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16-07-26 09:26:2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现状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可支配财富不断增加,对银行理财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通货膨胀和负利率也催化了居民的投资热情。此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快了金融全球化的步伐,国外金融理财观念的更新互相渗透,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积极转型,寻求打破依靠存贷利息差的新型盈利模式。外在需求因素和内在创新发展因素共同推进了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迅猛发展。然而中国理财市场仍属于一个新兴市场,存在着制度尚不完善,监管尚不到位,产品设计单一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本文主要探讨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对银行理财产品未来发展提出政策建议,希望能对推动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和完善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关键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政策建议

Commercial Bank Financial Products Analysis

Abstract:Wi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rising income levels, increasing disposable wealth, so the demand for financial products is also increasing. Inflation and negative interest rates are also a catalyst for investment enthusiasm of residents. In addition,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o accelerate the pace of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foreign financial planning concept of updating mutual penetration, mak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to actively seek to rely on deposit and lending interest rate differential to break new profit model. In summary, the external demand factors and internal factors that work together to promot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products. However, the Chinese financial market is still in an emerging market, the system is not perfect, supervision is not in place, a single product design and information asymmetr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financial products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llenges,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products to mak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hoping to promote China's banking personal finance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play a facilitating role.

Key words: Commercial Banks Financial Products Policy Recommendation

要………………………………………………………………………………………

Abstract……………………………………………………………………………………

言………………………………………………………………………………………1

一、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历史沿革与发展………………………………………………2

二、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现状……………………………………………………………2

(一)理财产品发行规模不断扩大…………………………………………………………2

(二)理财产品发行主体结构相对稳定……………………………………………………3

(三)理财产品发行主体发行种类比较丰富………………………………………………3

(四)理财产品平均收益高于同期存款……………………………………………………4

三、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5

(一)理财产品设计单一,缺乏创新………………………………………………………5

(二)分业经营阻碍理财业务的创新与发展………………………………………………6

(三)投资者对利率市场化与理财产品发展认识存在误区………………………………6

(四)资金池业务对银行监管提出的挑战…………………………………………………7

(五)理财产品面临诸多风险………………………………………………………………7

四、政策建议…………………………………………………………………………………8

(一)积极打破传统盈利模式,加快战略转型……………………………………………8

(二)加强金融产品的营销和后续服务……………………………………………………9

(三)增强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丰富银行理财产品品种…………………………………9

(四)加强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管理………………………………………………………9

(五)加强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定位……………………………………10

(六)加强对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监管,引导银行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10

参考文献 ……………………………………………………………………………………10


引言

银行理财是在对目标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资产信用评估的基础上帮助客户管理财富的业务投资计划被定义为银行理财产品。理财产品作为银行的中间业务,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约定的方式承担收益和风险,银行只接受客户的委托管理资金。国内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的20多年来,发行种类日益丰富。从单一的债券型、外币型为主发展到如今的结构化理财产品、人民币理财产品为主,满足了投资者的多样化投资需求。发展初期,产品绝大数由国有银行发行,现在已经发展成以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主力,以城市商业银行为辅助,以农商行和外资银行为补充的多元化发行结构。可是各种缺陷、问题伴随着银行理财业务迅猛发展也不断凸显,理财产品缺乏新颖的设计理念,销售人员缺少相应的专业素养,资金池套利问题,市场定位不够明确,分业经营等问题都被投资者诟病,给理财市场的迅猛发展亮出红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国内银行理财产品的研究便具有的实际意义。规范理财产品的发行和销售降低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产品设计的创新和市场定位有利于理财市场长期发展。监管部门不断出台完善理财产品相关法律法规,为理财市场营造健康的外部环境,加快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对推进国内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具有重大的作用。

1、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历史沿革与发展

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9~2005),银行理财产品的萌芽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在2001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对外开放的交流使得国外先进金融理念渗透到国内。国内商业银行开始涉猎个人理财,接受客户的理财咨询为其制定财富管理计划。此阶段居民主要集中于对所持外币资产的保值增值。2003年,中国银行发行了我国第一款外币理财产品“汇聚宝”外汇理财产品。此后,国内商业银行也争相模仿推出外币理财产品,但都没有形成规模。200411月,光大银行推出投资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阳光理财B计划”,开创了国内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先河,揭开了我国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序幕。2004年是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研发的摸索阶段,还没有相关监管制度出台。这期间的产品的发行注重高门槛,较强的流动性,风险和收益一般较小。并且类型单一、设计简单。2005年年初国内出现首个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

第二阶段为(200511~2008年中期),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阶段。发行规模较萌芽阶段有显著的增加。这阶段,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民间资本需求大增,投资机会增多,金融市场整体表现良好,银行为了筹集更多的资金,在存款业务竞争日益激烈的此阶段,个人理财业务的重要性提高。我国银行理财市场得到了高速发展。银行理财市场从2005年的3560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08年上半年9100亿元人民币。200512月,拥有衍生品业务许可证的银行经银监会批准可以发行与股票、股指、商品等挂钩挂钩类理财产品。资金配置市场也开始逐渐涉及股票市场、票据市场等。产品类型丰富,结构化的理财产品收到投资者的关注。

第三阶段(2008年中期至今),银行理财产品成熟、规范阶段。2008年末,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降低投资者的投资热情,证券市场市值纷纷跳水,投资者选择抛售离场,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选择也趋于理性。发行银行也减少了与国外证券市场联动性强的理财产品,监管机构也加大监管力度,提高对理财产品发行的审批,严格控制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政府为了抵御金融危机的影响,投入4万亿保证GDP增长,造成通货膨胀率的提高,居民为了资产增值保值,将目光投向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虽然理财产品市场迅猛发展,但是问题也不断凸显。银行理财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之间互相模仿缺乏创新;理财销售人员不够专业;以及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资金池“庞氏骗局”等出现的问题都给理财市场的迅猛发展亮出红灯。这一阶段给相关监管部门提出难题,如何在保护投资者利益和促进过银行理财市场发展两者间权衡,制定出对双方都有利的监管政策。

二、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现状分析

(一)理财产品发行规模不断扩大

12004年至2012年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从种类和规模的变化。2004年以前,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品种单一,大多数属于外币理财产品,投资门槛较高。光大银行在2004年发行的我国首只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标志着我国银行理财市场步向发展之路。通过图1可以看出,2004—2012年,不管从发行数量还是发行规模上都取得空前的进步。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多,2004-2007年,发行规模平稳增长。2007年的大牛市,居民资金向证券市场涌入,理财市场表现不温不火,2008年金融危机给全球证券市场都造成很大的冲击,投资者持有的证券市值跳水,纷纷抛售恐被套牢,降低投资者的投资热度,对于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处于观望阶段,倾向于选择流动性高、风险低的货币型理财产品。这类银行理财产品被认为是股票的最佳投资替代品,为了满足投资者的需求,所以在2008年发行规模激增,比上一年上涨4.5倍,为理财市场吸引更多关注。之后三年,产品发行规模稳步上涨,满足投资者的需求。2010年,政府之前投入的用于抵抗金融危机的4万亿效果开始显现,通货膨胀率的提高,加上证券市场的持续不景气,同时之前银行理财产品风险和收益表现良好,投资者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需求更加迫切。其中,因为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央行银根收紧,信贷类、票据类理财产品受到追捧。所以在2011年,发行规模又迎来大发展,同期相比大涨50%。尽管目前相关监管部门对于理财产品的审批和监管更为严格,面临的挑战也更多,但对居民的投资热情影响不大,发行规模一直平稳增长。

1 2004—2012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及规模情况

(2)理财产品发行主体结构相对稳定

从理财产品的发行主体上看,在发展初期国有四大银行的职能分工逐渐明确后,形成以四大行为发行主体,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为补充的格局。现阶段,面向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投资需求,发行主体变得更加多样化,在传统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基础上又补充了城市商业银行和农商行,且新发行主体在发行规模和产品收益上表现抢眼。

1 20112012银行间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对比

通过上表可知,2011年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行数量占比75%2012年该比例降为65.76%,减少的份额主要被城商行及外资银行占有。其中城商行的发行数量增长迅速,累计增长8.24个百分点。发行占比与股份制银行与国有银行的发行占比差距已经缩小到不足10个百分点。但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仍在银行理财市场处于主力地位。2012年,股份制银行产品发行量首次超过国有银行产品发行量。农商行等构成的其他银行类则较2011年下降了0.64个百分点。总体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发行主体结构稳定,形成以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主力,以城市商业银行为辅助,以农商行和外资银行为补充的多元化发行结构,满足投资者不同的风险收益偏好。

(3)理财产品发行种类比较丰富

根据投资对象的不同,理财产品可以分为个人理财产品和机构理财产品。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绝大部分都是个人理财产品,机构理财主要集中于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根据投资期限长短分类,理财产品可以分为超短期、短期、中期、长期产品、超短期一般在6个月以内,短期产品在12个月以内,中期产品在2年以内,长期产品在2年以上。根据产品的标的物资产分类,产品可以分为货币型理财产品、股票类理财产品、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组合投资类理财产品、结构性理财产品。根据产品标价币种分类,产品可以分为人民币理财产品和外币理财产品。近年来新兴起QDII类理财产品,投资者的资金能够进入外国资本市场,丰富了投资者的投资渠道,有利于国际收支平衡。由于国内理财产品发行机构对国外资本市场不够熟悉,QDII类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货币市场、债券市场等低风险市场,与外国证券市场的联动也增加了理财产品的风险。

(四)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高于同期存款

2012年全年,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依然保持高于同期定存的收益率,全年发行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4.62%,高于人民银行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3.25%

根据利率期限结构理论,我们通过理财产品的设计期限揭示其流动性溢价的构成;流动性溢价是指投资者在持有理财产品的过程中,因为丧失了投资资金的流动性而获得的溢价回报,通常而言,被占用的资金时间越长,理财产品发行人就应该支付更高的利率。通过理财产品的发行银行的性质分类,揭示其信用溢价与部分投资者的偏好溢价;通过其发行的具体日期,揭示市场分割要素对于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同时,采用银行间同期限的质押式回购债券利率作为基准利率,因为相比定存利率,这一种利率有更好的期限匹配性,也能更好的反应银行间市场的资金成本。投资者在选择理财产品时,非保本保收益型产品的占比显著增加,保本收益固定型产品占比减少,说明投资者今年来有更强的风险偏好,对收益率有更高的要求。银行可根据这部分客户的要求,设计出更复杂、收益率更高的产品。

三、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1)理财产品设计单一,缺乏创新

与一般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同,银行产品在很大程度上的使用价值是一样的。一个需要20万元贷款购买住房的家庭,从甲银行还是乙银行获得这笔贷款,在贷款的使用价值上并没有任何本质的区别。由于银行业竞争激烈,加上监管部门的一些限制性规定,银行产品在价格上没有太大差别。加上银行产品一般不受专利保护,很容易被模仿,因此,虽然各家银行都在推陈出新,但这些产品在基本使用价值上都大同小异,具有相似性。银行理财产品的同质化还体现在产品的标的物上。目前较为普遍的是对存款、贷款和中间业务重新打包加工,出售一部分低风险收益。尽管仍有一部分与证券市场挂钩的结构化产品,但仍然属于“换汤不换药”,没有新的设计理念,例如混业合作,开发新的申购赎回模式,缺乏有效的突破和创新。究其原因,首先,与国外理财市场相比,国内起步晚,2004年才算是真正地开始发展人民币理财产品。其次,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大多数理财产品借鉴国外产品的设计,尙缺乏独立设计发行的能力,没有对潜在客户市场进行分析,没有对金融市场整体的把握。最后,从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来看,存贷利息差仍是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银行还是主要将业务开发放在了吸储和贷款上,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这种盈利模式会受到严峻挑战,银行也将逐渐转移重心到以客户为中心的零售业务上。有了迫切的压力后才会有创新的源动力。

(2)分业经营阻碍理财业务的创新与发展

目前我国银行业、证券业、信托业实行分业经营模式。银行业具有优质庞大客户群优势,并且营销渠道多,营销成本低;信誉度高。证券业相对银行来说作为第三方交易平台,具有规范的交易规则,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交易方便快捷,并且对标的资产的市值变动有最为迅速的反映。双方合作能节约申购时间,能以公告的形式向投资者宣传产品,投资者每天都能掌握产品行情。分业经营放大了从设计、销售、资金运用、后续服务、到期支付各环节的风险,在交接时也容易出现责任不具体、分工不明确的现象。以银信为例的混业合作中,银行将客户资金委托给信托公司,信托公司将其信贷资产借用给企业,银行会绕开监管,相当于变相贷款。虽然银信合作会出现企业不能按时偿还的资金缺口风险,但是提高了资金的使用率,对于各方而言都可获得客观利润,只要加以风险评估和监控,银信合作将会是银行理财产品创新的开端。分业经营不能整合各金融领域的信息资源和资金资源,加大了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难度,阻碍我国银行理财市场的发展。此外,国内个人理财业务与国外相比,在个性化程度上仍有很大的差距,投资范围狭窄,与保险业、证券业的割裂使得银行业无法与其联结实现产品的增值。

(3)投资者对利率市场化与理财产品发展认识存在误区

利率市场化是指资金的价格由供求双方决定。理财产品的本质是根据客户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收入和必要支出情况合理规划闲置资金。2012年,人民银行两次降息被业内普遍认为是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开端。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我国存款利率首次出现上浮,再加上央行两次降息,又因为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认识尚不深刻、全面,认为理财产品只是作为存款的替代品。不少人担忧会不会对银行理财产品的需求产生影响。统计表明,收益下降并没有降低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投资热度,即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影响较小。2012全年一年期以内产品除一季度在其他期限都表现出收益率下滑。而二季度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达到6.65 万亿,较一季度增加了21.23%。理财产品一般被认为是高息揽存的工具,利率市场化之后,产品的收益率能真实反映市场回报率,为银行理财市场竞争营造健康的外部环境。银行理财产品的本质是帮助客户进行资金的规划,不是存款替代品,更不是套利工具。利率作为市场的调节工具,还有一段漫长的路程。国内银行应该主动求变,寻找理财产品新型发行、营销模式,避免表内表外业务重叠。

(4)资金池业务对银行监管提出的挑战

银行理财产品被广泛认为是银行变相揽存的工具。为了完成季度或年度考核目标,目前银行一般都会采取发行短期或者超短期高息银行理财产品增加存款,这显然不利于银行零售业务的积极转型。这与监管机构监管不到位有密切关系。下图可以看出,6个月以内的理财产品几乎占到了80%的比重,高比例的短期产品比重利于银行利用“资金池”模式获得差额利润。银行通过发行短期限产品向资金池内“注水”,提前支取或者到期兑付即从池内“抽水”。银行通过池内蓄积的资金进行高收益投资,扣除到期支付给客户的收益后为银行所得。资金池存在明显的期限错配风险,在资金投资未到期之前遇到投资者提前赎回,“资金池”一下“抽干”,银行流动性就会收紧。

2 2012年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按期限分类占总发行量百分比

“资金池”模式运作理财业务存在明显缺陷,会导致银行理财产品的透明化程度低。一方面,银行理财产品设计并没有专利,尤其银行之间的竞争愈加白日化,如果透露过多投资计划会遭到抄袭,丧失竞争力,也会恶性循环降低创新动力,所以一般理财产品只会向外界披露投资范围和风险收益情况。另一方面,银行希望能运用这些资金赚取表外利润,对表内业务进行弥补,所以资金用途也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资金池业务作为代客业务纳入中间业务是存在质疑的,在不能替投资者承担风险的情况下,完全可以纳入自营业务管理。但这就使得表内表外业务交叉,难以管理。同时资金池对银行资金流动性提出更高要求,滚动发行的短期理财产品,如果遇到提前赎回或者投资负收益则会面临到期无法支付的资金缺口。这些缺陷对银行风险监控提出更高要求。只有加强对信息公开化程度的监督、单独设帐管理等,才能有效防范信用风险、法律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

(五)理财产品面临诸多风险

银行理财产品在国内也仅仅只经历了20年的发展历程,虽然理财产品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长足的进步并不能掩盖理财产品包含的诸多风险。首先,国内关于理财产品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没有明确操作的法律风险。过多的法律漏洞会滋生银行绕开监管的套利行为;其次,相关监管部门在鼓励银行理财产品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博弈中,无法制定有效的监管政策;再其次,对国内银行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评估系统也刚刚起步,从业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增加了理财产品的操作风险;最后,国内发行银行缺少一套严格有效的风险评估、检测流程,对产品的风险预测与实际风险存在偏差,存在信用风险。

4、政策建议

根据上文分析,可以看出造成我国理财产品市场无序竞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内在原因是理财产品的设计单一,不多元,缺少风险控制意识。外在原因是缺少规范的监管引导,没有一个透明、规范的外部环境。针对这些不足,应采取下列一些措施。

(一)积极打破传统盈利模式,加快战略转型

目前,降息背景下的利率市场化使得银行对优质贷款客户的争夺竞争日益激烈,同时部分银行的存贷比快触碰底线,风险放大引外界关注。显然,商业银行依靠存贷息差的传统盈利模式受到相当大的挑战。通货膨胀和负利率也催化了居民的投资热情,居民对理财产品的需求增加。此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快了金融全球化的步伐,国外金融理财观念的更新互相渗透,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需要积极转型来接受新的金融理念。整体转型是一个复杂又漫长的过程,不仅是自身内部机构的调整,经营理念向“客户第一”的转化,而且与外界经济、金融的宏观变动密切相关。商业银行应该避免相互模仿,恶意竞争,加强自身定位,寻求传统个人银行以外的零售业务转型,摸索自己的特色业务,创新中求发展。

(二)加强金融产品的营销和后续服务

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消费群进行分析,老年人群的占比要高于白领阶层。白领阶层的投资渠道主要是证券市场、外汇、黄金市场等。老年人群的投资意愿是为了手中的闲置资金得到保值。于是银行应有针对性地为其设计低风险但收益率应优于定期存款利率和国债收益率的理财产品。加强大堂经理岗对此类产品的营销,应着重强调与国债和定期存款的比较。在销售前,应向投资者详细说明产品说明书,并务必进行风险提示。后续服务期间,对于产品的实际收益率与预期收益率对比,多产品说明修正。银行定期对客户进行风险评级和产品收益报告,并调研客户对产品的使用感受。定期将信息反映给设计发行部门,不断完善,便于下阶段的产品推出。

(三)增强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丰富银行理财产品品种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可以单一投向某个市场,也可以多个市场分散组合投资。由于投资市场的联动性,银行产品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联,在产品的分类和收入统计上经常会发生重叠,很难将不同种类的产品完全割裂开来。结构类理财产品通过金融工程技术以一种产品作为基础资产,融合其他产品,互相联结,类似于“打包销售”,带动整体销售量。比如,存款类产品和贷款类产品相关联。产品差异化设计是以市场细分和定位为基础,运用金融工程技术,结合银行自身定位设计出凸显品牌的产品。具体途径包括:(1)利用金融工具单一或者组合的方式实现产品标的资产的多样化;(2)遵守监管规定,按照风险收益合理的匹配度,灵活调整产品期限,增强银行资金的流动性;(3)开发潜在客户群,例如工行首创的儿童理财卡;(4)实行灵活的发行和赎回方式;(5)加大理财团队对资本市场和目标客户市场的分析力度,减少对外资银行理财产品的依赖,自我创新,建立核心市场竞争力。

(四)加强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管理

银行理财业务在当今商业银行经营中有着相当大的地位,其风险管理也被纳入银行经营风险管理体系之中。一般,银行理财业务面临着法律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为了有效防范以上风险,银行应该从产品设计、销售或代理、后续服务等各个环节切实做出风险计量、风险检测、风险评估和风险处理,减少金融理财产品外在的风险。根据银监会定义,银行理财产品是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代理管理资金计划,而在业务实际发展过程中,产品还具有储蓄和信托的性质。在了解产品性质定位后,化解投资者对产品风险的认识误区,商业银行是在认真评估不同环节的风险,科学制定并实施与之配套的控制标准和措施的基础上发行的产品,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是可控的。最后,还需认真执行信息披露制度,对产品的投资范围、风险等级等关系到投资者切身利益的内容做到透明化公开,对于虚假公开信息的银行,对责任主体进行严格的责任追究,规范销售管理。

(五)加强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定位

市场细分是厂商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挖掘潜在市场最常采用的一种营销手段。理财产品的本质是根据客户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收入和必要支出情况合理规划闲置资金。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投资者有不同的价值观,按照年龄分类,30岁之前和55岁之后的投资者一般风险承受能力差,30岁至55岁之间的投资者风险偏好提高。一般商业银行都将客户分为五个等级,为A1~A5,对应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将银行理财产品分为D1~D5五个等级。除了部分外资银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的风险较高外,一般商业银行都会控制产品的风险等级在D3以下,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不会低于A3。以交通银行为例,交通银行对于目标客户大致分为三个等级:一般理财、交银理财和私人银行业务。相对应日均存款余额的要求分别为10万、50万、600万。更清晰的客户细分有助于商业银行针对性地设计产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留住优质客户。

(六)加强对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监管为其营造规范的外部环境

201211起,《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比以往更严厉地规范银行理财业务。银监会的这一举措有利有弊。优点在于规范了银行理财产品销售文本的管理,加大各环节的风控力度,对客户的风险评估的频率做出规定,同时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要求。随后又针对理财资金的期限和标的出台相应的规范。作为银监会关注的四大风险源之一,银监会更是严格监管套利行为,要求各银行排查产品风险。缺点在于银监会强力的监管提高了产品发行门槛,产品种类和数量都可能受到收紧。防范风险固然能保护投资者利益,但限制了银行的创新,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总体看来利大于弊。相应监管部门应该重点做好事前、事中控制。不仅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引导理财业务的开展,而且对于关联交易等作出风险监管。同时也要鼓励产品创新,为理财市场发展扫清障碍。目前,我国银行理财市场刚刚步入正轨,未来发展仍有巨大潜力,相信随着上文所提到的缺陷不断改进,外部监管不断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业务一定会得到更多的推广,帮助我国商业银行的转型。

参考文献:

[1]牟建华,胡亚林.构建个人理财业务新体系[N]..农村金融研究,2006(3):50-51.

[2]吴红高.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有效途径[N].金融经济,2006(2):53-54.

[3]李鹏.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N].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9):19-21.

[4]徐炜.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制约因素及出路探讨[N].金融经济,2007(12):77-78.

[5]刘锦辉. 国内个人理财金融产品创新研究[N]. 山西统计.2003(7):28-29.

[6]尚洪涛,李慧雪.浅析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披露[N].消费导刊,2008(19):87.

[7]杨飞.积极探索,理性发展,实现双赢—2008 年同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特点及启示[N].中国城市金融,2008(12):49-52.

[8]王积田,徐妍,王虹.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现状及SWOT分析[N].中国经贸导刊,2012(12):55-56.

[9]刘伟.个人理财[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107.

[10]黄祝华,韦耀莹.个人理财[M].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98.

[11]Jack R.KapoorLes R.Dlabay.Personal Financial[M]. LondonMcgrawHill High Education Press2009:p.27.

[12]Scottish Qualifications Authority. Financial Services[M].LondonAcademic Press2004:p.123.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3168d36ad51f01dc381f165.html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现状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