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生平简介及经典作品解读

发布时间:2013-04-26 19:27:1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鲁迅作品解读

目 录

摘要 …………………………………………………………………………………………………(1)

1鲁迅生平简介及时代背景 ………………………………………………………………………(1)

1.1 鲁迅生平简介 ………………………………………………………………………………(1)

1.2 时代背景 …………………………………………………………………………………… (2)

2 鲁迅主要作品及其作品解读 ……………………………………………………………(2)

2.1鲁迅主要作品……………………………………………………………………(2)

2.2经典作品解读………………………………………………………………………(2)

2.2.1 解读《狂人日记》……………………………………………………………(2)

2.2.2 解读《孔乙己》…………………………………………………………………………(3

2.2.3解读《……………………………………………………………………………(3)

2.2.4解读《阿Q正传》………………………………………………………………………(4

3鲁迅小说的讽技巧………………………………………………………………………(4) 3.1 幽默式讽刺……………………………………………………………………………… (4)

3.2 性格悲喜对比式讽刺……………………………………………………………………(5)

4鲁迅小说的表现手法 ……………………………………………………………………(6)

小结………………………………………………………………………………………………………7

谢辞………………………………………………………………………………………………………(8

参考文献………………………………………………………………………………………………(9

那个时代,没有“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意无留,望天天上云卷云舒”的闲情雅致,也没有“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的恬然自得,有的只是“国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头”的慷慨就义,还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抗争与付出。鲁迅,用手中笔为矛,胸中志为盾,唤醒了中国,铸就了一生的传奇。他的创作围绕着一个核心——改造国民性,即立人思想。为改造民族精神,传达启蒙思想,鲁迅以其不朽的著作呼唤“精神界之战士”,提出“立人”主张。他全力抨击封建专制主义扭曲人性的社会和传统,批判人性的残缺,反思中国人精神的反思,改造自己的“国民性”,解放出活生生的生命的正能量。本文通过解读鲁迅经典作品,阐述文学内涵,解读文学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 鲁迅 时代 文学 改造 国民性 立人 解读 精神 意义。

正 文

1鲁迅生平简介及时代背景

1.1 鲁迅生平简介

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 旗手。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辑,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事变以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其间,目睹青年中也有不革命和反革命者,受到深刻影响,彻底放弃了进化论幻想。1927年10月到达上海。1930年起,鲁迅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不顾国民党政府的种种迫害,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运动。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鲁迅的一生,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的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的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古代文化遗产,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1.2 时代背景

鲁迅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面临生死存亡严重威胁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那是一个社会动乱并急剧变革的时代,八国联军的入侵,清朝的终结,民国的建立,袁世凯的盗权复辟,军阀的混战,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国共内战,日本侵华.....,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总之,那是一个民族危亡的时代,是一个国民正在觉醒的时代,是一个中华民族在危难中挣扎探索奋斗的时代。正是这样一个时代,鲁迅以“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斗志和信心谱写一篇篇唤醒国民篇章,走起振兴中国的救国之路。

2鲁迅主要作品及其作品解读

2.1鲁迅主要作品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

2.2 经典作品解读

2.2.1解读《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写于1918年4月。它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白话小说,也是现代中国的新文学的第一篇杰出作品。后来收入到短篇小说集《呐喊》中。《狂人日记》的主题,据鲁迅说,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弊害”何在?乃在“吃人”。鲁迅以其长期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深刻观察,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封建主义吃人!鲁迅曾说,《狂人日记》“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的确,《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历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

小说用犀利的笔调批判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人们的堕落。用一个狂人的眼光述说这个社会的黑暗,让人充满恐惧。那个惨无人道的社会中,人们彼此之间只存有戒备之心,没有友谊,没有关爱,他们不懂得团结起来,他们只看见乌云密布的天空,拨开云雾,想不到或许就能看见阳光。他们是一群可悲而可怜的人,他们只是被动的在黑暗的社会中渐渐变得自私自利,渐渐变得狼狈不堪。他们不相信自己,更加不相信别人,所以他们在无休止地堕入黑暗的深渊,无论“狂人”怎样呼喊,终究喊不回他们的灵魂。所有的严重最终只是疯言疯语,无人理睬,他们只会想着怎么把他吃掉……

《狂人日记》既是现代主义的又是现实主义的。它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直指中国封建主义文化的核心,同时对现实社会中的黑暗又进行了毫不犹豫的揭露。同时,它又不是采用了传统的写实的手法,而是运用大量的具有现代特征的诸如暗示、影射,尤其是精神分析的手法来表现狂人的心理内面,甚至中国文化的无意识,进一步对国民性起到警示作用。

2.2.2解读《孔乙己》

《孔乙己》发表于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后编入《呐喊》,是鲁迅在“五四”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第2篇白话小说。

这篇小说塑造了孔乙己这位被残酷地抛弃于社会底层,生活穷困潦倒,最终被强大的黑暗势力所吞没的读书人形象。孔乙己那可怜而可笑的个性特征及悲惨结局,既是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不幸命运的生动写照,又是中国封建传统文化氛围“吃人”本质的具体表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的精神状态以及社会对不幸者的冷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孔乙己接受的是封建文化教育,同时也深深的被封建文化所毒害,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对孔乙己的看法,可谓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其实,封建文化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在那个时代很长的一段时间了是根深蒂固的,而鲁迅深知封建文化对中国人民的毒害,他用文学让国民深思当时社会下封建文化对国民心灵的摧残,其悲凉气息力透纸背, 令人窒息, 发人深省。让人心里不自觉的反思,改掉陈旧腐朽的思想,这就是鲁迅的“立人”思想。

2.2.3解读《药》

《药》写于1919年4月25日,作品通过对茶馆主人华老栓夫妇为儿子小栓买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愚弄人民的罪行,颂扬了革命者夏瑜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惋惜地指出了辛亥革命未能贴近群众的局限性。作品以华老栓夫妇给儿子治病为明线,以革命者夏瑜被反动派杀害为暗线,两线交织,结构完整。

《药》这一作品的明线也是主线,突出地描写了群众的愚昧和麻木。主人公华老栓愚蠢地相信人血馒头能治痨病,居然让孩子把革命者的鲜血当“药”吃,而且对革命者这样冷漠无情,对刽子手康大叔反倒毕恭毕敬。茶馆里的一伙人对革命者宣传革命,“感到气愤”;对革命者挨牢头的打,幸灾乐祸;对革命者叹息牢头不觉悟,纷纷胡说“疯了”。革命者被杀害,人们“潮水一般”地去看热闹。这些都充分说明群众毫无觉悟,麻木不仁。

作品的暗线突出地描写了革命者的悲哀。革命者忧国忘家,却被族人告发;在狱中仍然宣传革命,却招来一阵毒打;在刑场被杀,只招来一帮“看客”;鲜血还被别人当“药”吃。他的母亲上坟,还感到“羞愧”,也不理解他为之牺牲的革命大业。可见他是多么寂寞,多么悲哀。

鲁迅与友人谈到《药》时说:“《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地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却还要因了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增加群众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在《药》这篇小说里鲁迅讽刺了国民的愚昧无知,麻木不仁,通过《药》,鲁迅道出了:“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以文学唤醒愚昧无知的社会主流思想,以求改造“国民性”,提高国民精神。

2.2.4解读《阿Q正传》

《阿Q正传》,写于1921~1922年,文章最初发表于北京《晨报副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阿Q正传》向我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面貌。

小说中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所谓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但不正视现实,用盲目的自尊自大、自轻自贱、畏强凌弱、健忘、忌讳缺点、以丑为荣等种种手法来自欺自慰,自我陶醉于虚伪的精神胜利之中。精神胜利法是一种麻醉剂,它使得阿Q不能正视自己的现实处境,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的悲惨命运,虽然受尽欺凌,却并无真正的不平。但尽管如此,阿Q作为一个劳动人民,还是表现出自发的革命要求。当辛亥革命爆发的消息传来时,他就想“投降革命党”,希望从此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不过他的“革命观”是与落后农民的私欲和许多糊涂观念联系着的,他并没有真正地觉醒。

阿Q的精神胜利法,概括了极其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是普遍存在于中华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国民性的弱点。所以,阿Q又是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同时,由于人类各民族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类似的病态心理,因此,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是对人类的一种普遍的精神弱点的形象概括。另一方面,通过阿Q这一典型新形象与革命的关系,也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通过阿Q的悲惨结局,鲁迅深刻地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总结了辛亥革命没有发动和依靠农民而终于失败的历史教训,提出了农民问题在中国民族革命中的重要性。同时进一步阐述了国民病态的心理,对改造国民性,倡导立人思想启蒙民族思想起到很大影响。

3鲁迅作品技巧

3.1幽默式讽刺

鲁迅小说中的讽刺,首先出于对人民麻木状态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所以,他的幽默绝不是轻松愉快的玩笑,更不是“将屠户的凶残,使大家化为一笑”的解嘲的麻醉剂,而是掩饰在表面的平静和滑稽之下的沉郁和严肃。鲁迅很反对那种轻松的幽默感,他认为,在中国还不适宜于这种幽默的存在。所以,他那沉郁的幽默总是“倾向于对社会的讽刺”

以《阿Q正传》的阿Q为例,从“君子动嘴不动手”到“和尚动得我动不得?”从阿Q真能做“到钱府门前的龙虎斗”⋯⋯甚至直到阿Q走向革命时,也还是阿Q式的白盔白甲、元宝、女人等等的幻想;而在临死之前,他还羞愧于判决书上的画押画得不圆呢⋯⋯这是什么样的幽默和讽刺啊! 在这好是平静的叙述后面,隐藏着多么深刻的沉痛与悲哀!

3.2性格悲对比式讽刺

讽刺艺术运用于悲剧人物性格的塑造上,使人物的性格具有了悲喜剧的双重组合。这是鲁迅在塑造悲喜剧性格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塑造悲喜剧性格的范本。在鲁迅的《呐喊》、《仿徨》中,人物的性格的双重组合,主要是悲喜因素的组合。阿Q、孔乙己、闰土、祥林嫂、子君、涓生、魏连受都是悲喜交织的性格。他笔下的阿Q和孔乙己,就是悲剧性格和喜剧性格的双重组合的范本。鲁迅在给乔南的信中说到《阿Q正传》时说:“我之作此篇,实不以滑稽哀怜为目的。”鲁迅的目的,虽不在于滑稽哀怜,而在于描摹国民的灵魂,以拯救垂危的中国的“死魂灵”,但他的艺术手段却是通过滑稽与哀怜的组合而实现的。

我们以《孔乙己》为例,《孔乙己》并不是一部纯粹的悲剧,而是一个喜剧性的社会悲剧,可悲与可笑在小说主人公身上融为一体,泪和笑在作品中同时存在,笑使泪更加浓烈,喜剧因素强化了悲剧深度。孔乙己本身就是一个喜剧性的悲剧人物。他本身是矛盾的,是唯一穿着长衫而站着喝酒的人。他已经被社会遗弃,变成了读书人的异已物,甚至是普通人的异已物,但自己却未能意识到这种异化,仍以一个读书人自居,强撑着知识分子的架子。这就是说,孔乙己的性格,是一个悲剧与喜剧的矛盾交织物,是最可悲与最可笑的两种不可调和的因素的有机统一体。而联系可悲可哀与滑稽可笑这两极的中介,就是他的“无知”,他的不自知。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在滑稽戏中所描写的人物,他们实在是可笑的,但却不知道自己可笑。可笑是喜剧性的,而“不知道自己可笑”便形成了悲剧性。因此,一个悲喜剧性格,他们的可悲程度与滑稽程度往往与无知的程度成正比。柏格森说:“滑稽人物的滑稽程度,往往等于他的不自知的程度,因为凡是滑稽的人,总是无意识的,世界的人都看见他;他也看见世界的人,但他看不见他自己。”又说: “任何一个滑稽人物,不管他在一言一行中是多么有意识,他之所以滑稽,是因为他身上有他自己所不认识的一面,有他自己所忽略的一面,只是因为这一方面,所以他才可笑。孔乙己是这样,他明明是最可悲的,却不知道自己的悲惨,还自以为比别人多懂一些“之乎者也,”多一件长衫。他自己认识的“自己”和实际的“自己”相去很远。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孔乙己的性格正是如此。在别人看来,他是非人,他是贱人,他是完全多余的人,不合社会的人,而他自己身临其境,却完全不知道这一切,不知道自己正处在这种悲惨世界里甚至还要炫耀那些把他引人这种悲惨世界的东西。这才更加可悲。“喜剧是把毫无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但这并不是说,在孔乙己身上毫无价值可言,他们的性格所以带有悲剧因素,正是他生来就具有一种最基本的价值,这就是人的价值,但他这种本是非常神圣的价值,被不合理的社会力量撕毁了,然而他仍然保持着某些人的品质。孔乙己,尽管他僵硬、机械、心不在焉、不合社会、盗窃,但他仍然是善良的,诚实的,正直的。当人们谴责他偷盗的时候,他抗议并以“窃书不算偷”为理由进行辩白,这种辩白恰恰在实际上承认自己的偷窃,这又透露了他灵魂深处的诚实。孔乙己正是保留着一些善的品质,滑稽的性格才带上深刻的悲剧性,这也正是鲁迅运用讽刺艺术塑造人物性格形象所达到的高度。

4鲁迅小说中的表现手法

采用倒叙和补叙的笔法。先写结局,然后补叙、追忆人物的悲剧过程。如《祝福》,先写祥林嫂之死,然后补叙她悲剧的一生。

  采取侧面烘托与正面描写相结合、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手法安排小说的结构。《理水》第一节写现实文化山上的学者议论到底有没有禹这个人;第二节写绅士和学者恭迎大禹;第三节写大禹治水的英雄形象。写文化山上的学者和水利考察大员的腐败,从反面烘托了大禹的一心为公,同时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组成浑然一体的结构。

  此外鲁迅运用比喻、借代、对比、排比和反复等修辞手法,使作品出神入化,耐人寻味。

  比喻:如《药》中写:“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用提着颈子的鸭来比喻人们踮着脚伸着头,拥挤在刑场周围看斩首的情形,反映了他们愚昧、麻木。比喻新奇、贴切。

  借代:如《孔乙已》中写:“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喝。”用“短衣帮”指代穷苦的人,用“穿长衫的”指代当时有钱的上层分子。用不同的衣衫代替不同的人们,发人深思。

  对比:如《故乡》中写闰土少年形象是“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项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二十年后的闰土形象是“他头上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采用对比手法描写闰土的少年和二十年后变成一个“木偶”人,表现了鲁迅对闰土的无限同情。

  反复:如《孔乙己》中第三、第四和第六节有:“才可以笑几声”、“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反复了三次,说明孔乙己在人们的心目中只是一个笑料。还有掌柜讲:“还欠十九个钱呢!”“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等四次反复,说明掌柜不关心孔乙已的死活,只关心孔乙己“欠十九个钱”,表现孔乙己的可悲命运。

排比:如《伤逝》中有几处排队比句式:五个“这样的”、二个“我憎恶”、三个“我要”,表现涓生倾吐对子君的思念和悲伤的心情,抒情色彩很浓。

小结

回望那个时代,人们在痛苦与黑暗之中苦苦的挣扎,在饥饿和寒冷中无言的煎熬,在动荡与战乱中绝望的漂泊。鲁迅,放弃自己医学之路,用文学绝唱唤醒了一个时代的爱国青年,他告诉人们:“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赞扬那些为国家救亡而付出生命的革命英烈;他告诉人们:“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倡导国民发扬民魂,只有使国民觉悟,国家才能强大起来!

毛泽东曾这样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的确如此,曾经,或许不单单鲁迅这样的民族英雄为国家一直努力着,但是在我眼里,鲁迅的一生都是在默默无闻的救治着国家,他是把国民从封建的摧残中救赎出来的智者,更是是人性的医者。

全文完

谢辞

参考文献

1 朱栋霖;《中国现在文学经典》[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2 张秀枫;《鲁迅小说精选》[J];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

3 鲁迅;《鲁迅经典大全集》[M];外文出版社;2012年5月。

4 林贤治;《鲁迅思想录》[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

5 冉祥谦《鲁迅小说常用修辞方法》[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年06期

6 王夜白;《鲁迅悲剧型小说的艺术表现》[J];宁波师院学报;1990年1月。

7 于寒;《论鲁迅现代小说的讽刺艺术》[J];东疆学刊:1991年3月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aaf7911a8114431b90dd8aa.html

《鲁迅生平简介及经典作品解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