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发布时间:2018-11-05 04:36:0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燕山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

一、总体概况

我校自成为首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实施的试点学校以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将实施“卓越计划”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契机和重大教学改革工程,列入了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树立了“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工程教育理念,并以我校多年积淀的办学经验、办学特色、办学优势及行业和社会影响为基础,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首批试点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和自动化三个专业(已有09级、10级、11级、12级四届学生),第二批增设了生物工程和车辆工程两个专业(仅有2012级一届学生)。这五个专业都拥有良好的办学条件,特色较鲜明、基础扎实,师资力量雄厚,与行业联系紧密,在国家、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中均有立项。

此外,我校还获批了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2个博士层次,机械工程、控制工程、化学工程和车辆工程等4个硕士层次的研究生“卓越计划”实施专业。博士层次卓越工程师教育以相关学科学术学位博士生培养为基础,硕士层次卓越工程师教育与相关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有机融合。经过两年多来的发展,现共有408名本科生和445名研究生参与“卓越计划”的实施。

二、组织管理

2010年初的处级岗位设置中,我校专门成立处级单位——教学质量与评估办公室,负责“卓越计划”的实施工作,由教务处副处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尔后,学校又分别成立了“卓越计划”实施领导小组和工作组。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本科教学工作及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担任,成员由相关学院、教务处、学生工作处、人事处、财务处、国有资产管理处等部门主要领导组成。领导小组负责指导解决推进工作中出现的复杂问题。

工作组的成员由教务处、学生工作处、人事处、财务处、国有资产管理处等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及相关学院教学院长、工程教育专家、部分企业领导组成,具体负责该项计划的实施,就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学籍管理、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改革、教学计划、实训实习、毕业设计、校企合作、国际合作、质量保障、招生方式、毕业要求等方面开展工作。

此外,我校还成立了专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聘请教学、科研及工程经验丰富的教授和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等担任委员,负责“卓越工程师”班学生培养过程中的指导与重大事宜决策。

参加试点的学院成立相应的院属特设机构“XX学院卓越工程师培养办公室”,该办公室由所在学院院长任主任,教学院长任副主任,成员由学院教务科、学生科、科研科负责人、各个专业方向负责人和相关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组成,负责“卓越计划”的具体落实和学生管理。

三、政策措施

为了完善“卓越计划”试点培养工作,并从政策上确保该计划执行工程中有法可依,我校多次组织各类相关人员召开专门会议,针对实施方案中的各项细节内容,商讨其可行性与可操作性,最终确定我校实施本科层次“卓越计划”的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具体内容:

1.制定学生遴选与管理办法

为了保证试点班学生遴选工作的顺利进行,我校制定了《燕山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生选拔与管理办法》,各试点专业分别依据该办法制定了各自的遴选方案。201012月份,首批三个试点专业分别组织了各自学生的遴选宣讲会。教务处处长代表学校分别参加了三个学院的宣讲会,并向同学们介绍了国家出台卓越计划的背景及我校对于实施该计划的总体方案、相关政策等内容。相关学院领导及系主任现场解读各专业 卓越计划的培养方案、实施计划、学生遴选条件、遴选办法及具体时间安排,回答同学们提出的各类问题。

经过各学院、专业的条件初审、笔试、面试等环节,三个专业最终选拔出175名本科生参加了2009级和2010级本科卓越计划 试点班;2011级选拔出 91名本科学生,这些学生已完全按照各专业卓越计划培养方案进行培养。在2012年招生时,共有142名本科生、255名研究生按照“卓越计划”进行培养。

2.开展专业课教学改革

专业课教学是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阶段。为了深入推进“卓越计划”的实施,我校以专业主干课为重点,加强各试点专业的课程建设,改进专业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目前各试点专业都至少拿出两门专业课进行教学改革,在授课中引入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重新构建教学授课体系,定期与兄弟院校进行经验交流和探讨,同时定期为学生开设专业前沿讲座,评估改善教学效果。

此外,各试点专业均安排了教学经验与工程经验相对丰富的教师为试点班授课,还专门为试点班学生配备了实验室以及一些必要的实验设施,使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动手实践的机会。

3.完善实施细则等管理文件

为了确保“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我校制定了《燕山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本科生学分制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燕山大学“卓越工程师”班本科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管理规定》,明确试点专业的学生单独编班,实施弹性学制,采取灵活的学籍管理机制,允许学生提前或推迟毕业,建立了退出机制,明确了适时分流、适量增补的原则。同时,在校内推免研究生的政策中向试点专业倾斜,比例由正常班的专业前5%提高到专业前15%

此外,我校制定了《燕山大学“卓越工程师”班学生企业实习守则》、《燕山大学“工程型”教师评聘与考核办法》、《燕山大学“工程型”兼职教师聘任管理办法》等文件,对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践教学进行规范,为选聘校内外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参与教学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也明确了企业及其导师在企业实践阶段的管理形式及各自的责、权、利,确保学生安全和学习收获。

4. 下拨“卓越计划”专项经费

为了保障“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我校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重点做好试点专业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等,另外在师资培训、教学用房使用、教研立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2012年学校的教学经费中,设立“卓越计划”专项经费232万元,用于完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实习费以及聘请企业教师、支持相关的教学改革研究等费用,学校尽最大的努力为这些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四、培养模式

(一)本科层次

1.根据教育部“卓越计划”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办学情况,我校各试点专业在2008版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整合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最终确定本科层次的培养计划四年制总学分为185分,“31模式。培养方案中明确了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改变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锻炼的分割化、条块化的培养过程,建立了以项目为主线,“工程教育不断线、创新实践不断线、企业合作不断线”的课程配置体系。

2.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为了实现“卓越计划”的培养效果,我校试点专业压缩理论课时,把传统的以知识系统性为导向、重在理论教学、理论与实践相对独立的课程体系改造为以工程实践能力提升为导向的、重在实践教学、理论实践融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在传统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增加项目式教学内容,采用“教师讲授+讨论互动课+课程研究项目”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该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专业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和交流表达能力,使学生们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从强调理论学习变成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并重,强化了工程实践训练。试点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与已有的质量工程项目和其它教学模式改革项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共同推进。以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机械测试工程方法》课程改革方案为例,对比改革前后的教学内容:

《机械测试工程方法》是机械类卓越工程师试点班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该课程的特点是与工程实践高度融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贯彻CDIO教学理念,实施了“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的项目式教学模式,教学活动围绕“项目”这个核心进行,根据项目内容对教学与实验内容进行优化重组,对教学与实验手段进行更新,按照项目实施进程控制教学进度。同时做好项目所需知识点的传授与传承学科基本理论、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设计好教学内容的衔接。

1:《机械测试工程方法》改革前后教学内容与实验内容的改革情况

序号

改革前的教学内容

学时

分配

改革后的教学内容和

改革情况

学时

分配

理论教学

1

绪论及信号分析

8

机械工程中的测试技术

2

2

测试系统分析

4

信号的获取与加工

10

3

信号的获取

8

信号分析

4

4

信号加工

2

测试系统特性

2

22

20

实验教学

1

常用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2

基于虚拟仪器的测试系统设计*

2

2

电阻应变片的认识与粘贴技术训练

3.5

应变式测力传感器的制作

2

3

动态应变测试系统操作训练

2

悬臂梁的振动参数测量*

2

4

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

0.5

转子动力学特性研究*

2

5

机械系统综合测试

4

12

8

三级项目

完成工业用小型电子称制作

三级项目

构思

设计

实现

2

2

2

0

6

学时数总计

32学时

《机械测试工程方法》课程改革小结:

1)基于项目的教学法与“卓越计划”培养目标具有极强的融合性,因此在试点班的教学过程中,我校认真贯彻CDIO的教学理念;

2)在工程技术类基础课中实施项目教学法,使学生提前接触了工程实践,实现了应用型课程重心的前移,对后续二级项目、一级项目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三级项目的实施,给学生提供一种崭新的学习平台,通过该平台,学生在完成产品周期的全过程的中,建立起工程的概念,体会到工程师应具备的能力,认识到集体的智慧与每个人的价值,对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与个性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生层次

1、学校培养标准和专业培养方案

我校研究生层次卓越工程师培养,立足服务机械装备行业发展和河北省区域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发挥机械、材料、电气、信息等强势特色学科的资源优势,重点为国内机械行业大中型企业和河北省支柱行业与骨干企业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注重校企联合和产学研有机结合,树立燕山大学机械、控制、化学和车辆等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办学品牌。

2012年,我校重新修订了研究生层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各专业根据特定职业领域特点,对研究生的专业知识、职业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具体培养方案(2012版)另见。

2、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研究生层次“卓越计划”的课程设置,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进行设计,充分征求企事业单位等校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用职业经验和行业思维来充实并改进。课程内容突出技术性与应用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紧密结合,重点培养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和模拟训练等方法,加大实践环节学时数和学分比例。

研究生层次“卓越计划”的课程体系分为学位课、非学位课、实践教学和必修环节。其中,学位课中的专业基础课,设置了公共工程数学、经济与管理学、法律和工具类等基础课程。

在教学方法改革中,鼓励聘请国家机关、校外企事业单位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水平专家开设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或高新技术进展讲座。

五、师资队伍

为了建设一支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集科研、教学和工程应用为一身的专业师资队伍,我校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现场考察、挂职锻炼、参加企业科研课题等,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强化工程背景。学校还对此制定了具体的激励措施和考核制度,鼓励教师参与“产学研”科研项目。通过产学研结合将新设备、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与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提高教师科技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机械工程学院设立了专项基金,专门用来进行导师培训。以企业培训为平台,让教师了解企业需要,积极参与企业实际项目。目前,累计派往企业进修教师达47人。同时,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完善“双导师制”。校企双方导师根据培养规格和要求,共同商讨制定培养计划,共同指导本科生和研究生选课、确定毕业设计题目及科研课题。学校导师侧重于传授基础理论、科研方法、培养科研技能,指导学生选好研究课题,落实研究内容和技术实施方案,指导论文撰写等,严把论文质量关;企业导师则更注重指导如何把知识、技能应用于实际,结合实际创造出新产品、新工艺或对现有的产品、工艺加以改进,落实研究经费,确保论文工作顺利进行。在明确企业导师资格和责任的基础上,逐步启动企业导师的聘任签约工作,出台《燕山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评聘暂行办法》,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各试点专业均聘任校内工程能力强或具有丰富工程经历的教师和校外优秀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来满足实施“卓越计划”教学工作需要。

另外,学校组织企业教师学习教师职责及相关规章制度,并安排高校教师对企业教师进行11“传、帮、带”指导企业教师教学;邀请企业教师积极参加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校内的有关教学课题,训练其教学基本功,增强其师德意识和教学素养,迅速其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累计聘任企业教师承担教学任务达96人次,企业教师参与的授课门数达到37门,企业教师承担的理论(实践)课程总学时数为660学时,企业教师承担的毕业设计和实习周数共有110周。

六、校企合作

我校确定的“卓越计划”培养方案中,学生校内集中实践性环节占20学分,而校外则达到40学分,即约1年的时间学生在企业完成学习实践内容。“卓越计划”的实施,也使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成共同培养单位。为此,我校先后与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重型机械集团、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信有限股份公司、山海关桥梁厂、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石家庄54所、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秦皇岛市康泰医学系统有限公司、秦皇岛海湾公司、秦皇岛齐燕数控机床有限公司、石家庄网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华为技术公司等20余个大型企业探讨行业企业深度联合培养过程,构建校企联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合作的新机制与模式,并与部分企业签订具有操作性和长期性的校企合作协议,重点建设了一批学生实践基地。我校与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唐山曹妃甸二十二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鹰普(中国)有限公司、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中冶沈勘秦皇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九个共建单位联合申报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顺利入选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这为我校“卓越计划”的开展奠定了强有力的实践环节教学基础。

七、其他

1.学校针对“卓越计划”近期开展的相关工作

我校第一批三个试点专业09级的学生在2012年秋季学期都已经进入了企业学习阶段。1031,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计划”负责人和教务处相关工作人员到学生实习企业康泰医学系统有限公司进行走访,检查学生企业学习情况,来到学生所在的各个工作岗位了解学生学习进展,并与企业负责人就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交流。121314日,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负责人和教务处相关工作人员在北京先后考察了韦加航通科技有限公司、普利泰科仪器公司、中恒安科技公司和奥尔斯电子有限公司等4家学生实习单位,与企业负责人和学生进行了沟通交流,为“卓越计划”的下一步开展总结经验。

118,我校与鹰普(中国)有限公司共建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在无锡鹰普(中国)有限公司总部举行揭牌仪式。鹰普(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陆建秋、人力资源总监贾波,我校副校长杨育林及教务处、机械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揭牌仪式。陆建秋董事长与杨育林副校长共同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揭牌。 鹰普(中国)有限公司是与我校有共建关系的九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之一。目前,该公司已为我校机械工程学院的部分学生安排了11周的顶岗实习,取得了良好效果。我校与鹰普(中国)有限公司共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成立,为提升我校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造了良好条件,也为我校卓越人才的培养搭建了良好平台。

1221日,我校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针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土木建筑类学生顶岗实习、实践内容与考核要求的规范化本科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实践能力培养方面以及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等两个方面的议题召开了首届产学研创新基地建设研讨会。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等13家产学研创新基地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将在强化土建类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促进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人才的培养,推动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加速土木工程专业综合改革步伐,探索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等方面起到进一步的推进作用。

同时,学校利用学生就业招聘会的机会与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等大型企业进行座谈,就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等问题进行广泛的交流,并聘请企业管理人员为卓越试点班的学生召开专题讲座,使学生对企业运营管理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2.首批试点专业的典型做法

1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力推进基于CDIO理念的项目式课程体系改革,探索并实践了“以项目式课程体系为核心、学研产互动、理论-实践-工程一体化、创新创业型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以专业主干课程三级项目为基础、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二级项目为支撑、以综合能力训练一级项目为主线的项目式课程体系;理论讲授、实验操作、讨论互动与工程实践项目相结合,形成以“学研产互动”和“做中学”为特色、“理论-实践-工程”分级渐进的一体化教学方法;建立了注重过程和综合能力、全过程管理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从平时表现、实践技能、项目研究、知识掌握、综合能力等多角度综合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保证了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学院于20122月出台了《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课程教学改革奖励办法(试行)》(机械学院院字【20123号)文件,提高了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2自动化专业2010年成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班。自申报之日起,在学校、学院的部署下,成立了卓越计划试点班领导小组和指导委员会,负责“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培养计划中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重点加强工具课、基础课、特色课的开设,重新审定课堂教学内容,对一般知识性、科普性与技术性的学习内容加以细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方案在保证3+1模式的前提下,加强校内实践环节的开设与管理,为后期企业实习与毕业工作做好技能和环境上的准备。重视实践训练、提高动手能力是卓越计划试点班的主要特点。在学以致用的指导思想下,将理论内容和配套的实践环节有机结合。经过三年的专项培养,学生在工程技术能力具有突出表现。校内专业课均由具有工程实践经历和较强科研能力的老师担任主讲教师,授课过程力求范例式教学,对于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授课内容,均联系工程项目或实验佐证,保证工科教育回归工程。对于新引进的教师,要求其加入相应的科研团队,同时选派合适人选进入实习企业进修,在提升自身工程技术能力的同时,储备师资力量。四、严格执行3+1培养模式,积极联系实习企业接纳实习学生。先后联系9家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

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以建立集中、统一、开放式的中心管理新模式为突破口,打破了传统的单一、分散、封闭式的管理模式,所有研发小组和车间的实践教学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集中于实践教育中心统一管理。中心主任全面负责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实践教学、建设和管理工作;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各部门负责所在部门的教学、建设与管理工作;凡重大问题在中心主任领导下,通过中心领导班子的集体讨论做出决定。成立专家委员会,由企业和高校专家组成“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工作委员会和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另外,健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内部管理规章制度,依照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由企业和高校共同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确保中心工作平稳顺利地进行。主要规章制度包括:(1)实践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课程安排、教师选派、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等教学文件;(2)知识产权与技术保密相关制度;(3)实践过程中的安全防护与劳动保护制度;(4)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财务制度;(5)联合培养协议(包括企业、高校及学生的权利和义务);(6)教师培训制度;(7)后勤保障制度;(8)仪器设备维护与管理制度。

八、下一步工作计划与建议

综上,我校实施“卓越计划”的各项工作正在稳步进行中,学校还将本着积极探索、典型引路、逐步扩大的工作方针,继续选取具有良好校企合作基础的专业参与试点工作,逐步建立起规模适度、特色鲜明、有一定辐射面的工程教育培养体系。另外,在两年多的培养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首先,生源报考专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认识的片面性,过于乐观。除0910级在校学生外,卓越班的生源为高考直接考入,考生之前对于卓越计划知之甚少,入学成绩普遍较高,但部分学生对于工程教育,实践教育的认识比较片面,甚至仅仅是对“卓越”感兴趣,入学后对实践教学环节兴趣不高,依然热衷于课堂教学、应试教育、考研等,需进一步引导。第二,企业实习模式面临较多困难。企业(特别是外企与中外合资企业)与高校在个别专业领域联合培养人才方面还处于捐助本公司特定产品、共建实验室层面。目前企业多注重效益,对于接纳实习学生积极性不高。同时考虑安全、费用等方面的问题,尚需进一步给予学校和企业的扶植政策。此外,社会对“卓越计划”的了解程度和认可度尚不高。由于该计划尚属试点阶段,社会企业对其了解和认可程度尚需时日,部分学生在就业中会遇到误解,应加大宣传力度。

为使“卓越计划”能够按计划顺利开展今后的教学任务,尤其是企业阶段的教学任务,急需各级领导部门对学校的资金投入及政策扶植。资金投入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实习基地的建设;2)聘请企业领导来校授课学时费及接待费;3)教师进企业学习培训费。政策扶植主要侧重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出面与企业进行沟通,通过给企业挂牌等方式,正式认定企业实习基地;2)对专业教师进企业学习、促进与企业交流的政策鼓励,通过减免学时要求或制定一定政策进行出差补贴,鼓励专业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实践学习及为校企合作服务,为后续卓越班学生走入企业奠定基础。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e0679f8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03.html

《燕山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