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兰亭集序》(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的意义。能力:1.理清课文内容层次
2.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情感: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难点: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以书法艺术名扬百世的《兰亭集序》作者是谁?王羲之(请一位同学板书作者:王羲之)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于兰亭,临流赋诗,各抒怀抱,记下了他们的千古风流,王羲之为这些诗作了书序《兰亭集序》《兰亭集》中的诗,到了现在,除了搞专门研究的人外,一般人了解甚少,而王羲之这篇序却声名远播,流传千古,除了它书法上的极高成就外,恐怕也有其内容上的原因。那么这篇作品的文学内蕴如何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探究一下。二、课堂检测:重点字词句(小组竞赛形式)1、重点实词2、虚词3、句式4、翻译三、(听录音)或全班朗读。注意朗读节奏,把握感情。(纠正读音)四、整体感知
1、全文共可分为三段,试从每段中找出一个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字眼。明确:乐——痛——悲(板书)【过渡】: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王羲之的情感世界。
2思考:为何而乐?为何而痛?为何而悲?、研习文本
(一)研习第一段
1、朗读第一、二自然段2在这一段中作者说“信可乐也”那么作者到底乐什么?结合文中的语句来分析一下。(学生在书中划出相关语句,学生分析,老师点拨并引导概括。明确: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贤人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美景流觞曲水,一觞一咏-------------------乐事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良辰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赏心【过渡】:第一段主要是记叙了兰亭宴会的盛况,表达自己的快乐心情,俗话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面对即将散去的宴会,王羲之发出了无限的感慨,心情一下子转入痛中来。(二)研习第二段
1、请同学们在第二段中找出能体现作者“痛”的语句来体会作者内心的痛。

1


(学生找谈感受老师点拨)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生短暂欣之所遇,快然自足
所之既倦,感慨系之————欲望永不能满足(世事无常)向之所欣,已为陈迹----------世事变化之快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生命终归于毁灭。
明确:——————生命短暂,世事无常(板书)【过渡】:作者由兰亭盛会的乐转入到人生的短暂,世事的无常之“痛”中来。是不是只有王羲之一人有“死生亦大矣”的痛惜呢?看看第三段,找出相关的语句思考这一问题。
(三)研习第三段
1、学生朗诵第四自然段。
2、思考:找出和作者生死观有密切联系的一句话,说说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观?明确:“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作者批判了时人的人生虚化的思想,认为生就是生,死即死,不可等同视之。介绍背景:
东晋时人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意志消沉,不求进取,认为人生无常,生死等同。
(先概括东晋时期的这种风尚,再谈为何会有这种思想。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最黑暗的时代,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
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思想虚无。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生就是死,死就是生,即所谓“一死生,齐彭殇”3、思考:对于作者的人生观,还有哪些人与之相同?
昔人
时人同痛“生命短暂,世事无常”后人六、总结: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会,都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结束语:
今天,我和同学们在这样一个时刻,一起聆听了王羲之面对生命的悲叹。王羲之虽然逝去了,但他的书法艺术却永远散发着魅力。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兰亭集序》我们,又该为我们的后人留下什么呢?这是这节课我留给大家思考的问题。
再诵读一遍课文,体味王羲之的人生态度。(师生齐读最后一段)七、作业:课外思考拓展
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已经是后之览者,应该有许多的感悟,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的,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悟?
人生苦短,人之共叹。但大多数却经受了人生的考验,创造了瑰丽的人生。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抒发的恰恰是建功立业的决心。苏轼:人生如梦,却表达的恰恰是建功立业的渴望。李白虽“人生在世不称意”,却高唱“长风破浪会有时”

2


毛泽东叹“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板书设计】

集会盛况良辰美景,乐事赏心

人生感慨生命短暂,世事无常
写序缘由生死问题,古今同慨
附:儒、道与魏晋士人的死生观:生命的短暂: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勃《滕王阁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前赤壁赋》
儒家: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子上》
儒家重视人的社会存在和现世存在,认为道德仁义远较个体生命重要,思考现世生活远较思考死亡重要,对死亡采取的是视而不见的态度,从而忽视了个体生命面对死亡时所应有的态度。西汉以后,经过统治阶级改造的儒家思想一统天下,士大夫将以仁义道德为核心的伦理观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理想作为自我价值的最高实现,希望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抱负和人生价值,他们面对死亡所表现也是儒家那种视而不见的风范。
道家:
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庄子·德充符》生死存亡为一体《庄子·大宗师》
道家的庄子对死亡则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大谈特谈死,死生词在《庄子》一书中至少出现过24次。他意识到死亡的恐惧和生命存在的有限性,死与生的问题是庄子人生哲学的底层。与儒家对死亡的视而不见不同,庄子创立了至人真人神人的境界来作为他的人生理想,最终用虚幻的理想境界掩盖了现实人生的苦难,也掩盖了他对死亡的恐惧感。所以庄子说生死存亡为一体,他以自然天命作为生死的本体,主张将个体的人完全返回到自然状态,让人在混沌的世界中听从天命,取消生死差别,这在某种程度上不能不反过来掩盖了他哲学中死亡意识的光芒。
魏晋士人: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鲍照《拟行路难》

3


时至魏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长期分裂动荡时期,社会陷入了旷日持久的混乱中,整个社会都在生死线上煎熬、挣扎上。浓厚的死亡意识笼罩着这一个时代,魏晋时代的人对死的恐惧和由之引发的对生的焦虑,这种感受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旧的虚幻的群体社会彻底解体了,昔日士大夫们赖以生存的儒家权威思想全面崩溃了。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鲍照《拟行路难》)士大夫的内心充满对时光易逝和生命飘忽的无限感慨,死亡是令他们感到恐惧和哀伤的幽魂,驱之不散。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徐干《室思》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阮籍《咏怀》)他们将生命比作朝露、比作暮春草,看作飘忽的轻烟,充满对生之无常和死之无奈的感慨。
此时,玄学兴起,玄学家致力于援道入儒,力图把儒家提倡的道德规范建立在道家自然本体论思想的基础之上。一般是在哲学上讲自然本体论,在政治上调和儒道,在人生方面追求玄远、超绝,成为魏晋士大夫的精神寄托。竹林七贤为例,三国魏时,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人为当时名士,游于竹林,号为七贤。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随之,云:死便据地以埋‟”《晋书·刘伶传》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晋书·阮籍传》
嵇康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与山巨源绝交书》
无论放浪形骸,还是自得自足,都源于对人生苦短的无奈,尤其是前者,对死亡意识的表现已达极至。
总之,魏晋人的死生意识是从个体的生命出发的对死的恐惧及对生的焦虑,是对人的生存困境的观照和思考,是对儒家生死观的反叛和对道家生死观的深化。它不凭仁义道德,也不凭自然万物来消解人的个体存在,从而消解死亡意识,而是直接面对死亡思考,因此,魏晋时代是文化观念充分开放的时代,不再单纯拘泥于儒或道。正如李泽厚所说,是人的觉醒的时代(李泽厚《美的历程》。正是在人的觉醒的人文思潮里,魏晋人在表面看似颓废、消极、悲观的死亡感慨中,深藏着他们对人生、生命强烈执著的追求和留恋,可以说是一种源自于死亡意识的悲怆的美丽


4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0afe8e8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1b.html

《《兰亭集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