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故事:一个下岗女工的社会互动和自我建构(摘录)

发布时间:2018-10-07 20:12:2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母亲的故事:一个下岗女工的社会互动和自我建构(摘录)

引 言①

 终于要开始讲这个故事了吗?虽然好几个凌晨时分都有一股莫名的激情在促使着自己写下这两年多来的所有感受,然而真正要开始的这一刻,却没有把握可以讲好这个关于个人、关于时代、关于人生的故事,但我想,至少试一试。

  如果说最初的写作念头来自母亲的外在叮嘱,她告诉我:“以后你可以把外公、外婆,或者我们的故事写出来,正好你是学新闻的嘛。”到后来读研期间自己在电脑上点击那一张张回访某地留下的照片,给我很多回忆的刺激和唤起,我便从内心开始想要去探究和解答一些问题。这个某地,是我祖辈、父辈们为之奋斗过的地方,也是我童年成长的地方——原核工业国营“七矿”(代称,后同)。七矿位于云南省L市(代称,后同),在距L市区36公里一个叫大田河的山沟沟里,其组建于1976年5月,在当时部队化工厂和L地区化工二厂的基础上合并而成,②由原国家二机部③接办,属于中央直属机构。全矿职工最多的时候大约有400多人,加上家属有1000多人,矿区里配备了医院、邮政、粮店、百货店、幼儿园,后又开办小学、初中,在当时偏远封闭的山沟沟里形成了自己的一个“小社会”。

  我的母亲,李某,1965年6月出生,祖籍四川,现年48岁,她便是建矿以后跟随我的外公、④外婆、舅舅、姨妈从贵州761矿来到原核工业国营七矿的,她在当时的L县一中读完初中后便回矿上当待业青年,1985年我的外公退休,她接替外公,在矿上先后担任矿广播员、电影放映员、档案员的职务。1994年核工业总公司根据国家关于对军工生产调整的精神,⑤对七矿实行退役及环境治理恢复,所以从1993年开始,七矿便开始陆续进行分流转人的破产安置工作,于2002年正式破产。母亲便是随着企业破产,买断工龄,后长期失业在家并重新就业这样一个受时代裹挟的个体,所以,经过两年多的好奇、疑惑、探究和反思,我想把关于我母亲的故事及其身上折射出来的时代背景以我的方式讲出来。

一、“讲故事”:理论与方法

  (一)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其实最开始关注的是七矿这个国营矿业的发展史和变迁史,因为自己虽然在那里度过了将近6年的童年时光,但竟然对其来历和具体情况一无所知,只是偶尔从祖辈、父辈的回忆和讲述中获取片段,跟随他们畅想一下当年的岁月,或者就如文章开头时提到的那样,跟随父母、亲人以及父母的朋友(原矿同事)回访七矿和聚会,听他们说了一些什么,看他们做了一些什么,感受着他们的怀旧情绪,感慨着物是人非、世事变迁,所以我想重新探寻祖辈、父辈们的足迹,了解七矿是如何成立的,当时他们为什么会举家来到这个偏远艰苦的地方,起初的矿山是什么样子的,他们在矿上具体做些什么工作、如何生活等问题,以及关注和思考破产后现居L市的原矿职工的生存现状和精神诉求。至于母亲,因为她性格比较活跃,做事情认真负责,当时又是矿上的文艺骨干,所有一开始我便把她作为研究的报告人,希望通过她善言谈、好交际的性格帮助我更好地开展田野调查和采访。但是在深入探讨问题的过程中,我却慢慢意识到她可能才是这个故事真正的主角,对于母亲这样的“4050人员”,⑥她是具有典型性的,并且通过深入到她的日常生活,参与到她的社会互动和人际交往,以及反思了她生命历程的脉络,才发现我想要探寻的七矿发展、变迁历程本就和母亲的经历交织在一起,而那群原矿职工也不时地和母亲现在的生活相遇到一块儿,所以梳理并讲述母亲的故事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七矿的历史,折射出个人、群体在时代发展中的故事。

  生命历程研究(life course research)主要是社会学领域的一种分析范式,1960年代以来得到迅速发展,主要经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初到1940年以前,主要推动者是芝加哥学派,他们研究城市和移民的生活问题,代表人物托马斯就提出:“研究必须关注不同类型个人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在不同环境中生活时间的长短。并且跟踪这个群体的未来生活,获得关于发生在他们生活中的各种经历的连续记录”;⑦第二阶段是上世纪60年代以后,生活中发生诸如经济危机、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等社会事实,迫使人们开始认识到生命模式与社会历史之间的互动关系,人们认识到“社会因素是研究生命历程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⑧“生命历程”是指在人的一生中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出现的受到文化和社会变迁影响的年龄及角色和生命事件序列,生命历程研究范式中主要包括四个主题:第一,人生活在变化着的历史时空中,两者相互作用;第二,人类行动主体存在于主动选择和社会制约中;第三,生命过程中有一个时机的问题;第四,生命存在于相互关联的社会网络之中。⑨我的母亲便是由单位的一名文艺骨干变成失业下岗的家庭主妇,经历了社会结构性变迁,承受着市场转型的代价,错过了人生中最佳就业阶段,不断面对着社会互动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忧虑着将来老年生活会遇到的困难等等,可以说是具体体现了生命历程研究主题四个方面的内容。从已有研究看,所谓生命事件一般包括接受教育、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结婚或离婚、生养子女、参加工作或辞退、居住地的变迁、退休等事件,本文中便主要涉及母亲参加工作、退职、搬离矿山、再就业、办理退休等一系列事件,我在文章中也将母亲的生命历程大概划分成这样几个阶段:工作阶段、退职在家阶段、再就业阶段、目前生活阶段。

  不论是朝夕相处了二十多年的生活经历,还是这两年研究生期间的刻意关注,我都在不断进入到体现着母亲具体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可避免要参与到她的个人交往和社会互动中,社会互动是一种“相互的社会行为,是人们对其他人发出动作或作出反应的过程,互动中人与人进行沟通,把行动导向他人”,⑩所以我也常常有这样一些想法和问题萦绕心头:父母常借节假日组织家人和原矿同事回访七矿,外省的亲人回云南探亲、过节,也常常要求回访七矿,又或者是现居L市的原矿职工们的聚会和相遇,我想知道大家对七矿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感情,为什么时不时需要这样的相聚和彼此倾诉,母亲从这样的交往互动中寻求到什么呢?下岗失业在家并不断尝试再就业的母亲,她在面对新环境和不同于矿山那些亲密群体的L市当地人时,为什么在交往互动中表现出很多复杂的情绪和不同的交往状态等问题。然而,越深入到母亲的生活和交往中,我就越发现太多问题远远超过了自己预想的范围,已不仅仅是停留于对表面交往形式和内容的探讨,而是直指内心——探寻母亲的“自我”,也仿佛是在不断考问自己的“自我”一般。“符号互动论”创始人米德便论证了人的心灵和自我完全是社会的产物,“他强调个体的心灵、自我以及相关的思维活动取决于他所参与的社会行为”,[11]他认为个体与社会始终是相互作用的。米德还对自我的基本结构“主我(I)”与“客我(Me)”进行了分析,“主我”是个体对他人态度的反应,是自我主动性、生物性的一面,“客我”则指自我对他人对自我的期望的内在化,客我作为他人在自我内部的积淀,作为自我的一种参照标准,是一种对自发冲动结构的评价因素,也是自我的正在出现的自我形象的因素之一,“主我和客我共同构成了一个出现在社会经验中的人”。[12]对于符号互动理论者来说,“角色扮演(role taking)”是一个重要概念,其认为人类的行为是社会性的,受到与其他人的交往的影响,人类通过与其他人的互动来认识他们自己是谁,人们借助于与其他人的人际传播而建立意义。[13]对于母亲而言,在单位工作时是一名文艺骨干,因企业破产,买断工龄中受到不公正待遇而带领其他原矿职工争取过利益,后长期失业在家成了一名家庭主妇,再后来是一名社会底层的打工者,或是现在的小有权力的宿舍管理员。根据母亲在日常生活中参与的社会活动及其塑造的不同角色的自我,我将母亲的交往互动分成“正式的社会活动、社会工作”和“非正式的消遣娱乐活动”两方面来进行观察,思考她的社会角色究竟经历了怎样的一个转变历程,其间,她在社会互动和人际交往中的“自我”又面临着怎样的冲击、调整和重构。

  这些便是指引我讲述这个故事的不竭动力,加上关于下岗职工、三线工人的研究中[14]大多是社会学认同和社会保障理论层面的探讨,个案研究中也没有关注具体个体的“深描”研究,所以我想结合自己学科特点透过母亲的生命历程对其社会互动和自我建构进行展现,并分层描述。

  (二)这个故事如何讲

  研究过程中最大的一个顾虑也是来自母亲,一个跟我太亲近太熟悉的人,我没有把握能处理好研究要求的主观性和客观性之间的尺度,一方面想要一个丰满感人的故事,另一方面又需要保持冷静和客观,所以我也在摸索中慢慢寻找最适合自己开展研究的方法,后来接触到叙事探究的方法,给我很多借鉴和启发。关于叙事探究,理论上并不完整,它是学者们在不断地研究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研究经验的方法,一个概念特征,其理论来源主要是杜威的实用主义,其就是要努力揭示经验不仅是个体的,也是社会的,从而达到对经验的理解和解释。陈向明在《叙事探究——质的研究中的经验和故事》一书代序中就说,“叙事探究不是以一个‘问题’(problem)开始,而是以一个研究者感到好奇的现象开始”,叙事探究“是理解经验的一种方法,它是研究者和参与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个或一系列地点,以及在与周围环境的社会互动中的合作……叙事探究是经历的和讲述的故事”,叙事探究中强调“现场”、“情境”,要构建一个具有时空、地点以及个人与社会互动的三维结构,要求研究者把“情境中的人”放在思考首位,所以强调要“参与到实际生活中去思考,去‘经历经验’,去对经验的过去、现在及未来进行探究、询问”,要求“不仅要把所探究的内容展示给读者,而且还要把探究过程本身告诉读者”。[15]所以我制定的研究计划是从自己好奇的现象和问题入手,一方面循着自己的疑问进行调查和访谈,访谈对象主要集中在身边的亲人和现居L市的原矿职工,其中有几个重要访谈地点是位于L市区的原矿离退休人员管理处和原矿职工安置点,以及位于大田河的原矿矿址,上面有一个原矿离退休人员管理处设置的护矿班;另一方面便是更加主动参与到母亲的日常生活、工作和交往中,从中去发现其生活经历中有重要意义、代表性的事件和这些事件中的其他关键采访对象,进行深度调查和访谈。

  所以我的故事将分成三条脉络进行架构和讲述,主要脉络是七矿发展变迁的历史及其职工的命运和母亲生活经历、社会互动的交融;另一条是作为背景的“国家-社会”框架,梳理母亲生命历程的同时也把国家社会层面的大背景融合进去;还有一条便是在讲述母亲故事的同时穿插我的访谈笔记和日志,附录中也会补充部分访谈内容,丰富故事,亦是提供一些客观的参照和说明。■

  注释:

  ①此处原文为“绪言”,摘录时改为“引言”。郭建斌注。

  ②参阅内部资料《云南军事工业系列志 第五部 “七矿”志(1976——1988)》,云南军事工业志编委会国营“七矿”志编辑部,1991年12月,第2页。注:当时矿里面的职工只有干部才有这本矿志,属于内部保密资料,不得外借、传阅,我的这本资料及当时的一些相关政策、文件是从姨爹那里获得。

  ③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工业部根据不同职能划分出不同的机械工业部门,“二机部”主要是指核工业和核武器部门,笔者注。

  ④我的外公、外婆一共养育了6个子女,分别是我的大舅、二舅、三舅、姨妈、幺舅,母亲是家里的老六。当时大舅、二舅已在贵州就业,所以跟随外公、外婆来云南的只有三舅、姨妈、幺舅和母亲。

  ⑤即“军转民”:其背景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接着提出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随着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中国军事工业也进行了重大的调整,从过去主要为军用服务,改为军民结合,保军转民,重点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服务。参阅《当代中国丛书·当代中国的核工业》第7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⑥“4050人员”指的是女性40岁、男性50岁以上的大龄下岗失业人员,这一指称已为政府有关部门和当事人普遍使用。转引自郭于华、常爱书:《生命周期与社会保障——一项对下岗失业工人生命历程的社会学探索》,《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⑦⑧李强、邓建伟、晓筝:《社会变迁和个人发展:生命历程研究的范式与方法》,《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6期

  ⑨参阅郭于华、常爱书:《生命周期与社会保障——一项对下岗失业工人生命历程的社会学探索》,《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⑩胡荣:《社会互动的类型与方式》,《探索》1993年第6期

  [11][12][美]乔治·H·米德著,赵月瑟译:《心灵、自我与社会》第4、5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13][美]E.M.罗杰斯著,殷晓蓉译:《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第136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14]比如施文:《“三线人”身份认同与建构的个案研究——以陕西省汉中市回沪“三线人”为例》,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4月;许薇薇:《三线职工第三代地域身份认同研究——以安徽某三线厂南京人为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3月;许坤红:《社区变迁与地域身份认同——以一个油田社区为例》,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4月。

  [15][加]D.简·克兰迪宁、F.迈克尔·康纳利著,陈向明审校,张园译:《叙事探究——质的研究中的经验和故事》第2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ae42753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a7.html

《母亲的故事:一个下岗女工的社会互动和自我建构(摘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