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教案

发布时间:2019-08-29 17:18:1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抗击八国联军

【教材分析】

《抗击八国联军》一课是北师大版八年级第二单元第七课的内容,是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主权和国家尊严再一次遭到破坏,正是因为这样才催发了近代有识之士为挽救民族危亡而进行努力,从而为下一单位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这段历史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的重要阶段,在整个近代历史上起着关键的承接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的大致情况;

2识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时间和组成八国联军的八个国家及《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和主要内容;

3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目的,知道八国联军抢掠北京的暴行。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引导分析义和团运动提出的“扶清灭洋”口号,培养学生抓住主要矛盾、一分为二地分析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2通过逐条分析《辛丑条约》的危害,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分析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国耻与苦难,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热爱祖国、坚决反抗外侵的优良传统。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具有野蛮残暴的殖民掠夺性质,义和团对八国联军的抗击,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光荣传统,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是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

【教学重点】

1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是本课的重点。义和团的发展壮大,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利益,引起了外国侵略者的极大仇视和恐慌。帝国主义列强一面向清政府施加压力,令其对义和团运动进行镇压,一面直接出兵疯狂绞杀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凶恶本质。

2《辛丑条约》是本课的又一重点。通过《辛丑条约》,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了又一次骇人听闻的经济掠夺,并使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的武装控制之下。清政府已成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忠实走狗,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教学难点】

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是本课的难点。学生通过对史实的了解,必然形成初步的认识,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独特见解或论点,并结合史实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论证,努力使认识提升到理性高度。

【教学准备】

1电脑、投影仪;

2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3相关的音像制品及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过“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我们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结局是中国失败,日本胜利。这场战争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而告结束。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不仅支付了巨额的赔款,丧失了大片领土,更重要的是,大片领土的割让,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在19世纪晚期,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当时主要表现为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展示《时局图》)《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它把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及时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了警示钟的作用。图中熊代表俄国,犬代表英国,蛤蟆代表法国,鹰(即鶧)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香肠代表德国。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封建帝国已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的历史现实。中华民族在这时候已处于亡国灭种的关头。中国社会各个阶层都起来进行救亡图存,我们今天将要学到的义和团运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下面我们来看具体内容。

二、进入新课

(一)义和团运动

教师:西方列强在侵略中国时,主要用了三种手段:鸦片、枪炮、十字架。自从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欧美的天主教、耶稣教和沙俄的东正教,依靠不平等条约和大炮的保护,先后向中国派遣传教士,到19世纪末已达三千三百多人。他们在中国建立教堂,网罗教徒,收集情报,干涉词讼,挑拨民族关系,进行文化侵略,并为本国政府出谋划策,掠夺中国利权,起到了侵略者的大炮所不能起到的作用。中国人民对此极其痛恨,不断进行反抗。那么,作为较早被传教的山东遭到了外来文化宗教侵略更为严重,因此,山东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榨下,首先爆发了义和团运动。我们看到书上义和团运动部分内容,讨论回答一下几个问题:

1)义和团最早兴起在什么地方?其斗争矛头是什么?后来运动中心在哪里?

2)后来义和团又提出了什么口号?其斗争矛头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3)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主要原因是什么?

教师归纳:

1)义和团最早兴起在山东,斗争的矛头是腐败的清朝政府。运动中心在天津和北京;

2)口号:“扶清灭洋”;斗争矛头:反清→反帝。说明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十分尖锐,已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3)态度:剿灭→招抚;主要原因;义和团不断壮大,很难镇压下去,加上西方帝国主义不断加剧的侵略,也威胁到了清王朝的基本利益。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清政府在“剿抚两难”的形势下,为达到利用、控制、消灭义和团和利用这次事件限制和打击外国势力的目的,承认义和团为合法团体。

(二)抗击八国联军

教师:由于义和团势力的迅速发展,帝国主义担心他们的在华利益受到损害。便于19006月组成八国联军,绞杀中国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就这样爆发了。这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参与国家最多的一次侵华战争。我们来看看,他们的直接目的是什么?根本目的又是什么?

(总结):直接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根本目的:进一步夺取和扩大在华的政治特权和经济利益。

教师:请同学在书上快速找出战争爆发的时间和八国联军的名字及率领人。

1)时间:19006月。

2)直接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根本目的:进一步夺取和扩大在华的政治特权和经济利益。

3)八国联军:英、俄、日、法、德、美、意、奥;率领人:西摩尔(英国人)。

教师:我们接着来看看,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中国的义和团战士和部分清军爱国官兵进行了哪些英勇抵抗?

3义和团的斗争:

A主要战役廊坊阻击战、老龙头火车站围歼战。

B英勇战士:张德成、聂士成。

教师:同学们想一下,在中国近代史上,也是一次列强侵华战争,也是最高统治者出逃,也以签订了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下面请同学们回忆、讨论,这是哪一次战争,当时出逃的皇帝是谁?最后签订了什么条约?为什么会在较短的时间内京城被两次攻破?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忆,讨论……

教师总结:这场战争是指第二次鸦片战争。当时出逃的皇帝是咸丰帝。第二次鸦片战争最后签订了《北京条约》。在四十年中列强两次攻破京城。这一方面表明了列强的船坚炮利,另一方面又表明清朝的腐败。这说明了清王朝的腐败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因此,两次攻破京城都与清政府的腐败、妥协有绝大关系。

教师引申:清政府的这种腐败、妥协,只能给中国带来灾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后,火烧圆明园,使闻名世界的皇家园林付之一炬。八国联军进北京后,更是肆无忌惮地烧、杀、抢、掠,犯下了滔天罪行。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小字部分的内容。从中了解八国联军在北京城欠下中国人民的一笔笔血债。

4八国联军洗劫北京

A19008月北京陷落,侵略者暴行:屠杀、抢劫、防火等,(1860年,英法火烧圆明园)

B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出逃(1860年,咸丰帝出逃)

师: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仓皇逃西安,就在西逃的途中,她颁布“剿匪”上谕,命令清军对义和团进行残酷镇压。这又是为什么?最后义和团运动的结果是什么?

生:略。

教师总结:慈禧太后下令“痛剿”义和团的直接目的就是要讨好帝国主义,以求得帝国主义列强对自己的“宽恕”。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失败了。当然,导致失败的原因并非只有这一个因素,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所致。

5义和团运动失败

A主要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B意义:是反帝爱国农民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

师:刚才,我们讲了八国联军进占北京后所犯的罪行和给中国人民造成的危害。但应注意,杀人放火固然危害很大,但在当时,真正对中国社会造成危害而且影响深远的事件是《辛丑条约》,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详细内容。

(三)辛丑条约

1《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主要内容。

师:请同学们看课本《辛丑条约》目的内容。看后,先把主要部分复述下来。

1)时间:1901

2)签约对象:清政府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西、荷等11

3)其主要内容是:

A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加上利息,共98亿多两。

B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C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在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区内居住。

师:请同学们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谈谈这个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危害。大家可以先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2《辛丑条约》的影响

1)极大地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2)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

3)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4)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补充:①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当时规定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这是列强对中国空前规模的勒索;为支付这笔巨额赔款,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使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除此之外,对于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员,有“即行革职,永不叙用”的规定,这不仅束缚了中国人民的手脚,便于列强宰割欺凌,而且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侵略的帮凶;③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这使得外国侵略者控制了京津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使馆界”的设立,实际上是一个“国中之国”,成为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清政府完全处于列强的控制之下,成为“洋人的朝廷”。

师:同学们,我们讲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到《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今天我们所学习的《辛丑条约》的签订,即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的形成是一个过程,这一点大家要记清楚!

三、本课小结

1要求学生正确指出《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所造成的影响;(通过反复讲练,让学生理解“开始沦为……大大加深……完全陷入……”这些词语所反映的近代中国社会变化脉络)

2当堂完成练一练:下列各条款不属于《辛丑条约》的是?(赔款2亿两白银是《马关条约》规定的数额)

3学生集体朗读书本材料内容后,教师联系课本相关部分,指出义和团的正面作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具有野蛮残暴的殖民掠夺性质,义和团对八国联军的抗击,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光荣传统,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是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

4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课。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5669223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4a.html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