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树》《第一次真好》教案(附答案)

发布时间:2020-04-15 10:15:4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短文两篇 (《行道树》《第一次真好》)教案(附答案)

学习目标:

1、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3、体会、拓展短文表达的人生哲理,获得教益,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抓住关键语句。探究、把握课文主旨,领会写作意图。

学习难点:联系生活体验,辩证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 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2、学习对比的写作手法;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3、朗读课文,体会形象化的 语言。

4、学会抓住议论性的语句,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体会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

学习难点:《行道树》中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我们生活的这个美妙的大世界创造了万物,每种事物的存在都有它各自的骄傲,例如:风的骄傲是能在炎炎夏日给人们带来一丝清凉,鸟的骄傲是能在高空展翅翱翔,花的骄傲是能让这个世界变得绚烂多彩,请大家说一说:树的骄傲是什么?假如你是一棵树,你愿意生长在哪里?

在学生讨论交流后指出:有一种树,它生长在马路的两旁,伫立在城市的烟尘里,人们称之为行道树。板书课题。

二、前提测评: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 落( ) 点( ) 冉( )

( ) 予( ) 牙( ) 烟( )  

2、根据课文解释下列词语  

繁弦急管

红灯绿酒

三、学习新知

(一)、简介作者:张晓风,1941年出生于浙江金华。8岁后赴台,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60年代中期以散文成名,台湾十大散文家之一, 著作曾一版再版,并译成各种文字。散文代表作:《步下红毯之后》《我知道你是谁》人称其文“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评价甚高。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完课文,给课题加上修饰语:( )---的行道树

2、课文用对比手法来写行道树,默读全文,请同学们在课文中划出

a、行道树与森林同伴的对比. b、行道树与城市之夜中人们生活的对比。

对比的事物

生活环境

生活态度

第一组

森林

同伴

行道树

第二组

城市之

夜中人

们生活

行道树

3.提问:通过以上两组对比,你觉得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呢?

4.本文用什么手法写行道树的自述?

(三)、四人一组,合作探究。

1.你认为文中最能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这句话的关键词是什么?

2、为什么行道树的事业是神圣的?

3、从事“神圣的事业”的行道树承受了哪些痛苦?(通过两组对比来体现)

4、原文“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 既然痛苦,为什么“自己选择”这种命运?

5、怎样理解“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四)、交流疑难语句

(1)第2语段中“堕落”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2)为什么说行道树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3)末句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为什么忧愁?忧愁什么?快乐什么?

(五)、拓展延伸:

1、文章以第一人称道出了行道树的内心世界,请同学们以第一人称说说道行树是什么样的一棵树?

参考示例:我是一棵忧愁而快乐的树。我为人们不珍惜我的劳动、不珍爱生存环境而忧愁,我为能替人类做贡献而快乐。

2、在现实生活中有像行道树一样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吗?职业?

生回答---------

(六)、写法借鉴

问:文章通过行道树内心世界的独白,抒写了奉献者的襟怀,赞美了无私奉献者的崇高精神。这种手法,我们可以称它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我们生活当中还有哪些物,人们经常赋予他某种思想、情感和精神,并借此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情感。请同学展开想像,搜索一下自己的记忆,自由发言。

(七)、思考人生,主题升华

行道树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你们愿意做一个无私的奉献者吗?我们就一起来学学行道树,请仿照下面句子的句式,以“假如我是……,我愿……”的形式说几个句子。

例句:假如我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抹嫩绿。

仿写:假如我是 , 我愿

四、课题小结:

1、学生收获:

2、师:行道树的形象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文章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作者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写行道树其实就是写像行道树一样的奉献者们。我们深深体会到:正是这些行道树的默默无闻的奉献,让我们的天更蓝、风更柔、空气更清新!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任何意义上讲,我们都应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然。让我们像行道树一样,尽自己的力量,点缀美好的社会,也使自己的人生在无私的奉献中大放光彩。

人生启 示 老师寄语

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为整个人类和社会贡献了什么,而不是看他向社会索取了什么。 —爱因斯坦

应该让别人的生活因为有了你的生存而更加美好。 —茨巴尔

五、当堂训练:

1. 《行道树》给我们介绍了 _______            ;用了 _______        手法写出了行道树的自述。      

第2自然段告诉我们     _______          ;最后一句行道树告诉我们     _______              ;第5自然段行道树告诉我们它最自豪的时刻是  _______  

2.这篇文章中,“行道树”的象征意义是 _______ 。

3.《行道树》作者 ,节选自《 》。

4.简答题:

(1)行道树的这份深沉与痛苦就是一种牺牲,这种牺牲是什么精神的体现?

(2)我们应当学习行道树的什么精神?

(3)为什么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忧愁”和“快乐”好像有点矛盾?不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5.解释下列词语。

①繁弦急管:

②红灯绿酒:

6. 抄写课后 “ 读一读 写一写” 并注音

六、布置作业:课外练笔,学习本文以一处景物为题写一篇短文。例如:《小草》、《校园里的紫丁香》等。

七、教师反思:

板书设计: 行 道 树

张晓风

神圣 → 制造清新 献出浓阴

痛苦 → 与原始森林同伴相比

与欢度夜生活的市民相比

深沉 → 为自己的奉献而自豪和快乐

第二课时 (总 课时)

第一次真好

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的主旨,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其立足点。

2.学习以小见大和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3.学会在经历“愉快”之后的思考和“不愉快”之后的反思,认识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了解作者思想情趣。

教学难点:1、对“愉快”或“不愉快”经历进行思考和反思。

2、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导入:同学们,“第一次”是多么另人难忘的经历啊!你知道第一次吃西红柿的那个人吗?(据说西红柿最早只是一种观赏植物,没人知道它可以吃,且营养丰富。我们应当感谢那个第一次吃西红柿的人,他当时的勇气决不亚于视死如归。我猜想,他尝试以后的感觉一定是新鲜而刺激的,是令人回味的。而他的那个第一次,竟使西红柿成了我们餐桌上的佳品。)

那么,我们的生命,已经经历了十几个春秋轮回,那么,你能说说你的生命经历了哪些第一次吗?那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说来和大家分享。

2、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同学们说得真好啊!第一次远行,第一次上学,第一次脱险,第一次施舍,第一次求助……自从我们有意识以来,数不清的第一次,但无一例外地给我们带子来莫大的新奇和刺激。但又有谁能真正懂得“第一次”的奥妙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周素姗的《第一次真好》,或许能给我们的人生以启示。

周素珊简介

周素珊台湾女作家。笔名毕璞,毕璞作品产量虽多,但是她一向只为兴趣以及有所感而写,“以我笔写我心”是她的写作信条。她的文章清新雅丽,在平淡中蕴含着哲理,言之有物,非一般花拳绣腿者可比。毕璞已出版的著作有《故国梦重归》、《风雨故人来》、《寂寞黄昏后》、《心灯集》、《秋夜宴》、《绿萍姊妹》、《无言歌》、《清音》、《春花与春树》、《明日又天涯》、《毕璞自选集》、《老树春深更着花》、《有情世界》等39种。她一篇早期的散文《第一次真好》,曾选入国文课本中。

二.前提测评:

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形( ) 丰 ( ) 稀 ( ) 时( ) 鸟 ( ) 妹 ( ) 子( ) 沉甸甸 ( ) 结实累累 ( ) 玲珑透 ( )

2. 结合课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雏形

丰硕:

稀疏:

低回:

玲珑剔透:

具体而微:

不可磨灭:

回味无穷:

多姿多彩:

三、学习新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下列问题:

(1)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

(2)课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你能在文中找到中心句吗?

3)有的“第一次”是有益的,有的“第一次”是无益的,那本文所说的“第一次”属于哪一种?为什么?

(4)人生的第一次许多,本文也提到很多第一次,详写了哪些“第一次”?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两个第一次详写?

(5)课文在安排材料上有什么特点?好处是什么?

(6)作者为什么对人生的第一次情有独钟?

(二)、精读课文,把握内容

(7)、“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为什么不说“风俗画”或“风景画”?

(8)、“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

(9)、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使人回味无穷”?

(10)、如何理解“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多姿多彩”?

(11)、怎样才能使生命多姿多彩?

(三)、体验感悟,延伸反思

1、名人的第一次①阿姆斯特朗第一次登上月球及感言。②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进行太空旅行及其感言。③刘翔第一次获得奥运会短跑冠军及其感言。

总结:三位知名人士的第一次,感言各不相同,意义也各不相同。阿姆斯特郎的第一次引起了人类历史的大飞跃,杨利伟的第一次,使飞船升空载上了中国人的名字,刘翔的第一次改写了世界短跑的历史,为中国人乃至亚洲人赢得了荣誉。

2、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许多地“第一次”,你一定有自己奇妙的感受。回忆你难忘的第一次经历和感受下面请同学们搜索你生活中的记忆,想一想你的生活经历了哪些难忘的第一次,选一次最精彩的告诉大家。然后用一句富有哲理的美句来说明你的第一次好在哪里?

用“第一次 真好,好在 ”的句式,写一段话

3、是不是所有的第一次都值得尝试?试举例说明。

四、课题小结:

1、学生收获:

2、教师反思:

当堂训练: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回味?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请你写出一个,要求不少于80字,简单概括,带有感想。

2、第四段中“我”为什么喜爱幼鸟又甚于那些老鸟?

3、第五段中“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在文中指那一次?

4、“第一次好在哪里?它给我们带来什么?

5、 为什么“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6、作者在文中想告诉我们什么?

六、作业布置:

习作:生活不仅是丰富多彩的,它还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在第一次参加升旗仪式时,我们学会了尊严,在第一次与困难的斗争中,我们学会了坚强;在第一次与大自然的抗争中,我们学会了生存;在第一次处理相互关系上,我们学会了谦让……总之,在生活中学会了成长。请以“第一次——我学会了——”为话题,参照以上观点,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课题:《行道树》 参考答案

1.读完课文,给课题加上修饰语。( )---的行道树

2.课文用对比手法来写行道树,默读全文,请同学们在课文中划出

(1)行道树与森林同伴的对比(2)行道树与城市之夜中人们生活的对比。

对比的事物

生活环境

生活态度

第一组

森林

同伴

山上的

森林里

吸露,玩

凉凉的云

行道树

立在城市

的飞尘里

勤生绿叶

献出浓阴

第二组

城市之夜中人们生活

繁弦急管

红灯绿酒

习惯污浊

行道树

在黑暗里

苦熬

制造清新

迎接太阳

3.提问:通过以上两组对比,你觉得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呢?

乐于奉献的崇高精神

4.本文用什么手法写行道树的自述?拟人

四、四人一组,合作探究。

1.你认为文中最能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这句话的关键词是什么?

神圣的事业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神圣 痛苦 深沉

2、请同学们按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把握课文精神实质。

(1)为什么行道树的事业是神圣的?

师启发:你认为什么是神圣的事业?

社会需要、人民需要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

师启发:行道树在从事着什么事业?

行人需要绿荫遮挡阳光,它们就“在夏日献出浓阴”;城市需要迎接太阳,它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居民需要新鲜空气,它们就“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所以行道树从事的事业是神圣的。

事业:献出浓阴---迎接太阳---制造清新

板书:神圣 献出浓阴

迎接光明

制造清新

(2)从事“神圣的事业”的行道树承受了哪些痛苦?(通过两组对比来体现)

师 启发 抓原文痛苦的关键句子如“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我们苦熬着,牙龈咬得酸痛。”

“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

痛苦:生存环境:恶劣,总是一身烟尘。(跟原始森林 的同伴相比,他们抛弃了优越的生活条件,总是一身烟尘)

生活环境:寂寞、孤独、不被人了解、苦熬、忧愁(跟城市欢度夜生活的人们相比,他们寂寞、孤独、苦熬。他们还时时为城市的污浊而忧愁。)

板书 痛苦 与原始森林的同伴比较 1 一身烟尘

2 吸露,玩凉凉的云

与城市的人们比较 1 寂静 黑暗 孤独 苦熬

2 繁弦急管 红灯绿酒

(3)原文“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 既然痛苦,为什么“自己选择”这种命运?

因为它们认识到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它们甘愿自我牺牲,这就是无私奉献者的襟怀。

(4)怎样理解“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一切神圣的事业都是这样,需要你为此承受牺牲,但是为人们的幸福而牺牲个人幸福的人,他们是神圣的,他们也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是更深沉的幸福.

板书 思想境界:深沉 自豪 快乐

五、交流语句上的疑难

学生可能提出的疑难有:

(1)第2语段中“堕落”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教师点拨、明确:

明确:“堕落”一词在词典中的解释是沦落、流落。在文中的含义是流落到恶劣的环境里。行道树离开了家,离开原始森林,立在城市的飞尘里,生活条件和自身形象是大大跌落了,堕落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

(2)为什么说行道树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明确:这一句前面说“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车辆、烟囱不断制造烟尘,污染城市,实在令人悲凉,改变不了悲凉的局面,一行绿树只是点缀,改变不了悲凉的局面,所以说“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3)末句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为什么忧愁?忧愁什么?快乐什么?

明确:上文说,“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污浊严重损害着市民的健康,遗憾的是,人们竟然习惯了,麻木不仁了,不想办法治理污染。行道树尽管尽力制造清新,但是毕竟有限,改变不了大局,它们为城市空气污染而忧愁,为市民健康而忧愁。

快乐的是,自己能为城市制造新鲜空气,制造清新,夏日能献出浓阴,黎明时能迎接太阳,迎来光明。

六、拓展延伸:

1、文章以第一人称道出了行道树的内心世界,请同学们以第一人称说说道行树是什么样的一棵树?

参考示例:我是一棵忧愁而快乐的树。我为人们不珍惜我的劳动、不珍爱生存环境而忧愁,我为能替人类做贡献而快乐。

例:1、我是一棵无怨无悔的树……2、我是一棵不被别人理解的树……

3、我是一棵能承受痛苦的树……

2、在现实生活中有像行道树一样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吗?职业?

生回答---------

七、写法借鉴

1师问:文章通过行道树内心世界的独白,抒写了奉献者的襟怀,赞美了无私奉献者的崇高精神。这种手法,我们可以称它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我们生活当中还有哪些物,人们经常赋予他某种思想、情感和精神,并借此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情感。请同学展开想像,搜索一下自己的记忆,自由发言。

   小草:她,坚韧、顽强、执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蜡烛:明知道自己会烧光,却仍然要点着。也有一句古诗,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蜜蜂:辛勤采蜜,为人类服务,自己的寿命却很短暂。

④牛:辛苦地耕田,为农民服务,很勤奋,能吃苦。鲁迅先生曾这样说牛:“吃的草,挤出来的是奶”

⑤还有菊花:能耐寒、不怕风霜

⑥路灯:孤独、寂寞,却给别人方便。…

⑦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等。毛泽东有一首词写道:“风雨送春

(8)梅花: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零落成泥碾作尘,惟有香如故”

(9)师:大家刚才所说的,和文中作者写的都一样,都是借自然界的某一物,挖掘它的特点,赋予他人的思想和情感,从而赞美了一种精神。

七、思考人生,主题升华

1.行道树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你们愿意做一个无私的奉献者吗?我们就一起来学学行道树,请仿照下面句子的句式,以“假如我是……,我愿……”的形式说几个句子。

例句:假如我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抹嫩绿。

仿写:假如我是 ,我愿<>

仅供参考:假如我是一棵大树,我愿为大地(夏日)撒下一片绿阴

  假如我是一朵鲜花,我愿为世界奉上一缕馨香

  假如我是一枚果实,我愿为人间留下一丝甘甜

八、人生启示

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为整个人类和社会贡献了什么,而不是看他向社会索取了什么。 —爱因斯坦

应该让别人的生活因为有了你的生存而更加美好。 —茨巴尔(1)

九、教师小结:

同学们,我们都是社会生活当中的一员,我们的生活能如此的美好而快乐,正因为有千千万万个象行道树一样默默奉献的人的存在。他们承受着痛苦,努力追求,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他们兢兢业业,默默无闻,不断创造着世界的奇迹;他们牺牲自己,照亮别人,让爱的阳光洒满大地。有一首歌中唱到:“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是的,只要我们人人都奉献自己,世界将永远充满阳光。同时记住:奉献是一种牺牲也是一种快乐!最后,让我们大家来共同听一首歌,感受一下人世间最美丽、最崇高的情感——爱的奉献[教师播发歌曲《爱的奉献》。

愿我们每个同学像行道树一样勤生绿叶,献出浓阴,迎接太阳,制造清新。

迎接太阳

十一、当堂检测

1 《行道树》给我们介绍了 _______            ;用了 _______        手法写出了行道树的自述。      

第2自然段告诉我们     _______          ;最后一句行道树告诉我们     _______              ;第5自然段行道树告诉我们它最自豪的时刻是  _______  

行道树的奉献精神 拟人 行道树的痛苦是它自己选择的 行道树生长的环境 它是忧愁而快乐的树 清晨

2.这篇文章中,“行道树”的象征意义是 _______ (无私的奉献者)

2.简答题:

(1)行道树的这份深沉与痛苦就是一种牺牲,这种牺牲是什么精神的体现?

“以苦为乐”,“奉献精神”。

(2)我们应当学习行道树的什么精神?

学习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

3)为什么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忧愁”和“快乐”好像有点矛盾?不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原因:①因为“忧愁”是说它有抖不落的烟尘,人们不重视它;“快乐”说的是它给人们带来清新的空气。

②“忧愁”是因为城市空气污染而“忧愁”,为市民健康而“忧愁”;“快乐”是因为“我们”能“在春天勤生绿叶”“在夏日献出浓阴”为城市制造清新。“忧愁”是它奋斗的痛苦,“快乐”是它奋斗的结晶。文章正是通过行道树内心世界的独白,抒写了奉献者的襟怀,赞美了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第一次真好》参考答案

一、词语解释

雏形(chú):未定型前最初的形式。

丰硕(shuò):(果实)又多又大(多虚用)。

稀疏(shū):(物体、声音等)在空间或时间上的间隔远。

低回:留恋。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巧细致、孔穴明晰、结构奇朽。

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不可磨灭:形容印象、功绩等不会因历时久远而消失。

回味无穷:吃过好东西后余味不尽,比喻事后越想越觉得意味深长。

多姿多彩:本文指生活丰富而充实。要求其他学生:

思考题

(1)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

“第一次真好”指感觉真好: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积极生活,不断开拓新的生活领域,享受生活,珍重第一次。)

(2)课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你能在文中找到中心句吗?

“生命中的第一次越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3)有的“第一次”是有益的,有的“第一次”是无益的,那本文所说的“第一次”属于哪一种?为什么?

本文写的是有益的“第一次”。因为所举的每一个事例,都有益于人生的健康发展,而且“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4)人生的第一次许多,本文也提到很多第一次,详写了哪些“第一次”? 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两个“第一次”详写?

详写的是第一次看柚子树和第一次看孵小鸟两件事。作者从不同角度写了两件事:前者写的是植物;后者写的是动物。前者写的是静态;后者写的是动态。前者的感觉没有变化:只是喜悦和新奇;后者的感觉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先是惊喜,再是恶心,而后喜爱旨在以小见大地表现“第一次真好”的普遍意义,同时,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

(5)课文在安排材料上有什么特点?好处是什么?

详略得当:详写的是看柚子树和看孵小鸟两件事。略写的有六件事,均一笔带过。详写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略写部分是对详写部分的补充,旨在以小见大地表现“第一次真好”的普遍意义,同时,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

(6)作者为什么对人生的第一次情有独钟?

在作者看来,人生的第一次能给人带来奇妙的感觉,使人感到新鲜、刺激、回味无穷。而每一次人生又是一种新的生活体验的开始,他是进入到更多姿多彩的境界。所以,作者对它格外钟情。

(7)、“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为什么不说“风俗画”或“风景画”?

“风情”在这里指风土人情,柚子树生长在南方,盘边有友人家,这是南方的风土,南方的人情。

(8)、“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

雏形,未定型前的形式。具体而微,则是具备了整个形体。可见外形恒有差别。把肉球说成雏形,把长大了的小鸟说成具体而微,是十分恰当的。

(9)、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使人回味无穷”?因为第一次无论愉快不愉快,但感觉都是新的,是从未体验过的,特别富有刺激,给人的印象是不可磨灭的,所以使人回味无穷。

(10)、如何理解“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多姿多彩”?

因为第一次越多,经历也多,感受也越多,所以生命便多姿多彩。

(11)、怎样才能使生命多姿多彩?

随时留心寻找机会,大胆发现,勇敢尝试,才能有越来越多的第一次,才能使生命多姿多彩。

练习

1、第四段中“我”为什么喜爱幼鸟又甚于那些老鸟?

我从它们出生就看着他们长大的,它们的成长使“我”牵挂,让“我”欣喜。

2、第五段中“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在文中指那一次?

第一次看见十姊妹孵出的雏鸟。

3、“第一次好在哪里?它给我们带来什么?

给我们新鲜的体验与感受,使阅历丰富,是生活多姿多彩。

4、 为什么“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就标志着新的尝试、新的思考、新的体验、新的感受也就愈多,并且每次新尝试、思考、体验、留给我们的将是刻骨铭心的会议,生活也因此多姿多彩,生命也就多姿多彩.

5、作者在文中想告诉我们什么?

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就愈多姿多彩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81c7013ef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67.html

《《行道树》《第一次真好》教案(附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