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文言文《诫子书》知识点梳理(最新)

发布时间:2020-05-31 11:36:0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人教版文言文《诫子书》知识点梳理(最新)

(建湖县汇文实验初中西校区 夏军)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诸葛亮集》。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曾隐居隆中,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后来任蜀国丞相。代表作有《出师表》等。

2.释题:诫:告诫、劝勉。子,一般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文题的意思是:给儿子写的一封告诫、劝勉的信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君子之行 fú 慢( yín 精( lì

zào   成( suì

三、重点字词解释:

1君子之行 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2以修身 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3.非无以明志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4.非无以 宁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达到远:远大目标

5.非无以成学 立志

6躁则不能 险:轻薄治:修养

7.非学无以广 使……广博,增长

8则不能 淫:放纵慢:懈怠励:振奋

9.年与时 疾行,指迅速逝去

10.意与日 消失

11.将何及(

12 诫:告诫、劝勉书: 书信

四、字词归纳:

1.一词多义

1

①夫须静也(动词,学习)

②非志无以成(名词,学业)

2

①学而时习(代词,代指学过的知识)

②君子(结构助词,的)

3

①静修身(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②非宁静无致远(连词,用来)

4

①非淡泊无以明(名词,志向)

②非无以成学(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2.词类活用

非淡泊无以 明: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明确)

非宁静无以致 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目标)

非学无以广 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增长)

无以成学 志: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五、朗读停顿:

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个句子中,每个分句只划一次。)

1.夫/ 行,静/ 身,俭/ 德。

2.非 / 志,非 / 远。

3.非 / 广 才,非 / 学。

4.淫 / / 精,险 / / 性。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六、句子翻译: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翻译:有才德的人的德行,以宁静心绪来涵养德行,以节俭生活来培养品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翻译:不能够恬淡寡欲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能够平和安静就不能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翻译: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不能取得学业成功。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翻译: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翻译:年纪随同时光而急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变得年老志衰,没有用处,(这样的人)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6.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翻译:只能悲哀地守着陋室,(到那时后悔)又怎么来得及!

七、课文默写:

1.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是: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2.《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 表现躁的危害的反面论证的句子是: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4.《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八、内容梳理: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怎样论述的?

答:学习做人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就是一个“静”字: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以对比(正反对比论证),增强了论述效果

2.“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

答:“静”是修身养德的基础。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

3.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几个条件?这几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成才需要具有三个条件:1、立志,“非淡泊无以明志”;2、学习,“才须学也”;3、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三者的关系: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

4. 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答:人在少年时期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发愤图强,避免老了后悔

5.请写出一句赞美诸葛亮的诗句和一个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或典故。

赞美诸葛亮的诗句:出师一表真名士,千载谁堪伯仲间

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或典故: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

6.积累成语、名句:

成语淡泊明志、俭以养德、宁静致远

名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九、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诸葛亮的《诫子书》,完成1—4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谈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淫慢则不能    励:______________

2)险躁则不能    治: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这篇短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和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4.《诫子书》跨越了一千七百多年的时空,仍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请就此谈谈你读后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振奋    2)修养

2.1)用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用节约来培养自己的品行。

    2)不下苦功夫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志向就不能使学业成功。

3.D

4.人在少年时期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发愤图强,以免年老时后悔。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4题。

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②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不习乎: _______________ 2)曲而枕之:_______________

3)夫君子之 _______________ 4)意与日 ______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提出的“君子之行”应包括哪几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文内容上都强调了古代治学的人都非常重视什么?甲文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乙文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老师传授的知识 2)胳膊 3)德行 4)消失

2.①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不能取得学业成功。

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4.重视品德的修养;排比、比喻;对比(或对偶)。

(三)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4题。

(甲)《周公诫子》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①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②,守以卑③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④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⑤;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⑥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注:①恭:肃敬,谦逊有礼.②尊盛:位高势盛.③卑:低下。④畏:"",威严。⑤哲:明智,聪明.⑥由:奉行,遵从.

(乙)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⑧,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边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博强记( 非学无以广才(

③悲守 ④又天子

2.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其中甲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 ;乙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

3.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做“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①见闻 ②增长 ③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④辅佐

2.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 要立德、修身

3.1)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2)年纪随同时光而急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变得年老志衰,没有用处,(这样的人)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周公诫子》参考译文:周成王将鲁国土地封给周公姬旦的儿子伯禽。周公姬旦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佐皇上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算轻的了。可是,一次沐浴,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咀嚼,吐出口里的食物,(即使这样)还怕因怠慢而失去人才。我听说,道德品行宽容,并用谦逊的品行来保有它的人,必会得到荣耀;封地辽阔,并凭借行为约束而有节制来保有它的人,他的封地必定安定;官职显赫,并用谦卑来保有它的人,必定高贵;人口众多、军队强大,并用威严来统御它的人,必定会胜利;聪明睿智,并用不愚昧来保有他的人,必定明智;见识广博,并用浅陋来保有它的人,必定智慧。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即使尊贵如天子,富裕得拥有天下,便是因为拥有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身亡的人,桀、纣就是这样。(你)能不谨慎吗?”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ea32ee4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38.html

《人教版文言文《诫子书》知识点梳理(最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