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语文 120篇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精选训练[含答案]

发布时间:2018-08-14 10:46:2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精品)备战2013中考语文 120篇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精选训练

原文             1.赵襄主学御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导读:王子期教赵襄主学御,特别指出: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皆如此,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   

注释 赵襄主: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易:更换。后:方位名词做动词,落后。调:谐调。诱:引导。……所以:这就是……的原因。

精练

.解释加点的词

1.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    ) 2.术未尽也(    )

3.先则恐逮于臣(    )    4.夫诱道争远(    )

.翻译

1.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2.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3.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 .你认为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你赞成王子期的看法吗?

原文                   2. 老马识途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  

导读 :自然万物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人能善于向大自然学习,则万物可为我所用,为人类造福。

注释管仲、隰(xi)朋: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孤竹:古国名。迷惑失道:迷路而找不到归途。掘:挖。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春往而冬反(    ) 2.迷惑失道(    )  3.遂得水(    )

二、翻译

1.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2.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三、文中故事是成语 的来历,现比喻

原文              3.穿井得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导读:传言不可轻信,要实事求是。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

注释常一人居外:经常派一个人在外面。国人道之: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得一人之使:意思是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节约一个劳动力,等于多得到一个人使用。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及其家穿井(    ) 2.国人道之(    ) 3不若无闻也(    )

二、辨析下列字的用法

1.吾穿井得一人            (   )

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   )

3.今日有,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   )

三、翻译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四、穿井得人的故事告诉我们 的危害。



原文                            4.南辕北辙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导读  成语南辕北辙可谓人人皆知,如果行动和目的相反的话,所得结果也只能是背道而驰。

注释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之:动词,往,到。 用:资用,即路费。御者:驾车的仆夫。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我欲之楚(  )2.将奚为北面(  )3.吾马良(  )4.此数者愈善(  )

二、翻译

1.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2.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三、成语 出自本文,比喻

原文              5.千里之马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①?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导读   “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涓人的一句反问可谓直接点出其举动的真正用意。而最后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可谓是在意料之中的事。

注释安事死马:要死马做什么?②捐:白白费掉。市:买。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君遣之    )     2.而捐五百金(   ) 3.于是不能期年(      )

二、辨析下列字的意义

    1.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    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

    3.而吾以捕蛇独存     )      4.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三、涓人为什么用五百金买下马的骨头?(用文中的话回答)



四、翻译

1.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



2.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原文               6.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导读:本篇运用了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使赵威后对齐使的反驳更具声势和说服力,言简意赅。

注释 发:启封。恙:灾害,忧患。说:通,高兴。本:根本的,重要的。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 2.不然 (    )3.苟无岁     )

二、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



三、赵威后的言论体现了 思想,历史上还有哪些哲学家、思想家有类似的思想?_

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中包含有成语 ,意义是 ,形容

原文              7.齐欲伐魏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于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

导读   :淳于髡用形象的寓言故事巧谏君王,避免了一场战争,可谓大功一件。

注释 淳于髡(kun):战国时齐国的上大夫。齐王:齐宣王,战国时齐国国君,姓田,名辟疆。环山者三:相当于三环山,意思是围绕着山追了三圈。无劳倦之苦:意思是没有费一点力气。顿:困倦,这里是使……困倦的意思。弊:疲劳,这里是使……疲劳的意思。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天下之疾犬也(    )  2.各死其处(   )

3.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   )  4.谢将休士也(   ) (   )

5.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 

二、翻译:

1.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



2.环山者三,腾山者五。



3.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三、文中故事与寓言故事 有异曲同工之处,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四、寓言故事的作用是

原文               8.赵襄子饮酒

  赵襄子饮酒,五日五夜不废酒,谓侍者曰:我诚邦士也,夫饮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病!优莫曰:君勉之!不及纣二日耳!纣七日七夜,今君五日。襄子惧,谓优莫曰:然则吾亡乎?”优莫曰:不亡。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⑥!然亦殆矣!

导读:赵襄子日夜饮酒不止,还不知醒悟,优莫将其与殷纣相比,使赵襄子霍然顿悟,优莫可谓善于劝谏的了。

注释 赵襄子:名无恤,春秋末年晋国大夫。废酒:停止饮酒。矣:语气词,了,表示已经实现的事情。殊:副词,很,极。殊不,意思是,一点也不。然则:(既然)如此,那么。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相亡:一块儿灭亡。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我诚邦士也(       )    2.君勉之!不及纣二日耳(    )(    )

3.今天下尽桀也(       )    4.不亡何待      )

二、选文然亦殆矣!的意思是 ,我们还学过, ,百战不殆。

三、翻译

1.夫饮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病!



2.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



四、优莫把赵襄子饮酒五日同纣的行为作 ,语意深长。

原文              9.沛公至咸阳

   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隘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导读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一,将萧何的深谋远虑刻画得淋漓尽致,刘邦得萧何可谓天助也

注释 具:通,全,都。户口:人口。……也:裹判断。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    )  2.以何为丞相(       )(       )

  3.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隘塞(    )

二、翻译

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隘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三、萧何是刘邦的谋士,夺得天下的功臣之一,刘邦得天下,其功不可没,历史上还有一个关于萧何和韩信的著名典故,即

原文              10.四面楚歌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账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④!”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导读:项王夜起悲歌,盖世英雄的穷途末路在形象地描写中呼之欲出。

注释 诸侯:指淮阴侯韩信、建成侯彭越等。楚歌:楚人之歌,用楚国方言土语唱的歌。不逝:是说被困而不得驰骋。逝,向前行进。奈若何:把你怎么安排。若,你。数阕:几遍。乐终叫阕。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  (    )     2.项王则夜起(        )

  3.自为诗曰(       )      4.莫能仰视(         )

二、翻译   

1.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歌数阕,美人和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项王兵败垓下,在___自刎,有关历史上这一典故,李清照曾写诗: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对项王的_______________之情;毛泽东也写过一首诗,其中有:宜将剩勇追穷寇,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11.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犹病诸

导读:狐丘丈人的三利”“三患之说,自古到今,很有道理,原因在于有些人得到三利之后纵情傲物,以至于物极必反,走向灭亡。而孙叔敖清醒从政,因而能善始善终,真是明智之人。世人在名誉、地位、金钱面前真要冷静小心啊!

注释 仆闻之:我听说。仆,谦称。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归,归结。尧、舜其犹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感到患苦。尧、舜,传说中的圣君。病,患苦。诸之乎的合音。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孙叔敖蹴然易容曰(      ) (       )     2.仆闻之(     )

  3.小子不敏(      )     4.官大者,主恶之(     )

二、翻译

 1.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



2.善哉言乎!尧、舜其犹病诸。



三、狐丘丈人说三利必有三患,其原因是什么?

原文               12.孔子见罗雀者

   孔子见罗雀者,所得皆黄口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不得,何也?”罗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黄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亦可得。孔子顾谓弟子曰: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福。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而有危亡之败也。

导读:文章借罗雀者之口,说明善惊远害贪食易得的道理,孔子告诫弟子以所从为祸福君子慎其所从,可谓警世之言。

注释 罗雀者:张网捕鸟的人。黄口:雏鸟的嘴为黄色。后又借指雏鸟。独:表示转折,相当于戆(zhuang):愚。败:祸乱,祸害。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大雀从黄口(    )  2.孔子顾谓弟子曰(    )

3.利食而忘患(    )  4.善惊以远害(    )

二、翻译

1.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



2.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而有危亡之败也。



三、孔子教育其弟子要慎其所从,与亲 而远 有相似之义。

原文                        13.教子

  王大司马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梁元帝时有一学士,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揜藏文饰,冀其自改。年登婚宦,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衅鼓云。

导读:文中列举了正反两个教子事例,孰好孰坏,读者一目了然。作者用意也不难分辨。

注释 王大司马:即王僧辨(?555),南朝梁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字君才,初仕北魏,归粱后任湘东王萧绎的左常侍及司马。(p n)城:也称湓口,古城名。梁元帝:即萧绎(508554),字世诚,南朝梁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人,梁武帝第七子。初封湘东王,镇守江陵(今属湖北),侯景叛乱时,派王僧辨、陈霸先等讨景,事平后,在江陵即帝位。在位三年,为西魏所掳,被杀。学士:官名,南北朝时,学士为编纂撰述之官。揜:同,遮蔽,掩盖。婚宦:结婚和做官。此指成年。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性甚严正(        )   2.年逾四十(        ) 3.少不如意(        )   4.揜藏文饰(        )

二、翻译

1.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中将魏老夫人教子与梁元帝时一父亲教子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作一正反_______,来说明教子的重要性,切不可一味娇惯溺爱自己的子女。

四、试举历史上有名的教子故事。(正面、反面)

原文            14.石崇与王桤争豪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罔然自失。

导读:石崇,一个较高级的封建社会官员,竟富甲天下,试问钱从何来,不问自知。而作为一国之君的武帝,不仅不管,反而帮助王恺与之斗富争豪,正如孟子所云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   

注释 石崇与王恺争豪:石崇和王恺争比豪富。石崇,宇季伦,西晋人,是当时最大的富豪。王恺,字君夫,官至后军将军。武帝,恺之甥也:晋武帝是王恺的外甥。武帝,晋开国君王司马炎。如意:一种供赏玩之物。疾:同,嫉忌。条干(g n)绝世:枝条树干世上少见。如恺许比甚众:像王恺那样的非常之多。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   ) 2.恺以示崇,崇视讫(       )

  3.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     ) 4.如恺许比甚众,恺罔然自失(       )(   )

二、翻译

1.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2.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三、文中描写石崇与王恺争豪,主要运用了 的方法。

原文             15.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⑤?”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导读:八九岁的孩子能在家庭遭难时毫不惊恐,很是了不起。说明孩儿的明理聪明,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株连迫害的罪恶。

注释 孔融被收:孔融被逮捕。建安十三年,融因触怒曹操,坐弃市(被判死刑)中外惶怖:朝廷内外非常惊恐。中外,指朝廷内外。二儿故琢钉戏:两个儿子仍然在玩琢钉游戏。琢钉,古时一种儿童游戏。冀罪止子身:希望罪责仅限于自己一身。意思是不涉及家属。二儿可得全不:这两个孩子可以保全他们生命不能?不(f u),同寻亦收至:不一会儿捕他们的人也到来了。寻,不久。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孔融被收,中外惶怖(   )(   ) 2.冀罪止于身(   )(   )

3.二儿可得全不(   )      4.寻亦收至(   )(   )

二、翻译

1.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2.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



三、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说明它的比喻义

原文             16.长安何如日远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⑤?”答曰:目见日,不见长安。

导读:明帝两次的回答不一样。自然不能都对,但他却都能说出个道理来。这是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

注释 洛下:洛阳,西晋时京都所在地。潸然流涕:不自觉地流下了眼泪。潸,流泪的样子。意谓:心里认为。居然可知:根据这一点可以知道。邪(y ):同举:抬起。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元帝问洛下消息(    )  2.潸然流涕(    )

3.元帝异之(    )     4.更重问之(    )

二、翻译

1.具以东渡意告之。



2.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



三、明帝两次回答问题自相矛盾,你怎么看待?

原文                      17.床头捉刀人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⑥?”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导读   :匈奴使者并不知座中的曹操是假的,但慧眼识英雄,决非平凡之才。曹操当机立断派人追杀他,也是防患于未然。

注释 魏武将见匈奴使:曹操将要接见匈奴的使臣。魏武,即魏武帝曹操。匈奴,古代北方一少数民族。雄远国:威震远国。使崔季珪代:()让崔季珪代替他(接见匈奴使臣)。崔季珪,名琰,字季珪,据说长得很有威仪。帝自捉刀立床头:魏武帝自己握着刀在床边侍立。捉刀,握刀。床,古时一种坐具,不是卧具。既毕:指接见完毕。魏王何如:(你看)魏王这人怎样?⑦雅望非常:高雅的风采很不一般。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l.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      )   2.帝自捉刀立床头(      )

  3.魏王雅望非常(      )      4.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

二、填空

魏武将见匈奴使使,词性为 解释为 使崔季珪代中的使,词性为_______,解释为________

三、在匈奴使者眼中崔季珪雅望非常,但曹操却是气度非凡。说明曹操虽形陋,但英雄气质自然流露,非崔季珪可比。此事世人多认为曹操阴险奸诈,你对曹操的看法是怎样的?

原文              18.雪夜访戴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导读    :雪夜喝酒、吟诗、忆好友、连夜冒雪乘舟访友,真是兴致极高。然而刚到门前却又抽身返回,真是高人雅致,此中真意,只可意会,不好言传。

注释 王子猷居山阴:王子猷住在山阴。王子猷(y u),名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儿子。山阴,今浙江绍兴。命酌酒:命令(下人)斟酒来喝。咏左思《招隐》诗: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左思,字太冲,西晋大文人。戴安道:名逵,字安道,名画家。剡(sh n):今浙江省嵊(sh ng)县。经宿方至:过了一夜才到。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夜大雪,眠觉(         )    2.四望皎然(    )

3.因起彷徨(        )       4.经宿方至(    )

二、翻译

1.造门不前而返。



2.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三、左思,西晋大文人,《招隐》诗曰:策杖招隐士,荒涂横古今。岩穴无结构(房屋),丘中有鸣琴。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试背诵。

四、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

 原文                        19.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大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导读:陈元方虽年小,对无信”“无礼的人正色批评,令人敬畏。有其子必有其父,从元方的年幼不凡可以看到陈太丘的为人和修养。

注释 期:约定时间。元方:陈太丘的儿子,字元方,名纪。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太丘舍去     )   2.尊君在不(        )3.下车引之    )  4.元方入门不顾      )

二、翻译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出下列句中省略的内容

过中不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20.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导读   :在文辞上下功夫提炼,叫做炼字。一字的精当,往往流传千古。柳絮因风起就使谢道韫名垂千古。

注释 谢太傅:谢安,字安石,东晋政治家,官至宰相。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俄而雪骤(      )  2.白雪纷纷何所似(       )3.撤盐空中差可拟    )(   )

二、翻译

柳絮因风起。

三、与撒盐空中差可拟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差强人意  B.参差不齐  C.成绩差  D.出公差

四、谢道韫,东晋女诗人,王凝之之妻,世称咏絮才。请再举出12个古代炼字流传千古的例子。



五、写出出于本文的成语:

原文             21.七步诗

  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导读:古人说兄弟如手足,但兄弟之间为了争王位、争财物而互相残杀的从古到今却屡见不鲜,这不是太可悲了吗!

注释 文帝:曹操之子曹丕。东阿王,曹操第三子,曹丕之弟曹植,大诗人。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不成者行大法(    )  2.萁在釜下然(    )

3.漉菽以为汁(    )  4.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   )

二、萁在釜下然解释为 ,写出一个同义的成语

三、《七步诗》一般写作:



四、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

原文                          22.太宗罢朝

  大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徵,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徵得直言。妾幸得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导读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可见魏徵正言直谏很多。尽管如此,也经常会触怒太宗。文皇后能在太宗盛怒之时,指出君圣臣忠之道并朝服以贺,也算是独具卓识之人了。

注释 太宗曾罢朝:唐太宗有一次曾在上朝时中途散了朝。太宗,指李世民。罢朝,指因生气而散朝。文德后:即长孙皇后,李世民之妻,死后谥文德,故称。不自得:不痛快。指意见被反对而窝火。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会杀此田舍汉    )(      )  2.谁触忤陛下(   )

  3.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   ) 4.妾闻主圣臣忠(   )

二、翻译

1.岂过魏徵,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2.妾幸得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三、用“‖”标示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四、唐太宗李世民曾说 ,可见魏徵之正言直谏。

原文                            23.永某氏之鼠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值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又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衣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日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导读:永某氏之鼠以为其饱食无祸为可恒窃时以肆暴,虽能得意于一时,终究要被扫除干净。

注释 拘忌:拘束和禁忌。值子:值,碰到。子,农历的子年。僮:未成年的仆人。仓廪庖厨:仓廪,粮仓。庖厨,厨房。衣:衣架。累累:一个接一个。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不畜猫犬( )2.悉以恣鼠不问( )3.某氏室无完器( )4.假五、六猫( )

二、翻译

1.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2.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



三、这则寓言故事中的永某氏之鼠比喻

原文                      24.临江之麋

   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三年,麋出门外,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导读在主人的骄宠下,稍大则忘己之麋也,欲与外犬嬉戏,终于被食却至死不悟。可见恃宠而骄终不会有好下场。

注释   临江:地名,江西省清江县。(d ):恐吓。稍:渐渐。使与之戏:即使其与之戏,让狗和小鹿一起玩耍。良:的确。俯仰:周旋,应付。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畋得麋麑(       )      2.自是日抱就犬    )   3.习示之(   )

4.然时啖其舌      )  5.麋至死不悟(       )    6.走欲与为戏(     )   二、翻译

1.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



2.外犬见而喜且怒,共食之,狼藉道上。



三、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原文                      25.荔枝图序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导读   :这是一篇说明文,短短不到一百三十个字,不仅写出荔枝的出处、外形、味道,而且还写出了摘下后短期内的变化情况。读此文,可以进一步理解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进一步理解杨贵妃何以爱吃荔枝,每日令人快马加鞭运来满足她的欲望了。

注释  华:花。  ②春荣:春天开花。荣,开花。  ③朵:指众多果实聚在一起,俗称嘟噜  ④缯(z ng):泛指丝织品。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荔枝生巴峡间(             )      2.树形团团如帷盖(            )3.春荣;实如丹(              )     4.壳如红缯(          )5.浆液甘酸如醴酪(        )     6.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 (            )

二、翻译

1.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2.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三、这是一篇题画的文章,属说明文。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它写了荔枝的 ,又写了摘下后短期内的___情况。在当时,的确是一般远离产区的人所不了解的。

四、作者白居易, 大诗人,字 ,号 ,著有《白氏长庆集》。

 原文                           26.三上

  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导读:名人大家读书尚且做到未尝顷刻释卷,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注释  钱思公:即钱惟演,吴越王钱俶的儿子,从其父归宋,宋景枯中以枢密副使任西京留守。西洛:西京洛阳。僚属:官府的佐助官。当时,欧阳修、谢绛等都是钱惟演的僚属。经史:经书和史书。小说:杂记类书籍。小辞:指短小的诗词。谢希深:即谢绛,欧阳修的朋友。宋公垂:即宋绶,家富藏书,以读书敏慧强记著名。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钱思公虽生长富贵(         )    2.在西洛时尝语僚属(       )

  3.讽诵之声琅然(        )         4.闻于远近(        )

  5.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   6.亦笃学如此(        )

二、翻译

  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三、文中介绍钱宋两人读书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读书的共同点是(     )

    A.都喜欢在上厕所时读书。

    B.都是抓紧时间勤奋读书的。

    C.都是边读边诵,声音洪大响亮。

四、作者介绍了钱惟演、宋绶两人的读书故事,又补充了自己三上的写作经历,目的是告诉我们 的道理。

原文             27.名二子说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

导读    :苏洵是个大文人,却偏偏以此二字给儿子命名。这是告诫苏轼不要过于外露,告诫苏辙要善于避祸为福,实际上是要他们加强自身修养。此文言简意丰,令人三思。

注释  辐:辐条,车轮。内周的短棍,用以支撑车轮。盖:车上用以遮日、遮雨的伞状物。轸(zh n):车厢底四周的横木。天下之车莫不由辙:天下的车没有不顺着车辙走的。由,顺从。辙,车轮压的迹道。车仆马毙:(一旦)车翻了,马死了。仆,倒,这里指翻。而患亦不及辙:车辙却也受不到灾祸。意思是车会摔坏,马会死,唯有车辙安然无恙。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         )    2.而轼独若无所为者      )

  3.天下之车莫不由辙(        )            4.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        )

  5.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       )

二、翻译

1.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



2.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3.辙乎!吾知免矣。



三、作者苏洵,北宋散文家。有二子,长子名苏轼,次子名苏辙,与其子合称三苏,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是个大文人,却偏偏以此二字名其二子,根据文意;

  轼,是诫子

  辙,是诫子

原文                          28.读孟尝君传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导读 :孟尝君传,指《史记·孟尝君列传》。王安石指出孟尝君非将士之人,只不过是鸡鸣狗盗之雄而已。而贤明之士是指能治国安邦的人,正因孟尝君门下尽是一些雕虫小技之士,所以真正的贤明之士是不肯投靠他的。观点有新意。其实这里有一个人才的标准问题。

 注释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孟尝君只不过是个鸡鸣狗盗之徒的头领罢了。特,只不过。狗盗,披狗皮,钻狗洞,进入别人家里进行偷盗。孟尝君被困于秦,使人到秦昭王宠姬处求援,宠姬向他索取狐白裘。孟尝君有一狐白裘,已献昭王。客有能为狗盗者,潜入宫内,将昭王之狐白裘盗出,献给宠姬而得以释放。鸡鸣,学公鸡叫。孟尝君逃脱后,恐秦王追赶,连夜奔走至函谷关,而该处规矩,须待天亮鸡鸣才能开关放行。客中有善作鸡鸣者,一鸣而群鸡齐鸣,守吏开关,遂得脱身。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士以故归之(       )(       )     2.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   )

  3.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        )  4.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

二、翻译

1.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



2.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 以南面而制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孟尝君是战国时齐国公子,名田文,他和 合称为战国四公子

   2.作者王安石, 临川人,人称临川先生。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本文中他的观点是

原文              29.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导读    :一个未尝识书具的人会要书具,而且不但能写字,又能作诗,这是不足为信的。但本文写作意图在于借此劝年轻人要努力学习。

注释  世隶耕:祖祖代代都从事农业。隶,属。书具:书写的用具。并自为其名: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      3.父利其然也(        )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       )(        )    4.从先人还家(        )

二、翻译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学习本文后,你有何体会?

原文              30.盲人识日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  自盘而至钟,自烛而至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

导读:要想了解某种事物,一定要接触它、观察它,通过实践了解它。单凭道听途说,走马观花,只能是一知半解。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生而眇者不识日(        )     2.他日揣籥,以为日也       )

  3.而人之未达也(         )       4.扪烛而得其形(         )

二、翻译

1.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



2.自盘而至钟,自烛而至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   



三、盲人识日的错误在哪里?

原文                           31.献曲求诗

  元丰五年十二月十九日东坡生日,置酒赤壁矶下,踞高峰,俯鹊巢,酒酣,笛声起于江上。客有郭、尤二生,颇知音,谓坡曰:笛声有新意,非俗工也。使人问之,则进士李委闻坡生日,作南曲曰《鹤南飞》以献。呼之使前,则青巾紫裘腰笛而已。既奏新曲,又快作数弄,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坐客皆引满醉倒。委袖出嘉纸一幅曰:吾无求于公,得一绝句足矣。坡笑而从之。

导读:这是一则写文人闲情逸趣的小品,写得清朗明快、情趣盎然。苏东坡生日宴饮,踞高峰,临大江,宾朋满座,举桌皆欢,这是情趣之一。李委知东坡生日而作新曲吹笛于江上,以笛声贺寿,作进见之礼,别出新裁,这是情趣之二。李委吹笛,技艺超群,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堪称出神入化,醉倒满座,这是情趣之三。没想到李委抛砖引玉,借此求诗,而且并非偶发求诗之想,而是袖出嘉纸,原来早有图谋;他的祝寿新曲《鹤南飞》捧得苏东坡心花怒放,虽然与李委素不相识,但东坡也就欣然从命了,这是情趣之四。读这样的小品,有一种超凡脱俗、耳目清凉、心旷神怡之感。

注释 元丰:北宋神宗赵顼年号。东坡: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下文,是作者自称。嘉纸:很好的纸张。嘉,美好的。

精练 

一、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酣  俗  腰  既  袖  从

二、翻译:

1.客有郭、尤二生,颇知音。



2.坐客皆引满醉倒。



三、李委仰慕苏东坡的诗名,遂借东坡生日而作新曲吹笛于江上,并以此求诗。请用一个四字格成语概括这件事。

四、李委得一绝句足矣。试查阅、抄写、背诵苏轼的两首著名绝句:《饮湖上初晴后雨》、《题西林壁》。

               饮湖上初晴后雨                        题西林壁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32.唐太宗论弓矢

  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动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导读:唐太宗治下的贞观盛世,其主要成因就是他能够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治理天下是这样,读书上进不也如此吗?

 注释 近以示弓工:近来把它给造弓的工匠看。脉理皆邪:木头的纹理都不正。脉理,指木纹。务:事务。数延见:经常召见。数(shu ),屡次。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   ) 2.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

  3.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   )  4.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

  5.联少好弓矢(        )(         )

二、翻译

1.自谓无以加。



2.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三、唐太宗说: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1.“识之犹未能尽指的是什么?



2.从这段话评价唐太宗的为政。

原文             33.王猛为京兆尹

  秦王坚自河东还,以骁骑将军邓羌为御史中丞。八月,以咸阳内史王猛为侍中、中书令,领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强德,太后之弟也。酗酒豪横,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猛下车收德,奏未及报,已陈尸于市;坚驰使赦之,不及。与邓羌同志,疾恶纠案,无所顾忌,数旬之间,权豪、贵戚杀戮、刑免者二十余人,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坚叹曰: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

导读:王猛严肃执法,不避权贵,是国家的重臣,苻坚叹曰: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苻坚怎么能没有法,只是没有执法的决心,没有必行之法罢了。《韩非子·有度》云刑过不避大臣,而不是刑不上大夫

注释以咸阳内史王猛为侍中、中书令:任命咸阳内史王猛为侍中、中书令。内史,官名领京兆尹:兼京兆尹之职。奏未及报:上报了皇帝不等批示。奏,奏请。报,批示。疾恶纠察:疾恨坏人,纠查案件。刑免:判刑、免官;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以咸阳内史王猛为侍中、中书令,领京兆尹(     )

2.特进、光禄大夫强德    )3.猛下车收德    )   4.与邓羌同志(   )

二、翻译

1.酗酒豪横,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



2.坚驰使赦之,不及。



三、根据文义,试对王猛、秦王坚作简要评价:

王猛

秦王坚

原文           34.赵奢收税于平原君家

  赵田部吏赵奢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赵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之。赵奢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使治国赋,国赋太平,民富而府库实。   

  

导读:赵奢严明执法,既有利于赵王,也有利于赵王族,但他敢于杀平原君的家人,很难得。平原君先暗后明,为赵王族利益出发,无可歌颂。但在封建社会里,居上位者能与万民共同奉公守法,利国、利民、利身,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注释赵田部吏赵奢收租税:赵国的田部官吏赵奢征收租税。赵奢,赵国名将,早先为田部官吏。平原君家不肯出:平原君家不肯交。平原君,赵惠文王的弟弟,名赵胜,任赵相,封于东武城,号平原君。加兵:发兵入侵。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   )(   ) 2.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   )

3.王使治国赋(       )      )  4.国弱则诸侯加兵(   )

二、翻译

1.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



2.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



3.君于赵为贵公子。



三、赵国的田部官吏赵奢征收租税,他对平原君的一席话中运用了 修辞方法。用一句话概括赵奢所言的内容

原文             35.三镜

  戊辰,徵薨,命百官九品以上皆赴丧,给羽葆鼓吹,陪葬昭陵。其妻裴氏曰:徵平生俭素,今葬以一品羽仪,非亡者之志。悉辞不受,以布车载柩而葬。上登苑西楼,望哭尽衰。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上思徵不已,谓侍臣曰: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

导读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深解其意,善于采纳明臣进谏,不断对照检点自己的得失,历史上贞观盛世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注释戊辰:这是贞观十七年正月的戊辰,这月壬子是初一,下推至戊辰是十七日。羽葆鼓吹:羽葆是用鸟羽装饰的车盖。鼓吹指鼓吹乐队,乐器有鼓、钲、箫、笳等。皇家给羽葆和鼓吹乐队送葬,是对死去大臣的荣宠。一品羽仪:一品官的羽葆仪仗。羽仪指羽饰车盖、鼓吹等。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今葬以一品羽仪(    )  2.悉辞不受(    )

3.上思徵不已(         )       4.非亡者之志(         )

    二、翻译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



三、由上文的故事可知即为 ,是历史上有名的明君,在位期间,善于采纳臣子的建议,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 的局面。

原文              36.毛遂自荐

  赵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平原君约其门下食客文武备具者二十人与之俱,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毛遂自荐于平原君。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导读:毛遂自荐并且在出使中建立奇功,从此流传于后世,被人津津乐道。但自荐也需要能力、自信和对国家的一腔热诚,盲目的自荐则是行不通的。

注释①“赵王句:赵王指赵孝成王,名丹,在位二十一年。平原君赵胜是赵丹的叔父。当时(258),秦将白起兵围赵国国都邯郸,情势危急,赵王让平原君去向南方大国楚国求救。后来取得楚魏两国的救援,击败了秦军。文武备具:犹言文武全才。称诵:称颂。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余无可取者    )       2.其末立见(      )

3.毛遂自荐于平原君    )    4.使遂蚤得处囊中(   )

二、翻译

1.赵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平原君约其门下食客文武备具者二十人与之俱。



2.使遂蚤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成语 都出自这篇文章。前者比喻 ,后者比喻

四、你如何看待毛遂自荐”?

原文             37.苟变吃人两个鸡蛋

  于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才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

导读:用才犹用木,要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则善用人者,对有缺点之才,也当不弃,切不可因小失大。

注释苟变:战国时卫国人。子思:孔丘的孙子,名伋,字子思。卫侯:指卫慎公。卫,战国时的一个小国,其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境。五百乘(sh ng):古代四马拉的兵车,一辆为一乘。兵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五百乘则有三万七千五百人。圣人:指英明的君主。杞梓(q z ):都是树木名称。干城:干,盾牌;城,城墙。用来比喻卫国的将领。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其才可将五百乘(    )  2.故弗用也(    )

3.然变也尝为吏(      )      4.良工不弃(    )

二、翻译

1.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



2.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三、选文选爪牙之士中的爪牙之士 ,现在爪牙一般比喻

四、于思在文中的重要的用才观点是 ,你如何理解?

原文            38.刘邦论得天下之道

  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群臣说服。

导读:刘邦在楚汉之争中最终大获全胜,他之所以能据有天下,善于用人是取胜的重要法宝。

注释列侯;汉代制度,王子封为侯的,叫诸侯;不姓刘的大臣因功封侯的,叫列侯。朕:皇帝的自称。因:就。以与之:即以之与之,把它(城镇、土地)赐给他们。(f ):句首语气助词,表示引起下文议论。子房:张良,子房,刘邦的谋士。本是战国韩国人,他家曾五世相韩,秦灭韩后,张良用全部家财访求刺客,要给韩国报仇。后来请个力士,袭击秦始皇于博浪沙(在今河南省原阳县东南),没击中秦始皇本人。张良改名换姓逃避于下邳(在今江苏省邳县东南),跟黄石公学了兵法,辅佐刘邦灭了项羽,封留侯。范增:项羽的谋士。年七十,辅佐项羽起兵成霸业。项羽尊他为亚父。灭秦后,项羽约刘邦在鸿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的项王营)会见,范增劝项羽借机会杀刘邦,项羽不听。后来刘邦进行离间,项羽果然怀疑范增,夺其权。他愤怒辞去,到彭城,背上生疮而死。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列侯、诸将毋敢隐朕(   )  2.陛下使人攻城略地(   )

  3.有功者害之(   )  3.给饷馈     )

  5.群臣说服(   )  6.此所以为我所禽也(   )

二、翻译

  1.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2.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三、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试举项羽拒不听从范增劝说的例子。

原文            39.前事不远  吾属之师

  戊子,上谓侍臣曰:朕现《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徵对曰: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上曰: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

导读:人常说:前事不远,后事之师。以古鉴今,善于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从而更好地走今后的路,是明智之举。   

注释奥博:含义深广。是:称赞,认为……好。非:批评,认为……不好。圣哲:道德高尚,天资聪明。俊才:出众的才智。曾:虚词,用来加强语气,可译为…………”竟然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朕观《隋炀帝集》(   )  2.勇者竭其力(   )

  3.炀帝恃其俊才(   )    4.骄矜自用(   )

二、翻译

1.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



2.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



三、本文谈到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唐太宗还曾说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原文             40.请君入瓮

  周兴与丘神勣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鞫之。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谓兴曰:囚多不承,当为何法?”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

   

导读:本文写的是来俊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及周兴作法自毙的故事。

注释:(w ng):大坛子。(j ):审讯犯人。推事:研究事情。(zh ):烧烤。内状:宫内递出的状辞。推:追究,检举。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   )  2.囚多不承,当为何法(   )

3.取大瓮(         )           4.因起谓兴曰(         )

二翻译

1.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



2.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



三、来俊臣请周兴入瓮,是采用了 的方法。

原文             41.

  世传虹能入溪涧饮水,信然。熙宁中,予使契丹,至其极北黑水境永安山下卓帐。是时新雨霁,见虹下帐前涧中。予与同职扣涧观之,虹两头皆垂涧中。使人过涧,隔虹对立,相去数丈,中间如隔绡縠。自西望东则见,盖夕虹也。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久之,稍稍正东,逾山而去。次日行一程,又复见之。孙彦先云: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

导读:本篇先写与同事观察虹出现时的情景,后借孙彦先之语,点出虹形成的真正原理: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深入浅出,生动传神。

注释:熙宁:宋神宗赵顼(x )年号,公元1068—1077年。契丹:宋时北部少数民族政权。黑水:今辽宁昭乌达盟林西县和克什克腾旗境内。卓帐:竖立帐篷。卓,直立。绡縠(xi oh );绡,薄纱。縠,绉纱。都是丝织品孙彦先:与沈括同时的科学家。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隔虹对立,相去数丈(   )   2.久之,稍稍正东(   )

  3.扣涧观之(   )(   )    4.都无所睹(   )

  5.逾山而去(   )   6.则为日所铄(   )

二、翻译

1.世传虹能入溪涧饮水,信然。



2.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



三、找出文中出现的表示时间的词:

四、《虹》涉及的是 方面的知识,选自 的《梦溪笔谈》。

五、本文说明了虹的变化和 ,作者认为虹形成的原理是 (用文中原话回答)

原文              42.陨石

  治平元年,常州日禺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时而又震一声,移著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许氏藩篱皆为所焚。是时火息,视地中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州守郑伸得之,送润州金山寺。至今匣藏,游人到则发视。王无咎为之传甚详。   

  

导读:沈括是北宋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被认为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一本《梦溪笔谈》流传至今,是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本篇对人所不常见的陨石的种种特征作了描绘。

注释:治平:宋英宗的年号。震:指雷响。(zhu ):附着,着落。宜兴县:在江苏省。王无咎:人名。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见于东南(   )  2.许氏藩篱皆为所焚(   )  3.是时火息(   )

4.极深(     )  5.尚热不可近(   )

二、翻译

1.少时而又震一声,移著西南。



2.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中描写陨石,多使用了 修辞手法,主要写了陨石的哪几个方面?

原文            43.正午牡丹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一见曰: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若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

导读:画家善于观察,才能画出常人所不见之处。而要想识画之妙,也非善于观察不可。人做任何事皆如此,岂止一画而已   

注释:其:它,指古画。房敛:花房紧收。善求:善于探求。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其下有一猫(   )  2.何以明之(   ) 3.日渐中狭长(   )

二、翻译

1.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



2.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



三、古人的画惟妙惟肖和丞相吴公能一眼指出画的是正午牡丹的原因,都是 的结果。

原文            44.江淮之蜂蟹

  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螫堪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尝血指也。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殪。然后连房刳取。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而来,悉可俯拾。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导读:人们利用能杀人的淮北之蜂与能敌虎的江南之蟹趋炎的弱点,捕杀它们毫不费力。本文以此来比喻那些趋炎附势的人是得不到好下场的。

注释:踪迹:跟踪寻找,动词。连房刳取:把蜂巢整个割下来。刳(k ),剖开刮取。悉可俯拾:全可以捡起来。悉,全。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蜂窟于土或木石(   )  2.则夜持烈炬临之(   )

3.蜂空群赴焰,尽殪(  )(  ) 4.一灯水浒,莫不郭索而来(  )(  )

二、翻译

1.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尝血指也。



2.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三、这则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原文              45.猫 犬

  东坡云:养猫以捕鼠,不可以无鼠而养不捕之猫;蓄犬以防奸,不可以无奸而蓄不吠之犬。余谓不捕犹可也,不捕鼠而捕鸡则甚矣;不吠犹可也,不吠盗而吠主则甚矣。疾视正人,必欲尽击去之,非捕鸡乎;委心权要,使天子孤立,非吠主乎?

导读:苏东坡的意思是:在什么位子上就做什么事,人应该恪尽职守。而更深入地认为占着位子不做事尚可,如果排斥忠良,觊觎要位,则万万不可留用。

注释:主:主人。非捕鸡乎:这岂不是和猫捕鸡一样吗?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蓄犬以防奸(   )    2.余谓不捕犹可也(   )

  3.不捕鼠而捕鸡则甚矣(   )4.疾视正人,必欲尽击去之(   )

二、翻译

 委心权要,使天子孤立,非吠主乎?



三、文中东坡云东坡是谁?你读过他的其他作品吗?



四、东坡在本文中的观点是什么?

原文                          46.与长子受之

  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不待远离膝下,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你在家汩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导读:朱熹教子珍惜学习机会,对儿子的良苦用心清楚可见;语重心长,发人深醒。

注释: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膝下:借指父母。(g ):搅乱,扰乱。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乡党:乡里、家乡的人。无忝(ti n):不要辱没。忝,辱。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在家足可读书作文(   )2.汝既不能如此(   )3.然今遣汝者(   )4.汝若到彼(   )5.则吾犹可望(   )  6.不然,则徒劳费(   )

二、辨析下列短语中的字,选出正确的意义

A.所以,因此    B.故意    C.老朋友D.旧有的,原来的

1.力改故习    )    2.故令汝一行(      )

 3.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    )  4.故弄玄虚(      )

三、写出然今遣汝的原因。(用文中原句回答)



四、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劝戒儿子珍惜时间,不要虚度人生。

 B.批评儿子不求上进,学业无成。

 C.希望儿子改掉旧习,发愤学习,有所作为。

 D.想让儿子摆脱家庭,改变学习环境。

五、文中奋然勇为之义为

原文              47.说 虎

  虎之力于人不啻(ch )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别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者,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导读: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一则有发达的大脑,因而有高于万物的智慧;一则有发达的双手,因而能制造并使用工具。有这两点,因而能无敌于天下。但有的人,有大脑而不会用智,有双手而不会使物,以至于只能自用而不用人,那么其结果必将是为人获而寝处其皮,实在太可悲了。

注释:又倍其力:它的力量又加倍了。力之用一:力量的功用只有一点。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        )  2.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        )

  3.则人之食于虎也       )    4.然虎之食人不恒见(          )

二、翻译

1.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



2.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者,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



3.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三、作者在本文中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原文             48.楚人养狙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其夕,相与伺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ku )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导读:此篇是一个寓言故事,说明当大众受蒙蔽时,有权势者尚可得逞于一时,一旦大众觉醒,那么蒙蔽大众的人必将被抛弃。

注释:养狙以为生:靠养狙来维持生活。狙(j ),猴类。旦日:(每天)早晨。部分:安排。赋什一以自奉:分给它们十分之一用来自己吃。相与:一起。破栅毁柙:打破栏杆,捣毁笼子。柙(xi ),关兽的木笼。惟其昏而奉觉也:正因为他们还糊涂而没有觉醒。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或不给,则加鞭棰焉(   )(   ) 2.山之果,公所树与(   )

3.狙公卒馁而死(   ) 4.众狙皆寤(   ) 5.一旦有开之(   )

二、翻译

1.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



2.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49.象 虎     

  楚人有患狐者,多方以捕之,弗获。或教之曰:虎,山兽之雄也,天下之兽见之,咸詟而亡其神,伏而俟命。乃使作象虎,取虎皮蒙之,出于牖下,狐入遇焉,啼而踣。他日,豕曝(p )于其田。乃使伏象虎,而使其子以戈椅诸衢。田者呼,豕逸于莽,遇象虎而反奔衢,获焉。楚人大喜,以象虎为可以皆服天下之兽矣。于是野有如马,被象虎以趋之。人或止之曰:是驳也,真虎且不能当,往且败。弗听。马雷口句而前,攫而噬之,颅磔而死。

 导读:象虎不是真虎,道理十分明白。如果自己以为像虎就是真虎,那么距离败亡也就不远了。

注释:患狐者:受狐狸扰害的人。或:有的人。无定指代词。牖(y u)下:窗户之下。焉:它。代象虎。啼而踣(b ):惊叫吓倒在地。踣,跌倒。驳(b ):马名。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乃使作象虎(      )   2.狐入遇焉,啼而踣(   )(    )

3.豕曝于其田(   )(    ) 4.被象虎以趋之(    ) 

5.颅磔而死(   )  

二、翻译

1.咸詟而亡其神,伏而俟命。



2.乃使伏象虎,而使其子以戈掎诸衢。田者呼,豕逸于莽,遇象虎而反奔衢,获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马雷口句而前,攫而噬之,颅磔而死。这个楚人犯了什么致命的错误?

原文             50.李氏之鸠      (陈子龙

  李氏有一鸠,能为人言,过于鹦鹉,甚慧,养之数年矣。日则飞翔于廊楹帘幕间,不远去,夕宿于笼,以避狸鼠。见僮婢有私持物及摘花者,必告其主人。

  晋人贾于吴者,见之,愿以十金易焉。鸠觉其意,告主人曰:我居此久,不忍去。公必欲市我他所,我且不食。主人绐之曰:我友有欲观汝者,即携汝归耳。至贾家,则舍之去。鸠竟不食,哀号告归。贾人怜其志,且恐鸠死而金无取偿也,遂捐金十之二,而以鸠还李氏。鸩乃食。   

导读:李氏鸠鸟对主人忠贞不二,当商人重金买它时,它眷恋故主,绝食抗议,而且整天哀号,表现了誓死不屈的坚强意志。这只人格化的鸠鸟,正寄托了作者陈子龙忠于明朝,忠诚不渝的节操,同时也辛辣地讽刺了那些向满清屈膝投降的逆子贰臣连禽兽都不如。

注释:陈子龙:明末的一位忠臣义士。明亡以后,他被清兵逮捕,自杀殉国。楹:堂屋前的柱子。(g ):做买卖,经商。十金:十两银子。绐(d i):欺哄。

精练:

一、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     ) 市(   ) 且(   ) 去(   )

     ) 怜(   ) 捐(   ) 乃(   )

二翻译

1.见僮婢有私持物及摘花者,必告其主人。



2.主人绐之曰:我友有欲观汝者,即携汝归耳。



三、作者在人格化的鸠鸟身上歌颂其美德,寄托其志向。试概括本文的主旨。

原文                     51.傅显迂缓

  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性情迂缓,望之如偃蹇老儒。一日,雅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或指所在,雅步以往。比相见,喘息良久。魏问相见何意。曰: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

导读:本篇通过对傅显的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一个个恪守礼教而误事的迂腐书生形象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

注释:雅:美好不粗俗。比:等到。适:刚才。假寐:不脱衣服小睡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亦稍知医药  )   2.或指所在   )3.比相见,喘息良久(     )  4.似乎可虑(     )

二、翻译

1.一日,雅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



2.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



三、请找出文中关于傅显迂腐、恪守礼教的描写。



四、你认为傅显不直接叫醒兰嫂,而最终导致孩子落井的原因是什么?

原文              52.祈梦决狱

  曩有县令,遇杀人狱不能决,蔓延日众,乃祈梦于城隍祠。梦神引一鬼,首戴瓷盎,盎中种竹十余竿,青翠可爱。觉而检案中有姓祝者,竹祝音同,意必是也。穷治无迹。又检案中有名节者,私念曰:竹有节,必是也。穷治亦无迹。然二人者九死一生矣。计无复之,乃以疑狱上,请别缉杀人者,卒亦不得。

 

导读:祈梦决狱,牵强附会,涂毒生灵。县令的糊涂表现令人不可思议,既可笑又可叹。当时清代官场的风气可见一斑,作者可谓用心良苦矣。

注释:蔓延:指案件牵连的人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 ng):古代的一种盆腹大口小。穷治:穷追不舍地审理。穷,尽、到底。治,审理。根据下文的然二人者九死一生矣可知,此处穷治实指严刑审讯。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字

1.曩有县令(       )   2.乃祈梦于城隍祠     ) 3.盎中种竹十余竿(      )   

4.然二人者九死一生矣(       )  5.乎亦不得(                ) 

二、翻译

觉而检案中有姓祝者,竹祝音同,意必是也。



三、对于文中县令断案的做法,最恰当的评价是(       )

    A.胸无点墨     B.牵强附会     C.东拉西扯     D.人云亦云

四、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有名的文言笔记小说集,与清代另一部非常有名的文言小说集的 并称。

五、与本文县令儿戏办案不同,《曹刿论战》中提出了慎重办案的重要性,当鲁庄公说自己 时,曹刿赞许地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原文             53.曹司农竹虚言

  曹司农竹虚言,其族兄自歙往扬州,途经友人家。时盛夏,延坐书屋,甚轩爽,暮欲下榻其中。友人曰:是有魅,夜不可居。曹强居之。夜半,有物自门隙蠕蠕入,薄如夹纸。入室后,渐开展作人形,乃女子也。曹殊不畏。忽披发吐舌作缢鬼状。曹笑曰:犹是发,但稍乱;犹是舌,但稍长,亦何足畏?”忽自摘其首置案上。曹又笑曰:有首尚不足畏,况无首也。鬼技穷,倏然。及归途再宿,夜半,门隙又蠕蠕,甫露其首,辄唾曰:又此败兴物耶?”竟不入。

导读:俗话说邪不胜正,鬼的伎俩在堂堂正正的人面前就无计可施了。鬼是不存在的,但社会上的邪气却是有的。只有发扬正气,邪气才无市场。

注释:曹司农竹虚言:曹竹虚司农说。司农,官职名。(sh ):县名,在安徽省。殊不畏:一点儿也不害怕。(sh )然:很快地。这里指很快地消失不见了。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延坐书屋,甚轩爽(      )    2.是有魅,夜不可居(    )

  3.忽披发吐舌作缢鬼状    )    4.鬼技穷,倏然(    )

二、翻译

1.犹是发,但稍乱,犹是舌,但稍长,亦何足畏?



2.甫露其首,辄唾曰:又此败兴物耶?



三、请简析此文。



原文              54.题画二则

                  (一)

  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初放,绿阴照人,置一榻其中,甚凉适也。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风和日暖,冻蝇触窗纸上,冬冬作小鼓声。于时一片竹影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注释:新篁(hu ng)初放:新竹刚刚长高。绿阴照人:绿色的竹荫照上人身。阴,同窗棂(l ng):窗上雕花的窗格。冻蝇:秋冬受凉的苍蝇。于时:那时,当时。师承:受过老师指教,有相承的师法。

                  (二)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技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

   

导读:《题画二则》用两篇小短文将作画的真谛淋漓尽致的揭示出来。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

注释:勃勃:旺盛貌。这里解作情感冲动,画意突发。(sh ):忽然,迅速地。变相:样子改变。意在笔先:作画、作文,在下笔之前先立意,先构思。云乎:语末助词。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置一榻其中(      )          2.无所师承(    )

  3.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    )   4.趣在法外者(    )

二、翻译

1.于时一片竹影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



2.意在笔先者,定则也。



三、第二则短文谈到了眼中之竹 之间的关系。

四、作者通过这两则短文告诉我们师承并不是最重要的, 更重要。

原文              55.牧竖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导读:狼虽是凶残的动物,但狼所表现的母爱令人感动。两牧竖利用狼的母爱天性而杀害狼未免过于残酷。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母爱永远是伟大的。

注释:少顷:不一会儿工夫。致:使。舍此趋彼:离开这只小狼奔向那只小狼。前树又鸣:指前树上的小狼又叫。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l.两牧竖入山至狼穴(           )         2.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

3.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     4.既而奄奄僵卧      )

二、翻译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请说出阅读后的感受。

原文              56.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导读:人各有所长,物各有所用。此时,如果不是屠夫,恐怕什么人都会死于狼之口了。想当年,孟尝君不也是靠鸡鸣狗盗之徒而逃脱于虎狼一样的秦国吗?

注释:伏焉:躲藏在那里。顾:然而,可是。以吹豕之法吹之:用吹猪的办法吹它。吹豕,屠夫将猪杀死后,为了便于褪毛,在后腿下端皮上斜割一口,用力吹,使膨胀如球。这里是活吹。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    )    2.狼自苫中探爪入(    )

3.惟有小刀不盈寸(              4.股直不能屈(    )

二、翻译

1.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2.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三、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原文              57.与四弟书

  澄弟左右:

  吾不欲多寄银物至家,总恐老辈失之奢,后辈失之骄,未有钱多而子弟不骄者也。吾兄弟欲为先人留遗泽,为后人惜余福,除却勤俭二字,别无做法。弟与沅弟皆能勤而不能俭;余微俭而不甚俭;子侄看大眼,吃大口,后来恐难挽,弟须时时留心。同治二年正月十四日。

导读:曾国藩作为清朝显赫一时的高官,却时刻不忘嘱咐自己的兄弟、子侄要勤俭,戒骄奢。欲为先人留遗泽,为后人惜余福,除却勤俭二字,别无做法,真是至理名言。

注释《与四弟书》:这是曾国藩写给他四弟的家书。在读书、做人、持家等各方面,曾氏对其弟弟和子女们都要求很严。在这封家书中,他诚恳告诫弟弟勤俭的意义:要想福泽绵延,除却勤俭二字,别无做法老辈:长辈。奢:奢侈。骄:骄横,放纵。泽:恩泽。勤:勘勉,勤劳。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总恐老辈失之奢(    )   2.除却勤俭二字,别无做法(    )

3.余微俭而不甚俭       )      4.后来恐难挽(    )

二、翻译

    1.总恐老辈失之奢,后辈失之骄,未有钱多而子弟不骄者也。



    2.子侄看大眼,吃大口,后来恐难挽,弟须时时留心。



三、文中,曾国藩告诫弟弟勤俭的意义是

四、由此文可以看出曾国藩哪些方面的品性,试着概括。

原文                           58王冕求学

  王冕,字元章。幼贫,父使牧牛,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暮乃反,亡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然。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夜坐佛膝上,映长明灯读书。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称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

注释王冕:人名。挞:打。已而:不久。会稽:地名。韩性:人名。通儒:博通经典的儒士。卒:死。

精练

1.解释文中加点字。

(1)亡: (2)遂:

2.解释在下列各句中的意思。

(1)暮乃反:  

(2)乃不知有汉:  

(3)乃入见:  

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4.你最喜欢文中哪个人物,说说喜欢的理由。

原文                       59女娲补天

  往古⑴之时,四极⑵废,九州⑶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⑷。火爁焱⑸而不灭,水浩洋⑹而不息。猛兽食颛民⑺,鸷鸟⑻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⑼,积芦灰以止淫水⑽。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⑾,狡虫死,颛民生⑿。

注释

⑴往古:很远的古代。⑵四极:天的四边。远古时人错误地认为天的四边都有柱子支撑着。⑶九州:泛指中国的土地。⑷这两句说:天不能完整地笼罩大地,地不能周全地承受万物。兼,合拢。覆,覆盖。⑸爁焱(l ny n):大火燃烧的样子。焱,火花。⑹浩洋:水势浩大。⑺颛(zhu n)民:善良的人民。⑻鸷(zh )鸟:凶猛的大鸟。⑼远古人类认为水灾与龙作怪有关,故女娲杀黑龙以拯救冀州。冀州,古九州之一,这里泛指中原地带。⑽淫水:泛滥的洪水。  ⑾这四句话说:苍天修补起来了,天的四边扶正了,洪水涸竭了,中原平定了。涸,干枯;平,平定、安定。⑿生:得以生存。

精练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火爁焱而不灭    )   ②猛兽食颛民(   ) 

③鸷鸟攫老弱(    )(  )  ④淫水涸(      )   ⑤狡虫死    )

2.下面各句中加点的“以”与“杀黑龙以济翼州”的“以”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

A.策之不以其道            B.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C.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D.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3.用短文中的信息填空。

  这则神话选自《淮南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远古人类为改变生活环境而进行的无畏斗争。以女娲为例,她面对险恶环境,英勇奋战,“ ”显示了人类祖先与天地奋战的雄伟气魄和创造世界的伟大力量。

 4.传说女娲炼五色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梗峰下,后被茫

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悲欢离合,这个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 》。            

原文            60 燧人钻木取火

  遂明国①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遂木,屈盘万顷②。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於③其国,息此树下。有鸟若鴞④,啄树则灿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⑤人。

注释

①遂明国:传说中的国家名。②屈盘万顷:屈盘起来,占的面积有一万顷。③於:同“于”。④鸹:鸱鴞(ch xi o),鸟类的一科,头大,嘴短而弯曲,吃鼠、兔、昆虫等小动物,对农业有益。⑤燧:读作su

精练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①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    音

②默而识之     

2.翻译下列句子。

①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

译文:

②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

译文:

3.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它教给我们许多生存的本领,故事中的圣人就是被“ ”这一自然现象所启发,悟出了钻木取火的道理。

4.古今中外,依据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而发明创造的事例不胜枚举,请试举两例。

原文              61 精卫填海

     发鸠之山①,其上多柘木②。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③,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洨④,是炎帝之少女⑤,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⑥于东海。

注释

①发鸠(ji )之山:山名,旧说在今山西省长子县西。②柘(zh )木:柘树,桑树的一种。  ③文首:头上有花纹。  ④其鸣自洨(xi o):它的叫声很像自己呼叫自己。 ⑤少女:小女儿。 ⑥堙(y n):填塞,堵塞。

精练  

1.下面句中加点“是”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是炎帝之少女                B.吾尝疑乎是

C.挟泰山以超北海,是不能也,非不为也    D.由是感激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白喙    ②以堙于东海

3.翻译句子。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译文:

4.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表现了女娃

5.读完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

原文                     62 夸父逐日

  夸父①与日逐走②,入日③;渴,欲得饮,饮于河、渭④;河渭不足,北饮大泽⑤。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⑥。

注释

①夸父:《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有一个“博父国”。前人考证,“博父”就是夸父,是一个善跑的巨人。②逐走:追赶赛跑。③入日:进入太阳光圈。④河、渭:指黄河与渭水。⑤大泽:神话里的大湖,传说在山西雁门山北,纵横千里。⑥邓林:清代毕沅注释《山海经》说“邓林即桃林,邓桃音相近”。《列子·汤问》记载:“邓林弥广数千里焉。”即河南、河北、安徽三省交界的大别山附近。

精练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

①未至,道渴而死   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③不足为外人道也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夸父与日逐走    B.池非不深也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愚以为宫中之事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品以恢宏、壮烈的浓墨重彩,塑造了一个追赶太阳的巨人形象,始终把人物置于人(夸父)与自然(太阳)的矛盾冲突中,从而突出了人物。

B.夸父为了追赶太阳,一口气喝干了大泽的水,又向北去饮黄河、渭河的水。

C.神话结尾,那曾经与他一起奋斗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这就以浪漫主义的出奇想像,为夸父的形象增添了绚丽的一笔。

D.“夸父与日逐走”的故事,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渴求了解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勇于探索太阳的雄心壮志。

4.神话是一种虚构,它以形象来体现远古时代人们对现实的认识,请你谈谈对这则神话意义的认识。

原文             63鲧①禹治水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②,不待帝命③。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④。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⑤。 

注释

①鲧(g n):人名,禹的父亲。  ②这句说:鲧盗取了天帝的神土采堵塞洪水。帝,上帝,天帝。息壤,据说是天帝的神土,能不断生长,因而能堵塞洪水。堙(y n),堵塞,填塞。③这句说:没有得到天帝的命令。④祝融:火神的名字。羽郊:羽山的近郊。⑤这两句说:鲧腹中生下禹,天帝就命令禹平定了九州。复,同“腹”。据郭璞注曰:“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也。”卒,最后,终于。布,同“敷”,铺填的意思。传说禹吸取鲧治水不得法的教训,改用疏导的办法,终于治服了洪水。   

精练

1.下列加点字释义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鲧:窃帝之息壤    B.堙:洪水C.鲧复:又  

2.翻译句子。

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

译文:

3.有人说,在如何治理洪水这个问题上,鲧失败了,禹胜利了,但他们父子都不失为古代人良与洪水进行搏斗并取得最后胜利的治水英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谈谈你对鲧禹其人其事的看法。

原文                          64 嫦娥奔月

  羿①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②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③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注释

①羿(y ):尧时的善射者,《山海经》有羿射十日的记载。请:求。西王母:仙人名。②姮(h ng)娥:即嫦娥,羿之妻,汉代避文帝讳改姮为嫦。 ③斫(zhu ):砍。

精练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羿(      )请不死之药        ②谪令伐树(      )

③蟾蜍    )      ④常斫之    )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羿请不死之药      ②学仙有过   ③常斫之      ④过故人庄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③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相同,③④不相同       D.①②不相同,③④相同 

3.翻译句子。

羿妻姬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

译文:

4.在这个美丽的神话传说中,人们幻想的翅膀,就已翱翔于太空,飞腾到月亮上去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这个设想被科学创造所实现。1969721日,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你知道这三位宇航员的名字吗?

5.请你说出两个带“月”字的成语,并造句。

原文                      65 鲲鹏之变

  北冥⑴有鱼,其名为鲲⑵,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⑶,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⑷,其翼若垂天之云⑸。

  是⑹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⑺。南冥者,天池⑻也。《齐谐》⑼者,志怪⑽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⑾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⑿,去以六月息者也⒀。”

注释

⑴北冥(m ng):即北海。海色深黑,故称冥海。冥,亦作“溟”,一说因其广漠无涯,故称溟。⑵鲲(k n):大鱼名。⑶鹏:大鸟名。⑷怒而飞:奋起高飞。怒,振奋。   ⑸其翼若垂天之云:它的翅膀象悬挂在天空的一大片云彩,形容鹏鸟之大。⑹是:此,这。⑺海运:犹言海动,指海潮翻腾。海动时必有大风,鹏乘借风力徙往南海。则将:就要。徙:迁移。⑻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池。⑼《齐谐》:书名。⑽志怪:记载怪异的事。⑾水击:谓大鹏起飞时举翅拍击水波。⑿抟(tu 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凌借暴风之力,飞达九万里高。持:聚结、凌借。扶摇,风名,一种从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⒀去以六月息者也:言大鹏一去飞行半年,到南海休息。

精练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大鱼名)    B.怒(愤怒、生气)而飞

C.抟(聚结)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D.去以六月息(休息)者也。

2.对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名为鲲   ②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③其翼若垂天之云    ④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A.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译文:

②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译文:

4.《庄子》的文章恣肆奔放,博喻连篇,给后代留下了许多成语典故。今天我们常用的“___________”“ ”便出于这篇文章,其比喻义分别是:

原文              66 鲤鱼跳龙门

  龙门山,在河东①界。禹凿山断门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每岁季春②,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

注释

①河东:黄河以东。②季春:暮春,阴历三月。季,指一季的末一个月。此外,农历一季的第一个月称为“孟”,第二个月称为“仲”

精练

1.解释句中加点词“乃”的用法。

①乃化为龙矣  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③家祭无忘告乃翁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

②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

3.用原文语句填空。

  鲤鱼跳龙门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故事具体的时间是 ,文中同时描绘了跳龙门的盛况

4.每年都有无数的鲤鱼来跳龙门,而登上者“不过七十二”,而那些登上龙门的,也要经受火烧才变成龙。从鲤鱼变成龙的经历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原文                           67 牛郎织女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①劳役②,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③。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

  涉秋④七日,鹊首无故皆髡⑤,相传是日河鼓⑥与织女会于汉⑦东,役乌鹊为梁⑧以渡,故毛皆脱去。

注释

 ①机杼:机,织布机;杼,即梭,织布的梭子。②劳役:辛苦操作。③织衽:织布机上的经线叫衽。织衽就是拿纬线而贯经线的意思。④涉秋:入秋。⑤髡(k n):古代刑法之一,剃掉头发,使成秃头叫髡。⑥河鼓:星名,即牵牛。⑦汉:天汉,即银河。⑧梁:桥。

精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机杼    )     ②织衽(        ③涉秋(      )     ④髡(   )

2.加点字的解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相传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河东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是非功过不能相抵                               D.如是再三   

3.我们的古人既善于想象,又精于观察,由“ ”这一自然现象便推断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相会。

4.牛郎织女的故事为后世所传颂,到了现代著名诗人、学者郭沫若先生笔下,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有诗为证,这首诗就是《 》。

5.织女贵为天帝之女,因婚后废织衽而被天帝所罚,对于天帝这一作法,有人赞同,有人反对,谈一谈你的想法。

6.后世的人们根据这一神话传说,而编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的爱情故事,你知道这一故事的内容吗?

原文:             68 姜太公遇文王

  文王将田⑴,史编⑵布卜⑶,曰:“田于渭阳⑷,将大得焉,非龙非螭⑸,非虎非罴⑹,兆得公侯,天遗⑺汝师。”文王乃乘田车⑻,驾田马⑼,田于渭阳,卒见太公,坐茅以渔。

  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说⑽。曰:“自吾先君⑾太公⑿曰:‘当有圣人适⒀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

注释   

⑴田:田猎。⑵史编:名叫编的太史。⑶布卜:布,陈;卜,灼剥龟:陈龟而灼剥之,视龟兆的纵横以定吉凶,叫布卜。⑷渭阳:渭水的北岸,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做阳⑸螭(ch ):古代传说中没有角的龙。 ⑹罴(p ):棕熊。⑺遗:赠予,给予。⑻田车:田猎的车。 ⑼田马:田猎的马。⑽说:通“悦”。⑾先君:去世之父为先君。⑿太公:父称太公。先君太公连称,即去世之父的意思。   ⒀适:到。

精练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与语,大说__________②汤熨之所及也________③寒暑易节,始一反焉__________

2.“天遗汝师”一句中的“遗”与下列句中“遗”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路不拾遗    B.深追先帝遗昭C.得遗金一饼    D.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野径云俱黑     载与俱归

卒见太公      卒中往往语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

②文王乃乘田车,驾田马,田于渭阳,卒见太公,坐茅以渔。

5.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是历代贤明君主对待人才的态度,文王礼遇姜太公就是一例。你还能再举出历史上这样的一个例子吗?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原文                       69 武王伐纣

  武王伐殷,乘舟济河⑴,兵车出,坏船于河中。太公曰:“太子为父报仇,今

死无生。”所过津梁⑵,皆悉烧之。

  武王伐纣,渡于孟津,阳侯⑶之波,逆流而击,疾风晦冥,人马不相见。于

是武王左操黄钺⑷,右秉白旄⑸,瞋目⑹而撝⑺之,曰:“余任天下,谁敢害吾意

!”于是风济而波罢。

  武王伐纣,到于邢丘⑻,楯⑼折为三,天雨三日不休。武王心惧,召太公而问曰:“意者纣未可伐乎?”太公对曰:“不然。楯折为三者,军当分为三也;天雨三日不休,欲洒吾兵也。”武王曰:“然何若矣?”太公曰:“爱其人及屋上乌;恶其人者,憎其胥余⑽;咸刘⑾厥⑿敌,靡⒀使有余。”

注释

⑴河:黄河。⑵津梁:津,渡口;粱,桥梁。⑶阳侯:大波之神。⑷钺(yu ):大斧。⑸旄(m o):悬旄牛尾于竿头,军中持以指挥的。⑹瞋(ch n)目:发怒时瞪大眼睛。⑺撝(hu ):同“挥”,指挥。⑻邢丘: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温县东。⑼楯:同“盾”。⑽胥(x )余:里落中的屋壁。⑾咸刘:训杀。⑿厥:代词,那,那些。⒀靡:不。

精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乘舟济河(          ②左操黄钺,右秉白旄(   ) 

③憎其胥余(      )       ④靡使有余    )

2.解释下面多义词在句中的含义。

乘舟济河   于是风济而波罢

疾风晦冥  深恶痛疾

余任天下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靡使有余   望其旗靡

3.选出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

A.瞋目而撝之    B.云归而岩穴暝C.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D.楯折为三

4.下面各句中加点字和“天雨三日不休”的“雨”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一狼洞其中    B、其一犬坐于前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D.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5.武王、姜尚伐纣,命人把船只在河里全部毁坏,所过渡口、桥梁也叫人全部烧掉,其用意是 ,用来概括这个意思的一个成语是

6.“爱其人及屋上乌”,用成语来概括就是 ,后来就用来比喻

原文             70武王克殷

  武王⑴克殷⑵,召太公⑶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⑷?”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⑸;憎其人者,恶⑹其余胥⑺。咸刘厥⑻敌,使靡⑼有余,何如?”王曰:“不可!”太公出,邵公⑽入,王曰:“为之⑾奈何?”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邵公出,周公⑿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⒀,百姓有过,在予一人⒁。”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⒂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注释  

⑴武王:周武王,姓姬,名发,西周王朝的建立者。⑵克殷:攻下殷都。克,攻下。殷,商朝的都城。⑶太公:姜太公,姓姜,名望,字子牙,又名吕尚。西周初年辅佐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⑷奈其士众何:对他的士众怎么处置。奈何,怎么办,怎么处置。⑸乌:即乌鸦。⑹恶:憎恨。⑺余胥:墙壁。⑻厥:其,代词。⑼靡:无,不。⑽邵公:又作召公,武王之弟,因封地在召,故称为召公。   ⑾为之:对他们。为,对。之,指士众。⑿周公:西周初年政治家,武王之弟,名旦,因封地在周,故称为周公。⒀惟仁是亲:亲近有道德的。“惟()……是……”,宾语前置的格式。⒁予一人:即天子,此指殷纣王。 ⒂君子:有道者。

精练

1.下列句子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两项是(   )

A.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 B.使其各居其宅,田其田

C.百姓有过,在予一人D.将奈其士众何

2.解释下列句中“其”的意义。

①知其可而为之______________  ②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____________

③使其各居其宅_____________  ④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____________

3.翻译句子。

①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译文:

②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

译文:

4.填空。

①“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可概括为成语_____________。②仿照“惟仁是亲”,再写出两个成语:

5.联系全文看,武王认为可以平定天下的因素是什么?

原文           71伯夷、叔齐之死

  伯夷叔齐①,孤竹②君之二子也。父欲立③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④善养老盍⑤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⑥载木主⑦,号为文王,东伐纣。 

  武王伐纣,夷齐不从,隐于首阳山⑧,采薇⑨而食。王摩子入山,难之曰:“君不食周粟,而隐周山,食周薇,奈何?”二人遂不食薇,经七日,天遣曰鹿乳之。二人私念,此鹿食之必美。鹿知其意,不复来,二子遂饿而去。

注释

①伯夷、叔齐:二兄弟。伯夷为兄,叔齐为弟。②孤村:殷时国名,在今河北省卢龙县到辽宁省朝阳县一带地方。③立:立为继承君位的人。④西伯昌:周文王姬昌,时为西伯,殷代州长称伯。善养老,敬爱收养老人。⑤盍:何不。归:投奔。  ⑥武王:文王的儿子,名发。  ⑦木主:木头做的神主牌位。载木主伐纣,表示伐纣是文王王命。⑧首阳山:山名,也叫西山,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南。⑨薇:植物名,也名野豌豆,花紫红,种子可吃。

精练

1.写出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

①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②君不食周粟,而隐周山

③中峨冠而多髯者 ④面山而居

2.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天遣白鹿乳之

A.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   B.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将军身被坚执锐

3.解释加点字的意义。

①西伯卒   ②盍往归焉  ③难之曰    ④二子遂饿而去

4.有人说:伯夷、叔齐食古不化,不知变革,认为臣弑君是不仁道的,殷纣固然残暴,但用武力来讨伐他,也是同样残暴,故而耻食周粟,以至饿死阳山,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一谈你对这二人所做所为的看法。

原文                      72 老父告诫孙叔敖①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②,后来吊③,孙叔敖正衣冠而出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不肖,使臣受吏民之诟④,人尽来贺,子独后来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益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天意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⑤!”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⑥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注释

①选自《说苑·敬慎》。孙叔敖:楚人,是春秋时楚国的名宰相。②衣粗衣,冠白冠:穿粗衣,戴白帽。③吊:慰问。④使臣受吏民之诟:让我受到官吏和老百姓的诟贵。这是表示谦虚的话,说自己无能。⑤余教:还没说完的话。⑥心:心欲。

精练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____________  ②楚王不知臣不肖_____________

③子独后来吊_________________  ④人尽来贺________________

⑤子独后来吊__________  ⑥岂有说乎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课文,理解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相同含义

使臣受吏民之诟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  苟富贵,勿相忘

禄已厚而不知足者人患处之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3.解释下列句中多义词的含义。

一国吏民皆来贺   有一老父衣粗衣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官益大而心益小   益习其声  无益吾事

4.翻译下面句子,并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

5.请用简炼的语意概括本文的中心意思。

原文                        73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⑴也,天下为公。选贤与⑵能,讲信修睦⑶。故人不独⑷亲其亲⑸,不独子其子⑹,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有所养,男有分⑺,女有归⑻。货恶⑼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⑽闭⑾而不兴,盗窃乱⑿贼⒀而不作,故外户⒁而不闭,是谓大同。

注释

⑴行:实行。⑵与:解作“举”,推选。⑶修睦:搞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⑷不独:不仅仅。⑸亲其亲:即以其亲为亲,意动用法⑹子其子:即以其子为子。⑺分:职分。 ⑻归:女子出嫁。⑼恶:讨厌。    ⑽谋:奸谋。⑾闭:被阻塞。⑿乱:造反的。 ⒀贼:害人的。 ⒁外户:从外面把门合上。

精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讲信修睦__________   ②盗窃乱贼而不作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点的词与“不独亲其亲”中加点的“亲”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尉果笞广    B.恢弘志士之气 C.稍稍宾客其父    D.无案牍之劳形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②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4.作者所描绘的“大同世界”是一个理想的世界,说说你对“大同世界”的看法。

原文                     74  学者有四失①

  学者有四失②,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③,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④。此四者,心之莫同也⑤。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注释

①选自《札记·学记》。②失:过失,缺点。③或失则多:意思是,有的失之于学得过多。④止:遇到困难就停止不前。    ⑤心之莫同也:心理各有不同。

精练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或失则多,或失则易_______________  ②然后能救其失也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的“之”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是     )

A.教者必知之    B.虽与之俱学   C.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D.学而时习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4.请你谈谈对教师作用的看法。 

原文               75 颜渊、季路言志

  颜渊、季路⑵侍⑶。子⑷曰:“盍⑸各言尔⑹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⑺,与朋友共,敝⑻之而无憾⑼。”颜渊曰:“愿无伐善⑽,无施劳⑾。”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⑿。”

注释

⑴选自《论语·公冶长》。   ⑵颜渊:春秋末鲁国人,名回,字子渊,孔子的学生。季路:春秋鲁国人,姓仲,字季路,孔子的学生。⑶侍:侍立,站在尊长的旁边。⑷子:指孔子。⑸盍:何不,疑问代词。⑹尔:你。⑺裘(qi ):皮袍。⑻敞:破旧,此处用作动词,解作用破。⑼憾:怨恨。⑽伐善:夸自己的好处。伐,自夸。善,好。⑾施劳:表白自己的功劳。施,表白。劳,功劳 ⑿怀之:使……得到关怀。

精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敝之而无憾   ②朋友信之

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老者安之”中的“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斗折蛇行  C.君将哀而生之乎     D.天下苦秦久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盍各言尔志?   

译文:

②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译文:

4.从颜渊、季路的话中可以看出两人的性格是:

颜渊

季路

原文                    76欲速则不达①

  子夏②为莒父宰③,问政④。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注释

①选自《论语·子路》。②子夏:孔子弟子,姓卜名商。③莒父(j f )宰:莒父地方的总管。莒父,鲁国的一个城邑,在今山东省莒县境内。④问政:向孔子请教怎样办理政事。

精练

1.下列句中加点的“为”与“子夏为莒父宰”中的“为”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为天下唱  B.项燕为楚将   C.吾为子先行    D.人之为虎食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你从这则短文中悟出的道理。

原文:            77发愤忘食,乐以忘忧①    

  叶公②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③曰:“女④奚⑤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⑥。”

注释

①选自《论语·述而篇》。②叶(sh )公:姓沈,名诸梁,春秋时楚国大夫。因封地叶城(今河南叶县南),所以叫叶公。③子:指孔子。④女(r ):同“汝”,你。⑤奚:何,疑问代词。⑥云尔:如此而已。云,如此。尔,语气词,相当“而已”。

精练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子路不对   ②女奚不曰

2.下列加点的“于”与“问孔子于子路”中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苛政猛于虎     B.行者休于树  C.告之于帝     D.生于忧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4.这段文字表现了孔子

原文:            78 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①日:“吾日三省②吾身:为人谋③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④而不习乎?

注释

①曾子(公元前505——公元前435):孔子的学生,姓曾名参(sh n),字子舆。②三省(x ng):多次反省。③谋:计谋,主意。这里作动词用。④传(chu n):传授。这里指孔子所传授的知识。

精练

1.解释句中加点词。

①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为人谋而不忠乎?

译文:

3.曾子“三省”的内容可以概括为________ 等几个方面。

4.读了这则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原文            79乐以天下,忧以天下①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②,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③?”

  孟子对④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⑤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⑥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⑦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⑧天下,忧以天下;然⑨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释   

①选自《孟子·梁惠王下》。《孟子》,孟子言论和事迹的汇编,共七篇,十四卷。孟子(约公元前372——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省邹县)人,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②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③乐:享乐。④对:回答。臣下回答君主提出的问题叫“对”。⑤非其上:即以其上为非,认为他们的统治不对。⑥民上:人民的统治者。⑦乐:以……为乐,意动用法。⑧以:介词,相当于“把”。⑨然:这样,代词。

精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②乐民之乐

2.下列“以”字与“乐以天下”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C.策之不以其道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与“未之有也”一句的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何陋之有     B.子何恃而往  C.甚矣,汝之不惠     D.吾谁与归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孟子主张统治者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则被进二步升华为

原文:           80人不可以无耻①

  孟子日:“人不可以无耻②,无耻之耻③,无耻矣。”

  孟子日:“耻之于人大④矣,为机变⑤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⑥,何若人有⑦?

注释

①选自《孟子·尽心上》。   ②耻:羞耻,羞愧之心。③无耻之耻:没有羞耻心的耻辱。④大:重大。⑤机变:伪诈巧变。  ⑥不耻不若人:不以不如别人为耻辱。耻,以为耻,意动用法。若,如,象。⑦何若人有:“有何若人”的倒装。即有什么办法能赶得上别人呢?何,疑问代词,在反诘句中前置,表强调。   

精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人不可以无耻____________     ②不耻不若人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无耻之耻,无耻矣。

②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3.孟子认为,具有羞耻之心是

原文             81学弈

  今夫弈之为数①小数也,不专心致志②,则不得③也。弈秋④,通国⑤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⑥;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⑦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⑧。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⑨?曰:非然也。   

注释  

①弈之为数:下棋作为一种技艺。弈,下棋。数,指技艺。②致志:用尽心志。致,尽,极。③不得:学不会。④弈秋:秋是人名,因为善弈,所以叫弈秋。⑤通国:全国。    ⑥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惟,同“唯”,只。“……为……”是一种宾语前置的固定格式。⑦鸿鹄:天鹅。⑧援弓缴(zhu )而射之:拉起弓来去射它。援,引,拉。缴,系着丝绳的箭。之,代词,指天鹅。⑨与:同“欤”,语气助词,表示疑问。

精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  ②思援弓缴而射之  ③虽与之俱学

2.下列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甚矣,汝之不惠   C.战于长勺   D.帝感其诚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惟弈秋之为听。

译文:

②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译文:

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告诉人们

原文                82屈而不信①

  孟子曰:“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能信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③,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④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⑤不知类⑥也。”

注释

①选自《孟子·告子上》。②信:同“伸”。③不远秦、楚之路:不以去秦国去楚国的路途为远。④恶:厌恶。⑤此之谓:这就叫做。⑥不知类:不知轻重主次。

精练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通“ ”,意思是

2.下列句中,“则”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   B.指不若人,则如恶之 

C.心不若人,则不知恶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3.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如有能信之者  则不远秦、楚之路

4.翻译句子。

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

5.“此之谓不知类也”“此”指代什么?“不知类”应该怎样理解?

原文:             83丹之治水①

  白圭②日:“丹之治水也,愈于禹。”孟子曰:“子过矣③。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④。今吾子⑤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⑥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⑦也。吾子过矣。”

注释

①选自《孟子·告子下》②白圭(gu ):战国时水利专家,名丹,字圭。③子过矣:您错了。子,表敬意的对称词。④壑:沟。⑤吾子:对人表亲切的称呼。⑥洚(ji ng)水:水不遵道而流,即洪水。⑦恶:憎恨。

精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丹之治水也,愈于禹   ②禹之治水,水之道也

2.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丹之治水也,愈于禹           B.禹之治水,水之道也

C.洚永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      D.禹之治水,水之道也

3.出自这篇短文的一个成语是 意思是

4.孟子为了反驳白圭的说法,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5.这篇文章给我们什么启示?

原文:              84天长地久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②”,故能长生③。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④,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注释

①选自《老子》。《老子》又名《道德经》。老子姓李,名耳,谥号聃,先秦著名思想家,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之一。②自生:经营自己的生存,注重自己的生存。 ③长生:长久存在。④后其身而身先:把自己放在后面,结果反而自己却能占先。

精练

1.指出下列句中“故”的意义和用法。

①公问其故 ②桓侯故使人问之 ③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非以其无私邪        ②故能成其私

3.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①后其身而身先   ②外其身而身存

4.翻译句子。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译文:

5.这篇短文表达了老子怎样的思想和世界观?

原文:             85以柔克刚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能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能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王。

精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其无以易之   ②是以圣人云

2.下列句中的“于”与“天下莫柔弱于水”中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叶公问孔子于子路         B.苛政猛于虎 

C.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D.其一犬坐于前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能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王。

4.在这则短文中,老子以水的特殊作用来类比 的道理,目的在于告诫人们为人要

原文:              86为义孰为大务①

  子硕问于子墨子曰:“为②义孰为③大务④?”子墨子曰:“譬若筑墙然,能筑⑤者筑,能实壤⑥者实壤,能欣⑦者欣,然后墙成也。为义犹是也,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   

注释

①选自《墨子·耕柱》。墨子(约公元前479——403):名翟(d ),鲁国人(一说宋国人),战国初期的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的创始人。《墨子》,墨家经典的汇总,先秦理论散文著作之一。②为:从事。 ③为:是,判断词。 ④大务:大事。  ⑤筑:捣,捣土使之坚固。  ⑥实壤:填充泥土。⑦欣:同“掀”举出。

精练

1.墨子,名 ,战国初期的 学说的创始人。他提倡“ ”,反对进行战争。

2.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通“ ”,意思是

3.找出“能实壤者实壤”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

能说书者说书

古义:    今义:

5.“为义孰为大务”,本文回答了这个问题吗?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原文             87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①

  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以为至巧。子墨子谓公输子曰:“子之为鹊也,不若翟之为辖②,须臾刘③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④之重。”故所谓巧,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

注释

①选自《墨子·鲁问》。②辖:车轴两头的插销儿。③刘:通“镂”,刻削。④石:古代以三十斤为一钧,以四钧为一石。

精练

1.指出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

①刘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   ②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成而飞之

3.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通“ ”,意思是

4.翻译句子。

故所谓巧,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

译文:

5.公输班做的喜鹊能飞,墨子为什么认为他不如自己巧?你同意墨子的观点吗?

说出赞同或反对的理由。  



 

原文             88 万事莫贵于义①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②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③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注释

①选自《墨予·贵义》。②今:若,如果。③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

精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贵”字。

①万事莫贵于义:

②是贵义于其身也: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

①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________  ②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于为之乎_________

③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___________

3.翻译句子。

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译文:

4.表明本文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能举出实例来证明本文的观点吗?

原文:           89 景公出猎⑴

  景公⑵出猎,上山见虎,下泽⑶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⑷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⑸所谓不祥⑹也。”晏子对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⑺。夫有贤⑻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⑼,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⑽者。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⑾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⑿为不祥也?

注释

⑴选自《晏子春秋》卷二。《晏子春秋》是记述春秋时期齐国晏婴的政治思想、政治活动的一部书。⑵景公:齐景公,春秋时齐国的国君。⑶泽:聚水的洼地。⑷寡人:古代君主的自称。⑸殆(d i):大概,恐怕。  ⑹不祥:不吉利。⑺是不与焉:这不同你所说的那些。⑻贤:贤人,有才德的人。⑼任:信任。⑽乃若此:就象这些。乃,是,就是。⑾如:往,去。⑿曷:同“何”,为什么,怎么。

精练

1.请从文章中找出两个含有指示代词的句子,再举出我们学过的课文中的两个例子。

文章中:①

       ②

课文中:①

               

2.与“殆所谓不祥也”一句中“所”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故有所览辄省记    B.持童抵主人所

C.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    D.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3.指出文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通“ ”,意思是

4.请用自己的话解释。国有三不祥”的具体含义。

原文:            90社鼠①

  景公问于晏子曰:“治国何患?”晏子对曰:“患夫社鼠。”公曰:“何谓也?”对曰:“夫社,束木而涂②之,鼠因往托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夫国亦有焉,人主左右是也。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性,不诛之则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③,腹而有之④,此亦国之社鼠也。”   

注释

①社鼠:藏身于土地庙内的老鼠。社,社庙,俗称土地庙。②涂:把彩粉或油漆抹在木质建筑材料的表面上,用来装饰或防虫蛀。③案据:安定。案,通“安”。据,也是安的意思。这里暗含包庇之意。④腹而有之:心腹亲近主人。  

精练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通“ ”,意思是

2.指出下列句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

①景公问于晏子曰  ②内则蔽善恶于君上

3.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①内则蔽善恶于君上  ②外则卖权重于百姓

4.“治国何患?”即“ ”,是个 句,译文是

5.这篇短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6.治理国家的心腹大患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原文:           91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①

  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②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③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④,常行而不休者,故⑤难及也?

注释

①选自《晏子春秋·内杂下》。②夫子:先生,对尊长的敬称。③常:一定。④置:弃置,放弃。⑤故:通“胡”,何。

精练

1.解释下列句中“及字的意义。

①故难及也     ②自古及今,未尝闻也

③若有作奸犯及翠为忠善者  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翻译句子。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3.晏子认为怎样才能容易的达到目的?(请用原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4.这则小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

原文:           92 晏子之御①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②之妻从门间③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以是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④。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

①本文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②御:车夫。③间:缝隙。④抑损:谦虚退让。

精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策驷马   ②甚自得也    ③夫自抑损

④晏子怪而问之   ⑤晏子荐以为大夫

2.选择对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①其妻请去(    )

A.前往     B.除去   C.离开     D.过去

②御以实对  (       )

A.正确     B.对证   C.回答     D.队列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晏子是齐国的国相,文中表现他是一个志得意满的人。(       )

②“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句中的“窥”音kù ,意思是缝隙。(       )

③车夫在听了妻子的话后,仍无所改变。    )

④车夫之妻埋怨丈夫给身高不足六尺的晏子赶车太丢人。     )

⑤文中“大夫”为春秋战国时的官名,并非现在的医生。(       )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

译文:

②既而归,其妻请去。

译文:

5.本文记叙了晏子车夫的转变过程,表现了车夫的 品质,从侧

面烘托晏子的 的高尚品格。

原文:             93景公闻命①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③狐白之裘④,坐堂侧陛⑤。晏子入见,立有间⑥。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日:“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如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注释

①选自《晏子春秋》卷一。晏子,春秋时齐卤人,齐景公时任宰相。 ②霁(j ):雨后或雪后初晴。③被(p ):同“披”。④裘:皮衣。⑤陛:宫殿的台阶。⑥有间:有顷,一会儿。

精练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

_______”通“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雨雪三日而天不寒”一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3.“雨雪三日而不霁。中“霁”的读音是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现代汉语仍保留了这个意思,请举出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句子。

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5.“雨雪三日”,景公为什么认为“天不寒”?

6.宴子巧妙运用什么方法使景公闻命,“出裘发粟与饥寒”的?

原文:            94运斤成风①

  庄子送葬,过惠子墓。顾谓从者曰:“郢②人垩③慢④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⑤运斤⑥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⑦。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⑧死久矣。’自夫子⑨之死也,吾无以为质也,吾无与言之矣。”   

注释

①选自《庄子》。《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先秦诸予散文的董要著作,这部书是庄周和他的弟子、后学的著作汇编。《庄子》文章已经脱离语录体形式,标志着散文这一文学样式发展到成熟阶段。   ②郅:楚国的都城。③垩( ):白色的土。这里作状语用。④慢:同“墁”,涂抹。⑤匠石:名叫石的匠人。⑥斤:斧头。⑦失容:改变颜色。⑧质:箭靶,引申为配手,即“郢人”。⑨夫子:那人。指惠子。

精练

1.解释下面“为”的含义

①尝诚为寡人为之     ②吾无以为质也

2.翻译下列句子。

①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

译文:

②臣则尝能斫之

译文:

3.成语“运斤成风”出自于此,根据本文,你以为“运斤成风”的含义是

4.做成一件事,都是内因和外因相配合的结果,你能结合实例,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原文               95丈人承蜩

  仲尼⑴适⑵楚,出于林中⑶,见佝偻⑷者承蜩⑸,犹掇⑹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

  曰:“我有道也。五六月⑺,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⑻;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⑼也,若橛⑽株拘⑾;吾执臂⑿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⒀。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

注释

⑴仲尼:孔子。⑵适:往,到。⑶出于林中:从林中经过。⑷佝偻:驼背。⑸承蜩(ti o):用竿粘知了。⑹掇:拾取。⑺五六月:指夏天。⑻锱铢:古代重量单位。一锱为四分之一两,一铢为二十四分之一两。借此指次数极⑼处身:立身。⑽橛(ju ):木桩,象木桩那样竖立着。用为动词。⑾株拘:带枯枝的树墩。⑿执臂:执竿的手臂。   ⒀唯蜩翼之知:即“唯知蜩翼”。用“唯……之()……”的格式作前置的标志,把宾语“蜩翼”置于动词谓语“知”之前。

精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不以万物易蜩之翼   ②孔子顾谓弟子曰

2.指出下列句中“于”的意义和用法。

①出于林中  ②乃凝于神  ③万事莫贵于义

3.翻译句子。

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

译文:

4.这篇短文的主旨句是 ,意思是:

5.老人粘知了的“诀窍”给我们什么启示?

原文:            96 庄周家贫⑴   

  庄周⑵家贫,故往贷粟⑶于监河侯⑷。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⑸,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⑹,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⑺焉⑻,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⑼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⑽哉?’周曰:‘诺!我且南游⑾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若乃言此,曾⑿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⒀”’

注释

⑴选自《庄子·外物》。⑵庄周:即庄子。⑶贷栗:借粮贷,借货,此指借入。栗,谷子,泛指粮食。⑷监河侯:官名。⑸邑金:封地的租税。邑,城市,亦为县的别称。⑹忿然作色:气得变了脸色,忿,同“愤”。忿然,生气发怒的样子。⑺鲋鱼:鲫鱼。⑻焉:于此。⑼波臣:水族中的臣民。此为鲋鱼自称。⑽活我:使我活,使动用法。意思是救活我。⑾游:游说。⑿曾:就。⒀肆:铺子。

精练

1.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我东海之波臣也    B.周问之曰 C.吴越之王    D.斗升之水

2.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______”通“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

3.找出“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4.指出下列句子中“然”的意义和用法。

①庄周忿然作色______________  ②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____________________

5.出自这篇文章的一成语是 ,意思是

原文:            97 人之于文学①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②也。……和之璧③,井里④之厥⑤也,玉人琢之,为天子宝。子贡、季路,故鄙人⑥也,被⑦文学,服⑧礼义,为天下列士⑨。

注释

①选自《荀子·大略》。②琢磨:雕琢加工玉石。③和之璧:楚国卞和发现的玉石制成的玉璧。④井里:乡村的通称。⑤厥:未经琢磨的普通石头。古代战争时,把石块放在大木头上,机关一发动,石块象炮弹一样被打出去,这种石块就叫“厥”。⑥鄙人:粗野无知的人。⑦被:同“披”,披阅。⑧服:信仰。⑨列士:知名人士。

精练

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

故“鄙人”也

古义: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通“ ”,意思是: 3.翻译句子。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4.本文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5.这篇文章讲的人和文学之间的关系,对你有什么启发?

原文              98 君子之学①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②乎心,布③乎四体④,形⑤乎动静⑥;端而言⑦,蠕而动⑧,一可以为法则⑨。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注释

①选自《荀子·劝学》。②箸:同“著”,牢记。③布:分布。引申为表现④四体:四肢。⑤形:体现。⑥动静:举止。⑦端而言:说话语意精微。端,同“喘”。⑧蠕而动:比喻举止文雅。蠕,虫子的活动。⑨法则:榜样。

精练

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入乎耳,箸乎心          ②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2.“动静”的古今义有什么不同?

古义:______;今义:_________

3.下列句中,“则”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口耳之间则四寸耳    B.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C.战则请从        D.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4.本文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了 论证,观点鲜明,论证严密。

5.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原文           99水则载舟,水则覆舟①

  马骇舆②,则君子不安舆;庶人③骇政,则君子不安位。马骇舆,则莫若④静之⑤;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⑥。选贤良,举笃敬⑦,兴孝弟⑧,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

注释

①选自《苟子·王制》。②骇舆:惊车。舆,车。③庶人:平常的人,老百姓。④莫若:不如,没有赶得上。⑤静之:使之安静下来,使动用法。⑥惠之:使动用法,使他们得到恩惠。⑦笃(d )敬:诚实谨慎。敬:谨慎。⑧孝弟: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弟,同“悌(t

精练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通“ ”意思是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    ②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3.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①马骇舆,则莫若静之   ②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

4.怎样才能做到使“庶人安政”?(用原文回答)

5.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主张?

原文          100十年树木,百年树人①

  一年之计②,莫如树③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④一获⑤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注释  

①选自《管子·权修》。该书相传为春秋时齐国管仲所撰,实系后人托名于他的著作。管仲,即管敬仲,春秋时期政治家,名夷吾,字仲。被齐桓公尊为“仲父”,帮助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②计:计划,打算,措施。③树:培植。    ④一树:一经培植。即培植以后。⑤一获:一年收获。

精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一年之计,莫如树谷   ②一树一获者,谷也,

2.请写出“树木”一词的古今义。

古义: 今义:

3.翻译句子。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4.出自这篇文章的一成语是 ,意思是

原文             101 见异思迁①

  桓公②曰:“定民之居,成民之事,奈何③?”管子对曰:“士④、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⑤也。不可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哤⑥,其事乱,是故圣王⑦之处士必于闲燕⑧,处农必就田壄⑨,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今夫士群萃而州⑩处闲燕……旦昔⑾从事于此,……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注释

⑴选自《管子·小匡》。⑵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⑶奈何:怎么办。⑷士:士民。古代称读书人。⑸石民:国家的基本人民。石,柱石。⑹哤(m ng):杂。⑺圣王:贤明君主。⑻闲燕:清静,指清静的环境。⑼就:靠近。壄(y ),同“野”。⑽州:聚。⑾旦昔:犹旦夕、朝夕,指早晚之间,即日常。

精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不可使杂处   ②不见异物而迁焉

2.指出下列句中“焉”的意义和用法。

①少而习焉    ②其心安焉

3.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通“ ”意思是

4.翻译句子。

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

5.“见异思迁”在文中的含义是 ,现在人们已经把它的意思引申成为

原文                    102 列子学射①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②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③亦皆如之。”

注释

①选自《列子·说符篇》。  ②退:回去。③为国与身:治理国家和修养自身。

精练

1.文学常识填空。

①列子,名 ,又名 ,郑国人,战国前期 家代表人物之一,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

②《列子》由东晋人搜集有关古代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我们曾学过其中的《 》,文中成功的塑造了愚公和 两个对比鲜明的人物形象。新时期的现代化建设仍然需要 的精神。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请于关尹子   ②臣是以无请也

③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④又以报关尹子

3.翻译句子。

①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译文:

②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译文:

4.关尹子所说的“为国与身亦皆如之”中的“之”字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所记叙事情的含义可以用哪个成语来概括?它适合于其他方面吗?请阐明理由。

原文                       103 杨布打狗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①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②也。向者使③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矣?   

注释

①缁衣:黑色的衣服。②犹是:像这样。③使:假使。

精练

1.下面加点的“之”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杨朱之弟曰布    B.迎而吠之 C.莲,花之君子者也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衣素衣而出_______________   ②衣缁衣而反_______________

3.翻译句子。

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矣?

译文:

4.学习语文重在积累。请你写出三个含有“狗”的成语。

5.狗只认衣冠而不认人,这不足为怪。读了本文后,你认为这则故事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原文                        104 鲍氏之子

  齐田氏祖①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②之如响③。鲍氏之子年十二,预于次④,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⑤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迭⑥相食,非相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目蚊蚋囋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

注释

①祖:古代祭祀名称。原指出行时祭祀路神,在这里只是祭祀(天地鬼神)之义。②和:应和。表示同意。③响:回响,回声。④顸于次:参预在末座。预,参预。次,在排列上次一等⑤类:种类,物类。⑥迭:更迭。交替地,轮流地。

精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以为之用  ②非相为而生之  ③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

2.请默写《捕蛇者说》中与本文“非相为而生之”中“生”的用法相同的一句。

3.请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敢于向权威提出异议是现在学习中很重要的品质,你有过这样的实践吗?试举一例。(举同学、名人等向权威挑战的事例亦可。并简要说明提出异议的理由。)

原文                     105 莫众而迷①

  晏子聘②鲁,哀公问曰:“语曰:‘莫三人而迷③’,今寡人与一国虑④之,鲁不免于乱,何也?”晏子曰:“古之所谓莫三人而迷者,一人失之,二人得之,三人足以为众矣,故曰莫三人而迷。今鲁国之群臣,以千百数,一言⑤于季氏⑥之私,人数非不众,所言者一人也,安得三哉?

注释

①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韩非子》,韩非作,今存有五十五篇,它的文章以说理精密、文笔犀利见长,善于用浅近寓言说明抽象的道理。②聘:访问。古代诸侯派大夫访问诸侯叫聘。③莫三人而迷:凡事不和大家商议,就要迷惑。古代以“三人为众”,因此“莫三人而迷,,也叫“莫众而迷”。④虑:商议,谋虑。⑤一言:都说一样的话。⑥季氏:鲁国执政的贵族季孙氏。

精练

1.下列句中“一”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今寡人与一国虑之    B.一人失之 C.一言于季氏之私    D.而或长烟一空

2.晏子和哀公对“莫三人而迷”有什么不同理解?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

3.晏子认为“鲁不免于乱”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4.总结文中的成语,并解释。

原文                  106 自知之明①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②智之如目也③,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④。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⑤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白见之谓明⑥。”

注释

①选自《韩非子·喻老》。    ②患:担心。③智之如目也:智力和见识就像眼睛一样。④睫:眼毛。⑤庄蹻(j< ):楚国的大盗,实为人民起义领袖。⑥明:眼睛亮,引申为明智。

精练

1.下列句中的“之”与“王之伐越何也”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B.蜀之鄙有二僧 C.吾欲之南海    D.何陋之有

2.翻译句子。   

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译文:

3.楚庄王为什么要讨伐越国?庄子采用什么论证方式指出楚庄王的不明智?

4.请用两个四字短语概述文章论点,并仿照再写两个短语。

5.谈谈你对庄子所持论点的看法。

原文                        107献媚取宠①

  晋中行文子出亡,过于县邑。从者曰:“此啬夫②,公之故人③,公奚不休舍④?且待⑤后车。”文子曰:“吾尝好音,此人遗我鸣琴;吾好珮,此人遗我玉环,是振⑥我过者也。以求容⑦于我者;吾恐其以我求容于人也。”公去之。果收⑧文子后车二乘而献之其君矣。

注释

①选自《韩非子·说林下》。②啬夫:乡官。③故人:老朋友。④奚不休舍:为何不在啬夫家里休息。⑤待:等候。⑥振:激发,助长。⑦容:容悦。⑧收:扣留。

精练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公去之      ②此人遗我鸣琴

③公奚不休舍     ④吾好珮,此人遗我玉环

2.与“晋中行文子出亡”的“亡”词义相同的两项是  (       )

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河曲智叟亡以应 

C.亡羊补牢,未为晚矣        D.广故数言欲亡

3.给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此人遗我玉环    )      ②公奚不休舍(   )

4.翻译句子。

①晋中行文子出亡,过于县邑。

译文:

②吾恐其以我求容于人也。

译文:

5.短文中,“公奚不休舍”的原因是 晋中行文子的担忧有道理吗?请说明理由。(用文中语句回答)

原文                       108马价十倍①

  有人卖骏马者,比②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言,愿子还③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④之费。”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⑤而马价十倍。

注释

①选自《战国策·燕策》。《战国策》,西汉末年刘向校正编订。共三十三篇,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刘向,除编订《战国策》外,还编有《说苑》等书。②比:副词,接连地。③还:通“环”环绕。④朝:早晨。⑤一旦:一天。

精练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往见伯乐曰        ②愿子还而视之

③去而顾之         ④伯乐乃还而视之

2.与“去而顾之”中的“去”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去死肌    B.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C.则有去国怀乡    D.黄鹤一去不复返

3.从下面选出与“去而顾之”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B.学而时习之 C.面山而居    D.黑质而白章

4.本不懂得货色,而“名家”说好就认为好,人云亦云,这样不加分析地盲目地虚推、崇拜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原文:            109唐睢说信陵君①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军,存赵国,赵王自郊迎。

  唐睢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军,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②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③谨受教。”

注释

①选自《战国策·魏策四》。②卒然:突然。“卒、”,通“猝”。③无忌:信陵君的名。

精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事有不可知者____________   ②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____________

2.结合课文,理解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相同含义。

赵王自郊迎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3.解释句中多义词的含义。

唐睢谓信陵君曰_______   何谓也______   太守谓谁________

4.比较下面句中“之”的用法与意义的不同。

臣愿君之忘之也

5.读过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

原文                  110公仪休相鲁而嗜鱼①

  公仪休②相鲁③而嗜鱼,一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④不受。其弟日:“夫子⑤嗜鱼而不受,何也?”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⑥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⑦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免于相,则虽嗜鱼,此必不能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不受鱼,我能常自给⑧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已之自为也。”

注释

①选自《初潭集·廉勤相》。 ②公仪休:周代鲁国穆公的相。 ③相鲁:做鲁国宰相。 ④公仪子:对公仪休的尊称。 ⑤夫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⑥下人:退让人,不敢要求别人。⑦枉:违法曲断。⑧给:供给。

精练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虽我不受鱼,我能常自给鱼_____________  ②恃人不如自恃也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子嗜鱼而不受,何也?

译文:

②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   

译文:

3.公仪休“不受鱼”的目的只是为了“能常自给鱼”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4.本文表现了公仪休的什么品质?

原文                      111 两虎相斗,必有一伤①

  庄子②欲刺虎,馆竖子③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④之。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注释

①选自《史记·张仪列传》。②庄子:此指卞庄子,春秋时鲁国的勇士。 ③馆竖子:旅馆的童仆。 ④须:等待。

精练

1.解释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①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②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

③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④卞庄子以为然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两虎方且食牛     ②有顷,两虎果斗

③馆竖子止之      ④立须之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辍耕之垄上    B.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C.从伤而刺之    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翻译句子。

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

译文:

5.你想到的与这则故事意义相近的成语是__________ 。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原文                           112鲁人曹沫①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②。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③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④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⑤,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注释  

①这里所选的是《史记》中《刺客列传》的第一部分。②好力:喜欢勇士。力,有力之士。③遂邑:今山东宁阳县。④柯:齐邑,今山东阳谷县阿城镇。⑤快:快意。

精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①乃献遂邑之地以和    ②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

③北面就群臣之位     ④曹沫三战所亡地

⑤欲倍其约        ⑥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三败北”意思是“三次在北方战败”。(      )

②《史记》是东汉司马迁写的纪传体通史。(      )

③从文中看,管仲是一个胆小怕事之人。(      )

④“庄公好力”中“好”读作“hāo”,意为“喜欢”。(   )

⑤齐桓公气急败坏,却能顾全大局。    )

3.翻译句子。

①子将何欲?

译文:

②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

译文:

4.根据课文填空。

①刚刚订了盟约,曹沫突然出现了, 只两个动作,干净利落,目标明确,显然是经过了精心策划,而非一时心血来潮。

②管仲对桓公的劝告,从侧面点明了曹沫功成即退,不怕对手反悔的

5.读了此文后,你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刺客有了怎样的认识?

原文            113 国有宝乎

  齐威王、魏惠王会田①于郊,惠王曰:“齐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惠王曰:“寡人国虽小,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岂以齐大国而无宝乎?   

  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者与王异。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②,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③;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④;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⑤,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余家,吾臣有种首者,使备⑥盗贼,则道不拾遗。此四臣者,将照千里,岂特⑦十二乘哉!

  惠王有惭色。

注释

①会田:会猎,聚会打猎,常指两国以盛兵相向。田,同“畋”,打猎。②为寇:此处指入侵。寇,入侵者。    ③来朝:前来朝拜。指小国君王对大国君王表示服从的朝拜。④渔于河:到黄河捕鱼,这里指不敢越过黄河。河,古代专指黄河。⑤祭北门:指在徐州北门向北祭祀祈祷。⑥备:戒备。⑦岂特:哪里只是。特,仅,只。

精练

1.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     ②徙而从者七千余家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寡人国虽小     故虽有名马

B.上使外将兵       使守南城

C.则道不拾遗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D.徙而从者七千余家      吾恂恂而起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寡人之所以为宝者与王异。

译文:

②此四臣者,将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

译文:

4.本文采用了 写法,说明了 的道理。

5.人心所向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初中阶段你学过的论述“战争”与“人和”的文章有《 》《 》等。

6.王昌龄有句诗论述了将军镇守边关的重要性,与文中“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句意有相似之处,这句诗为“

原文               114 齐宣王好射①

  齐宜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疆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②,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③之,中关④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宜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

注释

①选自《吕氏春秋·壅塞》。②石:弓的强度的计量单位。③引:拉。④中关:把弓拉弯一半。

精练   

1.选出下列句式与“以示左右”相同的两项(      )

A.必以分人    B.孔人云“何陋之有?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选出下列句中“其”与“其孰能用是”一句中“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A.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B.其如土石何

C.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D.公问其故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尝所用,不过三石       B.以示左右

C.先帝不以臣卑鄙         D.臣不胜受恩感激

4.翻译句子。

说人之谓己能用疆弓也。

5.这个小故事说明了什么?

原文                  115 齐桓公好服紫

  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   

  管仲日:“君欲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②。’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

  公曰:“诺。”   

  于是日,郎中③莫衣紫;其明日,国④中莫衣紫;三日,境内⑤莫衣紫也。

注释  

①素:没有染色的丝织品。②或甚恶紫之臭:我很讨厌紫色衣服的气味。臭,气味。③郎中:官名,侍从国君的近臣,此处泛指宫中官员。④国:都城。⑤境内:国境内。

精练

1.给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齐桓公好服紫(      )   ②吾甚恶紫之臭(      )(      )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______________  ②桓公患之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

译文:

②其明日,国中莫衣紫。

译文:

4.本文中“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后来桓公“勿衣紫”且言“恶紫之臭”,于是,“三日,境内莫衣紫也”,由此,你联想到可概括这类现象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

5.当今社会,利用“名人效应”,请名人作广告已成为一种时尚。请结合短文内容,联系社会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原文                        116 曲高和寡⑴

  楚襄王⑵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⑶与?何士民众庶⑷不誉⑸之甚也?”宋玉对曰:“唯⑹,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⑺。客有歌于郢⑻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⑼,国中属而和⑽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⑾,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⑿,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⒀,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⒁高,其和弥寡。”

注释

⑴选自宋玉《对楚王问》。宋玉,战国时楚国辞赋家。⑵楚裹王:战国时楚国国君。⑶遗行:失德,缺失,品德有缺点。⑷士民众庶:一般人民,平民百姓。⑸不誉:不称扬,不赞美,即不说好话。⑹唯:应答之词。⑺毕其辞:说完他的话。⑻郢:战国时楚国国都。⑼下里巴人:古代楚国民间歌曲当时认为是流俗的音乐,后多用来泛指通俗的文艺作品。⑽属而和:连声应和同唱。属(zh ),接连,连续。和(h ),跟着唱。⑾阳阿薤(xi )露:古代楚国歌曲名。⑿阳春白雪:古代楚国歌曲名,当时认为是较高级的音乐,后用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艺作品。⒀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古代以宫、商、角、徵、羽为音乐中的五音。“引”是引上去,“商”音高,所以称“引商”。“刻”是刻划,“羽”音细腻,所以称“刻羽”。“徵”(zh )音流利,所以“流徵”。两句意思是,把五音的特色调和发挥,唱出最高雅的歌曲。    ⒁弥:益,越加。

精练

1.解释下列句中“然”字的意义和用法。

①唯,然,有之    ②父利其然也

③然读书者有几    ④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2.在这篇短文中,宋玉采用____________ 的论证方式来回答楚襄王所说“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的问题,得出的结论是

3.出自这篇文章的一成语是 ,这个成语后来比喻什么?

4.文中的“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各指什么?

原文           117 西门豹为邺令①

  西门豹②为邺令,清克洁悫③,秋毫之端④,无私利也,而甚简左右,左右因相与比周而恶之⑤。居期年,上计⑥,君收其玺⑦。豹自请曰:。臣昔者不知所以治邺,今臣得矣。得请玺以治邺,不当,请伏斧锧之罪。”文侯⑧不忍而复与之,豹因重敛百姓,急事左右,期年上计。文侯迎而拜之。豹对曰:“往年臣为君治邺,而君夺臣玺;今臣为左右治邺,而君拜臣,臣不治矣。”遂纳玺而去。

注释

①选自《初潭集·牧民诸臣》。②西门豹:战国时魏国的贤臣。③清克洁悫(qu ):清廉,诚笃而能克制自己。④端:顶,尖。⑤比周而恶之:勾结起来排挤他。比周,亲密联合、勾结。⑥上计:向国君呈上帐册。古代地方官每年或三年呈送京师的帐册叫“计最”(“最”是“概要”的意思)。⑦玺(x ):官印。⑧文侯:即魏文侯,名魏斯,战国时魏国的君主。

精练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

①居期年      ②重敛百姓

2.翻译句子。

臣昔者不知所以治邺,今臣得矣。

译文:

3.本文运用了 的写法,写出文候是一个 的国君。

4.西门豹“重敛百姓”“急事左右”的目的是什么?你是否同意西门豹的做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原文            118皮之不存,毛将焉附①

  魏文侯②出游,见路人反裘③而负刍④。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

注释

①选自《新序·杂事》。作者刘向。刘向,西汉经学家、文学家、目录学家。著《春秋谷粱传》,另有《新序》《说苑》《列女传》等。②魏文侯:名斯,战国时魏国的建立者。③反裘:反穿着皮袄。古人穿皮袄的习惯本是毛向外的,此人却反来,毛朝里,皮朝外。④负刍:背着柴草。负,背。刍,喂牲口的草。

精练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胡为反裘而负刍?       ②毛无所恃

③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  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

2.翻译句子

①见路人反裘而负刍。

译文:

②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

译文:

3.解释下列句中“而”的用法。

①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____ ②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____

③胡为反裘而负刍    ④吾恂恂而起,视其缶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它可用成语 概括。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

5.你认为路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原文                     119 晋平公问于叔向①

  晋平公问于叔向曰:“昔者,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②,不识其君之力乎?其臣之力乎?”叔向对曰:“管仲善制割③;隰朋善削缝④;宾胥无善纯缘⑤;桓公知衣而已,亦其臣之力也。”师旷侍⑥,曰“臣请譬之以五味⑦,管仲善断割之;隰朋善煎熬之;宾胥无善齐和⑧之,羹以⑨熟矣,奉而进之,而君不食,谁能疆之⑩,亦君之力也。”

注释

①选自《新序·杂事》。②一匡天下:统一、匡救了天下。③制割:裁割,裁衣裳。④削缝:修裁,缝纫。⑤纯(zh n)缘:缉衣边。⑥侍:古代陪从在君长之侧叫侍。⑦五味:辛、酸、咸、苦、甘。这里指烹调。⑧齐(j )和:调味。齐,同“剂”,动词。⑨以:同“已”,已经。⑩疆:同“强”。

精练

1.下列句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晋平公问于叔向曰        B.袭谓主君言无异于虎狼 

C.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D(操蛇之神)告之于帝

2.判断下列句子有无通假宇,若有请解释。

①而君不食,谁能疆之    ②羹以熟矣,奉而进之

③扁鹊望桓候而还走      ④不识其君之力也

3.与“公将鼓之”的“鼓”用法相同的是(       )

A.桓公知衣而已    B.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C.学而时习之     D.宾胥无善齐和之

4.翻译句子。

①臣请譬之以五味

译文:

②桓公知衣而已

译文:

5.这则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

原文          120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皮①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皮;台庙之榱②,非一木之枝;先王之法③,非一士之智也。故曰:“讯问者,智之本;思虑者,智之道也。”《中庸》曰:“好问近乎智。”……亲贤学问,所以④长德也,论交合友⑤,所以相致也。《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⑥。”此之谓也。

注释

①选自《说苑·建本》。《说苑》是西汉刘向著的一部书,作者录轶闻逸事中能够做为鉴戒取法的写咸,共十二卷。②榱(cu ):古代指椽子。  ③先王之法:远古君王的法令制度。④以:用来。⑤论交合友:讲究交游,会聚朋友。⑥切、磋、琢、磨: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的手段,引申为商讨研究学问。

精练   

1.儒家的经典著作《四书》《五经》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讯问者,智之本也     ②好问近乎智

③“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之谓也  ④论交合友,所以相致也

3.下面句中“所以”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B.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C.亲贤学问,所以长德也     D.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4.写出下列古今异义词在原文中的词义。

①亲贤学问________     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_________

③如琢如磨________     ④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

5.翻译下列句子。

①讯问者,智之本也

译文:

②先王之法:远古君王的法令制度。

译文:

参考答案

                         1.赵襄主学御

  赵襄主向王子期学习驾车,学了不多久,就和王子期驾车比赛,换了三次马,三次都落在了后面。襄主说:你教我驾车,没把技术全教给我。王子期回答说:技术是全教给你了,但你在使用时出了错误。凡是驾车赛马,最要紧的是马套在车上舒适安顺,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之后才可以追上跑得快的,到达远方的目的地。现在您落后时想赶上我,领先时又怕被我赶上。实际上赶马上路,远途竞赛,不在先就在后,而不论领先还是落后,您的精神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怎么和马相谐调呢?这就是您落后的原因。

一、l.    2.穷尽    3.被    4.发语词

二、1.技术已经全教给你了,(但你)在使用时出了错。   2.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之后才可以追上那跑得快的,到达远方的目的地。   3.而不论领先还是落后,您的精神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怎么和马相谐调呢?

三、驾车讲究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注意力在前方目的地,而赵襄主却将注意力集中在王子期身上。赞成。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同样的道理。

 

                          2.老马识途

  管仲、隰朋跟从齐桓公去征伐孤竹国,春天出发,冬天返回,迷了路找不到归途。管仲说:老马的智慧能够利用。于是放开老马,队伍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归途。走到山中,找不到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居住在山的南面,夏天居住在山的北面,蚁窝上的土高一寸,下面七八尺的地方就会有水。于是按此挖掘,果然找到了水。   

一、1.,返回   2.道路    3.找到

二、1.管仲说: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    2.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

三、老马识途   有经验, 能带领新手工作

 

                      3.穿井得人

  宋国有个姓丁的,家中没有井,只好到外边去洗涤、打水,经常要一个人居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井,告诉人家说:我家打井得了一个人。有人听到这句话,就传出去说:丁家打井得了一个人。全国的人都在说这件事,后来被宋国的国君听到了。他就派人向那个姓丁的人家查问,姓丁的人回答说:我家打了一口井,多得了一个劳动力使用,并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像这样听到传闻,还不如不听。

一、1.等到    2.说、讲    3.不如

二、1.得到、获得    2.找到    3.能够

三、1.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    2.多得到一个人使用,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

四、以讹传讹

 

                        4.南辕北辙

  刚才我来时,在大路上碰见一个人,脸朝北方手里拿着缰绳,驾着车,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往楚国去,为什么要朝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马虽然好,这不是通向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路费多!”我说:路费虽然多,这不是通向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车夫能干!”这些条件越好,离楚国就越远了。   

一、1.想要     2.何、什么     3.良好     4.越

二、1.马虽然好,这不是通向楚国的路啊。  2.这些条件越好,却离楚国就越远罢了。

三、南辕北辙  行动和目的相反

 

              5千里之马

  古代有个国王,想用千金买千里马,三年不能够买到。有个宦官对国王说:请让我去买马。国王派他去了。三个月就得到了千里马;但马已经死了,他就用五百金把那匹马的骨头买来,回来向国王报告。国王大怒说:所要买的是活马,要死马干什么?白白地花费了五百金!”宦官回答说:死马尚且用五百金买下,何况活马呢?天下人必定认为大王肯出高价买马,千里马这就要到了。由此不到一年,买到三匹千里马。

一、1.派遣、差遣    2.花费,此指白白费掉    3.一年,周年

二、1.    2.认为    3.因为    4.用来

三、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四、1.所要买的是活马,要死马干什么 2.由此不到一年,买到三匹千里马。

            6.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派使者问候赵威后,送给她的信还没有启封,威后问使者:你们国家今年收成怎么样?百姓怎么样?国君怎么样?”齐国使者很不高兴,说:我奉命问候威后,可您现在不问候我们齐王,先问收成和百姓的情况,难道有先卑贱而后尊贵的道理吗?”威后回答道:不是这样的。如果没有每年的收成,哪有百姓?没有百姓,哪有君王啊?怎么能舍弃根本的而询问次要的呢?   

一、l.问候    2.这样    3.如果

二、排比: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 反问:苟无岁,何以有民?

三、民本   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事不可缓也;救民于水火之中……

    四、舍本逐末   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   轻重倒置

              7.齐欲伐魏

  齐国要攻打魏国,淳于髡对齐王说:韩子卢是天下跑得极快的犬;东郭逡是人所共知的极其狡猾的兔子。韩子卢追逐东郭逡,环山追跑了三圈,跳跃翻山追了五次。兔子筋疲力尽地跑在前面,犬疲惫不堪地跟在后面,犬与兔都疲惫至极,最后分别死在了自己所在的地方。农夫看见了,没遭受任何劳碌之苦,就独得了利益。现在齐国与魏国长期相对峙,以致使士兵困顿、百姓疲乏,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和楚国会等候在身后,坐收农夫之利呀。齐王害怕了,遣散了将帅,让士兵回家休息了。

一、l.    2.分别    3.怕,担心    4.辞去、遣散  使()……休息      5.独得,据有

二、1.东郭逡是人所共知的狡猾的兔子。   2.环山追跑了三圈,跳跃翻山追了五次。

  3.农夫看见了,没有任何劳碌之苦,就独得了利益。   

三、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不要因双方相争持,让第三者得了利

四、寄寓了一定道理,对人们有一定警示作用。

            8.赵襄子饮酒

  赵襄子喝酒,五天五夜没停止,对侍从说:我真是国家的杰出人才呀,喝了五天五夜的酒,居然一点也不疲劳。优莫说:君主您多努力呀!比纣还差两天罢了!纣喝酒取乐达七天七夜,现在您已经持续五天了。襄子害怕了,对优莫说:既然如此,那么我也要灭亡了吧?”优莫说:不会灭亡。襄子说:比纣就差两天罢了,不灭亡,还等什么呢?”优莫说:桀纣之所以灭亡,是因为遇上了汤武,现在天下都是桀一样的人,而您是纣一样的人。桀与纣并存世上,哪能一同灭亡呢?不过,也危险了!

一、1.确实    2.尽力、努力  比不上    3.全、都    4.等待什么(其中为疑问代词,什么)

二、危险  知己知彼

三、1.喝了五天五夜的酒,居然一点也不疲劳。      2.比纣就差两天罢了,不灭亡还等什么呢?

四、对比

                             9.沛公至咸阳

  刘邦攻破咸阳后,手下的一些将士们都争先恐后地奔向秦朝的国库,把里面的金帛财物都分了,而萧何唯独先进入秦丞相府,把丞相、御史的律令、图籍都收藏起来。后来,刘邦成为汉中王,任用萧何做丞相。项羽和众诸侯们到了咸阳,烧杀抢掠一番离去。刘邦之所以了解天下的各处险要、人口的密与稀、人民的强健与柔弱、百姓的贫苦,都因为萧何完备地得到了秦的图籍。

一、1.    2.用  做   3……的原因   

二、汉王刘邦之所以了解天下各处险要、人口的密与稀、人民的强健与柔弱、百姓的疾苦,是因为萧何得到了秦的图籍。

三、萧何月下追韩信

                             10.四面楚歌

  项羽的军队驻扎在垓下,士兵很少,粮食也没有了。刘邦的军队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围了好几层。项羽在深夜听到四面的汉军都唱起了楚地的歌曲,于是大惊失色,说:汉军都已经取得楚地了吗?为什么楚国人如此之多呢!”就起床,在帐中饮酒。项王有一个美人,名叫虞姬,经常因宠幸而侍从在侧;有一匹骏马叫乌骓,常常骑它。于是项王就唱起了悲凉激愤的歌,自己作歌词:我的力气能够拔山啊,勇气盖过世人。时运不济啊,乌骓马也不能奔驰了。乌骓不能奔驰了可如何是好,虞姬啊虞姬,我将怎样安置你呢!”唱了好几遍,美人随歌声应和起来。项王流下眼泪,手下的人都哭了,没有谁能够抬起头来看他。

一、1.      2.就    3.自己、亲自    4.没有人

二、1.汉军都已经取得了楚地吗?为什么楚国人如此之多呢!   2.唱了好几遍,美人随歌声应和起来。

三、乌江.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惋惜  不可沽名学霸王

                       11.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孙叔敖遇到狐丘丈人,狐丘丈人说:我听说,有三利必有三害,你知道吗?”孙叔敖惊讶地改变脸色说:我很糊涂,怎么知道。请问什么叫三利,什么叫三害?”狐丘丈人说:爵位高的,人们会嫉妒他;官大的,君主会厌恶他;俸禄厚的,怨恨会集中于他。这就是三利三害。孙叔敖说:不是这样的。我爵位越是高,心志越在于下层;我的官越是大,做事越加小心谨慎;我的俸禄越是多,布施越加广泛。这样可以免于害吗?”狐丘丈人说:话说得好啊!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感到患苦。

一、1.吃惊  改变脸色   2.我,谦词   3.聪明,才思敏捷   4.君主厌恶他

二、l.我的爵位越是高,越加关心下层的百姓;官越是大,做事越加小心谨慎;俸禄越是多,施舍越加广泛。    2.话说得好啊!这类事连尧、舜他们都感到患苦。

三、大多人得三利之后纵情傲物,放任自己,以至于以荣升开始而以失败告终。

                       12.孔子见罗雀者

  孔子看到张网捕鸟的人,捕到的都是黄口的小鸟。夫子问捕鸟人:唯独大鸟捕不到,为什么呢?”捕鸟人说:大鸟容易警觉,所以不易捕到;小鸟贪吃,因此容易捕到。如果小鸟跟从易警觉的大鸟,就捕不到;如果大鸟跟从贪吃的小鸟,也能捕到。孔子回头对弟子说:容易警觉就远离了祸害,贪吃就忘记了灾患,这是出自它的本性啊。但是因为所跟随的不同就变成了福或者祸。因此君子应当慎重地选择他所要跟随的人,靠年长者的谋虑就有了保全性命的凭借,跟随年少者的鲁莽就会有灭亡的祸患。

一、1.跟随    2.回头    3.贪图    4.远离

二、1.大鸟容易警觉故难以捕到,小鸟贪吃因此容易捕到。     2.因此君子应当慎重地选择他所要跟随的人,靠年长者的谋虑就有了保全性命的凭借,跟随年少者的鲁莽就会有灭亡的祸患。

三、君子  小人

              13.教子

  大司马王僧辨的母亲魏老夫人,品性非常严谨方正;王僧辨在湓城驻守时,是统率三千人的将领,年龄已过四十岁,但稍有不合意的言行,老夫人还用棍棒教训他,所以王僧辨才能成就功业。梁元帝的时候,有一位学士,聪明有才华,被父亲娇宠,缺乏教养,他若有一句话说得有道理,他父亲便在路上广为宣扬,一年到头都赞不绝口;但他若有一件事做错了,其父便想方设法为他遮掩粉饰,希望他自己能改正。待学士成年后,粗暴傲慢的性情日益增长,最终因说话不检点,被周逖杀死,肠子被抽出,血被拿去涂抹战鼓。

一、l.品性    2.超过    3.稍微    4.掩饰

二、1.(王僧辨)稍有不合意的言行,(老夫人仍用棍棒教训他,所以(王僧辨)能成就功业。  2.一句话说得有道理,(他父亲)便在路上广为宣扬,一年到头都赞不绝口。

三、方式  结果    对比

四、孟母三迁;伤仲永……

              14.石崇与王恺争豪

  石崇与王恺比富,双方都极力地把穿着、车马装饰得豪华奇丽;晋武帝是王恺的外甥,常常帮助王恺。晋武帝曾经把高二尺多的一棵珊瑚树赐给王恺,枝杈伸张着,世上很少有能比得上它的。王恺给石崇看,石崇看罢,用铁如意一敲,随即就碎了。王恺既惋惜,又认为石崇嫉妒自己的宝贝,变了脸色,声音严厉。石崇说:不值得生气,现在我就赔你。于是命左右尽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高的,枝条树干世上少有,光彩夺目的有六七棵,像王恺那样的非常之多。王恺茫然若失。

一、l.常    2.完    3.尽    4.像  ,迷惘

二、1.石崇与王恺争比豪富,(两家)都极力地把穿着、车马装饰得豪华奇丽。瑚树)枝杈伸张着,世上很少有能比得上它的。

三、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15.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孔融被逮捕,朝廷内外非常惊恐。当时孔融的儿子大的九岁,小的八岁。两个儿子还和原来一样在玩琢钉游戏,一点害怕的样子都没有。孔融对使者说:希望罪责仅限于自己一身,两个儿子可以保全性命吗?”他的儿子从容地进言说:父亲难道见过倾覆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不碎的鸟蛋吗?”不一会儿逮捕他们的人也到来了。

一、1.逮捕  惊恐   2.希望  自身   3.同   4.不久  逮捕他们的人

二、1.父亲难道见到过倾覆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不碎的鸟蛋吗?    2.两个儿子仍然在玩琢钉游戏,一点害怕的样子都没有。

三、覆巢无完卵,比喻整体遭殃,个体不能幸免。

                        16.长安何如日远

  晋明帝十二岁时,坐在元帝腿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阳的消息,不自觉地流下了眼泪。明帝问:什么原因让您伤心哭泣?”元帝把被外族侵略不得已而过江避难的事告诉了他。元帝于是问明帝:你心里认为长安与太阳哪个远?”回答说:太阳远,没有听说过有人从太阳那边来,根据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元帝感到很奇怪。第二天,召集群臣宴会,把明帝的话告诉众人。又重新问他,竟答:太阳近。元帝变了神情,说:你为什么和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抬头看见太阳,不见长安。”   

一、1.洛阳    2.流泪的样子    3.感到很奇怪    4.再,重新

二、1.把被外族侵略不得已而过江避难的事告诉了他。       2.你为什么和昨天说的不一样呢?

三、明帝两次回答不一样,自然不能都对,但他却能说出个道理来。

 

               17.床头捉刀人

    曹操将要接见匈奴使臣,认为自己的相貌丑陋,不足以威震远国,便让崔季珪代替,自己握着刀在床边侍立。接见完毕,派间谍问使臣:魏王这人怎样?”匈奴使臣回答说:魏王高雅的风采很不一般,但是床头握刀的人,这才是一个英雄。魏武帝听到这些,派人追杀了这位使臣。

    一、l.认为  2.握  3.高雅的风采很不一般 4.但是

    二、名词  使者  动词 

    三、略

             18.雪夜访戴

  王子猷住在山阴。有一次夜里下大雪,他从睡眠中醒来,打开室门,命令下人斟酒来喝。他四下一望洁白一片,于是起身徘徊,吟诵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起戴安道;当时戴在剡地,王子猷就连夜乘小船去拜访他。过了一夜才到,王子猷到了门口不进去却返身而走。有人问其中的原因,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而来,现在兴致尽了就回去,何必一定要见戴安道?

一、1.    2.洁白的样子    3.徘徊    4.一夜

二、l.到了门口不进去却返回。    2.就连夜乘小船去拜访他。

四、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19.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朋友约好时间一同出门,约定的时间是中午。过了中午,那个朋友没有到,太丘不等他就走了。太丘走了以后那朋友才来。陈太丘的长子陈元方当时七岁,正在门外戏耍。那朋友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回答说:等你很长时间,你不来,已离开了。那朋友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哪!和别人约好一起走,把别人丢下就走了。元方说:您和我爸爸约定的是日中,日中您不到,则是没有信用;当着别人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则是没有礼貌。友人惭愧,走下车来拉他,以示亲近,元方走进家门头也不回。

一、1.放弃    2.同   3.拉    4.不回头

二、真不是人哪!和别人约好一起走,把别人丢下就走了。

三、那朋友  太丘  那朋友

四、为人要言而有信,不讲信用自食苦果。

                          20.未若柳絮因风起

  东晋的政治家谢安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和子侄们聚集在家中讲论文章方面的事。一会儿工夫雪越下越大了。谢安很高兴地说:白雪纷纷地下着像什么呢?”他哥哥的儿子胡儿说:撒盐空中大体上可以形容。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用柳絮因风起好。谢安高兴地大笑。

一、1.大,猛    2.像什么    3.大致  形容

二、柳絮凭借风力飘在天空。

三、A

四、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字;韩愈、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字。

五、柳絮因风

                          21.七   

  魏文帝曾经命令东阿王曹植在七步内做成一首诗,做不出即处以死刑。东阿王随声就做诗一首:锅里煮着豆子用来作羹,滤豆子用来作汁。豆秸在锅底燃烧着,豆子在锅中哭泣:你我本是一个根上生长的,你为什么这样不留情地逼迫我、熬煎我呢?’”魏文帝听了深有惭愧之色。  

一、1.死刑    2.同    3.过滤  豆类    4.曾经

二、锅   破釜沉舟

三、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四、相煎何急;七步成章

                      22.太宗罢朝

  唐太宗有一次曾在上朝时中途散了朝,发怒说:定要杀掉这个庄稼汉!”长孙皇后问:谁冒犯了您?”太宗说:难道有超过魏徵的吗?经常在朝廷上同我争辩,使我难堪不痛快。长孙皇后退下去穿上上朝时的礼服,戴上风冠站在太宗旁,太宗吃惊地说:皇后为什么这样?”长孙皇后回答:我听说皇上圣明臣下才忠诚。现在您圣明,所以魏徵才能直言。我有幸能在后宫充数,怎敢不为您祝贺呢?

一、1.定要  乡下佬,指魏徵    2.触犯    3.文德后李世民之妻  穿戴        4.皇上圣明臣方忠诚 

二、1.难道有超过魏徵的吗?经常在朝廷上同我争辩,使我难堪不痛快。          2.我有幸能在后宫充数,怎敢不为您祝贺呢?

三、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四、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23.永某氏之鼠

  永州有个人,怕犯日忌,拘束禁忌特别过分。他认为自己出生的年份正值子年,而鼠是子神,所以爱护老鼠,不养猫狗,又禁止仆人击杀老鼠。粮仓厨房中,都放纵老鼠恣意妄为而不过问。

  从此,老鼠互相传告,都来到某氏家,吃得饱饱的却没有危险。某氏家里没有完好的物品,衣架上没有完好的衣服,吃的大都是老鼠剩下的东西。白天老鼠们成群结队与人并行,晚上撕咬打架,发出各种声音,让人不能安寝,可是他总是不厌烦。

  过了几年,某氏搬到了别的州郡,后面的人来居住,老鼠仍和过去一样猖獗。那人就说:老鼠是在阴暗角落活动的可恶动物,这里的老鼠偷咬吵闹又特别厉害,为什么会达到这样严重的程度呢?”他借来了五六只猫,关上屋门,翻开瓦片,用水灌洞,奖励仆人围捕老鼠。捕杀到的老鼠堆得像座小山,把它们丢弃在隐僻的地方,臭气散发了数月才停止。

  唉!那些老鼠还以为它们吃得饱饱的没有灾祸是可以长久的呢!

一、1.养   2.全、都   3.完整    4.借

二、1.粮仓厨房中,都放纵老鼠恣意妄为而不过问。                 2.从此,老鼠互相转告,都来到某氏家,吃得饱饱的却没有危险。

三、窃时以肆暴的得志小人

                24.临江之麋

  有一个临江人,打猎时捉到一只小鹿,便把它饲养起来。带进门时,一群狗馋得直流口水,都摇着尾巴跑了过来。那个临江人很生气,把狗吓跑了。从此以后,他每天抱着小鹿接近狗,经常让狗看,叫狗不可乱动,渐渐地又让狗和小鹿玩耍。时间长了,狗都能顺从主人的心愿。小鹿渐渐长大,忘了自己是麋了,认为狗的确是自己的朋友,和狗互相碰撞翻滚嬉戏,越来越亲热。狗怕主人,就跟小鹿周旋玩耍,表现得很友好,但是经常舔着自己的舌头。三年以后,鹿走出门外,看见别家的狗在道上很多,就跑过去想和它们玩耍。那些狗看见鹿,又高兴又愤怒,一起把鹿吃掉了,路上一片血肉狼藉。鹿到死也没觉悟到这是怎么回事。

一、1.打猎    2.靠近    3.给……    4.但是    5.醒悟    6.跑

二、1.麋麑逐渐长大,忘记自己是麋,认为狗真的是我的朋友,互相顶撞翻滚,越来越亲热。     2.那些别家的狗看见它,又高兴又愤怒,一起把它吃掉了,路上一片血肉狼藉。

三、恃宠骄横的人决没有好下场。

                            25.荔枝图序

  荔枝生于四川湖北一带,树的形状团团像车上的帷幕和篷盖;叶子像桂树叶,冬天青色;花像橘,春天开花;果实像丹砂一般地红,夏天成熟;众多果实聚在一起像葡萄;核像枇杷核;壳如红色丝织品;膜如紫色的薄丝;瓤肉莹白像冰雪;浆液甜酸如醴酪。大致像那样,它的实际情况超过它。如果果实离开树枝,一天变颜色,两天香变了,三天味变了,四五天外,色香味全部离去了。元和十五年的夏天,南宾太守白乐天让工吏作画并且亲自写下了这篇序,那是给那些不了解荔枝以及了解荔枝的样子、味道但不知道摘下后过了一天、两天、三天后的变化的人看的。

一、1.四川湖北一带     2.车上的帷幕和篷盖     3.丹砂一般地红         4.泛指丝织品   5.酒浆    6.那样  它的实际情况

二、南宾太守白乐天让工吏作画并且亲自写下了这篇序,那是给不了解荔枝以及了解荔枝的样子、味道但不知道摘下后过了一天、两天、三天后的变化的人看的。

三、打比方   列数字   出处   外形   味道   变化

四、唐朝  乐天  香山居士

              26.三上

  钱惟演虽然出生长大在富贵人家,却很少有特别的爱好。他在西京洛阳时曾经对自己的下属官员说,自己一生惟独喜欢读书,坐着的时候就读经书和史书,躺着的时候就读笔记小说,上厕所的时候就读短小的诗词,不曾有一刻放下书。

  谢绛也说:宋绶和他同在史馆任职,每次上厕所一定带着书去,诵读的声音洪大响亮,远近都能听见,他专心好学到了这种地步。我于是对谢绛说:我一生所写的文章,大多写于三上,即马背上、枕头上、厕座上,这是因为这些时候更有利于构思。

一、1.虽然2.对……  3.形容清脆响亮  4.使……听见  5.周密思考、构思 6.

二、我一生所写的文章,多是在三上,即马背上、枕头上、厕座上写的。

三、B

四、成功来自于勤奋

              27.名二子说

  车轮、车辐、车盖、车轸在车上都有专用,可是只有那车轼似乎是无用之物。尽管如此,如果没有轼那么我就认为那不是一辆完整的车。苏轼啊!我担心你不会在外表上掩饰自己子天下的车没有不顺着车辙走的,可是谈起车的功用时辙却不在其内。尽管如此,一旦车翻了,马死了,车辙却也受不到灾祸。这车辙呀,它善于处在祸与福之间。苏辙啊!我想你懂得这个道理,就会免于灾祸的。   

一、1.对车本身有其专用   2.车厢前的横木   3.车轮压的迹道  4.在其中  5.这

二、1.即使这样,如果没有轼,那么我就认为那不是一辆完整的车。   2.苏轼啊!我担心你不会在外表上掩饰自己。  3.苏辙啊!我想你懂得这个道理,就会免于灾祸的。

三、不要过于外露  要善于避祸为福

              28.读孟尝君传

  世上的人都说孟尝君能收得有才能之士,由于这一原因,才德之士会去投奔他,而孟尝君终于依靠他们的力量而逃出了凶恶如虎豹的秦人之手。唉!孟尝君只不过是个鸡鸣狗盗之徒的头领而已,哪里谈得上得士?若不是这样,凭着齐国如此强大,再得一真正的士,就可以面南而坐,使秦国北面称臣,又何必凭借鸡鸣狗盗之力呢?那鸡鸣狗盗之徒出自孟尝君的门下,这就是有真才实学之士不投奔他的原因。

一、1.有才能的人  归附   2.终于  逃脱   3.代词,指孟尝君   4.这  ……的原因

二、l孟尝君只不过是个鸡鸣狗盗之徒的头领罢了,哪里谈得上得士呢  2.不是这样的话,凭借齐国如此强大,再得一真正的士,应该能够使秦国北面称臣。(当时君主坐北向南,臣子见君面向北)

三、1.赵国平原君  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      2.宋  盂尝君非好士之人,只不过是鸡鸣狗盗之徒的头领而已,贬斥孟尝君。

 

                            29.       

  金溪县有个人名叫方仲永,祖代都从事农业。仲永五岁时,尚未认识书写用具,有一天忽然哭着要它。他的父亲感到很奇怪,到附近人家借了给他,他立即写出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他的诗主要意思是孝养父母、团结家族,曾传给一乡秀才看过。从这以后,随便指一个东西作题目,他立刻就能写出一首诗,诗的词句、内容都很不错。县里的人都觉得他是个奇才,渐渐地敬重礼遇他的父亲,有的人还用钱求他作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便天天带着仲永在县里到处拜访(为人作诗讨钱),不让他学习。我早就听说了这件事。明道年间,我跟从先父回家,在舅舅家见到了他,此时他已十二三岁了。叫他作诗,已和从前的名声不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他来,舅舅说:才智完全消失,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一、1.   2.以这件事为奇  渐渐  ……为宾客   3.以……为利   4.死去的父亲

二、1.天天带着仲永在县里到处拜访,不让他学习。    2.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他来,舅舅说:才智完全消失,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三、本文写一个孩子从未读过书,突然不但会写字,还能作诗,虽然有传说夸张之嫌,但作者的本意是规劝人们要不断努力学习。 

 

                           30.盲人识日

   一生下就眼瞎的人不知太阳是什么样子,便去询问有眼睛视力的人。有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形状像铜盘。盲人敲了一下铜盘,听到了铜盘的响声。有一天他听见钟声,以为那就是太阳。又有人告诉他:太阳的光亮像蜡烛。盲人摸了摸蜡烛,感知了它的形状。有一天他摸到短笛,以为那就是太阳。太阳与钟、短笛相差太远了,而盲人不知道它们的不同,因为他未曾见过而只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事物的道比太阳还要难以发现,而人没有洞晓,那么与瞎子没有什么两样。通达道的人告诉他,即使有巧妙的譬喻、好的引导,也超不过盘和烛的比喻。从盘到钟,从烛到短笛,辗转推求下去,还会有终结吗?

一、l.眼瞎   2.古代乐器,形状像笛   3.洞晓   4.用手摸

二、l.即使有巧妙的譬喻,好的诱导,也超不过盘和烛的比喻。2.从盘到钟,从蜡烛到短笛,辗转推求下去,还会有终结吗?   

三、只了解事物的局部,甚或是皮毛。它告诫我们,单凭道听途说或者走马观花,至多不过是一知半解;要真正了解事物,一定要接触它、观察它,亲自实践。

              31.献曲求诗

  宋神宗元丰五年十二月十九日是苏东坡生日,生日酒席摆在赤壁矶下。人们坐在高高的山峰上,可以低头看到树顶上的鹊巢。大家酒兴正浓的时候,江面上响起了笛声。客人中有姓郭、姓尤的两个人,很懂得音乐,他们对东坡说:笛声很有新意,决不是一般的乐工。派人去询问,原来进士李委听说是苏东坡的生日,专门作了一支南曲《鹤南飞》献给东坡。大家呼喊他,让他来到跟前,原来是个戴着青头巾、穿着紫色皮衣、腰间插了一支笛子的人。他吹奏完新曲,又畅快地吹了几个曲子,笛声嘹亮,就像要穿透云层崩裂山石一样,在座的客人都举杯痛饮而纷纷醉倒。李委从袖子里拿出一张很好的纸,说:我没有什么要求您的,如果能得到您的二首绝句就很满足了。苏东坡笑着答应了他的要求。   

一、酣(喝得痛快,酒兴正浓)   (一般、普通)   (腰间插着)   (已经,以后)。 袖(从袖子里 从(听从,答应)   

二、1.客人中有姓郭、姓尤的两个人,很懂音乐。                  2.在座的客人都举杯痛饮而纷纷醉倒。 

三、抛砖引玉

四、《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2.唐太宗论弓矢

  皇上对太子少师萧瑀说:我年少时喜欢弓箭,得到好弓数十张,自认为没有比这些更好的了,近来把它们给造弓的工匠看,却说都不是良材,我问那原因。工匠说:木心不直,则木头的纹理都不正,弓虽然强劲,但射出的箭不直。我这才明白先前的分辨不精了。我凭弓箭平定天下,辨别它还不能详尽,何况天下的事务,能够都知道吗?”于是命令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多次召见,向他们询问民间的疾苦、朝政事务的得失。

一、1.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   2.从前  3.不正   4.事务   5.皇帝自称

二、l.自认为没有比这些更好的了。    2.于是命令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在中书省值

班休息,经常召见,询问民间百姓的疾苦、国家政事的得失。 

三、1.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2.这段话说明唐太宗不但能正视自己的不足,而且善于触类旁通,从自己的不足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以此来改进自己的执政手段,这样他治天下可以说虽不中,亦不远矣。这也是形成唐代贞观之治的主要原因吧。   

            33.王猛为京兆尹

  秦王苻坚从河东回来,任命中央禁卫军营的将领邓羌为御史中丞。八月,任命咸阳内史王猛为侍中、中书令,兼京兆尹之职。特进、光禄大夫强德是太后的弟弟。他醉酒闹事,倚势横行,抢人财物、子女,成为老百姓的患害。王猛刚一到任就把强德拘捕了,上报皇帝后不等批示,就已把他杀了,陈尸于市;苻坚派臣下快马传旨赦免,已来不及。王猛与邓羌志趣相投,疾恨坏人,纠查案件,没有什么顾虑,一个月左右,被杀掉、判刑、免官的权豪和贵戚有二十多人,朝廷震惊,邪恶的人连大气也不敢出,路上丢失的东西无人拾取,治安很好。苻坚感叹说:我今天才知道天下是有法治的!

一、l.京城最高的地方官长   2.朝廷中一种特殊的官号. 3.初到任  4.志趣相同

二、1.醉酒闹事、倚势横行,抢人家财物、子女,成为当地百姓的祸患。        2.苻坚派臣下快马传旨赦免,没有来得及。

三、1.王猛不怕权贵,严格执法,是国家的重臣。        2.秦王坚在王猛严肃执法之后,叹道;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他岂能无法,只是无必行之法,袒护亲属是刑不上大夫 

              34.赵奢收税于平原君家

  赵国的田部官吏赵奢征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赵奢用国法处治,杀掉平原君家九个管事的人。平原君愤怒,将要杀赵奢。赵奢说:您在赵国是(王室)贵公子,现在纵容您家而不奉行公事,那么国法就被削弱,国法削弱则国家弱,国家弱则诸侯发兵入侵.这将使赵国无法存在,您又怎么能享有这种富贵!凭您的尊贵,只要奉公守法那么上下就安定了,上下安定则国强,国强则赵国政权稳固,而您贵为王族,难道会被世人看轻吗?”平原君认为他很贤能,把他推荐给赵王。赵王让他主管国家税收,他把税收工作做得很好,使百姓富裕而国库充实。

一、l.赵惠文王的弟弟,名赵胜  管事的人  2.国法  3.主管国家税收  4.发兵入侵

二、1.而您身为王族,难道还会被世人看轻吗?    2.平原君认为赵奢贤能,把他推荐给赵王。    3.您在赵国是(王室的)贵公子。

三、对比  国家的利益与王公贵族的利益是一致的

              35.三镜

  正月十七日那天,魏徵去世了,皇上命令九品以上的官员都去吊唁,赏给羽盖鼓吹,恩准陪葬昭陵。魏徵的妻子裴氏说:魏徵一生节俭朴素,现在用一品官的仪仗举行葬礼,这不是死者的心愿。全都推掉不接受,而用布篷车载运棺柩埋葬。皇上登上禁苑的西楼,望着灵车痛哭。皇上亲自撰拟碑文,并刻在石碑上。皇上思念魏徵不止,对左右大臣说:人们用铜做镜子,可以用来正衣整冠;用古史做镜子,可以从中发现盛衰的道理;用人当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与失。魏徵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一、1.现在    2.推辞    3.停止    4.心愿

二、人们用铜做镜子,可以用来穿好衣服,戴正帽子;用古史做镜子,可以从中看出盛衰的道理;用人当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与失。魏徵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三、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之治(贞观盛世)

              36.毛遂自荐

    赵王让平原君去向楚国求救,平原君打算请他门下食客中二十个文武全才的人和他一起去,找到了十九个,剩下的没有能选到。毛遂向平原君自我推荐。平原君说:有才能的人处在世上,好比锥子放在口袋里,那锥子尖立刻就会显露出来。现在先生在我的门下已经三年了,身边的人对您没有什么称道,我也没有听说什么,这表明先生没有什么能耐。先生不行,先生留下吧!”毛遂说:我不过是今天才请求进入口袋里呀!假如早让我进入口袋,就连锥子上部的环儿也会露出来,岂止是露出个锥子尖呢!   

一、1.剩下的    2.尖端    3.向    4.通

二、1.赵王让平原君去向楚国求救,平原君打算请他门下食客中二十个文武全才的人跟他一起去。       2.假如早让我进入口袋,就连锥子上部的环儿也会露出来,岂止光露个尖儿!

三、毛遂自荐   脱颖而出   自己推荐自己   人的才能全部表现出来

四、人要善于把握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   这也是自信的表现。

              37.苟变吃人两个鸡蛋

  子思向卫侯谈论苟变说:苟变的才干可以统率五百乘。卫侯说:我知道他能够为将;不过苟变曾经做过官吏,收民税时吃过人家两个鸡蛋,所以不能用他。子思说:圣主选用人材,就像木匠选用木材一样,用他的长处,舍弃他的短处;因此几搂粗的良材而只有几尺腐朽的地方,好木工是不会抛弃它的。现在君王您正处在列国纷争的时代,选拔得力将士,却因为两个鸡蛋的小过就把卫国良将弃置不用,这事儿可不能让邻国人知道哇!”卫侯连拜两拜说:谨受您的教导!

一、1.率领,统带    2.任用    3.不过    4.抛弃、舍去

二、1.向民收税时吃过人家两个鸡蛋,所以不能用他。    2.圣主选用人材,就像木匠选用木材一样,用他的长处,舍弃他的短处。

三、辅佐君王的武臣  坏人的党羽

四、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38.刘邦论得天下之道

  汉高帝刘邦在洛阳南宫摆下酒宴。皇上说:列侯、诸将不要隐瞒我,都说出你们的想法: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项羽失掉天下的原因是什么?”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夺取土地,就分封给他们,和天下人同享好处。项羽不是这样,有功劳的就嫉妒人家,有才能的就怀疑人家,这就是他失掉天下的原因。皇上说:你们只知道问题的一个方面,不知道另一面。在军帐中运筹谋略,能决定胜利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不断粮道,我比不上萧何;联合百万军兵,战必胜,攻必取,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位都是杰出的人才,我能任用他们,这就是我夺取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一个范增却不能任用,这就是他被我擒获的原因啊。群臣听了,心悦诚服。

一、1.隐瞒    2.夺取    3.嫉妒    4.供给、供应    5.同”       6.同,擒获

二、1.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项羽失掉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2.这三位都是杰出的人才,我能任用他们,这就是我夺取天下的原因。

三、鸿门宴中范增数次递眼色给项羽(数目项王),让他杀刘邦,他都不听从。

                         39.前事不远,吾属之师

  戊子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我读《隋炀帝集》,发现它文辞深奥博大,含义深远,也知道称赞尧、舜,批评桀、纣,但是怎么做起事来就相反了呢!”魏徵回答说:为人君者即使道德高尚、天资聪明,也应当谦虚地接受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让有智慧的人献出自己的计谋,让勇敢的人能够竭尽全力。炀帝依仗自己出众的才智,骄傲自满固执己见,所以他嘴上说着尧、舜的话,身体却去做桀、纣的事,竟然自己还不觉察,以至于灭亡。唐太宗说:历史的教训刚刚过去,应当成为我们行动的老师。

 一、1.    2.尽    3.倚仗    4.骄傲  固执己见

 二、1.也知道称赞尧、舜,批评桀、纣,但是做事为什么相反呢!  2.为人君者即使道德高尚、天资聪明,也应当谦虚地接受他人的意见。

 三、要善于借鉴历史的、他人的经验和教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断地完善自己。

                          40.请君入瓮

  周兴和丘神勣合伙谋反,太后让来俊臣来审讯他。来俊臣趁着跟周兴一边吃饭一边研究事情的当口,对周兴说:犯人大多不肯招供,应当采取什么办法?”周兴说:这很容易,拿一个大坛子,用炭火在周围烤,让犯人进到里边,什么事敢不承认!”“来俊臣于是找来一个大坛子,按周兴的方法周围升起炭火,站起来对周兴说:宫内有人递出状辞检举你谋反,请兄进到这大坛子里去吧!”周兴惊恐万状,连忙叩头认罪。

一、1.正在,正当    2.应当    3.拿  4.于是,就

二、l.周兴说:这很容易!拿一个大坛子,用炭火在周围烤,让犯人进到里边,什么事敢不承认!     2.于是站起来对周兴说:宫中有人递出状辞检举你,请你进到这大坛子里去吧!

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41.虹

  世上传说虹能够进入山涧吸水,的确是这样。熙宁年间,我出使契丹,到它极北的黑水地区永安山下竖起帐篷宿营。那一天雨过天晴,看见虹下伸到帐篷前面的小涧里。我和同事走近山涧观察它,虹的两端都垂在涧里。派人越过山涧,和我们隔虹面对站立,距离几丈远,中间好像隔着彩色的绫罗。从西向东望就能看见,那是傍晚出现的虹。站在涧东向西望,就被日光闪眼,什么也看不见了。隔了好久,虹渐渐向东移动,最后越过山头消失了。第二天赶了一段路程,又见到虹出现。孙彦先说过:虹是雨里太阳的影子,阳光照在雨上,就出现了虹。

一、1.   2.语气助词,调整音节,不译   3.靠近  代虹   4.看见   5.越过    6.同,闪烁

二、1.世上传说虹能够进人山涧吸水,的确是这样。                  2.站在涧东向西望,就被日光闪眼,什么也看不见了。

三、是时、久之、次日   

四、天文  沈括  

五、形成原理  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

                 42.陨石

  治平元年,在常州,太阳要落下去的时候,天上发出如同响雷一般的巨声,原来是一颗大星,几乎像月亮,出现在东南方向。不久又雷鸣般地响了一声,移到西南。又响一声坠落到宜兴县民许氏的园子里,远近的人都看见,火光照亮天空,许家的篱笆都被烧着了。这时火已熄灭,看见地上有一个洞像杯子一样大,很深。向下看,星星在洞中发出微弱的光亮,很久才渐渐暗下去,还热得不能靠近。又过了很长时间,才开始挖这个洞,挖到三尺多深,就挖出一块圆石头,尚热,像拳头那么大,一头略尖,颜色像铁,重量也像铁。州长官郑伸得到了它,就把它送到润州的金山寺。这块石头到今天仍用匣子珍藏着,游人到了就打开看。王无咎为这事作的传非常详细。

一、1.,出现   2.表被动   3.这   4.很,非常   5.还

二、1.不久又震响了一声,移到西南。     2.就挖出一块圆石头,还热,像拳头那么大,头略微有点儿尖,颜色像铁,重量也像铁。

三、比喻  坠地时的情况包括声音、形状、大小、颜色、重量。

                       43.正午牡丹

  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幅古画牡丹丛,花下有一只猫,不知道这幅画是精妙还是粗糙。丞相吴公,与欧阳修是儿女亲家,一见这幅画就说:这画的是正午牡丹。怎么证明它呢?牡丹花朵松散下垂颜色发干,这是太阳在中天时的花,猫眼中的黑眼珠像一条线,这是正午时候的猫眼。如果是带着露珠的花,那么花房一定紧紧收敛而且色彩鲜丽润泽。猫眼在早晨和傍晚,眼珠都是圆的,渐近中午就变得又窄又长,到正午时就像弓条线了。这也是善于探求古人笔下的意境。   

一、1.指牡丹丛    2.证明    3.逐渐

二、1.猫眼中的黑眼珠像一条线,这是正午时候的猫眼;         

  2.这也是善于探求古人笔下的意境。

三、善于观察

                     44.江淮之蜂蟹

  淮河之北有一种毒性很大的蜂,它的尾部能将人蜇死;江南有一种很厉害的蟹,它的螯可以对付老虎。但是捉蜂的人不一会儿能捉很多,而捉蟹者从不受伤。蜂在泥土或木石上筑巢。人跟踪寻找到蜂巢,就可以在夜里拿着火把到蜂巢跟前,群蜂会倾巢而出飞向火焰,直到全部烧死。然后可以把蜂巢整个割下来。蟹生活在蒲苇之间,晚上只要在水边点上一盏灯,它们就会全部爬过来,这时你就可以俯身一一拾取。只知奔向火光而不能规规矩矩地呆在它所应呆的地方,落得个死亡的下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一、1.筑巢(动词 2.到蜂巢跟前   3.倾巢出动      4.水边   形容蟹爬行

二、1.然而捉蜂的人不一会儿就能捉很多(不以斗计),捕蟹的人从不弄伤手指。

        2.只知奔向火光而不能规规矩矩地呆在它所应当呆的地方,落得个死亡的下场是理所当然的事。

三、淮北之蜂、江南之蟹都十分厉害,但因好趋炎而自取灭亡。本文以此喻指那些利欲熏心、趋炎附势的人没有好下场。

                           45.猫犬

  苏东坡说:养猫用来捕鼠,不可以没有鼠而养不捕鼠的猫;养狗用来防奸邪之人,不可以没有奸邪之人而养不叫的狗。我认为猫不捕鼠还可以,不捕鼠而捕鸡就更坏了;狗不叫还可以,不对着盗贼叫而对着主人叫就更坏了。仇视正直的人,一定要尽力打击而去除他,这不就是猫捕鸡吗?觊觎重要的职位,使皇上孤立,这不就是狗吠主吗?

一、1.指奸邪之人   2.指猫不捕鼠   3.更坏   4.嫉恨正直的人

二、觊觎重要的职位,使天子孤立,这不是对着主人叫吗?

三、宋代文学家苏轼;略。

四、在其位,谋其政,不可以尸位素餐。(尸位:占着职位而不尽职守;素餐:吃闲饭。)

                        46.与长子受之

  如果你努力学习,在家里也完全可以读书写文章,弄明白言论或文章的内容和道理,用不着远离父母,千里迢迢地去跟从老师学习。你既然不能这样,就是自己不好学,也不能指望你懂得这个道理。但是现在让你出外从师的原因,是担心你在家里为俗务所缠身,不能专心读书学习。同时,父子之间,我也不希望日夜督促责备你。再者,在家里也没有朋友和你一起探讨,增长见识,所以要让你出去走一走。如果你到了老师那里,能够奋发图强,有所作为,努力改掉旧的习气,始终勤勉谨慎,那么我对你还是抱有希望的。不这样的话,就白费精力。如果和在家里一样,哪一天回来,又只是不务正业的人,不知道你还有什么脸面再见父母亲戚和乡里老朋友呢?可要好好地想一想啊!想一想啊!“早起晚睡,不辱没你这一生!”这一次离家从师,千万要努力。

一、1.足够、充分   2.既然   3.打发,让……   4.从师的地方   5.希望.   6.这样

二、1.D   2A   3C   4B   

三、恐你在家汩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

四、C

五、奋发图强,有所作为。

                       47.说虎

  老虎的力量同人相比,所差不止一倍。虎爪牙锋利,而人没有那样的尖爪利牙,老虎的力量又比人大几倍,所以人被虎吃掉,没有什么奇怪的。然而虎吃人不常见,而虎皮人常常铺它用它,为什么呢?虎用力气,人用智慧;虎用自己的爪牙,而人借助外物。所以力量的功用只有一点,而智慧的功用非常之多;爪牙的功用是一,而物的功用是百;用一来对抗百,即使勇猛必不获胜。所以人被虎吃掉,是有智慧和外物而不用。所以天下用力而不用智慧的人,与只仗自己一个人而不发挥大家作用的人,都是虎的同类。它被人所获,被人所杀而用其皮来坐卧,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

一、1.与人相比      2.坐卧   3.被   4.不常见

二、l.所以力量的功用只有一点,而智慧的功用非常之多。  2.所以世上用力而不用智,与只用一己之力而不能发挥他人作用的人,都是虎的同类。  3.它被人捕获,被人所杀而寝处其皮,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

三、人是万物之灵,有大脑要学会用智,有双手要学会使物,这样才能虎之皮人常寝处。

 

                      48.楚人养狙

  楚国有一个靠养猴来生活的人,楚国的人称他为狙公。每天早晨,狙公一定在院里分派猴子们干活,派老猴率领小猴往山中采摘草木的果实,上交十分之一用来自己吃,有的猴子不给,狙公就用鞭子抽打它。群猴都害怕他,不敢有违。有一天,有个小猴对众猴说:山上的果树,是狙公栽种的吗?”大家说:不对,是天生的。小猴说:不是狙公就不能摘取吗?”众猴说:不对,都可以摘取。小猴说: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靠他分派(去采)为他干活呢?”话未说完,众猴都醒悟过来。那天晚上,众猴一起等狙公睡了,打破栏杆,捣毁笼子,拿走了他储存的食物,互相拉着进入树林,不再回来。狙公终于饿死了。郁离子说:世上有用权术来统治百姓而没有道德准则的人,差不多和狙公一样吧!只是他们还糊涂没有觉醒,一旦有人开导他们,使之明白,那狙公之类的欺诈权术就行不通了。

一、1.有的猴(无定指代词鞭子   2.种   3.终于饿死了 4.同,醒悟   5.开导他们

二、1.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倚靠他而被他役使呢?              2.世上有用权术来统治百姓而没有道德准则的人,他们像狙公吗?

三、被剥削者一旦觉醒过来,造了反,统治者必将术穷而死。

              49.象虎

  楚国有个受狐狸扰害的人,多方设法来捕捉狐狸,但没有捉到。有人教他说:虎,山兽之王,天下的野兽见了它,全都吓掉魂似的,趴在地上等死。于是他让人做了一个假老虎,拿来虎皮蒙在外面,把它放在窗户之下。狐进来遇到象虎,惊叫着吓倒在地。有一天,一头野猪出现在他的田里,于是就让人把象虎埋伏在田里,而让他儿子拿着长戈在通衢上拦截它,农夫大声吆喝,野猪在草丛中逃跑,遇到了象虎,回过身来向通衢奔去。野猪被捉到了。楚人非常高兴,认为象虎可以降服天下的野兽。后来,野地里有一种野兽,样子有点像马,楚人披上象虎就跑过去。有人劝阻他说:这是驳呀,真虎尚且不能抵挡,去必将遭难。不听。那驳马发出雷鸣似的吼叫,扑上前来,抓住了他就咬,楚人头颅破裂而死。   

一、l.假老虎    2.代象虎  跌倒    3.野猪  出现    4.同    5.裂

二、1.都吓掉了魂似的,趴在地上等死。(俟命,听命,听候处置发落。    

  2.就派人把象虎埋伏在田里,而派他儿子拿着长戈在通衢上拦截它。农人呼,野猪从草丛中逃跑,遇到了象虎,回过身来向大路奔去,被捉住了。

三、他认为象虎可以像真老虎那样征服所有的野兽,实在糊涂,还不听别人的劝告。

              50.李氏之鸠

  李氏有一只鸠,能说人话,说话的能力超过鹦鹉,非常聪明,李氏已经养它好几年了。它每天就在走廊厅堂的帘幕之间飞来飞去,从不飞远,晚上就睡在笼子里,来躲避狸猫、老鼠的侵扰。它看到男女仆人有私下里偷拿东西的,摘花毁绿的,一定要报告给它的主人。

  有个晋国人在吴地经商,见到了这只鸟,愿意拿十两银子把它买下来。鸠已经觉察到他的意图,就告诉主人说:我住在这里已经好久了,不忍心离开。你果真要把我卖到别的地方去,我将绝食。主人哄骗它说:我有二个朋友想要看看你,看完了就带你回来。到了那个商人家里,主人就抛下它离开了。鸠整天不吃东西,哀呼号叫,要求回去。商人很同情它的忠诚和意志,而且还担心鸠死了而又不能取回银子,于是留下了十分之二的银子作为补偿,把鸠还给了李氏。鸠才吃东西。   

一、慧(聪明 市(卖掉)   (将要 去(离开)   (始终)  

   (同情,怜悯 捐(耗费,花费)   ()

二、1.鸠鸟每看到僮仆婢女中有私自拿东西或采摘花朵的情况,就一定报告它的主人。

  2.主人骗它说:我有个朋友想要看看你,看了以后马上就带你回家。

三、李氏鸠对故主忠诚不二的坚贞情志,寄托了作者誓死忠于明朝的气节情操,又辛辣地讽刺了那些逆子贰臣,连禽兽都不如。 

                             51.傅显迂缓

  傅显喜欢读书,很能了解文章的意思,也稍微懂得医药方面的知识,本性迟钝,看起来就像迂腐萎靡的老书生。一天,他迈着四方步到集市上,碰到人就问:见到魏三兄没有?”有的人指点他在什么地方,傅显就迈着四方步前往。等他见到魏三,喘息了很长时间。魏三问找他有什么事。傅显说:刚才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做针线活,疲倦了在打盹。小儿在井旁玩耍,离井口三五尺远,似乎让人担忧。男女有别,不便把三嫂喊醒,所以跑来找您。魏三非常惊恐,奔往井边,到了那里三嫂已经趴在井口上哭儿子了。

一、l.稍微   2.有的人   3.很长时间   4.担忧   

二、l.一天,迈着四方步走在集市上,碰到人就问:看见魏三兄没有?

  2.刚才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做针线活,疲倦了在打盹。

三、望之如偃蹇老儒。 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 雅步以往。 

  喘息良久。  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

四、傅显恪守封建礼教,碍于男女有别,舍而求

               52.祈梦决狱

  从前有个县令,遇到一件杀人案不能够判决,被牵连的人一天天地增多。于是他在城隍庙求神赐梦指点。梦中见神领来一鬼,那鬼头顶瓷盆,盆中栽了十几竿竹子,青翠可爱。醒来后他翻阅案卷,见有姓祝的人,发音相同,心想一定是这个人了。严刑审讯,没能发现可疑的罪迹。他又翻阅案卷,见有名叫的人,暗自想道:竹子有节,一定是这个人了。严刑审问,也没发现疑迹。而这两人已经被拷打得九死一生了。他再没有别的办法,于是当作疑案上报,请求准许另外捉拿凶手,但终究也没抓到。

一、1.从前   2.祈祷恳求   3.表示整数外不定的余数,译为

    4.然而   5.终究

二、醒来后翻阅案卷,见有姓祝的人,发音相同,心想一定是这个人了。

三、B

四、蒲松龄  《聊斋志异》

五、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53.曹司农竹虚言

  曹竹虚司农说,他的族兄从安徽歙县到扬州,途中经友人家。时值盛夏,请坐书屋,非常宽敞凉爽,晚上就想在这儿睡觉。友人说:这儿有鬼怪,夜里不可以住。曹竹虚坚持住这里。半夜,有一东西从门缝慢慢进入,薄如纸张。进屋后,渐渐展开像人形,是一个女子。曹一点儿也不害怕。那鬼怪忽然披散头发吐着舌头作吊死鬼的样子。曹笑着说:还是这个头发,只是稍稍乱了些;还是这个舌头,只是稍微长了些,有什么值得害怕?”鬼怪忽然摘下自己的头放在桌上。曹又笑说:有头还不值得害怕,何况无头。鬼怪本领用尽,很快地消失不见了。等到曹归途再住这里,半夜,门缝又有声响,鬼怪刚露头,曹就唾骂说:又是你这个败兴的东西吗!”鬼怪竟不进来。

一、1.宽敞凉爽   2.鬼怪   3.吊死鬼   4.本领用尽

二、1.还是这个头发,只是稍微乱些;还是这个舌头,只是稍微长些,有什么值得害怕?  2.刚刚露出它的头,就唾骂说:又是你这个败兴的东西吗!

三、不论什么怪物,一旦技穷,也就无计可施了。鬼的伎俩也仅此而已,在不怕它的人面前,是无计可施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邪不胜正。

 

                          54.题画二则

                              ()

  我家有两间草屋,屋子南面种竹子。夏天,新竹丛生,绿色的竹荫照在人身上,在竹园中间放个竹榻,十分阴凉舒适。秋冬之际,取来围屏的骨子,截去两头,横放窗上作为窗格,用均匀洁白的薄纸糊上。风和日暖的日子,受冻的苍蝇碰在窗纸上,咚咚地像敲小鼓。这时,窗纸上映出二片零乱的竹影,岂不是一幅天然的图画吗!凡是我画竹子,并没有老师传授,大多得之于纸窗与白壁上、日光与月影中罢了。

                              ()   

  清秋住旅舍中,早起看竹,烟光日影雾气,都浮动在竹子的疏枝密叶之间。看了这样的诗境,胸中突突地就生出了画竹的兴致。其实胸中设想的竹,并不是眼里看到的竹。因此我磨好墨、伸开纸,落笔忽然又作出另一番图像,手里画出的竹又不是胸中设想的竹子了。总的说来,作品的立意在落笔之前产生,这是确定的法则;可作品出现的情趣却超出了法则之外,这是精妙的灵感啊。岂止作画是这样呢!

一、1.放   2.没有什么   3.都   4.情趣

二、1.这时窗纸上映出一片零乱的竹影,岂不是一幅天然的图画吗?

  2.作品的立意在落笔之前产生,这是确定的法则。

三、胸中之竹 笔中之竹

四、有实际观察能力,在丰富的生活基础上加以艺术的酝酿与提炼

                         55.牧竖

  两个放牧的小童进山来到狼洞前,狼洞里有两只小狼,他们商量后分别捉了,各自登上一棵树,两树相隔数十步。不大工夫,大狼回来,进洞见狼崽不见了,神情十分着急慌张。牧童在树上抓扭小狼的脚、耳,故意使它痛叫;大狼听到声音抬头一看,愤怒地跑到一棵树下,一边号叫一边往上爬。其中一个牧童又在另一棵树上使小狼着急地呜叫;狼听到声音四下里看,终于望见,于是放弃这里跑到那里,一边跑一边叫,往树上爬去。刚到这里,另一棵树上的小狼又叫,大狼又转身奔去。嘴里不停地叫,脚不停地跑,这样往返数十次,大狼奔跑渐渐迟缓,叫声渐渐减弱;不久气息微弱,很长时间不动了。牧童下树一看,大狼已断气了。

一、1.僮仆   2.着急慌张的样子   3.距   4.不久

二、狼听到声音四下里看,才望见小狼,于是离开这只小狼奔向那只小狼,奔跑号叫如同先前的样子。

三、狼虽是凶残之物,但它表现出的疼爱子女的母性,也令人感动。

              56.狼

  一屠夫傍晚行走,被狼追得无路可逃。路边有晚上种田的人在地头上临时搭的供休息的窝棚,跑进去躲藏在那里。狼的爪子从窝棚的篱笆墙外伸人。屠夫用力拽住它,使它无法离去。可是屠夫没有办法打死它。屠夫身边只有一把不到一寸长的小刀子,于是割破狼爪下的皮,用吹猪的方法吹它。用劲吹了一段时间,觉得狼不动了,才用带子把它捆起来。出来一看,那狼大得像牛,腿直不能弯曲,口张开不能合上。于是屠夫背上狼回家。除了屠夫谁能想出这个办法来?   

一、l.地头上临时搭的供休息的棚子    2.原为草堆,这里指蒙盖行室之物   3.满    4.大腿

二、1.用劲吹,过了一段时间,觉得狼不太动了,这才用带子把它捆起来。

    2.若非屠夫,哪里能想出这样的办法?

三、人各有所长,物各有其用,对学过的知识要触类旁通,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57.与四弟书

  澄弟左右:

  我不想多往家里寄银钱物资了,总担心老辈会失之奢侈,后辈会失之骄纵,未曾有银钱富余而子孙之辈不骄纵的。我等兄弟想为祖先保留些恩泽,为后人珍惜一些福分,除了勤俭二字,没有别的做法。弟与澄弟都能勤勉却不能节俭;我稍微有点节俭而又不是很节俭;子侄辈眼界高,花销大,将来恐怕难以挽回,弟应该对此要时时留心。同治二年正月十四日。

一、1.总是    2.除去,除了    3.稍微    4.挽回,扭转   

二、l.总是担心老辈会失之奢侈,后辈会失之骄纵,未曾有钱多而子孙不骄纵的。2.子侄辈眼界高,花销大,将来恐怕难以扭转,弟应对此时常留心。

三、要想福泽绵延(为先人留遗泽,为后人惜余福),除却勤俭二字,别无他法。

四、自身勤俭,对弟弟和子女们要求很严。

                         58王冕求学

  王冕,字元章,年少时,家里很穷,父亲让他就放牛。他(常常)偷偷地到学堂听各个学生读书,到了傍晚才回家。丢失了牛,父亲发怒打他,不久还是这样。母亲说:儿了(对读书)痴迷到这种地步,为什么不就让他读书呢?王冕因此去了依僧寺,夜晚坐在佛的腿上映着长明灯读书。会稽韩性听说了并对他很惊异,收他为弟子,就称他博通经典的儒士,韩性死了,门人对待王冕象对待韩性一样。

1.丢、于是,就 2.才、竟、于是,就  3.儿子(对读书)痴迷到这种地步,为什么不就让他读书呢?  4.答喜欢谁都可,育之成理即可。

    59女娲补天

1.y n ②zhu n ③zh  ④h  ⑤ji o ⒉c 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大龟的四只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翼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4.《红楼梦》

译文

  上古时候,(不知道由于什么原因),天穹的四边忽然毁坏了,九州大地忽然裂开了,使得天不能覆盖万物,地不能普载万物。(这时),熊熊的大火燃烧不灭,浩浩的洪水奔流不息;猛兽从山林里奔跑出来,吞噬善良的人民;鸷鸟翱翔在天空中,攫食老者和弱者。于是女娲熔炼了五色石子去补苍天。()斩断大龟的四只足代替天柱,来支撑天空;又杀死兴波作浪的黑龙,以拯救中原的人民;然后把芦苇烧成灰,堆积起来,用以堙塞洪水。

  苍天补好了,天的四极端正稳固了,洪水干涸了,中原一带的灾祸平息了,恶禽猛兽被诛灭了,善良的人民渐渐从灾难中获得了新生。 

              60《燧人钻木取火》

1①sh   知道,懂得  ②zh  记住2遂明国的人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春夏秋冬,什么叫白天黑夜圣人于是感悟到了钻木取火的道理,回去就试用小树枝来钻火(果然钻出火来)。 3有鸟若鸮,啄树则灿然火出 4.牛顿思索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看到壶中的蒸气顶开盖子而发明了蒸气机等。

译文

  遂明国全是一片黑暗混沌,那里的人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春夏秋冬,什么叫白天黑夜。国里有棵名叫遂木的火树,屈盘起来,占的面积有一万顷地那么大。后世有一个圣人,漫游到了日月所照以外的远方,来到此国,休息在这棵大树下。(忽然看见)许多象鸮样的鸟,(在大树的枝叶间)用嘴啄木,每啄一下,就有灿然的火光发出。圣人于是感悟到了钻木生火的道理,就试用小树枝来钻火,果然钻出火来。于是后人就称为他为燧人。

                61《精卫填海》

1.C 2.①鸟的嘴  ②连词,来 3.女娃在东海里游历,淹死在海里而未能回来。 4.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和顽强毅力。 5.提示:这则神话故事刻画了英勇顽强的精卫鸟的形象。反映了古代人民征服水患的强烈愿望和不畏艰苦、勤奋不止、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译文   

  发鸠山上生长着很多柘树,有一种鸟生活在那里,它的外形长得很像乌鸦,花脑袋,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字叫精卫,它的叫声很像自己呼叫自己。这只鸟原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在东海里游历,淹死在海里而未能回来,因而变为精卫鸟。它常常衔西山的树枝和石子,来填塞东海。

                            62《夸父逐日》

1途中,半路上  ②王道、正义  ③陈说、议论 2.D 3.B 4.之一:人类对自然征服和追求的旅途是艰难的,并非可以旋即成功。 之二:它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渴求了解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勇于探索太阳奥秘的雄心壮志,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之三:追求中的失败虽然让人痛心,但追求途中的牺牲却是有意义的。   

译文

  夸父与太阳赛跑,进入太阳光圈;他非常口渴,想喝水,将黄河、渭河水喝干后,又向北去喝大泽湖的水。还没到达,途中因口渴而死,他于是扔掉手中的拐杖,那里便化为一片桃林。

                63《鲧禹治水》

1.C 2.B 3.大神鲧偷窃了天帝的宝物息壤来填塞洪水,不等待天帝的允许。 4.鲧在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极大危胁之际,挺身而出与洪水进行斗争,并冒着生命危险,窃取了天帝的息壤,最终于牺牲了自己的性命,他的所做所为赢得了后世人民的景仰和歌颂。

  禹善于总结鲧失败的教训,利用疏导的方法,终于取得了治水斗争的胜利,从这一意义上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译文

  洪水泛滥起来,波浪滔天。(这时),大神鲧便去偷窃天帝的宝物息壤——一种能生长不息的土壤——来填塞洪水,不等待天帝的允许。天帝(恼怒)便叫火神祝融去把鲧杀死在羽山的郊野,可是却从被杀死的鲧的肚子里,生出他的儿子禹来。天帝只得命令禹去铺填息壤,平定了九州的水患。

                 64《嫦娥奔月》

1①y  ②zh  ③ch n  ch   zhu  2.C 3.后羿的妻子嫦娥偷吃了这种药,飞奔到了月宫,把身子寄托在月宫里。 4.阿姆斯特朗   科林斯   奥尔德林 5.日新月异  日积月累(日月如梭造句略

译文

  羿到西王母那里去请求了长生不死药回来,他的妻子嫦娥偷吃了这药,便飞奔到月宫,并把身子寄托在月宫里,变做了一只蟾蜍,而成为月精

  旧时人们相传,说是月亮里有桂树,有蟾蜍。所以有些异书上还说:月亮里的桂树高有五百丈,下面有一个人,手里常拿一把斧子去砍它,树创随砍随合。这个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因为学仙有了过错,所以贬罚他在这里砍树。

                          65《鲲鹏之变》

1.B  2.C 3它奋起高飞,翅膀就象垂在天边的乌云。 ②(大鹏的)翅膀一掠水面就是三千里,凌借着暴风从下而上地飞到天上,一飞就高达九万里。 4.扶摇直上  鹏程万里  比喻兴旺的景象  比喻前途远大

译文

  北海有一种鱼,名字叫做鲲,那鲲的身体非常大,不知道有几千里。后来忽然变为鸟,名字叫做鹏,那鹏的背宽的也不知道有几千里。它振奋起来,展翅高飞,它那两只黑沉沉的大翅膀,就象垂在天边的乌云。

  这鸟啊,当海潮来的时候,它就要从北海迁移到南海去居住。南海,就是天池啊。有一部名叫《齐谐》的书,是专门记述神怪事情的,那书上说:大鹏从北海飞到南海,翅膀一掠水面就是三千里,凌借着暴风从下而上地飞上去,一飞就高达九万里,一去就是半年,一直飞到天池南海,才停留下来休息。

                66《鲤鱼跳龙门》

1于是,就  ②竟然  ③你,你的 2每年阴历三月,就有无数黄颜色的鲤鱼,从江海和河川争先恐后游到龙门来。 刚刚跳上龙门,就有云和雨伴随,天火又从后面去烧它的尾巴。尾巴一烧掉,它就真个变成龙了。 3.每岁暮春  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 4.自物及人,从古到今,经历磨难和艰辛,才能取得成功。   

译文

   龙门山,在黄河以东的地界。禹治洪水来到这里,把山从中凿断,成为一扇门的形状,大约有一里光景。河水从中间汹涌地流下,两岸连车马都不能通行。每年暮春三月,就有无数黄颜色的鲤鱼,从江海和河川争先恐后游到龙门来。一年当中,能够跳上龙门的,不过七十二尾。刚刚跳上龙门,就有云和雨伴随,天火又从后面去烧它的尾巴。尾巴一烧掉,它就真个变成龙了。

                   67《牛郎织女》

1.略  2.C 3.“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    4.天上的街市    5.答案举例:人人都应该勤劳地工作,谁要是懒惰,谁就应受到惩罚,连天帝之女也不能例外。  6.略。

译文  

  天河的东岸住着织女,她是天帝的女儿,年年在织布机前投梭织布,劳苦操作,织成了云锦天衣。天帝怜念她独居无偶,允许将她嫁给河西的牛郎。哪知道她婚后却把织作的事情荒废了。天帝恼怒,责令她仍旧回到河东去住,只允许她一年一度和牛郎相会。

  每年入秋的第七天,我们总会看见乌鹊的头顶突然秃去。(这是什么缘故呢?)相传这天牵牛和织女在银河的东岸相会,役使乌鹊做桥梁从它们头顶上走过去,所以乌鹊头上的毛都被踩脱了。

                         68《姜太公遇文王》

1①“”    ②“汤”    ③“反  2D  3.全,都  一起,一同    终于  士兵 4不久准会有圣人到我们这里来,那时我们周民族就将要兴旺发达了。 文王便坐了猎车,驾了猎马,到渭水北岸去打猎,终于见到了姜太公,他正坐在一束茅草上钓鱼。 5.答案举例:刘备三顾茅庐 6.略。

译文      

  文王将要出去打猎,叫太史编替他卜了一课,太史编看了龟兆,唱道:

      到渭水北边去打猎,将会有很大的收获。

      不是螭也不是龙,不是老虎不是熊;   

         兆得个贤人是公侯,上天赐你的好帮手。

  文王便坐了猎车,驾了猎马,到渭水北岸去打猎,终于见到了姜太公,太公正坐在一束茅草上,(安安静静地在那里)钓鱼。

  周西伯出去打猎,果然在渭水北岸遇见了太公,和他交谈,大为高兴,说道:记得先前我那去世的父亲太公常向我说:不久准会有圣人到我们这里来,那时我们周民族就将要兴盛发达了。你可真就是这样的人吗?我家太公盼望你已经很久了!所以就叫他做太公望。用车子把他载了一同回京城去,回去就拜他做了国师。

              69《武王伐纣》

1①j  ②yu  m o ③x  ④m  2济:过河,渡  停止   ②疾:猛烈 痛恨  ③任:担当……的重任  责任,担子 靡:不  倒下 3B  4A 5.断绝退路,只能取胜,不能失败  砍釜沉舟 6.爱屋及乌   爱那个人而连带地喜爱跟他有关系的人或物

译文

  武王伐纣,坐了船渡过黄河。兵车刚用船搬运过河,太公马上命人把船在河里全部毁坏。说:这回出兵,是太子去为他父亲报仇,大家只有去和敌人拼死奋战,不可存侥幸生还之心!”所过的渡口和桥梁,也都叫人全部烧掉。   

  武王伐纣,在孟津地方过渡,忽然,大波之神阳侯掀起了一个个巨大浪涛,迎着船头打来,狂暴的风刮得天昏地暗,连人和马都看不见了。这时,武王坐在船头,左手拿了一把黄金色的大板斧,右手拿了一只悬挂白色旄牛尾巴的指挥竿,瞪大眼睛,把指挥竿向前指着说道:我既然担当了天下的重任,谁敢来违逆我的意志!”武王说完这话,顷刻间,风也停了,大波也止息了,于是军队安然渡过孟津。

  武王伐纣,到了邢丘这个地方,忽然天下大雨,一连下了三天三夜,也不休止,并且还发现战士们用的盾无故折为三段的怪现象。武王心里有点害怕,便召太公来问道:看这光景好象是纣还不可以讨伐吗?”太公答道:不然。盾折为三段,是说我们的军队应当分为三路。大雨三天不止,那是在洗我们的甲兵,让我们清清爽爽,好上路啊!”武王听了,说:那又怎么办呢?”太公说:爱那个人,就连他屋顶上的老鸦也觉得可爱;要是憎恶那个人,就连他巷子里的壁头也觉得可恶。现在的办法就是去杀光敌人,不要剩下一个!

                           70《武王克殷》

1.AB(A“活,形容词的使动用法;B前一个名词用如动词,耕种;) 2.①代词,这件事;代词,那;代词,他们;副词,加强反问语气。 3.①凡是能够爱护民众和有道德的人,就是因为他们有仁德之心。 有罪的人就杀了他,没有罪的人就让他活着。 4.①爱屋及乌(或: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②惟利是图、惟命是从 5.“使其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

译文   

  周武王攻下了殷都,召见太公问道:怎样处置殷都的士卒百姓呢?”太公回答说:我听说,爱那个人,同时爱他屋顶上的乌鸦;憎恨那个人,同时憎恨他的墙壁。把那些敌人全部杀掉,一个不留,怎么样?”武王说:不行!”太公退出,邵公进见,武王说:对他们怎么处置呢?”邵公回答说:把有罪的人杀掉,让没有罪的人活命。怎样?”武王说:不行!”邵公退出,周公进见,武王说:对他们怎么处置呢?”周公说:让他们各人住着自己的房屋,耕种自己的土地,不改变他们以往的习惯,亲近、信任有仁德的人,百姓有过错,全在纣王一人身上。武王赞叹说:看的远大啊,(这样做足以)平定天下啊!凡是能够爱护民众和有德行的人,是因为他们有仁德之心。

                        71《伯夷、叔齐之死》

1.①表承接  ②表转折  ③表并列  ④表修饰 2C 3  ②何不  投奔  ③责难  ④于是,就 4.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只要谈出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译文

  伯夷和叔齐,是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他们的父亲想立叔齐,还没有实现,父亲就死了。叔齐便让伯夷做国君,伯夷说:“(父亲要你做国君),这是他老人家生前的旨意啊!”坚决不肯做国君,于是逃走了。叔齐也不肯做国君,也随同哥哥逃去。国人只好立中间的一个儿子做了国君。

  弟兄俩跑出国外,听说周文王很优待老年人,何不去投奔他呢。然而,到了周国,文王便死去了,武王便统领大军,用车子载着文王的牌位,朝东进军,去讨伐殷纣。

  武王伐纣,伯夷叔齐很不赞成,便去隐居在首阳山,专靠采薇来维持生活。有个士大夫王摩子进山游玩,(看见伯夷叔齐正在那里采薇),就责难他们道:你们既然不吃周粟,但为什么却又隐居在周山,食周薇呢?”二人听了,便不再吃薇。经过七天,上天派遣一只白鹿给他们喂奶,二人心里想道:这鹿若是杀来吃了,滋味必然很美。神鹿知道二人的心意,从此以后不再来,两个老头子便活活饿死了。

                           72老父告诫孙叔敖

1穿    ②没有才能  ③您  ④都  ⑤来得晚,慰问  ⑥指教 2①“使,派  ②“贵,地位高  ③“厚,优厚 3①“,全部,副词;一(),数()词;详细,副词  ②“益,更加,副词;逐渐,副词;好处,名词 4.自己身价高了,但对人民骄傲起来,人民就疏远他。原来是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是它的宾语。骄傲人民不通,所以译作对人民骄傲。 5.身居高位的人只有知足,并且关心人民,才能得民心,治理好国家。

译文

  孙叔敖当了楚国的令尹以后,全国各级大小官员和老百姓都来祝贺他。有一位身穿粗布衣,头戴白帽子的老人,最后来向孙叔敖表示慰问。孙叔敖穿好衣服,戴正帽子出去接见这位老人,对老人说:楚王陛下不知道我不贤能,(让我掌握国家大权,我没有能力管好国家大事),应该受到官吏和老百姓的责备。人们都来祝贺我,您独后来,表示慰问,难道有什么指教吗?”老人说:有该说的:自己身价高了,但对人民就骄傲起来的人,老百姓就疏远他;地位高了,又独揽大权的人,国君一定要讨厌他;薪俸已经多了,可是还贪心不足的人,别人就害怕同他接近。孙叔敖向他一再鞠躬,然后说:谨遵你的教导!我愿意倾听你还没有说完的话!”老人又说:地位已经高了,越要想到下面的百姓;官职越大,越要谦逊,心欲要小;薪俸多了就要谨慎,不取不义之财。你如能遵守这三点,就足以把楚国治理好了!   

               73《大道之行》

1.①信用 发生 2.C 3.①所以,人们不仅仅奉养自己的父母,不仅仅抚育自己的孩子。因此,外出时带上门而不用门闩,这就叫做大同。 4.略。

译文   

    “大道实行的时候,天下为公共所有。(人们)选拔有贤德的,荐举有才能的人,(彼此)讲求信用,搞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仅仅奉养自己的父母,也不仅仅抚育自己的孩子,而且使老年人都能有好的归宿,壮年人都能得到使用,幼年人都能得到长进,鳏寡孤独和残疾病患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男人都有职分,女人都有夫家。财物痛惜它被扔在地上,(想拾起来)但不一定藏在自己家里;力气恨它不从自己身上发挥出来,(想发挥出来)但不一定是为了自己。因此阴谋奸恶之事被阻塞而不出现,盗窃、作乱和害人之事而不发生,所以(外出时)带上门而不用插门闩,这就叫做。大同。

                  74《学者有四失》

1.①把……看轻  ②补救 2.C 3.做教师的,就是要发扬他们的长处,补救他们的缺点啊。  4.

译文

    学习的人往往有四个方面的缺点,教育者必须知道()。人们学习,有的缺点是学得太多(而不去实践),有的缺点是学得太少,有的缺点是把学习看得太容易,有的缺点是遇到困难就停止不前。这四种人,心里各有不同。(教育者)知道了他们的不同心理,然后才能补救其不足。做教师的,就是要发扬(他们)的长处,补救他们的缺点的啊。

               75《颜渊、季路言志》

1.①怨恨 信任 2.C  3①(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呢?()愿意把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拿出来,和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4慷慨豪爽  ②谦虚忠厚   

译文

  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我愿意把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拿出来与朋友共享,用坏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说:希望听听老师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人得到安适,让朋友得到信任,让年少的人得到关怀。

               76《欲速则不达》

    1B 2.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办不成大事。 3.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规律,循序渐进。

译文

  子夏到莒父做总管,向孔子请教怎样办理政事。孔子说: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就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办不成大事。

                 77《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1回答  ②何,为什么    2.C 3.发愤忘食,高兴得忘记了忧愁,连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4.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刻苦勤勉,兢兢业业的态度

译文

  叶公向子路问孔子(为人如何),子路没有回答。孔子(对于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的为人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主张)而发愤忘食,高兴得忘记了忧愁,(甚至)连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78《吾日三省吾身》

1反省  ②讲信用 2.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情,有没有不忠诚的地方呢? 3.谋事、交友、学习 4.略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情,有没有不忠诚的地方呢?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讲信用的地方呢?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79《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1认为不对  不对  ②以为乐  快乐     2.B  3.C    4作为人民的统治者却不能与人民共同享乐,也是不对的。 这样做了却不能统治天下的,从来没有过啊。5.与民同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

  齐宜王在雪宫里接见孟子,说:你们这些贤人也有这样的享受吗?

  孟子回答说:有啊。(您的这种享受)人们得不到,那么就要责怪他们的统治者了。因为得不到(享受)而责怪统治者,是不对的;(但是)作为人民的统治者却不能与人民共同享乐,也是不对的。把老百姓的快乐,当成自己的快乐的,老百姓也会把他的快乐当作是自己的快乐;把老百姓的忧愁当作自己的忧愁的,老百姓也会把他的忧愁当作启己的忧愁。把天下人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把天下人的忧愁当做自己的忧愁,这样做了却不能统治天下的,从来没有过啊。

               80 《人不可以无耻》

1羞耻,羞愧之心  ②以为耻 2不知羞耻的那种耻辱,就是无耻啊! 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的人,有什么办法能赶得上别人呢?3.积极进取的重要前提

译文 

  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之心,不知羞耻的那种耻辱,就是无耻啊!

  孟子又说:羞耻之心对于人是关系重大的。善于作伪诈巧变事情的人,是没有地方用得着羞耻心的。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的人),有什么办法能赶得上别人呢?

                  81《学弈》

1.①教导引,拉  ③共同,一起 2.A 3.①一门心思听弈秋的讲解。 虽然他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一起学习,郊果却不及那个人。 4.做任何事情,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

译文

  现在下棋作为一种技艺(来说),只是小技艺,但是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就不能学好。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讲解,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讲,却一心想着有天鹅就要飞来,想拉起弓去射它。()虽然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一起学习,效果却不及那个人。能说是这个人的聪明才智不如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吗?()说:不是这样的。

                82《屈而不信》

1”    “伸”    伸直。 2C(C项中的竟然,却讲;ABD.项中的讲。) 3①“是使动用法,使……伸直。  ②“远是意动用法,以……为远, 4.如果有能使它伸直的人,(这个人)就一定不以去秦楚的路为远(而去求治),这为的是一个手指头不如别人。 5指代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不知类的意思是不知轻重主次

译文

  孟子说:现在有(个人)(他的)无名指弯了,不能伸直,并不疼痛碍事。如果有能使它伸直的人,(这个人)就一定不以去秦楚的路为远(而去求治),这为的是一个手指头不如别人。(一个)手指头不如别人,就知道厌恶它;内心不如别人,竟不知道厌恶(),这就叫做不知轻重主次。”   

                     83《丹之治水》

1胜过;  ②法则,规律 2B(B项中的是结构助词ACD.项中的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3.以邻为壑。意思是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把灾祸推给别人。 4.正反对论证     5.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善于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

译文  

  白圭说:我治理水患的办法,胜过大禹。孟子说:您错了。禹治理水患的办法,是按照水的规律进行的,所以禹使水注于四海。现在您却使水流到邻近的国家去。水逆流而行,叫做洚水。所谓洚水,就是洪水。这是有仁德的人所最憎恶的。您错了。

                   84《天长地久》

1缘故,原因,名词  ②特意,副词。  ③所以,连词 2自私。  ②个人的目的、理想等 3①“,名词活用作动词,把自己放在后面。  ②“外,名词活用作动词,把自己置之度外。 4.天地所以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的运行、存在不是为了自己,所以能够长久。 5.本文阐述了老子”“相生的辩证思想,进一步宣传他的自然无为的世界观。

译文      

  天地是长久存在的。天地所以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的运行、存在不是为了自己,所以能够长久。   

  因此,圣人把自己摆在后面,结果自己反而能占先;(危险时)把自己置之度外,结果反而能保全自己。不正因为他不自私吗?所以反倒成就了他自己的目的。

                85《以柔克刚》

 1.①替换 因此 2.B   3.能够承受国家所遭受的天灾人祸,才能成为天下的帝王。  4.柔能胜刚,弱能胜强  勇于示弱,学会以柔克刚

译文

  天下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的了,而在能够攻破坚硬的东西中没有比水更加有力量的了,水的攻坚地位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替换它。对于柔能胜刚,弱能胜强的道理,普天下没有人不明白,但又没有人甘于柔弱。所以圣人说:能够承受国人对自己的谩骂和羞辱。才能成为社稷之主;能够承受住国家所遭受的天灾人祸,才能成为天下的帝王。

                             86 《为义孰为大务》   

1.  思想家  政治家  教育家 墨家 兼爱 非攻 2.“欣,举出  3.“实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填充。 4.古义:讲书。今义:表演评书、评话、弹词等 5.回答了这个问题。作者认为,干成一项大事业,工作没有大小主次之分,只有大家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团结协作,才能把这项事业干好。

译文  

  子硕向墨子问道:从事正义的事业,哪(一件)是大事?”墨子说:“()好象筑墙一样,能捣土的就捣土,能填土的就填土,能递土的就递土,然后墙就筑成了。从事正义的事业也是如此,能论辩的论辩,能讲书的讲书,能作事的作事,然后正义的事业就完成了。

                87《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

1结构助词,的。  ②代词,代竹木削成的鹊。  2是使动用法,使……飞,让它飞翔。  3,刻削。  4.因此所谓的巧,就是对人有利叫做巧,对人不利叫做拙。  5.墨子认为对人有利叫做巧,对人不利叫做拙。公输班做的鹊能飞,但对人没什么用处,所以不能叫做巧。(后一问言之有理即可)

译文

  公输班刻削竹木做了一个喜鹊,做成后让它飞翔,竟三天不落。公输班认为自己最巧。墨子对公输班说:你做喜鹊,不如我做辖木。我一会儿就刻削完三寸的木料,(把它安在车上),就能载五十石的重量。因此所谓巧,就是对人有利叫做巧,对人不利叫做拙。

                  88《万事莫贵子义》

1形容词,可贵  ②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贵。  2结构助词,的。  ②代词,代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  ③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3.为了争论一句话而互相厮杀,这就是把大义看得比生命更为可贵啊!  4.万事莫贵于义;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  5.历史上为了正义而牺牲生命的人很多,如谭嗣同、夏明翰、刘胡兰等。(举例适当即可。)

译文

  墨子说: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如果向某人说:给你鞋帽,然后砍断你的手足,你干不干?’(某人)一定不干。什么缘故?就是因为鞋帽不如手足可贵。又说:给天下,然后把你杀死,你干不干呢?’(某人)一定不干。什么缘故?就是因为天下不如生命可贵。(但是)为争论一句话而互相厮杀,这就是把大义看得比生命更为可贵啊!

                    89《景公出猎》   

1.①是不与焉。是,这。  ②乃若此。此,这,这个。课文中:微斯人,吾谁与归?斯,这,这样。  ②非独书为然。然,这样。  2.A(A.与动词览组成名词性短语  B.名词,处所  C.放在介词前,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的处所  D……所。格式,表示被动。)  3.“曷为不祥也,为什么,怎么。  4.有贤人而不知道;知道而不任用;任用而不信任。   

译文

  齐景公外出打猎,登上高山,遇见了猛虎;下到沼泽,遇见了毒蛇。他回到王宫就召见晏子,并问晏子说:今天我外出打猎,登上高山,就遇见了老虎;下到沼泽,就遇见了蛇。恐怕就是所说的不吉利吧。晏子回答说:国家有三种不吉利,这不同于你所说的那些。有贤人而不知道,这是一不吉利;知道而不任用,这是二不吉利;任用而不信任,这是三不吉利。平常所说的不吉利,就是象这三种。今天大王登上高山遇见猛虎,是因为山是老虎的住处;下到沼泽遇见蛇,是因为沼泽有蛇的洞穴。到老虎的住处去,到蛇的洞穴去,遇见它们,怎么能说是不吉利呢?

                  90《社鼠》

1,安定,这里暗含包庇之意。 2介词,向。  ②介词,对    3①“,名词作状语,在宫廷内。②“,名词作状语,在宫廷外。   4治国患何?  宾语前置  治理国家忧虑的是什么?5.比喻论证6国之社鼠人主为保护伞,不但可以逍遥法外,而且仍可以以办国事为幌子,假公济私,欺上压下,排斥异己,打击贤良。   

译文      

  齐景公问晏子说:治国忧虑的是什么?”晏子回答说:忧虑的是社鼠。齐景公说:为什么?”晏子说:社庙为木质结构,上面都涂上了装饰的颜料和防虫柱的油漆,老鼠往往凭借这些东西得以藏身。如果用烟火熏烧它们,就担心烧坏社庙的木质建材,如果用水淹灌它们,就担心浸坏了建筑物上的油彩,这些老鼠之所以没有被人们除掉,就是因为有社庙作为庇护所的缘故。国家也有这类老鼠,君主的亲信们就是。在宫廷内对君主掩盖是非真相,在宫廷外对百姓滥用职权。不除掉这类人,国家就混乱;要杀掉他们,却往往被君主包庇下来,反而成为亲信。这类人就是国家的社鼠。

                         91《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1达到  ②到,至  ③和,与  ④如,比得上2(无论多么难做的事)总去做,就一定能做成;(无论多么遥远的路)总是走,就一定能到达。3、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4、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最终会得到成功。

译文

  梁丘据对晏子说:我到死也赶不上您了!”晏子说:我听说:(无论怎么难作的事)总去做,就一定能做成;(无论多么遥远的路)总是走,就一定能到达。我并没有比别人两样的(地方)(只要你)总去努力而不中断,总是前进而不休止,还有什么难以达到的呢?

                92《晏子之御》

1鞭打  ②非常  ③谦虚退让  ④奇怪  ⑤推荐2①C  C3①X  ⑤√ 4晏子觉得奇怪,问他原因,车夫把实情告诉了他。不久(车夫)回来了,他的妻子请求离去。5.知错就改,诚实可信  谦虚  任人唯贤6.略(只要观点与理由一致即可)

译文

  晏子做齐国的国相,出门(的时候),他车夫的妻子从门缝偷偷地看。(看到)他的丈夫为晏子驾御车马,抱持着大圆车盖,驾着四匹大马,意气风发,十分得意。过了一阵子,(车夫)回来了,他的妻子请求离去。丈夫问什么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到六尺,在齐国做国相,在诸侯之中很有名。刚才我看到他出门,志向和考虑都很深远,常常以为自己不如别人。眼下你身高八尺,才是人家的车夫,然而你的表现,(已经)自认为很满足了。我就因为这个才要求离开的。这以后,车夫就谦虚退让了。晏子觉得奇怪,问他原因,车夫把实情告诉他,晏子推荐他当了大夫。

               93《景公闻命》

1公被狐白之裘,穿。2雨雪三日而天不寒中名词雨雪活用为动词,下雨雪3 雨后或雪后转晴  光风霁月 4.吃饱了而知道他人的饥饿,穿暖了而知道他人的寒冷,安乐了而知道他人的劳苦。5.因公被狐白之裘6.晏子巧妙运用古之贤君的做法来暗示景公,使景公顿悟,而出裘发粟与饥寒

译文   

  齐景公在位的时候,夹雨带雪一连下了三日还不见晴。景公披着白狐狸皮袍,坐在殿堂侧面的台阶上。晏子进来见景公,在他旁边侍立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雨雪一连下了三天而天气不冷。晏子反问他说:天气真的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时候的贤明君主,自己吃饱了而知道他人的饥饿,自己穿暖了而知道他人的寒冷,自己安乐了而知道他人的劳苦。现在的君主不如他们啊。景公说:讲得好。我听你的话。便命令人发放衣服和粮食给挨饿受冻的人。

                            94《运斤成风》

1替;做  ②当作2①“郢地有一个泥瓦匠,(在干活的时候),有一点像苍蝇翅膀一样薄的白泥飞溅到他的鼻尖上。我的确为人砍掉过鼻子上的白泥。3.比喻手法熟练,技艺高超4.略   

译文

  庄子给亲友送葬,经过惠子的墓。他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郢地有一个泥瓦匠,在干活的时候,有一点像苍绳翅膀一样薄的白泥飞溅到他的鼻尖上。于是他让一个叫石的匠人削掉它。木匠挥动斧子,快得像一阵风,很快地砍去,削去鼻尖上的白泥,却没有伤着鼻子,郢人站在哪里,脸色毫无改变。宋元君听说了这件事后,找来匠人对他说:你再给我砍一下试试。匠人石说:我的确为人砍掉过鼻子上的白泥。尽管这样,我现在不行了,我的那个搭档去世很久了,所以不能再试了。自从我的好友惠子死了以后,我也没有搭档了,没有与我争辩的人了。

                95《丈人承蜩》

1转移  ②回过头去    2介词,从。  ②介词,在。  ③介词,比。3.虽然天地这么大,万物这么多,但(我心目中)只注意在知了翅膀上。4.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意思是:用心集中,不分散注意力。5.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心致志,精神集中。只有做到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译文

  仲尼到楚国去,从树林中经过,看见一位驼背老人用长竿粘知了,就好象伸手拾东西那样容易。

  促尼说:你真巧啊;有什么诀窍吗?

  老人说:我有诀窍。夏天时,(如果能在竿头)摞上两枚圆丸而不掉下来,那么知了很少能跑掉;如果摞上三枚圆丸而不掉下来,那么十只也不过跑掉一只;能摞上五枚圆丸而不掉下来,那粘知了就象伸手拾东西一样了。我站立在那里,身体就象一个树桩子;我执竿的手臂,就象一节枯树的干枝。虽然天地这么大,万物这么多,但(我心目中)只注意在知了翅膀上。我不转身不侧身,不因万物干扰而转移我对知了翅膀的注意力,这怎能粘不到知了呢?   

  孔子回头对学生说:“‘用心集中,不分散注意力,大概就是指这位驼背老人说的吧?

                            96 《庄周家贫》   

1B(B中的是代词,代鲋鱼。ACD.中的都是结构助词) 2忿。通,发怒。     3是使动用法,使……活,意思是救活我。  4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代词,如此,这样 5.涸辙之鲋  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

译文

  庄周家里穷困,因此到监河侯那里去借粮。监河侯答应说:好的。我将要收到封地上的租税,我打算收到后借给你三百金,可以吗?”庄周(一听)气愤得变了脸色,说:我昨天来的时候,听到大路当中有呼救声,回头一看,原来车辙中有条鲫鱼困在那里,我问它说:鲫鱼,过来!(在这)做什么呀?’它回答说:我是东海水族中的臣民,您可有一升半斗的水救活我吗?’我说:好的。我将要到南方去游说吴国和越国的国王,引过西江的水来迎接你(回东海)好吗?’鲫鱼气得变了脸色,说:我离开住惯了的地方,就无法生存。(现在)我只要能得到一升半斗的水,就能活下去。您却说这些(没有用处的话),还不如趁早到干鱼铺子里去找我呢!

 

               97《人之子文学》

1.古义:粗野无知的人;今义:一般用作谦辞,对人称自己。2.“被,披阅。3.人和文学(的关系),犹如玉石和琢磨(的关系)一样。4.比喻论证    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理。只有多读书,多学习,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修养有道德的人(意思对即可)   

译文

  人和文学(的关系),犹如玉石和琢磨(的关系)一样。和氏璧,(只不过)是乡村的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块,经过玉工雕琢,竟成为天子的国宝。子贡、季路,本来是粗陋无知的人,但披阅了文学,信仰了礼义,(他们)便成为天下的知名人士了。

                                 98《君子之学》

1①“,牢记。  ②“曷,怎么。2.古义:举止。今义:动作或说话的声音;  (打听或侦察的)情况。3A(A项中的只,不过讲;BCD项中的讲。)4.君子之学  小人之学  正反对比5.只有像君子那样虚心学习,牢记在心,付诸言行,才能提高自己的品德和修养。

译文

  君子的学习,是听到耳朵里,牢记在心里,表现在形体举止上。(他的)语言是精深的,举止是文雅的,全都可以作为榜样。小人的学习,是从耳朵听进去,却又从口中说了出去。口耳之间仅仅四寸而已,(不牢记,不实践)怎么能美化七尺的身躯(提高自己的品德)?

             99《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1(t )”,尊敬。2那么  ②能3①“使动用法,使……安静下来。②“,使动用法,使……得到恩惠。4.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5.作者认为老百姓是国家安定与否的关键。只有施行仁政,厚待百姓,才能使国家安定昌盛。(意思对即可)

译文

  马受了惊不好好驾车,那么君子就不能安安稳稳地坐车;老百姓不听政令,那么君王的统治地位就不稳固。惊马不好好驾车,(最好的办法)没有比得上使它安静下来;老百姓不听政令,(最好的措施)没有比得上使他们得到好处。贤德的人得到选用,诚实谨慎的人受到推荐,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受到重视,孤寡无依的人能够得到照顾,贫穷的人能够得到补助,假如能做到这样,那么老百姓就能顺从政令了。老百姓顺从政令,君王的统治地位才能稳固。经传上说:君王是船,老百姓是水。水能载船,水也能翻船。就是这个意思啊。

              100《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1计划,打算,措施。  ②培植 2.古义:栽培树木;今义:树(总称)  3.做一年的打算,没有赶得上种植庄稼的;做十年的打算,没有赶得上栽培树木的;做一生的打算,没有赶得上培养人才的。    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形容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译文

  做一年的打算,没有赶得上种植庄稼的;做十年的打算,没有赶得上栽培树木的;做一生的打算,没有赶得上培养人才的。培植以后一年就有收获的,是庄稼;培植以后十年才有收获的,是树木;培植以后百年才有收获的,是人才。

                            101《见异思迁》

1杂乱居住  ②不同的事物2兼词,相当于于此”  ②语气助词,译为3,田野。4.士、农、工、商这四民是国家的根本。5.见到不同的事物,专业思想受外界影响而动摇  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译文

  齐桓公说:安定人民的住处,成全人民的事业,有什么办法呢?”管子回答说:士、农、工、商这四民是国家的根本。不应该使他们杂居在一起。杂居在一起,他们的言语也就杂乱了,他们的事业也就混乱了,所以贤明的君主安置士民必定安置在清静的地方,安置农民必定(使他们)靠近田野,安置工民必定(使他们)靠近官府,安置商民必定(使他们)靠近市场。现在那些士民,都让他们聚拢在一起,集中安置在清静的地方,他们从早到晚都在这里从事自己的专业,自小就在这里学习,他们的心安定了,就不会见异思迁了。

               102《列子学射》

1寇 御寇 道 清静无为  ②《愚公移山》智叟 愚公 移山    2请教  ②问  ③……的缘故,表原因  ④介词,把3不仅射箭,治理国家与修养自身也都该这样。  ②你知道你射中的缘故吗?4退而习之三年守而勿失5.熟能生巧(同义词即可)(略,理由要足以证明观点。)

译文

  列子学射箭,已经能射中了,去向关尹子请教。关尹子问:你知道你能射中的原因吗?”列子回答:不知道。关尹子说:不行!”列子回去又练习了三年,再次来报告关尹子。关尹子又问:你知道你能射中的原因吗?”列子回答:知道了。关尹子说:可以了,要牢记(学成的道理),并且不要丢掉。不仅射箭,治理国家与修养自己也都该这样。

               103《杨布打狗》

1.B 2.①动词,穿;  名词,衣服  ②同,回来3.先前假如你的狗是一身白色出去,又一身黑色回来,难道你能不感到奇怪吗?4.鸡鸣狗盗  鸡零狗碎  蝇营狗苟5.事物是千变万化的,要想正确地认识事物,就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事物,更不能被一时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抓住事物的本质。

译文

  杨朱的弟弟叫布,他穿着白色的衣服出门。天下雨了,他脱去白色的衣服,穿着黑色的衣服回家来。他家的狗不知道,冲上来对他狂叫。杨布很生气,准备打狗。杨朱劝阻说:请不要打它啦,你也会像它这样。先前假如你的狗是一身白色出去,又一身黑色回来,难道你能不感到奇怪吗?   

                              104《鲍氏之子》   

1以:用来  为:给  ②使……生存  ③徒:只是  以:因为2.君将哀而生之乎3.人类能够把食用的拿来食用,难道是上天本来为了人类才生出这种物类的吗?况且蚊蚋叮咬人的皮肤,虎狼吞食人肉,并不是上天本来为了蚊蚋和虎狼才生出人类来的啊。    4.答案举例:伽利略向权威挑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并在比萨尔斜塔上做实验证明了自己的发现是正确的。

译文

  齐国田氏在庭院中设祭祀,(祭罢设宴)招待的客人有上千人。座中有献赠鱼雁的客人。田氏看着鱼和大雁,于是感叹道:上天对于人类真是优厚啊!繁殖五谷杂粮,生长鱼类鸟类,用来给人类食用。在座的客人好像回声一样地应和着主人的说法。有一个人姓的的少年,才12岁,参预席中,坐在末座,这时进言道:“(实际道理)和您的说法不相同。天地之中生存的万物,和我们人类都是共生并存的物类。物类没有贵贱之分,只是因为智力大小不同而相互制约,交替、轮流地互相食用,并不是为了对方才生存的。人类把能够食用的拿来食用,难道是上天本来为了人类才生出这种物类(供人食用)的吗?再如蚊蚋叮咬人的皮肤,虎狼吞食人肉,并不是上天本来为了蚊蚋和虎狼才生出人类来的啊。

                         105《莫众而迷》

1AD  (AD.全    B.第一个    C.一样的)2.哀公认为,凡事不和三个人商议,就要迷惑;晏子认为是第一个人错误,第二个人正确,再有第三个人(共同谋虑)就足以为众了。3.今鲁国之群臣,以千百数,一言于季氏之私,人数非不众,所言者一人也。4.莫众而迷;做事不和众人商议,就会迷惑。

译文   

  晏子访问鲁国,鲁哀公问()说:俗语说:凡事不和三个人商议,就要迷惑。现在,我(凡事)和全国人商议,鲁国还是避免不了混乱,这是什么原因呢?”晏子说:古人所说的莫三人而迷,是第一个人错误,第二个人正确,再有第三个人(共同谋虑)就足以为众了。所以叫莫三人而迷(可是)现在鲁国的群臣,人数上千上百,却都按季氏(一派)的私心需要说一样的话,尽管人数并非不多,但是说话的只能等于一个人,怎能是?

                              106 《自知之明》

1A  (A.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在意义。B.结构助词C.动词,去、往、到;D.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2.我担心人的见识好像眼睛一样,能看清百步之外(的东西),却不能看清自己的睫毛。3.他认为越国政乱兵弱”  比喻论证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5.了解他人是一种智慧,而了解自己更是一种智慧。达到智是很难的,之所以难不是难在了解他人,而是难在了解自己。  

译文

  楚王想要攻打越国,庄子谏阻说:大王为什么要攻打越国呢?”楚王说:“(越国的)内政混乱,兵力削弱。庄子说:我担心人的见识好像眼睛一样,能看清百步之外(的东西),却不能看见自己的睫毛。大王的军队从被秦、晋打败,丧失国土几百里,这(说明我们的)兵力是软弱的。庄蹻在国内作乱,而官吏镇压不住,这(说明我们的)内政是混乱的。(所以)大王的兵弱和政乱不亚于越国,可是还要攻打越国,这就是人的见识如同自己的眼睛一样啊!大王于是放弃了(攻打越国的想法)。所以,认识事物的困难不在于认识别人,而在于认识自己。所以说:能自己看清自己叫作明智

                         107《献媚取宠》

1离开;  ②赠送;  ③何,什么;  ④“珮,佩戴。    2AD  (AD都是逃亡,逃跑;B,没有;C丢失。)3①w i ②x  4晋国的中行文子逃亡,从一个县城经过。我恐怕他用我(作资本)向他人献媚取宠。5.以求容于我者,吾恐其以我求容于人也。  (啬夫)果收文子后车二乘而献之其君矣。

译文

  晋国的中行文子逃亡,从一个县城经过。随从说:这个乡官,是您的老朋友,您为何不在他家里住下?并且可等待后面的车辆。文子说:“(过去),我曾经爱好音乐,这个人送我鸣琴;我爱好佩带,这个人就送给我玉环,这是助长我的过失。!以求得我的欢心的人,我恐怕他用我(作资本)向他人献媚取宠。于是就离开了这个县城。果然,(啬夫)扣留下文子后面的两辆车马,而献给了他的新主子。

                          108《马价十倍》

1拜见  ②尊称对方,您  ③回头看  ④于是 2A  3B 4.不对。应该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译文

  有个卖骏马的人,接连三天在市场上站着卖马,结果没有一个识马的。

  他前去拜见伯乐,说道:我有一匹骏马想要卖掉,可是接连三天在市场上站着卖,没有人来问一声,我希望您去围着马转一圈看看,离开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一看,我愿意献给您一早晨的费用。

  伯乐于是去市场上环绕着马看了一圈,离开的时候又回头来看了看,结果一天之中马的价钱涨了十倍。

                          109《唐睢说信陵君》   

1    ②恨 2,从 3,对……说,介词  说,动词  是,动词 4.第一个,放在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是结构助词;第二个是代词,指大德5.答案提示:要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对自己不居功自傲,对别人应知恩必报。

译文

  信陵君杀了晋鄙,救了邯郸,打败了秦军,保全了赵国,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他。

  唐睢对信陵君说:我听到这样的说法:世上有的事情,是不可以知道的,有的事情是不可以不知道的;有的事情是不可以忘记的,有的却是不可以不忘记的。信陵君说:这是什么意思呢?”唐睢回答:别人憎恨我,我不能不知道,我憎恨别人,不能让别人知道;别人对我有恩德,我不能忘记;我对别人有恩德,我不能不忘记。现在你杀了晋鄙,解救了邯郸之围,打败了秦军,保全了赵国,这是你对赵国的大功德。现在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你,你很快就要见到赵王,我希望你忘记救赵的事。信陵君说:我恭恭敬敬地接受你的教导。

                      110《公仪休相鲁而嗜鱼》

1即使  ②依靠 2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送给您的)鱼,这是为什么呢?②如果接受(别人送我的鱼),必定有不敢要求别人的表现。 3.言之有理即可   4.秉公执法、清正廉洁

译文 

  公仪休做鲁国宰相!而喜欢吃鱼,全鲁国的人()争着买鱼献给他,公仪休()不接受,他的弟弟说: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送给您的)鱼,是为什么?(公仪休)说:就是因为喜欢吃鱼,才不接受(人们送我的鱼)。如果接受(别人送我的鱼),必定有不敢责求别人的表现,有不敢责求人的表现,就将违法曲断;违了法,就要()免去宰相(的职务);免去了宰相的职务,那()虽然喜欢()鱼,这些人必定不能送给我鱼,(这时)我就不能自己供给鱼了。如果不接受(别人送给我的)鱼,而不被免去宰相的职务,即使不接受(别人送给我的)鱼,我()能经常自己供给(自己)鱼。这()是明白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明白别人替自己(打算),不如自己给自己(打算)

             111 《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1两个都是代词,这样形容词词尾,……样子;转折连词,可是,却;形容词,对,是。2将要;一会儿;阻止;等待。3AD.(AD.动词,到,赴;B.助词,的;C.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4.从受伤的老虎下手刺杀,一下子便会得到刺杀两虎的名声。5.提示: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可从人(庄子)的角度亦可从动物(老虎)的角度回答。如:人要善于动脑,力争做事,一举两得,事半功倍;人与人之间、动物之间都要相互团结,相互依存,否则就难以长久生存。

译文  

  卞庄子要刺杀老虎。旅馆的童仆劝阻他,说:两只老虎正要吃一只牛。吃得香甜时一定要争起来。一争必定要拼斗,一拼斗就会大的受伤,小的被咬死。从受伤的老虎下手刺杀,一下子便会得到刺杀双虎的名声。卞庄子以为这话对,就站着等待它们。过了一会儿,两只老虎果然斗了起来,大的受伤,小的被咬死。卞庄子就从受伤的老虎下手刺杀,一下子果然获得杀双虎的功效。  

                112《鲁人曹沫》

1.①求和    ②已经    ③趋向、回到    ④失去    ⑤通,违背    ⑥答应 2.④√  ⑤√ 3.①你想干什么②现在鲁国城墙塌坏就能压到齐国国境上,大王一定要考虑考虑这件事。  4执,劫  ②原因   5.他们为知己者死的道德准则和守志不屈的人格魅力。(言之成理即可)

译文

  曹沫,是鲁国人,凭借勇力侍奉鲁庄公。庄公喜好勇士,曹沫为鲁国将军,与齐国作战,三战三败。鲁庄公害怕了,就献上遂邑这块地方求和,但仍然用曹沫为将。

  齐桓公答应和鲁国在柯地会盟订约。桓公与庄公已经在坛上订了盟约,曹沫手持匕首胁迫齐桓公,桓公左右没有人敢动手,问道:你想干什么?”曹沫说:齐国强鲁国弱,而贵国侵犯鲁国也太过分了。现在鲁国城墙塌坏就能压到齐国国境上,大王一定要考虑考虑这件事!”桓公于是答应全部归还鲁国被侵占的土地。桓公说完话,曹沫就扔掉匕首,走下盟坛,朝北回到群臣的位置上,脸色不变,言辞从容如故。桓公大怒,要背弃自己的誓约,管仲说:不可。贪图小利来使自己快意,在诸侯中失去信义,失去各国的帮助,不如给它。这样,桓公就割还了侵占的鲁国领土,曹沫三次战役所失去的土地,全部都还给了鲁国。

                        113 《国有宝乎》

1①sh ng  车辆  x   迁移、迁居  2.B  3我用以衡量宝的标准与您不同。  ②这四个大臣,他们的业绩将光照千里,哪里只是照亮前后十二辆车呢! 4.对比  人才是国家之宝 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曹刿论战 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

  齐威王和魏惠王在郊外会猎。魏惠王说:齐国也有宝吗?”齐威王说:没有。魏惠王说:我的魏国虽然是小国,还有直径一寸大的夜明珠,这宝珠的光能照亮前后各十二辆车的距离,这种宝珠有十几颗。难道说像齐国这样的大国就没有宝吗?

  齐威王说:我用以衡量宝的标准与您不同。我的大臣有个叫檀子的,派他镇守南城,楚国的军队就不敢入侵,泗水一带十二个诸侯国都来向我朝拜;我的大臣有个叫盼子的,派他镇守高唐,赵国人就不敢东来黄河捕鱼;我的官员有个叫黔夫的,让他驻守徐州,燕(y n)国人就在徐州北门祈祷,赵国人就在徐州西门祈祷,祈求我保护他们,他们的百姓迁居到齐国为民的有七千多家;我还有个叫种首的大臣,让他掌管防盗的事,就能使国内路不拾遗。这四个大臣,他们的业绩将光照千里,哪里只是照亮前后十二辆车呢!

  魏惠王听了,脸上现出羞愧之色。   

                       114 《齐宣王好射》

1AD(A.省略句,必以()分人”  B.宾语前置句,有何陋?  C.定语后置句,千里之马” D.省略句,()而衰,三()而竭”)2B(A.其,第三人称人代词,他的;  B.放在句首,加强反问语气  C.指示代词,相当于那些”  D.代词,其中的) 3B(A.不超过  B.周围的人  C.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D.感动奋发)  4.喜欢别人说自己能用强弓。 5.一方面说明齐宣王盲目自大,自欺欺人,另一方面说明群臣趋炎附势,阿谀奉承。

译文   

  齐宣王爱好射箭,喜欢别人说自己能用强弓。他曾经用过的弓,都不超过三石(的强度)。把(他用过的弓)给群臣看,群臣就都试着拉弓,拉弯一半就不再拉了,都说:此弓(的强度)不少于九石,除非大王,谁能使用它?”宜王的实际情况是,用过的弓都不超过三石,然而()终生认为自己能拉九石(的强度),这岂不是可悲的吗?

                           115《齐桓公好服紫》

1①h o  w   xi  2这个时候  ②忧虑、担心 3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衣服,全国上下也就都穿起紫色衣服来了。 ②第二天,整个都城都没有人穿紫色衣服了。 4.上行下效(其它成语,只要意思对也可以。) 5.提示:正反两方面阐述皆可。

译文

  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衣服,全国上下也就都穿起紫色衣服来了。这时,五件素色衣服的价格抵不上一件紫色衣服。齐桓公对此感到忧虑,便对管仲说:我喜欢穿紫色衣服,紫色衣服特别昂贵,全国老百姓都喜欢穿紫色的衣服没个完,我该怎么办呢?

  管仲回答说:国君想制止这种风气为什么不试一下自己不穿紫色衣服呢?您可以对周围的人说:我很讨厌紫色衣服的气味。要是这时候正好有穿紫色衣服的人来拜见您,您一定要说:稍微退后一点,我讨厌紫色衣服的气味。   

  齐桓公说:好吧。

  这样一来,当天宫中的侍卫近臣就没有人穿紫色衣服了;第二天,整个都城都没有人穿紫色衣服了;第三天,齐国境内都没有人穿紫色衣服了。

               116《曲高和寡》

    1代词,是这样  ②代词,代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这件事  ③连词,表转折,可是  ④助词,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2.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3.曲高和寡  这个成语后来比喻言论、作品很深,不通俗,能理解的人很少,有时也用来讽刺别人自命不凡。 4阳春白雪指高雅的歌曲;下里巴人指流俗的音乐。

译文

  楚襄王问宋玉说:先生你品行上有缺点吗?为什么一般人民都不称赞你呢?”宋玉回答说:对,是这样,()有缺点。希望大王宽恕我的罪过,让我能把话说完。有个人在郢都唱歌,他开始唱下里巴人,都城中跟随着唱的有几千人;他唱阳阿薤露时,都城中跟着唱的有几百人;他唱阳春白雪时,都城中跟随着唱的不过几十人;他唱出最高雅的歌曲时,都城中跟随着唱的不过几人罢了。这是因为他的歌曲越高雅,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

             117 《西门豹为邺令》

1①j   一周年  li n 征收赋税 2.我以前不知道怎样治理邺,现在我知道了。3.对比  不辨忠奸的昏庸 4.为了看看文君怎样做  此题第二问为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译文

  西门豹做邺地的县令,清廉、公正、敦厚,一点私利也不沾,却对待手下的官吏很简慢,()手下的官吏就互相勾结起来排挤他。西门豹任职满了一年,向魏文侯呈上郡里的账册,魏君收去了西门豹的官印。西门豹自己请求说:我以前不知道怎样治理邺,现在我知道了。希望(您给我)官印我再去治理邺地,()治理不好,就请您用杀头的罪惩治我。文侯不忍心(撤他的职),又把官印给了他。西门豹就重重地向百姓征收赋税,赶紧优厚地对待手下的官吏。一年后呈交账册,魏文侯亲自迎接而拜西门豹。西门豹回答说:往年我替您治理邺(),可是您()收回了我的官印,现在我为我手下的官吏治理邺,你()来拜我,我不再治理(邺地)了。于是,交出官印就走了。 

             118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1什么,疑问代词;  ②依赖  ③你,代词;  ④如果,连词。2看见路上有个人反穿着皮袄,身上背着柴草。你不知道它的皮磨坏了,那毛也就没有地方附着了吗?3A.表顺承  B.表顺承  C.表修饰  D.表修饰 4.世界上的事物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任何事物不能失去了它的存在基础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可以联想到地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及人类某些破坏环境的行为或保护环境的举措。 5.略(言之有理即可)

译文

  魏文侯外出游览,看见路上有个人反穿着皮袄,身上背着柴草口(魏文侯)问道:“()为什么反穿皮袄背柴草呢?(那人)答道:我爱惜皮袄上的毛。文侯说:你不知道它的皮磨坏了,那毛也就没有地方附着了吗?   

                 119 《晋平公问子叔向》

1AD(AD介词,向;B…………相比;C.介词,在。) 2①“,强迫;  ②“以,已经;  ③“还,掉转;  ④无 3A(A,穿衣,与例句同为名词用如动词;B,使……飞扬;,使……跑动,使……滚动;使动用法;C时常,名词作状语;D.为一般句式。) 4请让我用烹调来打个比方。  ②桓公只知道穿衣服罢了。5.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或人心齐,泰山移。)   

译文

  晋平公向叔向问道:以前,齐桓公多次纠合诸侯(盟会),统一匡救了天下,不知道这是君的力量呢?还是他的臣的力量呢?”叔向回答说:管仲善于裁衣裳,隰朋善于缝纫,宾胥无善于缉衣边,桓公只知道穿衣而已,(他的国家的统一)是他的臣的力量。师旷陪从在旁边,说:请让我用烹调来打个比方。管仲善于切割,隰朋善于煎熬,宾胥无善于调味,羹汤已经作熟,把它奉献给君王,如果君王不吃,谁能强迫他吃呢?也有君王的力量啊!

              120《千金之裘,非一狐之皮》

1.《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札记》《周易》《春秋》2根,根源,名词  ②接近,动词  ③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互相促进3D(ABC.所用来;D.的原因。)4学习询问  ②施行仁政  ③把玉石加工成器物的手段,引申为商讨研究学问 身份低微,出身鄙野5询问是增长知识的根源。  ②先王的法令制度,不是靠一个谋士的智慧制订出来的。

译文   

  价值千金的皮衣,不是一只狐狸的皮(制成的),高台和殿堂的椽子,不是一棵树的枝(制成的),先王的法令制度,不是一个谋士的智慧(制订出来的),所以说:询问是增长智慧的根源,思考是增长智慧的途径。《中庸》上说:喜欢问,接近于有智慧了……亲近德行高、学问深的人,去学问、询问,是用来增长德行的(手段),谈论交游和朋友聚会,是用来互相促进的(方法)。《诗经》上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说的这方面。

                 

- 高氯酸对阿胶进行湿法消化后, 用导数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技术测定阿胶中的铜、“中药三大宝, 人参、鹿茸和阿胶。”阿胶的药用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历代宫① 马作峰.论疲劳源于肝脏[J].广西中医药,2008,31(1):31. 史丽萍,马东明, 解丽芳等.力竭性运动对小鼠肝脏超微结构及肝糖原、肌糖元含量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 王辉武,吴行明,邓开蓉.《内经》“肝者罢极之本”的临床价值[J] .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2):9. 杨维益,陈家旭,王天芳等.运动性疲劳与中医肝脏的关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6,19(1):8.1 运动性疲劳与肝脏① 张俊明.“高效强力饮”增强运动机能的临床[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8982):10117 种水解蛋白氨基酸。总含量在56.73%82.03%。霍光华②采用硝酸-硫酸消化法和184):372-374.1995,2062 林华,吕国枫,官德正等. 衰竭运动小鼠肝损伤的实验性[J].天津体育学院党报, 1994,9(4):9-11. 凌家杰.肝与运动性疲劳关系浅谈[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2631. 凌家杰.肝与运动性疲劳关系浅谈[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236):31. 谢敏豪等.训练结合用中药补剂强力宝对小鼠游泳耐力与肌肉和肝Gn, LDH MDH 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② 杨维益,陈家旭,王天芳等.运动性疲劳与中医肝脏的关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6,19(1):8.2.1 中药复方2.2 单味药33 阿胶和复方阿胶浆③ 常世和等.参宝片对机体机能影响的[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1101):49. 聂晓莉,李晓勇等.慢性疲劳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对肝功能的影响[J]. 热带医学杂志,2007,7(4)323-325.3.1 概述3.2 关于阿胶和复方阿胶浆医疗保健作用的3.2.1 营养成分和评价3.2.2 阿胶的药理作用3.2.3 阿胶的临床应用4 Xie MH, etalEffects of "Hong jing tian she 1u" on reproductive axis function and exercise capacities in men. The5 周志宏等.补肾益元方对运动小鼠抗疲劳能力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1201):83-84202-204.5`"InternationalCourseandConferenceonPhysiologicalChemistry and Natrition of exercise and training (Abstract)6 杨维益等.中药复方“体复康”对运动性疲劳大鼠血乳酸、p 一内啡肤、亮氨酸及强啡肤Al-13 影响的实验研⑥。仙灵口服液可提高机体运动能力,加速运动后血乳酸的消除。F3 口服液能调整PCO2 孙晓波等.鹿茸精强壮作用的[J].中药药理与临床,198733):11. 于庆海等.高山红景天抗不良刺激的药理[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577):283. 牛锐.淫羊藿炮制前后对小鼠血浆睾丸酮及附近性器官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1989,14(9):18P<0.01), 其他肝功能相关指标未见异常(P> 0.05) 。肝脏是动物机体重要脏器之一,Pi,同疲),肝主筋,人之运动皆由于筋,故为罢极之本”。人体肝脏的功能活动也必阿胶, 味甘性平, 入肺、肝、肾经, 具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的功效。《神农本阿胶,又称驴皮胶,为马科动物驴的皮去毛后熬制而成的胶块,是中国医药宝库中阿胶、熟地配伍能使补而不滋腻, 共奏益气补血之功, 主要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气血阿胶对细有促进作用;提示阿胶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另外阿胶具阿胶具有很好的止血作用,常用来治疗阴虚火旺、血脉受伤造成的出血。比如,阿胶能治疗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贫血症状,阿胶对血小板减少,白细阿胶是一类明胶蛋白,经水解分离得到多种氨基酸,阿胶具有很多的药理作用和阿胶又称驴皮胶, 为马科动物驴的皮去毛后熬制而成的胶块。中药界有句口头禅:阿胶中的营养成分比较多,主要有蛋白质、多肽、氨基酸、金属元素、硫酸皮肤。把阿胶应用于运动员或人群中的实践应用性,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市场前景,白血病、鼻咽癌、食道癌、肺癌、乳腺癌等。阿胶不温不燥,老少皆宜,一年四季均伴随现代竞技体育的强度越来越大,运动员在大运动量训练后出现的各种疲劳征象,胞减少等症也具有效果明显效果;另外,经配伍,阿胶可用来治疗多种出血症。医学保健作用,阿胶具有耐缺氧、耐寒冷、抗疲劳和增强免疫功能作用;同时,阿胶具有本文的目的意义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阿胶的抗疲劳能力,来进一

本以运动性疲劳相关症状明显的篮球运动员为对象,以谷丙转氨酶、谷表明,阿胶还用于治疗妊娠期胎动不安,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等。对于月经病步了解运动员服用阿胶以后,不但能够使男女运动员的谷草转氨酶含量水平、谷丙转参促进人体对糖原和三磷酸腺苷等能源物质的合理利用, 并使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本草纲目》载阿胶“疗吐血衄血, 血淋尿血, 肠风下痢, 女草转氨酶、谷酰转肽酶、总胆红素、白蛋白和白蛋白/球蛋白含量水平为测定指标,产生运动。从中医学的观点来看,筋就是聚集在一起的肌肉束,膜是筋的延长和扩布;常所说的肌腱和韧带等器官,韧带和肌腱坚韧有力。通过韧带和肌腱伸缩牵拉骨骼肌充在筋”, 也就说明了筋的功能受到肝脏的调节, 所以, 医家大多从筋与肝相关的角除运动后的疲劳, 已经成为运动医学领域的热点,而中医药在改善、消除运动性促进肌肉和肝脏有氧氧化能力的作用③。 红景天圣露能促进机体运动后的恢复和消除促进血液凝固和抗贫血作用,有提高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作用。到影响。的变化, 主要表现为部分肝细胞破裂, 内容物进入窦状隙, 未受损的肝细胞糖原明的核心问题之一, 也是运动训练学所要克服的核心问题之一, 疲劳是机体的一的滋补类药品;因始产于聊城东阿,故名阿胶,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生产历史;最早低分子肽含量分别是15%45%10.97%13.18% 。霍光华③采用标准水解法和氨基低运动后血清尿素氮含量; 加速体内尿素氮及血乳酸的清除速率;提高小鼠的游泳点、“肝之合筋”的观点、“肝者,其充在筋” 的观点、“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动领域的广泛应用。动性疲劳关系最为密切者当首推肝脏。动性疲劳后机体恢复作用和机制的十分活跃。动员和贮备,以及机体对运动刺激的适应和运动后的疲劳的恢复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度阐述肝与疲劳的关系, 其实肝尚可通过脏腑气血等多个途径影响疲劳感的产生和度的DS 标准液, 加适量天青Ⅰ试液, 536nm 处测定吸收值, 建立工作曲线回归方程。对于运动产生的机理, 中医学解释比较通俗易懂, 即:韧带和肌腱的伸缩牵拉骨对运动性疲劳的多集中于中枢疲劳与外周肌肉疲劳,而较少涉及肝脏实质器而略于补立法,以健脾保肝、补中益气组方的确是防治运动性疲劳的一条新思新。故发挥和延缓运动性疲劳的产生都能起积极而有效的作用。总之,体力和脑力的产生均复的适应能力②。复方阿胶浆是由阿胶、红参、党参、熟地、山楂等药组成, 主入肝、脾两经。方肝,人动血运于经,”的论述。明确指出运动能力与肝和血密切相关。这种“动则血肝脾同处于中心位置,共同掌管着气化的职责,所以运动性疲劳的气虚神乏大多是由肝损害可导致动物运动能力下降, 也有大量实验观察了急性力竭疲劳对动物肝脏的肝糖原、肌糖元含量下降, 其程度随着衰竭运动次数增加而增加。林华等②通过对衰肝有关,由此可以推测神经递质、激素的释放等生理活动均同肝脏有密切关系。再者肝与筋的关系非常密切,在许多著作中都阐述了这一观点。如“肝主筋” 的观肝脏对内分泌具有促进作用。中医认为,胆汁的分泌、女子的排卵、男子的排精均主藏血、主筋,为“罴极之本”,有储藏营血与调节血量的作用,是提供运动所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对气血津液的生成、输布和代谢有着重要意义。就运动生高山红景天在疲劳情况下能提高机体持续工作的时间,维持血压、心率的正常水高小鼠肝糖原的储备量; 降低运动后血清尿素氮含量;加速体内尿素氮及血乳酸的骼肌产生运动。《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 其华在爪, 其个特别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 总的说来,疲劳可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 1982工作能力的作用①。强力宝能促进肌肉和肝脏有氧氧化能力的作用②。参宝片也能具有官的疲劳。肝脏作为人体重要的脏器,与运动性疲劳的关系极为密切。国际运动医学协会主席普罗科朴(Polo1Capur) 认为运动性疲劳问题是运动医学过度的训练、残酷的比赛引起的缺氧、强应激反应会导致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心过去一段时间,抗运动性疲劳传统上单纯采用补的模式,现在,中医药抗疲劳出还认为“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气血方得以运生”,说明和血虚者,如服用阿胶补益,也具有良好的效果。临床上充分发挥阿胶的养血、补血、恢复正常,促进酸碱平衡的恢复,减少碱性物质的消耗⑦。机体的血量增加,以便增加通气/血流比值。肝内所贮存的血液就会更多的向机体全身肌腱和韧带等器官的力量。筋和筋膜向内连着五脏六腑,肝将脾输送来的精微之气浸、涉水等劳动或运动都称为“劳”, 而竞技体育由于其具有大运动量、高强度的加⑧。剑, 便无踪无影。阿娇日日夜夜在狮耳山、狼溪河附近狩猎。最后, 用利剑杀死了一奖牌呢?毫无疑问是靠长时间艰苦的训练,然而伴随现代竞技体育的强度越来越大,娇, 决心要找到救治此病的特效药物, 为民解忧。阿娇姑娘日以继夜地爬山涉水, 不竭性运动后小鼠肝脏超微结构的观察, 发现连续7 次的衰竭运动使肝细胞呈现明显筋”的观点、“肝主身之筋膜”的观点以及明皇甫中《明医指掌》中的“劳伤乎肝,筋和筋膜把相邻的关节连在一起,对运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筋和筋膜向内连着进小白鼠耐力的提高。经论》有“肝藏血”的观点,另外,在《素问五脏生成论》里,也有“人卧血归于景天圣露、补肾益元方、体复康、仙灵口服液及F3 口服液等。复方阿胶浆能显著提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4):37-40.具有多种代谢功能。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肝细胞的亢不抑,就会能协调精神、情趣和意志,使情绪稳定,思维敏捷,对运动技术水平的充分抗运动性疲劳的单味药主要有鹿茸、高山红景天、人参、淫羊藿和花粉等。实验抗运动性疲劳的中药复方主要有复方阿胶浆、高效强力饮、强力宝、参宝片、红可用,是强身健体的滋补佳品。阿胶中富含蛋白质降解成分,通过补血起到滋润皮肤劳感。” 运动性疲劳属中医“劳倦”范畴, 中医将劳力、劳役、强力举重、持重远行、劳模型组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在此期间出现明显升高(P<0.05 或理而言,如果肝脏的疏泄功能正常,就会使骨骼和肌肉强壮有力;如果气机调畅,那么力劳动时的疲劳②, 并有效减少相同体力劳动下的出汗量等作用。两虚证, 通过补充和调节人体血液的贮备量而发挥抗疲劳的作用。药理实验亦证实人量方法表明, 阿胶水溶液(Murphy )与其经Gornall 双缩脲和Lowry 酚试剂反量水平。从而证实阿胶能提高运动员的抗运动性疲劳的能力。二是通过对阿胶抗运动聊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聊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聊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谋虑,此即“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也说是说肝和某些高级神经功能有关。(3)年的第5 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将疲劳定义为: “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疲劳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近年来,在我国运动医学界,对中医药提高体能和促进运品将会更加得到世人的瞩目,其经济效益不可估量。平,红景天制剂适用于体育运动、航空航天、军事医学等各种特殊环境条件下从事特清除速率;提高小鼠的游泳时间。高效强力饮能提高心脏的搏出量从而具有提高心脏然而近年来中医肝和运动与疲劳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 目前,很多实验已证明人们为了纪念阿娇姑娘恩德, 就将驴皮膏叫做“阿胶”。①人血痛, 经水不调, , 崩中带下, 胎前产后诸疾。” 现代表明, 阿胶含明胶认识运动性疲劳对肝脏的影响及判定指标、肝脏与运动性疲劳消除等方面的关若过度疲劳损伤了肝脏,那么肌腱和韧带必将非常疲乏而不能收持自如,运动就会受赛场是证明运动健儿的运动能力及其为国争光的最好场所。运动员靠什么去夺取伤。升高骨髓造血细胞、白细胞、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促进骨髓造血功能,迅速恢复失血时间。疏泄功能失常,那么五脏气机也就紧接着发生紊乱,因此,有者认为,五脏之中,与疏于补。肝以其“主藏血”的生理功能对全身脏腑组织起营养调节作用,提供运动所输送;当运动结束或安静休息时,机体内剩余的血液就回输送回肝脏。所以,《素问调鼠肝脏超微结构及肝糖原、肌糖元含量的影响, 发现力竭运动对肝脏超微结构有损伤,素和生物酸等。阿胶中蛋白质的含量为60%80%左右,樊绘曾③等通过四种蛋白质定洗脱,使游离生物酸吸附在活性炭上。酸-高氯酸混酸消化中药阿胶,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其中的铜。王朝晖④等用硝酸酸转化为丙酮酸进入三羧酸循环, 为机体提供更多的能量, 因而人参可起到减轻酸自动仪测定不同炮制方法所得四种阿胶炮制品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 均含有随着的进行和成果的问世,阿胶将会得到国内外运动员的青睐。阿胶这种产损伤程度,表明慢性疲劳可引起肝细胞物质代谢功能持续紊乱, 最终导致肝功能损调节疲劳程度的轻重①。杨维益等②认为疲劳产生的根本在于肝脏,五脏之中与运调节血量的功能,即“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所以人体在应激状态调益肝血可提高体能和耐疲劳能力②。廷并将其作为“圣药”专享。关于阿胶药名的由来, 还有一则动人的传说。据说很早吃饱喝足的小黑驴。她遵照老翁的嘱咐, 将驴皮熬成膏,用膏治好了许多吐血病人。吐血、尿血、痔疮出血等,适当配伍温经散寒药物还可以治疗虚寒性胃溃疡出血。为“圣药”专享。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复方阿胶浆能显著提高小鼠肝糖原的储备量; 降文献综述五脏六腑,是关节运动的重要功能结构,人的运动主要是来自筋的力量,也就是来自系,才能提供解决的办法。肝脏与运动性疲劳关系密切。在运动性疲劳发生时,肝脏下,肝脏对血液的调节可保证心脏、大脑及肾脏等重要脏器的血液的供应。(2)肝主显减少。聂晓莉等③通过慢性疲劳大鼠模型的建立发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慢性疲显性激素样作用,因为鹿茸乙醇提取物不能使去势小鼠和大鼠的前列腺和精囊重量增现了一种新的模式,那就是以“理气扶正”、“理血扶正”为原则组方,以疏为补或寓谢,增强细胞能量代谢和提高体细胞免疫功能 ⑤。体复康对机体在运动过程中能量的锌、锰含量。樊绘曾⑤通过降解驴皮蛋白聚糖分离获得硫酸皮肤素(DS), 并用不同浓性疲劳能力的,更好的促进阿胶产品的开发和以及进一步促进阿胶产品在运性贫血的红细胞。须赖之于肝气的升发鼓舞,肝脏对气机的疏通调畅作用论据有三:1)肝藏血,具有需的能量来源。《内经》载:“肝者,罢极之本”,王冰注:“运作劳甚者谓之罢(音需能量物质的重要来源。能保证运动过程中血液的正常循环。当机体在运动时,运动血不滞不瘀,有利于体内血液的循环和运动所需能源物质的补充;如果肝气升发而不血管系统等功能失调及免疫功能下降, 进而影响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发挥。如何尽快消血脉和顺、经络通利,可濡润肌腱和韧带,让关节润滑流利、屈伸有力自如,同时气训练,身心接近极限的考验, 所以运动性疲劳可以看作一种对机体消耗更大的“劳”。严重制约着运动员运动水平的提高。阿胶的抗疲劳能力就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药三宝”之一。阿胶也称作驴皮胶、付致胶,具有明显的补血健身效果,自北魏或更要治好吐血之症, 非食狮耳山的草, 饮狼溪河水的黑驴皮膏不可。” 说完赠她一把利一特定水平上和() 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而心理疲劳是指: “运动员或体育锻炼以气血为物质基础,以经络为通道,通过五脏功能的协调而实现。反之,如果肝脏的以前, 山东省东阿县一带流行一种吐血而死的不治之症。当地一位心地善良的姑娘阿益气的作用,可以用来调治多种老年性疾病;中医临床上常用阿胶配以其他药物治疗因此,用科学而有效的手段予以消除运动性疲劳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淫濡润在肌腱和韧带上,让关节润滑流利、屈伸有力自如,故有“肝主运动”的说法① 。淫羊藿具有明显的促性机能作用。并明显促进辜丸组织增生及分泌⑩。花粉能促影响。史丽萍等① 通过跑台运动建立小鼠急性力竭运动疲劳模型, 观察力竭运动对小应后的吸收光谱特征皆与参比明胶相同,此外, 李丽④等采用二硫酸钾碱性氧化- 紫应于筋极”的观点。这些观点说明了肝和筋的关系非常密切。其实,筋也就是我们平泳和跑动时间。用于抗运动性疲劳的中药大多为复方,也有单味药和提取成分。有耐缺血、耐寒、抗疲劳和抗辐射的能力。于“无邪病在元气之虚。”以“精气夺则虚”为基本病理。于肝脾的缘故,对于运动性疲劳所出现的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异常,治疗总则应从调原、骨胶原, 蛋白质及钙、钾、钠、硫等17 种元素, 所含蛋白质水解后能产生多种原子吸收火焰分光光度法测定阿胶炮制品中钙、铁、锰、铜、锌含量。董顺玲③以硝越来越多的人用阿胶强身健体,美容养颜。运动性疲劳,从而具有提高运动能的作用④。补肾益元方具有改善骨骼肌自由基代运动性疲劳关系较密切者,应当首先是肝脏,疲劳产生的根本在肝①。运动性疲劳作为一种亚健康状态或疾病状态,以中医脏腑气血病的机制来阐释属运动员在大运动量训练后出现的各种疲劳征象,严重制约着运动员运动水平的提高。运用实验法来阿胶对篮球运动员抗运动性疲劳能力的影响。运于经,静则血归于肝”的调节能力,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运动员对运动训练和疲劳后恢载于《神农本草经》。阿胶是我国的一种名贵中药,有补血“圣药”之称,也是“中早即成为朝廷的珍贵贡品。阿胶的药用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历代宫廷并将其作者长期集中于重复性的单调且大强度训练和比赛情况下所造成的一种心理不安和疲证明鹿茸具有抗运动性疲劳、耐高温和低温等不良应激的能力。有报道显示鹿茸无明知疲劳地寻找。一日, 他在山涧歇息时,偶遇一位银须白发的老翁。老翁告诉她:“若志,198984):211.质、氨基酸、钙等,能改善血钙平衡,促进红细胞的生成。阿胶直接作用于造血链,中医临床上主要用阿胶治疗因血虚引起的病症。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民间中医学认为,阿胶性味甘、平,有滋阴补血的功效。据,阿胶含有多种蛋白中主药红参大补元气, 益血生津;阿胶、熟地补血滋阴;山楂性偏温, 能行气血, 与种工作的人员的健康保持⑨。人参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机体耐受力,能延长小鼠的游朱新生⑥等以阿胶为原料, 分别在pH=4 pH=2 的条件下将游离氨基酸和微量元组织细胞结构和功能会发生改变。不同强度的运动对肝脏的影响是不同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3b16744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cb.html

《备战中考语文 120篇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精选训练[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