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与《归去来兮辞》

发布时间:2014-09-18 23:12:3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陶渊明与《归去来兮辞》

主讲:蔡厚淳

一、关于陶渊明:(着重谈几个问题)

(一)陶渊明究竟是哪里人

陶渊明(365—427),20091644岁。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

关于陶渊明究竟是哪里人,近年来争议较多。我觉得,这个问题应把握三个原则:一是从最早的史书记载中找依据;二是从陶渊明自己的作品中找依据;三是合乎逻辑的推理。(今人的小说情节、影视剧本、民间传说均不能作为依据。)

首先,看最早的史书记载:

1、陶渊明的同时代人颜延之(384—456)为陶渊明卒后不久写的追悼文章《靖节徵士诔》称有晋徵士寻阳陶渊明,南岳之幽居者也。......元嘉四年卒于寻阳之某里

2、沈约(441—513)在渊明死后41年写成的《宋书·隐逸传》中记载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寻阳柴桑人也,......元嘉四年卒,时年六十三。

3、渊明卒后约100年,梁昭明太子萧统(501—531)的《陶渊明传》载: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寻阳柴桑人也。

其次,看陶渊明自己的作品:

1、义熙七年(411),有《与殷晋安别诗》序云:殷先作晋安南府长史椽,因居寻阳。后作太尉参军,移家东下,作此以赠。

2、元喜二年,有《赠长沙公族孙》诗一首。序云:经过寻阳,临别赠此。

3、《和刘柴桑》诗云:良辰入奇怀,挈(qie/、)杖还西庐西庐:庐山东林寺西边。

再次,合理的推断:

1、陶渊明虽然退隐,但从他的诗文中可以看到他与州、郡、县的官员及当地名人常有交往和游宴唱和。如丁柴桑、戴主簿(bu/、)、江州刺史王弘、庞参军、慧远、刘遗民等。陶渊明有脚疾,出门要靠门生子侄用篮舆抬着。如果他的家不在东林寺和柴桑城附近,是决不可能与这些人有频繁往来的。

2、《移居二首》之一中云: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所谓素心人即张野、殷晋安、颜延之等辈。张野据《莲社高贤传》载是柴桑人。殷晋安、颜延之是州府的官吏,这些人都住在柴桑(至少在柴桑城附近)。

对这两首诗,我觉得罗时叙先生在《点击大师的文化基因》中所作的分析是很到位的。这个南村,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城郊别墅区。“居住了许多素心人,也就是文化素养比较高的仕人,故而,陶渊明才能够与这些邻曲(邻居)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在这个知识阶层居住的小区,既有政府官员,也有一定的政治背景的文化闲人,可能还有跟陶渊明处境差不多的也参加一些农间劳作的隐士或半隐者......这些人不仅与陶渊明有着共同的语言,而且生活方式上都彼此相近。甚至会有失意或赋闲的官员,也像陶渊明这样参加一些农业劳动,来调剂生活、调整心态。这时的陶渊明,再不抱怨周围的农民群体只是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他的孤独寂寞的状况有所改变了。这也反映了陶渊明其实是不愿意长久地与政坛文坛隔绝的。”

3、从《饮酒》(之五)来判断:“......心远地自偏。”说明陶渊明的住所不偏,甚至很可能在城里还有他的住所。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陶渊明是寻阳柴桑人”,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尤其是晚年)的居住地靠近东、西林寺,离柴桑城不远。这些判断应该是值得肯定的。(当然,他有一段时间是住在星子县的,后面有表列出。)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寻阳柴桑城的古城址是现在的何处?

新编《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有柴桑城名,位置在九江市西南810公里处。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柴桑县,汉置隋废,故址在今九江县西二十里

《嘉靖九江府志》载:寻阳城在府西一十五里,本汉寻阳县。隋开皇间,因水患移入城,为附廓,今鹤问寨是其处。考寻阳县,西汉置,因处寻水之阳得名,治所原在江北古兰城(今湖北黄梅县西南的蔡山附近)。

《晋书地理志》载:咸和中(328),温娇始将江北寻阳移于江南湓城之南鹤问寨(今江西九江市西南18里)。晋哀帝义熙八年(412)寻阳县入柴桑县,柴桑仍为郡。这说明义熙八年(412)前后,柴桑城仍是江州和寻阳郡治所,其址在湓城之南鹤问寨。

19815月,全省文物普查,肯定了古城遗址的位置。定名六朝寻阳城遗址。结论是:城址曾经是县、郡、州的治所。即柴桑县、寻阳郡、江洲的治所

陶学专家魏正申所考证的“陶渊明一生居处一览表”。我认为是比较客观的。

从上表可以看出,陶渊明一生居住的地方应该是九江县——星子县——庐山区。而他生命的最后16年,居住的地方很可能在现在的九江市庐山区。这么多年来,庐山区的人却从来没有出来争过。

(二)关于陶渊明的作品:

陶渊明的作品并不多,诗歌125首,文章12篇(其中: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共计12篇)总共15788字。

(三)关于陶渊明的仕途:

陶渊明一生有五次出仕五次归隐的经历。从太元18(公元393) 初次出仕到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 辞去彭泽县令,首尾十三年。

二十九岁,第一次出仕。《宋书·隐逸传》载:“ 起为(江)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关于“祭酒”)“祭酒“在古代是主管教育行政长官。而陶渊明所担任的“州祭酒”则不是管教育的。据《宋书·百官志下》记载:“晋成帝咸康中,江州又有别驾祭酒,居僚职之上。”掌管着一州内,兵戎、治安、田租、户口、祭祀、农桑、水利、兵器等,是州中一个举足轻重的职位。为什么江州祭酒如此权重呢?这和江州刺史五斗米道徒王凝之有关。五斗米道是道教最早的一个派别。据《后汉书》、《三国志》记载,凡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得此名,因又称为米巫米道 五斗米道将其信徒区别为鬼卒、鬼吏、奸令和祭酒四个等级,祭酒是最高等级,在五斗米道中有很高的地位。陶渊明为江州祭酒是太元十八年,这时江州剌史是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王凝之是个狂热的道教徒,据《晋书·王羲之传》载:王凝之任左将军、会稽内史时,孙恩攻会稽。王凝之在军事上不设防,只拜请所谓的“鬼兵”。他对将佐们说:“吾已请大道,许鬼兵相助,贼自破矣。”就是这一次,会稽被孙恩攻破,王凝之被杀。陶渊明幸好早离开,否则,也难逃一劫。

陶渊明“少日自解归”后,又被召为州主簿。拒不应召。 解职后,“躬耕自资”, 在家闲居了六年。这期间次子陶俟、三子陶份、四子陶佚相继出生。394年,原配夫人不幸去世。一年后,续娶翟氏。399年生五子陶佟。

399年桓玄任江州刺史兼荆州刺史。这一年,三十六岁的陶渊明第二次出仕,在江陵桓玄幕府任职。这次渊明距离初次出仕已有七个年头。

这次是陶渊明五次出仕中在官场里停留时间最长的一次。前后三年。这次离开桓玄的原因也还比较实在,确因生母孟氏去世,孝子必须返家居丧。(401年冬陶母去世,403年冬桓玄称帝)

元兴三年(404年),陶渊明40岁。 五月,陶渊明东下赴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投奔刘裕。担任刘裕的参军。这是他的第三次出仕

4042月刘裕起兵讨桓玄。3月进健康。5月桓玄被杀。桓玄的楚王朝前后仅维持半年。

刘裕打入建康后,作风也颇有与陶侃相似的地方,陶渊明曾一度对他产生好感。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刘裕残酷剪除异己,滥杀无辜。使他感到失望。所以,他在刘裕幕中呆了不到半年,便一无所获地离去,结束了他的第三次仕宦生涯。

离开刘裕后,义熙元年初(405年),陶渊明转到当时驻守浔阳的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宜处任参军。开始了他的第四次出仕。这次出仕时间很短,大约3-4个月。随着刘敬宣的离职,他也去职。

405年8月,(41岁) 陶渊明经叔父陶逵介绍出任彭泽县令,

到任八十余天。11月,程氏妹卒于武昌。又因“岁终,会郡遣都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征著作郎,不就”。(肖统《陶渊明传》)从此他终生不再出仕,一直在农村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

这是陶渊明的第五次出仕,也是他人生的最后一次出仕。

陶渊明从二十九岁第一次出仕,至四十一岁彻底回归,前后经历了十三年的仕宦生活。(实际做官的时间大约4年)

陶渊明于公元405年彻底归隐,公元427年去世。他生命的后22年一直在农村度过。

(四)关于陶渊明的嗜酒:

陶渊明终生嗜酒。在现存的一百二十余首陶诗里,咏酒的有六十多首,占一半还多,其中《饮酒》组诗就有二十首!在他一百一十四首五言古诗里,“酒”字出现了三十一次。

他在《五柳先生传》中便谈到自己是这样好酒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有人)置酒招之。造(到)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一点也不收敛自己的情绪。)

他在去世前最后给自己写的《挽歌诗》还在说:“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也就是说,临死前他留下的唯一的遗憾是——这辈子酒还没喝够。

陶渊明酒趣颇多,录数例如下:

“王弘令陶潜故人斋酒,要潜于栗里。潜有脚病,使一门生二儿举篮舆。及见,欣然便共饮,俄顷弘至,亦无忤(wu/v)也”。 

“潜素真率,郡守候潜,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

彭泽县令,是他仕途生活中的最后一任官职。衙门有公田。他一到任,就下令将公田悉种秫(shu/)以为酒料,连吃饭的大事亦不顾为了种秫酿酒,不惜与妻儿争执。萧统的《陶渊明传》载:“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因请种秔(jing/-),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秔。”可见,还是妻、儿的力争,才分出一半公田种稻。解决一家人吃饭的问题。

陶渊明有五个儿子:陶俨(yan/v)、陶俟、陶份(bin/-)、陶佚(yi/、)、陶佟(tong/)。五个儿子的小名依次为:舒、宣、雍、端、通。前四子为原配夫人所生,其中三子陶份和四子陶佚为双胞胎。

陶渊明在他44岁的时候,也就是晋义熙四年(公元408年)写了一首《责子诗》: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艺。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这是陶渊明所有作品中,唯一一首对五个儿子同时进行评说的诗。对此诗,后人评说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1、医家普遍认为,陶渊明与其“责子”,还不如“责己”。因为他的五个儿子,之所以个个智能低下,其实与他的嗜酒如命有关。从医学角度看,大量酗酒,对后代智力确实影响甚大。元代名医忽思慧曾在《饮膳正要》中曰:“少饮为佳,多饮伤神损寿,易人本性,其毒甚也。饮酒过量,丧生之源。”有人甚至指出,陶渊明到了晚年时,也已觉察到儿子的平庸无能,是自己长期酗酒所造成的。说他写过这样几句话:“后代之鲁钝,盖缘于杯中物所贻害”。我尚未查到此语的出处。

2、我辞官——儿子都不爱读书——也做不了官——正合吾意。

3虽然诗题名为责子,其实反映的是亲子之情,是一种拳拳爱心。他在诗中显得语气舒和,含有戏谑和自我解嘲的意味。黄山谷的评语:“观靖节此诗,想见其人慈祥戏谑可观也”。

(五)关于陶渊明的经济状况:

关于陶渊明的经济状况,历来争议较大。我觉得,还是应该通过对陶渊明作品的分析来认识才比较客观。

首先,陶渊明绝不像有些人所说的“穷到彻骨,常常没有饭吃。”(梁启超《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他家在农村还是有一些产业的。《归园田居》的第一首就明明白白写着:他家拥有“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除了住宅旁有十多亩田地,从他的作品中还可以看到,他家还拥有几处田产,即:“西畴”、“南亩”、“下噀(xun/、)田”等。不仅如此,陶渊明归隐后,又带领家人开了不少荒地,还是在《归园田居》中,他说:“开荒南野际……我土日已广。”从陶渊明自己的诗文来分析,他家应该有几十亩田地,并且,在柴桑、上京、南村等地都有属于他自己的住所。以《饮酒之五》来分析,便可知陶渊明除了乡下的这些住所之外,在热闹的城区里还有他的住所,而这首诗就写于他城区的住所。因为陶渊明写这首诗时如果是住在乡下的住所里,那么本来就无车马喧,本来就是“地自偏”,他又何必特别说明这两点呢?这正好说明他写此诗时是住在“地不偏”并且周围环境很热闹,有车马喧的城区内。

这在当时是很不错的了。

除了田地和房产,从《感士不遇赋》的序文中可知,陶渊明还有教授门徒的“讲习”收入。不要小看这项收入,当时,稍有名气的文人,收起门徒来,都是“数百”甚至“上千”。这些,《晋书》上都有记载。凭陶渊明的名气,估计所收的门徒也不会少。

有人认为,陶渊明晚年极穷。穷到讨饭的地步。并以他的《乞食》诗为证。我们不妨先来读读这首诗:“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很显然,陶渊明在此冠以乞食的标题,是含有一种自嘲和自谦的深意。在诗内就清楚表明是遗赠。再者,如果真是一般的乞食或借贷,怎能最后出现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的动人场面?所以,陶渊明的这种“乞讨”与平常意义上的乞讨根本不是同一概念。

还有,此时的陶渊明虽说生活境况不如从前,但绝不是普通农民的那种贫穷。因为经常有人请他喝酒、吃饭。还有人给他送钱、送物。请看《宋书·隐逸传 陶潜》中的一段记载: “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寻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日日造潜,每往必酣饮致醉。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送酒家,稍就取酒。”

你看,不仅送钱,而且一次就送了“二万钱”。“二万钱”是什么概念呢?据陶学专家钟优民先生考证,在当时,只要有三十个钱,数口之家一天便可“举家食肉”。按此推,如果不食肉,大概只要十多个钱,一般的家庭一天便可“举家有饭吃”。也就是说,两万钱是可以维持一家人三——四年的基本生活的。而陶渊明“悉送酒家,稍就取酒”。也就是全部存到酒店里,然后由他慢慢“签单”。何等潇洒!请问,如果是穷到讨饭地步的家庭,会这样做吗?会允许他这样做吗?!

因此我认为,对陶渊明的“穷”应该作实事求是的理性评估。这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 其实,一个历史人物的经济状况和他思想的进步与落后是不应该划等号的。为什么我们有些人总要抱着“越穷越进步”的观念不放呢?

(六)从陶渊明身上我们继承什么?

1、陶渊明进步的“神灭论”观点和对生命的清醒的认识

陶渊明对儒、佛、道的“生死观”各有取舍,儒家的“济世”观,道家的“现世”观和佛家的“来世”观都被陶渊明所部分地汲取,从而形成了他“委运任化”的生死观。

他豁达地认为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拟挽歌诗》),既来孰不去,人理固有终(《五月旦作和郭主簿》),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圣贤,谁独能免(《与子俨等疏》)。他既不相信人死后圆寂成佛的空幻,更否定长生不死的愚妄。

庐山东林寺著名高僧慧远,与陶渊明不仅交往甚密,而且还是比较能交谈的。据《庐山记》记载:远法师居庐阜三十余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送客过虎溪,虎辄鸣号。昔陶元亮居栗里山南,陆修静亦有道之士,远师尝送此二人,与语道合,不觉过之。因相与大笑,今世传‘三笑图’。

可是,陶渊明却拒绝加入宗教团体“白莲社”。据《莲社高贤传》记载:远法师与诸贤结莲社,以书招渊明。渊明曰:若许饮则往。许之,遂造焉。忽攒(cuan/)眉而去。为什么陶渊明在得到慧远破例允许他饮酒,享受极为特殊的违犯佛教的条规的待遇后,又突然攒眉而去呢?显然,陶渊明是不赞成白莲社“往生轮回”观的。

因为,在此之前,慧远写了一篇《形尽神不灭论》的文章,宣扬人死只是肉

体的死亡,精神是可以永存的。要求世人信佛行善,苦修积德,以求“往生”,从而进入天国。慧远还为此立佛影,写了《万佛影铭》,进一步地宣扬人的精神可以离开形体而独立存在,永不泯灭。

陶渊明不可能接受这种理论,因此也不会加入由这种理论支撑的“白莲社”。

朋友之间的往来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趣味与人生观的完全一致。友谊和哲学见解并非是一码事。陶渊明与慧远及白莲社中人的交往过从就是如此。他仍然清醒地保持着自己的见解和独立的人格,并不人云亦云,随声附和他人。此乃孔子所云:君子和而不同。  

一方面,为了表达他对佛教《形尽神不灭论》的反对和对道教“长生不老”说的否定;另一方面,也为了在广泛的意义上发表对生死问题的看法,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陶渊明写了他的著名诗篇《形影神》。

在这首诗中,陶渊明提出了“形神相即,形尽神灭”的观点,与慧远的“形尽神不灭”针锋相对。同时,陶渊明从生死入题,发表他的宇宙见解。他以“大钧无私力,万物自森著。”的诗句,说明宇宙万物的发展变化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有生必有死”这是客观规律。只有“不喜亦不惧”地去顺应自然规律,才是正确的态度。这种观点,也突出地表现在他的代表作《归去来兮辞》中。还有他去世前写的《拟挽歌辞》三首和《自祭文》,在文学史上可谓绝无仅有。他关注的是生命的自然过程,而不是它的结局,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启迪人们以现实的努力来抗拒人生的虚幻和时间的奔流,从而超越生命的有限性。陶渊明对生死的清明旷达具有永恒的文化价值。

2、陶渊明是开拓田园诗这一诗歌题材新天地的第一人

田园诗在陶渊明的诗文创作中是一个突出的亮点。我觉得他至少有以下几个“第一”。

1)陶渊明是开拓田园诗这一诗歌题材新天地的第一人,也是作为文人大量写作田园诗的第一人。

在陶渊明以前,也有一些描写田园生活的诗篇,比如,《淮南子·道应训》记载的:今举大木者,前呼邪许(ye/hu-),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说明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劳动创造了最原始的诗歌;《礼记·郊特性》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这些都和农业劳动密不可分。还有被钱钟书称为中国最古老的四时田园诗的诗经中的《七月》。它用一个农民的口吻写了一年中的生产和生活。这些作品在文学史上固然有它不可替代的价值,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使之不能成为一类诗歌题材。而陶渊明以前的著名诗人如屈原、宋玉、枚乘、贾谊、司马相如、三曹等没有一个是写田园诗的。作为文人大量写作田园诗的,陶渊明是第一人。在陶渊明的笔下,田园与劳动第一次在文人作品之中变得有意义。他直接影响了唐代以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的创作风格。

2)陶渊明是真正长时间居住在农村,亲身参加农业劳动并写了如此多田园诗的第一人。(也是唯一的一人)

这是陶渊明田园诗最有特点的部分,也是最为可贵的部分。陶渊明以前的那些农事诗,要么就是文人记录农夫们的劳作,要么就是文人想象农夫们的劳作,至于文人士大夫真正长时间居住在农村并亲身参加农业劳动,同时用大量的诗写出农耕体验的,陶渊明不仅是第一位,而且是唯一的一位!陶渊明之后的田园诗人比如孟浩然、王维、韦应物、范成大等,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陶渊明。

正因为如此,所以陶渊明的田园诗无人企及。请看《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是一个从仕途归隐田园从事躬耕者的切实感受,带月荷锄、夕露沾衣,实景实情生动逼真。不要看这么短短的几句诗,如果不是真正的实践者,决然写不出来;如果不是真正的实践者,也决然读不出其中的真味!为什么“种豆南山下”?怎么会“草盛豆苗稀”?而“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又是怎么回事?上世纪60年代初,为了抵御那场“人祸”造成的“天灾”,十三岁的我跟着母亲去开荒。刚开垦出来的荒地是很贫瘠的,第一、二年肯定是“草盛豆苗稀”。而农村的田间小道,两边长满了杂草,太阳升起之前和太阳落山之后,你只要行走在这样的小道上,那必然会“露沾我衣”。还有,“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句中的这个字所表达的情感也是贴切而实在的。那就是在付出如此艰辛的劳作后,企盼丰收的愿望。此时的陶渊明心中想的是,只要能够获得丰收,衣服打湿了又有什么关系呢?

值得指出的是,一方面,陶渊明开辟了田园诗创作的新题材、新天地;另一方面,又不能把陶渊明仅仅作为一个单纯的田园诗人来看待。

这是因为,陶渊明创作了大量的田园诗,是针对他以前只有“零星片断地咏及农事”的诗歌现象而言的。陶渊明的田园诗究竟有多少呢?我们把陶诗中凡是涉及到描绘田园风物,表现农事劳作,吟讴茅舍农院的作品一起加起来,总共32首。占他诗歌总量的 1/4 。研究陶渊明的诗歌,如果只把注意力集中在仅占他诗作1/4的这三十多首田园诗上,那显然是不全面的。而其余3/4的诗歌,其思想内涵十分丰富,艺术成就也很高。如《饮酒》、《咏贫士》、《拟古》、《读山海经》十三首、《杂诗》等等,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看,都不比他的田园诗逊色。如果我们把陶渊明仅仅定位为田园诗人,那么,他那些更为重要,影响更大,成就更突出的咏怀诗、政治诗以及哲理诗又如何评价呢?所以,我觉得,陶渊明应定位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而无须在前面加上“田园”二字。

3、陶渊明对人生的热爱,以及他高洁的品质、清廉的操守具有积极的现代意义

1)陶渊明是热爱人生的。他不是躲进深山老林去“隐居”,而是居住在小村庄,“说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与农人农妇共话桑麻,躬耕垅亩,诗书自娱,饮酒为乐。他结庐在人境”只是无车马喧罢了。

2)陶渊明对人生的热爱还表现在他又是一个爱人的仁者。义熙四年秋,陶渊明离家赴彭泽任县令。因为考虑到儿子干力气活还不行,特意把自己的仆人派到家里去帮忙,并附上一封信,信里说:“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你一天的生活开销,很难一个人应付。.现在我派遣一名奴仆,让他帮助你做些事。他也是人家爹妈生的儿子,你要好好地待他。)

它使我想起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因为顾惜儿子,所以“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陶渊明对家庭的责任心和对子女的关爱。然而这里最感人的还是他在顾惜自己儿子的同时,还能记住“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这种充满仁爱的平等观念,即使是今天,也值得很多人认真地学习。
3)陶渊明的品德及操守也是具有积极的现代意义的。陶渊明五次入仕,五次辞官,没有一次是被炒鱿鱼,基本上都是他主动辞职。凭他的才华,他要与世推移,随波逐流,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可是他却不愿这样干,当他看到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时,就毅然决然地告别官场,宁愿去过那种薄身厚志的躬耕生活。相比之下,那些一心只想往上爬,伸手要官,拼命捞钱的官员是否也应当学学陶渊明高洁的品质和清廉的操守呢?我们今天的极少数公仆倒有点象朱熹所说:晋宋人物,虽曰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淡,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所以高于晋宋人物(《陶靖节先生集》、《诸本评陶汇集》)。如果今人都能从陶渊明身上吸取一些为人行事的积极因素,在商品大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相对完善的自我,恐怕大大有益于当今的反腐倡廉了。

二、关于《归去来兮辞》:

(一)关于“辞”:

是一种与相近的文体。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因为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辞”的特点:

(二)关于《归去来兮辞》的写作时间:大致有两种说法,一是写于辞官之前,一是写于辞官之初。学术界一般取第一种说法,因为“归去来兮辞”之“来”为“将而尤未之辞”(钱钟书《管锥编》),“田园将芜”之“将”更是“将而尤未之辞”。由此推之,其文当为将归而未归时所作,其中所述摆脱官场束缚,回归农村田园的喜悦情感和各种情事,实乃“心先想而如身经”(钱钟书《管锥编》)的想象之辞。

(三)《归去来兮辞》并序

序: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辞》全文: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读罢《归去来兮》,我们感受到的是陶渊明所拥有的和谐的人格和对规律的认同。我们感受到是一份温馨和宁静。

正如林语堂先生所指出的:我们在这种和谐的人格中,看见了一种生的欢快和美好。陶渊明是酷爱人生的,他不愿完全逃避人生。在他看来,他的妻儿是太真实了,他的花园,伸过他的庭院的树枝,和他所抚爱的孤松是太可爱了;他是一个近情的人,而不是逻辑家,所以他要跟周遭的人物在一起。他就是这样酷爱人生的,他由这种积极的、合理的人生态度而获得他所特有的与生和谐的感觉。这种生之和谐产生了中国最伟大的诗歌。他是尘世所生的,是属于尘世的,所以他的结论不是要逃避人生,而是要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陶渊明仅是回到他的田园和他的家庭的怀抱里去,结果是和谐而不是叛逆。

回首当年,我们曾长时间的批判“中庸”,而仔细想一想,如果能把“积极”与“消极”的人生观恰当地集于一体,不正好得到一种和谐的人生哲学吗?它介于“有为”与“无为”之间;“入世”与“出世”之间。伴随它的是一种和谐的人格之美,我们在这种和谐的人格中,能尽情体味生命的欢乐与美好。

我想,我们应该做一个头脑清醒却又无忧无虑的人;做一个充满智慧却又心地坦诚的人;做一个满腹才华却又谦逊可近的人。让这种和谐完全自然,毫不牵强。

生命是一个过程,我们做的每一件事也是一个过程。我们追求每个过程带给我们的无穷的欢乐。

珍惜亲情,珍惜友情,珍惜爱情。既让庸俗的世故欲望在你面前自惭形秽,也让盲目的遁世者对你无所作为。

古往今来,劝导世人相信“天国”的人,他自己往往不信;总是质疑别人高尚行为的人,他自己往往一件善事也不为。

春天不仅是大自然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我们每个人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季节。我心中满溢着珍惜与感激之情,祝福我所有的朋友和亲人!

这就是我在研读陶渊明和他的作品后所收获的心得和感悟。诚心奉献,谢谢大家!

《归去来兮辞》并序的译文

序的译文:

我家贫穷,种田植桑的收入不能够自给。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没有解决的办法。亲友大都劝我去做个小官,我的心被打动,也就产生了求官的念头,对于求官我缺少门路。正赶上有外派的差事,承蒙州长官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再加上)我叔父因同情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我终于被委任到一个小县城去做官。由于这时社会上动荡不安,我心里惧怕到远处去当差。彭泽县离家一百来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酿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到那里去上任。等到过了一些日子,我便留恋地产生了归家的念头。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本性自然率真,不是勉强克制所能办得到的;饥寒虽然迫切,但是违背自己的本性更令人痛苦。过去我确实曾经在仕途上求索,可那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对此我惆怅不安,深感有愧于平生的志向。(尽管如此)我仍然希望在公田里收获一次,(然后)就收拾行装连夜离开。可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了,心情悲戚,就想着赶快去奔丧,于是我自己免官离职。自立秋的第二个月到冬天,在职共80多天。因为这件事顺遂了自己的心意,所以写了这篇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此时正是乙巳年(晋安帝义熙元年)十一月。
  

正文的译文:

回去吧,家乡的田园都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家!既然自己已经意识到心志被形体所役使,又为什么要惆怅而独自悲伤?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好在我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我觉悟到今天的选择是正确的而昨天的仕途真的是走错了。(想通了这些,心情格外舒畅)(就觉得)归舟在水面上轻轻地飘荡,(我站在船头)微风徐徐地吹动着我的衣衫。向行人打听前面的道路,遗憾的是晨光微弱,看不清前方。
  终于看见了自家的住房,我一边兴奋地(高喊),一边急速地狂奔。童仆欢喜地前来迎接,幼儿迎候在家门。院子里的小路虽然快要荒芜了,好在园中松菊都还长得茂盛。我拉着幼儿的手走进内室,屋里的酒杯中已经把酒盛满。拿过酒壶酒杯来自斟自饮,我边喝酒边眯着眼睛,看着庭院中的大树,真的是心旷神怡。靠着南窗寄托着我的傲世情怀,深知住在小屋里反而更容易感到安适。天天在园子里散步自成乐趣,尽管设有园门却常常闭关。拄着手杖随处漫步休息,不时地抬起头来向远处眺望。(我看见)云烟自然而然地从山洞飘出,(我看见)鸟儿飞倦了也知道回还。日光渐暗太阳将快要下山,我抚摸着孤松,流连忘返。
  回去吧,就让我同外界断绝交游。世俗既然与我的心志相违背,那我还驾车出游又有什么可求?和亲戚们说说知心话儿叫人心情欢悦,抚琴读书可藉以解闷消愁。农人们告诉我春天已经来临,(提醒我别忘了)将要到西边去耕耘田亩。有时我会乘坐有布篷的小车,有时我会用桨划着一只小船。既探寻幽深曲折的山涧,也经过道路崎岖的小丘。(我看见)树木长得欣欣向荣,(我听见)泉水开始涓涓涌流。羡慕万物繁荣滋长,永得其时;感叹我们的生命是如此的短暂。
  唉!我们的形体寄托在天地间还能有多少时间啊?何不顺随自己的心意去生活和离开?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心神不定啊,你还想要到哪里去?企求富贵不是我的心愿,修仙成神也是没有希望的。我就盼着在那些好的天气里,独自外出。有时扶着拐杖除草培苗。(有时)登上东边的高冈,放声长啸。(有时)面对清清的溪流,吟诵诗章。姑且顺随着大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吧,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值得徘徊与犹疑?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4798b11852458fb760b5609.html

《陶渊明与《归去来兮辞》.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