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论文

发布时间:2011-12-30 19:45:5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一章 文化人类学概述

.人类学的一般内涵

1、人类学的起源

人类学(Anthropology)这个概念很早就已经存在,它来源于希腊文,是由“Anthropos”与“logy”构成。

正式的、经常性的使用这个词开始于16世纪的拉丁文。当时,这个词表示“与人体结构”有关。

学术界普遍认为,按照英国人类学家A·C·哈登的看法,第一次出现“人类学”这个词的著作是马格纳斯·亨德特(Magnus Hundt)在1501年出版的《人类是万物之灵》中。

17世纪,人类学开始出现在英语世界。

19世纪开始,人类学有了长足发展,表现在定义的规范、研究内容的广泛以及研究方法论的逐步确立等等。

2、人类学的含义

人类学或人类特征史,应当分为两类:一是心理学,即关于理性灵魂的本性的讨论;二是解剖学,以此来揭示人体结构或构造。

1822年,英国百科全书认为,人类学是“关于人类自然特性的研究”,其后,人们总是认为人类学是专门研究人类躯体的科学。

1876年多宾诺(Topinard)在《人类学》中指出:“人类学是自然史的一部分,是研究人类和人类种族的学问。”

美国人类学家威斯勒(C.Wissler)认为,人类学是一门科学,它努力于历史所不及的地方,目的在于重新发现人类的起源以及“史前时代”(prehistoric era)的变化境遇(varying fortune

布朗在《社会人类学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110.)中指出,社会人类学“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进行系统比较,特别注意那些原始的、野蛮的或没有文字民族以及更自然的社会形式的一门关于人类社会本质的调查的学科。”

英国伦敦大学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认为,人类学是“研究人类及其在各种发展程度中的文化的科学,包括人的躯体、种族差异、文明、社会构造以及环境对于心灵的反应。”

人类学“包括交叉文化研究和进化论研究,即研究他们的躯体和文化的各个方面,从他们的牙齿如何形成到他们如何获取食物、建造房屋以及抚养儿童等。”(贝茨.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4.

人类学是一门试图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回答关于人类自身一系列问题的科学。它是从各个方面综合地考察人类、研究人类的生物性及其文化的发生、进化和当代的变异。

3、人类学的范围

一般认为,人类学分为:体质人类学(physical anthropology)和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

体质人类学=生物人类学。就是把人类的过去和现在作为一种生物现象来研究的人类学分支学科。

主要包括:第一,人类的产生和进化问题;第二,当代人类在生物性上的差异以及原因问题。

文化人类学的分支:考古学、语言人类学、民族学(社会文化人类学)

二、文化人类学的概念

1、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历程

萌芽阶段:古希腊时代,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

发展阶段:17-18世纪是文化人类学的发展阶段,产生了一些人类学思想:

现代阶段:19世纪以来,以弗雷泽、布朗、哈登等人为代表,后又产生了一大批著名的人类学家。

发展阶段一些重要的人类学思想

法国的JF.拉菲托(1670—1740)。他在1704年《美洲野蛮人风俗与远古风俗之比较》一书中比较了土著部落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并与有文字记载的远古的土著部落进行了比较,以此来解释印第安人的奇风异俗;

意大利的维柯(GBVico1688—1744)在《新科学》中指出,使人成为人的就是文化

亨利·霍姆(Henery Home1696—1782)的思想。亨利·霍姆在《人类简史》中曾经收集了世界各地的人类学资料,为人类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文化人类学的定义

1)文化:

文化在中国古籍中是指对人的教化。在西方,文化原指农耕和对植物的栽培,文艺复兴后,把对人的教化称为文化。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没有文化就没有社会。

把文化当作专门的研究对象始于法国人克莱姆。

第一个给文化下定义的是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她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个人通过学习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文化不包括物质因素,只包括精神因素。

德国学者普芬多夫的文化定义:文化是社会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东西和有赖于任何社会生活而存在的东西的总和。文化既包括物质因素,也包括非物质因素。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劳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部分。物质文化指人类创造并赋予意义的全部制品或者说有形物品。

狭义的文化则是专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

1901年,美国考古学家W.H.霍姆斯创用这一专称,旨在研究人类的文化史,以区别于研究人类自然史的体质人类学 (physicalan-thropology)

在英国称为社会人类学(socialanthro-pology)。目前西方有把二者合并为社会文化人类学(so-cioculturalanthropology)的趋势。

文化人类学一词在使用上存在着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文化人类学相当于欧洲大陆一些国家所称的民族学和在英国所称的社会人类学或社会文化人类学。

广义的文化人类学包含考古学、语言学和民族学三个分支学科。

文化人类学一词在使用上存在着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文化人类学相当于欧洲大陆一些国家所称的民族学和在英国所称的社会人类学或社会文化人类学。

广义的文化人类学包含考古学、语言学和民族学三个分支学科。

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就是从物质生产、社会结构、人群组织、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研究整个人类文化的起源、成长、变迁和进化的过程,并且比较各民族、各部族、各国家、各地区、各社团的文化的相同点和相异点,籍以发现文化的普遍性以及个别的文化模式,从而总结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3、研究方法

文化人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三种:

一为实地参与观察法(田野调查方法):指对一个社区所进行的直接和持续的观察,这是文化人类学最有特色的研究法。

实地参与观察法是人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它是一种观察法,其资料来自现实的广阔天地。这种研究法使得文化人类学家可以既作为参与者又作为观察者的身份深入到一种文化的内部去观察这种文化和使用这种文化。

完全参与者(complete observer):是指在实地参与观察时,研究者或观察者的身分,与其他人是完全一样的,被观察的人并不知道观察者真实的身份,所以观察者可以自然地和被观察者互动。

参与者一如观察者(participant as observer):研究者可以完全参与整个研究场域或活动的过程,不过需要对被研究对象表明研究者的真实身分;当然,身分的表明可能会影响彼此互动的过程,因而使得原貌失真。

观察者一如参与者:研究者不但表明研究者的身份,同时可以和被研究对象在互动过程中不断地互动,而不需要有任何借口。

完全观察者:研究者完全从旁观者的角度与立场,不参与任何研究场域的活动,透过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被研究的现象或对象。

全面考察法:采用这种方法,人们在选择研究一种人类行为时,必须全面考察与之相关联的问题。

如:一位研究某地区经济发展的人类学家会发现,要想对这一地区经济变化的过程进行全面的描述,就必须探讨礼仪的始末以及家庭关系的问题。

比较法:比较法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中无时无刻不在使用。

4、文化人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学

他们的根本区别体现在文化与社会这两个概念的差异上。社会学研究侧重于研究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而文化人类学则侧重于研究人与群体的行为。

这两大学科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差别越来越小,现代社会学的发展日益重视文化问题的研究,而文化人类学则开始更多地研究社会问题。

2)文化人类学与历史学

文化人类学在某种意义上是人类文化史的研究,它追溯人类起源及其发展的整个历史,因此文化人类学与历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文化人类学与历史学的主要区别可以概括为:

历史学的对象往往偏重特殊性;而文化人类学是关于全人类生活形式的比较研究,侧重于普遍性。

历史学注重事件和人物的记载,其研究有时极为详尽和具体;文化人类学则注重文化规范的研究,视野很少局限于某件事或某个人,比较抽象。

历史学涉及的领域极广,甚至细到某个显赫人物的浪漫史;而文化人类学则研究史前社会和当代文化,试图探寻社会间文化差异的根源。

从研究内容上看,历史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相同点远多于不同点。而且从发展趋势上看,历史学正愈来愈从局部事件的研究向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及至更为综合的文化史方向发展。历史学的文化意识逐渐增强使之与文化人类学愈来愈接近。

因此,在近期内,历史学与文化人类学之间最显著的差异仍在研究方法上:

历史学工作者研究历史,主要是靠历史记载和文献资料,他们对于时间先后顺序等问题,非常重视。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则主要是文化人类学家亲自到研究的地方去观察、访问和直接参与各种文化活动。根据现有的活的事实、情况和情节,尽可能地记录、保存下来,然后再用各种方法和技术,进行分析、比较和研究,并得出理论评价。简言之,历史学是研究文化化石,文化人类学是研究活的文化化石

经济人类学的定义

栗本慎一郎:经济人类学是一门研究广义人类社会行为的基础与动因的学问,是一个从总体结构上,尤其是从结果上考察满足社会物质需要的结构化经济活动的科学

普莱特纳:一门人类学角度出发,运用民族志等方式研究人类经济制度和行为的学科。

经济人类学是用人类学的方法民族志的方式研究经济制度和行为的学科,这三个方面的因素构成了经济人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经济学与经济人类学

西方经济学的局限性

经济人类学的存在意义,就是要跨越传统经济学的藩篱,去探寻潜藏在经济制度底的深层动因,以及决定这些深层动因的系统。

人类学家把经济活动作为社会文化整体中的一个因素进行研究,同时也把传统社会的一般经济制度与我们现有的经济制度进行比较研究。

经济人类学重视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差异

要理解一个特定社会的需求、稳定的食品供应和服务是怎样平衡的,就需引进第三种变量——人类学的文化变量

将物质文化或工艺技术与经济制度视为一体,将经济行为视为社会行为或社会制度的一部分

经济人类学学术理论的发展

. 经济人类学的萌芽及早期探索

马林诺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库拉交换制度的研究——经济人类学研究的最初萌芽

威廉.雷蒙德.弗士——经济人类学的学科奠基人

即使在原始社会中,人们对经济合理性的追求

是作社会的基础而潜在地发挥作用

人类的经济生活与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有着密切联系

二战前后美国——赫斯科维兹

. 经济人类学学术理论的发展及学术流派

1、功能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马林诺斯基:

人类的社会行为与制度都有其客观功能,人们在交换过程中所举行的各种仪式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财物分配得以顺利进行的制度

弗士:把社会行为或社会制度的结果性功能看成为这些行为或制度产生和存在的基础

2、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采用及形式主义的理论特点

对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广泛采用是经济人类学形式主义学派的主要特点之一。

赫斯科维兹

哈罗德.斯内德尔:主张经济人类学应当以更为开放的态度接纳经济学的演绎方法,并且应当较为客观、公正地认识经济人等抽象概念,并以此构建起更为合理和更具理论深度的形式主义经济人类学体系。

3、实在主义理论的崛起和形式——实在学术论战

形式主义理论上的窘境

波朗尼通过对形式主义理论的批判性反思,重新肯定了马林诺斯基的观点并对其加以深化,从而形成了实在主义经济人类学的思想。

经济人类学要从社会、自然环境与人类之间的交换、代谢关系的角度来考察经济

《大转折》(The Great Transformation1944

《早期帝国的贸易和市场》(Trade and Market in the Early Empire1957

形式——实在的学术论战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形式——实在的学术论战,使得经济人类学成为人类学界最为重要的焦点之一

最大化的取向

西方资本主义与非西方社会经济的整合

4、新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出现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人类学中的发展

法国

莫瑞斯.戈德利尔(Marice Godelier)

克劳迪.梅拉索克斯(Claude Meillassoux

美国

肯思.哈特(Keith Hart

埃瑞克.沃尔夫(Eric Wolf) “形式——实在之争逐渐由马克思主义对跨文化经济的讨论的支配所取代

非西方社会与文化的研究,不应只局限于对其传统社会文化模式的探讨,而应当将其扩大到这些模式被冲击、渗透、改造、甚至被消灭的过程

5、经济人类学理论的融合及新综合学派

哈罗德.斯内德尔(Harold Schneider)倡导成立美国经济人类学会

收集、编撰了一系列包容各学术派别观点的论文集

摒弃了存在于各学术派别中的狭隘的门户之见,开创了更为自由、更为开放、更为包容的学术风气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以理查德.威尔克为代表的新综合派

贫困与发展问题

《经济与文化:经济人类学的基础》

通过继承人类学母体的注重田野调查的传统,经济人类学的理论显示出其突出的实证性,从而成为社会科学中的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

生产体系

生产是任何社会都必不可少的社会组成部分,不同的社会可能会有不同的控制生产和分配的方式,具有同样技术条件的社会,如果生产关系不同,则生产方式也可能不尽相同。

生产的要素包括:

资源

劳动组织模式

所有制

生产资料

技术

社会生产关系

一、资源

资源、劳力、资本和技术是一个社会群体用来扩大产品的生产要素,使用这些要索的规矩是深深嵌入文化中的,并且决定经济运行的方式。

. 劳动组织模式

劳动分工

按性别进行劳动分工

按年龄进行劳动分工

劳动协作

工业社会

非工业社会

三、所有制

大多数社会都有占有和使用资源的规范。

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是根据社会的所有制而制定的。

所有制的适应性

四、生产资料

生产资料包括工具和其他生产用品。一个社会使用的工具种类和数量是受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限定的。

少而简单的

大而复杂的

五、技术

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与其技术水平密切相关的。

劳动分工为个人技术的发挥以及生产技术的改进提供了机会。

为了群体的生存,日常的生活的这些技术知识,人人都要学会并传递给后代。

六、社会生产关系

在非资本主义社会中,亲属关系有时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交换与分配

生产和消费之间一般都要经过交换这一环节,劳动者在消费之前必须将其劳动产品转化成其他物质。

一、互酬

所谓互酬,在一些人类学文本中也称互惠,是指在以血缘及伙伴关系结成的共同体中作为义务发生的一种赠予关系。这种赠予,并不限于财物与服务的提供,而是一种广义的互助关系

一些地方的社会习俗揭示了这种交换形式的本质。

在群体内的交换一般是采用互惠和平衡互惠的形式。如果是两个群体之间的交换,就会有潜在的敌意和竞争的倾向。

平等互惠

沉默贸易

库拉

二、再分配

再分配是交换的另一种方式,是指一种支付返还的连锁系统,即共同休成员向一个政治性权力中心(或宗教权力中心)进行的财物与服务的义务支付,以及这个权力中心向共同体成员进行的财物与服务的返还

再分配不是个人或群体间的交换,而是分配的一种模式,是在统一领导下把劳动产品集中再分散出去,因而通常都是在政府的主持下进行的。

夸富宴

三、市场交换

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中,是实物交换的场地

传统社会市场交换的主要商品是自己生产的物资,而要交换的东西往往又是自己所不能生产的。

市场还是一个信息传播中心,而人们也有聚集在市场上听新闻的习惯。

经济体系的整合

研究传统社会经济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社会的各个环节和网络是如何交错在一起的。

经济人类学最迫切需要研究的是经济体系的内在关系,即研究诸次元体系间的交互关联。

社会变迁中的研究途径

人类学视野中的文化概念

一、人类学的文化概念

1、经典的文化概念:

由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1871年提出:

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

2、文化的构成:

3、文化的特性:

文化是共享的

文化是整合的

文化是基于象征的

文化是习得的

二、什么是文化变迁

文化作为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解决人类生存问题的手段,具有两个特性,即文化的稳定性和变异性。

文化变迁指文化内容与文化结构的变化。

文化变迁可能是缓慢的,发生在较长时间内,也可能是迅速的,发生在相对简短的时光中。

外部和内部的原因都可能带来文化的变迁。

三、人类学对文化变迁的研究

1、古典进化论

关注的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

认为人类文化普遍地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发展进化,形成一个发展顺序

忽视了不同族群之间的文化接触,以及正在发生的文化变迁。

古典进化论对考古学的影响

2、传播学派

侧重于进化论所忽略的文化在地理、空间上的变异,着重研究文化的横向散布

认为文化的变迁过程就是传播过程,文化主要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变迁

忽视人类创造文化的能力,对文化变迁的过程和传播时间的先后缺乏解释力

传播学派对考古学的影响

3、结构功能论

关注于文化功能的变化、消失与替代,同时还提倡基于田野调查的文化变迁研究

实证主义的研究,关注的是社会现实

其核心是文化各个部分的功能如何维持这个系统的均衡和稳定

4、历史学派

强调每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取决于文化内部的发展和外部的影响

强调传播,但反对极端的传播论,关注文化的函化

着重关注印第安人与白人文化接触所引起的变迁

强调从细致的田野调查中观察文化变迁的过程

5、新进化论

与古典进化论一致,认为人类文化存在着进化的趋势

但他们对人类社会文化进化原因和方式的解释有所不同

怀特:能量学说

斯图尔德:多线进化和文化生态学

6、全球化和现代化研究

今天的文化变迁研究已经不能以学派来划分,所要寻求的也不是人类文化变迁的普遍规律

文化变迁研究被纳入到全球化与现代化的视野中,在各个学术领域以不同的面貌出现

本土文化(local culture)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丧失、保留、改变、反抗等应对措施是人类学家普遍关心的问题

全球化和现代化带来的“权力”和“经济”问题成为文化变迁研究的切入点

四、文化变迁的过程

1、变异:

在较长的时间内发生的变迁,指固有的思想和行为模式经过长时间微弱变化的逐渐积累,最终成为本质上全新的东西。

2、发明与发现:

发明是指某一团体或某个人发现某种新的事物、新的工具和新原理,逐渐为人们接受,而为社会所共享;发现,是使某些已经存在但过去不被人了解的事务变得为人所知的行动。

3、传播与借用

文化传播是指某种文化因素或文化结构从一个社会向另一个社会或多个社会的转移和互动。文化传播包括有意的和无意的。

传播和借用的特点

4、文化丧失

因接受新事物而导致旧事物的丧失,但这种取代并不一定是文明的特征。某些文化虽然丧失,但并没有被取代,这也与接受一种新事物一样构成文化的变迁。

5、涵化(acculturation)

涵化意指由不同文化之个人组成的群体,因持久地相互集中的接触,两者相互适应、借用,结果造成一方或双方原有的文化模式发生了大规模的变迁。

函化的过程:

代换 (substiution)

附加 (addition)

综摄 (syncretiran)

退化 (deculturation)

创作 (origination)

抗拒 (resistion)

6、强制变迁

经常是来自一个文化之外的力量。

殖民主义和征服

应用人类学的产生

“文化冲击”

起义和革命

引起革命的条件

文化革命可以推动技术和社会革命,并且在进程中是难以辨明方向的

五、人类学文化变迁研究与经济的关系

经济研究的对象从本质上讲也是文化的一部分

第四章 生计方式

民族学上所说的生计方式,就是指人们获得食物的方式。

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发展出五种生计方式:狩猎采集、初级农业、畜牧业、集约农业(精耕农业)、工业化谋食方式。

第一节 狩猎采集

依靠自然存在的资源获取食物的生计技术。

南非布须曼人、澳大利亚土著居民、北极地区爱斯基摩人、中非及东南亚的少数居民

澳大利亚恩噶塔加拉人(Ngatatjara

澳大利亚西部的吉布森沙漠

营地远离水源的原因:a. 避免惊吓猎物;b.避免引起与其他群体的紧张关系。

狩猎采集者的共性:

a.他们一般都是游动的,人口较少,密度较低,群体由有亲属关系的家庭组成,经济关系以平均分配为基础,一般无阶层差别,也无脱产的首领;

b.劳动分工主要以性别和年龄为基础。

注意事项:

第一、两者所处的环境不完全相同。早期的狩猎采集者生活在地球的大部分地区,包括一些非常富饶的环境,当代的狩猎采集者一般却都生活在边缘地区的环境里,因此,在他们中间所观察到的现象可能同过去优良环境中的实际情况之间没有可比性。

第二、当代狩猎采集者不是古代遗留下来的遗迹。和一切当代社会一样,他们已经进化了,而且还在进化着。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当代群体中所观察到的适应性,可能与多少年以前的狩猎采集者的适应性不一样。

第二节 初级农业

初级农业:用比较简单的工具和方法对一切作物进行的栽培。

初级农业有两种类型:粗放或游动耕作为主的初级农业;以木本植物为主的初级农业。

萨摩亚人

初级农业社会的一般特征:

a、初级农业的工具和技术比较简单,完全依靠自然来恢复土壤肥力;

b、初级农业社会在同一面积的土地上得到的食物要比狩猎采集者多,因而它的人口更多,密度更大;

c、生活方式一般是定居的,在主要依靠木本植物的地方还会有永久的村落;

d、出现了社会差别的萌芽。有些人可能是业余手工业者或业余首领,社会上的某些成员可能有高于其他成员的地位。

第三节 集约农业

是指采用技术手段(灌溉、施肥、轮换耕作)来保证土地能够长期使用的农业方式。

集约农业可能会产生或存在集镇和城市;手工业专业化程度更高;政治组织更复杂,贫富悬殊和权利差别也更大;在这样的社会中,妇女对生计的贡献一般要比在初级农业中小。

第四节 畜牧业

畜牧业是一种以饲养大群动物为主的食物生产技术。它通常出现在降雨量低的地区。或者说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地区。

畜牧业社会也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如游牧、半游牧、定居的畜牧业等。其中完全的游牧社会现在仅在中亚、非洲及北极圈内有分布。

拉普兰人是对生活在北欧拉普兰地区的人的称呼,其自称撒米Sami

第五节 生计方式多样化的原因

普雷斯顿.詹姆斯(Preston James)的地理分类

干燥地带、热带雨林地带、地中海灌木林地带、混交林地带、草原地带、北方森林地带、极地、山地。

决定生计方式多样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技术发展水平;

2.环境。

第六节 食物生产的产生和传播

生计方式的转变是人们的一种被动选择。

造成生计方式转变的不得已的原因,就是食物短缺。

第五章 经济人类学的礼物、互惠研究

一、礼物、互惠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互惠是每个社会都有的现象。一提到互惠,现代人很自然地就把它与互利联系起来,但从文化的角度考察。这种联系是很片面的。实际上,除了经济意义之外,互惠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社会,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互惠所体现出来的人类的交换是普遍存在的,但交换的形式和意义随文化的不同而不同。

二、礼物、互惠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礼物交换是人类文明中最早的互惠形式。对礼物交换的研究也就是互惠理论形成的开端。

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FranzBoas)被公认是这个开端的创始人。在介绍北美西北海岸夸扣特印第安人中盛行的夸富宴(Polatch)时,他把这种宴会作为一种特殊的礼物交换类型来描写(1897)q),引发了人类学领域对礼物交换的研究。

马林诺夫斯基。他在《西太平洋的航海者》(1922)这本具体描叙美拉尼西亚社会库拉交易的民族志中,对馈赠、酬劳及商业交易进行了分类。

礼物交换体现在他所提出的这些分类之中,但他的“纯礼物”概念的提出引起了当时学术界的争议。

三、礼物、互惠理论的延伸

在马林诺夫斯等人类学家的启迪下,法国社会学家莫斯于1925出版了《礼物》一书。在该书中,他把礼物交换看成是一种社会的整体现象,并把它放到物质、道德和宗教的层面来研究。莫斯认为是“豪”(chau)——礼物之灵促使了礼物的交换,即礼物中的“豪”迫使收礼者要作出回报,他把这称之为“礼物之灵”。莫斯扩大了礼物交换理论的外延,并以“礼物之灵”来代替马林诺夫斯基的“纯礼物”,引起人类学领域的广泛关注。 不久,马林诺夫斯基对莫斯的“礼物之灵”提出了异议,他认为,一个人给予是因为他期待报偿.而一 个人回报是由于其伙伴可能中止给予的危险。马林诺夫斯基收回了自己最初的“纯礼物”概念,并首先明确提出了“互惠”的概念。

威廉斯(F..Wilmrns)把礼物交换扩大到了婚姻关系领域,即女人在婚姻交换中也包含了礼物交换 福蒂斯(Meyer Fortes)强调,在特伦西社会中,礼物交换与互惠有维持潜在冲突因素之间的社会平衡方面的政治功能。福蒂斯将礼物交换、互惠等与社会政治功能联系了起来。

经济人类学家科迪尔(Helen Code)对印第安人当中流行的“夸富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交换的意义不是物品交流本身,而在于物品与威望的互通性(1950)。把礼物交换扩展到了精神领域是科迪尔的一大贡献。

著名经济人类学家波朗尼(KarlPolany)在《早期帝国的贸易和市场》(1957)一书中把互惠作为一种社会整合模式。他规范了互惠的范围,并指出了互惠的前提条件及其动机。波朗尼的互惠概念与马林诺夫斯基的互惠概念相比,范围更广、更具有跨文化的意义。

1960年,古德纳提出了“广泛道德交换模型”理论。他认为,互惠源于“如果你想得到他人帮助,你必须帮助别人”,在互惠的讨论中有两个重要的变量:涉及交易人所界定的价值对等及在送礼和还礼的互动间的时间消逝问题,古德纳主张对互惠进行量化分析。 

四、礼物、互惠理论的成熟

美国人类学家萨林斯一方面使莫斯的“礼物之灵”非神秘化,另一方面他又强化了互惠原则的可计算性,提出了三种互惠类型:概化互惠、均衡互惠、负化互惠萨林斯对互惠的三分法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他的互惠理论为经济学对礼物交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 法国结构主义人类学的创始人列维一斯特劳斯(LeviStrauss)在《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1969)中把互惠理论运用到个人群体之间的交换关系中,以此发展出了“表亲婚姻理论”。因此,列维·斯特劳斯成为建构婚姻交换理论时间观的第一人。他的结构分析将社会区分为两种不同的交换体系:即限制的交换和一般交换

列维一斯特劳斯的交换制度观点与莫斯的观点相比颇为一致,两者都认为赠礼是某种更为抽象的东西,即联结那些社会成员中的关系网的象征性表现。

美国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认为互惠与再分配有关。再分配是波朗尼提出与互惠并列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一种从“付出”到”到“返还”的完整连锁系统,表现在一个共同体内部,普通成员向拥有政治、宗教权力的领导者义务奉献财物或劳务,然后领导者又通过节日盛宴或其仪式,将自己聚集的这些财物、服务返还一部分给普通成员。哈里斯则认为再分配的交换体系最好理解为互惠的扩大形式。

阎云翔在总结人类学互惠理论的基础上,延伸出自己的观点。在借鉴贝夫的交换分类法时,他提出表达性礼物和工具性礼物,并把前者与送礼场情相结合。 

五、礼物、互惠的分类、定义、范畴

第一、礼物与商品。

礼物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源地,并与商品经济一起组成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交换形式。我们应该注意到礼物所包含的“赠予”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丰富的文化内涵:1.它在大多数时候并不斤斤计较交换价值的大小,也不要求即时回报,而商品交换恰恰与此相反。2.礼物经济隐含的“契约关系”随着人们交往的日益理性化而逐步向商品经济的法律关系发展。3.礼物是“非异化物”,而商品是“异化物”。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异化”是私有财产的转化。商品交换是处于相互独立的交换者之间可进行的可异化的东西的交换,而礼物交换是处于相互依赖的交换者之间进行的不可异化的东西的交换。

互惠的原理:一个人给予是因为他期待报偿,而一个人回报是由于其伙伴可能中止给予的危险。一切权利和义务都“被置入互惠性服务的均衡链中”

互惠的动机:显然不是个人私利,而是害怕在社会上受到轻视、排斥或降低声誉与丧失身份。多表现为以“礼物”为媒介的义务性“赠予”关系。这种赠予是广义的,并非仅限于财物或服务方面,而指的是一种互利互助关系。要实现互惠,必须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即所有人都会尽其所能进行生产并且都有互相分享的意愿。

礼物与商品的区别:礼物是一种“非异化物”,而商品是“异化物”礼物经济演化的“三个阶段理论”。第一阶段是“全面性报称”系统。其中,两个氏族相互对立,并交换“礼节、娱乐、仪式 军事援助、妇女、儿童、舞蹈和宴会”。第二个阶段是礼物经济。因为全面性报称“构成了我们所知的最古老的经济体制,是礼物交换产生的基础”。第三个阶段是商品经济。从他的三个阶段理论可以看出,其交换理论的中心是货币概念,货币是礼物和商品交换的手段。

第二,妇女交换

在这里,女人交换被认为是社会交换的基础。伴随着女人的嫁出,女方的家庭和女人嫁人的家庭之间产生了新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靠双方家庭因当地文化影响而构成的物品和人文精神的交换而得以巩固。同时,女人交换的不同类型必然导致与其对应的不同社会关系。需要在从个人或集体的行动的时序来说明实践的经验及实践的知识对理解交换关系的重要性;交换的策略也是从时间的结构、方向与韵律来建构意义,另一方面送礼与答礼之间的时间的间隔所代表的意义及延迟答礼的时间策略等问题。

第三,交换的时间、空间和亲情距离

交换时间间隔的长短反映了交换双方的利益趋向性的强弱,而交换空间的远近反映了交换个体之间关系的疏亲。

交换划分为五个层次:交换的时间向度,交换伙伴的性质,被交换的物的性质,可异化的与不可异化的财富之关系,交换者的关系。

六、礼物、互惠的分类

互惠有三种类型:概化互惠、均衡互惠和负化互惠。

概化互惠是不计算价值、不明确报偿时间的交换。家庭内实行的就是这种互惠,父母抚育子女,不立即要求或根本就没有想到要回报。一般来说,概化互惠发生在近亲或关系密切的人当中,即在最小的社会距离内的家庭和家族中。

平衡互惠是要求价值相当、报偿时间明确的交换,即有明显的回报期望。它发生在较少紧密连结的社会背景中在这里社会纽带与物质利益有明显的区别。在此,财物的转移是被交换群体规范好了的并明确提出对等的价值和允许延迟返还。一般来说,平衡互惠发生在社会距离中等范围的群体中,如远亲、非本地的,处于同一世系部落社会的亲属关系和政治组织的中间社会距离位置的人。

负值互惠指为自己的利益而要占别人便宜的交换。它发生在社会距离更大的人之间,比如陌生人、敌人、竞争者,在这里物质利益是唯一的交易动机。包括讨价还价、使用诡计欺骗,极端的可用的暴力。这时的社会交换的目的是为获得对方的物质利益。“交换”是“取”与非“给予”运动引起的,当得到寻求的财物时,交换就被认为是完成了。

其实萨林斯对互惠这种分类法是机械式的,并没有考虑个人交换的空间距离可能会随着交换关系的频繁而变得密切。 

七、礼物、互惠的物品和目的

发生互惠的双方,或明或暗的有自己的目的或利益企图。这种互惠因其载体(物品)所赋予的文化意义不同而被区分成不同的类型。

礼物经济时把物品称为“交换范围”,并认为在该经济体系中有三个交换范围:例如非洲提夫人认为最上等范围包含简单的一项——人类的权利,妇女和儿童。中间“声望”范围包含牛、马、tugudu布、黄铜棒,以及奴隶。最低等范围包括鸡、山羊等生计产品、家庭用品、手工制品、某些生产工具和原料。三类物品,人们将物品赋予不同的意义,同一类型的物品可以交换,不同类型的物品的交换认为是不道德的、可以制裁的行为。

八、礼物、互惠的分类

一般的划分法:

1.可观察到的一对一交换;2.偶发性交换与制度性交换;3.一般交换与均衡交换;4.直接交换与间接交换; 5.横向交换与纵向交换。

中国实际的划分法:

阎云翔指出,表达性礼物以交换本身为目的并反映了双方之间的长期关系,而工具性礼物则以某种功利为目的并一般意味着短期关系。正是在这种二分法的基础上,阎云翔根据送礼的场景,以在中国一个农村的田野调查为例证,列出了以下的分类:第一,仪式性场合中的表达性礼物馈赠:1.生育庆典,2.流产与妇女绝育,3.订婚仪式,4.婚礼,5.盖房,6.拜 

寿,7.丧礼,8.偶然的庆祝,9.年度秧歌舞;

第二,非仪式性情景中的表达性礼物馈赠:1.亲戚间的互访,2.拜新年和挂线,3.孝敬礼和压岁钱,4.探望病人,5.日常生活中的食品交换,6.爱情信物;

第三,工具性礼物馈赠:1.间接付酬,2.溜须:巴结性礼物,3.上油:润滑作用的礼物。

九、礼物、互惠的社会功能

第一,礼物是“属灵”的东西,是个人意志化的附属物,这使得受礼者不得不与送礼者发生互惠关系。

礼物交换中人不是被化成物而是物被融入人当中。“礼物之灵”,也随着礼物促使受礼者想方设法还礼。礼物还体现了个人意志,是人的精神的系托,即“混融”——人们将灵魂融于事物,亦将事物融于灵魂 ,“馈赠某物给某人,即是呈现某种自我”@,“受赠者对属于赠予者的东西拥有某种所有权。这种所有权被表述、被设想成一种精神的关联。” 

第二,礼物作为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使人与人之间发生互动,以此达到社会稳定的目的。在这里不仅交换的物品具有象征意义,而且交换的过程也是一种严格的仪式。物品交换的圈子,既表现了平时人们社会群体的合作,也对维持社群内外的地位级序起关键作用。 在中国的礼物经济研究中,“人情”“面子”观念极为重要,它体现了中国交换形态的社会性与情感——道德意义。而且中国人极为重视礼物的交换,并通过礼物交换来确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嵌入到“人格之文化建构”的过程。

第三,礼物交换与声望、权力、地位紧密相连,在一定的场合,礼物可变为一种政治操纵手段,使有地位的人地位更高,使富裕的人更富有,使没有政治资本的变得有资本或者与此相反。

地位高的人或较富裕的人经常用礼物的方式来加强他所在的社区的稳定,使受礼者臣服,即同类换同类的礼物建立起交易者之间不平等的支配关系。礼物是获取声望、地位的途径。如夸扣特印第安人的夸富宴不仅是显露财富的竞争,而且是竞争社会地位的方式。竞争的双方有一方社会地位较高,另一方则社会地位较低。社会地位较高的一方为了保护自己的地位,尽量把宴席摆得很大、送出许多礼品;而社会地位较低的一方,为了挑战前一方以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也倾其所有、尽其所能地设宴送礼。

第四,互惠作为一种经济行为,从古自今都是一种再分配方式,也是社会再生产的环节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贫富分化,起到了一定的社会保障作用。

我们认为礼物作为一种消费手段,它并不是简单的进食行为,而是主要涉及社会再生产和生物再生产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调节。这些调节的表现形式通常是高度正规化的规则,而确立这些规则是为了保证氏族自我替代。他通过婚姻中妇女的交换类型把再生产分为四类,并把它们与四类交换相对应:1.限制性再生产——限制性交换,与东西礼物的平衡交换相关联;2.普遍性再生产——普遍性交换,与纳贡礼物相关联;3.延迟性再生产——延迟性交换与增值性交换相关联;4.象征性再生产,与男女被象征替代物相关。 

马文·哈里斯认为,互惠有一种文化生态学的作用,即社会再生产能力。因为互惠符合“最小——最大原则”,它反映了人们在适合当地技术和环境条件下,生产增长就会立即导致报酬递减和自然环境损耗。

如原始部落民社会中,一旦有人获得猎物,都要把它分成许多份分给别人,如果不这样做,那些老、弱、病、残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另外,如果他获得比较多的食物不分发给其他人,也因吃不完而导致浪费。  

第五,礼物交换的频繁度是区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亲疏的尺度。

萨林斯认为:概化互惠一般发生在近亲或关系密切的人当中,即在最小的社会距离内的家庭和家族中。平衡互惠发生在较少紧密连结的社会背景中,在这里社会纽带与物质利益有明显的区别。在此,财物的转移是被交换群体规范好了的,并明确提出价值的对等和允许的返还延迟。一般来说,平衡互惠发生在社会距离中等范围的群体中,如远亲、非本地的部落成员,处于同一世系部落社会的亲属关系和政治组织的中间社会距离位置的人。负值互惠发生在社会距离更大的人之间,比如陌生人、敌人、竞争者,在那里物质利益是唯一的交易动机。

福蒂斯认为正式的礼物交换主要在姻亲之间进行。礼物也被许多非洲专家所强调,互惠则被视作是区分亲属与非亲属的方式。

礼物交换的间隔可以用来区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侗族人的礼物交换是在节庆与生命仪式的发展与演化中进行着有意义的活动与人群的连结。侗族人由送礼与回礼的习俗来规划时间、计算时间、以及赋予社群连结的时间意义。送礼与答礼的时间距离包括立即性的送礼与答礼,短期性的社群的互动,及发展到超越个人生物时间,强调世代交替的礼物交换关系。

十、结论

礼物、互惠一直是人类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人类学礼物、互惠理论有一个长期发展过程。正因如此。这个理论方方面面的内容显得十分丰富多彩。人类学互惠研究取得的各种成果不但促进了人类学研究领域的扩展,加深了人们对人类行为的认识,而且吸引了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的兴趣,互惠理论被广泛地引入到经济学、社会学中。

中国古称礼仪之邦,自周秦以来,各民族历史上礼物馈赠等行为发生的互惠行为史不绝书。直到今天,各种互惠交换不但存在,而且还在发展,并对人们的社会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第六章 仪式性消费与人类学视野

一、人类学的消费研究与方法

1、传统人类学研究中,消费一直是民族志写作和田野调查所必须涉及的问题。那时学者们习惯于将消费问题放置在人类经济生活的领域中加以讨论,比较偏重于从经济生产、交换与分配的角度对一些特殊社会场景中的消费行为进行研究。那时还没有将消费问题放到一个更大的社会背景之下去讨论,而且个人在社会文化场景中的消费实践也没有得到一定的重视。

将消费作为一种文化进行专门研究,是在20世纪中西方国家消费社会形成后兴起和发展的。特别是最近,关于消费文化的民族志与跨文化研究已作为人类学的一个分支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消费问题的研究也已从人类学界的学术边缘进入到了主流。

自此,这一研究成为了消费研究的一种范式。人类学的民族志方法成为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另一种值得重视的方法。

所谓民族志方法,是一种结合案例研究、参与观察、自我驱动、详细描述的方法。在这种研究中,研究者长时间地参与到当地人们日常生活中,观察所发生的事情,倾听人们的谈话,不断向人们提问,收集所有有助于说明研究问题的材料。然后分别从主位和客位的角度,对研究对象的行为、活动及文化结构进行描述与解释。这也就是通俗讲的田野方法。

在消费研究中,民族志研究者则努力成为消费者中的一员,身体力行,通过观察和深度访谈,获得消费者消费行为的详细记录资料,然后进行比较分析。

不少人认定人类学这种研究方法,是一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比较科学有用的方法。其主要体现在追求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不再单纯地以消费者购买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关注价值获得与消费的诸方面。

他们认为 :运用这种广阔的行为视角来研究消费者行为,意味着要求研究者尽可能寻找消费者的真实消费情境。而人类学研究就是这样一种重视寻找真实消费情境,特别是那些对营销活动具有意义的消费情境的方法。 (晏国祥、方征:2006

而且也有一些消费者行为研究者认为,消费者行为研究不应采取面谈或实验的方式,而应该尽力接近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原貌。因此,人类学民族志方法应该成为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前沿方法。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和探究消费者的内心生活,包括他们的内心活动,会遇到许多问题。这些研究都是借助于消费者的自我陈述,而陈述的可信度会受心理自我防卫、谎言等因素干扰。概而言之,民族志方法的假设前提就是消费者是一个复杂的人,研究者想获得关于消费者行为的信息,必须通过深度访谈、焦点群体、调查会、项目管理技巧。研究者应该对消费者行为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观察,通过这些史料来挖掘消费者行为背后的规律。 (晏国祥、方征:2006

2、人类学的研究习惯,可能也是使它能够成为消费研究的一种独特范式的主要因素。李培林认为,人类学有一种遮蔽理论倾向,认为宏观研究论据的大量所谓经验资料,都只不过是生活文本的符号系统,而且是经过很多重“遮蔽”(时空距离、话语叙说、语言车喻、数据抽象、逻辑加入等等)、造成大量真实信息缺失(“遗忘”)的符号系统。所以人类学的工作,首先是“祛蔽”,是解释符号与生活文本的关系,是解释被“遮蔽”的生活逻辑,而不是强加于真实生活一种外在的理性逻辑。(李:2005

这种研究习惯使人类学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可能能够对消费者诸行为作出文化上的解释。

人类学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消费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的实践,是人类学的重要领域。因为消费,不单是一种自然的物质消费,而且转化成为一种充满不同目的性的社会文化行为和过程,展现出一种清晰的文化代码和逻辑关系 。比如马歇尔·萨林斯1976 年的《文化与实践理性》,把生产视为某一文化逻辑的物化过程。从自然的利用中获得的满足、以及人们之间自我利益的关系,都是通过象征符号系统而被建构起来的。对人类而言,并不存在未经文化建构的纯粹自然本质、纯粹需要、纯粹利益或纯粹物质力量等。因此,生产和消费作为某种文化的体现,不在于产品的物质意义,而在于物质所代表的符号代码。(陈:2000

最后,人类学认为,消费就是一种文化,即消费文化,而这正是人类学研究的中心内容之一。在这种消费文化研究中,人类学达成了其对于消费领域的学科认识。

关于消费文化,我将在第三部分论述。

二、人类学关注的重点:仪式性消费与炫耀性消费

在近代一些人类学家的研究中,消费行为常被作为一个专门问题进行探讨。如:

莫斯(MarcelMauss)在《礼物》( 1923)中礼物消费的研究;

鲍亚士( Franz Boas)关于印第安人的夸富宴(potlatch)的研究( 1897)

马林诺夫斯基(B ronislaw Malinovski)在《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中库拉圈(Kula)的研究;

田汝康《芒市边民的摆》(1946)仪式对消费与信仰关系的研究。等等

上述研究对人类学的影响颇大。现代也还有一些人继承这种研究传统,如:阎云翔 的《礼物的流动》(2000年) ,以及一些年青的学者(如龚锐:2003。毛燕武、陶水木:2003。)等。

这些研究,就是集中于仪式性消费与炫耀性消费的。

(当然作为研究人类文化的学科,人类学研究消费时也会把注意力放于一般性的消费活动上。)

仪式性消费与炫耀性消费,最能够体现超出物质消费之外的深层文化意义。如中国古代不同类型的宗教祭祀活动中,人们供祭的食物及分享祭品的饮食行为,都被赋予了特定的象征符号意义,成为了人神交流并相互认同的一种社会性媒介。牛、羊、豚、马、犬、鸡六牲祭品,在不同祭祀中的使用频率是不同的;在统治者祭天地仪式中,最重要、使用也最为频繁的是牛牲;在民间的社祭、祖祭中,猪的献祭频率则远远高于牛羊二牲;而犬、鸡则更为普遍地用于民间祭门、祭山等各种不同的小型祭祀活动中。这种使用频率的差异,体现着某种社会性的等级规定。(陈:2000

仪式性消费与炫耀性消费的例子很多,这里选择傣族的做仪式简单分析一下。(龚锐:2003

也即是赕佛,傣语是祭祀、布施之意。在西双版纳地区赕佛活动主要有:

赕路皎——送儿童入寺;

赕坦木——向佛寺祭献经书(包括佛教经典和一般书籍);

赕帕——向僧侣捐赠做袈裟用的布;

赕毫轮瓦——向佛寺捐赠稻谷;

赕墨哈班——修来世;

赕暖帕短——表彰出家为僧已到50岁而不还俗的僧侣;

赕帕干(赕帕点宰)——表障模范遵守戒律的僧侣;

……

在所有的这些赕佛活动中,都涉及到大量消费。有的人会将一生积累的所有钱财用于一次大型的赕佛活动,以获得一种居士的称号。

在傣族那里,其他有关人生的一切方面,也都要进行赕佛活动。就所需时间讲,小赕一天、半天,大赕三天、五天;就参加的人数来讲,小赕一家一户或一村一寨,大赕需全勐或更大范围。

比如如赕“毫瓦萨”(关门节),时间在傣历九月十五日(阴历七月中旬),“翁瓦萨”(开门节),时间在十二月十五日。在这两个节日之间,各寨的傣族人都一齐来到佛寺向佛祖敬献佳肴、鲜花和银钱。

仪式性消费与炫耀性消费,包含着明显的文化意义。人类学在这种消费实践的研究,颇有建树。透过这种仪式及其消费的民族志研究,人类学将这种消费行为上升到一种理论认识,比如经济人类学上常讲的形式主义理论或实用主义之理论。(形式主义理论认为的那样,这种仪式性消费,正是人们追求社会荣誉或其他非物质的东西的一种途径。或者是当地人的最重要的人生目标。)

三、仪式性消费中的消费者:他们为什么那样消费?

1、在人类学那里,仪式是其研究对象即文化的重要部分,仪式性消费也就是消费文化的内容之一,因此认为人类学研究消费文化是顺理成章的。

而正是消费文化的被认同,促成了人类学研究消费的被肯定,以及人类学消费研究范式的被认同。

关于消费文化研究,在这里只想简单地重复一下罗钢的观点。(罗钢:2003

罗钢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派、符号学和阐释学,以及之后提出的实践理论,对人类学消费文化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最主要的贡献 ,这三种流派或理论构成了当代消费文化研究中三种最重要的研究取向

第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派。他们对消费研究贡献在于: ①通过揭示西方现代社会中的商品拜物教现象与消费行为中人的物化过程和单向度转变,指出现代消费与社会意识形态变迁的密切关系,并说明消费主义是如何成为一种西方社会的文化霸权模式。

②从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方式和海外市场创建的过程,以及对现代传媒的权力格局与西方意识形态传播之间关系的研究,来揭示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文化霸权是如何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的。

第二、符号学与“表征”的研究。引入符号学的理论来研究和阐释现代生活中的消费,对消费品符号意义的追寻构成了消费问题研究重要的一环。而对商品符号的生产与消费的探究,又引出了消费的话语研究。追问消费过程中知识与权力的生产问题,使得消费文化的研究内容更加丰富,文化阐释的技巧也更加成熟。从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开始,符号学的理论方法被成熟的运用于消费行为的文化研究中(1967, 1972) 。而斯图亚特·霍尔( Stuart Hall)对“表征”( representation)以及“符码”( code ) 运作的研究(1980, 1997) ,使得运用符号学的方法来探讨消费获得了更为强大的文化阐释效力。

第三、实践理论的提出与消费中的社会结构和个人实践的探讨。在这之前,一些人类学者就已倾向于将消费行为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实践与文化意义的展示过程来进行研究。如道格拉斯(Marry Douglas)与伊舍伍德(Baron Isher wood)在《物品世界》(1979),就通过分析人类学民族志中关于消费问题的描写与记录来解读消费行为所反映的社会结构和物品的意义,并明确指出消费是生产和维持社会关系的一种日常生活实践。布尔迪厄的实践理论提出之后,随着他的消费文化研究的代表作《区分:鉴赏判断的社会批判》(1979)的出版,人类学的消费文化研究在主观论与客观论之间找到一个比较好的联结点。无论是惯习文化资本概念的提出,还是布尔迪厄对物品符号空间和社会空间存在的结构性对应关系的阐述,以及对日常消费与日常审美同源性的分析都将消费文化的理论与研究带入一个新的境界。

2、仪式性消费中的消费者行为

仪式性消费中的消费者行为,就是在一种特定文化场景中的人的文化活动。既然是一种文化活动,就必然可以进行文化上的解释。比如类似他们为什么那样消费?的问题,可以放在一种特定的民族(或族群)文化体系中去解释和分析的,也就是可以从主位的立场去进行理解的。

如傣族的赕佛,就主位而言,是作为信徒的献佛义务,是以现世修来世的一种较好的选择。

西南一些少数民族有穿在银上,用在鬼上,吃在酒上的消费特点,将财产全消费于吃、穿和宗教仪式上,而很少消费于生产领域。这表明正是他们的民族文化习俗,削弱了社会成员追求进一步的物质利益的动力。同时这种民族文化习俗,在其内部还产生了一种文化压力,让社会成员不得不跟着去做。

其实不单是人类学者,还有其他学科的不少学者都认识到消费者背后巨大的文化影响,并进行过一些探讨研究,大家也都已经注意到消费者背后存在的文化或价值观的影响力。(周延风:2002。邢亚春:1994。蒲心文:1997。田剑:1999。刘江:1994。)

一般认为,影响消费者行为的消费文化要素,有:

宗教,如上述的赕佛

民族或族群,如面子消费;

观念,包括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等;

风俗习惯。如节日、生命诸仪式中的消费

家庭组织。

等等。

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影响消费者的行为。找到这种影响可能发生的时空条件,可以充分把握消费的形态和进程。

当然文化是会不断变迁的。文化变迁之下的仪式性消费,可能会产生消费方式的不同,比如现在的婚礼,比如以旅游结婚替代原来的宴客习俗。这也即是文化变迁的替代模式。但是,还同时会出现文化变迁的其他模式,如兼收并蓄模式,即既旅行结婚又宴客的新的消费方式。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消费文化模式,是因为在一定时空里同时存在着新旧文化的结果。在中国现阶段,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有一种理论认为,消费也在建构文化,推动文化的发展变迁。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族的消费者,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文化标准出发,在消费实践中建构了自己的消费文化。这观点的中心就突出了消费者作为文化活动主体的重要作用。

四、小结

人类学以人类群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行为、活动和相互关系,以及产生的文化。他们很早就进行过消费的研究,当消费文化为人们所意识到的时候,人类学的研究更为消费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其民族志研究方法,其对于仪式性消费所做的努力,以及视消费文化为重点内容的习惯,无不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第七章 人类的经济行为与经济制度

经济人类学:研究人类各种社会的经济生活、经济制度及其演化规律。调查不同形式的生产、所有权、分配、消费、交换和市场与生态、人口和文化因素的关系。

一、 生产

生态系统

- 空间; 资源; 人口;

- 能量输入/输出; 生产力;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

- 承载力(carrying capacity

技术效率;

技术过程

工具; 知识;

工具的所有权;知识的传承;

获取资源渠道

不同的渠道;合作与竞争;

劳动分工;

生产资料 /生产方式

二、交换和分配

分配的三种形式::

互惠(reciprocity,

建立在给予、接受、回报这三重义务基础上的两个集团、两个人或人与集团之间的相互扶持关系。分普遍的互惠(无契约的互惠)、平衡的互惠(有时间和价值契约的互惠)、消极的互惠(期望从他人处得到更多的互惠)。

重新分配 redistribution,

表现为产品先自下而上,到了行政部门,再自上而下由行政部门分配给人们。

市场 markets.

. 一种分配系统,主要靠在固定场所直接交换(买和卖)来分配商品和服务。

三、消费

个人消费Personal Consumption

生产消费Productive Consumption

消费过程:渠道,分配

自给自足经济 Subsistence Economies

地位收入Status Income &炫耀性消费 Conspicuous Consumption

第八章 人类学学科及其研究对象

一、人类学定义和研究对象

Anthropology=人类学

全面研究人及其文化的学科

体质/生物性

社会与文化

语言

历史范畴

二、 人类学的分支

考古学

史前考古学:研究文字系统出现之前的社会

历史考古学:

语言学

研究语言与文化相互关系的学科

体质人类学

古人类学:人的出现及进化

现代人类的生物性差异

社会/文化人类学(民族学)

文化人类学:研究人类社会中的行为、信仰、习惯和社会组织的科学。

关于“文化”:生计、社会制度、观念意识形态(宗教信仰)、感情等。

关于“社会”:结构、组织、关系及活动

文化与社会的关系:可视为人类两个同等重要且密不可分的系统的统一体。(格尔茨)

应用人类学

三、 人类学的特点及方法

人类学研究者的位置

主位(emic)与客位(etic) :主位指披调查者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分类和解释;客位指调查人员等外来者对事物的看法、分类和解释。对同一事物,两者看法可以截然不同。

人类学者:不干预,不干扰研究对象的事务和生活;不给对方带来危害;客观公正地记录,反映情况;田野调查时论文的源泉。等等。

基本原则

普同论:世界上现存所有的人类都是同一属性,任何一人群都不比其他人群更为进化。

全貌论:给出一个“局内的”关于社会文化的全貌图景。

整合论:强调事物之间的关联性,整体性。

适应论:人类和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即人类的生存在于适应环境)。

文化相对论: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创性和充分价值,一切文化都是相对的,平等的。

研究方法(以民族志为例)

文献收集整理、梳理——对所研究的人、地和问题有一个总体的先期认识。

田野调查

调查前的准备:资料、调查提纲、调查工具、人员组织等

调查中:原则、道德、调查提纲、方法

调查后整理及编撰

撰写论文(或专著)

回到田野(人类学的应用与实践)

——如此反复。

四、 人类学者

要求:

身体健壮、甘于寂寞、受过专业训练、操守学科道德、心绪平静。

工作地点:研究机构、田野

挑战:

长期异地作业、需要适应不同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任何条件下工作,有时会有危险。

收获:

耐心、与不同人及环境全天候打交道的能力、较为全面和缜密的思维能力、对人和文化的宽容和理解。

未来的实践者

1)非专业者的素养要求

一定的训练

一定的意识

一定的能力

一定的准备

五、人类学的基本理论(分支学科)

经济人类学

生态人类学

语言人类学

宗教人类学

教育人类学

历史人类学

医学人类学

影视人类学

都市人类学

应用人类学

第九章 经济人类学中的商业人类学

一、商业和技术人类学的历史和发展

1.商业和技术人类学的历史和发展与应用人类学的历史和发展密不可分。

A 在早期殖民历史中:

早期的殖民历史中政府的“国际贸易”和商业活动,例如东印度公司(英国);孟加拉(法国);尼日利亚(英国)。

商业企业的要求(英国的利华兄弟,和马克 斯宾塞连锁商店)

结果是:被拒绝,认为人类学是一门探索性的学科,因此,它不能适用于任何具体的问题,就如它不适用于解决像商业中很具体的建议一样。

B 工业人类学在美国的兴衰

西电公司的霍桑实验(哈佛的心理学家所做的雇员人际关系与劳动效益的研究,认为雇员的劳动效益会随着管理层对他们的关注程度的提高而提高 ),后期有了人类学家的加入,引入了经济人类学关于“经济人”的讨论,并运用了参与观察法。

20世纪4050年代间,企业管理者雇佣一些人类学家去解决一些特定工厂的问题,例如:高人员流动率,工人矿工,工人罢工以及差劲的员工管理者协作关系等问题。人类学家们研究了工业企业领域各个方面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例如:员工之间的非正式组织关系,实际工作过程,工厂中的地位等级划分,工人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工会与管理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企业中员工的自治组织。

C 上世纪50年代后的变化:学术环境的变化(田野调查开始要求在外国施行,工业人类学家变换为其它学科学者);社会科学理论的变迁(工业人类学理论由公共关系变为权变理论);政治和伦理问题(人类学家开始反思为殖民政府和大型跨国企业服务的道德伦理问题)

D 1960-1980年中 较有特色的研究:

工业或企业中的职业化和专业化研究,引入了工作文化的概念。这种研究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某种特定工作文化的特征是会产生特定的行为模式,而这种特定的行为模式会将其他的人员排除在外。这种特定的行为模式的形成主要是企业通过有选择的雇佣工人,正式的培训,以及对新员工进行非正式的文化熏陶而产生的。工作文化不仅仅会影响工人的工作,而且它还会影响工人工作以外的生活。例如:影响那些已经深入员工的日常生活以及生活方式的传统,信仰以及行为标准。

1960-1980年中 较有特色的研究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趋同?

在产业转型中期,人类学通过对社会进行研究,在历史特定性以及文化相对主义的基础上,批判了趋同理论。认为在除西方国家以外的其他国家中生活的人们,他们所生活的传统社会的各个不同的方面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都有可能补给工业。例如:Clifford Geertz指出本土企业能够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Max Gluckman表明经济是把双刃剑,在那些发展工业化的非西方国家中生活的本地居民穿梭与两个经济世界(发展工业化的非西方国家中的农村和市中心)中,这两个经济体可以有效的共存,而且这两个经济体成了满足人们需求的不可或缺的形式;约翰 纳什的研究探索了传统文化形式的作用,如:仪式对过渡到工业社会进程中所发挥的缓解作用

F全球化进程:1980年到现在的全球化

时至80年代,由于教育和学术领域的吸收力度有限,从事应用研究的人类学家日益增多,他们当中不乏受雇于工商企业的人类学家。而受雇于工商企业自然就要保守企业的商业机密。这种现象再次引起了美国人类学界关于职业道德的争论,学会最终同意职业性研究,从而使得工商人类学有了法理依据,更多的人类学家开始了他们的工商管理咨询服务生涯。与此同时,“文化”这样一个人类学最常用的词汇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二、商业和技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1、组织行为和管理:调查线索直接转向了以生产者为导向,这一导向专注于公司内部的研究,这个调查描述和解释了组织内部人员和组织内团体的行为,这些行为的影响和修正这些行为的可能性。例如在硅谷的电脑企业中进行的大量调查,黑客与Linux公司 的研究等等。

2.以顾客为导向的产品,服务和组织体系设计。简单说就是设计和生产新产品时必须考虑的因 素应该包括“人的因素”,人的因素不仅作为一个研究领域而且作为一个研究方向存在于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进一步,这个因素还会为市场创造出先进的科技。 著名的例子:例如,施乐公司聘请了人类学家帮助公司设计针对技术服务人员的更为有效的培训项目。人类学家在接受了研究项目之后,要像技术人员一样接受培训,并且亲自接听并答复公司服务电话,以便掌握技术人员面对顾客时所发生的种种可能的情况。人类学家的研究揭示,教会人们如何使用复印机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因为大量的服务电话并不是来自具有较高机械操作和运用水平的客户。许多人往往不知道如何操作机器。机器的设计应该更多的考虑使用人的感受。

3.消费者行为和市场营销

过去的研究重点:仪式性消费与炫耀性消费

消费中的消费者:他们为什么那样消费?

下面我们重点介绍一下商业人类学中的消费者行为和市场营销

外部环境的变化:生产者主导变成消费者主导

过去消费者和市场被认为是商业的外围领域,市场其实就是产品和服务的最终去处。在过去通常,企业首先制造产品,然后寻找消费者,这种寻找往往是强制消费者接受其产品。现在,随着竞争压力的日益加剧,企业不仅需要按照消费者的真正需求来生产商品,而且已经把消费者视为企业革新技术和产品的内在动力。市场营销也发生了变化。在过去,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主要描述的是消费者决定购买什么样的商品,什么样的消费者购买了什么样的商品,以及什么因素影响了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决定。企业不仅应该全面了解消费者的生活环境感兴趣,而且还要透过对消费者了解如何改善和创造新产品,以及如何将新产品卖给消费者。

现代商业人类学家会使用摄像机、录音机和手机等进行实地调查。在调查过程中,研究者追踪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并帮助企业决策者改进文化敏感型的营销战略。例如Robinson和他的同伴使用人类学分析法观察和定义消费过程,帮助企业进行新产品的开发设计。他们没有向人们询问问题,而是观察人们的实际行动。通过此项调查,他们帮助一家制药企业开发了一种OTC新感冒药,帮助一家大型汽车制造商开发了新式站台货车,帮助箱式背包制造商JanSport以全新的方式展示其在运动品商店的产品,还帮助Frito-Lay更好地细分市场。

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人类学家试图探求一件产品在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被适应的整个过程,而非简单地寻求问题的答案。

案例:例如,Whirlpool最近邀请一位专注于研究内部组织的人类学家做一次关于高档浴缸行业的研究。所采用的战略是人类学家所擅长的研究方式,即分析被调查者的真实感受,而非数据分析。在调查过程中,将定性分析法和开放式采访相结合,观察了消费者实际使用产品的全过程。调查以来自4个不同市场的15个家庭作为样本,采用的分析方法包括入室采访和拍摄参与者沐浴的过程(沐浴时穿着沐浴服),对参与者询问诸如“何时考虑购买浴缸,对浴缸是什么印象”等开放式问题,并告知他们洗浴的照片将刊登在期刊或者杂志上。照片的主题便是“沐浴在浴缸中的消费者”。“此类倾向──情绪、文化、符号──很有感染力”。他们还更新了Whirlpool关于高档浴缸的定义。调查组重点强调了参与者认为很重要的对浴缸的分类和感觉。由于该项调查是在参与者家中进行,因而能够有效地激发参与者的真实反应

根据商业人类学家的观点,商业人类学的真实力量体现于产品开发的前期阶段。消费者人类学家的分析方法是归纳而非演绎。 “进入消费者家里可以从他们身上发现如何进行产品分类才是有意义的”。 “消费者人类学分析法花时间去理解消费者为何使用以及如何使用该产品”。

案例:牙膏营销往往关注的是牙膏的防蛀和美白效果。但是商业人类学分析法研究发现消费者对牙膏关注的内容发生了改变。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牙龈和舌头──牙刷放入口腔中时的整体感受(他们不再仅仅关注牙膏的防蛀效果)。一些名牌牙膏,例如高露洁,声称“即使刷完牙也能继续发挥效用”,这种口号设计是为了迎合广义的牙齿护理理念。

三、商业和技术人类学关注的重点:

1.组织行为和管理企业或职业亚文化

2.工作和企业中的地域性观点

3.消费者行为与营销

第十章 文化的性质

一、文化概念

1、人类学家在19世纪末首次提出现代的文化概念。

2、第一次全面的文化定义是爱德华·伯内特·泰勒。

3、文化的定义众多

4、现代的文化定义更倾向于:文化是一个社会成员共享的理想、价值和信仰,社会成员用它们解释经验并生成行为,而且它们也反映在他们的行为之中。

二、文化的特征

1、文化是共享的。

文化是一套共享的理想、价值和行为准则。

文化是社会成员共享的,但一切不是统一的。

2、文化是习得的。

拉尔夫林顿将其称为社会遗传

濡化:文化借以一代人传递到下一代的过程。

并非所有习得的行为都是文化的。

3、文化是以符号为基础。

所有人类学家共享的一个观点:所有人类行为都源自符号的使用。

文化的最重要的符号是语言——用词代替对象。

4、文化是整合的。

文化的各个不同部分必定合理的整合在一起。

三、在实地研究文化

人类学家必须从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抽象出一套规则,以说明社会行为。

1、必须考察人们自己对他们所共享规则的理解——也就是说,他们对其社会应当是什么的观念。

2、必须看一看,人们相信他们遵守这些规则的程度——这就是说,他们如何思考他们的实际行为。

3、应当考虑可直接观察到的行为。

应当如何行为的方式→确实行为的方式→实际行为的方式

四、文化与调适

1、调适

调适:指有机体对现存的环境达到有益调整的自然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的结果——获得某种特性,允许有机体克服危险,保障在他们生活的特殊环境中的资源。

通过文化的调试,使人类能够在演化过程中生存,并在不同的环境里扩张。

调适的相对性:在某一系列环境中是适应的东西,或在短时期内是适应的东西,但在另一系列环境中是不适应的,或在长期内是不适应的

2、文化的功能

文化必须能成功的处理基本的问题

1)文化必须能满足成员的基本生物需求;

2)文化必须使新成员濡化;

3)必须维持其成员间以及他们与外人之间的秩序。

4)如果在改变了的条件下它要保持适应,必须能够变化。

3、文化与变迁

所有文化历时而变迁。变迁的发生是对诸如环境危机、外敌入侵或文化内在行为和价值观的改变等一系列事件的反应。

虽然文化必须有某种灵活性以保持适应,但是文化变迁也可能引起意料不到的而且经常是灾难性的后果。

五、 文化、社会与个人

社会必须使个人利益与群体需要保持平衡。如果某一方变得至高无上,其结果可能是文化的崩溃。

六、文化评价

种族中心主义:是关于某人自己的文化优越于所有其他文化的信仰。

文化相对主义:指一个人必须中止对其他民族习俗的判断,以便根据他们自己文化的条件来理解文化的命题。

人类学家采用文化相对主义的研究方式,要求在每一种文化自己的范围内按照自己的准则来考察他。

说明文化保证在社会成员看来合理满足的社会持续存在的有效性。

第十一章 经济人类学与中国的经济文化变化

一、经济人类学与国际话语权:从北京奥运和上海世博会对抗谈起

北京奥运的口号:One world, one dream

西方口号的质疑:Which world? Whose dream?

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文化人类学的基本问题:世界发展趋同还是多样》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未来社会共产主义资本主义,还是混合经济

(2)人类社会有无普适价值?如何理解中西文明异同?接受还是挑战西方中心论

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生态地理解释

韦伯:文明分岔的文化理论,新教儒家

二、奥运会开幕式的技术创新思想驳杂中国元素+中国符号=中国思想

(2b)如何理解中国文明?如何理解改革开放的中国道路

去革命化(“软化”“歌唱祖国”),去大一统秦汉之制(不提商周秦汉)?

儒家思想足以代表中国文明?老庄思想生态经济孙子兵法以弱胜强

儒家思想的精华是什么?

朝闻道,夕死可以与基督教的临终忏悔。

智者不惑”—非科学的自我中心认识论

超越启蒙运动走出西方中心论》重构国际话语权

》发展后启蒙时代文化价值观时不我待

三、为何西方恐惧中国

两次大战》存在主义,后现代思潮》怀疑现代化+启蒙运动的科学化、理性化的新思潮(New Age)+文化相对主义》热心中国的老庄哲学禅宗印度瑜伽印第安文化》中国与西方思潮的反差文化多元论

中国崛起,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人口革命》移民潮文化多元化》西方优势的衰落(亨廷顿:文明冲突论)》家庭瓦解,福利社会老化,工会衰落》恐惧和资本结盟的“强政府”》恐惧“非民主化的东方文明

全球暖化》生态经济》绿党运动》幻想回归“香格里拉》同情藏独的零增长社会

后冷战时代的意识形态:自由、民主、人权,取代合作、正义、公平。东欧转型的困惑》除了“民主”一无所有

四、回归源头:全球化趋同多样

世界体系的发展是单中心还是多中心?是体制文化经济的趋同还是多样

趋同的基本力量:科学的理论与语言

多样的驱动机制:生态,文化,语言,历史的差别

线性非线性均衡(封闭)开放(演化)的动力学

转型实验对二十世纪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竞争的历史检验

五、文化人类学文化唯物主义

正象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必须首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念,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象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 恩格斯,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574

人民出版社,北京1972年版

六、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理解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

英国 汤因比 冲突反应模型

Braudel 法国年鉴学派的微观历史和三层次架构》物质生活-经济基础-世界市场

Marvin Harris 美国文化人类学的文化唯物主义:生态-技术-文化的决定论

Wallerstein 世界系统冲突-扩散-反应模型

文化人类学的应用:Ruth Benedict 菊与刀

七、对农业结构的比较与观察

市场竞争类型取决于生态和地理环境:

平原靠海》交通便利,开放竞争》重商传统

内陆多山》囤积居奇,封锁垄断》抑商传统

技术选择取决于生态气候:

西欧奶牛(cow)为主的牧农混合经济消耗资源节省劳力技术香料贸易刺激开放经济的发展

中国种粮 为主的单一小农经济消耗劳力节省资源技术自给自足导致封闭经济的强化

案例:美国德克萨斯州牧场,3口之家,最低规模100头奶牛,每头需牧场10英亩》6000市亩

假设中国农民3口之家,6亩土地可以生存。美国牧民生活方式所需资源是中国农民的1000倍!》理解西方扩张的“理性”

八、对战争类型社会体制的观察与比较

中国列国竞争的规则是土地战争 - 控制人口粮食有粮则有军,有军则有权。

- 中国的文化与政治》强化人口增殖,造成农业生态危机和朝代循环。

西欧列强竞争的规则是商业战争控制海上交通线,有先进技术才有制海权

- 西欧的文化与政治》强化技术创新,造成列强兴衰和工业生态危机

中国社会的经济社会特点

地理环境的巨大地区差异

以粮为主的农业经济基础的单调薄弱

缺乏劳动分工的协作传统

中央集权的资源缺乏和制度简约 “一刀切”的官僚主义阻碍因地制宜与多样发展

自上而下控制的垂直分工,阻碍自下而上自生的横向分工

家族与宗派主义阻碍法制社会与规模经济的发展

什么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封闭社会的阶级斗争不一定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开放系统(演化)和封闭系统(停滞)的历史进程不同

开放是演化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演化的不确定性:稳定性复杂性的矛盾

生态-技术-经济-心理-文化-政治各层次间的相互作用

中国文化的局限和原因

封闭社会的文化,经济,与政治规律:

人多势众按势分配,和财大气粗,按钱分配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和亚瑟王的圆桌骑士

宁可玉碎不可瓦全,和打不赢就入伙

破字当头,和 better alternatives(先立后破)

劳力密集农业的偏颇心态:

恨草而非爱草》吃光动物,破坏生态

重男轻女》缺乏创新与想象的文化

重耐力轻冒险》固守传统资源》经济发展停滞

重生存轻理想》工匠传统》阻碍科学与艺术的发展

揭开中国经济成长之谜

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人口压力,多山少地,资源稀缺

内陆国家,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

教育落后,缺乏科学传统

中央集权,产权不清,缺乏法制传统

皇朝交替,内战不断,缺乏民主传统

外交左右摇摆,缺乏稳定盟友,缺乏西方外援

中国经济是即将崩溃还是可持续发展?

中国发展的历史机遇

世界矛盾焦点从东亚移到中东》给予中国和平发展环境

发达国家人口老化》产业外移》港台与日美欧劳力密集产业先后移往中国

美国主导的开放世界市场》给国际劳动分工提供新的机会

高福利,大政府,过度个人主义(家庭与社区瓦解)与过度法制(巨大交易成本)》削弱西方国家国际竞争力

中国发展的比较优势

巨大地区差距》有利于梯度开发》无需依赖外劳

统一语言》降低交易成本与民族矛盾

统一大国+开放竞争》发展规模经济

混合经济+家庭传统》高竞争力,低转型成本

儒家传统》重视教育》高学习热情》产业升级迅速

中国文化的发扬契机

文明冲突与三教共存

家庭瓦解与天伦之乐

及时行乐与为孺子牛

种族清洗与文化融合

中国文化发展的前途

固有文化的成长空间:

重家庭,重子女,重教育》增强高科技高文化的竞争力

国家观念,青史留名》价值与信仰

更新文化与全球战略:

中国的在美新秀与在俄倒爷 《新和亲政策》对青年农民普及美育和芭蕾,对海外华裔普及中国智慧

网络和关系

营销中国梦:小康社会,天人合一,天伦之乐

中国式马克思主义:各尽所能,按(工作所)需分配

演化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的价值观

演化动力学:稳定性与复杂性的消长 trade-off)关系》熊彼特的创造性毁灭》东西方文化的共存与互补

人生的意义:西方的追求快乐与中国的吃苦耐劳

人与自然的关系:西方的征服自然与中国的适应自然(天人合一)

人在宇宙中的位置:西方的人类中心论,道家的自然中心论,佛家的万物轮回论

人的行为准则:西方的个人主义与东方的集体主义(家庭,国家的利益优先)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dabfc166edb6f1aff001f98.html

《改革开放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