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风家教的散文

发布时间:2019-12-01 21:39:2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关于家风家教的散文

关于家风家教的散文
总不忘,我家有一副贴在中堂的对联,那就是“勤而不足再加俭,耕而有余且读书”。勤俭持家、耕读传家,这也许就是我的家风家教。
解放前的我家在村里可算是比较殷实的,用辛勤的劳动置下了几十亩水田,多栋房屋。富裕之后的我爷爷,始终不忘帮助邻里乡亲,也始终不忘对后代的道德教化。吃过没有文化苦头的爷爷奶奶对我爸爸的文化教育抓得既严且实。我爸很小的时候,就被我爷爷送到离我村5里远的罗桥村读私塾。从此,我爸就算是我村里最有文化的人,我家里代代算是村里最有文化的家庭。因为我爷爷、爸爸非常重视乐于助人,以德化人,我家也因此成为村里最有德望的家庭。
助人乐此不彼,勤俭持家。解放前的农村,有浓厚的尚武精神,我爷爷就是从小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武功,从而成为我村里武术的领军人物。在强者为王、恃强凌弱的旧时代,我爷爷为捍卫我村族的祖山祖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身材魁梧,武功高强,但从来不欺善怕恶,十分重视武德修养。因为有德望,公正无私,耿直爽朗,村里的族内纠纷和械斗,都是由我爷爷出面主持公道,平息新仇旧恨,爷爷一出面,往往矛盾迎刃而解,各方满意,屡试不爽。在旧社会,农村叫我爷爷这样的人为“坐凳头”的人。
解放前,有一个一千多人的大村,仗恃着人多势众,纠合聚众数百人,企图抢占我村的祖山,我爷爷率领村里武术高强者十余人,以强悍的武力征服了试图强占者,从此不敢再觊觎。爷爷“一杆扁担定乾坤”的故事,大有冯婉贞驱逐英法联军之风范,在十里八村成为传奇,广泛传颂。捍卫村族的祖业和主持公道平息族内的矛盾纠纷,我爷爷一辈子只做这两件事,这是我爷爷的助人的方式。
爷爷的故事是从我村里老人和我爸爸口中得知,父亲、母亲和哥哥的乐于助人,是我亲历目睹的,件件记忆犹新。
在良好的家风家教浸润下,我爸爸因为读过私塾,且博闻强识,能背出一本《新华字典》,在我村里算文化顶尖人物。爷爷是我村里主持公道的行家里手,爸爸是我村里的文化助人者。事无巨细,不分昼夜,无论风雨,不管寒暑,有求必应。后来,薪火相传到我哥哥,是文武兼修,接续担当起帮助村族的使命。
父亲从小就包揽了我村里所有春联的撰写,婚丧嫁娶、房屋落成风俗司仪以及买卖契书等文书的制作。父亲古文功底深厚,曾深临摹过颜体和柳体,书法苍劲有力,字字铿锵,颜筋柳骨在我爸书法里演绎得出神入化。在整个张巷镇范围,不管识字的还是不识字的,一看就知道是我父亲的笔墨。我小时候,总是我父亲的小跟班,为父亲磨墨,折纸格,牵引春联纸张,我耳濡目染,也喜欢上了书法和文学。曾记得,多少个春节前夕,村里人总是把红纸往我家一丢就走,第二天来拿春联就是,不用交代写多少,我父亲对村里的每家每户,哪里需要贴对联,贴什么对联,心里有本账,那时候,我家里总是堆满了红纸,地上、床上堆满了写好的春联,待墨干了后,我父亲会按家捆扎好,每幅春联都标出上下联,或是中堂,或是栋柱,或是大门,或是后门,都一一标识清晰。父亲记忆力特别好,心中至少几千副对联内容,信手拈来,涉笔成趣。父亲的乐意帮人,不是一天两天,而是一直坚守,从刚学会写字,到临终前一天晚上,也在为人写挽联,这一写就是70余年。父亲懂风水,懂择日,懂红白喜事风俗,村里每家每户的新屋落成、婚丧嫁娶都依赖着父亲来帮忙,择日、上梁喝彩、写对联、公告送礼账单等,无一不是妥妥贴贴,父亲总是做得井井有条、一丝不苟,总让人家称心如意。不管是族内的事务,还是村里的公务,抑或是私家的事务,我父亲从来都是义务服务,从来没有收取一分钱,甚至还经常性地补贴毛笔和墨汁的费用。我父亲总是乐此不彼,从不计较,即使在经济非常艰难的岁月,也一样节衣缩食乐意,贴本服务,毫无怨言。以文化反哺村里,这是我父亲的助人方式。
解放后,因为田产多,我家被划为地主成分。成分不好,大多会被成分好的贫下中农歧视。但因为我家奶奶、父母总是乐意帮人,从没有受到过欺凌。因为人心都是肉长的,村里人舍不得肉体摧残和狠批狠斗好心人。
母亲同样也是心肠非常好的人。母亲精于女红。记忆中,家里好多红红绿绿的丝线和大小不一的鞋楦头,还有不同尺码的鞋底样纸,总有一伙妇女聚集在我家,要我母亲教授做女红,我母亲从来都是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谁家妇女做鞋,总会来我家借鞋样和楦头,这鞋楦头非常精致,可能是我妈妈的嫁妆的一重要部分。我妈妈也擅长念符咒祛病,也许是未知的生命科学,不得而知。村里人小孩受了惊吓,或是大人冲犯了什么,脸色蜡黄,满头大汗。都会来找我家,我父亲、母亲、哥哥、姐姐都会念咒这手绝活,念念有词,或许是心理暗示,反正立刻就好,非常灵验,屡试不爽。有时患者送上门来,有时上门服务,从来都是无偿服务的,随叫随到。用我母亲的特长,为村里人无限地服务,这是我母亲的服务方式。
那些逝去的岁月,虽然家庭贫寒,衣服像百衲衣一样补丁满满,但却洁净整齐,用母亲的话说,就是,“可以贫穷,但不能邋遢。”由于母亲善于持家,传承了勤俭节约的良好传统,日子虽过得紧巴,但没困窘,也没怨天尤人,任劳任怨地操持着一家的用度。父亲常用朱柏庐《治家格言》教导我们:“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有了勤俭意识,再苦的岁月也这样度过来了。
亲情熙熙和乐,耕读传家。解放后,我家十分的清贫。我兄弟姊妹六个,后来侄子侄女相继出生。虽然家境贫寒,但从来都是节俭度日,日子清淡,但有滋有味。这都是因为我的家庭非常和睦的缘故。从打我有记忆起,直到现在,我一直都感受到家庭血浓于水的亲情。曾记得,我在桂林工作的大姑姑,在武汉工作的二姑姑,自己家不富裕,却总是节衣缩食,寄钱寄物来我家,总有大包小包邮件寄来,让我们家度过了艰难的岁月。从我父辈到我这辈,我家兄弟姊妹以及亲戚往来,从来都是和睦相处,总是相互接济,相互提携,从来没有怨言和矛盾纠纷。这都得益于我爷爷奶奶、父亲母亲的言传身教。在我姑母的照顾下,我家十多口人,茁壮成长。后来,在我大哥带领下,我家农副业搞得风生水起,在我大姐的带领下,我家更加亲情熙和,在我三姐的带领下,除我之外的兄弟姊妹和晚辈,都在广西做家具生意,做着大大小小的老板,眨巴眨巴,有滋有味。如果有哪家资金不足,一个电话,钱就汇过来了;有时,一家生意好,货源短缺,也是一个电话,就从另一家调货过来了,从不斤斤计较得失和利弊。逢年过节,不论在外经商还是在老家,都团聚在一起,不分彼此,有着浓得化不开的殷殷亲情。
我家非常重视文化教育。虽然囿于当时的条件限制,我大姐、二姐没进学校门,大哥只读了小学六年级,但是,我父亲一直对我们的文化教育抓得很紧。在我父亲的教导下,我哥也能写出一首潇洒漂亮的毛笔字和钢笔字,珠算那是在村里首屈一指,加减乘除,闭着眼睛都能算出。三姐只读了小学二年级,但是看书识字不亚于高中生,对历史地理掌故条条是道。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春风化雨,我有幸全程读完书,从而我成为了村里第二个大学生。我父亲自制了一本《单字注解》,类似于现在的新华字典,用繁体字撰写,并标有注音,我哥、姐、我、我弟四人在蒙童时代的每天晚上,一灯如豆下,父亲不厌其烦地,逐字逐条地讲授给我们兄弟姊妹。
父亲、大哥虽然在农村一辈子,但一直坚守着耕读传统,我父亲、我哥成为了有文化的农民和耕着田的文化人。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85e8294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8e.html

《关于家风家教的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