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语言及其翻译

发布时间:2023-05-26 03:48:2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模糊语言及其翻译
作者:王晔 胡伟华
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年第07
【摘 要】作为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现象,模糊语言正吸引人们越来越多关注,相关方面的研究也得到了重视和发展。本文就模糊语言在国内外发展和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对模糊语言的概念、产生原因、特征及翻译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健词】 模糊语言 翻译 特征
有关模糊语言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在以前,语言中所存在的模糊性一直被视为一种消极、负面的现象,人们认为语言模糊就是表达不清,这实际是对模糊语言的误解。模糊语言是自然语言的一部分,它是客观存在的,无好坏之分。模糊语言的产生和存在是有其原因的,正因为它的存在,我们的语言才得以完善。 模糊语及相关概念
日常生活中,模糊语言现象时有出现:谁的孩子很漂亮,哪个人长得很高,哪个人的朋友很多,但诸如美丑、高低、多少等的表达有什么标准呢?你认为一米七五以上算高,他觉得一米八五以上才称得上是高。这些例子表现的就是模糊语言现象。
模糊语言现象虽常见,但关于模糊语言的定义却不简单。一般而言,模糊指的是意思含混,不清晰,不明确。而作为学术用语,模糊的定义明显严格得多,它多被定义为界限不清晰,不明确[1]。模糊性指一个事物或概念范畴的中心含义是明确的,但其外延边界不清晰的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模糊语言的概念及相关问题,国内外专家、学者仍存在巨大分歧,许多问题至今还没有准确的定论。正因为如此,更说明了模糊语言的复杂性,突显了相关领域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模糊语言的研究状况
有关模糊语言的研究建立在对模糊现象的认识上,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由古希腊人尤布利德斯提出的麦堆悖论是模糊性现象认识的萌芽。麦堆悖论:麦粒究竟以多少为限可以称得上是麦堆,一百粒肯定不能算是麦堆,一千粒也不算,那么一万粒,一百万粒,一千万粒算不算麦堆,如果一千万粒算是麦堆,那么这一千万粒中少个一百粒算不算是麦堆呢,一百对一千万,如同沧海一粟,少个一百当然也算是麦堆,那少上两百,三百一千,两千,什么时候麦粒可以称得上是麦堆,什么时候又不能算是堆了呢?这中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对于这个不定的界限就是人们对于模糊性的早期认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于模糊语言的研究,必然要提及模糊学的领军人物——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控制论专家扎德,1965年他在《信息与控制》杂志上发表了论文《模糊集》,提出了模糊理论,此后,模糊理论才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语言分析学派先驱罗素在《论模糊性》中批判了传统的排中律,认为其无法判断模糊概念的正确与否。德国哲学家康德则从抽象思辨角度描述了模糊语言的问题。查奈尔的《模糊语言》突破了传统的纯粹理论研究,描述了模糊语言的语用价值。语言学家伯恩斯[2]在他的《模糊性:自然语言探索及麦堆悖论》中对语言模糊问题也有其独到见解,她认为思维心理的模糊和语言模糊并不完全一样,但是两者间有一定的关联。
国内关于模糊语言的研究开展较晚。第一位研究模糊语言的学者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伍铁平教授。1979年他在《外国语》第四期上发表的《模糊语言初探》可称为国内模糊语言研究的开山之作,文章一发表就引起了国内广大学者关注,随后伍铁平先生又发表了《模糊语言再探》、《模糊语言三探》等论文,编著了《模糊语言学》一书。另一位模糊语言研究的著名专家是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的黎千驹教授,他的《实用模糊语言学》、《模糊语义学导论》和《模糊修辞学导论》三部著作分别从模糊语言、模糊语义和模糊修辞角度对模糊理论和模糊语言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这三部著作的问世,标志着我国模糊语言学研究已经逐步走向发展的新阶段。此外,苗东升、石安石、陈治安、文旭、何自然等诸多学者皆专注于模糊语言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国内模糊语言的研究呈现一片蓬勃发展之势。 模糊语言的特征
鉴于对模糊语言的不同认识和定义,许多学者对于模糊语言的特征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如蒋跃[3]教授认为模糊语言最基本的特征即确定性,多义性和边界模糊性。黎千驹教授则将相对性,可塑性和双重性等特点归为模糊语言的基本特征。以下所列特征则是模糊语言研究中普遍认可的代表性特征。
第一,普遍性。模糊语言存在于所有人类语言中,是人类语言的固有性质,是语言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第二,相对性。即模糊语言具有相对和可塑的性质。模糊语言的相对性表现在,它对事物的描述总有一定范围,有时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一些因素影响,如描述对象,个人的主观意识,时间,地域,文化等。第三,依赖性。即模糊语言的理解要依赖具体语境,这点突出表现在模糊概念与明晰概念的相互转化。由于背景或社会规定等因素,模糊的概念可转化为明晰的概念,而明晰的概念也可在一定环境中表达模糊的概念,语言的理解必须建立在一定环境背景中。
模糊语言的产生根源
从语言学、语用学,思维认知,心理学等角度出发分析,模糊语言的产生原因复杂且繁多,主要观点可归纳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首先,事物本身的模糊性决定了模糊语言的产生。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发展中,加之,事物间关系复杂交错,彼此联系,这些原因使事物本身的概念边界模糊不清;其次,人类认识的局限性也是语言模糊产生的原因之一。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是一种不断接近的过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无法达到对事物真正的认识。再次,人类语言的属性也决定了模糊语言的产生。从语言学角度出发,语言是一个符号体系,它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与此同时,也具收敛性。语言的收敛性主要表现在语言符号的有限性和离散性,正是这种语言的有限性和离散性与它所描述对象的无限性和连续性的差异导致了语言的模糊性现象。最后,语言描述者的个体差异也促成模糊语言的产生。语言带有鲜明的社会属性,说话人的社会角色不同,对事物的理解不同,语言的表达也有明显差异。如,不同人对于成功的认识也各异。这种由于社会角色、个人差异所导致的差别使得概念变得模糊。 模糊语言的翻译
在我国,对于模糊语言的前期研究主要侧重于对语言现象的研究,即对模糊语言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客观本质属性的认识方面的研究,随着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自20世纪90年代起,在语言学界和翻译界共同努力下,模糊语言相关理论被逐步应用到翻译研究中。文旭[4]从语义模糊的角度探索了模糊语言的翻译问题,他将语义模糊大体分为几种情况,并分析了语义模糊的几种翻译方法。吴义诚[5]突破传统观念中认为模糊翻译只能运用于文学材料翻译的观念,认为模糊语言并不仅仅存在于文学翻译中。万来声[6]从四个方面分析了语言的模糊性及在实际翻译过程中的应用,它们分别是语音、语调,词义,语法和跨文化方面。 1. 翻译的模糊性表现 1)翻译标准的模糊性
提及翻译标准,严复先生提出的信、达、雅三字标准最为众所周知,但这三个字所表达的意义却没有明确的界定,要翻译到何种程度才称得上是符合这三字标准呢?无论是这三个字本身还是其之间的关系都具模糊性。随着翻译研究不断深入,国内外翻译学界许多著名学者对于翻译标准都有了自己的诠释。
借助扎德提出的模糊集合理论,可将模糊隶属度的概念引入翻译中。比如,有的学者认为,可将翻译作品粗略划分为”“两极,的译文取值为1,而的译文取值为0,那么在01之间存在无尽的小数,这些任意的数字表示接近标准译文的不同程度,隶属度值越大,越接近1,那么就越接近所提出的翻译标准,翻译标准的实质是一种模糊的测度。 2)翻译过程的模糊性
翻译过程可大体分为理解和表达两部分。对于原文的理解是一种复杂的输入性思维活动。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由模糊到精确、再由精确到模糊的不断循环上升的过程,思维的模糊性提高了人们对复杂语言的分析、处理能力以及处理的灵活性,通过对原文语言和语境等的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合分析,模糊思维做出一系列筛选活动,从中选择最合适的意义。在译文表达过程中,适时适当地运用模糊语言,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准确,而且还可达到某些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可以更加得体、委婉地表达原文。 2. 模糊语言翻译方法
既然模糊语言是人类自然语言中的一部分,那么,它注定将是翻译过程中不可回避的方面。在模糊语言翻译方法方面,许多学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如直译法,意译法,替换法,转移法等等。总结起来模糊语言的翻译方法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1)对应法
对应法就是将原文中的模糊语言翻译为与之对应的模糊语言。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李白
译文: Long, long is my whitening hair; long, long is it laden with care. (许渊冲译
原文中三千丈是夸张的修辞方法,并不表示真正的长度,是一种模糊表达方式,在许渊冲的译文中,保留了这种模糊的意境,同样用了模糊语言“long”来表现其意义。 2 变异法
变异法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将原文中的明晰语言译为模糊语言,另一种是将原文的模糊语言译为明晰语言。
将原文中的明晰语言翻译为模糊语言。
It’s two and two makes four that she won’t finish the work tonight. 译文:很明显,她今晚完成不了这项工作。
短语“two and two makes four”,表面意思是二乘以二等于四,是一种精确的表达,但在此句中很难找到与之对应的精确语言来表达它在句中的意思。所以在翻译中,舍弃了短语的精确表达方式,用很明显这种模糊的表达来达到同样的表达效果。 将模糊语言翻译为明晰语言
A: He is so rude; I really dislike the man you introduced to me. B1: Still, he is your new neighbor. B2: After all, he is your new neighbor.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B3: Anyway, he is your new neighbor. 在回答句中出现的 still, after all, anyway 都是模糊表达,但通过译者的分析和揣测却可翻译为比较明晰的语言。B1可译为你还是算了吧,他是你的新邻居啊,表现出劝诱的语气。B2可译为他毕竟是你的新邻居嘛,原句中无奈的情绪得到了体现。B3可译为别这样,他是你的新邻居,其中劝解的意味也得到了很好表现。 3省略法
省略法,即将原文中次要的或是难以翻译的模糊语言省略[7]。如:Can you see any green in my eyes? (你以为我是好欺负的吗?句中的颜色词green是明显的模糊语言,在英语国家green有着“young and inexperienced” 的含义,green hand被称作新手常常是老手们指使和欺负的对象(胡伟华2006),译句中舍弃了绿的翻译,因为在中文表达中无法找到与之对应的文化含义。 (4增补法
Some had beautiful eyes, others a beautiful nose, others a beautiful mouth and figure: few, if any, had all. 她们有的长着漂亮的眼睛,有的生着俏丽的鼻子,有的有着妩媚的嘴巴、婀娜的身段;但是,这样样都美的,虽然不能说一个没有,却也是寥寥无几。(胡伟华⑻译
原句中出现的somefewany都为模糊表达,但如果采取与之对应的模糊译文,不仅无法达到语言的优美,即使是原句意义的清晰表达也无法做到,这时则需要添加原文中省略的意义。
模糊语言的研究对于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社会科学中,模糊语言的研究都具有特殊的作用。模糊语言研究与翻译的结合,一方面,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另一方面,将模糊语言及其相关研究应用于翻译之中,既是模糊语言研究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翻译研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践中,模糊语言的研究是翻译实践及翻译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无论是在语言的自身研究、社会科学发展领域,还是诸多交叉学科如翻译研究等方面,模糊语言的研究意义重大,模糊语言既是研究中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极具挑战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鲁苓.多元视域中的模糊语言学[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Burns.L.C. 1991.Vagueness: An Investigation into Natural Languages and the Sorites Paradox.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3]蒋跃.结构主义的翻译观与语言的模糊性[J].外语教学,2007,2. [4]文旭.语意模糊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6,2. [5]吴义诚.模糊:文学翻译研究的一种取[J].外国语,1996,5. [6]万来声. 模糊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3. [7]秦勃.谈翻译中模糊对等的必要性[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 [8]胡伟华.实用英汉翻译教程 [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9]黎千驹. 模糊语义学导论[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0]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11]Joanna Channell. Vague Language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e06046533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4.html

《模糊语言及其翻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