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发布时间:2018-09-05 22:19:4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0.《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和写景语句。2.品味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丰富情感,感悟作者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品味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获得阅读的快乐。

【教学难点】闲人句中蕴含的丰富意蕴。

【教学方法】诵读法、比较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略

二、展示自学之成果

2.检查预习情况。

读准字音,读准停顿:

准确解释:

月色入户 欣然 起行 遂至 怀民亦未寝 步于中庭 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

流利翻译:

①念无与为乐者。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用一句话简洁概括文章所写的这个生活片段。

明确:苏轼张怀民夜游承天寺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苏轼与张怀民在承天寺月下散步

三、诵读文章之韵味。

1.请一生读文章,要求: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出韵味。其他同学作出评价。

2.教师配乐范读,和学生分享对文章的理解与感受。

3.询问:你听出了苏轼夜游时的心情了吗?文中有没有直接表露这种情感的句子?(快乐;欣然起行。)

4.再请一名学生用欣然的愉悦的语气,再读一遍课文。

5.在朗读中,我们听出了苏轼内心的快乐。的确,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说苏轼最快乐时就是写作之时能使读者快乐是苏东坡作品的一大特点。接下来,让我们潜入文本,细细品读。

四、品读作者之快乐

1.逐字逐句反复品读,细细咀嚼,发现并还原作者蕴藏在文章词语和句子中的快乐。并以批注的形式在课文空白处写下自己的理解。

教师示例:我在欣然起行一句中发现了苏东坡因月色入户而迅即产生的喜悦,以及迫切想与朋友分享的愿望。你看,他欣然起行,一个字和一个字说明他内心涌起的那份快乐是多么强烈,多么真诚!

2.学生自主品读赏析,然后小组互相启发完善。

3.师生交流,点拨提升。

①月色入户

这里的不止是射入”“照进,更应该解释为拟人化的”“进入。这个字写出了月色如老友般的善解人意,这个字引发了苏轼无尽的惊喜——我本无意见月,月色自我胸怀,不邀而至的月色带来了一份不期而至的快乐。

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写出了苏轼瞬时的沉吟、思量与搜寻,字写出了苏轼当时的兴致勃勃,而从 “念也涌动着一份难以言表的快乐:月色常有,但又有谁能和你共赏呢?可是苏轼找到了可以分享无边风月的人,怎能不快乐万分?

追问:苏轼赏月,为什么单单去寻张怀民呢?

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字中蕴含着至巧至好的快乐,写出了知己间心有灵犀的妙趣!而相与步于中庭是两个热爱山水、心有诗意的人在月下并肩漫步的静谧画面。

探讨:这里有没有写二人如何交谈取乐?为什么?

明确:没有写二人交谈取乐。一为留白,给人以无尽的遐想;最重要的是他们心意相通,会心一笑胜过千言万语,宁静之中更显情味悠悠。

指导朗读:指名读,重读,体会怀民亦未寝的惊喜。师生对读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体会二人的默契。

全体朗读记叙部分,体会作者那流淌在字里行间的快乐。

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这个看似平淡的句子中蕴藏着令人惊喜的情感波澜:庭院下恰似有一汪澄澈空明的积水,积水中还有纵横交错的藻、荇,仔细一看,那婆娑的阴影原来是竹柏的影子啊!这个波澜,来自苏轼的真实感受,也带动着我们的惊喜。所以这里适宜采用比较的方法体验探究作者的快乐。

探究一,:原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改文:庭下(月色)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是竹柏影也。

细心的你能否发现改动后,我们阅读的感觉发生了哪些变化?

明确:补出了月色,失去了惊喜;换用,语势变平淡,没有了沉醉发现的双重审美快感。

探究二,:请同学们试着在这句话的空白处填两个语气词,把作者的情感波澜补出来。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指导朗读原文,读出作者沉醉美景发现真相的惊喜。

追问:为什么苏轼没有用语气词?

明确:作者已把心理的波澜寓于这种曲折动人的描写和特殊的行文顺序中,不需加语气词。而且不加语气词,更能体现文言的简洁与韵味。

4.小结:区区85字,竟然蕴含了这么多的快乐:月色不期而至的快乐、朋友心意相通的快乐、知己相伴悠闲漫步的快乐以及沉醉月下美景、因错觉而引发的意外的发现的快乐。

五、探寻闲人之魅力

1.面对如此空明之境,苏轼抒发了内心怎样的感慨?

明确: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追问:对这句话你怎样理解?

美丽的风景时时处处与我们相伴,只是缺少像我和怀民这样的闲人来欣赏,真是可惜啊!

3.解读闲人

闲人是什么意思?(清闲的人。)②仅指时间上、事务上的清闲吗?

明确:这不止是不得签书公事的清闲,还是面对逆境的从容,是超然于劳累的身体生活的悠闲,是诗意面对逆境、率性面对生活的真淳,是清空了世俗名利的宁静空灵,是超越了生死的心灵的大自由。这是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b05730c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95.html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