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系列指导之 议论性语段

发布时间:2015-07-10 08:49:5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议论文写作系列指导 议论性语段、事例剖析 (学生用)

一【一个标准的议论段】一个标准的议论段——应该依次包含如下五种功能不同的句子:

观点句、阐释句(由论点到例子的过渡句) 、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经典段落

1(观点句)文学艺术的成功需要踏实。(阐释句)尽管艺术是情感的表达,是激情的释放。但是踏实的功底决定了表达的效果。(材料句)李贺作诗呕心沥血有了诗鬼盛名;曹雪芹悼红轩中批阅十载方成就千古奇书;齐白石老人印章的遒劲功底是从前不分昼夜千刻百磨练就的;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其实背后有达芬奇幼时画鸡蛋的刻苦。(分析句)大凡拥有极高艺术造诣的人,其出神入化的表现力皆来自踏实的功底(总结句)因此,可以说,艺术殿堂精美的纹饰是用踏实雕刻成的。

2(观点句)做人必须要有尊严。(阐释句)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尊严,生存在这世上也就毫无意义。(材料句)项羽在乌江边,面对束手就擒和自刎两种抉择,他毅然选择自刎。(分析句)一旦被擒,受到的羞辱就无以计数,人生的尊严也就丢失了。(名言)古语云:“男儿膝下有黄金。”所谓“黄金”,就是这珍贵无比的尊严。(结论句)因此,在面对选择时,我们一定要保持自己人生的尊严。

3(观点句)士可杀,不可辱。 (阐释句)尊严比生命更重要。(材料句)当项羽被迫退到乌江时,他没有投降——投降就会受辱;他选择了死——宁愿死,也要捍卫自己的尊严!乌江边上,他的身躯无比高大。(分析句)项羽把人的尊严放到至高的位置,放弃了生命,却赢得千古美名。(结论句)现实生活中,多少人为了一点远不如生命宝贵的虚名浮利,竟能轻易丢掉尊严,虽然活着,却比死去更可悲。

4(观点句)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阐释句)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句)项羽攻破秦城时,只顾烧秦殿、庆功业、赏士卒,却偏偏忘了安抚百姓!以致他在溃围迷路时,竟被一田父欺骗,误入大泽,走向绝境。(分析句)项羽英雄一生,却不知民心之贵千金难买。(结论句)可见当政者治政、为官者处事,当以百姓为重。

【实战演练】

1、请以“知识就是力量”为段落开头并以此为中心写一段话,要求必须包括五种功能不同的句子: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2、给下面文字加上阐释句、分析句结论句。

奋斗,即是通往理想之路。

因为奋斗,安徒生从一个鞋匠的儿子成为“童话大王”;

因为奋斗,罗曼·罗兰获得了20年心血的结晶——《约翰·克利斯朵夫》;

因为奋斗,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

因为奋斗,陈景润采撷到了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也是因为奋斗,在一次次的国际比赛中,中国运动员让五星红旗在世界赛场上冉冉升起。

二【学会分析分析例子,就例析理 

1、为什么要分析事例?

分析事例就是对所举的事例进行分析议论,阐明事例和论点之间的联系,使事例与论点水乳交融。事实上,举例只是议论的手段,说理才是议论的目的。因此,要力求做到精选事例与深入说理相互结合,做到事与理之间的契合、呼应与阐发,以避免“议论文=材料+观点”的弊病。

2、怎样分析事例?

1)因果分析法 用“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来……”引出探究和剖析事理的文字,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和论据联系起来。具体说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例:为了证明“人要立志”这一论点,举了这样一个事例:据说,牛顿小时候并不聪明,有一次,父亲叫他在门上打个洞,让猫和狗出入方便些,他却打了两个洞,说是因为有两只小动物。尽管如此,牛顿在立志探索科学奥秘的过程中,因刻苦钻研取得了累累硕果。一个人立了志,就像机器上安了发动机,就有了使不完的劲。牛顿就是因为在这“使不完的劲”的推动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著名的科学家。

又如:五十年代初,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拦,终于回到了新中国的怀抱。美国海军次长金波尔在得知他要回国时,立即给美国移民当局写信,声称:“我宁肯把这家伙毙了,也不能让他回国。因为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的东西,他知道得太多了。任何时候,他一个人都足以抵得上五个现代加强机械师。”(材料句) 为什么他(钱学森)一个人任何时候都足以抵得上五个师呢,那是因为他的头脑里掌握了太多高深、前沿的现代科学理论和高精尖的现代科学技术,那是因为这些关于“原子能量”的“知识”足以增强一个国家的实力甚至改变整个世界、决定人类命运。(分析句)可见,知识就是力量。(结论句)

2)假设论证法 针对所举的事,从反面进行假设,进而推论论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从而有力地论证中心论点 。常用“假设……情况会怎样呢?”引出与所举事例相反的情况展开论述。

例如,为了证明“立志”的重要性引用了王羲之练字的事例。王羲之9岁就开始练字,立志要做书法家,无论酷暑严寒,还是刮风下雨,从不间断。他在绍兴兰亭的一个水池边练字,池水都被他洗笔砚洗黑了,他那俊秀飘逸的字体,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瑰宝。假如王羲之根本没有想过当什么书法家,只是平庸过日子,那么他绝不可能有什么坚强的意志去练字,那么王羲之其人也不为我们后人所知。正因为他从小立下了苦练书法,才会成为一代书法家。

又如:海尔集团始终坚持以技术作为发展的手段和依托。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从引进技术到整合国内外资源、自主创新,坚持“技术创新课题来自于市场难题”和“设计创造高质量、高附加值”的研发理念,通过技术创新使集团在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上取得长期的成功,营业额年平均增长率达到78%,持续保持在家电与其它在相关领域的领先地位。

可见,海尔的成功在于创新。假如海尔集团因循守旧,不进行技术创新,不更新研发理论,也许海尔早就被市场所淘汰,“海尔”这个品牌也不会闻名中外。正是由于海尔集团的不断创新,打响了“海尔”这个品牌。所以,创新是海尔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不竭源泉

3)正反对比法 根据所举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材料作对照分析,通过比较,突出阐发的事理。

范例1梁启超《论毅力》

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逆境又常相间以迭乘。无论事之大小,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其在志力薄弱之士,始固曰吾欲云云,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其次弱者,乘一时之意气,透过此第一关,遇再挫而退;稍强者,遇三四挫而退;更稍强者,遇五六挫而退;其事愈大者,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难,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正反对照的论证方法:如成与败,逆与顺,强与弱)

范例2秦始皇之所以能“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是因为他在父亲的刻意安排下,羁留异国,饱经磨难,终成雄才大略才实现的。世界著名文豪小仲,之所以能写出震动世界的名作《茶花女》,是因为他从父亲大仲马的身上继承的不是万贯家财,而是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致入微的描写人物的能力才获得成功的。事实告诉我们:以本事处世,则事业可成,功名可就。相反,身继巨富,而无本领者,则只能是事业无成,乃至国破家亡。秦二世胡亥继承了秦始皇留下的“践华为城,因河为池,金城万里”的万世之业,可谓遗产之巨了,然而仅仅三年,便落得个“身死人手而七庙隳”的为天下人耻笑的下场。究其原因就是胡亥自己没有经天纬地的治世之才。历史上的后主刘禅及李煜不都是鲜明的例子吗?

4)类比论证法 是一种通过已知事物与同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用“无独有偶……”或“惊人相似的是……”“正如……引出性质类似的材料,然后把它们加合起来,分析其共同属性。它能增加文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范例:正像达尔文发现了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人民群众离不开共产党。

邹忌:妻、妾、客对邹忌“私”“畏”“有求”,所以,蔽甚矣

齐王:左右、廷臣,四境“私”“畏”“有求”,所以,蔽甚矣

强化练习

1. 以下面材料作事实论据以“勇气”为论点写一段分析的文字。

材料: 最近,“金庸茶馆”网站上出现的一则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位笔名为“步非烟”的北大女研究生,即时下流行的《武林客栈》、《海之妖》、《曼佗罗》、《天剑池》与《修罗道》等一系列武侠代表作的作者,在一次武侠作品的颁奖活动中放言“要革金庸们的命”,她认为要写出新时代的武侠小说, “大陆新武侠的振兴应该是‘集大成’而不是‘剑走偏锋’,应该是超越而不是无味的模仿”。尽管这位获奖的女作家后来作了解释,称“革命”不是打倒,不是背叛,只是希望超越的意思,但这句话还是掀起了轩然大波。有人批评步非烟“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也有人认为她勇气可嘉,狂妄得可爱。

2、要求:以“人的活力往往来自压力和挑战”为论点,以以下两则材料为论据,写一段分析语段。

材料一:世界拳王阿里每逢比赛时,总是要先出钱雇一些人,作为自己的反对者,在比赛时给他起哄,骂他,羞辱他,这样,阿里的搏斗欲望才被刺激起来,力量充满全身,肌肉膨胀,精神达到最佳的竞技状态。

材料二:在挪威的一个海港,出海渔船返回时,渔民们捕获的大部分沙丁鱼,总是等不及卖掉就已奄奄一息,只好低价处理,但一个叫汉斯的渔民捕的鱼却个个活蹦乱跳,人们竞相高价买走。原因何在?原来,汉斯捕到鱼后,就故意把一条蹿来蹿去的鲇鱼放进鱼槽,其他鱼感到惶恐不安,四处游动,因而保全了生命。某老板看到这个故事后,深受启发,他给自己管理松驰的公司请来几条“鲇鱼”——以管理严格著称的人,担任新主管。于是,公司的人立刻产生紧张感,纷纷活跃起来,每个人的工作达到了最佳状态,公司经营面貌焕然一新。

【训练项目】 列举一个或几个事例,再通过分析议论,来证明分论点。 

【典范例段】 

1自信是使平凡蜕变成伟大的金钥匙。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汽车推销员乔·吉拉德至今保持着一天卖出6辆汽车的惊人纪录。当被问及成功的秘诀时,他仰起充满自信笑容的脸:因为我相信,我是最棒的!正是因为吉拉德心中自信的火把一直熊熊燃烧,于是他大把地向世人抛出名片,推销自己,倾听他人,馈赠微笑,最终自信这双隐形的翅膀承载着他的梦想,伴他飞向了成功的金字塔顶。(优秀作文《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技法点睛】观点置于段首;用一个名人事例;例中交代结果,例后分析原因。 

2所谓天才,常常在非专长方面的表现像是傻子。我很喜欢牛顿拿怀表当鸡蛋煮了,以及他要为两只猫挖两个洞——他竟然不懂大猫虽然进出不了小洞,小猫却可以与大猫共享一个大洞的道理。这就对了,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有为;有所知有所不知,才能有知;有所长有所短,才能有长。任何正常的人只要肯集中时间精力做好一两件事,都能显现出过人的才智,都可能叩响天才的大门。(王蒙《集中时间和精力也是一种天才》) 

【技法点睛】观点置于段首,用一个名人事例;例中概述表现,例后分析原因,最后揭示实质,深化观点。 

3我们要的是扎扎实实的真知识、真本领,而不要那种说大话、说假话的吹牛家。战国时候,有个南郭先生。此人不学无术。他听说齐宣王爱听竽乐合奏,就混在乐队里,装模作样,冒充内行,领取俸禄。后来,齐宣王死了,齐闵王偏偏喜欢听独奏,叫吹竽的人,一个一个地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再也没法混下去,只得溜走。这就是“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由来。滥竽充数,这四个字概括得好。好就好在它点出了南郭先生的要害,在于一个“充”字。人没有生来就会吹竽的。南郭先生不会吹竽,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他不该不会装会,弄虚作假,冒充内行,而且一味装下去,靠蒙骗过日子,以致落得个逃之夭夭、贻笑天下的结局。(《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技法点睛】观点置于段首;用一个名人事例;分析实质,指出危害。 

4幻想容易让人们忽视。多年前,有位预言家预言2012年地球将会毁灭。几乎没有人相信他,认为他疯了。而今,在地震、雪灾、火山喷发、旱灾等一系列自然灾害来袭后,我们又恐惧地想起了那位预言家。老实说,我不相信2012年地球会毁灭,但我相信,假如我们继续对地球无节制地掠夺和攫取,总有一天,这个可怕的幻想会成为现实,并且会比它原本的日子提前许多,这就是忽视幻想的恶果啊!这个幻想背后藏着许多启示,倘若那时我们就开始保护环境,低碳生活,也许一些灾难就不会发生,至少不会这么早。(优秀作文《也说幻想》) 

【技法点睛】观点置于段首;用一个名人事例;反向假设,对比不同结果。

5包容是一种智慧,一种气度。英谚有云:“世上没有不长杂草的花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他人的包容,正是建立在对他人的体谅和理解之上。蔺相如对廉颇的包容,成就了“将相和”的佳话;鲍叔牙对管仲的包容,成就了“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的壮举;李世民对魏征的包容,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而宋朝君主对士子学人的包容,则迎来了继战国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文化繁荣的高潮。包容的意义,绝不仅仅停留在个人层面,它对整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同样有着巨大的能动作用。(高考优秀作文《包容》) 

【技法点睛】观点置于段首;用一组名人事例;例前分析条件,例中交代结果,例后点明意义。 

6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突围成为“史圣”;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天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磨难,是祸,又是福。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帘风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前方是另一片蓝天。 

【技法点睛】观点置于段首;用一组名人事例;例中交代原因和结果,例后分析条件和意义。 

7兴趣是人才成长不可或缺的先导,是人才成长的阶梯。狼对周围环境的兴趣让它们一次次发现食物,躲避危险,顽强生存;人才亦需要拥有对周围事物的浓厚兴趣,不断探索,积极实践。李时珍对医学的兴趣成就了伟大的《本草纲目》,贝多芬对音乐的兴趣成就了著名的《命运交响曲》,达尔文对自然的兴趣成就了划时代的进化论,巨晓林对专业技术的兴趣让他从一名普通农民工成长为知识型新型工人……太多太多人才的成长,都与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兴趣有着密切的关系。兴趣,是成长途中的绿荫,带给我们希望与憧憬,引导我们走向成功与辉煌。(2010年山东卷优秀作文《成长三步曲》) 

【技法点睛】观点置于段首;用一组名人事例;例前分析必要性,例中分析结果,例后归纳共同点,点明意义。 

8、中国古代的司马迁遭受不幸,于逆境中写出了《史记》,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曹雪芹在遭受一次次的打击,举家食粥的情况下,依然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现代的朱自清,家境贫寒,他在上大学时,由于没有钱买新的被子,只能用绳子将破被的另一头扎起以御寒,但他刻苦学习,成为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外国的塞万提斯,在被捕入狱后,仍写出了《唐吉珂德》这样伟大的著作。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他们的国籍不同,人生经历不同,个性等等都不相同,但有一因素是相同的,即他们都处于逆境而不气馁,勤奋努力,最终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处于逆境而不气馁,勤奋努力,是他们最终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的原因,逆境能使人成才。 

【技法点睛】用一组名人事例;例证都是文人;例中交代条件和结果,例后归纳不同点和相同点,最后分析原因,提出观点。 

 实战演练】 

1、为《仰望与脚踏实地》写一个200字左右的语段,作为这个题目的一个主体语段。拟出作文提纲,再写出其中一个主体段。) 

2、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 

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学生习作展示】

1、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提纲:①开篇点题,指明要把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成功。

②只仰望星空换来的只有星光;只有脚踏实地,永远走不到远方。

③引用例证说明要在仰望星空的同时脚踏实地,梦想才会照进现实。

④结尾回应开篇,再次强调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结合的重要性。 

语段: 仰望璀璨的星空,脚踏厚实的大地,我们才不会迷失在繁华的梦里,才不会如冰冷的机器般行尸走肉地活着。若不是面对他人的否决而决不放弃自己的梦想,若不是即使躺在病榻上也要通过偎依才能运动的手来指挥工程队,约翰·罗布林也不能建成华盛顿那永负盛名的布鲁克林大桥。嘲笑也好,否决也罢,他从不曾移开仰望星空的目光;身体的残疾也好,父亲的去世也罢,他从不曾放弃脚踏实地的实干。迷离醉人的星空,引领我们找到内心最想要去的地方;质感厚实的大地,让我们体验生活沉甸甸的分量。这样的虚与实的结合,在星空的指引下,在大地上留下走过的足迹,我们才能走得到更远的远方。 

 2、仰望星空与脚踏大地  

提纲:

①开头,提出观点:追逐梦想而不脱离现实;

②列举几个经过艰苦奋斗而最终获得成功的名人例子(他们的梦都是那种曾被认为不可能做到的,而他们做到了);

③我们要忠于梦想,不要轻易放弃梦想。

④列举几个心怀梦想而最终失败的名人事例(他们失败于梦想已脱离实际):唐〃吉诃德、社会主义幻想家欧利文和那些企图制造永动机的幻想者。再讲到脚踏实地。

⑤十八岁的我们应当敢于梦想而忠于梦想,但同时要脚踏实地。插入“红卫兵”的历史片段。⑥结尾以两段结束。 

然而,有几位“出色”的梦想者,却必然地掉入失败的深渊。疯狂的骑士堂·吉诃德为打倒“风车怪物”而弄得遍体鳞伤;社会主义幻想家欧利文为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倾家荡产却以失败告终;那些声称造出了“永动机”的人最终也一一被揭穿骗局。这些人都是勇敢的梦想家,但他们都不可能尝到成功的滋味。何也?因为他们无视时代的局限,无视自然的铁律,没有脚踏实地的他们怎么可能成功!无论你多么想得到天上的星星,无论你是多么努力,你也不能把星星摘下来。脱离实际的梦想只能是空想,永远也不可能实现。 

5、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提纲:

1 仰望星空是一种追求美好的生活姿态,然而常常有很多人只顾着仰望星空,却忘了脚踏实地,在幻想的阶梯上狠狠地摔了下来;

2 以寓言故事中的老鼠为例;

3 阐述脚踏实地的重要性;

④以一连串成功人士为例;⑤结尾。 

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则寓言故事:有一只老鼠每天都跑到悬崖边上练习飞翔,可是不管它怎么努力,最后都是摔得头破血流。旁边的母蝙蝠看后忧心地说:“它爹,要不告诉它,它不是咱亲生的!”故事中的老鼠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所以白忙活,不能成功,如果它知道真相后,是不是就不会做飞翔梦呢?现实中有很多人虽然知道自己歌喉不好,唱歌跑调,但仍然做着明星梦,花大量的钱买服装,请伴舞,只为台上短暂的一秒光鲜,最后又得到什么呢?他们总喜欢仰望星空,却忘了脚踏实地。 

6、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提纲:①仰望星空,方有脚踏实地的决心与动力;

②脚踏实地,才有触摸星空的可能;

③脚踏实地,终有一日,我的星空不再是仰望。 

脚踏实地,让星空不再遥不可及。古语有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脚踏实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发明大王爱迪生让无数人敬佩与惊叹。当被问及成功的秘诀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有很多奇思妙想,但关键的是我懂得脚踏实地。”没有脚踏实地,再多天马行空的幻想都只会停留在脑海,绝不会有众多神奇的发明。古往今来,脚踏实地都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幻想着一步登天,只会以失败告终。唯有脚踏实地,方有“一览众山小”的壮阔;唯有脚踏实地,方有触摸星空的一天。

2题参考:

1、为明天开路

提纲:

①提出本文的观点“人要着眼于长远的利益,而不要只顾眼前的利益。

②举出“阿里巴巴”集团的事例并作分析。

③从正反两面阐述以论证自己的观点。

为明天开路,不贪图眼前的利益,这不仅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阿里巴巴”上市之初形势一片大好,仅第一站香港路演之后估值就达到400亿美元,到纽约便已突破了1800亿美元。对马云和每一位“阿里巴巴”的开创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发财的大好机会,但马云并没有立马“抓住”它。经过一番理智的分析,他将股价最终定为每股13.5美元。马云没有被眼前诱人的利益蒙蔽双眼,他看到了在远方的那块更大、更美味的蛋糕,懂得用今日的割舍去为明天开路。如今“阿里巴巴”的巨大成功完美地印证了马云的智慧,印证了远见者的智慧。

2、远虑是一种大智

提纲:①从古至今,成大器者莫不是能远虑之人;

②孟子曾说:“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这句话体现的道理至今仍可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国家发展中;

③以公孙仪拒鱼的事例说明远虑的重要性;

④远虑是一种大智,不仅利己,更利国、利社会,我们要学会远虑。

能体现孟子这种大智的贤者圣人不可胜数。正如公孙仪做鲁国宰相时特爱吃鱼,故人人争相予之鱼,但公孙仪拒之,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若他接受了鱼,意味着以后就要迁就他人,从而枉法,继而罢位,最终人们不再送他鱼,他又不能自给,岂不因小失大?如此明智之举,值得我们借鉴。不远虑者,固能图一时之快,然而其肤浅之举终会酿成恶果,现在国家不正是走可持续发展路线吗?那是因为资源不可再生,再丰富的资源若不合理利用,其总量也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呀!循序渐进,方能踏上厚实的大地,急功近利,终会陷入无穷的深渊。为求人生无憾,我们应深思熟虑;为求青春无悔,我们不该竭泽而渔。

3、牺牲眼前,着眼长远

提纲:①世事如棋,获胜才是最终目的,不要贪图眼前利益,而是自己蒙受更大损失;

②从个人、国家角度论证; ③揭示本质,提出做法;

④结尾,再次强调“牺牲眼前,着眼长远”的重要性

开头:在象棋中,有“占先重于吃子”的说法。意思就是抢占先机比吃掉对方一只子要更好。因为如果贸然吃子,往往会使自己陷于被动,反而得不偿失。而世事如棋,我们在作出一个选择或行动前,也要明确目的,统筹全局,切忌因贪图眼前利益而使自己蒙受更大损失。

如果说一个人的选择只影响到他自己,那么一个国家的决策呢?那可就与亿万国民都息息相关了。

每个国家事务决策者的手中,都握着亿万国民的幸福,他们的一个签名,一盖印章,都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命运。上世纪五十年代,为了实现“赶美超英”的目标,我国兴起了“全民大炼钢”运动。然而,短期内钢铁产量的提高,却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和无法根治的污染。本世纪初,我国加入世贸,此举虽然会导致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的竞争加剧,但从长远来看,世贸这个平台有助提升我国的贸易地位,能够让我国在贸易上获得更多益处。由此可知,决策者必须有大局意识和长远目光,懂得什么时候该放弃短期利益,来获得长远利益——只有这样才能使国家走向兴盛。

结尾:世事如棋,每走一步,我们都要瞻前顾后,仔细斟酌。然而现实毕竟不是下棋,不能悔步,不能重来。我们需要比下棋更用心地考虑我们当前的状况,明智地着眼长远。为了长远的利益,我们宁肯牺牲眼前。

3、目光宜远不宜近

提纲:①无论观世或实践,目光宜远不宜近,要有大局意识;

②目光短浅者被时代淘汰,目光长远者在历史长河中才站稳脚,稳中求进;

③“远”不是好高骛远,而是立足实践,超越世俗的局限;

④“远”要求创新,要横向展望,也要纵向展望;

⑤望得远,道路更宽广,世界更辽阔。

看得远,便看得新。横向望之,前进的时代需要创新;纵向观之,“新”中要守“旧”。1953年,北京市的古建筑在“破旧立新”的劲风中摇摇欲坠,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为了挽救四朝古都仅存的牌楼,不惜与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激烈争论,甚至失声痛哭。他的眼光射出于漫漫历史,穿越狂热的政治运动,望向这座城市的未来。他看得远,于是明白这帝王之都不能失去深厚的文化土壤,不能剪断赖以生存的历史根基。“立新”不一定“除旧”,前方的发展要看到,背后的沉淀也要看到。

4、留一个空间

提纲:①持久的发展需要充足的空间。(论点)为未来留一片天地,让梦想在现实中落脚。

②留下空间的必要性。发展总是需要一定的空间的,事物的发展需要物质的沉淀,人的成长需要时间的洗涤。

③如何留下空间。平心静气,修身养性,放眼未来,看到事物发展的面貌再行动。

发展总是需要一定的空间的。即使“二十七,始发愤”,苏序也从不担心苏洵这个晚了别人十几二十年才踏上科举考试道路的儿子,相反,他一直留给这个不擅四书五经的小儿子足够自由的空间,任他游历山水,寻访名胜。而苏洵则用了近二十年的寒窗苦读来填满父亲留给他的空间,终在知天命时驰骋于万尺之卷上。

若没有苏序留给他足够的自由、足够的空间,如果当初苏序押着他去背那四书五经,那么他便不能成名垂千古的大文章家。只有有了二十多年的积蓄、储存、沉淀,才有天命之年的厚积薄发。如同留一片森林可以包罗万象,留一潭清池可以倒映苍穹,而留一个空间,则可以将未来储藏其间,等待那溢出的一天。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9599352ad51f01dc281f1ce.html

《议论文写作系列指导之 议论性语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