和广义的费用相抵后的差额。 ③利润将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3、利润的内容
①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后的余额。 ②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加其他业务利润减期间费用后的余额。 ③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加投资净收益加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 ④净利润:利润总额减去应纳所得税后的余额。

1.2.7会计等式
壹、会计恒等式的表现形式(重点)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静态表现) 利润=收入—费用(动态表现)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综合表现) 二、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重点) (壹)经济业务的概念
经济业务是指在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发生的、能够使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事项。具体分为:
交易:指会计主体和外界壹切单位或个人发生的往来。例如:购买材料、销售产品、向银行借款、吸收投资等。
事项:指会计主体内部各部门之间发生的资金活动。例如:领用材料、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分配费用等。
(二)经济业务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下列经济业务发生后引起的资产和权益之间的变化。 1、资产项目之间此增彼减,总额不变。
例如:2005年甲企业以银行存款购入3000千克原材料,每千克10元。(原材料增加,银行存款减少)
2、负债项目之间此增彼减,总额不变。
例如:2005年甲企业向银行借入为期3个月的借款70000元,偿仍前欠料款。(短期借款增加,应付账款减少)
3、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同增同减,总额变化。
例如:2005年甲企业向银行借入为期3个月的借款70000元,存入企业存款户。(短期借款增加,银行存款增加)
4、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此增彼减,总额不变。
例如:某单位向银行借款200万元,后因企业管理不善,发生财务困难,和银行进行债务重组,经协商,银行同意将该笔借款转为对该企业的投资。
该笔业务:借款减少200万元,实收资本(股本)增加了200万元,权益总额未变 总结:企业发生的任何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产和权益的变化无非是以下四种类型:1)资产和权益同时增加;2)资产和权益同时减少;3)资产之间有增有减;4)权益之间有增有减。
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之上四项经济业务对会计基本等式的影响。 3 12 4
权益减少
1:双方总额等额增加;2:双方总额等额减少;3:双方总额不变;4:双方总额不变

由之上分析得出,经济业务的发生不影响会计等式的成立。 1.2.8会计要素的计量 1.历史成本 2.重置成本 3.可变现净值 4.现值 5.公允价值

1.3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壹)客观性原则:如实地反映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不弄虚作假
(二)相关性原则: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运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三)明晰性原则: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四)可比性原则: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息口径壹致、相互可比。它既是指企业之间的横向比较,要求各企业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壹致;也指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纵向可比,要求前后各期应当保持壹致,不得随意变更。 (五)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指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六)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且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且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
(七)谨慎性原则: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
(八)及时性原则: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也不得滞后壹律不得自行调整账面价值。

1.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基础
1.4.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重点/难点)
壹般认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运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四项。 (壹)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又成为会计实体、会计个体,它是指会计人员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会计主体前提要求会计人员只能核算和监督所在主体的经济活动。这壹前提的主要意义在于:壹是将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和该主体所有者及职工个人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二是将该主体的经济活动和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从而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同时说明某会计主体的会计信息仅和该会计主体的整体活动和成果相关。
例如,壹项商品购销业务,甲方是买方,乙方是卖方。按照会计主体的要求,会计人员应站在本企业的立场上处理业务,即甲方的会计应作商品购进的账务处理,而乙方的会计应作商品销售的账务处理。
在这里应该注意的是: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且非是对等的概念,
法人能够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壹定是法人。例如由自然人所创办的独资和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这类企业的财产和债务在法律上被视为业主或合伙人的财产和债务,但在会计核算上必须将其作为会计主体,以便将企业的经济活动和其所有者的经济活动以及其他实体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企业集团由若干个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组成,各个企业既是独立的会计主体,也是法律主体,但为了反映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运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仍应编制该集团的合且会计报表,企业集团是会计主体,但通常不是壹个独立法人。
(二)持续运营
持续运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根据正常的运营方针和既定的运营目标持续运营下去。即在可预见的未来,该会计主体不会面临破产和清算。例如:企业固定资产计量应按购建时的历史成本入账,固定资产价值通过提取折旧的形式,在其使用年限内分期转作费用等,都是以持续运营为前提的。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企业的生产运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若干个相等的时间间隔,以便确认某个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利润,确认某个会计期间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编制会计报表。这壹基本前提的主要意义是: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段落,为分期结算帐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贯彻落实权责发生制、可比性原则、壹贯性原则、相关性原则、配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原则及谨慎性原则奠定了基础。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将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即会计年度和公历年度相同,11日开始到1231日为止。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
(四)货币计量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能够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会计报表时必须换算为人民币。
之上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
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运营和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的手段。没有会计主体,就没有持续运营,没有持续运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 1.4.2会计基础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1.5会计核算方法
1.5.1会计科目(重点)
会计科目的概念: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按照不同的经济内容和管理需要进行分类的项目。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处理账务所必须遵守的规则和依据,是正确组织会计核算的重要条件。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是先设置会计科目再依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会计科目也可简称为科目。
会计科目的分类:
1、按经济内容分类,可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
2、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分类,可分为:总账科目和明细账科目。 1.5.2账户(重点)
会计科目只是规定了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类别名称,仍不能进行具体的会计核算。为了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由于经济业务的发生而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提供各种会计信息,必须根据规定的会计科目在帐簿中开设账户。
账户就像每个家庭户口簿中的壹页页卡片,每个家庭成员有壹页卡片,每页卡片按规定的格式记录每个人的基本情况及其变动情况。
账户的概念: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具有壹定的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壹种工具。 (壹)账户的基本结构
账户是在分类的基础上汇集经济业务数据的工具和场所,这就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合理结构。这是账户不同于会计科目之所在。
任何壹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会计要素及其项目的变动,而这种变动不外乎俩种情况:增加或减少,因而账户相应地分为左右俩方,壹方用于登记增加额,另壹方用于登记减少额。账户的名称加上登记增加额和减少额的俩方,就构成了账户的基本架构。反映账户基本结构最简单的形式是“T”形账户。
如图:
左方(借)账户名称右方(贷)


账户左右俩方,哪壹方登记增加金额,哪壹方登记减少金额,其余额在哪壹方,则取决于所采用的记账方法和账户本身的性质。
(二)账户的具体结构 1、资产类及成本类账户
借方(本期借方发生额):增加栏——登记本期增加额 贷方(本期贷方发生额):减少栏——登记本期减少额 期初期末余额:在借方——增加栏方 2、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借方(本期借方发生额):减少栏——登记本期减少额 贷方(本期贷方发生额):增加栏——登记本期增加额 期初期末余额:在贷方——增加栏方 3、损益类账户 1)收入类
借方(本期借方发生额):减少栏——登记本期减少额 贷方(本期贷方发生额):增加栏——登记本期增加额 期初期末余额:无余额 2)费用类账户
借方(本期借方发生额):增加栏——登记本期增加额 贷方(本期贷方发生额):减少栏——登记本期减少额 期初期末余额:无余额
(三)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之间的关系 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期末余额 1、资产类及成本类账户
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借方余额 2、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期末贷方余额 (四)账户和会计科目的关系
相同点: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二者反映经济内容相同。 不同点:会计科目是账户名称,不存在结构;账户是对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结果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的纪录,不仅要有反映的内容,仍必须具备壹定的结构。
提示学生:在会计教学中,因限于客观条件,不可能在课堂上对列举的经济业务都按照账户的正规格式壹壹举例,通常仍是将账户结构简化为丁字账结构。
巩固新课:可采用提问、练习等方式巩固本节内容。 布置作业:
1简述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区别和联系。 2、举例说明你对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认识。
1.5.3复式记账和借贷记账法 壹、复式记账(重点)
复式记账法是从单式记账法发展而来的。对于每壹笔经济业务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及其项目的增减变动,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俩个或俩个之上的账户中相互联系地登记的记账方法就是复式记账法。
二、借贷记账法(重点/难点)
(壹)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的壹种复式记 账法。
(二)借贷记账法的特点: 1、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

2、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
3、符号含义:表示增减,但对于六类性质不同的账户具有不同的含义。 4、以“借方金额等于贷方金额”作为试算平衡公式 (三)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1.资产类账户的结构
资产类账户余额和发生额的关系:
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借方余额 2.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
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余额和发生额的关系:
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期末贷方余额 3.收入类账户的结构 4.费用类账户的结构
成本类账户中的“生产成本”可能有余额,应在借方,表示期末在产品成本。 5.双重性账户的结构 借贷借贷
期初余额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本期减少额本期增加额

本期发生额合计本期发生额合计本期发生额合计本期发生额合计
期末余额期末余额
具体应用:
1)资产类账户:增加记“借”,减少记“贷”,余额在借方; 2)权益类账户:增加记“贷”,减少记“借”,余额在贷方; 3)收入相当于权益,成本、费用相当于资产,但壹般没有余额;
4)双重性账户:如“待处理财产损益”,借方登记发生的损失及冲转的溢余,贷方登记发生的溢余及冲转的损失。期末余额如在借方,表示净损失;在贷方则表示净收益。
(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五)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1、余额的平衡(理论依据:会计恒等式)
全部账户的期初(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期初(期末)贷方余额合计 2、发生额的平衡(理论依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1.5.4会计分录(重点)
(壹)会计分录的概念
所谓会计分录,就是依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对经济业务列示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壹种书面记录。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分录是填写在记账凭证上的。
(二)会计分录的分类
会计分录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壹借壹贷)和复合会计分录(多借壹贷、壹借多贷)

1.5.5 总分类账户和明细账户的平行登记 壹、总分类账户(重点)
总分类账户是按照总分类会计科目开设的账户。核算该账户内容的综括资料,只用价值指标进行计量。它对明细分类账户起统驭作用。所以,又称总账账户。 二、明细分类账户(重点)
明细分类账户是对总分类账户所作的更详细的分类,是对总分类账户的细项进行核算,是总分类户的补充。
三、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重点)
总分类账户是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统驭账户,对所属明细分类账户起着控制作用;而明细分类账户则是某壹总分类账户的从属账户,对其所隶属的总分类账户起着辅助作用。某壹总分类账户及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核算对象是相同的,它们所提供的核算资料互相补充,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既总括又详细地反映同壹核算内容。因此,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必须平行登记。
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的要点:
1.同内容。凡在总分类账户下设有明细分类账户的,对于每壹项经济业务,壹方面要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另壹方面要记入各总分类账户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
2.同方向。在某壹总分类账户及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中登记经济业务时,方向必须相同。即在总分类账户中记入借方,在它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中也应记入借方;在总分类账户中记入贷方,在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中也应记入贷方。
3.同金额。记入某壹总分类账户的金额必须和记入其所属的壹个或几个明细分类账户的金额合计数相等。
布置作业:课本3435页习题

1.5.6会计凭证 壹、会计凭证的意义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壹)填制、取得会计凭证,能够及时正确地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完成情况 (二)审核会计凭证,能够有效地发挥会计的监督作用,使经济业务合理合法 (三)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便于分清经济责任,加强经济管理中的责任制。 二、会计凭证的种类
会计凭证是多种多样的,按其填制程序和用途能够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俩类。 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者完成情况,且作为记账原始依据的会计凭证。原始凭证按其取得的来源不同,能够分为自制原始凭证和外来原始凭证俩类。
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用来确定经济业务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和金额而填制的,作为登记账簿直接依据的会计凭证。
在登记账簿之前,应按实际发生经济业务的内容编制会计分录,然后据以登记账簿,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分录是通过填制记账凭证来完成的。
记账凭证按其适用的经济业务,分为专用记账凭证和通用记账凭证俩类。

壹次凭证 自制原始凭证累计凭证 汇总原始凭证 原始凭证记账编制凭证
外来原始凭证
收款凭证
专用记账凭证付款凭证 按适用经济业务分类转账凭证 通用记帐凭证 复式记帐凭证
-按包括会计科目是否单-分类 单式记帐凭证 记帐凭证 汇总记帐凭证
按是否经过汇总分类非汇总记帐凭证
三、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壹)原始凭证的内容 1、原始凭证的名称; 2、填制凭证的日期; 3、凭证的编号;
4、填制和接受凭证的单位名称;
5、经济业务的基本内容,其中包括经济业务发生的金额; 6、填制单位及有关人员的签章。 (二)原始凭证的填制方法 1、壹次凭证的填制
手续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由经办人填制的,壹般只反映壹项经济业务,或者同时反映若干项同类性质的经济业务。
2、累计凭证的填制
累计凭证是在壹定时期不断重复地反映同类经济业务的完成情况,它是由经办人每次经办业务完成后在其上面重复填制而成的。
3、汇总原始凭证的填制
汇总原始凭证只能将同类内容的经济业务汇总在壹起,填列在壹张汇总原始凭证上,不能将俩类之上的经济业务汇总在壹起,填列在壹张汇总原始凭证上。
4、记账编制凭证的填制
记账编制凭证,是由会计人员根据壹定时期内某壹账户的记录结果,对某壹特定事项进行归类、整理而编制的,以满足会计核算或经济管理的需要。
5、外来原始凭证的填制方法
外来原始凭证壹般由税务局等部门统壹印制,或经税务部门批准由经济单位印制,在填
制时加盖出据凭证单位公章方可有效,对于壹式多联的原始凭证必须用复写纸套写。
(三)填制原始凭证的要求
.凭证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必须合法,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令、规章、制度的要求,不符合之上要求的,不得列入原始凭证。
.填制在凭证上的内容和数字,必须真实可靠,要符合有关经济业务的实际情况。 .各种凭证的内容必须逐项填写齐全,不得遗漏,必须符合手续完备的要求,经办业务的有关部门和人员要认真审查,签名盖章。
.各种凭证的书写要用蓝黑墨水,文字简要,字迹清楚,易于辨认。不得使用未经国务院公布的简化字;对阿拉伯数字要逐个写清楚,不得连写;在数字前应填写人民币符号“¥”属于套写的凭证,壹定要透,不要上面清楚,下面模糊。
.大小写金额数字要符合规格,正确填写。各种凭证不得随意涂改、括擦、挖补,填写错误需要更正时,应用划线更正法,即将错误的文字和数字,用红色墨水划线注销,再将正确的数字和文字用蓝字写在划线部分的上面,且签字盖章。
.各种凭证必须连续编号,以便查考。各种凭证如果已预先印定编号,在写坏作废时,应当加盖“作废”戳记,全部保存,不得撕毁。
.各种凭证必须及时填制,壹切原始凭证都应按照规定程序,及时送交财会部门,由财会部门加以审核,且据以编制记账凭证。
(四)原始凭证的审核
审核原始凭证,主要是审查俩方面的内容。
(壹)审核原始凭证所记录的经济业务的合法性、真实性 (二)审核原始凭证所记录的经济业务的完整性、准确性 四、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壹)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重点)
1、填制单位的名称; 2、记账凭证的名称; 3、记账凭证的编号; 4、填制凭证的日期; 5、经济业务的内容摘要;
6、会计科目(包括壹级、二级和明细科目的名称、记账方向和金额; 7、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
8、制证、审核、记账、会计主管等人员的签章,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仍应由出纳人员签名或盖章。
(二)记账凭证的编制方法(重点)
.专用记账凭证的编制方法
专用记账凭证包括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不同的记账方法下其格式不同,现按借贷记账的要求介绍其填制方法。
1)收款凭证的填制方法。
收款凭证是用来记录货币资金收款业务的凭证,它是由出纳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
证收款后填制的。在借贷记账法下收款凭证的设证科目是借方科目。在收款凭证左上方所填列的借方科目,应是“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在凭证内所反映的贷方科目,应填列和“现金”或“银行存款”相对应的科目。金额栏填列经济业务实际发生的数额,在凭证的右侧填写附原始凭证张数,且在出纳及制单处签名或盖章。
2)付款凭证的填制方法
付款凭证是用来记录货币资金付款业务的凭证。它是由出纳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付款后填制的。在借贷记账法下,付款凭证的设证科目是贷方科目,在付款凭证左上主所填列的贷方科目,应是“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在凭证内所反映的借方科目,应填列和“现金”或“银行存款”相对应的科目。金额栏填列经济业务实际发生的数额,在凭证的右侧填写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且在出纳及制单处签名或盖章。
注: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的划转业务只编制付款凭证。如从银行提取现金只编制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3)转账凭证的填制方法。
转账凭证是用以记录和货币资金收付无关的转账业务的凭证,它是由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转账业务原始凭证填制的。在借贷记账法下,将经济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全部填列在凭证内,借方科目在先,贷方科目在后,将各会计科目所记应借应贷的金额填列在“借方金额”或“贷方金额”栏内。借、贷方金额合计应该相等。制单人应在填制凭证后签名盖章,且在凭证的右侧填写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
(4)通用记账凭证的编制
通用记账凭证是用以记录各种经济业务的凭证。采用通用记账凭证的经济单位,不再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分别填制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所以涉及到货币资金收、付业务的记账凭证是由出纳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收、付款后填制的,涉及转账业务的记账凭证,是由有关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的。在借贷记账法下,将经济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全部填列在凭证内,借方在先,贷方在后。将各会计科目所记应借应贷的金额填列在“借方金额”或“贷方金额”栏内。借、贷方金额合计数应相等。制单人应在填制凭证完毕后签名盖章,且在凭证右侧填写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 (三)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
.记账凭证的摘要栏是对经济业务的简要说明,又是登记账簿的重要依据,必须针对不同性质的经济业务的特点,考虑到登记账簿的需要,正确地填写,不可漏填或错填。
.必须按照会计制度统壹规定的会计科目,根据经济业务的性质,编制会计分录,以保证核算的口径壹致,便于综合汇总。应用借贷记账法编制分录时,应编制简单分录或复合分录,以便从账户对应关系中反映经济业务的情况。
.填制记账凭证,能够根据每壹份原始凭证单独填制,也能够根据同类经济业务的多份原始凭证汇总填制,仍能够根据汇总的原始凭证来填制。
记账凭证在壹个月内应当连续编号,以便查核。在使用通用凭证时,可按经济业务发生的顺序编号。采用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的,可采用“字号编号法”。即按凭证类别顺序编号。也可采用:“双重编号法”。即按总字顺序编号和按类别顺序编号相结合。壹笔经济业务,需要编制多张记账凭证时可采用“分数编号法”,在使用单式记账凭证时,也可
采用“分数编号法”
.记账凭证的日期。收、付款凭证应按货币资金收付的日期填写;转账凭证原则上应按收到原始凭证的日期填写。如果壹份转账凭证依据不同日期的某类原始凭证填制时,可按填制凭证日期填写。在月终时,有些转账业务要等到下月初方可填制转账凭证时,也可按月末的日期填写。
.记账赁证上应注明所附的原始凭证张数,以便查核。如果根据同壹原始凭证填制数张记账凭证时,则应在未附原始凭证的记账凭证上注明“附件××张,见第××号记账凭证”果原始凭证需要另行保管时,则应在附件栏目内加以注明,但更正错账和结账的记账凭证能够不附原始凭证。
.在采用“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等复式凭证的情况下,凡涉及到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款业务,填制收款凭证;凡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的付款业务,填制付款凭证;涉及转账业务,填制转账凭证。可是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的划转业务,按规定只填制付款凭证,以免重复记账。如现金存入银行只填制壹张“现金”付款凭证。
对于从银行提取现金的经济业务,只填制壹张“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记账凭证填写完毕,应进行复核和检查,且按所使用的记账方法进行试算平衡。有关人员,均要签名盖章。出纳人员根据收款凭证收款,或根据付款凭证付款时,要在凭证上加盖“收讫”或“付讫”的戳记,以免重收重付、防止差错。
(四)记账凭证的审核
(壹)记账凭证是否附有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是否齐全、内容是否合法,记账凭证的所记录的经济业务和所附原始凭证所反映的经济业务是否相符。
(二)记账凭证的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是否正确,账户对应关系是否清晰,所使用的会计科目及其核算内容是否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金额计算是否准确。
(三)摘要是否填写清楚、项目填写是否齐全,如日期、凭证编号、二级和明细会计科目、附件张数以及有关人员签章等。

..7会计账簿的概述 壹、会计账簿的概念(重点)
会计账簿是由壹定格式的帐页组成,且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序时地、充分地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登记账簿是会计核算的方法之壹,是整个会计工作的中心。 二、会计账簿的作用
1、账簿记录能够全面、连续、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在会计核算中,通过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能反映每壹笔经济业务的发生、执行和完成情况,可是根据每笔经济业务填制的会计凭证对经济业务的反映是零散的、片面的,不能系统、完整的反映经济活动的变化和结果。通过设置账簿,能够将会计凭证所提供的大量分散的核算资料,加以归类整理,以便全面、连续、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情况。
2、账簿记录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通过设置和登记账簿,能够将分散的会计凭证归类汇总,既能提供各类经济业务的总括核算资料,又能提供某类经济业务的明细核算资料;既能提供动态的核算资料,又能提供静态的核算资料。
3、账簿记录是重要的经济档案,账簿是各单位会计档案的主要资料,也是经济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4、账簿记录能够为经济监督提供依据。 三、会计账簿的分类(重点) 序时账簿(日记账簿)
⒈会计账簿按用途分类分类账簿
备查账簿
①序时账簿:序时账簿,是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的先后顺序逐笔逐日连续登记的账簿。目前,我国企业等单位设置的日记账壹般有: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
②分类账:分类账簿是对各项经济业务按照他所涉及的账户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分类账簿按其提供的核算资料的详细程度不同,又可分为总分类账簿和明细分类账簿俩种。总分类账簿是根据总分类科目开设的账户,用来分类登记全部经济业务,提供总括核算资料的分类账簿。明细分类账是根据总账科目设置,按其所属的二级或明细科目设置的账户,用来分类登记某壹类经济业务,提供明细核算资料的分类账簿。
③备查账:又称辅助账簿,是对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等主要账簿未能记载的或记载不全地的经济业务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如:“委托加工材料登记簿”“租入固定资产登记簿”
订本账
2、账簿按外表形式分类活页账
卡片账
①订本式账簿,是指在启用前就将若干账页顺序编号且固定装订成册的账簿。使用订本式账簿能够避免账页散失和被抽换,从而保证账簿记录的安全性。但由于账页是固定的,不能根据记账需要随时进行增减,也不便于记账分工。总分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必须采用订本账。
②活页账簿,它是将分散的账页装存在账夹内而不固定,能够随时取放账页的账簿。采用活页式账簿便于记账分工,可根据需要增减账页,也有利于记账工作的电算化。但容易造
成账页的失散和抽换。在会计实务中,活页式账簿主要用于各种明细分类账。
③卡片账簿,是由许多具有壹定格式的卡片组成,从放在卡片箱中,能够根据需要随时增添的账簿。其优缺点和活页账相同。 四、账簿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账簿的设置,包括确定账簿的种类、数量,设计账簿的内容和格式。 (壹)日记账的格式及登记方法
(壹)现金日记账的登记方法
现金日记账是用来登记库存现金每日收入、支出和结存情况的账簿,它是由出纳人员根据现金的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进行登记。
(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方法 和现金日记账的登记方法相同。 (二)分类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壹)总分类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1、总分类账簿的格式:壹般采用“三栏式”
2、总分类账簿的登记方法和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登记的方法相同。 (二)明细分类账簿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1、明细分类账的格式包括:“三栏式”“数量金额式”“多栏式” 1)三栏式明细分类账的适用性:
三栏式明细分类账主要是用于只反映价值量,不反映实物量的明细分类账。主要是结算类账户和实收资本账户(如: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工资等)
2)数量金额式明细分类账的适用性
数量金额式明细分类账主要适用于既核算价值量又合算实物量的明细分类账。存货类、固定资产明细账都采用数量金额式明细分类账(如:原材料、库存商品、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委托加工物资、固定资产等明细账)
3)多栏式明细分类账的适用性
多栏式明细分类账主要适用于收入、费用、成本、利润等类的明细分类核算。(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等明细分类账采用多栏式。
多栏式明细分类账主要适用于收入、费用、成本、利润等类的明细分类核算。(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等明细分类账采用多栏式。 五、会计账簿的启用和登记规则 (壹)账簿的构成及启用规则
(壹)账簿的构成 (二)账簿的启用规则 封面、扉页、账页
1、启用时,在账簿扉页上填写“账簿启用表”,且加盖公章。 2、中途更换记账人员时,应办理交接手续。 (二)登记账簿的基本要求

(壹)登记依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二)登记用笔记墨水颜色→必须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笔,除结账、改错、冲销账簿记录、负余额外不得使用红色墨水或红色圆珠笔书写。
3、登记内容→每笔都必须记明日期、凭证号数、摘要和金额,要在记账凭证上注明账页的页次或划“V”表示已经过账。
4、登记顺序→不得跳行隔页,如果发生隔页跳行,应该将空行空页划红对角线注销,且由记账人员盖章表示负责。
5、借贷方向的登记→和凭证上所记的借贷方向相同。 6、书写文字、数字、金额→字及数字的大小占行间的2/3
7、转页手续→在账页最末行摘要栏注明“转次页”,在次页的第壹行摘要栏内注明“承前页”
8、错帐更正→账簿中不允许涂改、刮擦、挖补或用褪色药水更改字迹,如有错误应按规定的错误更正方法更正。
9、更换新帐→各种账簿每年原则上都要更换新账。 (三)更正错帐的方法(重点)
.划线更正法
划线更正法适用于记账凭证正确无误,只是登帐时出现了差错,且且发现错误是在结账以前。更正时,先在错误的数字和文字上划壹条红线,表示注销,然后在划线上面写上正确的数字,且在划线上加盖记账员图章,以示负责。
.红字更正法适用于俩种情况
(1)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的账户或科目名称错误,且且已经登记入账,无论结账前后,都能够用红字更正法更正。
(2)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科目正确无误,只是所填金额大于应填金额,且且已登记入账。
.补充登记法
记账后,发现凭证科目正确无误,只是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无论结账前后。 六、对账和结账 (壹)对账(重点)
对帐即核对账目。
(壹)账证核对:就是账簿记录和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核对。 (二)账账核对
1、总账和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核对。 2、总账内部进行核对。 3、总账和所属的明细账核对。
4、会计部门的各项财产物资明细账和物资保管部门或使用部门的明细账核对。 (二)结账
月末计算出各账户发生额及余额,作为下个会计期间的期初余额。

2章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
2.1货币资金 2.1.1库存现金 1.现金管理制度
1.职工工资、津贴,个人劳务报酬。
2.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奖金。 3.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 4.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 5.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6.结算起点(1000元)以下的零星支出。 7.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
2.库存现金限额
壹般按照3-5天日常零星开支的需要确定,边远地区和交通不便地区可按多于5天但不超过1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需要确定。
3.现金的核算 提取现金时: 借:现金
贷:银行存款 现金支出时: 借:管理费用等 贷:现金 短缺的核算: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现金
借:其他应收款-××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溢余的核算: 借: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财产损溢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其他应付款-××人或××单位 营业外收入-现金溢余

..2银行存款 .银行支付结算方式
现行的银行结算方式包括: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支票、汇兑、委托收款、异地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等七种。这七种结算方式根据结算形式的不同,能够划分为票据结算和支付结算俩大类;根据结算地点的不同,能够划分为同城结算方式、异地结算方式和通用结算方式三大类。其中,同城结算方式是指在同壹城市范围内各单位或个人之间的经济往来,通过银行办理款项划转的结算方式,具体有支票结算方式和银行本票结算方式。异地结算方式是指不同城镇、不同地区的单位或个人之间的经济往来通过银行办理款项划转的结算方式,具体包括银行汇票结算方式、汇兑结算方式和异地托收承付结算方式。通用结算方式是指既适用于同壹城市范围内的结算,又适用于不同城镇、不同地区的结算,具体包括商业汇票结算方式和委托收款结算方式,其中商业汇票结算方式又可分为商业承兑汇票结算方式和银行承兑汇票结算方式。
.银行存款的核算 .银行存款的清查
银行存款的清查是指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面余额和其开户银行转来的对账单的余额进行的核对。企业每月应将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以检查银行存款收付及结存情况。
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和银行对账单的余额可能壹致,也可能不壹致。不壹致的原因主要有俩方面:壹是记账错误;二是存在未达账项。所谓未达账项是指由于企业和银行之间对于同壹项业务,由于取得凭证的时间不同,导致记账时间不壹致,而发生的壹方已取得结算凭证已登记入账,而另壹方由于尚未取得结算凭证尚未入账的款项。未达账项有以下四种情况:
1、企业已经收款入账,银行尚未收款入账的款项; 2、企业已经付款入账,银行尚未付款入账的款项; 3、银行已经收款入账,企业尚未收款入账的款项; 4、银行已经付款入账,企业尚未付款入账的款项。
对上述未达账项应采用“补记式”余额调节法,通过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检查核对,如没有记账错误,调节后的双方余额应相等。
“补记式”余额调节法是指在双方账面余额基础上,各自加上对方已收款记账而本单位
尚未收款记账的金额,减去对方已经付款记账而本单位尚未付款记账的金额,从而将双方余额调节壹致的方法。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0001231日单位:元
项目
企业银行存款账面余额 :银行已收,企业未收 :银行已付,企业未付 调节后的存款余额
金额
项目
银行对账单账面余额 :企业已收,银行未收 :企业已付,银行未付 调节后的存款余额
金额
需要指出的是“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只起着对账作用,调节账面余额不是更改账簿记录,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仍应等收到有关原始凭证后再进行。
..3其他货币资金 1.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
其他货币资金是企业除现金、银行存款以外的各种货币资金,包括:
1外埠存款。是企业到外地进行零星或临时采购时,汇往采购地银行开立采购专户的存款。
2)银行汇票存款。是企业为取得银行汇票而按照规定存入银行的款项。 3)银行本票存款。是企业为取得银行本票而按照规定存入银行的款项。
4)在途货币资金。是企业同上级和所属单位之间汇解款项,其通知已抵达企业财务部门,但款项尚未到达,处于在途资金状况。
5信用证存款。是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的企业为开具信用证而存入银行的信用证保证金存款。
6)保函押金。是企业为了从银行取得保函(包括投标保函、履行保函等)而向银行交纳的壹定数额的押金。
2.其他货币资金核算的基本账户--"其他货币资金" 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等其他货币资金,壹般通过"其他货币资金"账户进行核算,该帐户借方登记其他货币资金的增加数,贷方登记其减少数,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企业其他货币资金的占用额。
3.其他货币资金的账务处理
企业将款项委托银行汇往采购地银行开立专户、或将款项交存银行取得银行汇票、本票、信用证和保函押金,在取得有关原始凭证时,借记"其他货币资金",贷记"银行存款";经办人员报销时,借记"材料采购"等有关账户,贷记"其他货币资金"等账户。未用完余款退回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其他货币资金"等账户。
.2交易性金融资产(内容太难,略)

3章应收项目
3.1应收账款
设置应收账款科目,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期末余额壹般在借方。不设预收账款核算的企业,预收账款也在本科目核算。
3.2应收票据
票据的概念:本票、支票、汇票
应收票据的核算内容: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
应收票据的分类:根据承兑人分为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根据是否带息分为带息应收票据、不带息应收票据。
应收票据的确认时点: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收到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时 应收票据的计量:按票据面值予以确认 应收票据的核算: 1)不带息应收票据
按票据面值借记增加,贷记减少,到期没有收回时,转入应收账款 2)带息应收票据
和不带息应收票据相比,会计期末,按应收票据的票面价值和确定的利率计算计提票据利息,且增加应收票据的账面金额。到期不能收回时,应按期账面价值转入应收账款科目,期末不再计提利息,其所包含的利息在有关备查簿中登记,实际收到时再冲减收到当期的财务费用。
利率的表示方法:年利率、月利率 应收票据贴现: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贷:应收票据
贴现息=票面金额×贴现率×贴现天数或月数
如为带息票据,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按票据的账面金额贷记应收票据,差额借记或贷记财务费用。
3.3预付账款及其他应收款
3.3.1预付账款
设置“预付分包单位款”和“预付供应单位款”俩个科目,且按分包单位和供货单位名称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3.3.2其他应收款
是指企业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

3.4应收账款减值
应收账款减值主要表现为坏账。 1.坏账损失的核算:
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我国规定企业应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
当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坏账准备余额-“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
2.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 1 账龄分析法 账龄的确定的方法。 2 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注意已转销的坏账损失,如果以后又收回,应及时按收回金额借记“应收账款”,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3 销货百分比法 4 个别认定法
在同壹会计期间运用个别认定法的应收款项,应从用其他方法计得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中剔除。

第4章存货
4.1存货的确认 1、存货的定义。
存货包含产成品、在产品、材料、物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库存商品等。
2、存货确认的条件:1符合存货定义;2该存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拥有存货的所有权是存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的壹个重要标志。如:根据销售合同已经售出尚未运离企业的存货,不是企业存货;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委托代销商品是企业存货。
4.2存货的初始计量
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一、 外购存货 1、外购存货的初始计量
采购成本=采购价格+税金+采购费用
=采购价格+进口关税+其他税金(消费税、资源税、增值税进项税额)+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仓储、包装、运输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
2、存货采购过程中发生的物资毁损、短缺的处理

1 合理损耗:是可直接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不扣减存货成本。 2
应从供应单位、外部运输机构等收回的物资短缺或其他赔款,应冲减物资的采购成本:借记其他应收款,贷记物资采购。
3 因遭受意外灾害发生的损失和尚待查明原因的途中损耗,按盘亏存货处理。 例:某企业购进原材料100公斤,价格10000元,验收入库90公斤,途中损耗10斤,则该批材料的入账价值为10000元。某增值税壹般纳税企业本期购入壹批商品,进货价格为8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3.6万元。所购商品到达后验收发现商品短缺30%,其中合理损失5%,另25%的短缺尚待查明原因。该商品应计入存货的实际成本为:80×1-25%)=60万元
3、外购存货的核算
1)发票账单和材料同时到达的采购业务: 借:原材料 贷:银行存款等
2)已经付款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但材料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的采购业务: 借:在途物资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票据 验收入库后: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3)对于材料已到达且已验收入库,但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未到,货款尚未支付的采
购业务: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下月初用红字冲回,在取得有关单据后再按正常程序核算。 二、通过进壹步加工而取得的存货(自制存货) 存货成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其他成本 加工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
其他成本:为特定客户设计产品所发生的可直接确定的设计费用
不应当计入存货成本的费用: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营业外支
三、投资者投入的存货
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确定其成本。 借:原材料 贷: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四、接受捐赠的存货 成本确定方法:
1、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的,按凭据上标明的金额加上相关税费;
2、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应参照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加上相关税费。

五、委托加工完成的存货
拨付委托加工物资: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
支付加工费: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银行存款 六、盘盈的存货
按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市场价格确定。 七、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
通过债务重组取得存货、通过非货币性交易取得的存货,分别按照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处理原则进行核算。
4.3发出存货的计量 壹、实际成本法
科目设置:原材料、在途物资 1、个别计价法 2、先进先出法 3、加权平均法
例:某企业2005131日结存材料2000公斤,成本16000元,21日购进原材料1000公斤,价格10000元,210日领用500公斤,213日购进原材料500斤,价格4500元,220日领用2000公斤:

=(16000+10000+4500/(2000+1000+500=30500/3500=8.71(
发出存货的成本=8.71×(500+2000)=21775(元)
2月末结存存货的成本=8.71×(2000+1000+500-500-2000)=8710(元) 二、计划成本法
科目设置:原材料、物资采购、材料成本差异 购买时:借:物资采购(实际采购成本) 贷:银行存款等 入库时:借: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 贷:物资采购
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
月份终了计算发出存货应分摊成本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月增加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增加材料的计划成本)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结存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结存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4.5存货的期末计量 壹、存货的盘存和清查

盘盈的存货:冲减当期的管理费用
盘亏或毁损的存货:管理不善、收发差错、定额内损耗,计入“管理费用”,非常损失,计入“营业外费用”
盘盈或盘亏的存货,在年末编制报表时,无论批准和否,均应作账务处理。 二、存货期末计量原则
按照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是指对期末存货按照存货和可变现净值俩者之中较低者计价的方法。即期末存货的成本低于其可变现净值时,期末存货按成本计价;期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期末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
1、计提减值准备的情况 2、可变现净值的确定方法
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销售费用-估计销售税金 如果属于按定单生产,应按协议价而不是估计售价确定可变现净值 3、估计售价的确定方法
1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且且销售合同订购的数量≧企业持有的存货数量:合同价格
2)如果企业持有的存货数量>销售合同订购的数量,超出部分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产成品或商品的壹般销售价格
3)没有销售合同约定的存货,但不包括用于出售的材料:产成品或商品的壹般销售价格
4)用于出售的材料:市场价格

5)用于生产而持有的材料,成本是指生产成本,即首先进行产成品的生产成本和可变现净值的比较,确定是否计提。如需计提,再计算出该材料的可变现净值,确定其期末价格。(本条《准则-存货》没有规定)
三、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
应当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合且计提、按类别计提的情况。
存货跌价准备的确认。成本<可变现净值时,不作账务处理;成本>可变现净值时,计算存货跌价准备应计提数(存货跌价准备期末余额),然后和已有的账面余额进行比较,若存货跌价准备应计提数>已有的账面余额,补提计入“管理费用-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反之,冲减当期的管理费用。
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应以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冲减至零为限。
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因销售而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冲减当期的管理费用。领用存货时,可不同时结转,待期末调整。因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而转出的存货,应同时结转,按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原则处理。按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按比例结转。

5章长期股权投资
5.1.1长期股权投资的概念 5.1.2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 1.成本法
长期股权投资以取得时的初始投资成本计价,此后,除了投资企业追加投资、收回投资等情形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变。适用:1)子X公司,2)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2.权益法
最初以初始成本计价,以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适用:1)合营企业,2)联营企业。
5.2成本法
5.2.1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
按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或放弃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确定,含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不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初始投资成本买价+费用+税金+手续费 5.2.2取得 借:长期股权投资 应收股利(已宣告股利) 贷:银行存款
5.2.3利润或现金股利的处理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例:甲企业200342日购入CX公司股份50000股,每股12.12价格元,另支付相关税费3200元,甲企业购入CX公司股份占CX公司有表决权资本的3%且准备长期持有。CX公司于200352日宣告分派2002年度的现金股利,每股0.2元。
1)计算初始投资成本 成交价50000×12.12606000 加:税费 3200 初始投资成本609200 借:长期股权投资-CX公司609200 贷:银行存款609200 2CX公司宣告分派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10000 贷:投资收益10000 5.2.4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 应收股利 投资收益
5.3权益法

二级科目设置:成本、损益调整、其他权益变动 5.3.1取得
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成本) 贷:银行存款
当长期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辩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时,调整长期成本,反之,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
5.3.2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的处理
①属于被投资单位当年实现的净利润而影响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投资企业应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且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②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损益调整)
③属于被投资单位当年发生的净亏损而引起所有者权益变动,投资企业应按持股比例计算应分担的份额,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且确认为当期投资损失。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损益调整)
投资企业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应以投资账面价值减记为零为限,账面价值=成本+损益调整+其他权益变动。如果“损益调整”明细科目不够冲减,应继续冲减,此时
会出现负数。如果以后各项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投资企业应在计算的收益分享额以后,按超过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的金额,恢复投资的账面价值。
④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调整金额=被投资单位资本公积变动数×投资企业持股比例 5.3.4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借:银行存款实际取得的价款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 投资收益投资收益
应收股利已宣告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
5.3.5长期投资减值
1、如果长期投资账面价值大于其可收回金额,表明长期投资发生减值。 2、长期投资减值的确认和计量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投资减值准备-××X公司 减值损失壹旦确认,以后不得转回。

6章固定资产
6.1固定资产取得
6.1.1定义:采用准则定义。特征:
1)使用期限超过1年或长于壹年的壹个运营周期 2)用于生产运营,不是出售 6.1.2固定资产的分类 6.1.3固定资产取得的核算 1.外购固定资产
成本=买价+增值税+进口关税+其他支出(场地整理费、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
1)购入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2)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企业购入固定资产时实际支付的买价、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专业人员服务费和其他相关税费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安装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3)壹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
如果这些资产均符合固定资产的定义,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则应将各项资产单独确认为固定资产,且按各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
2.自行建造固定资产 科目设置:
1、工程物资:本科目核算企业为基建工程、更改工程等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的实际成本。
2、在建工程:核算企业进行基建工程、安装工程、技术改造工程等发生的实际成本。设置“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在安装设备”“技术改造工程”“其他支出”明细科目。
(壹)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
购入为工程准备的材料、设备,预付设备款时: 借:工程物资含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工程领用物资: 借:在建工程 贷:工程物资
工程领用生产用材料、外购货物: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工程领用自产产品: 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
工程完工后剩余的工程物资,转作企业的库存材料时: 借:原材料 贷:工程物资
(二)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资产 向承包单位支付工程款时: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3.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双方协商确认的价值
贷:股本(实收资本)双方协商确认的股份数额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资本溢价)资产价值超过股份的数额 6.2固定资产折旧 6.2.1固定资产折旧的定义

应计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预计净残值=预计残值-固定资产清理费用+变价收入 预计净残值率=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原价
使用寿命的概念。有时使用寿命也用该资产所能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的数量来表示。
影响折旧的因素:
1)折旧的基数:固定资产原价或账面价值 2)固定资产的净残值 3)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4)折旧方法
6.2.2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范围 1)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按照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指90年代清产核资估价入账的土地)
6.2.3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 1、年限平均法(直线法)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因多数企业已实现会计电算化,固定资产卡片能由软件固定资产模块管理,直接生成单
项资产的折旧额,且能进行汇总,所以分类折旧率、综合折旧率在实务中已不多使用。但可作用审计测试的壹个方法。
例:甲X公司壹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80000元,预计净残值率4%,使用寿命10年,则:
年折旧率=(1-4%/10×100%9.6% 月折旧率=9.6%/120.8% 月折旧额=680000×0.8%5440.00(元) 2、工作量法
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的方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例:甲X公司壹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80000元,预计生产产品产量为2000000件,净残值率4%,本月生产产品34000件。则该台机器设备的月折旧额计算如下:
单件折旧额=680000×(1-3%/20000000.3298(元/件) 月折旧额=34000×0.329811213.2(元) 6.2.5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 借:工程施工
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

6.4固定资产的处置
出售、报废和毁损的固定资产处理步骤: 1、固定资产价值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2、发生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应交税金
3、出售收入、残料价值的处理: 借:银行存款 原材料
贷:固定资产清理 4、保险赔偿:
借:其他应收款或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5、清理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6、清理净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作业:课后练习

7章无形资产
7.1.1无形资产的概念
1.概念。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前者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后者指商誉。
2.无形资产的特征: 1 不具有实物形态 2 属于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3 是为企业使用而非出售的资产 4 在创造经济利益方面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无形资产的确认: 1、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
2、该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3、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7.2无形资产的核算 7.2.1无形资产的取得 1)购入的无形资产 1、按实际支付的价款:
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买价+税费 借:无形资产 贷:银行存款

2)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双方确认的资产价值
贷:实收资本(股本)双方协商确认的资本数额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股本溢价)
但企业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以该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账面价值作为实际成本。
3)自行开发且按法律程序取得的无形资产 研究阶段发生的支出: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贷:银行存款
开发阶段发生的支出(预计能形成无形资产)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贷:银行存款
开发阶段发生的支出(预计不能形成无形资产)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贷:银行存款
研发结束,形成资产的: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不能形成资产的:

借:管理费用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7.2.2无形资产的摊销
假定无形资产净残值为零,按直线法摊销。 自用的无形资产: 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摊销 出租的无形资产: 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无形资产 六、无形资产处置 借:银行存款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营业外支出 贷:营业外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无形资产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41ffa6433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c.html

《(财务会计)施工企业会计教案最全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