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龙之介对人性的思考与感悟

发布时间:2012-06-23 14:24:5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从《罗生门》《鼻子》浅谈芥川龙之介对人性的思考与感悟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近代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与森欧外、夏目漱石被称为20世纪前半叶日本文坛上的三大巨匠。电影大师黑泽明也将其作品《竹林中》搬上银幕。芥川龙之介作品的特点是技巧纯熟、精深洗练、寓意深刻、心理描写细腻、经得起反复推敲。他是“新思潮派”的代表作家,这一流派的特点是对现实的表现是客观的、理智的;在艺术技巧上更是刻意追求。

《鼻子》与《罗生门》都是芥川龙之介的早期代表作。他这一时期的作品多以历史小说为主。他多从世界历史寻找题材,但并不追求历史的真实性,而是借故讽今,借古喻今。其中充满理性话语给人以深刻的哲理思考与感悟。“尽管作品让人忍俊不禁,但其背后却潜藏着作者的不安和痛苦的心情,他把人情的冷漠看成是人类堕落的深渊。”[1](p270)

《罗生门》是芥川龙之介于1915年发表的一篇精致的短篇小说。罗生门“本意:本来在日文汉字写成罗城门,最原始意义是指设在罗城(城的外郭)的门,即京城门之意。由于古代日本常年战乱,尸横遍野。许多无名死尸,被拖到城楼丢弃,待年久失修,颓败之后,继而显得荒凉阴森。年积月久,在人们心中产生了阴森恐怖、鬼魅聚居的印象,故而有了罗生门是通向地狱之门这一鬼谈幻象之说。”在根据这篇小说改编的电影里的,我也感觉到整个环境很压抑,荒凉阴森,伴随着的是一个和尚和一个砍柴人的故事,从一开始就让人陷入一种很困惑的境地当中,是什么让和尚觉得比战争瘟疫都可怕,使他觉得他有可能因此不会对人类的灵魂抱有信心了,随着故事的发展,我看到了在《罗生门》这篇小说里同样所表现出的人性的善与恶,人们为了掩饰自己的罪恶在不停地撒谎,一个案子居然有好多个版本的供词,到最后也不知道到底是谁说真话了,是樵夫吗?这是电影想留给我们的思考吗?人们可以为了让自己的形象美化,而去编造谎言,这世界还有什么值得信任,但最后老樵夫救了婴儿让僧人和我们都看到了希望,人与人相处有了信任才会有希望,有了善念,少点谎言,生活才会万里晴天。在这篇小说里,主要借用了《今昔物语集》“登罗生门见死人,贼人的故事第十八”的材料。作者把这个引到了最现实的生活当中来,写人们为了生存而不惜任何代价,即使是最起码的良心。你为了生存可以拔死人的头发,我为什么不可以抢你的衣服,错误的作法居然可以得到别人理所应当的推敲,以恶传恶,或许家将最终也会被别人为了生存而伤害,总之那是个“正当”的理由。

故事背景是“写在古代平安朝末期,灾难横生,京都一片荒凉,一个被解雇的仆人走投无路,来到罗生门楼避雨,见门楼上尸骨如山,一个瘦弱的老婆在拔死人的头发,他本想申斥老妇的不义行为,转念在生死攸关之时无道德观念可言,旋即持刀胁迫老妇,剥其衣服而去。”[1]p270小说一开始头,阴冷的气氛围绕着罗生门,动物和死人的尸体堆满了城楼。一个被主人解雇的家将在罗生门下避雨。仆人当时正在思考一个问题“饿死呢还是做强盗” [2]P235。这让我想到了电影里那个樵夫的“我想不明白,想不明白”,可以都算做是最初的关于人性的思考吗?正当这个仆人徘徊的时候,发现一个老妇正在拔死人的头发做成假发卖钱。仆人这时突然不再犹豫,想不饿死也只有当强盗。“家将的心里却生出一种勇气来了” [2]P239于是他强行剥光老妪的衣服,逃进黑暗中。人的善恶有时就在那一念之差。

如果没有饥饿,没有战争,人们生活一片祥和安乐,人们是会更想也更本能的表现出自己善的一面吧。然而面对自然灾害,社会动荡,有些东西变得不那么难以接受,人们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生存,只是在方法上并不尽如人意。这时人性的丑恶就暴露了出来,但是如果为了自己活而剥夺别人活下去的权力,这样的行为时不能接受的。老妇拔死人的头发,我觉得最多是对死者的不尊重,虽然也体现了她人性中丑陋的一面但本质上没有造成大的伤害,但家将抢走她的衣服,就严重影响到了她的生存,家将之前还对罪恶有一种本能的反感,他最初还是有良知的,他既然能对饿死还是做强盗进行思考,为此纠结,那就说明他骨子里还是善良的人,可是后来老妇的话直接激发的他丑恶的一面,丢掉了正义感,丢掉了道德,最终做了强盗。人性的变化真是难以捉摸,是环境因素造就的吧。家将和老妇的行为在刚看过以后会直接激起我的反感,觉得他们都丑陋不堪,而且都具有恶的本质,但是后来想想现实生活中那些炫富的高层次人群和路边乞讨的下层人,美好生活确实是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但这世界总存在着不公平,这种不公平不平等造成一些人心里扭曲,丧失了人道与道德,我想社会如果再和谐一些,没有那么多的无聊对比,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心理压力,那么多的青少年变态杀人犯。所有丑恶都是有根源的,环境变化总会影响人们的判断,所以要真正做到人性的善是需要坚定的信仰和强大的内心的。家将的心理变化更是提醒我们要培养自己自制,以及辨别能力,坚定自己的立场,在善与恶之间,选择善有时会吃亏,但在你整个的人生路上,多以善心对人对事,将为你的幸福铺就道路。后来作者把家将做强盗之前的决心称为 “勇气”,是有讽刺意味的。不择手段的生存才是王道。在生存面前弱肉强食,自私自利都是生存的手段。弱肉强食下的生存让我想到了自然界的生物链,为了生存弱者注定要屈服于强者,可是我们是高级动物,有普通动物所没有的思维,如果真的是弱肉强食,抛弃了善,那我们又和普通动物有什么两样。虽然善良在那个时代,不得不抛弃。因为你的善良意味着死亡,但我想不帮助别人也不要害别人,“作者将现代社会的‘现实场’放置在日本的历史之中,通过细致的描写仆役和老妪的心里流程,来揭示人在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和相克中所流露的不安定心绪,同时在对人的自私心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情况下,将矛盾的并存绝对化,来展现自己的观念世界,达到以冷眼的旁观者观照混乱与无秩序的社会上的利己主义的目的。” [3]P331

《罗生门》最后一句是“家将的踪迹,并没有人知道”[2]P239,是呀,就像我当初说的那样,谁又知道家将不会在抢别人衣服的下一秒就变穷光蛋了呢,在这种境遇下人得命运真难把握,生死善恶,一念之间。

然而没有了生存的压迫,人们的生活就又会平淡好多。人们为了给自己的生活找乐子,就像猎人寻找猎物一样,眼睛不停地在周边搜索,有些人不幸的就成为了他们取笑的猎物。就像《鼻子》中内供的鼻子,长也不是短也不是,总能成为笑柄。“《鼻子》描写一位寺院方丈,鼻子长半尺,受人讥笑,使他甚为苦闷。他多方求助偏方,使鼻子短如常人状,但又招来更多的人讪笑,这更使方丈不安,以致日夜苦恼,忽然一夜鼻子长如以往,才使方丈安心。”[1]p270作者通过内供鼻子的变化,深入细致地刻画出主人公想方设法维持自尊心的复杂心理。同时通过各种人物对鼻子不同看法,刻画出了旁观者的那种利己主义心理,从而对人性进行批判和讽刺。

内供有很强的自尊心。从小进入佛门,但是始终摆脱不了鼻子带给他的痛苦,别人异样眼观和嘲笑。虽皈依佛门,但六根不净,他对自己的奇怪的鼻子依然还是很在乎,但表面上又嘴硬不肯承认。他也害怕别人提起和鼻子有关的事情,一直在逃避,为自己的鼻子感到十分的自卑。但是内供也有很积极的一面,虽然他一直不满意自己的鼻子,并且有自卑感。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一直积极寻找各种可以使自己的鼻子缩小一些的方法。除了积极尝试使鼻子缩短的方法以外,内供也曾想找寻和他拥有相同鼻子的人,觉得这样可以让自己心安,安慰自己,不幸的不止他一人,虽然这也算是自欺欺人,但总归是一种可以让自己快乐一点的积极办法。

当弟子为他求回可以缩短鼻子的方法时,其实他早已迫不及待,希望马上就试试,因为他是寺院身份地位很高,高傲的自尊不允许他这么做,于是他只能假装从容不迫,告诉弟子这事可以不必那么着急。而事实却是非常急,他想快点让鼻子变短,这样就没有那些嘲讽和讥笑了,所以他就不断地暗示弟子,希望他们能来说服自己赶快试用这方法。弟子原本就知道内供里在想什么,就顺应他的意思大力说服他,而他也顺势假装为难地答应了。鼻子成功缩短后,内供的心里并没有就此平静下来。反而神经过敏,还是很在意别人的眼光,始终没有摆脱自己的自卑的心理。鼻子改变了,但是他对鼻子的心理还是没有改变。后来鼻子变长了,他反而高兴了,其实不是他的长鼻子不会招来嘲讽,只是他的长鼻子已经维持了好多年,人们已经笑够了,没有了新鲜感,所以真正让他走不出鼻子的阴影的是他自己,他太在乎别人的看法,而不正视自己。

《鼻子》当中造就内供悲剧的重要人物就是那些旁观者,大家看到内供奇怪的长鼻子:也有同情的想他怎么这么可怜,鼻子长成这样,大家在猜想可能就是因为这鼻子的原因才做的和尚;更重要的让大家开心的是虽然自己没有内供这样的成就,但没有那样的怪鼻子已经是万幸了。当内供的鼻子回复正常以后每个人有不同的表现。“这就是,偶然因事来访池尾寺的侍者,却显出比先前更加发笑的脸相,也不很说话,只是灼灼的看着内供的鼻子。”[2](P230)。童子看见内供“……若在讲堂外遇见内供时,便向下忍着笑,但似乎终于熬不住了,又突然大笑起来。”[2](P230)法师们进来成教,“……面对面时,虽然恭敬听着,但内供一向后看,便屑屑的暗笑,也不止一两回了。”[2](P230) 是不是人们在看见别人的不幸的那一瞬会对他产生同情,希望他能尽快从不幸中摆脱,但一旦这个人真的摆脱不幸后,却矛盾地希望他再一次陷入不幸之中。这些旁观者充分体现社会的人情冷漠,有人会幸灾乐祸,有人会在背后不停的议论,有人会冷眼旁观。这让我想起了现实生活中,有女生要跳楼,下面的人想的不是怎么救她,而是起哄,最终导致她跳楼,那些人的人性在哪里?有多少人是承受不住社会舆论的压力而失去生命,为什么总有一些人喜欢以别人的痛苦为乐,喜欢抓住别人的弱点甚至隐私不放,得了癌症的人在微博上还要每天经受那么多人的辱骂攻击,是真是假,祝福别人就好,做一个善良的旁观者不好吗,收起自己的伶牙俐齿到该用的地方去使用,或许还有一番建树。

这两部小说故事的最后都没有一个很确定的结局,引发了读者对小说的结局以及人性的无限思考。“作者大多巧妙地用近代人的利己主义来解剖历史上的人物,对人赋予新的解释。”[3](P332)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与刻画,也使人们不得不反思自己的对与错。如果每个人都只为自己着想,那最终这个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就我们而言,如果每天只顾自己,想唱歌变肆意放歌,想弹琴就自顾自的一遍一遍用别人听来实在是不堪入耳的声音来骚扰别人,从来都不考虑寝室人的休息只顾自己,如果人人都是这样,那每天下课不得鸡飞狗跳,你叫我嚷,谁也不让谁?人与人之间需要信任需要善心,需要理解与包容,眼睛里揉不下沙子可以用在学术研究或真理探讨上,不要轻易的将这一利器用在别人的身上

参考文献

[1]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亚非卷)[M].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8.

[2] 止庵.现代日本小说集[M]. 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3] 叶渭渠.日本小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955d344a8956bec0975e3b6.html

《芥川龙之介对人性的思考与感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