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征夫之离恨 诉逐臣之哀怨 - 曹植《情诗》旨意探析

发布时间:2020-11-05 10:59:1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借征夫之离恨 诉逐臣之哀怨 ——曹植《情诗》旨意探析

薇,吴有祥

【摘 要】曹植后期的诗歌中颇多忧生之嗟,但在备受猜忌动辄得咎的严酷环境不便直写,只得用含蓄隐晦的曲笔来表达。《情诗》中严霜结白露晞两个语典,化用了《诗》《骚》怨诗的命意,曲折表达了对曹丕猜忌迫害同胞兄弟的不满,同时告诫曹魏政权将会有异姓为后的隐忧。措辞委婉而意蕴幽隐,其中的寓意须结合曹魏国内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才能得到索解。

【期刊名称】潍坊学院学报

【年(),期】2012(012)003

【总页数】3

【关键词】曹植;怨诗;命意;用典

曹植(192—232),字子建,魏武帝曹操第四子,魏文帝曹丕之胞弟。魏明帝曾封他于陈(今河南省淮阳县),死后朝廷追赠他谥号为,所以后世也称他为陈思王。曹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被钟嵘推尊为建安之杰(《诗品·总论》),与其父曹操、兄曹丕并称为三曹,其事见《三国志·魏书》卷二十《任城陈萧王传》。曹植的一生及其文学创作以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为界,明显地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他过着斗鸡走马、诗酒唱和的贵公子生活,精神昂扬自信,充满了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曹植《与杨德祖书》)的功业自许意识。表现在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上,也是以抒发立功报国的雄心壮志为主;后期由于备受猜忌和迫害,使他的精神长期处于压抑愤懑之中,诗文创作颇多忧生之嗟,写出了不少自悼身世和反映现实的诗作,感情哀婉缠绵,充满了愤激不平之气和悲凉之音。《情诗》就是这样一首含蓄凄婉的自悼身世之作。此诗最早载于《文选》卷二十九杂诗上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

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对于这首诗的旨意,古今学者众说纷纭。李善的注解以寻绎语典为主,对诗旨未有发明。六臣的李周翰认为:微阴翳日者,佞臣蔽君明,而教令偪促于下,以多征役风为教令也。”[1]实近于臆说。余冠英先生认为诗旨是写遥役思归之情”[2]。而黄节先生则认为:说此诗者,李周翰、李献吉、王槐野、吴伯其、吴显令、朱超之、梁茝林、丁俭卿、朱述之,皆以《诗?黍离》毛序:闵宗周也。遂谓此诗有不忘汉室之意,吾以为恐非诗旨。子建引《黍离》,盖从韩诗说。……此诗之作,盖与《赠白马王彪》同时,伤任城王之死也。任城为子建之兄,而文帝杀之。子建伤任城被杀,故用(《韩诗》)伯封作《黍离》之义,以写其哀。”[3]笔者认为,此诗化用《诗经》中征夫久役旷怨的语典及命意,写征夫久役思归只是诗的表层意象,与曹植一生的行迹并不相符。因为据《魏书》本传,曹植除了早年有过几次短暂的随父出征的军旅经历之外,其馀大多数时间是在邺城及封地过着比较安定的生活;虽然他生活在战争频仍的乱世,但他对曹魏政权所进行的统一战争始终持肯定态度,而且多次表示愿亲临战阵立功报国,因此他不会在诗中借征夫之口发出反战的声音,这说明其内心确有难言的隐忧,只能借助古代怨诗的立意含蓄地吐露,这种欲言又止的抒情方式契合曹植晚年的处境及心境,因此黄节先生认为其意在伤任城王之死,更切合此诗的诗旨,故从黄说。但前人引《毛序》解说此诗,并无不妥之处,而索解诗旨的关键在于分析严霜结白露晞两个典故的多层意蕴,现对此略作分析。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0c063b3ce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0a.html

《借征夫之离恨 诉逐臣之哀怨 - 曹植《情诗》旨意探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