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剧

发布时间:2014-08-04 22:42:1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婺剧(金华市、江山市)

      婺剧,旧称金华戏1949年秋改为今名。以唱浦江乱弹为主,兼唱高腔、昆曲、徽调、滩簧、时调,属多声腔剧种。形成于明末清初。流行的区域以金华、衢州为中心,函盖浙南、赣东北、闽北及皖南等地。其中的高腔包括西安高腔、西吴高腔与侯阳高腔,源于弋阳腔与义乌腔;昆腔为金华昆腔,现存宣平昆曲,俗称草昆;乱弹称浦江乱弹,以《二凡》、《三五七》主调;徽调,传自徽州,以《西皮》、《二簧》、《吹拨》为主调;滩簧,包括兰溪滩簧衢州滩簧浦江滩簧金华滩簧,唱调分平板、弦索两类;时调,为各个唱调的统称,多为单出的独立短剧。婺剧有自己独特的声腔与角色体制,并有独特的脸谱、服饰、道具及化妆形态。婺剧的剧目极为丰富,有18本高腔、36本昆腔、36本乱弹、72本徽调、9本滩簧、9本时调。具在很高的欣赏价值与历史价值。

  明清以来,金华一带是盐、丝入赣和漆、瓷入浙的商业贸易地区,加之物产丰饶,故历来是各种戏曲争胜斗奇之地。明中叶流行的义乌腔形成于金华府(治今浙江金华)属义乌县。明末的高腔、昆腔,清初的乱弹腔,清中叶的徽戏,均曾在金华流行。

高腔

  高腔有侯阳、西吴、西安、松阳之分。侯阳高腔流行于东阳、义乌一带,有人认为可能是义乌腔的派生,擅演武戏。西吴高腔因在金华北乡的西吴村开设科班而得名,其唱腔较西安高腔委婉、质朴,且多滚唱,与徽池雅调有渊源关系。西安高腔流行于衢州一带,衢州古称西安,故婺剧名。相传与弋阳腔有密切关系,也有人认为可能是西平腔的遗响。其曲调字多腔少,具有一泄而尽的特点。以上三种,均一人启唱,众人帮腔,锣鼓助节,音调随心入腔。

  多数高腔的特点是锣鼓助节,不管托弦,一人启齿,众人相和,声调高亢激越。而西吴高腔及松阳高腔却有乐队伴奏,是我国各种高腔中特有的形式。高腔曲牌很多,不同剧目有规定的套式。初用长短句词格。剧目丰富,如《槐荫记》、《合珠记》、《白兔记》等。

昆曲

  昆曲,俗称草昆金昆,是昆腔流传在金华一带的支派。因长期流动演出于农村的草台和庙会,以农民为主要观众对象,故语言较通俗,追求情节曲折,唱腔也不拘泥于四声格腔,以演武戏、做工戏、大戏为主。在明代之后,一直被视为婺剧诸声腔中的正宗。实际上是昆曲在衢州(今衢县一带)、金华的一个支流,在语言、曲调上均结合当地习惯予以简化或改变,故称草昆。现其剧目已较少演出,部分曲调则为乱弹声腔所吸收,如乱弹曲调中含有[昆头][小桃红][新水令][下山虎]等片断。

乱弹

  乱弹,因专工乱弹的乱弹班多出自浦江县,故又称浦江乱弹。以二凡、三五七、芦花为主要唱 

演员在排练调。其流行地区除金华、衢州、严州(治今浙江建德)外,也常在昌化、桐庐一带演出。二凡具北方戏曲唱腔的特点,有人认为源出于西秦腔,也有人认为源于安徽的吹腔和四平调。三五七具有南方戏曲唱腔的特点,属早期吹腔。有人认为其形成与皖南的徽州、四平、太平诸腔有关。芦花则源于吹腔一类,系徽戏遗响。

  据《中国戏曲曲艺辞典》:乱弹在婺剧中,指唱三五七”“芦花调”“二凡”“拔子四个声腔。三五七”“芦花调由安徽石碑腔演变而来,用笛主奏,曲调华丽、流畅、舒展,唱调字少腔多,后发展为字多腔少的叠板二凡是秦腔传到南方后演变而成的声腔,在婺剧中又发展为尺字”“小工”“正工”“凡字四种不同属性的曲调,又各有倒板”“原板”“流水”“紧皮”“垛板等不同板式,分别具有激昴、高亢、悲壮、沉郁等感情特点。拔子也有倒板”“回龙”“原板等板式。按定调性质,一般二凡三五七相联,芦花拔子相联。剧目较多,如《芦花絮》《桂芝写状》《雪里梅》《珍珠衫》等。

徽戏

  徽戏,自皖南传入。清末以来,大量皖人迁往金华一带,多数经商,徽戏随商路流入,金华、衢州两府本地徽班达三十余个,仅1918年前后开设的本地科班就有十余个。婺剧徽班自成一格,以拔子、芦花、吹腔等老徽调为主。唱西皮、二黄,表演粗犷、泼赖、朴实、健康,剧目有《二进宫》《法门寺》《青龙会》等。其中《火烧子都》《水擒庞德》等的表演风格,在今皮黄剧中较少见。

滩簧

  滩簧,相传源出苏州滩簧。乾隆、嘉庆年间(1936-1820),金华已有曲艺滩簧坐唱班。有人认为,滩簧系由往来于衢州、兰江的花船船娘卖艺带入,先有业余坐唱班,后由婺剧艺人衍为戏曲,成为婺剧声腔之一。有浦江滩簧兰溪滩簧东阳滩簧之分。剧目有《僧尼会》《断桥》《牡丹对课》等。解放后整理的传统剧目《僧尼会》《断桥》在剧本和表演上都有新的创造。

时调

  时调,是明清以来时尚民间小戏的统称。有来自明清俗曲,有的属南罗,有的为油滩,有的源于地方小调。由当地民歌、歌舞演变而成,是一种演唱农村生活小戏的声腔,剧目有《走广东》《卖棉纱》《王婆骂鸡》等。

  以上六种声腔,在婺剧中不是一戏混用,而是各个声腔都有一批专长剧目。最初,高腔、昆腔、乱弹等独立成班,后发展为合班,并有不同的组合。高、昆、乱兼唱的戏班,俗称三合班。以后,徽戏传入金华一带,有的三合班弃高腔而兼唱徽戏,有的徽班却兼唱乱弹。之后,又吸收了滩簧和时调。

表演特色

  婺剧的表演夸张、生动、形象、强烈,讲究武戏文做,文戏武做,所谓:武戏慢慢来,文戏踩破台。由于过去服装原无水袖,表演多在手指、手腕上下功夫,亮相、功架近似敦煌壁画的人物姿态,自具一格。且特技表演甚多,如变脸、耍牙、滚灯、红拳、飞叉、耍珠等。

  角色行当分老生、老外、副末、小生、大花面(净)、二花面(副)、小花面(丑)、四花面(武净)、花旦、作旦、正旦、老旦、武小旦、三梁旦、(第三位花旦)、杂(扮演神仙、老虎、狗,由管三箱的兼)共十五行。名演员有江和义、徐东福、周越先、徐汝英、周越桂、徐锡贵、王金龙、叶阿苟、郑兰香、葛素云、吴光煜等。

       200768,浙江省婺剧团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江山市婺剧团

  江山市婺剧团前身是金华五恒剧团,是一个实力雄厚,行当齐全,剧目众多的乱、徽、昆二合半。汤溪设县后为汤溪县婺剧团1958年转入江山为江山县婺剧团,1987年江山撤县设市,始称江山市婺剧团。

  江山市婺剧团认真贯彻执行双百方针、二为方向,传承、创作、排演了大量优秀传统剧目和历史剧、现代剧。1958年根据发生在江山真实故事创作编排了现代戏《松林斗虎》,并参加金华地区会演获一等奖、1959年参加浙江省文艺会演获一等奖;同年,被选入到北京参加国庆十周年庆典演出,被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录成电影全国放映。六十年代在江山县委的关心支持下,由上海戏剧学院改编排演了《三请梨花》、《双合印》、《双阳公主》、《血榜记》等,在上海演出得到了上海市委领导和上海文艺界的一致好评,连演三个月场场爆满;《三请梨花》晋京演出,受到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亲切接见。文革期间,江山婺剧团与江山越剧团合并为江山县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七十年代,先后排演了《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杜鹃山》、《盘石湾》、《红云岗》、《换了人间》、《江姐》、《洪湖赤卫队》、《逼上梁山》、《红灯照》、《红霞万朵》等。八十年代,复排了《三请梨花》、《双合印》、《双阳公主》、《血榜记》、《九件衣》、《百寿图》等;改编排演了《状元打更》、《孟丽君》、《血洗定情剑》、《恩仇记》、《画龙点睛》、《刘金定与高君宝》、《秦香莲后传》、《白蛇传》、《白蛇后传》、《天宝图》、《画皮》、《花烛之夜》、《二女争夫》等,创作排演了现代戏《胡子外传》、《逃犯》、《桃花湾的娘儿们》、《仙桃恋》、历史剧《碧血芳魂》、《三断岳州案》等。九十年代,创作排演了神话剧《江郎须女》、现代戏《毛主席做媒》等。2006年,创作编排了廉政历史剧《江山本色》。在省市各级会演、大赛中多次获得大奖。

  2008年江山婺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江山婺剧团还成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变脸、耍牙的传承基地。2010年作为文化交流的内容之一,江山婺剧团前往台湾表演神奇的变脸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下,剧团通过内部机制改革,激发艺术生产活力,从此,剧团发展走上了快车道。2010年江山婺剧团有2个节目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戏曲春晚,同时还在世博会浙江周上,展示了婺剧的风采。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1001acd6bec0975f465e29e.html

《婺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