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暑的知识

发布时间:2020-04-13 16:18:0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关于大暑的知识



低温最高是大暑雨热汇聚利于农“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由于日照强,雨水多,雷鸣时常出现。

在我国华南以北的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如苏、浙、赣等一带处于炎热少雨季节,滴雨似黄金。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丰,粮丰棉丰”,“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等说法。

而在我国的华南西部地区虽然高温出现也频繁,但雨水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这里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意谓在夏天午后,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里,若闪电在西方,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要想躲避都来不及。

大暑三候“腐草化为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

大暑初候“腐草化为萤”。每到大暑季节,由于气温偏高又有雨水,一些细菌生长得很快,许多枯死的植物潮湿腐化了,并伴有腐烂的味道散发出来。这时,有些昆虫就在腐草周围活动。夜晚,经常可以看到萤火虫在腐草败叶间飞来飞去寻找食物。

大暑二候“土润溽暑”。这时节的土地一方面受着烈日的照射,温度很高,另一方面地表的植被则遮盖着地皮。夏季最热天的雨水渗入了地面,形成了松软而潮湿的土壤。溽就是温润潮湿的意思。如果在田间伸手在地表抓起一把泥土就会感到潮热而松软,这时的土地很适合作物生长。

大暑三候“大雨时行”。大暑时节,潮热的天气极容易形成雨水。“热极生风,闷极生雨。”这时节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人们出门时,哪怕是烈日高照也要带把伞,以备突然下起来的雨。这时候,土壤中的水分已不少了,如遇上更多的雨水时,下渗能力下降,雨水冲刷就容易形成灾害,所以,这一时期应注意加强防范山洪以及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箩

生机勃勃的盛夏,正孕育着丰收。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

大暑时节的地面温度是一年中最高的,地面的水分受阳光照射及高温的蒸发形成潮湿的空气,升到天空遇到高空的低温气团很容易形成降雨。夏季的雨水十分重要,此时的庄稼对水分的需求量很大。

“和到大暑日夜黄”,大暑时节到来,对于双季稻种植地区来说,大暑又是个紧张繁忙的收种季节,农民要及时收割早稻,抓紧插晚稻。“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此时,农人们顾不得避暑,对他们来说,这是一年中最紧张、最充满希望的时节,“双抢”战斗,已经在烈日下拉开序幕……

“头伏萝卜,二伏芥,三伏里头种白菜。”大暑时节,有些地方棉花已经成熟可以采摘了。棉花地里干枯的叶杆上长着一朵朵棉桃。棉花花铃期叶面积达一生中最大值,是需要水分的高峰期,必须立即灌溉。

华中地区春播的水稻和春玉米先后成熟,要抓紧收割。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伏旱期,旺盛生长的作物对水分的要求更为迫切。黄淮平原的玉米已经拔节孕穗,是产量行成最关键的时期,需要根据水分多少的情况及早灌溉,严防“卡脖旱”之害。这时北方河北等地的降水量明显增加,要注意防汛,防范山洪、泥石流和洪涝灾害,适时做好塘库蓄水和局地排涝工作。西北地区人们准备种植冬小麦的土地,给地里施基肥,浇灌伏水。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e7e96e5cc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e8.html

《关于大暑的知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