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

发布时间:2014-01-08 19:04:0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长歌行》鉴赏

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题解:

此诗选自汉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构,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地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后人通称之为汉乐府。之后,乐府也便成了一种体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本诗是其中一首。

注词释义:

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晞:晒干。 阳春:生长茂盛。
布:散布,洒满。 德泽:恩泽 焜黄:枯黄。颜色衰老的样子。
华:同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cuī 徒:白白地。

古诗今译:

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在阳光下晒干。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只担心瑟瑟的秋天来到,树叶儿枯黄而漂落百草凋零衰亡。千万条大河奔腾著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重西流?少年时不努力,到老来只能是空空悔恨了。

名句赏析: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本诗借物言理,以园中青青的葵菜作比喻。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它们都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的厉害。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少年时如果不趁著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之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努力向上,牢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警训,催人奋进.

野望王绩
东皋薄暮望,徒(xi三声)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译文:
在黄昏的时候,我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彷徨徘徊心中没有主张。
每一棵树都凋谢枯黄,每一座山峰都涂上落日的余晖
放牛的儿童骑着小牛回家,猎人骑着骏马带回猎物。
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相识,心情郁闷于是长声歌唱《诗经》采薇采薇的诗句。

注释:
1.东皋:山西省河津县东皋村,诗人隐居的地方。
2. 薄暮,日将落之时。
3. 徙倚:指徘徊、彷徨。
4. 薇,羊齿草本植物,其嫩叶可食。
5.徙倚[席乙”]:徘徊彷徨。
6.落晖:落日的余光
7.犊:小牛。采薇:《诗经.召南.草虫》有:徙彼南山,言菜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又《诗经.小雅.采薇》有: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市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此处暗用二诗的句意,借以抒发自己的苦闷

作者介绍:

王绩590(一说585)- 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未举孝悌廉洁科,授秘书省正字,出为六合丞。简傲嗜酒,屡被勘劾。时天下已乱。遂托病还乡。其后浪迹中原、吴、越间。唐初,曾待诏门下省、任大乐丞。后弃官归田躬耕东阜。其诗多写田园山水,淳朴自然,无齐梁藻绩雕琢之习,对唐诗的健康发展有一定影响。有《王无功集》五卷。《全唐诗》存诗一卷。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
落雁南渡, 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 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 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 平海夕漫漫。
【译文】
草木枯黄凋零,鸿雁南飞,北风呼啸,江上充满寒意。
我家在鹿行山,茅庐就在襄水湾;遥望楚地,仿佛在茫茫云端。
客居生活让思乡的眼泪已经流尽,孤帆远在天边,此情此景不忍再看。
我想找人问问迷路渡口在哪边?暮色苍茫只见海水漫漫。
【鉴赏】
这诗题又作《早寒江上有怀》,是作者离开长安以后,东游吴越,滞留江上,因早寒思归而作的。首联,起调高致,意境辽阔,写出了思归的无限寂寞和怅惘。接着的第二联以清新明丽的语言,深情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这是何等的亲切。千里迢迢,远隔云端,可望而不可及,更增惆怅。所以第三联用乡泪客中尽承第二联的思归,而孤帆天际看则承首联的江上寂寞,而又情景互对,韵致凄切。思乡之泪,已在客中流尽,伤心惨恻;片影孤帆,飘泊天际,孤独凄凉。最后两句,因欲归不得,怅望云天,迷津有问,世路崎岖,平海夕漫漫的景色烘托出作者的迷惘茫然的心绪。"诗人用平海夕漫这样的景语,表达了自己的苦闷和彷徨。蕴藉不露,悠然不尽。全诗形象结合抒情,融洽浑成,饶有韵致。这江上思归,是和仕途失意紧密连在一起的。而思归,就常常是抒发仕途失意的一种表现

崔颢《黄鹤楼》原文与译文

原文 译文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注释:
晴川:指白日照耀下的汉江。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位于长江、汉水夹角地带,与武昌黄鹤楼隔江相望。鹦鹉洲:位于汉阳东南二里长江中,后渐被江水冲没。东汉末年黄祖祢衡而埋于洲上,祢衡曾作过《鹦鹉赋》,后人因称其洲为鹦鹉洲。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
八月洞庭湖水盛涨浩渺无边,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太空。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解释】
涵虚:水汽浩茫。 云梦泽:古大泽名。 济:渡过。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面。 端居:闲居。 坐:因为。
徒:徒然。
【鉴赏】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孟浩然再次来到长安,并赠给当时宰相张九龄一首诗。这是一首他在游历洞庭湖时写的。诗人借洞庭湖起兴,描写了洞庭湖壮丽的景色,进而抒发自己想得到录用施展政治抱负,希望有人引见的心情。这首诗写得得体,有分寸,同时也没有失了自己的身份,不着痕迹,流露心迹
送友人》原文与译文 李白
原文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译文
青山横对着北边外城,水绕行到东边的城池。此地即刻辞别之后,()就像孤独的飞蓬一样踏上了万里征程。飘浮的云影好似您此时的意绪,落日的余绪恰如故人的留恋之情。
挥手之间就从此时此地离开了,连离别的坐骑也发出了(让人销魂)呜叫声!

注释: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横:横陈,横对。郭:外城。白水:清净之水,潘岳诗有白水过庭激句。绕:环绕。首联用对仗句交待送别的地点及自然环境,充满着诗情画意。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一:副词,表示动作刚一发生,随即会产生某种结果。为别:作别,送别。孤蓬:孤独的蓬草,比喻孤身远征的友人;蓬草易随风飞转,脱离根本,古人常以转蓬喻飘泊流浪。万里:极言其远。征:远行。呼应题目中字。依依不舍,对友人前途的孤寂困苦尤为关切、似有千言万语。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飘浮的云朵如游子的心绪,落日的余辉似故人的恋情。用一联名词语含蓄表达了此时心境,是典型的形象思维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自:介词,常与宾语组成介宾短语,表示与动作有关的时间、处所等的起点。兹:代词,近指,义为”“。去:离开,离去。萧萧:象声词马鸣声;《诗小雅车攻》有萧萧马鸣。班马:别马,指友人的坐骑;《左传襄公十八年》有班马之声。杜预注:夜遁马不相见故鸣。班,别也。”○手挥目送,马亦有情,人何以堪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 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 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诗句赏析
自古逢秋悲寂寥
首句即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叹秋天的寂寞萧索。自古,极言悲秋的传统看法的时代久远和思路模式的顽固。
我言秋日胜春朝
我言,直抒胸臆,态度鲜明。秋日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
晴空一鹤排云上
,推,这里是冲的意思。这句选择了典型事物具体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壮美的画面。你看,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碧蓝蓝的,一只雪白的仙鹤穿云直上,色彩多么绚丽,动作多么矫健,充满了勃勃生机。这幅画面是对秋日胜春朝的生动注脚
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句紧接上句直接抒写自己的感受,看到这一壮美的情境作者心中那激荡澎湃的诗情勃发出来,也像白鹤凌空一样,直冲云霄了。字里行间作者那乐观的情怀,昂扬的斗志呼之欲出。如果说,上句侧重写秋的形美,那么这句则突出秋的神韵,使秋日胜春朝的观点表现得更鲜明,更有力度。

鲁山山行》原文与译文 梅尧臣

原文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译文
恰恰和我爱好山野风光的情趣相合,山路崎岖时高时低。
一路攀登山峰,不断变换美好的姿态,幽深的小路,令孤独的我曾经迷路。
傍晚,霜落下的时候,熊以爬到树上,树林清静下来,鹿悠闲地在溪边饮水。
人家都在哪里?云外传来一声鸡叫,仿佛在回答。
注释:
鲁山:在今河南鲁山县 适:恰好。野情:喜爱山野之情。惬:心意满足。
随处改:是说山峰随观看的角度而变化。 幽径:小路。
熊升树:熊爬上树。 何许:何处,哪里。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1
浣溪沙苏轼
原文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1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2。萧萧暮雨子规3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4!休将白发唱黄鸡5

译文
山脚下兰草嫩芽入小溪, 松林间小路清沙净无泥,傍晚细雨中杜鹃阵阵啼。 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 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向西!不必烦恼叹白发,多愁唱黄鸡
注释:
1.蕲水,县名,今湖北浠水镇。时与医人庞安时(字安常)同游,见《东坡题跋》卷三《书清泉寺词》。
2.白居易三月三日祓禊洛滨》:"沙路润无泥"
3.萧萧暮雨白居易《寄殷协律诗》自注:"江南吴二娘曲词云,'萧萧暮雨郎不归'"子规杜鹃鸟,相传为古代蜀帝杜宇之魂所化,亦称"杜宇",鸣声凄厉,诗词中常借以抒写羁旅之思。
4.此句当为写实。但"门前"云云,亦有出处。《旧唐书》卷一九一方伎《一行传》,谓天台山国济寺有一老僧会布算,他说:"门前水当却西流,弟子亦至。"一行进去请业,"而门前水果却西流"
5.白居易《醉歌》:"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这里反用其意,谓不要自伤白发,悲叹衰老。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原文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译文
我挺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 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
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僵卧 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 听风吹雨,铁马 冰河入梦来。

[ 注释 ]
(jiāng)卧:挺直躺着。 (shù)轮台:守卫边疆(jiāng)。轮台,汉代西域地名,现在新疆轮台县。这里泛指北方的边防据点。 夜阑lán):夜深。 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 赏析 ]
这是年近七旬的陆游在一个风雨交加寒夜,支撑着衰老的身体,躺在冰凉的被子里,写下的一首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诗篇。

提问者评价

好伟大,天才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注释
  南山:指庐山。
  稀:稀少。
  兴:起床。
  荒秽:形容词作名词,指豆苗里的杂草。秽:肮脏。这里指田中杂草
  荷锄:扛着锄头。荷,扛着。
  晨兴理荒秽: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
  狭:狭窄。
  草木长:草木丛生。长,生长 沾:(露水)打湿。
  足:值得。
  但:只.
  愿:指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违:违背。

译文
  南山下有我种的豆地,杂草丛生而豆苗却稀少。
  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
  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傍晚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
  衣服沾湿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1、“带月荷锄归”一句学常为后世诗评家所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2、全文联系,说说诗中“但使愿无违”的“愿”指什么?

就是保持人格的完整,坚持人生的理想,以真诚的态度、自然的方式,完成这一短暂的生命。

3、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如何看待陶渊明归隐遁世的?

这首诗描写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达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只求淡泊,甘于贫困的思想感情。 陶渊明归隐遁世是一种看淡功名利禄,追求田园生活的闲适,表现了他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不染于世的高尚情操。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4、“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蓬草随风飞转,在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

5、请结合诗句说明本诗的特点。

诗题使至塞上,诗句中的”“属国”“居延”“汉塞”“胡天”“大漠”“萧关”“都护”“燕然等词语(地名、官名)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

6、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的好处。

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

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两个字既写出自然之景,而且融入诗人的情感

7、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画面。

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

地升腾在天的尽头,俯首远瞰,黄河横贯沙漠,天空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8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诗人以自比,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从表达方式看,诗的首联属于记叙,它交代了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10诗的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是从哪一角度来写的?试用散文语言改写这两句诗。

颔联描写了荆门的地理形势和壮阔景象。

是从动态的角度来描写的(诗人乘船,山和江水随着船的移动而逐渐远去)。
  连绵的群山随着平原的出现消失了;江水奔流着涌入了无际的旷野。
11颈联的描写视角与颔联是否相同?这两句的描写角度又有何不同?诗中的天镜海楼分别指什么?试用散文语言改写这两句诗。
  不同。

颔联是以动态变化的角度来写景,而颈联是以静态的角度来写的。

天镜指的是月亮,海楼指的是云彩。
  抬头遥看万里长空,只见一轮明月,犹如天上飞下的明镜,皎洁澄澈,普照大地。那飘荡在碧空的朵朵彩云,忽而连结在一起,构成了壮观的海市蜃楼的幻影。
12诗的尾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为什么称面对的长江水为故乡水万里一词与诗的首联中哪个字相照应?
  拟人的修辞手法。

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还有离乡惜别之情。

诗人之所以称长江水为故乡水,是因为诗人在蜀地(四川)长大,长江流经四川,为表达对家乡的浓厚爱恋之情。
  万里与首联中的字相照应。

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13.这首七言律诗借景抒情,把自然之景、【  家国之恨  】和【  身世之悲  】融于一体。
14.对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A
    A.首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夕阳,写景由远及近。
    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
    C.颈联万里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
    D.尾联风霜语意双关,沧波情景交融,于无限悲凉中收束全篇。

15诗歌以“夕阳迟”和“欲暮时”点明登临岳阳楼的时间,以“无限悲”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16、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B

A.此诗意境宏深,气象开阔,情感苍凉悲壮。

B.“帘旌不动夕阳迟”由远及近,描绘了洞庭湖风平浪静、祥和安宁的景象。

C.“万里来游”“三年多难”,传递出诗人写此诗的处境。

D.“老木沧波”既是眼前实景,又包含了诗人历经风霜 后的憔悴悲愁之绪。

17、说说你对“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的理解。

此联情景交融,“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互相映衬,且暗喻政治局势之严峻;“老木苍波”既是眼前实景,登楼凭吊古人,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又隐含无限的伤悲,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

18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中白头与老木苍波的含义?

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相映衬,且暗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严峻,“老木沧波既指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释】
  郭:城墙外的墙,指城外。
  蓬:草名,枯后随风飘荡,这里喻友人。
  兹:现在。
  班:分别。
【简析】
  这是首送别诗,充满诗情画意。首联工对,写得别开生面。先写作别处的山水: 青山横亘外城之北,白水环绕东城潺流。此两句以青山白水北郭东城相间,色彩明丽。字刻出山之静态,字画出 水之动态。如此描摹,挥洒自如,秀丽清新。中间二联切题,写分手时的离情别绪。 前两句写对朋友飘泊生涯的关切,落笔如行云流水,舒畅自然。后两句写依依惜别的 心情,巧妙地以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写得有景有情,情景交融。 尾联更进一层,抒发难舍难分的情绪。化用:《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句,嵌入字,写出马犹不愿离群,何况人乎?烘出缱绻情谊,真是鬼斧神工。
诗写得新颖别致,丰采殊异。色彩鲜艳,语言流畅,情意宛转含蓄,自然美与人 情美水乳交融,别是一番风味。

19、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中的浮云落日的意象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浮云象征友人行踪不定,落日则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20、尾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试作赏析。

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很好地渲染了伤离别之情。

21、首联写送别之景,其中写得极妙,试分析。

放眼望去,青翠的山峦横卧于城北,洁白的河水从城东缓缓绕过。字写青山的静字写白水的动,用词准确而传神。

22、颔联写送别之事。其中照应诗题中的孤蓬是比喻手法,照应诗题中的友人。。之前用来限制,准确而生动地描摹出朋友的孤单无依,行迹无定

23、颈联情景交融,试分析。

浮云”“落日之景与游子故人交融,拓展意境。

24、尾句班马鸣犹作离别之声,衬托了离情别绪 

25.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的画面?

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城外的北面, 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淌过 

26.这首诗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李白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

27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宵。

28.作者对“秋日”是怎样的态度?从中可以看出他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感情?

作者一反过去诗歌的“悲秋”习惯,而断言“秋日胜春朝”,表现作者身处逆境却奋发向上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感情。

29.试分析这首诗在写法上的两个突出特点。

.①对比鲜明,在对比中显现作者的态度。②虚实结合,由虚入实,“晴空一鹤排云上”一句,用鲜明的形象来表现感情。

30、这首诗是他在被贬时写下的,诗中写下了他怎样的情怀和精神风貌?

表现了他乐观豁达的情怀和笑对逆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1、诗人勾画了一幅什么样的“胜春朝”的秋景图?请具体描写一下。

诗人勾画了一幅秋高气爽、一群白鹤在蓝天白云之上翱翔,令人顿生诗情到碧霄的秋景图。

32、从第一、二句诗可以看出,此诗在立意方面有何显著的特点?

诗人开篇以议论起笔,另辟蹊径,一反常调,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33、诗歌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它们蕴含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观?

描绘了一只孤鹤在万里晴空中凌云飞越、遨游云霄的开阔别致景象。表达了诗人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

34、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完成8—9两题。(6分)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
B、《天净沙秋思》精选了多种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画。
C、两首诗词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各自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D、在表达手法上,前者是议论、描写兼抒情,后者则是动静结合,借景抒情。
36.同是写秋,两位作者表露的心境有什么不同?

《秋词》表达了豪迈乐观之情。《秋思》表达了游子悲秋思乡之情。

37、请说说第一句诗突出作者对秋有什么样的独特体验?

诗人对秋天的感觉并不像前人一样悲凉,并不死气沉淀,胜过欣欣向荣的春天。

38、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乐观向上的心境和积极豪迈的气概。

十一月四日风声大作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39、诗歌第三句既是眼前现实情景的描绘,又象征南宋王朝岌岌可危,摇摇欲坠,全诗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愿望。

40诗中“僵”、“孤村”点明了作者怎样的处境?诗人“不自哀”的原因是什么?

点明了诗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的处境。不自哀的原因是诗人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坚定不移。

41、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炽热而深沉的爱国热情。请从炼字的角度对“僵”、“孤”二字作点赏析。

答:“卧”字前一个“僵”道出了诗人老迈的境况,“村”字前一个“孤”表明诗人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僵”,一“孤”写出了诗人凄凉的处境。

42、诗歌第三句既是眼前现实情景的描绘,又象征了南宋王朝的处境和命运岌岌可危。

43、从全诗看,侧重写出了诗人的什么愿望?

答:写出了诗人日夜渴望收复失地,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心愿。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92ae2cdf61fb7360a4c6523.html

《长歌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