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日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端午日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清课文思路,培养概括能力,分析赛龙船的精彩的场面描写。
2学习文中准确生动、简练明快的语言;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选材方法。
3关注民俗文化,感受节日给人们带来的愉悦,激励争
先、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1 2、传统节日体现的价值。 知识构建:
1.什么是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
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 2场面描写与环境描写的区别: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
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场面描写是指对人物(往往是众多人物)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的活动所构成的画面的描写。场面描写要做到:有条不紊,主次明晰;既有全景的描述,也有细致
的特写;要写出特定场合的气氛。
场面描写与环境描写的不同在于:环境描写是描写人物活动的客观环境,“静态”的描写;而场面描写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动态"的描写。 相关链接: 1.作家简介
沈从文(19021228
1988510日)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苗族。沈从文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代表作有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 2.端午节
五月初五原本就是中国传统中的凶日,在这一天要进行各种驱邪避凶的仪式。这是
端午节最早的传统来源,比如雄黄酒就是这一古老传统的延续。后来屈原在这一天投江自尽,楚国人哀怜他,划船到江中寻找他的遗体,包粽子投入江中喂鱼希望他的遗体不要被鱼吃掉。这些后来演变成端午节赛龙舟和吃粽子的风俗。端午节至此同古老的驱邪日的传统融合成为一个富有人文内涵的节
日。 3《端午日》是节选自《沈从文小说选·边城》中描写翠翠去看赛龙舟的一段字。中篇小说《边城》1934年写成,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也是现代文学史上富有特异色彩的著名作品中。沈从文从人际关系单纯质朴的宁静湘西来到繁华的城市上海,见识了都市人的虚伪,冷漠,
丑陋,不禁回望故乡,赞美那里优美的人性,同时又为湘西人缺乏自主性的生存状态和城市文明对乡村的侵蚀感到忧愁.所以,“美丽总是使人忧愁”成为《边城》的一种基调.当然,《端午日》着重渲染乡村湘西的纯净,健康,蓬勃的生命力,表达着沈从文的怀恋,憧憬和向往--那个“桃花源”般的
世界。
课堂探究: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送走中秋节,很快又将迎来春节,大家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 师:谈到端午节我们就不能 --屈原,我们知道了,端午节源自屈原投江的传说 们用端午节来表达对伟大的
爱国诗人的敬重和怀念。 师:我们今天到湖南去了解那儿的老百姓是怎样过端午节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沈从文的《端午日》具体感受沈从文笔下的湘西美景。 二、检查预习。
1 给下列生字注音。 酒峒 天前擂


呐喊 一律 桨手 泥浆 2.解释词语。
莫不 伶俐 助威 与民同乐 泅水 三: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全文紧扣“端午日”这个文题,按怎样的思路来展开,以什么顺序来安排材料? 2文中写了湘西地区端午日
哪些习俗?
3从全文看,作者写了哪三个场面?其中详写的是什么内容? 4文章描写湘西地区地区端午节的民俗风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文中写茶峒人过端午节的盛况,内容丰富却不记流水帐,作者是怎样安排详的?

6阅读本文要用心体会作者用精炼的语言来表现盛大场面的语言特点,试举例说明。 7教师小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风俗习惯,中国有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有几千年的文明,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东方文明。而这些也越来越被世界了解,越来越被世界人民所喜欢。
世界人民亲身感受到了来自东方文明的魅力,世界为之惊叹,为之喝彩。中国在了解世界,世界人民也在了解中国。同学们让我们为把中国推向世界而努力吧!
巩固训练当堂练习: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1 2

3 4 5 6)节拍(
2.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1zhàn 2)划jiǎng 3guǒ 4nà( )喊
3根据内容,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10分)

1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________,手脚________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 A B.结实 伶俐
C D.结实 粗大
2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便
________嘭嘭铛铛地把锣鼓________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 A B.即刻单纯
C D.顿时纯粹 4.填空。10分)
1________________代小说
》等。

2)虽然《端午日》不是专门的写民俗的文章,但我们从中也可了解到当地端午节的民俗。当地的端午节的民俗大体主要有以下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下列一段话中加粗动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
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 A.参加龙舟竞赛的每一个人,分工明确。 B龙舟竞赛都在锣鼓声下协调展开,场面甚为壮观。使 C十几个桨手在锣鼓声的指挥下,一起运作,整齐划一,从中可以看出大家的“合作
努力” D龙舟竞赛使人感受到当时竞赛场面的热烈,当地群众活动的纷乱无序。


11dòng2zào 3lèi 4xué(5qiú(6pāi 21234 31B2B 41)沈从文;现;边城、长河2划龙舟、饮雄黄酒、
追赶放鸭

5D“群众活动纷乱无序”不当,应为“体现了很好的组织和很好的纪律”

课后作业:

联系课文,思考回答问题。 1文章写龙舟赛前全茶峒的
人的活动,有什么作用?

答:
2 文章的结尾写“人和鸭子的竞赛”似乎与龙舟竞赛没有多大关联,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

3课文以端午日一天的活动为线索,详写了哪些内容,略写了哪些内容?这样详略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答:


4课文中作者描写湘西民风纯朴,人们不讲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请从文中找出有关内容加以概括。(不少于三点)

答:
选做题:

1假如你来组织一次“赛龙
舟”活动,将如何策划呢?(如赛前准备、人员安排、预期效果、奖励形式、注意事项等等)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感触?试用文字表述。(不少200
1.从中可以看出,对于“龙舟竞赛”是全民参与;同时也为下文的划船竞赛作了很
好的气氛渲染。

2.不能删去。因为“人与鸭子的竞赛”是“船与船的竞赛”的补充,不仅体现了当地纯朴的民风,而且侧面烘托了划龙船的热闹,从而把端午日的庆祝活动推向潮。

3.详写了活动前人们的参
与、活动中竞赛者是如何全面组织以达到“合作努力”活动后的奖励以及赛后波;对具体的竞赛场面,作者写得很少,只有寥寥几句。作者这样详略安排的目的就在于着重表现那湘西纯朴的民风,人们不讲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是真诚相待的。从而为我们展现了生动丰富的社会风俗画和浓郁
的乡土气息。 41从前来参观活动的人来看,可谓是“全民参与”“官民同乐”2从对竞赛获胜者的奖励上来看,人们并非为了“红布”“银牌”“鸭子”,是为乐而竞赛;3)从参赛的人来看,大家精诚合作,真诚相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7212aaa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7e.html

《端午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