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纲论文-我的1919电影观后感

发布时间:2017-01-21 19:43:2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我的1919电影观后感

“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政府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大战时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美英等国操纵会议,无理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中国爆发五四运动,全国人民为拒签和约进行斗争,在巴黎的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让签字。”

——《中国近代现代史》

《我的1919》这部电影我虽然在小时候已经看过,作为一个大学生再次观看一遍,还是有很多新的感触,“巴黎和会”四个字儿在初中课本上就已经听过很多次,记得中考前背了很多相关的历史知识,但现在几乎都忘却了。而且对于其具体情况并不是很了解,只知道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是中国近代史与现代史分界线,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等等,纯粹只是为了应付中考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极好的电影,它不像平常看的那种战争片,整片充满着鲜血和枪炮声,但是,它无时无刻不充满看不见的硝烟,充满着悲壮。1919年是个特殊的时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1918年,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初,中国驻美公使顾维钧作为本国政府的全权代表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和会上却处处受到歧视,野心勃勃的日本政府更企图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辩论会上,顾维钧慷慨陈词,从历史、人文等诸多方面阐明中国必须收回山东的严正立场,由此获得全世界与全国的一致称赞。为争取在法华工的同工同酬,顾维钧的好友肖克俭在巴黎组织游行罢工,遭到法国警察逮捕。获释之后,他仍然积极投入唤醒民众的工作。然而,他和朝鲜革命者一起爆炸日本代表团所住旅馆的偏激行为使朝鲜和中国成为舆论矛头的指向。巴黎和会最终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国内由此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肖克俭等人也在巴黎集会抗议。而软弱的北洋政府竟然逼迫代表团在和约上签字。代表团团长陆徽祥等人左右为难之下只好出走,代表团仅剩顾维钧和王正廷两人仍在外交斡旋。肖克俭作为一个典型的愤青,眼见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中国的现状,愤然给爱妻留下遗书,在凡尔赛宫广场举火自焚。而最后的那一个占满全屏的不字,表现出中国外交胜利的起点:第一次坚决向列强说“不”。至此影片便到了结尾,画上了一个还算圆满的句号。

《我的1919》这部电影,虽然只是一部故事片,但作为一部对艺术及观赏价值有所要求的影片,并不是为了完全冷静地还原历史真相,让我真实的感受了那个年代,那些人,那些故事,以及“弱国无外交”这五个字的苦楚与无奈。但是一群来自中国的外交家们,他们剪掉被西方嘲笑无数的辫子,穿上西服远赴巴黎只为不辱使命收回山东。这样让我不禁想起蔺相如的故事。而这次外交的主角,年轻气盛的顾维钧是一个传奇人物,他既被国民党通缉过,也被共产党通缉过。作为一位近代职业外交家,唐德刚曾经在他的《社会文化转型综论》中评价道:“中国百年外交史上只出了两个半外交家。一个是周恩来,一个是李鸿章。顾维钧只算半个。”时代的局限,政府的孱弱,让顾维钧只能以这样的面目留之后世。影片里顾维钧的所谓抗争,其实只是在精英层面上的,民众了解不到,即使了解得到也无需赞赏。因为纳税人养活这些外交官,其目的无外乎要求以其专业本领为国争利,外交官不能按其要求拒签,那么民众自然需要发泄其不满。所以有些人讲,打顾维钧的人是盲目的和愚昧的爱国者,我认为,顾维钧应该了解到民众意识的觉醒是近代外交的巨大转型和巨大进步,也是中国外交迈向近代化的题中应有之意。因此这顿打让顾维钧郁闷,但并没有让他走向反面,民意在他这边,他可以违抗政府的训令。

以顾维钧为代表的中国代表团与西方各国代表团成员的冲突、较量便成为中国与西方国家对抗的影射,影片塑造了分别代表政府力量的顾维钧和代表民间力量的肖克俭这两个“民族英雄”形象,刻画了他们身上的勇敢、智慧、民族精神、爱国情操高尚品质。而且,影片浓墨重彩地表现了顾维钧在和会上如何以一块怀表怒嘲日本代表,如何以他三寸不烂之舌舌战群敌,以至于威尔逊总统比作诸葛亮一句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与会各国外交官不禁鼓掌。当然影片也着力渲染了民间青年壮志酬国、慷慨赴死,而国家、民族在这场国际大游戏中的失败、甚至被排斥在游戏规则以外的屈辱,在影片中却被弱化了、淡化了,甚至回避了,尽管影片中的几乎所有胜利都仅仅体现于他的唇枪舌剑,尽管中国最后还是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出卖,尽管影片也没采用大团圆的皆大欢喜的结局,但法国女性对顾维钧的一往情深,作为一种叙事策略,已经将一段悲怆的民族屈辱的悲剧历史几乎改写成了一个昂扬的民族英雄的正剧故事,影片的高潮,并不是欺侮中国的巴黎和约的形成,而是顾维钧的拒绝签字,影片用他所说的“我很失望,我很愤怒”结束了他这次会议的最后演讲,影片最后出现了一行赫然醒目的字幕:“1919年6月28日,中国终于第一次向列强说不!”

顾维钧和肖克俭,代表了在许多人眼里看来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爱国方式。顾沉着,而肖激进。顾的一句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很直接地展现了两人的个性:“如果发火可以救中国我允许你发火”。但在我看来,两人并无不可调和的矛盾。顾的隐忍是有限度的,他的沉默是为了日后更彻底的反击。然而彼时千疮百孔的中国无力也无意借力于顾以助他反击。顾最终拒签凡尔赛条约,尽管和会并没有给中国一个交代,顾却已经尽了所有他作为一个不卑不亢的外交官和一个爱国青年的职责。但正如《伊索寓言》中一个古老的故事:狼在河的上游,责备下游的羊把水搅浑了,羊说,他在下游喝水,不可能把上游的水搅浑。狼又说:“但是你去年骂了我爸爸。”羊回答说,那时候他还没有出生。狼于是对羊说:“即使你善于辩解,我还是要吃了你。弱国无外交还有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就是肖的自焚。但在我看来肖的死不是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没有价值,他的死让麻木的中国人民震动了,没有什么比一个民族的觉醒更可贵。很多时候,一些常理以外的甚至是依靠激情驱动的行为在历史的车轮中是起了不可小觑的作用的。那些本可在方长来日中尽情萌芽抽枝的年轻的树,忽地就在熊熊烈火中燃烧成了一地鲜红。问一遍为何,为的是民族;问两遍,仍为民族;还需要再问么?这样的事件给当时在中国的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的感情上的冲击,其强烈程度是漫长的商讨和无期的许诺所远不能及的。因而肖的死,无可替代。

影片的最后,会议结束顾维钧的回忆语录还在回响“我脑子里一片空白、麻木。中国是在战胜国中唯一没有签字的国家,到我们拒绝在合约上签字的时候,代表团也从未收到北京关于拒绝签字的任何指示。我一直沉默着,血是冰冷的,周围却是一股股的热浪,是民众是整个国家把你推到一个历史的坐标位,当我应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学院之约口述我的历史时,我还能感到,1919年,在中国土地上熊熊燃烧的那股烈火。”生命不止,奋斗不息,这就是当时中华儿女对祖国的心愿。

正如罗永浩一次演讲中所说的那样,不是所有的鸟儿来到世间,都是为了躲枪子的,有些来到世间,是要做一些事情的,如果真的遇到枪子,那也没办法。每个人都有自己追求人生价值,为了它可以不顾一切,而这一点在影片中,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中无数五四青年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也启示我们,不能忘记祖国母亲哺育,时刻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记住过去弱国无外交的悲哀,也不是对那些欺负过我们的国家一直憎恨不已,而是为了把握好现在,走好未来。

我的1919,不是顾维钧的1919,也不是肖克俭的1919,而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1919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ceb483b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9b.html

《史纲论文-我的1919电影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