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读后感8篇

发布时间:2018-09-27 13:01:0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追问》读后感8

【篇一】

近日再读丁捷所著的反腐纪实文学《追问》,书里一共描写了八位腐败人物:《危情记》中的副市长,《最后的华尔兹》里的昔日的正部级高官,《曾记否》中的美女书记,《无法直立》中的市委副书记,《暗裂》中的高校党委书记、双学科教授,《四海之内》里的交通厅副厅长,《风雅殇》里的文化厅副厅长。这七男一女,起点不同,际遇各异,但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在他们没有掌握权力的时候,大都算是能力超群的精英分子,违纪或犯罪都是在走到人生巅峰或者一定高度之后,却在身居高位的某一个时刻放松了警惕,迷失了自己。

读完后感触颇多,一方面是很受警示,一方面很受教育,对于现实有指导性。

先说警示,纵观他们的心路历程,发人深省。究其原因,这些人大多都是从自我放松党员要求开始,逐步走向违纪乱纪的。所以,告诫我们党员干部,不要拿人民赋予的权力为所欲为、谋取私利,要做一名清正、廉洁、自律、有担当的好党员、好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内无妄思,外无妄动”,从这些落马干部的忏悔中不难看出,先是思想理念出了问题。我们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将党的规矩意识根植于心,必须时刻保持思想上的警醒、道德上的纯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确保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偏移、不迷失。在工作生活中,维护党的团结,遵循组织程序,服从组织决定,严于律己,战胜欲望、诱惑,铭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章规定:“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们应不断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世界观改造,打牢思想基础、积蓄精神力量,严守党规党纪、做好本职工作,勇敢接受各种困难、风险和诱惑的挑战,在考验中不断精心策划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成长。

再说学习,《追问》中的这八位人物,谈的都是自己的经历,从头至尾,能够看到不同性格、不同经历的人的历程,他们初期的奋斗、艰辛、苦涩,以及他们如何出人头地的经过。看到他们如何学习,如何培养能力,如何处理问题,如何开拓经营,学习他们的方法,学习他们的气度。比如国企老总的那篇访谈,虽然他性格霸道,但能力也确实出色,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如何管理企业,如何当领导,如何管束下属,如何在困难中闯出一条路,这都是经验,而且是平时少有人教你的经验;再比如行长的那篇访谈,我们可以从中知道年轻的努力,先人一步的探索,获取更大知识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可以说,里面每个人都值得我们学习,去粗取精,从他们前半生的成功经验中学习成功的经验,从其后半生失败的经验中吸取教训

【篇二】

刚刚读完丁捷的《追问》。对这本书感兴趣是因为《人民的名义》热播,而店里一直订不到《人民的名义》,电视剧热播的时候原著常常处于断货状态。这时候同样是反腐作品的《追问》到店呢,就引起了我的关注。我把这本书放在公众号上推送的时候,我还没读过。 后来一边跟着网络看《人民的名义》,一边看《追问》,八个故事,两个小半天,看完了。与《人民的名义》相比,《追问》里的八个故事都更真实,更立体,也不会有一种“为什么正面人物都是高干子弟”的疑问。 故事里的主人公违纪或犯罪都是在走到人生巅峰或者一定高度之后,没有达到一定高度时候的他们激情澎湃,斗志昂扬,而且个个都是能人,却在身居高位的某一个时刻失去了自己。我跟老公说,实不相瞒,我觉得如果是我在她们的位置上,我应该也会犯同样的错误甚至犯罪。老公说,因为你还没有达到那种境界和高度,以你现在的人生阅历和思想境界,不犯错误才不正常。 我想起了中彩票的故事。这阵子因为公司股权变更,最大的股东和经营主体都发生了变化,针对门店也出了许多新的制度,让大家都有些措手不及,纷纷表示干不下去了。于是同事在一起的时候,有些人就开始YY如果中了500万,我要用这些钱来干嘛干嘛。曾经看过一个关于彩票大奖获得者的生活记录,许多人中了大奖之后不久,就走向了家破人亡甚至犯罪的道路。 同样是500万,放到企业家的手里,可能成就的是一个企业,一个钱生钱的励志故事,而在彩票赌徒的手里,却能走向毁灭。 这正说明,当你有能力驾驭金钱的时候,金钱才能成为你的助力,而如果你无法驾驭金钱,金钱就能带你走进坟墓。 权力也是如此。当你有足够的能力去驾驭赋予给你的权力时,权力才能帮助你更好地达成目标;而当你对权力的驾驭能力不足时,权力也会将你带入深渊。权力越大,需要驾驭权力的能力就必须越高,否则私欲膨胀,甚至思想稍微不够,就可能万劫不复。

【篇三】

这是一部描写腐败人物内心独白的纪实文学。与正在上映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配合着看,正反对照,也了解的会更深一些。

书里一共描写了八位腐败人物。其中,七男一女,分管业务有开发区、文物艺术品、金融、大学校领导、国企、组织部、交通、副市长等。简单分析,有几位存在个人思想走偏,类似于穷怕了没见过钱、苦怕了想享受一把、功劳太大了唯我独尊、水平太高孤高自傲等。总体而言,他们都是干将,功劳相当大,水平相当高,然聪明反被聪明误,到头来身陷囹圄,分析他们,可知与他们类似的不在少数,可见腐败之深,触目惊心。

看这本书于我而言,似乎也存在偷窥的一种心理。看看这些大人物是怎么活着的,是否与传言的相似,是否真是权钱权色交易稀松平常。他们腐败的原因,有一部分归诸于自身,却也有很大部分归诸于一把手的制度,权力太大,监督真空,一般人难以抵挡如此厉害的“权力效应”。这本书满足了偷窥欲,让人不禁生出人生若何,无可奈何之感。作者在与这些人见面座谈,并用第一人称把故事写全了之后,总结了两个字:混沌。认识不到自我,看不到自己内心。

我到其实更觉得权力这两字太恐怖,权力比混沌更有说服力。没有权力,穷,没尊严,啥也没有,有了权力之后,一切都有,一切似乎顺其自然。可见,权力的魔力何等之大。

在我这样的年龄、级别,还体会不到权力的魔力,只感受到可怕。比我聪明睿智会说话的人有多少,如果你在一个职位,他们巴结你、利用你、攻击你,可见危险有多大。

人是脆弱的,尤其是一个个人在一个社会中,尤其是一帮会采用各种手段的圈子里,个人是毫无抵抗能力的。

人生蛮复杂,认识你自己,把握好自己,需要耐心,需要定力,还需要一个好的外力,比如制度,比如环境。

【篇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对从严治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说到腐败,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多少曾经的“弄潮儿”、“社会中坚”、“国家栋梁”因此身陷泥沼。正如《追问》一书所形容:在他们没有掌权的时候,大都算是能力超群的精英分子,可一旦拥有了权力,放松了警惕,任由人性中的负面因子疯狂肆虐,其人生结局竟然如此的彻底归零。腐败,不仅止于过去时,也可能变成现在时,亦或者将来时,所以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

我个人喜欢拆文解字,“腐”就是一个人内心深处觉得自己的付出可以得到一块肉嘛。听着感觉“无伤大雅”,实则不然。“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典故大家肯定都听过,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就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思想上的懈怠会助长人性的贪婪,埋下种子后生根发芽,渐渐被腐败所侵蚀。

《追问》这部反腐纪实作品是一场问心之旅,将我们代入情境,从自己和同行的立场出发,披荆斩棘地上路,进入另一个群体——一群被处分或法办的高官的人生历程和内心世界,深入腐败黑洞,保持光明的睿智和温和的倾听姿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追问》就是在自我求索。既然选择了做党和人民的干部,就要时常校对好自己行进的方向,战胜欲望、诱惑,铭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给执行加上“紧箍咒”。反腐,是一场生死较量殊死搏斗,一场人性善恶的考问,一场永远在路上的“马拉松”,更是检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利剑,我们组工干部要在学习求索的路途上充分汲取养分,听党指挥跟党走,牢记使命勇担当,做建设新时代的先锋。

【篇五】

“人只有真正被打倒的时候,才会追问内心的真实” 《追问》确实如他的宣传标题一样:比《人民的名义》更加真实、更加震撼,但这无可厚非的是纪实文学常有的手段。

以至于我边看这本书的时候边在心里默念当成故事来看就好,较真会让人觉得惊悚震惊甚至于压抑窒息。就连作者都会在“亲历:365个故事365里路”写道:“当我太多地追问了他们的灵魂之后,我感觉自己的灵魂成为他们的众追之的”。 对于我这种没有见过太多世面的人来说,作者对他们灵魂的追问彻底变成了我对这个世界的疑问。

原来人的欲望可用爱情一词来掩饰的,反正爱情本身就虚无飘,拿来背锅是最合适不过了。 就拿“危情记”里面的主人公副市长来说,他有三个家庭,并跟多名社会女性发生关系。一开篇就述说自己失败的那段感情,说自己被女版的高加林给伤害了。在诉说自己的罪孽时,他似乎认为自己魅力良好,认为自己与她们的相遇是奋斗过程中美丽的邂逅、认为自己与她们相处是有情有义且有恩、认为只是违背道德非常伦,只能说羞耻而不是可耻。

可以说当他拿自己妻子和情人的外貌战胜那个伤害他的女版高加林的时候,他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开始变得比高加林还要不堪。

原来完美的爱情绝唱,都要有大情的付出与大义的回报,这两个美好旋律共同构成。

在当今物质主义时代,年轻人不再相信同舟共济的爱情和婚姻,而“曾记否”里的美女书记和她的丈夫用相濡以沫的爱情和婚姻,支撑着人生信念,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可以说他们的故事励志并且让人羡慕。

可到最后,这些励志神话没能完美地保留下来。女书记为爱情犯了一次糊涂,她急切地想要回报丈夫,动用了自己的权利,让丈夫有了高薪的工作,自己却走上违纪的道路。在她一生清廉的人生中留下来灰色尾巴。

我构想出她在病床上对着作者讲述这一切的样子,笑看风云变幻,淡漠人生苦难,此境多在艺术品中出现,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是为数不多的。而她的一生的确如此。

原来朋友也要不多不少刚刚好,多一个朋友多条路,多一个朋友多条祸。虽然这样说,却改变不了主观因素决定客观环境的事实。 “一个好汉三个帮,朋友多,帮我成不少事,朋友杂,也坏了不少事。”这是作者追问“四海之内”的交通厅副厅长所给的人生经验和总结。

他居功自傲,腐败堕落,整体在狐朋狗友之间窜来窜去,有钱做事,没钱瞎混。最后在作者追问之下,难以掩盖自己的荒唐回答。 其实在“曲终人散”里那个以不正当利益拉班结派谋求巨资的国有董事长也有这样的心理,在他同伙溃败、落得曲终人散的结果后,从不主动追问自身原由,一味地感叹人走茶凉。

原来一切事物都是要分场合的,“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用在与人相处上未必是好事,“难得糊涂用在官场教条上只会更加不堪入目。 “风雅殇”里的文化厅长,拥有一双识别文物的火眼金睛,具有良好的文化行情修养。在职期间对下属疯狂造假、坑害艺术收藏者、破坏文化市场规则视而不见。

他用最会做事情敢于做事情的人,可他却忽略了底线,正如他所说的,“艺术品不能等同于工艺品”。只是觉得现在的艺术界需要这样赚钱,否则包括他在内的艺术家会“永远穷下去”。

他既需要良好的修养高大的精神,又无法掩饰自己本是世间大多数的俗物。空有一双好目光,实际何谈修养。 里面故事不算多,但要一一拷求不大现实,就只节选了几个觉得深刻的几个故事来写写自己的感受。

至于作者,或许是尺度的限制也可能是作者的体制内立场,决定了此本书只能是一个揭秘,这也是此书相对于《人民的名义》的缺陷。 我们现实生活中绝对不止这些,还有更多令人发指的事情我们未必知道。

【篇六】

《追问》是一部描述真实腐败案例的书,书里面都是落马官员的心路历程,每个案例都令人震惊甚至感到压抑窒息,可以看到整个从清到贪的过程其实都不是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为贪腐的官员,是属于心智不坚定,慢慢腐蚀的一个过程,这种蜕变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深思的。

看完《追问》里所有的故事。不得不说,悲剧就是把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故事里的主人公,就能力来说,都不是平庸之辈,其中还有不少人曾经给国家带来了很大的贡献。他们虽然起点有别,机遇各有不同,但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他们没有掌握权利的时候,大多数都是能力超群的精英分子,可一旦拥有了权利,就放松了警惕,任由人性中的负能量疯狂肆虐,导致其人生结局彻底归零。看着他们一步步堕落的过程,心里有一种无奈的叹息。试想如果我处在他们的位置,会不会犯同样的错误,还真不好说。就如本书作者丁捷也提到,写这本书的时候差点让他崩溃,因为搜集到的材料包含着大量人性的负面。我可以想象并且能理解作者的感受,因为我阅读完这本书后,心情也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这些官员堕落的原因五花八门,但却似乎是合情合理,有的因为感情创伤,有的因为怀才不遇,有的因为沉浸爱好,有的因为追求浪漫,有的因为晋升失败,有的因为爱慕虚荣,有的沉浸权利。围绕着事件发生的,是每个贪腐官员的社会关系,也就是兄弟、夫妻、朋友、同学的关系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换个角度说,如果你的爱人十分爱慕虚荣,有强烈追求物质的欲望,你难道就要断绝夫妻关系吗?我国是非常注重人伦关系的社会,作为一个官员,难道是要斩断人伦,断绝七情六欲,然后变得刀枪不入吗?先国后家这种思想,要求的是官员们用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力量去对抗,而官员们其实也只不过是个普通人。不由感叹,个人对抗环境真是太难了,或许,每个人都需要有一种至高无上的精神境界才能帮自己一把。

《追问》中的贪腐官员,都曾经主政一方,很多人也是政绩显赫,他们也曾经谨言慎行,不曾触碰道德和法律的底线,但是诱惑就像洪水猛兽,一旦打开缝隙,往往如崩溃的堤坝,一发而不可收拾。从有底线到毫无底线,从被迫接受到四处伸手索要,一个官员只要放纵了自己一次行为,很多都一发不可收拾。这也是贪官贪污过程中的破窗效应,值得在职不在职的官员,墙里墙外的所有官员去深思。

在官场,贪腐和清廉,勤政和懒政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而懒政的官员清廉无为,贪腐而又勤政的官员治理有方。这往往给人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冲击,许多老百姓常无奈地想,能给老百姓办点实事,贪点就贪点吧,总比懒政而又贪腐的官员强百倍。

生活腐化还是贪腐官员的另一层外衣,很多腐败官员都和一名女性或多名女性有染,这也是近年反腐的共性问题,当一个官员政治信仰丧失以后,就会不讲政治底线了,精神信仰也随之坍塌,道德底线也不复存在。纸醉金迷和醉生梦死虽然有些夸张,但家外有家的情况已成为贪腐官员的标配,许多贪腐官员三妻四妾,多个私生子女的事情也是屡见不鲜。

贪官们往往都是过着两面人生,人前扮人,人后扮鬼。一个官员贪腐以后,常常有一种危机感,寻求精神寄托和及时行乐,成为官员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贪腐官员都表现出这种特征,他们一面高唱人生得意,一面求神拜佛,寻求庇护。《追问》中提到一位大师给某位官员开的药方是在小卧室悬挂群女裸像,并让官员广纳情人,以调和过盛的阳气,荒谬的不是大师的良方,而是官员虔诚地相信和践行。在公开场合,贪腐官员往往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副人民公仆的形象,并且还常常声色严厉地抨击那些不作为官员的丑恶行径。

这本书还给了我另一个想法,这些人虽然最后下场都不好,但其实曾经都是很优秀的人,有的毕竟还是给国家带来不少贡献的。然而官场上,还有很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他们并不犯错,也不怎么干实事,往往对国家和人民并没有什么作为。比如某位铁路部的涉事领导,虽然因为贪腐下马,但是我国铁路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其中有他的贡献,功不可没,真的很难说这种领导和碌碌无为的官员,是哪个对国家危害更大?

《追问》是直面贪腐官员内心的力作,当他们身处高墙,卸下荣耀与疲惫的外衣之后,往往能够心平气和地回味和剖析自己的从政经历和贪腐历程。真实而又直抵内心,每个故事背后都是痛定思痛的教训。每个官员失去自由之后,在对自己人生的经历回顾时,都有无限唏嘘感慨,每次诉说也是对自己一次又一次无情地鞭笞和拷问,只是他们再也回不去了。

【篇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反腐败斗争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反腐惩恶,正风肃纪,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全党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

《追问》是一部描述真实腐败案例的书,是直面贪腐官员内心的力作,书里面都是落马官员的心路历程,每个案例都令人震惊甚至感到压抑窒息,可以看到每个落马官员从清到贪的过程其实都不是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为贪腐的官员,而是属于心智不坚定,慢慢腐蚀的一个过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他们没有掌握权利的时候,大多数都是能力超群的精英分子,可一旦拥有了权利,就放松了警惕,放纵自己的行为,然后一步步地堕落,完全背离了当初加入共产党的誓言,更谈不上合格。

那么,作为一名机关党员,作为一名窗口服务人员在新形势下如何做才能合格?“两学一做”给出了参照答案,要立足岗位,做到心中牢记党的宗旨,手中紧握法律法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公证法律服务。

公证处作为窗口部门是政府为民服务的一个缩影,是代表政府机关门面的一个形象。新形势下,公证工作有了新的时代特点,做好接待服务工作,作为服务于窗口一线的一名工作人员,我深有感触,首先要切实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增强“四种意识”和“三个自信”,补足理想信念“精神之钙”,把群众的需求作为我们工作的第一要务,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最高价值追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直接服务的对象就是群众,只有时刻牢记“窗口服务无小事”,才能取得群众的配合和支持、理解和认可,才能让群众满意。

服务群众既是态度,更是本领。为群众服务,不仅要端正态度、建设制度,更要积累技能、锤炼本领,勤于学习,提高业务工作能力。公证工作专业性强,不熟悉业务,就难以谈得上服务好群众。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挑战,只有不断加强公证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知识水平,才能认真解答来访群众咨询的问题,用心接待好每一位当事人,努力做到让来访群众满意而归。

作风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利益,也直接关系到人心的向背。作为一名窗口部门的一线工作人员,或许有人认为跟贪腐还挂不上边,但也不能放松警惕,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作风建设会议精神,认真遵守党风廉政纪律,突出作风建设,贯彻整风精神,着力解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公证服务的能力,树立公正为民务实高效的良好形象。

窗口服务无小事,为百姓解忧是大事,用热情周到的优质服务彰显了公证法律服务在社会事务中的正能量,我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认真践行党员承诺。

【篇八】

在《追问》这本书里,每个人都认识到自己犯了错误,但每个人都并未真正意识到内心的问题症结。他们总是在躲避着自我思想中隐秘的黑暗面,追问不到内心的真实。

这里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以访谈对象第一人称来讲述的。他们讲述的内容中,包括大量的让我们瞠目结舌的违法违纪事实,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闻所未闻的平行世界。而我之所以如此欣赏这本书,还不仅仅是因为这可供谈资的生动事实,而是因为故事的主人公们认真讲述了自己的人生历程自己的职业生涯是如何开始的,自己早期是怎样奋斗的,自己经历了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变化,自己从何时因何故走向另外一条道路。这样,我们看到的就不简单是一个个的案例,而是一次次人生。就好像在《人民的名义》中,作者用大量的篇幅去展现了每个人的人生历程:李达康曾经在金山县副县长任上差点仕途终结,高小琴曾经是普普通通的渔家女孩,高育良曾经是儒雅刚正的法学教授,祁同伟曾经是身中三枪的缉毒英雄。  “如果你没有走对路,你走得越远,离魔鬼就越近。魔鬼,总是在各种邪路、错路前面守株待兔。”——这是《追问》中的一句话。

腐败几乎是妇孺皆知的关乎国家命运民族兴衰政权存废的天大问题,也是天大难题。不用追述过于久远的历史,就说如今在台湾成为在野党的国民党,曾几何时,在中国大陆可谓“一手好牌”占尽天时地利,最后却因其自身腐败不堪收拾民心丧尽而仓皇辞庙退守东南一隅。易劳逸先生有《失败的种子》一书,倾力探究其间根由。1949年以后的中国大陆,百废待兴,激情昂扬,起初奉行“一边倒”政策,腐败虽然不是最为突出的矛盾却引起一代开国者的高度惊觉反复警醒,李自成的教训,“赶考”永远在路上,响鼓重锤,而反腐手段也堪称凌厉果决,身份尊贵如刘青山张子善的饮弹毙命命丧黄泉就是明证。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腐败问题之积重难返之愈演愈烈之甚嚣尘上之触目惊心,几乎有大势如斯无力回天之叹,不是有反腐亡党不反腐亡国的论调颇为流行吗但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力度之大举措之严对形势估计之严峻扳倒大人物之众多社会震动之深远。他们有着怎样的成长轨迹心路历程他们是或蹩脚或高超的演员他们真的有过理想信念吗他们有着怎样的主观动机飞蛾赴火又有着怎样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一群体的内心深处最为幽微隐秘的暗角究竟蛰伏着怎样的“藏地密码”

人生,并不是一场比谁获得利益多的短跑冲刺,它更像一场注重过程的马拉松。选择了做党和人民的干部,更需要在这场比赛中追问自己的理想信念,校对好自己的行进方向,胜过欲望,跑得过诱惑,铭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d31ef6e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89.html

《《追问》读后感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