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登岳阳楼》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0-06-19 08:47:1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9课 登岳阳楼》课文同步练习

时间:60分钟 分值:70分

一、基础达标(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楚东南    坼:分裂引申为划分

B.亲朋无一 字:文字指书信

C.有孤舟 老病:拖得时间长的疾病

D.戎马 关山:关口山岳指北方边关

答案 C

解析 老病:年老多病。

2.下列诗句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B.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C.亲月无一自老病有孤舟。

D.戎马关山北凭轩涕四流。

答案 A

解析 B项月——夜;C项月——朋自——字;D项四——泗。

3.下列对《登岳阳楼》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登岳阳楼》是杜甫中年时期的作品。

B.《登岳阳楼》意境宏大炼字炼句准确。

C.《登岳阳楼》中,“昔、今”二字有深刻的含意。

D.《登岳阳楼》首联形象逼真地描写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

答案 A

解析 作此诗时作者已五十六岁。

4.下列诗句涉及我国传统节日诗句与节日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②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③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④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A①中秋 ②除夕 ③端午 ④元宵

B.①中秋 ②元宵 ③重阳 ④七夕

C.①重阳 ②七夕 ③端午 ④元宵

D.①重阳 ②除夕 ③元宵 ④中秋

答案 C

解析 这几句诗分别是:①王缙《九日作》;②罗隐《七夕》;③梅尧臣《五月五日》;④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5.古人常通过大雁来传递书信故后来常用“鸿雁”比喻书信下列诗歌中的“鸿雁”不具备此寓意的选项是(  )

A.碧树如烟覆晚波清秋欲尽客重过。故园亦有如烟树鸿雁不来风雨多。

B.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C.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数点渔灯依古岸断桥垂露滴梧桐。

D.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答案 C

解析 就本题而言A、B、D三项中的“鸿雁”都比喻“书信”。C项用“鸿雁悲鸣”渲染出凄清的氛围;以雁写思表达了游子思乡之情和羁旅伤感之情。

二、文本训练(12分)

阅读《登岳阳楼》完成6~8题。

6.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因为作者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北方想到长年不息的战火想到饱经战乱之苦的百姓所以才涕泪纵横难以抑制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7.颔联写的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广阔无边、水势浩瀚的雄奇壮观景象而颈联写的却是作者身世的孤苦和处境的凄凉两者对于表达中心思想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颔联写洞庭湖的壮阔景象衬托了作者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洞庭湖的阔大与作者胸襟的博大可谓相得益彰;颈联写个人的不幸遭遇但是在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之间作者却置个人于度外,从而更加突出了作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思想感情。

8.结合诗作谈谈诗作是如何将“情”与“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前四句写出登临所见之景。后面四句,则写登临所生之情。然而并非上四句只写景,与情不相关,下四句只写情,与景不搭界。前后两部分的关系是情因景生,景以情衬,浑然一体,组成有机的抒情感怀意境。颈联两句,因湖山之景而触动身世之悲写满腹的孤身漂泊之感与万里乡关之思。末联仍是登楼时所感,然已由身家及于时事国运,表现了诗人愈在个人不幸之时愈不忘政局国情的高尚品格。全诗抒写的感情是孤苦沉郁的,但描绘的景物却是壮阔无比的。从壮阔无比的景物中可以窥见杜甫胸襟之宽,决不因身世的漂泊就意志消沉。

三、名句默写(5分)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岳阳楼》中写洞庭湖浩瀚无际且气势磅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岳阳楼》中诗人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能够体现君子不被别人了解时豁达态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夜的静谧和月的皎洁来衬托琵琶女技艺的高超。

(5)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曹操“一世之雄”的形象。

答案 (1)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2)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3)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4)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5)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四、拓展阅读(18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9分)

咏 牡 丹

[宋]王溥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诗写枣花和桑叶先抑后扬:先写其“小”与“柔”的特点再褒扬其实用价值。

B.王诗先写了枣花和桑叶然后以“堪笑”把所咏之物牡丹引出表露出作者的感情。

C.袁诗前两句是说苔花在没有日光的夜晚也努力展现自己突出了它不畏艰难之精神。

D.“青春”指春天,“青春恰自来”是说正值春天到来苔花抓住时机开始萌发生长。

答案 C

解析 C项袁诗中的“白日不到处”指的是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并非晚上。

(2)这两首咏物诗除了托物言志外各自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咏牡丹》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牡丹的大而无用与枣花小却能结实、桑叶柔却能养蚕结丝进行对比,表达了对牡丹的鄙视。《苔》主要运用了比拟的手法。它写苔花虽然小,却要学牡丹开放,表达了对不自惭形秽而努力展现自己的精神的赞美。

1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9分)

赠 孟 浩 然

李 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解闷十二首·其六

杜 甫

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

即今耆旧无新语,漫钓槎头缩颈鳊。

【注】 ①中圣:古时嗜酒的人把清酒叫作圣人浊酒做贤人。中圣即喝醉了。②耆旧:年高而有声望的人。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李诗首联即点题,“吾爱”二字亲切挚恳言由心出一片真情洋溢全篇,“爱”字是贯串全诗的抒情线索。

B.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中“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两句堪称李诗“白首卧松云”一句的生动注解。

C.两首诗都给予了孟浩然以高度评价,一代诗仙和一代诗圣都为孟浩然作诗,可见作为与王维齐名的盛唐诗人,孟浩然实至名归。

D两位伟大诗人不约而同都用了“清”字来概括孟浩然诗歌“清新自然”的风格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答案 D

解析 D项,“都用了清字来概括孟浩然的诗歌风格”的说法错误李诗的“清”是对孟浩然“为人”的概括杜诗“清”是对孟浩然“为诗”的概括。

(2)孟浩然是一个怎样的人?根据以上两首诗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风流潇洒、品行清高之人。(1分)从李诗来看孟浩然年轻时就摈弃仕宦沉迷于美酒花草。而不愿侍奉君王老来更是不问世事、隐居山林。(1分)他的品行在李白看来如高山之不可仰。(1分)②品行、才情优秀的诗人。(1分)从杜诗来看孟浩然的诗清爽淡远句句都可以流传(1分)。与“耆旧”们难以翻出“新语”相对照更可见他对孟浩然的赞美和敬慕之情。(1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容及评价诗人形象的能力。分析诗人形象注意以诗中注释、标题和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作为突破口。从李诗来看孟浩然年轻时就摈弃仕宦沉迷于美酒花草。而不愿侍奉君王老来更是不问世事、隐居山林。他的品行在李白看来如高山之不可仰。从杜诗来看孟浩然的诗清爽淡远句句都可以流传。与“耆旧”们难以翻出“新语”相对照,更可见他对孟浩然的赞美和敬慕之情。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9分)

微信“变脸”用了一秒(    )。伽利略说过,“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敢”。的确科技成果的取得从来都不是________而是异常艰辛的。经过科学家15年的________砥砺前行2016年年底,“风云四号”卫星终于成功发射升空国人________。在轨测试期间,“风云四号”卫星就为2017年5月北方地区严重沙尘、6月华北特大暴雨、6月底至7月初南方持续降水以及“苗柏”“南玛都”台风等的预警提供了有力支撑并在众多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风云四号”的研制过程也带动了众多科技型民企的发展惠及工业、农业和民生等众多领域。太空探索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国际科技地位和国家形象更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静止气象卫星、全球首个大气垂直探测仪、15分钟生成一张地球圆盘图……这些科技术语或许很多人________难以弄懂但它们对我国科技发展的影响不可估量。当我们再次仰望浩渺星空时会知道那里有一个“亲戚”在尽职尽责地守望着祖国也在亿万青少年心中撒下好奇、探究的科学种子。

1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它背后15年的努力却是中国科学家的

B.中国科学家15年的努力却在背后

C.背后却是中国科学家15年的努力

D.在它的背后中国科学家却努力了15年

答案 C

解析 分析比较四个选项,“背后”在前作主语与前文衔接更紧密而“中国科学家15年的努力”则与后文内容关联紧密据此可知C项最恰当。

1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一挥而就 风餐露宿 欢欣鼓舞 一朝一夕

B.一蹴而就 栉风沐雨 拍手称快 一朝一夕

C.一挥而就 风餐露宿 拍手称快 一时半刻

D.一蹴而就 栉风沐雨 欢欣鼓舞 一时半刻

答案 D

解析 一蹴而就: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成功。一挥而就:形容写字、写文章、绘画很快就完成了。根据语境应用“一蹴而就”。栉风沐雨:形容奔波劳碌不避风雨。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语境强调奔波劳碌且未明确涉及“旅途或野外生活”应用“栉风沐雨”。欢欣鼓舞:形容心情愉快精神振奋。拍手称快:拍着手叫痛快形容非常高兴。根据语境应用“欢欣鼓舞”。一时半刻:形容时间很短。一朝一夕:指非常短的时间。二者语义相近用于此处均可。

1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太空探索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更极大地改善了我国国际科技地位和国家形象。

B.太空探索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国际科技地位和国家形象更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C.太空探索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更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国际科技地位和国家形象。

D.太空探索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更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国际科技地位和国家形象。

答案 D

解析 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高”与“形象”搭配不当;二是语序不当,“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比“极大地……国家形象”程度轻,应放在前边。A项,“改善”与“地位”搭配不当B未解决语序不当的问题C未解决搭配不当的问题。

15.下面一则征稿启事有五处不得体的地方请指出并予以修改。(5分)

征 稿 启 事

《莲花苑》是我校校刊它的发展离不开同学们的大力支持。欢迎同学们惠赠稿件同时本刊对希望发表文章的同学也会鼎力相助。希望同学们不要敬谢不敏。

来稿要求:严禁抄袭但可以是公开发表过的;体裁、题材不限;请写清作者姓名及所在班级。稿件斧正后请投入《莲花苑》编辑部邮箱(lianhuayuan1234@126.com)或直接奉送校刊总编尹老师处。

《莲花苑》编辑部

2019年10月30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将“惠赠稿件”改为“踊跃投稿”;②将“鼎力相助”改为“提供帮助”或“给予支持”;③将“敬谢不敏”改为“错失良机”;④将“斧正”改为“修改”或“修正”;⑤将“奉送”改为“送至”。

16.一般而言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购买商品房的态度、做法及目的会有所不同。下面是一个概括相关情况形成的框架图请据此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对于购买商品房,“60后”购买二套房用来投资、养老;“70后”全款买房他们想换大房子或投资;“80后”付首付加贷款买房他们想有个稳定的家;“90后”不买房而是租房他们感觉这样自由更利于创业。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94a497e67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3a.html

《《第9课 登岳阳楼》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