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作业一对双胞胎姐妹的个案分析

发布时间:2012-06-05 13:30:5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一对双胞胎姐妹的个案分析

案例描述:

在我的班级里有一对双胞胎姐妹,姐姐叫容容,妹妹叫颜颜。长得十分相像,又可爱。但是也非常任性淘气,她们的家长拿她们没办法,希望我们幼儿园能提供寄宿,这样晚上也不用接她们回家了,家长十分苦恼该怎么对待这两个孩子,她们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开始对这对双胞胎进行观察记录,希望能够帮到家长。

案例():考考老师你眼力

时间:2012410 9:00

地点:教室

这是我实习两个多月以来第一次独立带班,虽然与孩子们相处的时间不久,但是对他们每一个也都颇有印象,走进教室我便发现了容容和颜颜今天好像互换了位置,但是由于她们实在太相像,我不能肯定,所以我先点了名,点到容容和颜颜的时候特别留意了一下,她们的位置和名字是对应上了的,我刚想开始上课,跟我搭班的朱老师走进来办事,一眼就发现了容容和颜颜:“容容、颜颜,坐到自己的座位上去。”她们相视一下没有动,朱老师加重语气:“快点坐回去!”容颜这才乖乖的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朱老师看到我纠结的表情,主动为我解释:“她们两个总是这样,别人说她们长得一样就有事没事喜欢调换位置来耍老师,你看她们衣服的颜色来记就行了。”我被容颜这对双胞胎姐妹搞得真是哭笑不得。

案例(二):妹妹撒娇我也要

时间: 2012416 10:30

地点:换洗室

上厕所洗手的时间到了,我领着孩子们去小便洗手,每个孩子都会自己拎裤子,会主动洗手,而且几乎是仅仅有条的,我站在一旁“监督”着。这时,颜颜跑到离我最近的位置上了厕所,上好以后在原地打转,磨磨蹭蹭的就是不肯拎裤子,一边假装拎裤子一边还发出:“唉哟...唉哟,太紧了,拎不上...”其实我知道她是在引起我的注意,想让我帮她拎裤子,于是我蹲下来跟她说:“想要老师帮忙应该怎么说丫?”颜颜顺势回答:“老师,请你帮帮我。”我见她那么乖巧可爱,便帮她拎了裤子,这时,姐姐容容也来了:“老师,我拎不起来。”我想了想,对姐姐容容说:“拎不起来是伐?那需要帮忙吗?”姐姐说:“要。”我:“颜颜已经拎好裤子了,妹妹过来,来帮姐姐拎裤子。”等到颜颜磨磨蹭蹭的走过来,容容已经默默的自己把裤子拎好了。

案例(三):我就是爱自由

时间:2012523 14:20

地点:操场

我站在操场上看着孩子们的户外游戏活动,每个班级都有规定的活动范围,这时,调皮的双胞胎又开始活跃了,在“玩腻了”老师提供的游戏道具后,容颜开始像往常一样偷偷计划着怎样脱离老师的视线范围,一个不留神发现妹妹颜颜已经跑到比较远的地方了,我忙喊:“颜颜,你给我回来,被坏人抓走爸爸妈妈都找不到你咯。”可能是长期听惯了这些类似的话,颜颜直接无视了我的“恐吓”,只是站在那里看了我几秒然后又开始“自由活动”了,不得已,我只好以最快的速度冲过去把颜颜拉回来,谁知道刚刚放宽心下来,姐姐容容又在我不远处正试图远离我呢,幸好姐姐比较听话,我一喊她就回来了。游戏中我要不断的留意这两个小淘气有没有在附近,又在干嘛了。

案例分析

调皮、好动是幼儿的生理特征,尤其是男孩子,但是这对双胞胎姐妹的调皮好动已经远远超越了男孩子,就孩子的注意力来说,年龄越小,注意力越不稳定。一般四、五岁的孩子,注意力能稳定在十五分钟左右。有时,他正在兴致勃勃地倾听你讲的故事,但如果这时有几个作游戏的小伙伴跑过来,他的注意力就会马上离开故事,而转向游戏。对待调皮的孩子,老师要花更多的耐心和关心去纠正孩子不好的习惯,帮助他们往正确的轨道上发展。

案例一分析:容颜姐妹总是喜欢互换位置来戏弄老师,其实她们并无恶意,而是为了满足他们的好游戏心理: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做父母的就必须注意小孩子的动作和游戏。应为准备良好的设备使小孩子得着充分的运动;给孩子适宜的伴侣,使孩子受到良好的影响;利用他好动的心理,教以待人接物等行为,或指导其有益的运动。 但是,好游戏心里应该得到适当培养,要在是适当的场合适当的时间进行游戏,不然就是不良的行为习惯。

案例分析二:妹妹颜颜首先在做的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并且幼儿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当姐姐容容看到老师为妹妹拎裤子的时候就产生妒忌心理了,这种事在双胞胎和亲生兄弟姐妹中是很普遍的,所以家长要做的尽量公平,另外,在这个案例中,姐姐也有模仿妹妹的心理,这体现了姐姐的模仿心理:小孩子不到一岁大的时候,就能模仿简单的声音和动作,到了两岁光景的时候,他能模仿复杂的动作。到三、四岁的时候模仿能力发展得更快了。喜欢模仿是儿童的本性,所以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处处为孩子作示范,作榜样。

案例分析三:这个案例中最鲜明的体现了这对双胞胎姐妹的调皮任性。孩子是喜欢户外的,因为孩子有种喜欢野外生活心理:大多数小孩子都喜欢野外生活,到室外去玩就欢喜,终日在家里就不十分高兴。不过小孩子的野外生活须以年龄为限。年龄较小的儿童,叫他们采采花、种种树,举行短距离的活动就可以了。年龄较大的儿童,便可叫他们采集标本,举行旅游活动等等游戏以增长他们的知识,强健他们的体魄,愉快他们的精神,使他们无形中得到许多好处。小孩子不论年纪大小,男的女的,都喜欢野外生活,做父母的要经常领孩子到野外去玩玩走走。但是孩子的这些需求是建立在规矩之上的,不能随时随地的让孩子乱跑乱动。

对策与措施:

太听话的孩子可能因为过于服从而丧失自主性和生命的活力,但是孩子完全不听话就意味着父母失去影响力(当然潜移默化的影响还是存在的)。如果孩子不听从我们,我们的教育要求再合理也没有用处;如果孩子不是从内心信服我们,我们的压制往往让事情更糟。

正确看待孩子的小聪明行为。孩子的小聪明不外乎以上几种,其实孩子的这些小聪明不见得是孩子智商高的表现,但也不意味着孩子性格顽劣。从“实话实说”到“耍小聪明”,其实是孩子在努力地以更高级、更复杂的方式来探索世界的过程。因此,父母应该学会欣赏孩子的“小聪明”,将这种“小聪明”引导成大智慧。区别对待孩子不同类型的“小聪明”。孩子不同类型的小聪明,在背后有其不同的行为动机,这就决定了在对待孩子“小聪明”的问题上要区别对待,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如对于钻空子型的小聪明,父母在以后的家庭教育中要尽可能地教育一致,莫让孩子钻空子;对于偷懒型的小聪明,父母要告诉孩子其实这样做并不聪明,害人害己;对于逃避惩罚型的小聪明,父母要正面指出他的错误行为,成人要耐心教育、循循善诱,可用形象的事例来帮助孩子了解撒谎是一种不良行为,并鼓励他帮助他改正;对于孩子愿望满足型的小聪明,父母要学会精心呵护,且莫等同于孩子撒谎或不良行为,父母可亲切地指出与事实相违的地方,帮助他们把希望、想象与现实分开,切不可粗暴地训斥,也不要归结为道德问题。

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这样做:1.需要反思自己的行为,为什么孩子会耍“小聪明”,是父母要求太严格?还是要求太松?或父母教育方法不一致?让孩子有钻空子的机会。2.通过讲故事让孩子懂得诚实的重要性,比如“长鼻子”、“狼来了”等故事。3.满足孩子合理的愿望和要求,因为过分的限制和严格,容易导致孩子以“小聪明”来欺骗父母。4.建立必要的规则,让孩子学会用规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646a86daf1ffc4ffe47ac80.html

《心理学作业一对双胞胎姐妹的个案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