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发现》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
所教年级
五年级
册次、单元
单元第8

设计主题
《童年的发现》
1.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
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抓住课题中“发现”一词,进行梳理明确本文的主要学习内容,了解“我”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的。引导学生读、思、议、品,理清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去感受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年少时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知识的渴求。从学文中促感悟,力求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2.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一篇鼓励知、鼓励大胆想象、鼓励探究发现的课文,通过作者回忆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件趣事,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心理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本文故事情节充满童真童趣,语言风趣幽默,并有多处内心活动的描写,真实展现了孩子的内心世界。学习这篇课文,要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和讨论交流,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我”发现了什么、是怎么发现的,从中激发学生勤学好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学习精神;体会心理活动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能真实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3.教学目标分析
1、知泼的语言风格。
2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究底和大胆想像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4.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教学难点:理解1、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2“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5.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揭题
1出示有关人类胚胎发育规律流程图。2、谈谈自己观看流程图后的感受。
3、师: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说他九岁时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追寻作家成长

的足迹,了解他《童年的发现》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初读课文
要求:①注意读准生字的音;②把课文读通顺;③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3、检查初读情况
①指名按自然段顺序读文;
②交流不理解的词语,相机进行介绍。(如:随心所欲、进化、绞尽脑汁等)
【设计意图:字词的教学是学文的基础,夯实基础,为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作好铺垫。4、快速浏览课文,说说“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出示内容:“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①仔细读读这几句话,理解句子意思,并带上自己的理解转述这几句话。
②联系整段话,反复朗读,体会当“我”发现这个规律时,是怎样的心情?(格外高兴、得意……)③指导学生朗读
【设计意图:回归课题,抓住文眼“发现”,使学生了解本篇课文主要讲的一件事情,把握住文章的中心内容。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师:作者的发现真有些奇特,他是怎样开始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1、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想想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探讨交流,理清脉络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①出示第三自然段内容:“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②想象这段话描写的情景,体会“我”在梦中飞行的无比快乐和惬意。③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是否有类似的经历,进行大胆的想象和扩充。④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师:“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①“我们”问了老师哪些问题?找一找,读一读。

“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那么这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这空间是什么道理?”“人怎么会是鸟?”
②想象当时的情景,分角色朗读对话,读出人物的心情,加深对人物的印象,感受到“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师: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①出示句子:‘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②想象“我”研究一条鱼的样子,会翻来覆去地看些什么?想些什么?4)师:“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个秘密的,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回忆讲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事。
【设计意图:从“我”的发现过程中,找出句子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使学生通过自己自行梳理,确定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合理取舍教学内容,做到“长文短教”。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体会作者寻根究底的执著精神。
四、深究课文,交流感悟
师:“我”为自己的发现找到了答案,“我”感到格外的高兴。在一堂生物课上“我”的发现又得到了证实。1、从文中找出证实“我”的发现的句子,并读一读。
2、出示句子:“按照引导的的观点,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①把这句话与“我”发现的内容进行比较,体会两种表达上的不同——表达的具体和概括。②想象“我”的发现被证实时的心情。
3、理解“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
4说一说“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含义。①引导学生回忆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伽利略的遭遇,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②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学生简介哥白尼、布鲁诺等人的遭遇。③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语句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读、思、议、想象,使学生进一步感触作者丰富的充满情趣的内心世界。四、总结全文,拓展思维
师:通过我们读文、感悟、交流,相信同学们对“我”——一个名叫费奥多罗夫的孩子有了一定的了解吧!1、说说“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通过学习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设计意图:学习课文后,引导学生说说学习这篇课文后受到的启发,促使学生在生活中要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遇到问题要勤于动脑思考,发扬坚持不懈、勤奋钻研的精神。五、布置作业
写一写自己的“发现”
6.教学评价设计
本教学设计旨在关注学生自身学习能力与个性的发展。通过课前有针对性的有效目标预设(课前预习),初步建构一定量的知识基模。同时以设立一系列的问题情境进入新授。在老师的引导点拨推促之中创设自主质疑、自主探究的氛围,学生敢于质疑、乐于探究,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兴致高涨。于是,便会有积极的思维、热烈的合作讨论、争先恐后而富有激情的汇报问答,甚至针锋相对的争辩。此时,知识在头脑中的建构进一步明朗化、细致化、深刻化。学生不仅兴趣盎然,他们学习的能力与个性的发展也得到了张扬。
正是出于这样的意图,我以为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紧扣学生本身的兴致,采取丰富多采的教学手段,实施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努力创设能够让学生能够自主发展、质疑探究的氛围。
7.板书设计

8、童年的发现
胚胎发育的规律
发现规律——→找寻答案——→得到证实
(梦中飞行)(追问老师)(遭受驱逐、迫害)
激发想象
启示:善于观察,大胆发现

8.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感受颇深。从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的课堂表现中,从学生全神贯注的凝听中,我感受到了教师成功的愉悦,这是本期以来最成功的一节课。课后做了认真反思,我觉得有几点值得肯定。
一、这一课的内容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首先课文篇幅长;其二内容上有些复杂,学生在理解胚胎发育规律这一抽象的问题时困难比较大。因此,我把这一课的教学放在最后,作为本单元的重头戏去认真对待,这样,学生有了前几课的学习基础,对本课的学习降低了难度。
二、我深知本课教学有困难,因此我进行了充分的备课,吃透教材,还较为全面地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让他们课前进行胚胎发育规律这方面的资料搜集,为课文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在课堂上,我抓住几个关键的问题来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勾画、批注,随着问题的解决,不光理解了课文内容,也领悟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并受到了一定的思想教育。四、资料的适时引用为课堂锦上添花。在讲解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

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时,我补充了有关大科学家布鲁诺因信奉和宣扬哥白尼的日心说而被罗马教皇活活烧死在罗马百花广场的火刑柱下的资料,学生听得都入迷了,从他们那一双双痴迷的眼神中,我知道他们的情感火花正在脑际闪现……
但本节课也出现了问题。当我问:“你们在生活中也有过许多发现,来,说说吧!(我预先认为这将是一个精彩的瞬间)可出乎我意料的是,刚才还热闹的课堂一下子沉寂了下来,一个个默不作声,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此时,我脑中灵光一闪,何不讲一讲自己童年的发现来启发启发学生呢,于是我马上想到一篇文章,即蜘蛛在雨天结竖网,晴天结横网。于是面带微笑对学生说:“这样,我先来讲一个我童年时候的发现吧!“好!顿时,全班同学的目光都投向了我,我慢慢地讲到:“小时候呀……”话音刚落,教室里便慢慢地嘀咕开了但这时学生说出的发现多是用眼睛看到的,这种情况下,我让学生回忆课文,让他们说说作者的童年发现是什么,是用什么发现的,从而让他们知道发现可以是用眼睛看,还可以用耳朵听,甚至可以用脑子想。这样学生的观察就会是多角度的,对他们的观察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都将很有作用。
教师要随机应变,灵活处理课堂中的意外情况。我们虽然可以在课前作好充分准备,但再有预见性的教师也不可能预料到课堂偶发情况的出现;再周密的教案,也不可能为偶发情况事先设计好具体的解决方法和步骤.因为教学环境不是完全封闭的,更何况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向交流活动,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学生的思维发展、情感交流的情况,教师也不可能完全预见到.最后,我想说,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学机智是教师素质的画龙点睛之笔。让我们不断地在实践中学习、摸索、思考、积淀,不断地充实自己、追求个性、构建风格,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270cfbf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65.html

《《童年的发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