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知青》有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3-21 22:35:5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观《知青》有感(精选多篇)

第一篇:观《知青》有感
观《知青》有感
刚看完了梁晓声主编的45集电视剧《知青》,感触良多。
虽说是在那么苦难的年代,人与人之间始终还是有很多真挚的感情的,这是最让人高兴的。无论是亲情、爱情还是友情,终归还是有许多纯洁的。人们之间的善良本性始终是他们的精神支柱。不管条件多艰苦,生活多不易,社会多不正常,但他们始终坚信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变好,人心是善良的。
一个时代的大环境主要是政治决定的,所以人们很少能够离开政治而独立存在。但无论做出了怎样的决定,在小环境下,人们身上最美最真最善良的东西始终会还是会以各种不同形式表现出来,而这种表现主要归功于其独立思考后的价值判断。要想准确的看清现实某些问题,需要从更高层面看,把握时代的脉搏,并保持思考。
在那样一个疯狂的时代人们都怀着希望,都坚定不移的相信爱情,相信可以改变命运,相信人们的善良。而在这个和平安稳繁华的年代,有什么理由不相信真心呢,有什么理由不去相信自己的感觉呢,有什么理由去违背自己的良心呢,有什么理由不让自己活得人模人样呢?是一种什么力量让人们整天虚无、堕落、虚伪……让他们成为房子车子的奴隶,让他们毫无廉耻?也许是贪婪吧,也许是过去贫穷给他们留下深深的恐惧吧,也许是文化缺失,他们无所事事吧。
第二篇:读梁晓声《知青》有感
书名《知青》
作者:梁晓声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掩卷沉思那一段刻骨铭心的岁月
----------读《知青》有感
知青文学也被称为伤痕文学,他是我们不可躲避的一段历史,他是我们至今触动都会刻骨疼痛的伤疤。
也是先看了《知青》电视剧的广告才知道这本书的,梁晓声的书看了几本,当然最早的还算《雪城》好似每次都因为电视剧我们才关注它本源的书籍,要知道那墨香之中,蕴含着远比电视剧能够表达得多得多的思想。
很快就读完全本《知青》同时在心灵上再次得到了洗礼,虽然这感觉并不好,甚至更多的是沉重,可是掩卷沉思,一股激流贯彻脑海,毕竟我们生活的年代不是当年岁月了。
文革是我们不可回避的一段历史,当然我没有亲身经历过,可是从父辈的口中我们得到了很多,却也没有书中的来的那么深刻,也许这就是文学家之余普通大众的最大作用吧。
《知青》讲述了当年上山下乡的两部分人,一部分人去了东北,在北大荒挥洒着他们的汗水;另一部分去了陕西,在穷乡僻壤之中实现了他们所谓的价值。他们都激情满怀地准备大干一番事业,可是种种现实让他们不得不屈服于生活,但是那激情仅仅是隐藏而并未曾消失,一旦遇到合适的土壤,这个种子的生长将是无可抑止的。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波澜壮阔的劳动场景,也有现在看来荒唐可笑的政治运
动。但是之于当时,这都是真实的,甚至影响到了一代人的人生观、世界观。
也许我们不能真正了解知青,也许我们看待不远的过去有种隔绝于历史的感觉,因为我们不是他们,也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而那个时代与现状是那么的不同,甚至于你不可想象,现今起始于那个动荡年代,甚至诸多父辈们就是从那里走出来,又让我们不得不一再探讨。
没有信仰对充满激情,得到与失去的取舍,生存对于生活。当时的人们是抱着怎样的热情去投入的下乡运动我们不得而知,而仅仅知道,他们当时是满怀豪情的,但结果是他们纷纷屈服于生活,有时候,生活真是一把磨刀石,会将你的棱角去除。
读罢沉思,心中有诸多感想,却因为他对诸于当今没有多少指导意义,也许那段岁月最大的意义就是让我们反思吧!
第三篇:读《知青》有感
读《知青》有感
本人是公司的一名普通党员。通过这次公司下发的书本《知青》学习后,更进一步对当初知青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知青运动的深刻了解,对照自己现在的工作,生活环境等优越的多了,更要珍惜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下面就浅谈自己的读书体会。
知识青年,简称知青。指从1950年代开始一直到1970年代末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做农民的年轻人。
在中国知识青年指从1950年开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做农农民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或高中教育。1955年毛泽东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成为后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从这一年开始共青团开始组织农场,鼓励和组织年轻人参加垦荒运动。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当时历史无奈的选择。上山下乡是当时知青无法的选择。 恐怕还没有一个数以千万计的庞大青年群体曾被历史赋予过如此众多的称谓——共和国同龄人、老三届、红卫兵、知青??他们在上世纪60年代末的“上山下乡”运动中,被冠以“知青”之名走向农村,与共和国一起蹉跎、奋进,用迸发的激情燃烧着荒凉,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青春之歌。他们中有人如赵天亮、周萍、齐勇、孙曼玲,来自祖国天南海北,共同投身北大荒的艰苦劳作,在汗水中缔结着珍贵的友情与爱情,从一腔热血报效祖国的懵懂中逐渐成熟,对自己与社会都有了深刻的剖析与思考;也有人像赵曙光、冯晓兰,有着睿智的头脑、高尚的情操与满腹的学识,却立志扎根陕北农村,为民生暗中奔走,誓把贫穷连根拔起。他们在最美好的年华被裹挟入时代洪流,无从随心所欲做出选择,但也正是在无从选择的大时代中,他们凭借着稚嫩的双手和澎湃的激情,合力开拓出一个粮食丰盈的北大荒、一个不再贫瘠的坡底村,在青春的站台上歌声嘹亮。
《知青》将重大历史背景与生动的人物、曲折的故事巧妙相融,以积极而不失浪漫、清新而富有诗意的手法,再现了“知青”这个特殊群体充满理想又坚韧不拔的青葱岁月,描绘了那个特殊年代千百万知识青年的生存状态,表达了对“残酷青春”的敬意。[
读书是一种充实人生的艺术。书本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读书是一种感悟人生的艺术。读书是人生的一门最不缺少的功课,阅读书籍,感悟人生,助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读书能让你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
读完《知青》,我感触很深。试问自己,我在为谁工作。我在为自己工作。其一: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我觉得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工作机会来之不易,不珍惜工作机会,不努力工作而只知道抱怨的人,总是排在被遗忘的角落,不管他们的学历是否很高,能力是否能够满足基本的工作要求,只能如此而已。其二:只有在热爱自己工作的情况下,才能把工作做到最好。一个人在工作时,如果能以精进不息的精神,火焰般的热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那么即使是做最平凡的工作,也能成为最精巧的工人;如果以冷淡的态度去做哪怕是最高尚的工作,也不过是个平庸的工匠。所以在工作过程中,不但要有足够的责任心、爱心和奉献精神,还必须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顽强精神,时刻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
对于工作,我应该尽心尽责,国家政策规定做什么,我们就要维护什么,少计较个人的得失。在工作过程中,不但要有足够的责任心、爱心和奉献精神,还必须要有敢于碰硬不怕得罪人的精神准备。工作中我们不是为了自己工作,我们有着自己的崇高理想,自己认定目标,并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做好自己的工作,最起码是对得起自己全国人民给予的那份工资,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自己的子孙后代,既然为了自己理想和职责,就要努力干出成绩来!
没有彻底的工作作风,即使前面的工作做得再多,也有可能会走向失败。工作做得彻底是走向成功的必然之路。做事情不要找任何借口。没有任何借口,换句话讲就是把事情做彻底。
把工作做彻底,就是要向既定目标出发。把工作做彻底,就是不要为自己找借口。人一旦有了借口,就会主动停下脚步,不再往前跨越一步。最好的办法就是拒绝任何借口,一心一意去完成工作。
有责任才能有担当,责任意识是成就事业的思想基础。有责任感的工作态度就是把工作当成事业,在完成工作的同时也塑造了自我,成就了人生。我们应该把工作当成个人愿意倾尽全力为之奋斗的事业,克服困难,发挥聪明才智,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责任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觉把自己变成一个自信、诚实、主动、敬业,可信赖和能担当的人。 我们应该把每一项工作尽力做到超出客户的预期,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提出的要求,而不是寻找各种借口推诿。敬业的标准有两个,一是“积极”,二是“尽力”。积极是一种心态,
不管工作分工如何,无论逆境还是顺境,始终要乐观面对。尽力是一种态度,常说“态度决定一切”,对工作尽力,就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达到解决问题的最终目的。督察事业刚刚起步,我们面对很多的工作都是急活、快活、难活。很多时候,工作只是简单、琐碎的重复,时间长了难免会疲惫。
本人通过这次学习,深刻认识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记住自己的责任,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工作就是不找任何借口去执行。而完美的执行力,不是简单的完成事情,而是高效优质创造性的完成。寻找借口,逃避问题,推诿责任,事情会以为一个理由变得简单,但是一个人的认真、自信、诚实、责任心也会随着一个借口消失殆尽。压力之下,产生的不仅是艰难的决定,还有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智慧。因此,不找任何借口地去执行,并不代表把人培养成执行任务的机器。工作是鲜活的,从事工作的人更应该是富有思想的、情感丰富的人,简单完成任务只是执行力的最低境界。
第四篇:读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有感
读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有感
子蕴的回忆录《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是少有的我喜欢看的描写共和国成立前后出生的一代人成长经历的作品。作者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剖白心声地和你讲述她40年的人生经历,就好似活生生的子蕴坐在你对面。
不同的人看了这本书几乎都说好,这是因为书写得确实好。好就好在客观真实,好就好在坦荡无私,好就好在语言传神。我最赞赏的是子蕴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第四章“峥嵘岁月不峥嵘”的开篇语中,子蕴写到:“时代的大潮把我卷出北京,时代的大潮又把我冲了回来。但我可以骄傲地说,这十年我没有虚度。出于本性,我踏踏实实工作,认认真真干活,生活得很充实。尽管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但我并没有垮掉。这十年使我经风雨、见世面,使我坚强,使我豁达,没有这十年的历练就没有我后半生的成熟。尽管这不是我个人的选择,是我们这一代人逃不掉的宿命;尽管我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东北那一片黑土地。”
这一段话是子蕴积极面对人生的很有代表性的表述。站在整个人生的高度,个人总会遇到不可抗拒的不利环境,更何况是文革那样整个国家民族的灾难。既然无法回避,就要积极面对。何为积极面对,就是环境再乱不失做人的底线,条件再苦尽量保持正常的心态,眼前再难也对今后抱有希望,把艰难困苦看成对自己意志品格的磨练。人的一生总是坎坎坷坷的,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坎坷罢了。在面对上山下乡这个1700万城市知识青年共同的命运大坎坷时,每个知青又有各自不同的当时的心里、表现和后来的回味。接受文革期间强加于人、动辄扣帽子的教训,让我们尊重每个人各自对下乡的体味和感受吧。在这点上,子蕴做得也非常好,博客关掉评论栏,书评来文照登,读者心里品评,这就是“豁达”。
我年长子蕴两岁,经历大体相同。阳光明媚的小学和中学,乌云滚滚的文革,知青下乡的洪流……然而也有不同,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7岁进京上学。一直到初中毕业,我几乎每个寒暑假都回农村老家度假期干农活,合作社、人民公社、自然灾害时期我都经历过,农村生活的困苦,农活的劳累我都深有体会。记得有一次擗高粱叶子,太阳顶头高照,高粱地里密不透风,人好像进了大蒸笼,手抓沾满腻虫的高粱叶子擗下来背在后背上,而且越来越沉,我差点中暑晕倒在地里。
这样的经历和磨练,再加上自小读了些书,使我对生活在城市或农村看得并不是很重。在文革把我“内定保送国外上大学”的去向吹掉后,面临离校分配去向时,我有几种选择:留校做中学教师、参军、北京工厂工人、北京郊区小学教师、黑龙江国营农场农业工人(当时尚未组建兵团),农村插队。我不愿当教师,为让我留校学校阻止我参军,我不愿参与竞争仅有的几个工人名额。在农场工人和农村插队之间,我选择了农场。我看过电影《老兵新传》,转业官兵开发北大荒的火热生活影响了我。记得我小学时曾想长大了当一名勘探队员,是受了一首《勘探队员之歌》的影响。农村插队肯定比农场苦得多,我还是去农场吧。所以,我到黑龙江农场是平平淡淡的心态,既不是满怀豪情战天斗地,我从来不说扎根的话,也不是被迫无奈苦度时光,我是去参加社会实践。我离京没有神伤和眼泪,我是来过一种新样的生活了。由于吃苦的思想准备较充分,到农场一看,优美的自然环境,队里领导和职工的热烈欢迎,整齐干净的房间和大炕,还有像样的礼堂兼食堂,比我想象的条件好多了。地里的活,我基本都干过。每天吃的大白馒头,是我在农村老家多少天也吃不上一次的。这点是我和绝大多数一直生活在城市的青年不同的。城乡的巨大差别,自然会使他们感到农场生活比城里艰苦很多。没有了父母的呵护,一切都要自理,再加上繁重的体力劳动,会使他们一时难以适应。但对我们人生来讲,多一种生活体验,就多一份生活积累,只要你积极面对,就会像子蕴所说“没有虚度”。
在兵团时,我还想过一个问题:当年十万转业官兵开发北大荒是多么艰苦。他们打过仗,立过功。和平建设了,被成建制调到大荒草甸开垦黑土地,不用说生活苦,干活累,那是可以想见的,很多人年岁大了连媳妇都没处找,那是多么大的奉献啊。还有1956年来的河北支边青年,1959年山东支边青年,1964年北京支边青年,他们几乎要终生生活在这里,也没见他们叫苦叫累喊冤啊。我生活在这里又有什么不可以呢,况且条件比他们来时要好多了。这样想,我的心态就一直比较平和。
初到北大荒,我的感受是,条件比我想象的好,我想做的事是,搞点调查研究。所见所闻是材料的收集,干活工作是调查的体验。还真是天随人愿,我先后在多个岗位工作过,也去过多个连队,还到2个外团住过一些天,掌握的第一手材料比较多,对兵团就有了较多较深的了解。这样,看问题眼界可以开阔些,立足点可以稍高些。所以有人说看不到我有什么发愁事。其实谁没有愁事呀,只是我总想办法化解罢了。我有点不求上进,喜欢“知足常乐”、“随遇而安”。有了这碗酒垫底,什么样的酒我都能对付。
说到知青对兵团的贡献,我自己也曾不以为然。离开兵团近40年后我回去看看,走了几个农场,在有的农场还住了几个月。各农场环境改造之优美,职工生活之安逸,城镇建设之水平,现代农业之发展,都让我惊羡不已。天天的蓝天白云,满眼的绿树鲜花,大片的沼泽森林,无际的整齐稻田,相对淳朴的民俗民风,使我流连忘返。更让我没想到的是,接触了一些老职工的第二代,他们大都在知青当老师的课堂上学习过,现在是农场的骨干或掌权者,他们对知青极有感情,尤其对知青的贡献充分肯定。他们说,农场发展有三个台阶,第一是转业官兵开发建设,第二是知青带来新文化新思想新观念,第三是改革开放。知青大批返城时,农场很是闪了一下,很多工作几乎陷于停顿。知青对农场的贡献太大了。这些话让我很欣慰。我们的吃苦受累,我们的流汗甚至流血,没有白费,除收获了意志品格的磨练、收获了淳朴的友谊和真情,收获了对中国大农业的了解外,对农场建设也发挥了很大作用。近日在《北大荒日报》看到,不少当年的知青,现在黑龙江的社会知名人物提到“知青精神”这一概念,这也是对知青下乡精神收获的概括和肯定。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社会浮躁问题也凸显。这也可能是社会快速转型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我们这些当年的知青经历过那么多,见多识广,都知道保持社会稳定是老百姓最大的利益,克制各种欲望是满足感、幸福感的基础。我们大都已先后加入了退休大军,保持身心健康是我们的第一要务。我们健康了,可以减轻子女的负担,有条件的,还可以含饴弄孙,帮帮子女的忙。我很赞赏一位知青送给儿子的条幅:《常想一二》。人生不如意者八九,不要常想。保持精神愉快,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首要条件。人间正道是沧桑,历史的发展,人生的路程,都是一个理。学习子蕴,积极面对客观世界,我们就能豁达、开朗,尽可能愉快地度过每一天。
第五篇:知青问题
至中央,天津各主管部门的一封信
目前天津知青面临的困境需中央及有关部门予以酌情解决,特汇报申述如下:
当时下乡的大背景。68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从当时政治形势和经济形势考虑,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随后,毛主席发表了“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为执行中央指令,天津市委下令,全市老三届学生在69年春节前必须到陕北、山西、内蒙山区插队和到东北、云南等建设兵团去。知识青年坚定不移的执行了党中央、天津市委的指令,毅然决然的到农村、到边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一场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由此展开,知识青年也为国家付出了青春和热血,乃至生命。由于知识青年在兵团、农村存在诸多问题,兵团等地掀起了知青大返城。下乡插队的知青基本上就地安置在了工厂和其他部门,有的上了大学和当了兵。由于他们插队所在地域分散,消息蔽塞,插队返京知青都是自己找渠道,找关系陆续返回。我父亲就是当时参加上山下乡的知青。1976选调参加了工作。可是1992年的时候单位利用手段让我父亲和他们的同事都签署了一份单位员工内部退休协议,说到了退休的年龄给办理正式退休,可是到了1996年的时候单位却给办理了退职手续,这些事我们当时都不知情,是事后才发现的。现在我父亲的工资要比别人少比人少很多。最近找到过武清商业局、劳动局、信访办和相关部门反映问题,但是一直没有办法解决,商业局说知道当初办错了。但是现在国家没有文件没有办法纠正。现在像我父亲这种问题的人有几百人。这些人为了祖国的建设把最美好的青春都献给了党和国家,为什么到老还不能有一个好的安置呢。退休,退休金拿不到。子女没有被安置。难道咱们的党把这些人都给忘记了吗?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国家权益之计,知青返城后应享受本城市待遇。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妥否,盼复!!
天津武清所有老知青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1675f4a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e4.html

《观《知青》有感(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